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基坑开挖技术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地下室基坑开挖技术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49.54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地下室基坑开挖技术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⑶应检查槽内是否有有害气体,应随时注意坑内作业人员的的健康。

⑷坑边安全护栏不得全拆除,应待基坑高差在不超过2m以后方可拆除。上下安全梯为施工人员上下之用,必须安全可靠。

污水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⑸非施工人员不得靠近基坑边。

⑹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三宝。

⑺填土施工应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统一调度。

⑻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⑽严格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规定。

地下工程比较复杂,深基坑开挖是一项风险性工程,在基坑开挖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监测,实行信息化管理,以确保基坑的安全。

监测工作包括专业监测与项目部自行监测二方面。

⑴深层土体位移观测:为及时了解深层土体的位移情况,基坑四周设置14个深层土体位移监测点,孔深18m左右,并用专用斜测仪进行监测。斜测管应在土方开挖前10天埋设,深层土体位移是鉴定围护系统是否安全的重要数据。报警值要求:最大变形连续三天4(6)mm/天,累计位移不大于45(60)mm。

⑵水平位移监测:在冠梁顶部设立水平位移监测点,共23个,用全站仪监测。报警值要求:冠梁顶水平位移累计大于40(35)mm,连续三天位移大于4(5)mm/天。

⑶周边道路沉降监测点:道路边设置沉降监测点,共23个。报警值要求:周边环境累计沉降30mm,连续三天的位移速率4mm/天。

根据挖土的进展速度及基坑的变形情况而定:基坑挖到设计标高前每二天监测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后增加到每天监测一次;当监测值超过报警值时,增加监测次数至每天二~三次;垫层与砖胎模形成形后连续三天稳定可减少到每二~四天监测一次;拆撑期间应加密监测频率。

应选择有基坑检测资质且经验丰富的单位进行监测,检测单位应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条件、围护结构特点、挖土深度、监测要求等综合情况,制订出详细的监测实施方案,并配合施工单位在基坑开挖前布置好所有监测点,并将测得的原始数据及周边环境现状调查记录在案。对于监测数据即时填入相关的表格,并于当天提供给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当出现超过报警值时应立即报告。将每天监测到的数据应绘制成相应的曲线图报相关单位。

二、项目部自行监测工作

⑴塔吊基础与基桩的沉降与倾斜监测,塔吊在使用全过程,特别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随时对其进行沉降与倾斜监测,保证基础沉降量不大于50mm,倾斜率不大于0.001。

⑵对周边道路、堆场、临时围墙的沉降监测,监测点以每间隔20~25m设置一个点,监测频率每天一次,最大沉降连续三天不大于5mm/天,累计位移不大于50mm。

同时对周边道路、堆场、临时围墙进行目测。

第十六基坑开挖应急加固措施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地下室基坑开挖时不确定因素较多,为保证基坑安全,在按图、按规范标准施工外,必须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以防基坑不安全隐患导致事故的发生。

浙江泰阳金居置业有限公司

XX市XX永安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XX市XX永安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XX市建筑设设计有限公司

13486088853

13185984192

根据现场基坑支护监测结果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若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

1、放坡面出现较大滑移、沉降迹象;

2、深层土体出现明显位移,基底有隆起趋势;

3、周边道路或建筑物变形明显等。

在挖土施工期间相关各方主体分派专人组成应急专家小组。项目部派专人对基坑进行全天候不间断的监视,将监测数据与监视的情况等信息及时进行反馈。在一般情况下,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可以通过以下二种途径进行信息反馈:

⑷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时可能出现情况和应对措施

1、混凝土护壁出现裂缝

混凝土护壁出现裂缝可能是:①地面荷载过大,而产生土体过多的水平位移,应急措施即是在地面迅速减荷;②排水不畅,大量的地表水渗入护壁,造成土体急剧澎涨,应急措施是疏通排水沟、泄水孔,将地表水能及时排入城市下水道,避免产生循环水;③在混凝土护壁施工时,应在护壁下部适当位置预埋泄水管。

混凝土裂缝处根据宽窄应用压力注浆的办法修补。

2、周边建筑物或道路产生不均匀沉降及塌陷而出现裂缝

按监测数据反映的信息,对沉降出现的裂缝进行分层注浆,注浆时应控制注浆压力和速度,浆液为保证不离析,必须按照配合比制作。注浆过程应保持连续施工,不得断浆。

3、发生流砂、管涌等现象

当基坑挖深范围内渗水性较好时,易塌方、冒水、极易形成流砂现象,因此发生较大水位下降,并引起地面沉陷时,应谨慎处理,首先应寻找出问题的所在,然后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对轻微流砂,在基坑开挖后可采取加快混凝土垫层浇筑或适当加厚垫层的方法,压住流砂。对情况严重的,降低水位是防止流砂的最有效的办法,使地下水降到坑底以下0.50~1.00m。

此种情况对本基坑来说出现的可能性极小,根据地质报告揭示的土层下卧层中粉砂、砂层较深。

在第一阶层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周边土体滑坡现象时,应适当加大挖土放坡面,在条件允许时也可适当进行坑外挖土卸荷,同时用松木桩对土体进行加固,松木桩的间距和密度,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当发生坑底土挖不尽,涌入坑中土速度较快,应立即停止挖土,必要时用砂包反压,保持土压平衡,待缓解和稳定后加速进行混凝土垫层施工,必要时对垫层加厚,在施工时不得扰动土体表层。

第十七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措施

1、以安全生产作为标准化管理重点,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中心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建立、健全对施工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和考核制度,并严格组织实施。建立、健全施工人员的上岗证制度,特别是对于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必须按国家规定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项目经理是负责整个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项目部落实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严格执行新进场人员的三级教育、交换工种安全教育、节前节后的教育、各工种安全规程的学习、定期的安全教育、安全活动的记录。

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纪律和规定,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十大禁令、安全生产六大纪律”等。

2、在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或项目工程师应向项目经理、安全员、施工员等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然后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等专题向各操作班组负责人就各分项工程内容及相关的安全要求、安全技术措施作技术交底,并应记录在案。

3、严格施工安全事故隐患的控制程序

事故隐患的评审、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违章记录、事故档案。

4、施工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

现场施工应达到安全条件,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按下列要求:

⑴齐全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正确使用劳保用品。

⑵基坑开挖所用的机械、设备在使用前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及运输车辆司机均应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严禁任意上机。

在挖机旋转半径范围内严禁操作工人进入。

⑶对于事故易发区,设置专项的安全设施及醒目的警示标志。在基坑周边1.00m处设置高度不低于1.20mΦ48×3.5钢管安全护栏,并用密目阻燃安全网封闭。

⑸基坑上下设置逃生安全梯,自然地坪至围护梁顶上下人行道可采取固定的砖砌台阶,踏步宽度250mm,高度180~200mm,台阶宽度不小于1300mm。围护梁顶以下至基坑底用Φ48×3.5钢管架设临时上下人爬梯,爬梯二侧必须设置高1.20m以上的钢管扶手与0.25m高踢脚杆,保证上下人员的安全。

布置好围护安全标志与警示牌: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场地。

⑹土方出口处设一名固定指挥人员,负责车辆疏导,防止可能出现的交通安全事故。

⑺挖土机械在停止作业时,应将挖斗着地静放,机械停放在离基坑10m以外的位置,防止机械自重而影响基坑安全。多台挖机同在一个水平面上施工时,间隔应保持8~10m为宜,挖机离下部边坡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止翻车事故。

⑻挖机施工时必须有专人负责作业指挥,,严格控制挖土标高、同时随时监测支撑、围护桩、工程桩等安全状况。挖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运输要听从统一指挥,所有车辆应按指定路线行走,防止场内交通事故。

⑼雨天施工,挖机和运输车辆应有防滑措施。

⑽施工人员做到不打架、不酗酒、严禁酒后驾车,正常性的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本基坑周边无地下管线,无须考虑保护措施。如在施工时发现新情况,则酌情处理。

第十八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土方开挖时必须按本工程深基坑围护设计要求的工况及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同时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备用材料、设备以防突发事故的发生(如配备一定数量的钢管、脚手片、草包砂袋、应急水泵、手电筒或应急矿灯等)。

挖土作业队队长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土方清理,如发现有人员被掩埋,应首先救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的扩大。对现场轻伤人员及时包扎并就近送医院救治。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伤亡。

3、项目部应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做到分工明确、目标清楚、步调一致,平时对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教育等工作。

4、坚决执行建设部“安全事故四不放过原则”,正确处理好事故的善后事宜。

5、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

事故应急预应救援组名单

6、应急物资、设备储备:

第十九文明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1、本工程在挖土施工作业中,确定由挖土作业队队长,全面负责管理挖土期间施工现场环境卫生、文明保洁与场容场貌等工作。

2、土方运输车辆出入口安排专人负责车辆的清洁工作,由专人指挥车辆出入,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池,对出场车辆轮胎全部实施冲洗,方可上路。同时在出入口外主干道上安排专职保洁人员,负责清理道路上的泥土。

3、夜间运输车辆尽量减少噪声,禁止鸣放喇叭。

4、夜间施工照明灯光不得直接射向居民住宅区,现场施工人员不得大声喧闹。施工作业区做好夜间照明设备。

5、强化文明施工意识,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文明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文明意识和法制观念。

6、多台挖机同在一个水平面上施工时,间隔应8~10m,挖机离下部边坡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止翻车事故。

7、挖机施工时必须有专人负责作业指挥,,严格控制挖土标高、监护支撑、围护桩、工程桩等安全状况。挖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运输要听从统一指挥,所有车辆应按指定路线行走,防止场内交通事故。

8、雨天施工,挖机和运输车辆应有防滑措施。

9、场内做到不打架、不酗酒、严禁酒后驾车,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10、支护四周的基坑排水由专人负责。保持场内道路畅通。注意安全用电,按规范要求设置“三级配电”、“三级保护”,“3C认正”。

第二十环境保护技术管理措施

1、土方由专业挖土单位承担具体施工任务,并在施工前签订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公司的环保措施和要求,并建立经济责任制。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专人对场地、运输车辆等进行清洗、清扫等工作,避免土壤带入道路,污染环境。装土时应拍实车上土并应严密封盖,运输土方不超过车辆槽帮上沿,严禁沿途遗撤。

2、加强对施工及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滴漏控制,在出入口各设临时水管,配齐洒水所需设备,并安排一名洒水保洁员,根据现场情况随时做好洒水、清扫工作,防止扬尘。

3、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系统和沉淀池,施工污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管道南阳橡胶坝施工组织设计,沉淀池的位置详见附图。

4、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的要求。

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5、向当地环卫管理部门办理渣土清运手续,将废土倾倒在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并协调好与环卫部门的关系,在指定的线路、指定的时间中行驶,保证城市道路的畅通。

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建立健全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教育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与行动。

7、严格控制施工作业时间,早晨施工作业时间不早于6时,晚间作业时间不超过22时。特殊情况需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并应预先报环保部门备案。

GB/T 38585-2020 城镇供热直埋管道接头保温技术条件第二十一项目部管理人员组成

第二十二资源配置一览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