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某高层住宅施工组织设计(33层 短肢剪力墙 扬子杯)

南通某高层住宅施工组织设计(33层 短肢剪力墙 扬子杯)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90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南通某高层住宅施工组织设计(33层 短肢剪力墙 扬子杯)

7.8.6.2.10不合格情况的纠正与预防措施记录(技术部)

7.8.6.2.11环境管理体系内、外审记录(行政办公室)

7.8.6.2.12环境管理评审记录(行政办公室)

7.8.6.3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7.8.6.3.1项目经理部积极配合公司作好内审和外审工作SY∕T 6896.4-2018标准下载,及时改正内、外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

7.8.6.3.2项目行政部要做好项目环境管理的自查工作,每月进行一次,编制自查计划,进行自查,开列不符合项,并组织整改。

7.8.6.3.3项目行政部要做好环境管理审核的所有记录。

7.8.6.3.4管理评审

A执行公司环境管理评审,按阶段或年度进行一次环境管理评审工作。

a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环境管理体系是否有效。

b环境管理体系的贯彻情况,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

c环境活动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职责划分的合理性。

d人、财、物资源是否充足,是否得到有效保证。

C根据管理评审的结果研究决定环境管理的进一步改进。

D管理评审工作由项目经理亲自主持。

7.8.8消防保卫措施

所有施工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技术交底,定期加强消防、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培训不合格的人员一律不得上岗操作。

7.8.8.1现场保卫措施

7.8.8.1.1工作目标

杜绝各类人为破坏事故的发生。

7.8.8.1.2治安保卫措施

A现场配备15~20人的专业保安队伍,每日24小时巡视检查,负责现场保安及成品保护工作。

C严格门卫管理。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戴保卫部统一印制的出入证进入施工现场。

D外来人员进入现场应持有相应证件,并填写“会客单”,并从门卫处借戴安全帽,方准入内。其离场时,应将接待人签字的“会客单”和安全帽交还门卫。

E外来车辆进场必须出示有关证件,并办理入场证。物资出场应有物资管理部门签发的出门证。特殊、危险物品要由保卫部门监护出场。

7.8.8.2现场消防措施

7.8.8.2.1对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学品材料分类存放在专用仓库内,设专人严格管理,并建立台帐,定期清点。

7.8.8.2.2根据储存、运输物品的数量、品种的不同,配备足够数量、种类的应急器材。应急器材要定时检查,做好标识,防止失效,检查要有检查记录,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处理。对电锯房、木工棚、油库、化学品仓库等一律配备无臭氧层消耗物质的新型灭火器替代干粉和灭火器的使用。上述地方不准吸烟,不准任意拉电线,不准无关人员入库。现场消防器材,非火警不得动用。

7.8.8.2.3危险品运输管理:由有资格的专业运输单位负责运输、押运和卸货。

7.8.8.2.4加强群众性消防知识训练,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对应急场所工作人员应进行岗位教育和放火、灭火知识的培训。

7.8.8.2.5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布置的方案进行施工,现场设备、材料堆放不得占用或堵塞消防通道。

7.8.8.2.6施工中消防器材、管道与其它工程发生冲突时,施工人员不得擅自处理,须及时请示上级,经批准后方可更改。

7.8.8.2.7严格执行现场用火审批制度,使用电气焊时要有操作证,用火前必须办理用火证,并设专人看火,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看火人不得擅自离岗以免发生火灾。氧气、乙炔瓶严禁放在动火地点下方,并有效遮盖,夏季不得曝晒。严禁用明火检查漏气情况。电焊机不得接在建筑物、机械设备及金属架上,不得使用无柄的焊、割工具。遇五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室外电气焊作业。电气焊作业完毕应切断电源、气源,并检查确认操作区域内无火险隐患。

7.8.8.2.8施工现场设立吸烟室,操作岗位上禁止吸烟,设专人管理。

7.8.8.2.9加强临电管理,防止电器或线路发生火灾。

7.8.8.3现场常用的警示标志

7.8.8.3.1禁止标志:禁止吸烟、禁止烟火、禁止带火种、禁止穿化纤衣服、禁止穿带钉鞋。

7.8.8.3.2警告标志:注意安全、当心火灾、当心爆炸、当心触电、当心机械伤、当心滑跌。

7.8.8.3.3指令标志:必须戴防尘口罩、必须穿防护服。

7.8.8.3.4提示标志:紧急出口。

7.9工程档案资料收集、管理措施

7.9.1工程资料管理的基本要求

7.9.1.1工程资料的形成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工程合同与设计文件等规定。

7.9.1.2工程资料应随工程进度同步收集、整理并按规定移交。

7.9.1.3工程资料应实行分级管理,由项目主管(技术)负责人组织本单位工程资料的全过程管理工作。由专职资料员负责工程建设过程中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审核工作。

7.9.1.4工程资料应确保其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和齐全性。

7.9.2工程资料组卷数量及标准

7.9.2.1成套数量: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

7.9.2.2.1齐全、真实、字迹清楚;

7.9.2.2.2表格使用正确,格式符合要求;

7.9.2.2.3签字手续齐全,横向竖向交圈;

7.9.2.2.4及时收集整理,分门别类装订组册;

7.9.2.2.5数量符合规定要求。

7.9.3工程资料编制与组卷

7.9.3.1工程资料应使用原件,因各种原因不能使用原件的,应在复印件上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及时间。

7.9.3.2工程资料应保证字迹清晰,签字、盖章手续齐全,签字必须使用档案规定用笔。计算机形成的工程资料应采用内容打印,手工签名的方式。

7.9.4竣工验收资料

7.9.4.1单位工程完工,经自检合格并达到竣工验收条件后,由资料负责人负责填写《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报验表》,并附相应的竣工资料(包括分包单位的竣工资料)报项目监理部,申请工程竣工预验收。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项目监理部人员与项目部根据有关规定共同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报验表》。

7.9.4.2项目部在填报《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报验表》时,应附《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等竣工资料。

7.9.4.3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工程竣工预验收合格后,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包括工程概况、施工单位基本情况、主要采取的施工方法、工程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质量状况、施工中发生过的质量事故和主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和处理结果以及对工程质量的综合评估意见。评估报告应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签认,并加盖公章。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主持编写并签字,经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签认,并加盖公章。交建设单位两份,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各存一份。

7.9.4.4竣工移交

工程竣工验收完成后,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代表共同签署《竣工移交证书》,并加盖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公章。《竣工移交证书》交建设单位两份,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各存一份。

7.9.5工程资料的控制措施

7.9.5.1本工程所有技术员、试验员、材料员、质检员、生产管理人员在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交圈,要及时检查和发现资料中存在的问题,有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7.9.5.2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等的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或厂方试验报告、合格证、技术检测单、产品说明书)由材料员向试验员提供,再由试验员向资料员提供,并有收签记录,如出现漏洞,便于查找。

7.9.5.3施工试验单由试验员向资料员提供,并有签收记录。

7.9.5.4隐预检、技术交底由质量员、技术员一个月向资料员提供一次,并有签字记录。

7.9.5.5设计洽商办完后交给资料员,再由资料员发给相关人员,并有签字记录。

7.9.5.6质量验收检查表由质检员一个月向资料员提供一次,并有签字记录。

7.9.5.7收集和积累的资料要妥善保存,防止丢失和损坏。

7.9.5.8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明确分工,各负其责,达到设计目标。

第八章季节性施工方案

8.1.1.2做好冬施前的现场大联检,掌握现场的施工动态。做好室内清理、外窗的封闭、楼梯间洞口的封闭、湿作业的抢施,做好场地排水沟的通畅、库房的采暖及采暖物资的购置计划。

8.1.1.3派专人进行气温观测并作好记录。及时接收天气预报,防止寒流突然袭击。

8.1.1.4编好冬施生产计划,及时组织有关机具、界面养护剂、保温材料进场。

8.1.1.5临时上水管埋深应在冻土层以下,外露水管应包裹保温棉被防冻。

8.1.1.6冬施,尤其是冰雪天,注意采取防滑措施。施工前务必处理道路和马道平台上的浮冰、积雪,确保施工安全。

8.1.2.1正式开始冬季施工前,应对外加剂掺配人员、测温保温人员及砼搅拌人员应专门组织技术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内的有关知识,明确职责,经培训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

8.1.2.2技术上要做好冬施期间的作业计划安排和冬施期间的技术保证措施。了解各装修材料在冬施中的使用情况,提出采暖措施,每天做好天气预报和测温记录,根据天气情况对施工作业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冻措施。

8.1.2.3技术部门提前做好冬施内业准备工作,试验部门应提前作好冬施测温的准备工作及各种仪器的检查、维修。

8.1.3.1保温覆盖材料为阻燃草棉被、塑料薄膜。

8.1.3.2砼输送泵、施工作业面封闭围挡,必要时增加取暖设备。

8.1.3.3现场的施工用水管,用砖砌内径为400*400,120厚的围护墙与水管外露部分同高,内填锯末,水平部分用保温石棉包好。

8.1.3.4材料部门应根据施工进度要求,提前制定冬施材料、机具用量计划。确保工程的顺利进展。

8.1.4现场作业准备

8.1.4.1对现场周围的施工道路,在施工前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清理,要求道路平整、通畅、防滑,场内排水沟畅通、无积水和杂物。现场仓库、搅拌站作好防潮、防水、防冻准备工作,项目部应组织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冬季施工的顺利进行。

8.1.4.2机械设备应加强维修保养工作,机电外露设备应作好防雨、防雪、防冻的准备,各种车辆根据气温变化避免冻坏。

8.1.4.3对现场构件、材料、马道、防护栏架、脚手架、安全通道等,在冬施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增设防滑措施。随每步升高的马道及防护拦必须由专职安全员检查后,方可使用。

8.1.4.4冬施前消防部门应检查一次消防器材,对于工程施工中用于消防、施工用水的水管增加保温措施(用保温石棉被将水管裹严),并在不用水时将水管内的水放净,以免将水管冻坏涨裂。

8.1.4.5现场输水管道,应埋设于地面冰冻线以下,并在坑底加垫一层100mm厚焦渣。外露管、水龙头,用保温石棉,并包裹玻璃丝布,防止冻结,影响生产生活用水。

8.1.4.6现场应派专人检查,未经许可,不得随意点火,电气焊应设专人看管,专人施焊。施焊人员在作业前必须持有项目部开发的“动火证”后方可施工。

8.2冬期施工各项技术组织管理措施

8.2.1各项主要技术组织管理措施

某市顶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8.2.1.1钢筋工程:

冬期在负温条件下焊接钢筋,应尽量安排在室内进行。焊后的接头,严禁立刻碰到冰雪。根据设计要求,基础底板钢筋用搭接焊连接。采用搭接焊连接时,应满足规范要求。

采用绑扎搭接时,搭接长度Q235级钢36d,HRB335级钢41d。钢筋翻样时需按其工艺要求进行,并需注意在受拉区范围内,同一截面上的搭接钢筋的截面积所占百分比不得大于50%,

采用手工电弧焊时焊接参数应按钢筋负温电弧焊接的有关要求,为防止接头热影响区的温度梯度突然增大,进行帮条电弧焊或搭接电弧焊时,第一层焊缝先从中间引弧,再向两端运弧,立焊时先从中间向上方运弧,再从下端向中间运弧。以使接头端部的钢筋达到一定的预热效果,在以后各层焊缝的焊接时,采取分层控温施焊。层间温度控制在150℃~350℃之间,以起到缓冷的作用。坡口焊的加强焊缝的焊接,也分两层控温施焊。Ⅱ级钢筋电弧焊接头进行多层施焊时,采用“回火焊接施焊法”即最后回火焊道的长度比前层焊道在两端各缩短4~6mm,以消除或减少前层焊道及过热区的碎硬组织,以改善接头的性能。冬期焊接电流应略微增大,焊接速度适当减慢。

8.2.1.2模板工程

冬季施工的拆模要求:①根据施工规范规定的各构件拆模强度要求,且必须以同条件砼试块抗压强度为准;②必须持有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发的拆模通知书后方可进行拆除;③砼温度降到5℃以后及砼温度与外界温度差不大于20℃。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pdf8.2.1.3.1冬期施工特点:

砼冬期施工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解决冻结对砼正常硬化的影响,保证工程质量。冻结对砼的影响经验证明:砼受冻时已具备的强度越高,其强度损失越小。如果砼遭受冻结前已经具备抵抗冰胀应力的强度,砼内部结构不致受冻结的损害,这种抵抗冰胀应力的最低强度,称为砼冬施的“临界强度”,因此施工规范规定,冬期浇筑的砼在受冻前,其抗压强度不得低于以下规定: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的砼,其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30%。

8.2.1.3.2冬期砼施工方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