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0111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77 MB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0111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根据围岩应力情况,及时施作应力释放孔或超前钻孔,改变围岩应力状态和加速应力释放,使其围岩变形量得以控制。

(3)按设计施作初期支护和补强系统锚杆。锚杆孔位、规格、型号和锚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掌子面设钢丝纶绳防护网,顶设钢质“防石棚”。

(5)随时观察和注意围岩表面的变形情况市政桥梁施工组织设计,加强围岩收敛与应力量测。

(6)增设临时防护措施.给施工人员配发钢盔、防弹背心;对主要施工设备安装防护棚架或防护网;掌子面架设移动防护网,防止岩块飞出,有效保护人员及设备安全。

加强现场岩爆监测、警戒及巡回找顶,必要时及时躲避。组织专门人员全天侯巡视警戒及监测。特别严重岩爆地段,每次爆破循环之后,作业人员及设备均应及时躲避一段时间,待岩爆平静为止。

根据设计资料介绍,隧道突然涌水的可能性不大,但对突然涌水须有所防备,施工中打超前地质钻孔进行地质预测预报及综合分析,并参考同段铁路隧道地质资料。

11.4、断层1)通过断层带的各施工工序之间的距离宜尽量缩短,并尽快地使全断面衬砌封闭,以减少岩层的暴露、松动和地压增大。2)开挖作业爆破应严格掌握炮眼数量、深度及装药量,原则上应尽量减少爆破对围岩的震动。3)断层地带的支护应宁强勿弱,并应经常检查加固,在断层地带中,开挖

面要立即喷射一层砼,并架设有足够的钢架支撑。4)衬砌应紧跟,尽早封闭,确保安全。

当横洞转放正洞时,断面扩大,且交接处正洞位于Ⅲ类围岩段,在此交接地段处,围岩稳定性相对性较差,必须采用分部开挖,强支护的施工方法,以快速、安全地渡过此地段。具体措施:沿横洞方向继续向前开挖直到距正洞对面边墙1.0米左右停止,然后向正洞(安康)方向开挖。再转入正洞方向后在三个循环到五个循环之间(在10米到15米之间)将开挖断面与横洞尺寸扩挖到正洞设计尺寸。转入正洞后按每个循环进尺3.5米考虑,沿正洞边墙钻杆按照10度角外插,拱部钻杆按照6度角外插;边墙每个循环扩挖尺寸0.6米,五个循环扩挖到正洞设计尺寸,拱部每个循环挑高0.35米,五个循环挑到设计高度。

12、检验试验与施工监测

12.1、工程检验试验

12.1.1、检验试验组织

工程试验是工程控制的主要手段,由集团公司国家甲级中心试验室,按甲级计量规模配置试验仪器设备。主要承担混凝土、砂浆、砂石料、部分工程材料和土工试验等项目。

试验室按照承担的工程试验任务配备足够的人员和仪器设备。试验室设主任1人,工程师2人,技术员1人。对水泥、钢筋、砂石等主要材料进行严格的试验合格后才能进场使用,对砼、砂浆要做强度试验。

12.1.3、检验试验设备配置 主要检验试验仪器设备配置见下表所示:

主要仪器设备配置表12.2、施工监测

为了正确掌握隧道施工中的围岩和支护动态,了解围岩和支护的应力、应变及其发展趋势,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支护参数,以保证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必须进行监控量测。

室分现场工作组和内业组。经理部安全质量监察部随时了解监测信息,确定检查重点。2)管理职责

(1)项目总工程师a)组建监测机构,明确监测部门和专业人员职责与任务。b)指导重要工程和部位量测工作,掌握重要工程的监测反馈信息。c)根据反馈信息,批准重大施工方案的调整报告。

(2)工程管理部a)帮助和指导监测室的日常工作,收集各工点反馈资料。b)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监测计划,督促检查监测计划的实施情况。c)提供监测仪器设备、检查设备使用保养情况。

(3)施工监测室a)据监测计划制定监测工作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b)决定现场作业组和内业组以及各专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专业分工。c)根据各项监测频率,制定月、周作业计划,将计划安排到组,安排到人,落实到工点。

d)制定仪器仪表使用保养规则,定期检验、标定和率定。

e)将现场读数、草图及时审核整理、回归、反馈,并提出调整调整支护参数,改变施工方法的意见,及时上报,作到当天信息当天处理反馈。

f)准确提出监测信息周报和重大信息快报及相关图表。

g)沟通与现场技术室、项目安全质量检查室、工程管理部及驻地监理工程

师的通报联系;现场技术室派专人配合监测工作,并将监测作业纳入计划。现场为量测提供作业时间和空间。3)量测工作注意事项

(1)测点埋设牢固可靠,测试前先检查仪表设备是否完好,所发现问题及时检修或互换。

(2)检查测点是否松动损坏,确认测点状态完好方可进行测试工作,

(3)每一测点必须测读三次,三次读数相差不大时,取平均值作为现测值,若读数相差过大时应检查仪器安装是否正确,测点是否松动,当确认无误时再进行测试。

(4)现场测试结束后,先行初步整理计算绘图,及时向施工负责人汇报洞内围岩及支护稳定状态。当量测结果出现危险信息时,应立即向施工负责人报告,并协助施工负责人进行紧急处理。

(5)每次测试都要做好记录,记录里程、工况、温度等数据。

(6)内业组对现场资料应进行复核,整理。

12.2.2、监测项目 1)监测项目的选择

公路山岭隧道的监控量测一般根据隧道的规模,隧道埋深、洞室跨度、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及参数和开挖方式设置监测项目。我公司将根据上述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监测项目,制定监测计划,量测项目分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1)必测项目为: a)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 b)净空水平收敛; c)拱顶下沉;

(2)选测项目为: a)地表下沉; b)岩内部位移; c)锚杆轴力; d)锚杆拉拔。 e)围岩压力; f)支护衬砌应力; g)钢架内力及拱架反力; h)围岩弹性波速。 2)设置监测项目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凡以新奥法建筑的地下洞室都设置必测项目。

(2)松软等级低类围岩和大跨度洞室和变形较大的围岩应设置围岩内部位移、锚杆轴力、支护衬砌应力和钢架内力量测。

(3)深埋隧道可能出现岩爆的地段应设置围岩压力、支护衬砌应力量测及声波监测。

(4)浅埋隧道除其他监测项目外,还需设置地表下沉量测。

(5)地质变化较大和岩溶、破碎带等不良地质隧道除其他量测项目外,需设置弹性波速度测试。

(6)设计要求的监测项目。

(7)地表下沉、水平收敛、拱顶下沉的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内。

(8)地表下沉净空水平收敛与拱顶下沉采用同一量测频率;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1~3周。

(9)拱顶下沉和水平净空收敛应力在开挖后及早进行,可将测钎埋于初喷

砼内,读取初始值不超过开挖后12h,初读数连续三次取平均值。3)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见下表)

插入施工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表1 插入施工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表2 (1)附图:

量测点位置及仪器布置图和声波法测孔布置图

注:一般包括收敛量测(水平:H1、H2、H3,斜向D1、D2)、多点伸长计(E1~E7),量测锚杆(M1~M9)、喷射砼内油压盒(GT=切向,GR=径向)

允许最大水平相对收敛值(%)和最大拱顶下沉值(cm)表

允许最大水平相对收敛值(%)

4)量测数据处理、回归分析、信息反馈和相应对策

(1)数据处理与回归分析

a)将各点各次读数绘成散点图,再根据散点图绘制水平收敛、拱顶下沉、地表下沉、围岩深部位移、围岩与支护应力等初步的时态曲线和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绘制位移与开挖面距离之间关系曲线。

b)根据初步时态曲线的特征先选用某一曲线函数(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双曲函数等)进行回归。

c)将选定的函数进行变换取代,使其变为线性函数形式,然后用一元线性回归的公式和方法求得该变换后的线性函数的关系a,和b再将该系数代入取代公式,得到原选定的曲线函数的系数,即最后求得的回归曲线。

(2)围岩稳定性判断及控制围岩失稳的对策

(a)基本稳定区,主要标志是变形速率不断下降,即变形加速度小于0,即d2u/dt2<0(下图Ⅰ区)。

(b)过度区,变形速度长时间保持不变,即位移加速度等于0,即d2u/dt2=0(下图Ⅱ区)。

(c)破坏区,变形速率渐增,即变形加速度大于0,d2u/dt2>0(下图Ⅲ区)。b)根据回归后的时间—位移曲线,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水平收敛值和最大拱顶下沉量,并与控制值相比较。

c)根据回归分析,当变形达到某一时段后,变形速度量呈下降趋势,即位移加速度小于0时,曲线如下图b和图c形状,说明围岩是稳定的,以推算围岩位移基本稳定时间,即可以进行二次衬砌的时间。

d)根据回归分析,当变形速度呈不变趋势,即位移加速度等于0时,说明围岩进入定常蠕变,处于不稳定状态中,须发出警告,加强支护系统。

e)根据回归分析,当变形达到某一时段后,变形速度呈增加趋势,即位移加速度大于0时,曲线如下图aIII区,说明围岩趋于坍塌危险状态。此时应采取如下措施:

(a)立即停止开挖加强支护岩层暴露面。

(b)通知指挥机构,现场监理,工地负责人,分析研究围岩及支护失稳原因,采取相应对策。

①对未支护的围岩调整支护参数,如增设超前支护,增设钢架或加密钢架,加密系统锚杆增设钢筋网,加厚喷层厚度等。

②改变施工方法,如增设临时仰拱等。

③对已作初期支护地段采取加密锚杆,挂网及复喷砼。

④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提前作二次衬砌,二次衬砌改为钢筋砼。仰拱紧跟或仰拱超前。

(d)二次衬砌施作时间的控制标准

①隧道周边点的径向位移速度Vu Vu<0.1mm/d(跨度小于10m时) Vu<0.2mm/d(跨度大于10m时)

②支护接触应力变化速度Vp Vp<5kpa/月

③变形量已达最大变形量的80%以上

①变形管理系数 变形管理系数表 

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及管理组织

1.1、质量体系要求 1)质量方针:依靠科技规范管理 质量保证顾客满意

2)质量目标:公路建设工程项目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并满足全隧创优规划要求。

3)指挥部设安全质量监察部,设部长一名,专职质检工程师二名,均持有铁道部核发的“质量检查证”。详见《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框图》和《质量保证组织体系框图》

1)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框图见下图。

为确保工程质量,着重对生产过程和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在施工中,建立操作人员自检、班组互检、工序交接检和工前检查、工中检查和工后检查以及分项分部检验、定期检和随机抽查的内部检查制度。在管理中,建立健全质量申报、质量会议和质量奖惩等制度。

(1)为确保工程质量,我们着重对生产过程和原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在施工中,建立操作人员自检、班组互检、工序交接检和工前检查、工中检查和工后检查以及分项分部检验、定期检验和随机抽查的内部检查制度。

(2)质量检查程序为: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报指挥部安质部;安质部验收合格并签认后,报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以层层把关,确保工程质量。质量控制按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和竣工收尾阶段三个阶段进行。其流程图如下:

(1)质量控制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的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进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a)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b)以人为核心,即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c)以预防为主。加强对质量的事前、事中控制,以及对工作质量、工序质

量和中间产品质量的检查。d)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e)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

(2)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由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3)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人(Man)、材料(Material)、机械(Machine)、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即所谓4M1E。事前对五个方面的因素严加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

(4)施工项目质量可分为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亦分

别称为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合格控制):a)事前质量控制是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b)过程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公园绿化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施工方案,其策略: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

控制工序质量具体措施有:

行使质控有否决(如发现质量异常、隐蔽工程未经验收、质量问题未处理、擅自变更设计图纸、擅自代换或使用不合格材料、未经资质审查的操作人员无证上岗等,均应予以否决);

质量文件有档案(凡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文件,如水准点、坐标位置,测量放线记录,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图纸会审记录,材料合格证明、试验报告;技术

交底记录,各种施工原始记录、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记录,竣工图表等都要编目建档)。

c)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后的质量控制。其具体工作内容有:准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组织竣工验收。

2.2.1、建立生产例会制度,指挥部每一个星期开一次工程例会,检查上一次例会以来的工程质量情况,分析总结,并布置下一次例会前的质量要求,对于生产计划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江宁新校区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及时采取有效的质量措施保证。

2.2.2、参加与监理、建设单位、设计,质监等部门的联席办公会议,及时处理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