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挡土墙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挡土墙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33.37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挡土墙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广州市天河区51号挡土墙加固工程

工程地点:广州市天河区路51号

编制日期:2009年6月30日

审批日期:2009年6月30日

DBJ04/T 358-2018标准下载三、主要维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四、施工前须做的技术措施

五、劳动力及机械设备安排

八、施工安全与质量保证措施

广州市天河区庄路51号挡土墙

8、《建筑工程事故处理手册》;

10、现场查勘的有关具体资料、数据。

广州市天河区庄路51号浆砌石挡土墙,该砌石挡土墙沿东西走向,分为东、西两段组成,中间设置沉降缝分隔,采用毛石砂浆座砌,以勾凸缝为主、局部为勾平缝,挡土墙全长约96m,平均高约3.9m,该挡土墙正上方设置有高约2m铁栏杆通花围墙。

建设年代不详,现因发现该房屋的砌石挡土墙局部出现弓凸、开裂、石块疏松、缺失及局部有倾覆危险,挡土墙存在安全隐患,属于危险构筑物。受业主的委托,我司派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查勘,并编制广州市天河区庄路51号挡土墙加固施工方案及预算书。

三、维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根据上述的原因分析及现场损坏情况,结合相关加固规范及现场查勘的有关数据,现拟采用如下方法对该砌石挡土墙进行加固维修处理:

㈠、施工方法(见加固设计图纸)

1、首先对原砌石挡土墙石缝进行塞补聚合物水泥砂浆及修补缺失处,对挡土墙弓凸进行铲凿平整,再进行基础分段开挖(每6m为一施工段,基础埋深以不超过挡土墙及旁边建筑物基础埋深为准,具体开挖后由设计人员现场定),基础处植筋新浇捣钢筋混凝土基础梁(180mm×350mm),该基础梁使钢网混凝土护壁更稳定,更有效地加固原砌石挡土墙。

3、挡土墙面喷射细石混凝土后间距20m设置一道20mm宽伸缩缝,缝内填塞聚氨脂麻丝。

4、原砌石挡土墙钻(50泄水孔与新挡土墙泄水孔连通,安装(50PVC泄水管;

5、挡土墙加固施工时密切观测原砌石挡土墙变化,并做好观察点,如有变化,立即向相关部门反映,并作出相应的措施。施工完成后,每两个月做一次跟踪观测。

1、基础开挖植筋新浇捣钢筋混凝土地梁:

(1)在基础开挖工作坑,坑宽1000~1200mm(以一人能蹲下操作为宜),挖坑时应避开原有基础障碍物并注意防止地下水位,如地下水位太高,则应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

(2)基坑开挖好后,现浇C15砼基础梁垫层100mm厚,植筋及绑扎钢筋,现浇C25钢筋混凝土地梁。

钻孔→清孔→灌注植筋胶→植入钢筋→固化→质量检验。

(2)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A、按技术要求钻适当直径和深度的孔(孔径比所植钢筋大一级)。

B、用刷子及空气压缩机将孔内灰尘清理干净。

C、从孔底开始注胶直至到一半为止,把准备好经除锈的螺纹钢旋转插入。

D、检查植筋胶是否已经填满整个孔。

E、当钢筋埋深达到10倍钢筋直径时,锚固力的特征值已达钢筋屈服值(II级钢筋Fy=300N/mm2(设计强度),Fyk=335N/mm2(标准强度)。混凝土Fckcube150=30N/mm2可通过增加埋深的方法提高安全系数,植筋按图纸设计要求施工。

(1)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供料。

(2)浇筑前,砖模应用清水浇湿;浇筑方法采用分段分层浇筑,可使混凝土水化热迅速散发,以减少收缩和温度应力,有利于控制裂缝。若可能应安排混凝土在夜间浇筑,以降低较厚处混凝土内部水化热。操作人员要下到承台下作业点进行振捣,振捣要密实,振捣时间控制在5~15s/次。

(3)混凝土浇筑前准确掌握天气情况,避开雨天,浇筑混凝土前需设置马凳及入行通道和操作平台,严禁直接踩踏钢筋,浇注混凝土时,模板、支撑、钢筋、预埋、预留应设专人值班,如有位移、变形应及时处理,确保混凝土质量。

(4)在后浇带处浇筑混凝土时,应先于施工缝表面抹水泥砂浆一层。混凝土要避免直接靠近施工缝下料,机械振捣时,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加强对施工缝接缝处的捣实,使其紧密结合。

(5)混凝土浇筑时表面泌水采用真空吸水,若发现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调整水灰比,混凝土浇至顶端时的泌水排除。

施工中若遇到大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避免遭遇大风袭击,引起剧烈分水蒸发,形成上部和下部或截面中部与边缘部位硬化不均和差异收缩。

(1)浇水养护:刚浇筑的混凝土,处于凝固硬化阶段,水化得速度较快,浇水使其保持在适宜的潮湿状态,可有利于水泥的水化作用,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同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

(2)混凝土表面保温养护:主要的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块体的自约束力,其次是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体承受外约束力时的抗裂能力,达到防止或控制温度裂缝的目的。

(1)为了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升和降温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材料在各种条件下的温度影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控制。

(2)砼测温点应有代表性能反映底板工程的温度变化规律。可在底板中央,边界中部,及角上布置测温站,每段布置三个测点,每段布置三个测点。分别为板面、板中和板底。

(3)在混凝土升温阶段,每2小时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每8小时测温一次。测温工作,项目部选择经培训、责任心强的专人进行,测温记录,及时交技术负责人阅签,作为对混凝土施工和质量控制依据;

(4)选择半导体液晶显示温度计,当发现承台内部与表面温度差超过25℃,及时加强保温或延续拆除保温材料,以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差应力产生裂缝。

(5)测温次数。砼凝固后安排专人开始测温,测温时应同进测量环境温度。

1~5天每3h测温一次

6~14天每6h测温一次

(6)应及时做好温度监测的原始记录和资料整理工作,如有异常(内外温差接近25度时)应缩短测温间隔时间,测温负责人应立即向技术负责人汇报,采取有效措施,减弱内外温差。

(7)当内外温差过大时控制施工扬尘、噪音专项施工方案,可采用如下措施减小内外温差。

a:加厚保温层,蓄热养护。

b:在养护水中撒生石灰,提升砼表面温度。

四、施工须做的技术措施

1、在施工前应检查原石砌挡土墙基础处是否有孔洞或水泥流失现象。

2、在对基础开挖施工前应做好原地面水渠排水措施及预防地下水措施,地面水渠采用¢250PVC排水管引排过施工段,而地下水则准备两台抽水泵通过排水管引至附近市政排水井道处。

3、在施工前准备应对两个施工段的原石砌挡土墙发生险情的钢管支撑架,在进行挡土墙加固施工时密切观测原石砌挡墙土墙变化,如有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施工,同时汇报相关部门,及对原石砌挡墙土墙采用钢管作出支撑卸荷,在相关部门检查安全合格后再进行施工。

GBT36143-2018 道路用高模量抗疲劳沥青混合料.pdf五、劳动力及机械设备安排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