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隧道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隧道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673.16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隧道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表1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

1.工程概况及特点 1.1工程概况 1.2工程特点 2.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2.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2.2设备、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3.主要分项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3.1路基土石方施工 3.2路面工程施工 3.3隧道工程施工 3.4排水与涵洞工程施工 3.5防护工程施工 3.6安全设施施工 4.各分项目工程的施工顺序 4.1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顺序 4.2路面工程施工顺序 4.3隧道工程施工顺序 4.4排水及涵洞工程施工顺序 4.5防护工程施工顺序 4.6安全设施施工顺序 5.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5.1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5.2确保工期的措施 6.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6.1冬季施工

惠阳碧桂园起凤台五期二十九至三十二街总承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2雨季施工 7.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7.1质量保证体系 7.2安全保证体系 7.3施工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8.其它应说明事项 8.1项目优势 8.2环境保护措施 8.3文明施工措施 8.4施工中的保通 8.5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 8.6施工监控量测 表2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 表3工程管理曲线 表4施工总平面布置 表5 主要分项目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表6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 表7施工总体计划表 附图

本公路为露天矿山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30km/h。 本标段的2"、6"场内公路,其主要工程有: 1、2"路线路长3.51Km,沿线涵洞8道,平面交叉1处,隧道4道(2"、3"、 4"、5"),短隧道1道,中隧道3道,其中2"隧道起点桩号K2+148,终点桩号K2+825, 长677m;3"隧道起点桩号K3+090,终点桩号K3+960,长870m;4"隧道起点桩 号K4+785,终点桩号K5+382,长597m;5"隧道起点桩号K5+415,终点桩号K5+440, 长25m。 2、6"路线路长2.16Km,沿线涵洞6道,平面交叉1处,隧道5道(6"、7#、 8"、9"、10"),短隧道1道,中隧道4道,其中6"隧道起点桩号K3+780,终点桩

1.1.3工程承包范围

工程承包范围包括本合同段内的路基土石方、路基填筑、路面基层及面层、 安全设施、防护与排水、涵洞等分项工程的施工。

1、地形地貌 本标段公路位于某地中游三峡大河湾之*侧,地处青藏高原向*某地盆地过 渡之斜坡地带。大体上以大河湾之*某地~小金江一线为界,***青藏高原东 南缘侵蚀山原区;东南部*川*南山地区。区内广泛发育有多级夷平面,大河湾 地区多表现为峰顶面及谷肩,在高程2200mⅢ级夷平面以下,某地河谷为深切峡 谷,形成谷中谷的形态特征,两岸山峰高程多在4000~3000m河谷深切,高差一 般为2000~1000m。谷坡陡峭,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急滩跌水屡见。三峡河段 零星分布有六级阶地,大多数为基座阶地或侵蚀地段。 2、地层岩性 工程区位于马尔康地层分区的九龙小区,沿线出露的地层有前震旦系江浪群 (里伍群)、下奥陶统、下志留统、上二叠统和中~上三叠统。 本段出露的岩石主要有结晶灰岩、块碎石夹土、板砂岩、大理岩、土夹碎石、

半胶结砾石、硅质岩、板岩、绿片岩、土夹石等。 3、水文地质 工程区地下水类型按储存方式分为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层孔隙潜水,但普遍含 水不丰;重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排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泉的形式排泄 是以地下径流的方式向临近的河谷排泄

某地流域*川*高原气候区,主要受高空*风环流和*南季风影响,干湿季 风明显。每年11月至次年的4月为枯水期,降水量少,干季日照多,湿度小, 日温差大。5月至10月为丰水期,气候湿润,降雨集中,雨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 的90%以上。流域多年降雨量为500~2470mm,分布趋势由*向南递增,大河湾 以南为700~2470mm。多年平均气温为17.2℃

1.1.6对外交通情况

本标段有中隧道7道,短隧道2道,隧道净空12m×5m。 路基:路基土石方、路基填筑、排水沟、涵洞; 防护:喷锚支护、挡墙、钢筋网防护; 路面:级配碎石垫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凝土找平层、水泥混凝土面层; 公路沿线设施:钢筋混凝土立柱、浆砌片石防护墩、警示标志、交通标志、 路面标线、公里桩、公路界、百米桩。

1、本工程地型较陡峭,*高山峡谷型地貌,施工较困难,上下线施工干扰 较大,施工过程中安全施工措施尤为重要。 2、本工程有正在改建的等外级公路作为对外交通通道。 3、沿线水资源充沛,主要考虑用某地水,即可满足工程用水;施工用电由 棉纱沟电源点接入。 4、据招标文件,浆砌石料可利用沿线开挖的石料,碎石及砂采用砂石料系 统自己生产。 5、本标段弃渣指定在三滩沟弃渣场。 6、本工程的工期控制要求为:2004年6月8日开工;2005年3月20日本 合同工程峻工。计划工期为:10个月。

2.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

2.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

动员周期为15天。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7天内,我局将及时从某地汉源瀑布 沟水电站调集性能优良、完好的机械设备和组织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 前期施工队伍进场,满足前期施工的要求,不足部分从昆明总部调进。前期进点 队伍在30天内完成施工现场各施工队生产、生活临建设施,以确保后期施工队伍 施工机械设备按时到位后可马上投入施工,最终保证按时开工。后续各专业施工 人员及施工机械设备,将按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分批组织进场。

2设备、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2.2.1设备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本项目主要机械设备从我局的某地汉源瀑布沟水电站项目部就近调入,部分 设备从我局昆明总部、大理分局和曲靖分局调配。基于修建的坝区辅助道路正在 施工,对于无法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的大型设备,在老景蜂桥左岸临时转运点拆 分后,用小型车辆运至解放沟2"桥,待解放沟2"桥通车(2004年6月31日),在右 岸组装后,自行至施工现场。在行进过程中,对通行危险地段进行及时修整加固

保证设备的顺利进场,

2.2.2主要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施工材料中水泥、钢材、柴油、汽油、火工材料根据招标文件要求,购买后 用载重汽车从购买地运至运至施工现场自建的库房进行堆放。基于本标开工后场 内其它道路没有结束施工的情况,在进场后,要先准备15天用的施工及生活所 需的物资、材料和各种用品,以保证前15天的施工需求。针对这样特殊的施工 条件,我局将根据施工进度及生活需要安排作出需用物资材料及生活用品计划, 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公路沿线地质条件较差,地层主要由结晶灰岩、块碎石夹土、板砂岩、大理 岩、土夹碎石、半胶结砾石、硅质岩、板岩、绿片岩、土夹石组成,结合该公路 的交通组成以重车为主的特殊荷载状况,路基设计以挖方为主,部分路段采用内 挖外挡方式及锚喷支护。

针对本合同段的实际情况,我局充分引用以往成功的施工经验,采用以下施 工方法,以保证本合同段土石方施工。 1、土方开挖 路基土方开挖主要采用非爆破大型机械化施工。推土机进行表土剥离、场地 清理、正线便道平整,挖掘机自上而下开挖。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配合装运, 自卸车运至弃碴场和路基填筑地点。弃碴场和路基填筑地点各配1~2台推土机 进行料堆平整。开挖层较厚的路段,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边坡开挖由挖掘机 自上而下进行,人工辅助修整。 2、石方开挖 路基石方开挖主要是采取爆破法施工,深孔、浅孔结合使用。设计边坡线在 具备预裂爆破条件的部位采用预裂爆破,在不具备预裂爆破条件的部位采用光面

爆破。推土机、潜孔钻、手风钻、装载机、挖掘机配合施工。 3、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主要采用推土机、人工配合场地清理、修理台阶,压路机碾压基底: 装载机、挖机、自卸车配合填筑料装运,推土机进行填料摊铺,压路机分层压实 人工进行路堤边坡修理。

3.1.2路基施工工艺及具体方法

首先施工各种挡土墙、涵洞,使其有足够的沉降稳定期;路基填筑按规范要 求控制填筑速度和填筑厚度;路基开挖采取控制爆破,以放小炮为主,禁止放大 炮,确保边坡的稳定和施工安全。 1、路基开挖施工方法 本合同段路基开挖工程量,石方开挖:241171.6m。开挖拟采用自上而下分 层、分梯段开挖的方法。根据其挖方数量大且相对集中的特点,路堑开挖拟采用 大型土石方施工机械为主体,配以小型机械和人工联合作业方式。 路基土石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路基土石方开挖施工工艺框图

从整个合同段的纵断面图上可以看出,本段内垂直开挖高度较高,开挖基本 上*于单侧开挖。挖方边坡大于20米的路堑开挖按15米坡高分级DB13(J)/T 189-2015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每级平台宽 1.5米。 (1)施工工序:清理场地→测放开挖边线→开挖截水沟→土石方开挖 →边沟开挖→质检。 (2)施工准备。开工前准确测放开挖边线桩,场地清理完成后,重测断面, 并作出土石方调配和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3)土方开挖。一种方式是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土,高挖部分用推 土机集料,装载机配自卸汽车运土;而对于挖填相对集中的地段采用挖机、推土

证修整路基边坡后路堤边缘的压实度满足要求。分段填筑施工时,相邻段交接处 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两段同时施工时,分层相 互交叠衔接碾压,搭接长度2.0m~3.0m。 填土高度小于80cm的路堤,施工时将原地表清理和挖除之后的基底表面下 30cm土质翻松,然后整平压实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后方能进行填筑施工;填土高度 大于80cm的路堤,施工时将基底整平处理并压实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后,直接进 行填筑施工。 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满足摊铺和 压实设备操作需要,且不小于1.0m。台阶顶作成2%~4%的内倾斜坡。填筑路段 基底为砂类土时,不挖台阶,将原地面下20~30cm的表土翻松,与填筑料分层 压实。 (2)填石路堤施工 填筑前进行基底处理,按填筑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认可的填筑、碾 压参数进行控制施工。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压实,压实过程中用小石块或石屑 填缝,直到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迹)、石块紧密、表面平整为止。

3.1.3质量控制措施

本合同工程的路面结构主要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对于土或填方路基,有级配 碎石底基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而对于岩石路基,则只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岩石路基地段,则以水泥混凝土找平层代替水稳层。 工程数量为:底基层为厚150mm的级配碎石,计27002m;基层为厚150mm 的水泥稳定碎石,计39326m";厚5mm的上封层及透层各为:38123m";面层有两 种类型,一种为厚45mm的水泥混凝土面板,计38123m";另一种为厚220mm(200 mm)混凝土面板,计10047m",根据规范要求,每层结构按一层铺筑即可。

3.2.1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

(4)碾压时,严格控制其压实度

3.2.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3)选定一段不小于100m长的路段作试验段,用以确定水泥稳定碎石的 松铺系数和压实遍数。 (4)混合料拌和采用集中厂拌法进行拌料,在6"路终点生产区设一套 200T/H的稳定土拌和楼进行混合料的拌和。 (5)采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进行摊铺,局部人工找平半幅同时进行,装载 机辅助自卸车进行运输。 (6)采用YZ18压路机先静压两遍,再用进行振压成型,碾压方法:路拱 横坡位置从两边向中央同时进行;在超高(转弯)路段从低处向高处进行碾压: 在纵坡较大处从低处向高处依次进行压实。 (7)在每个班结束之前,应采用人工将末端混合料弄整齐,并与中线垂直 紧靠混合料放两块方木,方木的高度应与混合料的压实度厚度相同,并整理紧靠 方木的混合料,而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碎石回填约3m,其高度应高出方木几 公分。再将混合料碾压密实,在第二大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清除砂砾或碎 石,并将方木撤去,清扫干净再进行摊铺,在施工过程中,力争避免出现纵向接 缝,若因特殊原因造成有纵向接缝,也应在靠后一幅的侧面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 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应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养生结束后,拆除支撑 木,方可进行另一幅的摊铺作业。 (8)每一段结束之后湿地博物馆施工组织设计,立即进行养护,养护采取先洒水,再用不透水塑料薄 膜进行养生7天之后(在养生期间,原则上应封闭交通),再进行钻芯取样。 4、水稳碎石工艺控制 (1)平整度控制:在水稳层施工过程中,在摊铺好一段而未碾压之前,先 用3米直尺进行检验,在达不到规范要求(10mm)范围时,应用人工马上进行 修整,在碾压过程中,再用三米直尺进行复检,并且用人工反复找平,直到达到 规范要求为止。 (2)压实度控制:在碾压结束一段之后,随即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对于 未到达规范要求地段应马上进行加压,直达到规范要求。 (3)水泥剂量控制: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每2000m²取样一次,6个样品,

3.2.3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