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某中心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secret

株洲市某中心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secret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81.69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株洲市某中心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secret

我公司将根据施工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现场平面布置图,平面图涉及现场道路的布置、各阶段大型机械的布置、各阶段材料堆场等方面的布置。各阶段的现场平面布置图和物资采购、设备订货、资源配备等辅助计划相配合,对现场进行宏观调控,在施工紧张的情况下,保持现场秩序井然。现场秩序井然是施工顺利进行和保证工期的重要保证之一。

2.4.5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方的合作与协调,积极主动地为业主服务。

我公司将从工程大局出发,积极协助业主的工作,包括处理好与政府部门工程各方的配合与协调,使现场发生的任何问题能够及时快捷地解决,为工程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4.6以质量保进度,加强技术管理,防止返工损失。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和设计院、业主、监理工程师加强联系,防止施工差错造成返工损失,同时做好成品保护以防止损坏返工。搞好安全生产,避免由于发生事故而影响施工进度。

特大桥48m 5X80m 48m悬灌连续梁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1.1现场平面布置随着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调整。

1.2在平面布置中,应充分考虑好施工机械设备、办公、道路、现场出入口、临时堆放场地的优化合理布置。

1.3施工材料堆放应尽量设在靠近使用位置的地方,以减少发生二次搬运为原则。

1.4中小型机械的布置,要处于安全环境中,要避开高空物体打击的范围。

1.5临电电源、电线敷设要避开人员流量大,以及容易被坠落物体打击的范围,电线尽量采用暗敷方式或外套套管。

1.6本工程应着重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力度,严格按照我公司的《项目安全管理手册》的要求进行管理。

1.7本工程要重点加强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力度,使工程现场始终保持整洁、卫生、有序合理的状态。

1.8执行IS014001国际环境标准,布置控制粉尘的设施、排污、废弃物处理及噪声控制设施。

1.9设置便于大型运输车通行的现场道路并保证其可靠性。

1.10现场设钢筋加工场、配电室、办公室、住宿区、厕所、食堂、仓库等。

出入口设于现场东侧,入口处设门卫,一图四板设置于围墙上。在现场布置钢筋加工车间、砂石堆放区、砼搅拌站及混凝土输送泵、周转材料堆放区。

现场的南侧安排工人生活区及仓库。厕所位于生活区的西北角,设专人打扫。办公区及管理人员生活区设在现场北向,办公室布置项目经理、部门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室按公司企业文化标准进行粉刷和内部装修。

施工用电从施工现场配电室接入,根据平面布置要求埋地设置。水源由现场水井供水,由水井抽水到水池再送至各用水点。

其它未尽部分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根据业主提供的现有施工现场情况及有关临时用水要求,参照相应的施工规范,做好本工程临时用水布置。

3.1生产生活给水系统

生产生活给水系统管道采用Φ100焊接钢管,按平面布置图埋设,在施工现场各用水点预留施工生产用水甩口。

按照有关现场施工卫生设施的设置要求,设计相应的排水管道。现场硬化地面向道路找坡,道路统一向现场入口处找坡。入口处设排水沟(上盖箅子),现场雨水及其他地表水排入施工现场排水沟汇入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再排入北向的市政管网。

4.4现场临时用电设计方案

用电量计算:用电高峰的使用情况考虑。

根据机具使用计划,所有机具总功率约为970Kw,考虑到所有机械不可能同时使用,故业业主需提供800KVA的电源,以满足现场搅拌站、材料场加工机械、作业面上操作机械、室内外照明使用。现场根据各路负荷配置电缆,其中搅拌站及砼输送泵采用专用供电,不得与其他机械混用。

电缆的埋设尽量采用暗敷,埋设管路周围砌砖保护或沿围墙顶的内侧铺设,外套套管加以保护。

现场临电系统设专人进行维护检修。

在该工程项目上,我们的质量目标是:确保优良,一类桩达90%,绝不出现三类桩。

为了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我公司将在本工程中建立科学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大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的投入、采用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确保该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1.1建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我公司已建立了一套严谨、完整、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我公司在本工程中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以优秀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1.4各专业班组由施工员任组长、各作业班组负责人任副组长,成立质量自检小组,把握好质量自检关,形成第一级监督体系。项目部经常开展质量动态分析,根据工程特点针对质量通病和施工薄弱环节,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提出质量控制要点,组织技术人员预先攻关,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根本上消除质量隐患,达到“防患于未然”。

1.5更新管理方式。项目部配置计算机,采用计算机管理各类检测数据,对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计算成果得出保证质量最优的施工方法。工程施工通过计算机对钢材、水泥等原材料质量、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制定详细月、旬、周滚动计划并跟踪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进度与施工预算,充分发挥微机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人员资源保证措施:

2.1选择专业水平高,技术好、管理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负责本工程的施工管理。要求项目经理为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国家一级项目经理资质,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具有高级职称且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

2.2项目经理安排有协调组织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任各组组长,并安排工作能力强和工作实践经验丰富、敢于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事业心强、工作责任感强、热爱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任质量监督员,施工现场设专职质量监督员,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监控。

2.3依照本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设专人负责情报信息、资料档案管理工作,及时搜集、传递、整理、分类与归档,保证施工规范、标准的有效性与技术资料的完整性,确保工程质量。

2.4重要岗位安排专人持证上岗,并保证人员相对稳定,项目部对特种作业人员建立台帐,实行动态管理。

2.5我公司有一批跟随多年的专业技术较强的劳务队伍,我们将尽量使其从事的施工项目单一化、专业化,以此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稳定施工质量,并在进场时组织他们学习技术规范,树立质量第一,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评定标准。

2.6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统一学习公司质量手册,并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得上岗工作,将质量手册及质量意识深入到每一位参战人员的心中,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3、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资源保证措施:

3.1采用技术先进、性能稳定可靠的设备、仪器进行本项目施工,项目部建立设备及运行情况跟踪台帐,让各设备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并配备修理人员跟班作业,出现故障及时抢修,使工程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3.2施工现场配备足量的,能满足本项目精度要求的、经周期检查合格的测量仪器,定期检查、校正仪器,避免由于仪器的误差影响工程质量,主要仪器有:托普康全站仪一台,S3级水准仪二台,试验工具,混凝土搅拌场地设电子计量装置一套,四套质量检查工具。各种原材料抽样检验按监理指定送当地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认证并具备资质的试验室检测。

4、材料资源保证措施:

4.1材料质量控制,项目部进行工程需要的物资采购,供货方必须是经我公司评审合格的物资分供方,提供的产品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原材料检验报告。物资入库执行物资贮存、保管、发放程序,物资保管做到"三相符"。

4.2对钢筋、水泥、砂石、管材等原材料、半成品,项目部试验室按规定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未经检验及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本工程中。

4.3对钢材、水泥等原材料及半成品等,项目部建立材料使用跟踪台帐,做到材料质量、数量、使用部位,一目了然,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并具有可追溯性。

5.1对业主提供的轴线控制桩、标高原始点,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验证并办理移交手续,作好工程测量控制网。在施测前,编写好测量作业指导书,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由有测量上岗证的测量员按测量作业指导书和测量操作规程负责实施现场的测量工作,作好测量成果记录并报监理签字认可归档。

5.2项目部建立标准化养护室,由监理工程师和项目部试验员及时对原材料产品质量检查验证,并按现行见证取样制度抽样试验,掌握试验数据并及时报送施工过程中的抽样试验结果和工程完工后的检查试验资料。对所有试验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整理,建立好工程全过程的试验资料档案,确保技术资料的完整与真实性。

5.3加强施工过程的混凝土的施工管理。砼在现场用砼搅拌站拌和,进量采用电子计量,混凝土的质量应严格控制,施工技术人员全过程旁站和抽查混凝土质量,随时调整混凝土的施工情况。

5.4施工过程中,施工员对每道工序进行技术交底,并组织操作班组对每道工序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质检员进行专检并验收评定质量等级,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验评标准后,按规定报验同意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隐蔽工程必须经设计、质监、建设、监理方验收合格方可进行隐蔽,并及时作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5对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应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产生不合格品的因素,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1.1我公司在多年的施工过程中,建立了完整的安全保证体系,明确规定公司经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从公司到项目部,逐级建立了安全管理机构,并建立了各级安全管理制度。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将充分发挥各级职能部门的作用。

1.4项目部应配齐国家、省、市及公司内部关于安全管理的规范、规程、标准和制度、文件,保证国家和地方政府法规以及公司内部管理规定在安全管理中得以贯彻落实,使得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1.5严格执行专职安全员及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本工程严格按省、市安监部门要求配备足量的安全员,对特殊工种加强管理,特殊工种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1.6由项目经理牵头,专职安全员具体实施组织,用精神和物质相结合的鼓励办法,开展经常性的、内容丰富的、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我公司人员进场后,项目部及时展开安全技术革新活动和安全合理化建议活动,对于建议被采纳者予以奖励。

1.7建立并保存在建筑施工中所开展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性分析、技术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劳动安全监察通知书、事故调查处理报告等与安全管理有关的活动记录,为纠正不合理措施和改进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提供重要信息。

2.1建立并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定期组织各职能部门对工地进行安全检查,对本工程进行全面性和考核性的检查;项目部每半月对工地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由项目经理牵头,专职安全员组织各相关部门对工地进行隐患清查,公司质安部门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各种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定人、定措施、定整改期限,整改后由相应安全机构复检验证。

2.2专业性检查:由公司安全、设备部门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电器设备等进行单项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及时整改。

2.3安全员做好日常巡回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施工员在检查生产时检查安全;各班组应经常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查;为防止施工人员上下班时间、节前、节后纪律松懈,思想麻痹产生安全隐患,应加强安全检查活动;充分做到层层设防,级级把关,搞好安全工作。

3.1建立安全教育制度,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施工员、各专业操作班组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在安全教育中所应承担的职责,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安全生产的政策、法令、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为主,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安全生产情况和对有代表性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讲解,事故是血写的教训,通过有针对性、生动鲜明的教育,使受教育的员工印象深刻,牢记不忘。

3.2做好新入场工人及变换工种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三级安全教育由技术、安全和劳资部门配合组织进行,从公司、项目到班组层层进行教育培训,考核合格者方许进入生产岗位,同时建立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卡,将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存档备案。

3.3详细制订各专业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如机械工、电工、钢筋工、掘井工等工种的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教育的内容应主要体现在技术操作规程上,写明要领,指出安全习惯和关键问题,并尽可能把操作步骤表达清楚。建立班前活动制度,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各班组负责人应做好本班组的安全教育工作,并对班前安全活动进行记录。

3.4施工员、专职安全员在各分项工程施工前,要进行详细可靠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要包括:

3.4.1常规操作要求、施工规范要求。

3.4.2根据施工内容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3.4.3按有关施工安全操作的要求DB11/T 1767-2020 再生水利用指南 第1部分:工业.pdf,对关键工程实行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如施工现场临时施工用电、施工机具安全使用等。

3.5冬、雨季施工时应组织现场员工进行冬、雨季施工安全和消防的宣传教育,制定安全生产、防水、防潮、防滑、防火、防爆、防中毒等各项规章制度,并教育员工严格遵守。

4.1现场环境要求及"三宝"利用

4.1.1施工现场四处张挂好醒目的安全标志、安全宣传牌,警示、提醒每个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注意安全。作业环境合理采用不同的色彩,尽量减轻作业人员眼睛及全身的疲劳,降低事故频率。

4.1.2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要求配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凡衣冠不整、穿拖鞋者一律不许进场,对发现违规者予以罚款处理,屡教不改严禁进入施工现场,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4.1.3做好防暑、防雨措施及季节性施工准备,搞好茶水供应以及劳保用品的分发工作。对于不能满足作业照明要求的场地应及时架设灯具。

4.2临时用电安全防护

4.2.1根据临时用电布置图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综合办公楼、车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铺设好用电线路。

4.2.2现场采用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