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填筑施工方案Word版(共42页)

大坝填筑施工方案Word版(共42页)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34.34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大坝填筑施工方案Word版(共42页)

严格按试验确定的填筑碾压参数施工,各个工序必须经验收签证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工序严禁进入下一工序。

质量检测以控制碾压参数为主,以试坑注水法抽样检测为铺的“双控”措施,并充分利用发包人提供的GPS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坝体实体质量控制。

通过强化的检测手段对大坝填筑料的料场和坝体填筑结果西寨特大桥桩基施工方案,按抽样方法进行抽样,进行干密度和填料级配检测试验,抽样频率按规范设计要求实施。

配备先进的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调配精干的试验检测人员到施工现场,对填筑质量实施监控。

用参数控制记录值、检验结果以及外观检查三个方面对填筑单元质量进行评定。

使用统计技术对参数记录、试验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质量控制水平。施工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管理机构,下设各专业质量责任组,如坝体填筑、料场挖装、骨料制备等责任组,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每月召开质量管理例会,不定时请发包人、设计、监理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分析出现的质量控制薄弱环节,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体系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根据土石坝施工经验及本工程特性,设立质量控制关键点,并下发宣传至作业班组。

每隔一定时间,依据试验检测数据,及时采用数理统计分析,分析出偏差原因,及时整改。

运输各填筑区料的车辆要相对固定,经常保持车厢、轮胎清洁,防止残留的污染物带入清洁的料源和填筑区。

各类坝料填筑检查项目及取样次数、控制标准和碾压机械技术性能

1次/500m3~1000m3,每层至少一次

干密度、颗粒级配、含泥量

1次/200m3~500m3,每层至少一次

1次/10000m3~100000m3,每层至少一次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8-2001)

级配的合理性,挖装时不得集中细料或粗块料

经常巡视开挖掌子面,发现级配不均的,要求混装,超径严重的剔除。

在料场出口处设立质量检查站,不合格者退回料场;坝面填筑时,及时调整卸料次序,使得粗细料子在平整过程中掺合。

石料的加工筛分级配合理性,转级配及堆存场的控制

检查筛分系统及转级配时的检查。

对筛分系统进行检查,拒绝发生混料或级配不良的现象。

料源制备层厚、含水率控制,出场前的含水量控制及装料级配。

采用定点测量控制铺料层厚;挖装前及时快速检测含水量,必须边混边装。

经常进行施工员、挖装人员技术交底;配置现场试验人员,制定含水量调整措施。

及时检测及时调整开挖掌子面。

根据坝面检测结果对症采取措施。

设备激振力,碾压遍数、碾迹重叠宽度、有无漏碾

按期进行设备率定,质检员不定时抽查,层面验收时重点检查边角部位。

施、检人员巡视旁站监控员,根据仪器检测,保证碾压参数。

填坝材料采取全站仪定点测量,堆石体采用活动标竿等措施。

每隔一定高程进行层面找平等调整措施,尽量使实际施工层数与理论层数一致。

每个料场在一定时间基本固定运输车辆,每车辆在明显位置挂标识牌,每天做好运输规划,坝面设置卸料指挥人员。

加强对运输人员、卸料指挥人员料源识别培训,坝面入口检查并作相应调整。

试验检测合格率,有无漏碾,层面处理是否满足要求,接缝处理是否满足要求。

指定专职质检员进行过程监督,对边角、接缝、防渗体路口段处等专项检查。

不合格部位重新返工处理至合格为止。

必须随机性位置,每天计算填筑工程量与取样频率进行对比。

低于设计要求必须重新碾压处理。

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根据施工总体规划,主坝填筑计划日进行主坝填筑,历时。

主坝填筑总量为53万m3,实际有效施工期共4个月,平均强度约为13.3万m3/月,高峰强度20.3万m3。其中全强风化料填筑强度为43.6万m3,每月按25个有效工作日,平均每天需填全强风化料6100m3。

1、沥青心墙施工强度分析

根据施工高峰期强度分析,沥青施工日最高强度为70m3(按每月20天有效施工日)。施工设备配备:20m3/h的沥青拌和楼;1台沥青摊铺机,1台小型震动碾;2台3m3沥青混凝土料运输车。

2、坝体全强风化料填筑强度分析

高峰期月最大填筑强度为164250m3,日最高强度为8200m3(按每月20天有效施工日)。

1)、料场挖桩采设备投入:

挖装设备采用PC400反铲挖掘机,每台按1200m3/台班,每天按两个台班计,8200/(1200×2)≈4台。

2)、运输设备:采用15t自卸车,2km运距每台车辆运输量按150m3/台班,每天按两个台班计,8200/(150×2)≈27台,取30台。

(3)、平整碾压设备投入:

①土料平整设备:D7推土机,每台按1800m3/台班,每天按两个台班计,8200/(1800×2)≈2台,挖掘机配合。

②碾压设备:22t振动碾(行驶速度2~5km/h),碾压按3000m3/台班,每天按2个台班计,8200/(3000×2)≈2台,取3台。

全强风化料填筑设备配备表

3、过渡料、上游坝坡垫层填料填筑设备

月高峰强度24448m3,日最高强度为1222m3(按每月20天有效施工日)。

(1)、装车设备:中转料仓装料,装载机,2台。

(2)、运输设备:采用15t自卸车,2.0km运距每台车运输量按300m3/台班,每天按两个台班计,1222/(300×2)≈2台,取3台。

(3)、平整碾压设备投入:

①平整设备:采用1台3.0m3轮式装载机,人工辅助摊铺。

②碾压设备:过渡料碾压与沥青料同步,配2台小型震动碾,上游坝坡垫层震动碾与大坝全强风化料同步碾压。

过渡料、上游坝坡垫层料填筑设备配备表

4、施工高峰期总设备表

施工施工高峰期总设备表

为确保工期,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必须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合理的组织,保证工程如期完成,在施工中,我们采取如下保证措施:

②、施工时制定详细的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组织流水作业,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

③、每月、每周指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专人负责执行,做到计划科学合理,施工认真到位,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予以优化,力争提前完成本工程的施工。

④、根据工程情况分成几个工作面,各段任务责任到人。合理安排劳动力,做好现场组织工作。

⑤、确保设备、人力、物力充足。必要时增加劳动力,加班加点,保质量,抢工期。

⑥、制定各施工项目用料的供应计划及机械使用计划,确保材料供应及时到位,满足施工要求。并存有备料,确保不因材料短缺而影响工期。

⑦、根据各施工段情况编制出施工网络图,抓住关键线路,保证各工序顺利施工,关键工序施工时严格控制其进度,必要时增加劳动力和机械设备。认真制定各工序之间的衔接计划措施,缩短上下工序的衔接时间。

⑧、加强质量监督,避免工程返工,严格按图纸规范施工,对单元工程及时进行质量自检、互检、验收评定,提高验收一次成功率,避免因返工延误工期。

⑨、与项目部、业主、监理、设计部门与其他施工队伍协调好工作,处理好当地群众的关系。减少工作纠纷,加强配合。

安全文明生产及环境保护措施

对本标段而言,主要存在回采料场及开挖料场。

1、界定料场开采范围,其四周设立隔离带,避免非生产人员及牲畜进入开采区,确保开采区施工安全。

2、料场开采区,各设立1个标志牌,注明开采单位、负责人姓名、质检人姓名及料场主要用途、面积、数量及时段等。

3、砂砾石料场开采拟分层进行,为防止雨水造成边坡坍塌,对边坡进行临时加固处理,以保证边坡稳定。

4、对料场开采弃料,如清表等,有序堆放,并定期喷洒水作好扬沙除尘工作,以备二次利用。

5、对运输道路,其坡比不陡于10%,局部地段不陡于12%。道路维护作好洒水除尘工作。

(1)自卸汽车作为本标段坝体填筑料的主要运输工具,为保证上坝料物按秩有序进行,每辆运输车辆必须在挡风玻璃右下角粘贴坝料类别卡片,卡片尺寸为30×40cm。

(2)运输车辆要相对固定,并保持车体干净卫生,尤其对特殊垫层料、垫层料、过渡料、反滤料及排水料更应保证运输车辆干净,防止在坝料运输中对坝料造成污染。

(3)运输车辆设加高挡板,但装渣量不得超过额定重量,以防沿途掉渣。

(4)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车速不大于20km/h(桥梁处不大于15km/h),并严禁超车,做到礼貌行车,不挤抢车道。

(5)运输车辆司乘人员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并加强车辆的维修保养,遵守发包人对施工场区运输车辆管理规定。

(1)对坝外运输道路,设立道路标志牌,并注明前方到站地点名称、公里里程。

(2)对开挖与填筑运输道路,其坡比不陡于10%,局部地段不陡于12%。道路维护作好洒水除尘工作。

(3)因本工程坝体填筑运输车辆,分别通过上、下游及右岸施工道路上坝,故现场车辆交错,其交通秩序派专职人员统一管理。

(5)对本标段所修建道路路面平整、无积水;若道路有所毁坏,在24h内恢复。

(1)坝体填筑采用分序上升,坝面要平整,相邻坝体分区间高差不得大于一层坝料的高度;

(2)坝体填筑期,每层坝面上设有坝体分区的标识牌,并注明填筑料物名称;对正在施工的坝面区,设立各类坝料所处工作状态,如上料、碾压、质检、合格、待检等标识牌;用红色油漆在两岸坝肩上标明坝轴线、各区料填筑桩号及分序高程等;

(3)坝体填筑期,要积极配合设计、地质人员,为其工作提供方便;

(4)为确保坝体填筑期上、下游边坡安全,按坝体每升高20m要求,在边坡区设置一层安全防护栏,防护栏采用成品钢板网;

6.2.5做好土石挖填方平衡,统筹规划堆、弃渣场地,充分利用开挖渣料;如需弃渣,应符合环保要求,在河边弃渣应不影响河道行洪和抬高下游尾水位。

7.5.1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进度应根据导流与安全度汛要求安排,研究坝体的拦洪方案,论证上坝强度,确保大坝按期达到设计拦洪高程。

5.4.3大坝施工期间,必须保证按照施工总进度要求,达到度汛的形象面貌,严禁降低度汛安全标准。

5.4.5施工期间,当遭遇非常洪水、大坝或泄洪设施的技术状况恶化、使工程的安全受到威胁时,必须及时向上级防汛机构准确报告险情,并提出紧急处理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6.0.11防渗体和反滤过渡区部位的坝基和岸坡岩面的处理,包括断层、破碎带以及裂隙等处理,尤其是顺河方向的断层、破碎带必须按设计要求作业,不留后患。

9.1.1坝料必须在符合设计要求的料场或建筑物开挖区及堆料场内采运,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上坝。

10.1.5防渗体填筑时,应在逐层取样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铺填。反滤料、坝壳沙砾料和堆石料的填筑,应逐层检查坝料质量、铺料厚度、洒水量,严格控制碾压参数,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

10.3.9防渗体与两岸接坡及上下游反滤料必须平起施工。防渗体填筑及雨后复工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填筑。

10.3.10雨后复工处理要彻底,首先人工排除防渗体表层局部积水,并视未压实表土含水率情况,可分别采用翻松、晾晒或清除处理。严禁在有积水、泥泞和运输车辆走过的坝面上填土。

11.0.4防渗体与坝基结合部位填筑:

1、对于黏性土、砾质土坝基,应将表面含水率调整至施工含水率上限,用凸块振动碾压实,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填土。

2、对于无黏性土坝基铺土前,坝基应洒水压实,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始可根据设计要求回填反滤层和第一层土料。

11.0.5防渗体与岸坡结合部位填筑:

1、防渗体与岸坡结合带的填土宜选用黏性土,其含水率应调整至施工含水率上限,选用轻型碾压机具薄层压实,局部碾压不到的边角部位可使用小型机具压实,严禁漏压或欠压。

2、防渗体结合带填筑施工参数应由碾压试验确定。

3、防渗体与其岸坡结合带碾压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m。

4、如岸坡过缓,结合处碾压后土料因侧向拉移,若出现“爬坡、脱空”现象,应将其挖除。

11.0.6防渗体与混凝土面或岩石面结合部位填筑:

1、填土前,混凝土表面乳皮、粉尘及其上附着杂物必须清除干净。

4、填土与混凝土表面、岸坡岩面脱开时必须予以清除。

6、混凝土防渗强顶部局部范围用高塑性粘土回填,其回填范围、回填土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含水率、压实标准应满足设计要求。

12.1.9严禁在反滤层内设置纵缝。反滤层横向接坡必须清至合格面。使接坡反滤料层次清楚,不得发生层间错位、中断和混杂。

14.3.1各种坝料质量应以料场控制为主,必须是合格坝料才能运输上坝,不合格材料应在料场处理合格后才能上坝住宅楼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否则应废弃。

14.4.5防渗体填筑时,经取样检查压实合格后,方可继续铺土填筑,否则应进行补压。补压无效时,应分析原因,进行处理。

14.4.6反滤料和过渡料的填筑,除按规定检查压实质量外,必须严格控制颗粒级配,不符合设计要求应进行返工。

14.4.7坝壳堆石料的填筑DB32/T 991-2022标准下载,以控制压实参数为主,并按规定取样测定干密度和级配作为记录。每层按规定参数压实后,即可继续铺料填筑。对测定的干密度和压实参数应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改进措施。

14.4.8进入防渗体填筑面上的路口段处,应检查土层有无剪切破坏,一经发现必须处理。

14.4.13雨季施工,应检查施工措施落实情况。雨前应检查防渗土体表面松土是否已适当平整和压实;雨后复工前应检查填筑面上土料是否合格。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