搅拌站施工组织施工方案

搅拌站施工组织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94.56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搅拌站施工组织施工方案

3.2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搅拌站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结合工程实际需要,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设站长1人,副站长2人,技术人员6人,其他人员35人。搅拌站的监督管理权归中建六局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见下图:

搅拌站配备全自动计量拌合系统、全程监控系统、全自动记录打印系统和计算机程序控制系统。拌合设备为强制式搅拌机,并配有相应的自动计量设备。外加剂和水采用自动计量系统,配料系统满足二级或三级碎石级配要求。

每个拌合楼配置4个胶凝材料储存罐,水泥:粉煤灰:矿粉按2:1:1比例配置,水泥(粉煤灰、矿粉)罐安装避雷针,接地线。每台搅拌机配料仓数量4个,可生产3级配碎石砼。为满足环保要求,在拌合楼中安装除尘设备,在排水沟出口处设置2个沉淀池。

青百商城改扩建工程(拆除工程)施工方案第四章搅拌站场地建设施工方案

根据搅拌站位于鱼塘沉积区的实际情况,我部特委托武汉市中和试验室对地基进行了触探试验,结果该地段承载力很低,为了确保场地使用的耐久性及场地清洁环保,搅拌站软基处理根据不同部位进行换填处理。

场地设计为四周低,中间高,面层排水坡度为1.5%,利于排水。场地四周设置C15砼的排水明沟,场地内及道路两边设C15砼排水暗沟,在搅拌机周围设置排污暗沟,在紧连暗沟处设置2个5×10m的沉淀池。

搅拌楼基础采用C30钢筋砼桩基处理,桩基上部设置C30钢筋混凝土承台,保证搅拌机的坚固耐用和使用安全。依据厂家提供的底座设置图和按照类似搅拌站成功的经验绘制的钢筋砼桩基、钢筋砼设备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承台图纸进行钢筋砼及各种预埋件施工。

4.3水泥储存罐基础及外加剂房施工

水泥储存罐按厂家提供的基础设计图组织施工。采用C30钢筋砼桩基浇注,上部浇筑钢筋混凝土承台,并预埋连接构件。外加剂房采用彩钢房屋,并靠近搅拌机,其库房地面用C25砼进行了硬化。

为确保水泥储存罐稳定性,在罐体四周设置地锚基础,在硬化之前进行施工。

地基施工时需设防雷接地装置,防雷接地应符合GB50057有关要求,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砂石料场覆盖采取联拱式彩钢板轻钢架结构,隔离堆放,全部予以围护,避免阳光直射和雨雪侵蚀。为了严格控制砼的拌合温度,砂石料场附近设立了水温控制装置,对搅拌用水实现夏凉冬温。

砂石料储料仓隔挡及后墙采用顶宽40公分厚的C20砼重力式挡墙,墙高度不小于2.5m,仓内混凝土地面中间高,四周低,墙下预留了排水孔。砂石料仓不得少于8个,分为四个待检仓,四个已检仓。

砂石料上料仓每座拌合楼不少于四个,并相互隔离,上面采取彩钢板轻钢架结构,全部予以围护,避免阳光直射和雨雪侵蚀。传输带上面覆盖也采取此方法。

搅拌站采用封闭式管理,四周设置围墙,进出场设置大门隔离开,拌和站名称竖牌卦在大门左侧,并悬挂安全生产标语。“八牌一图”及各类标示牌、警示、警告牌齐全,按标准化标准实施。

“八牌一图”放在进入工地入口处,其他承建标牌,如进出管区指示牌、分区名称牌、配合比牌、交通安全警示牌、形象进度牌、材料牌、机械设备状态牌、操作规程牌等,按功能分区布置。

4.6工地试验室分站及其他设施施工

按工作性质及范围拟建办公室,水泥室,集料室,化学样品室,混凝土室,标准养护室。各室所配仪器可满足施工需要,各室为彩钢板房结构,地面硬化,各室根据需要建试验台及存料仓。各个房间门口挂标识牌,张贴仪器操作规程,办公室悬挂岗位职责。

②施工用水、用电、称量设施建设

本搅拌站用水采用打井抽水,拟钻一口φ30cm的机井保证生产生活用水。同时修筑一个200方的蓄水池,保证搅拌站24小时供水。

搅拌站建立一台630KW的三相变压器,为搅拌站提供常用电力,同时备用一台300KW的发电机组,在停电时提供电力。

在搅拌站大门入口处建一规格为120T地磅称,做为搅拌站水泥和各种集料的称重设施。

设置生活区板房共计宿舍10间,浴室1间,厕所2间;办公区设置在前排,其中5间办公室,1间会议室,2间库房,1间大食堂等使用。站内所有房屋建设均采用彩钢板房,彩钢板房每间尺寸为3.64m×5.92m,室内采用5cm厚水泥砂浆硬化。

第五章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落实质量责任制。质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质量责任制、配合比四联单传递制度、质量奖罚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材料设备进场检验及存储管理制度、工程质量试验制度、质量检查申请与签认制度、成品保护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关键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等。

5.2进场原材料质量控制

水泥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应通过混泥土配合比试验选定,且其特性应不会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当混凝土中采用碱活性集料时,宜选用含碱量不大于0.6%的低碱水泥。

水泥进场时,应附有生产厂的品质实验检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并应按批次对同一生产厂、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及同一出厂日期的水泥进行强度、细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等性能的检验,散装水泥应以每500t为一批,袋装水泥应以每200t为一批,不足500t或者200t时,亦按一批计。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时,应重新取样复验,并应按其复检结果使用。水泥的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的规定。

公路桥涵混凝土工程宜采用散装水泥,散装水泥在工地应采用专用水泥罐储存;采用袋装水泥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止受潮,且不得长时间露天堆放,临时露天堆放时应设支垫并覆盖。不同品种、强度等级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按批存放。

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且粒径小于5mm的河砂;当河砂不易得到时,可采用符合规定的其他天然砂或人工砂;细集料不宜采用海砂,不得不采用时,应经冲洗处理。

细集料宜按同产地、同规格、连续进场数量不超过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小批量进场的宜以不超过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当质量稳定且进料量较大时,可以1000t为一验收批。检验内容应包括外观、筛分、细度模数、有机物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及人工砂的石粉含量等;必要时应对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及碱活性等指标进行检验。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的规定。

粗集料宜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合理、粒形良好、吸水率小的碎石或卵石。

粗集料宜根据混凝土最大粒径采用连续两级配或连续多级配,不宜采用单粒级或间断级配配制,必须使用时,应通过试验验证。

粗集料最大粒径宜按混凝土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取,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边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在两层或多层密布钢筋结构中,最大粒径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同时不得超过75.0mm。混凝土实心板的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37.5mm。泵送混凝土时的粗集料最大粒径,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对碎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3;对卵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2.5。

施工前应对所用的粗集料进行碱活性检验,在条件许可时宜避免采用碱活性反应的粗集料,必须采用是应采取必要的抑制措施。

粗集料的进场检验组批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检验内容应包括外观、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指标等,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的规定。

粗集料在生产、运输与储存过程中,不得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粗集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装卸及储存时,应采取措施,使集料颗粒级配均匀,并保持洁净。

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或对水质有疑问时,应对水质进行检验。

混凝土用水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中不应有漂浮明显的油脂和泡沫,及有明显的颜色和异味。2.严禁将未经处理的海水用于结构混凝土的拌制。

公路桥涵工程使用的外加剂,与水泥、矿物掺合料之间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所采用的外加剂,应是经过具备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且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外加剂使用前应进行复检,复检结果满足要求后方可用于工程中。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应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等通过试验确定。

采用膨胀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公路桥涵混凝土工程中采用的膨胀剂,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的规定。2.膨胀剂的品种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3.掺入膨胀剂的混凝土宜采用有效的持续保湿养护措施,且宜按不同结构和温度适当延长护养时间。

掺合料应保证其产品品质稳定,来料均匀;掺合料应由生产单位专门加工,进行产品检验并出具产品合格证书。掺合料的技术要求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附录B1.

混凝土中需要掺用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灰等掺合料时,其掺入量应在使用前通过试验确定。

掺合料在运输与储存过程中,应有明显标示,严谨与水泥等其他粉状材料混淆。

5.3原材料储存与管理

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后,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以及质量证明书等进行验收核查,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报试验室取样复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方可进场使用,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按有关规定清除出场。

混凝土原材料进场后,及时建立“原材料管理台帐”,台帐内容包括进货日期、材料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证明书”编号、“复检试检验报告”编号及检验结果等。“原材料管理台帐”应填写正确、真实、项目齐全。

混凝土用水泥、矿物掺和料等采用专用储运车进行运输,到场过称后直接打入水泥罐中。

混凝土用粗集料按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

不同混凝土原材料应有固定的堆放地点和明确的标识,标明材料名称、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进厂(场)日期。原材料堆放时应有堆放分界标识及待检或已检标识以免误用。

施工配合比的调整必须由试验室人员进行操作,试验室主任负责把关。

搅拌站批量生产前,每天试验室根据储料仓粗细集料的含水量换算成施工生产配比,并以四联单的形式下发给搅拌站。根据搅拌站计量精度允许波动值确定施工生产配比的允许波动值。

试验室对混凝土批量生产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搅拌站操作手根据试验室在现场检测的砂石料含水量下发的调整施工配合比和允许施工配比波动值,及时调整投料数量。

1、砼的拌合供应必须按中建六局项目部的规定流程进行:

(1)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项目部工程部按工程需要提交砼供应计划。

(3)砼搅拌站按计划和试验室下发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拌合,并按项目部规定的地点运输。

(4)项目部分部根据配料单(一式四份)进行签收。

(5)配料单分别由项目部(1份)、分部(1份)、搅拌站(2份)签字汇总留存,以备数量统计和结算之用。

搅拌站制定严格的拌合设备使用、管理、检定、检验制度,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均须按照国家标准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定期检定。仪器设备必须专人管理,非专业人员不得独立操作。不同部位、不同标号的砼必须通过试验室进行计量、认证、认可后才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

2、砼拌合设备、拌合方法及其他要求

采用具有自动计量的搅拌站,每个拌合机配置4只粉料储料罐,分别储存水泥、外加剂等。配置4组集料配料仓,料仓出料口由气动阀控制,并安装在线含水量检测仪器,可在线连续检测砂石实际含水量,及时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

粉料均采用罐装,螺旋送料器自动计量送料。

粉体外加剂和液体外加剂均采用罐装自动计量添加,禁用人工投料。

①外加剂的搅拌投料顺序

(细集料+水泥+超细掺和料+粉/粒状外加剂)→搅拌均匀→加入所需用水量→砂浆充分搅拌→投入粗集料→继续搅拌至均匀。

②外加剂为液体时的搅拌投料顺序之一

(细集料+水泥+超细掺和料)→搅拌均匀→(加入所需用水量+液体外加剂)→砂浆充分搅拌→投入粗集料→继续搅拌至均匀。

③外加剂为液体时的搅拌投料顺序之二

(细集料+水泥+超细掺和料)→搅拌均匀→加入所需用水量→砂浆充分搅拌→投入粗集料→液体外加剂→继续搅拌至均匀。

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要求进行准确称量,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和料等)±1%;外加剂±1%;粗、细集料±2%;拌和用水±1%。

搅拌混凝土前,严格测定粗细集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集料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一般情况下,含水量每班抽测2次,雨天应随时抽测,并按测定结果及时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搅拌时,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集料、水泥、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集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30s,总搅拌时间不宜少于2min,也不宜超过3min。

冬季搅拌混凝土前,先经过热工计算,并经试拌确定水和集料需要预热的最高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要求。优先采用加热水的预热方法调整拌和物温度,但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加热水还不能满足要求或集料中含有冰、雪等杂物时,也可先将集料均匀地进行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水泥、外加剂及矿物掺和料可在使用前运入暖棚进行自然预热,但不得直接加热。

炎热季节搅拌混凝土时,控制水泥的入搅拌机温度满足施工要求。采取在集料堆场搭设遮阳棚、采用低温水搅拌混凝土等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满足规定要求。

项目部制定严格的运输管理制度,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保证砼的质量。

1、冬夏季运输过程中,在砼罐车运输罐上覆盖保温、隔热材料确保同水分不过分损失,冬季砼温度不降低。

3、各司机在运输过程中禁止随意向砼中加水。

第六章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减少安全事故苗头或险情,杜绝安全生产较大及以上事故杜。杜绝工程质量较大及以上事故,减少或杜绝工程质量一般事故。

6.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⑴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关于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遵守公司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

⑵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⑶每月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积极配合上级进行专项和重点检查;施工班组每日进行自检、互检、交接班检查,并做好记录。

⑷建立安检工程师、安全员日常巡回安全检查。检查重点:用电设备、机械设备。

⑸针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对施工现场的特种作业安全、现场的施工技术安全、现场大中型设备的使用、运转、维修进行检查。

⑹施工现场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一切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

⑺施工现场及临时设施内必须配备足量的消防设备。

⑻严格选用符合技术和安全规定的施工机具,并坚持安全挂牌制。

⑼对各工种及时进行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做好岗前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

为使施工安全工作顺利进行,对项目潜在危险源和危险场所及危险因素,需要时时监视,预防潜在危险因素,在非正常状态下发生突变,酿成重大、特大恶性事故,所以要对重大危险源制定控制措施,预防为主。

(2)搅拌站主要危险源分析

根据搅拌站的特点,主要危险源有:触电、火灾、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人、交通安全事故等。

搅拌站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作为项目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常设机构,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工作。

3、应急体系工作职责:

应急组长是应急处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应急处理事务,对应急处理做最终决策,指挥应急处理各方面关系,批准应急方案的实施。

副组长配合组长展开应急处理工作,听从组长安排的工作,对应急方案进行评审,向组长汇报工作。

应急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应急材料和信息的收集、整理,人员、设备的调配,对现场进行勘察和调查,制定应急方案,落实应急方案的实施,对应急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经验,听从组长和副组长的安排。

①组织小组成员,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②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与项目部上级相关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③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④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⑤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⑥在紧急状态结束后,组织对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

⑵副组长、质安部的职能和职责:

①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

②根据工程项目生产的特点,施工现场人员的构成情况,以及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状态,按照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应急内容,制订培训和演练计划

③指导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

④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

⑤确定现场应急救援小组位置,以便应急时及时启用;

⑥制订施工场区的应急物质、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储备力量。

⑦按计划组织各应急队伍,进行各种应急技能的学习和培训,适时组织各应急队伍,进行应急技能的演练;

⑧一旦启动应急预案,履行相应职责。

(3)应急小组办公室的职能和职责:

①协助组织施工现场的各类应急救援小组,建立各项应急机制;

②协助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③收集和整理在应急技能演练和实施中所获得的信息,及时总结分析,作好应急能力档案的建立;

④制订施工现场应急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按已制订的应急物资储备计划,检查、监督、落实应急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档案并归档;

⑤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物资资源,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应急救援。

⑥一旦启动应急预案,履行相应职责。

①制定出易燃易爆场所的安全操作规则,要求管理人员及经常出入人员严格遵守。

②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消防知识教育,在紧急状态事故情况下有应急的紧急措施。

③配备足够消防设施:灭火器、消防沙。

④项目安全检查小组每月一次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对违规行为提出整改措施、完善规章制度。

⑤对各场所配备的灭火器、灭火工具定期维护、保持功能完好。

⑥应急人员培训:对应急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每季度一次,要求小组成员掌握详细的应急操作程序、逃生方法、注意事项等。

⑦应急检查:项目部对潜在危险场所及配电室、试验室、油库存在的危险因素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制度及方法,并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

2)现场各应急救援队:

应急救援一队:10人;应急救援二队:10人;应急救援三队:10人。各现场应急救援队队长接到应急救援命令后立即组织本救援队成员集合,携带救援工具、设备赶赴指定地点参与救援工作并配合专业救援队伍的施救工作。

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应经常检查、核对,保证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有足够的物资。具体救援物资、设备表如下:

项目财务部门必须保证应急救援备用金,以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落实。财务部门暂时无力承担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资金的,应上报公司协调解决。

综合办公室和物资设备部应对各类运输工具的数量、车型进行统计并建立动态数据库。应保障交通设施的完好,受损时要迅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队伍进行抢修,尽快恢复良好状态,为处置安全生产做好运输保障工作。

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必须快速组织医疗救护人员对伤员进行应急救治,尽最大可能减少伤亡。综合办公室负责联系医院救治,并带领群众性救援组织和队伍积极配合专业医疗队伍,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工作。

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现场负责人立即向应急组长及有关人员报告。

(4)事故施救方法及处理

如当接到因电路或其它原因起火的报告或通知后,现场负责人应组织现场人员紧急救助,抢险小分队迅速参加灭火抢救。

对于火灾事故现场的处理:

②组织人员抢救,扑灭火源,用消防砂、灭火器进行灭火。

④火灾事故引发的伤亡人员,立即组织人员对其实行临时抢救,对烟雾窒息人员进行人工呼吸;对火灾事故引起的骨折患者,进行简单的固定,流血者进行包扎止血,烧伤患者进行简易的急救或向当地120请求救援。

⑤对火灾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采取一些相应的恢复措施和除污工作,保持事故现场和周围良好的环境。

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调查,积极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取证工作.对有关责任人按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6.5搅拌站安全操作规程

⑴砼搅拌站的安装,由专业人员按照出场说明书进行安装,并组织调试,在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全部符合规定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

⑵与搅拌站配套的空气压缩机、皮带输送机及砼搅拌机等设备,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⑶作业前检查以下项目:

①搅拌筒内和各配套机构的传动、运动部位及仓门、斗门轨道等是否有异物卡住。

②各润滑油箱的油面高度是否符合规定。

③打开阀门排放气路系统中气水分离器的过多积水,打开贮气筒排污螺塞放出油水混合物。

④提升斗或拉铲的钢丝绳安装、卷筒缠绕均正确,钢丝绳及滑轮符合规定,提升料斗或拉铲得制动器灵敏有效。

⑤各部螺栓已紧固,各进、排料阀门无超限磨损,各输送带的张紧度适当、不跑偏。

⑥称量装置的所有控制和显示部分工作正常,其精度符合规定。

⑦各电气装置能有效控制机械动作,各接触点和动、静触头无明显损伤。

⑷应按搅拌站的技术性能准备合格的原料。

⑸机组各部分应逐步启动。

⑹在作业过程中,在贮料区内和提升斗下,严禁人员进入。

⑺搅拌筒启动前盖好仓盖。

⑻当拉铲被障碍物卡死时,不得强行拉起,不得用拉铲起吊重物,在拉料过程中,不得进行回转操作。

⑼搅拌机满载搅拌时不得停机,当发生故障或停电时,应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将搅拌筒内的砼清除干净。

⑽搅拌站各机械不得超载作业。

⑾搅拌机停机前,应先卸载,然后按顺序关闭各部开关和管路。将螺旋管内的水泥全部输送出来,管内不得残留任何物料。

⑿作业后,应清理搅拌筒、出料门及出料斗,并用水清理,同时冲洗附加剂及其供给系统。称量系统的刀座、刀口应清洗干净,确保称量精度。

第七章文明施工标准和环境保护措施及标准

(1)施工现场内的所有临时设施均按平面图布置,场地设置施工标示牌,标明工程名称、规模及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名称和施工单位负责人、总工程师以及工程开工、竣工日期及施工平面布置图等,具体按照中建股份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2)施工现场设置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均采用彩钢防火材料搭设;并建立驻地文明、卫生、防火责任制,按规定布置防火设施,并落实相关责任人管理。

(3)施工现场食堂按卫生标准设置并配齐用具。现场临时驻地、工地厕所设置加盖的化粪池,施工完毕后覆盖埋置。工地范围内由保健医生专人负责定期消毒。

(4)工地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不得堆放于围蔽之外,严格分类堆放,并用标识清楚。

(5)施工现场内道路平整畅通,排水系统功能良好。

(6)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佩带胸牌,施工场地出入口设专职安全保卫员。

7.2环境保护措施及标准

(1)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规定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认真贯彻当地政府对环境影响和水土保持方案的有关要求,遵守公司有关环保要求。

(2)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反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并无条件的接受环境监理单位的指导和监督。

(3)在搅拌站下部设置专用盖板排水沟,做到污水排放渠道合理、畅通,避免对当地水源和环境造成明显污染。

(4)施工严格遵守有关规定DB5101/T 28-2018 网络预约移动通讯终端维修服务规范,场地采用全部硬化处理,并备好一定数量的洒水车,对施工场地和主要运输道路定期洒水,对堆料场和配料仓处的扬尘进行及时处理。

(5)砼运输采用罐车运输,做到地面无严重积灰,车辆行走无明显扬尘现象,并在大门处设置车轮清洗池,保证车辆上路前车轮的干净无泥。

(6)堆料场上部采用轻钢彩钢板搭棚覆盖,抑制扬尘的扩散。

第八章搅拌站平面布置图及其他相关图表

T/CCMI 9-2020 风力发电机组 整锻塔架法兰 制造技术规范.pdf3、搅拌站原地面地基承载力试验结果

4、搅拌站场地硬化断面示意图

5、搅拌站基础施工说明及施工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