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478_施工工艺标准上册(土建)

156478_施工工艺标准上册(土建)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76M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56478_施工工艺标准上册(土建)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节能和保温设施的施工。

2.1粘结胶液一特种胶泥的主要成分,应采用三元牌建筑粘结胶,其技术性能应符合专门标准的规定。

2.2水泥:普通硅酸盐42.5级水泥。

2.3EPS板应符合表2.3的规定。

滦平四小学校运动场施工方案表2.3EPS板物理性能指标及检验标准

压缩强度(N/mm2)

抗拉强度(N/mm2)

尺寸稳定性70℃,48h(%)

导热系数,10℃,(W/m.K)

2.4玻璃丝网格布,应为低碱或抗碱定型产品,其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表2.4的规定。

表2.4玻璃网格布技术性能

抗拉强度(N/2.5cm)

耐碱性抗拉强度保持率(%)

2.5特种胶泥的抗剪和拉伸粘结强度应分别符合表2.5.1和表2.5.2的规定。

表2.5.1特种胶泥的抗剪强度(Mpa)

表2.5.2特种胶泥拉伸粘结强度(Mpa)

转速450转/分手钻式搅拌器、切割玻璃网和EPS板的刀、打磨EPS板面的粗砂纸及麻面刷、铁抹子、开槽器。

4.1保温墙面应进行找平基层,其平整度不宜大于3mm/m。

4.2基层表面应光平、坚固、干燥,无油漆、涂料或其它有害的材料。

4.3要粘贴EPS、板外墙上的消防梯、水落管、各种进户管线、一层防盗窗予埋件及其它予埋件,必须按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安装完毕。

4.4施工气温不应低于4℃,夏季高温时,不宜在阳光下施工,大风、雨天应停止作业。

4.5施工脚手架距墙面不应小于300mm。

剪裁EPS板配制胶泥粘贴EPS板打磨EPS板找平墙面埋入玻璃网布涂刷面层涂料。

5.2.1根据实际的建筑物外墙选定板的主、付规格的下料尺寸,主规格板的长宽比宜为2:1。

5.2.2用加热电阻丝切割,确保板材尺寸精确。

5.3.1配合比(体积):三元牌粘结胶:水泥=1:1。

再次搅拌:初拌静停5min后应再搅拌,根据施工环境和和易性等要求,可适当加入少许清水。

存放:胶泥应随用随配,配好的胶泥最好在1h内用完,最长不宜超过2h,遇炎热天气宜适当缩短存放时间。

5.4.1铺贴顺序:根据工程情况可采用从下至上或从上至下沿水平逐渐铺设方法,相邻排板错缝搭接,搭接长度不宜小于1/2板长,转角部位应咬荐搭接。无论那种方法应选好起始线(端)或定界档板。

5.4.2铺摊胶泥:在EPS板背面沿周边刮上50mm宽10mm厚的胶泥,在板中部位均匀的刮上8块(视板大小酌性而定)直径100mm,厚10mm的胶泥饼。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在板的侧面刮胶泥。

5.4.3贴EPS板:将刮好胶泥的板立即按规定的墙面部位就位,用手或工具在整个板面上施加力,保证结合一致、粘结牢固。在铺贴需要包边的部位,如墙的散水、门窗洞口侧边、伸缩缝等处,应先在这些部位的基层胶泥上压入附加或加强的玻璃网后再铺EPS板。

5.4.4板的接缝:铺设时应保证板缝相接紧密,不允许留缝;对铺贴时挤入板侧的胶泥应用灰刀清除干净;对下料尺寸偏差或切割造成的板间小缝,应用板裁成合适尺寸的小片塞入缝中。

5.4.5EPS板面初找平:铺贴一定面积的EPS板后,在胶泥初凝之前,用长度不小于2m的压板,将其压平压实。

5.5打磨EPS板找平墙面:待板铺设24h后方可进行打磨,使用粗砂纸或专用工具,对整个墙面打磨一遍,打磨时不要沿板缝平行方向,而是作轻柔地园周运动将板的不平处磨平,使板面打磨成细麻面。

5.6.1下料:按予先需要长度从整卷材料上切下网片,留出必要的搭接长度或重叠部分的长度。

5.6.2铺网顺序及要求

5.6.2.1加强网:先在基层上铺设有包边要求的网片,如散水处,门窗洞口、空调洞口、伸缩缝、女儿墙和墙尽端等部位的网片,和需要加强的其它部位或根据合同规定的部位,如底层窗台以下的墙体、墙转角部位等,在EPS上铺设加强网,加强网在转角处应连续,除外墙大墙角处为双层外,加强网一般为一层。

5.6.2.2标准网:在整个墙面上铺设,开始铺网从下至上一圈一圈往上铺,从而形成在加强的部位为双层或三层,其它部位为单层的布网方式。标准网在大墙转角处也应连续,在已铺加强网的部位铺标准网时,其时间间隔不少于24h。

5.6.4刮胶泥:在基层或EPS板表面刮上一层胶泥,所刮面积应略大于网片的长和宽,厚度应一致,且不宜小于2mm。除有包边要求者外,胶泥不允许涂在EPS板的侧边。

5.6.5贴网:刮胶泥后立即将网摊开置于其上,网的弯曲面朝向墙,从中央向四周用抹刀涂平,在埋置网时不应使网产生皱折,网应完全埋入胶泥中。包边网应埋置在板侧边和板面的胶泥中。装饰部位的贴网,只需将附加网或加强网,按装饰部位的形状埋入这些部位表面的胶泥中,并满足与相邻网的搭接长度。

5.6.5.1网的搭接和埋入长度

包边网:包在EPS板两侧的长度:板底不小于100mm;板面不小于200mm。

大墙转角:大墙转角处网(包括加强网和标准网)应连续,由转角一侧包至另一侧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

搭接或重叠:非连续的玻璃网之间必须相互搭接;在接缝处被切断的部位应采用补网搭接,网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60mm。

5.7.1时机:全部墙面铺网完成24h后方可进行面涂施工。

5.7.2基层修整:对基层涂层检查,检查是否有抹刀刻痕、粗糙的拐角和边沿,板和网是否适当的埋入。网的纹路不应可见,修整好所有不规则物后再施工。

搅拌:用专用搅拌器仔细搅拌涂料至稳定状态,不能过度搅拌。

分区:利用拐角、伸缩缝或装饰缝进行分区,一个分区内的墙面或一个独立的墙体应一次施涂完毕。

要求:在炎热刮风天气,用干净的饮水冷却要涂的墙面;应在建筑物背阴面施工,否则遮盖防晒布;技工应使用相同的工具,涂抹的纹路要左右前后相同;施涂层的墙面应有防雨措施,不得有污染;可用刷涂或滚涂,滚涂至少两遍。

6.1EPS保温饰面系统的质量应符合表6.1.1与表6.1.2的要求。

表6.1.1EPS系统性能检验表

涂层(标准网)1.5mm厚,3.92J无裂缝、6.86J无断裂

涂层(标网+加强网)2.0mm,54.3J无裂缝

吸水率(V/V)不大于4%

冻融循环10次涂层表面未见

面涂及主要检验指标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人工加速老化<500h

粘结强度<0.69Mpa

表6.1.1EPS系统性能检验表

EPS板错缝搭接,转角部位咬茬搭接,板缝相接紧密;板底铺胶泥均匀粘结牢固。

加强网的铺设部位,层数及搭接或重叠长度(包括标准网)符合要求

胶泥涂层厚度一致,玻璃网完全埋在板面的胶泥中,无裸露,表面平整,无抹刀刻痕等

墙面的平整度(3mm/m)和墙角的垂直度(2mm/m)

6.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国家标准即将出台,该标准发布后还应符合其要求。

7.1在保温墙附近不得进行电焊、气焊操作,不得用重物碰撞、挤靠墙面。

7.2施工用水和设备试水等以及雨季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保温墙面受潮和污染。

项目部应根据公司整合体系文件要求,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辩识,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重大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必须编制管理方案。

9.1EPS板质量证明文件。

9.2胶粘剂质量证明文件。

9.3保温墙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DYSJ0413.Y02—2006

增强石膏聚苯复合板外墙内保温施工工艺标准

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居住建筑,也可用于托幼、医疗等使用功能与居住建筑相近的民用建筑。外墙主体结构一般为粘土砖墙或钢筋混凝土墙,内侧为增强石膏聚苯复合板工程。不适用于厨房、卫生间等湿度较大的房间。

2.1增强石膏聚苯复合板:

规格尺寸:长2400~2700mm,宽595mm,厚50mm、60mm。

技术性能:面密度≤25kg/m2,含水率≤5%,当量热阻≥0.8m2k/W,抗弯荷载≥1.8G(G为板的重量N);抗压强度(面层)≥7.0MPa;收缩率≤0.08%;软化系数≥0.50。

2.2.1SG791建筑胶粘剂:以醋酸乙烯为单位的高聚物作主胶料,与其它原材料配制而成,系无色透明胶液。本胶液与建筑石膏粉调制成胶粘剂,配合比是建筑石膏粉﹕SG791=1﹕0.6~0.7(重量比),适用于石膏条板粘结、石膏条板与砖墙、混凝土墙粘结。石膏与石膏粘结,压剪强度不低于2.5MPa。使用其它石膏类胶粘剂应经过试验。

2.3建筑石膏粉:应符合三级以上标准。

2.4石膏腻子:用于满刮墙面。其性能为:

抗压强度>2.5MPa,抗折强度>1.0MPa,

粘结强度>0.2MPa,终凝时间3h

2.5玻纤网布条:用于板缝处理(布宽50mm)和墙面转角附加层(布宽200mm)。

2.1.6WKF接缝腻子:用于板缝处理。

抗压强度>3.0MPa,抗折强度>1.5MPa,终凝时间>0.5h。

2.1.7防水保温踢脚。

笤帚、木工手锯、钢丝刷、2m靠尺、开刀、2m托线板、钢尺、橡皮锤、钻、扁铲等。

4.1结构已验收,屋面防水层已施工完毕。墙面弹出+50cm标高线。

4.2内隔墙、外墙门窗框、窗台板安装完毕。门、窗抹灰完毕。

4.3水暖及装饰工程分别需用的管卡、炉钩、窗帘杆耳子等埋件留出位置或埋设完毕;电气工程的暗管线、接线盒等必须埋设完毕,并应完成暗管线的穿带线工作。

4.4操作地点环境温度不低于5℃。

4.5外墙内保温施工宜在外檐抹灰完成以后进行。

4.6正式安装以前,先试安装样板墙一道,经鉴定合格后再正式安装。

结构墙面清理→分档、弹线→配板、修补→标出管卡、炉钩等埋件位置→墙面贴饼→稳接线盒,安管卡、埋件等→安装防水保温踢脚板→安装复合板→板缝及阴、阳角处理→板面装修

5.2结构墙面清理:凡凸出墙面20mm的砂浆块、混凝土块必须剔除,并扫净墙面。

5.3.1以门窗洞口边为基准,向两边按板宽600mm分档。

5.3.2按保温层的厚度在墙、顶上弹出保温墙面的边线。按防水保温踢脚层的厚度在地面上弹出防水保温踢脚面的边线,并在墙面上弹出踢脚的上口线。

5.3.3划出贴饼点位置。

5.4配板、修补:按分档配板。复合保温板的长度略小于顶板到踢脚上口的净高尺寸。计算并量测门窗洞口上部及窗口下部的保温板尺寸,并按此尺寸配板。当保温板与墙的长度不相适应时,应将部分保温板预先拼接加宽(或锯窄)成合适的宽度,并放置在阴角处。有缺陷的板应修补。

5.5墙面贴饼:贴饼方法如下:

5.5.1在贴饼位置,用钢丝刷刷出直径不少于100mm的洁净面并浇水润湿,刷一道107胶水泥素浆。

5.5.2检查墙面的平整、垂直,找规矩贴饼,并在需设置埋件处亦做出200mm×200mm的灰饼。

5.5.3冲筋材料为1﹕3水泥砂浆,灰饼大小为ф100mm,厚度以保证空气层厚度(20mm左右)为准。

5.6稳接线盒,安管卡、埋件:安装电气接线盒时,接线盒高出冲筋面不得大于复合板的厚度,且要稳牢固。

5.7粘贴防水保温踢脚板:

5.7.2按线粘贴踢脚板,粘贴时用橡皮锤敲振使踢脚板贴实,挤实拼头缝,并将挤出的胶粘剂随时清理干净。

5.7.3粘贴时要保证踢脚板上口平,板面垂直,保证踢脚板与结构墙间的空气层为10mm左右。

5.8.1将接线盒、管卡、埋件的位置准确地翻样到板面,并开出洞口。

5.8.2复合板安装顺序宜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板侧面、顶面、底面清刷浮灰,在侧墙面、顶面、踢脚板中口,复合板顶面、底面及侧面(所有相拼合面),灰饼面上先刷一道SG791胶液,再满刮SG791胶粘剂,按弹线位置立即安装就位。每块保温板除粘贴在灰饼上外,板中间需有>10%板面面积的SG791胶粘剂呈梅花状布点直接与墙体粘牢。

安装时用手推挤,并用橡皮锤敲振,使所有相拼合面挤紧冒浆,并使复合板贴紧灰饼。复合板的上端,如未挤严留有缝隙时,宜用木楔适当楔紧,并用SG791胶粘剂将上口填塞密实(胶粘剂干后撤去木楔,用SG791胶粘剂填塞密实)。

安装过程中,随时用开刀将挤出的胶粘剂刮平。

按以上操作办法依次安装复合板。安装过程中随时用2m靠尺及塞尺测量墙面的平整度,用2m托线板检查板的垂直度。高出的部分用橡皮锤敲平。

H大华府高层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13P).doc5.8.3复合板在门窗洞口处的缝隙用SG791胶粘剂嵌填密实。

5.8.4复合板中露出的接线盒、管卡、埋件与复合板开口处的缝隙,用SG791胶粘剂嵌塞密实。

5.9板缝及阴阳角处理:复合板安装后10d,检查所有缝隙是否粘结良好,有无裂缝,如出现裂缝,应查明原因后进行修补。已粘结良好的所有板缝、阴角缝,先清理浮灰,刮一层WKF接缝腻子,粘贴50m宽玻纤网格带一层,压实、粘牢,表面再用WKF接缝腻子刮平。所有阳角粘贴200mm宽(每边各100mm)玻纤布,其方法同板缝。

板面打磨平整后,满刮石膏腻子一道,干后均需打磨平整,最后按设计规定做内饰面层。

5.11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1.1增强石膏聚苯复合保温板必须是烘干已基本完成收缩变形的产品。未经烘干的湿板不得使用多层建筑工程外脚手架搭设、拆除施工方案,以防止板裂缝和变形。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