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进水口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大坝、进水口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55.14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大坝、进水口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1.7.2管理措施 9

1.7.3土方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9

北京某休闲中心电气施工组织设计1.7.4石方开挖安全技术措施 9

1.7.5爆破震动控制技术措施 11

1.7.6应急措施 11

1.8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投入 12

1.9主要施工机械 12

大坝及进水口土石方明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土方开挖包括:坝肩边坡、库岸不稳定崩塌堆积体处理、下游防冲护岸、拦河坝、消力池、灌浆平洞的土方明挖工程。

2、石方开挖包括:坝肩坝基、场内道路、施工场地和营地及渣场挡护、库岸不稳定崩塌堆积体处理、下游防冲护岸等所有石方明挖工程。

石方开挖(人工开挖止水井)

说明:该工程量为设计工程量,不作为结算依据。

1.1.3施工强度分析

1.1.3.1一般开挖强度

土方采用挖掘机开挖,载重汽车运输;石方采用炮挖,挖掘机上车,载重汽车运输;土方日挖运量2000—2200m3,石方日挖运量1800—2000m3,整个开挖工作时间控制在2个半月以内。

1.1.3.2高峰强度

高峰时段为2011年11月。强度为土方日挖运量2400m3,石方日挖运量2600m3。

1.2施工相关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坝基础土石方明挖施工相关项目:施工道路、围堰工程。

为满足本工区开挖支护及混凝土浇筑施工,在遵循业主场内交通总体布置基础上,考虑前期开挖和后期混凝土浇筑道路尽量结合,主要布置有8条支线作为场内交通,其他临时道路随工程进度形成。各支线情况如下:

L1#路:在大坝左坝肩开挖至595m高程后开始施工,从左坝接引至上游围堰位置,再与拌合系统相接,为过水路面。主要用于上游围堰填筑及左侧岸坡的开挖,大坝混凝土浇筑期间用于混凝土、块石的运输道路。道路起坝肩595高程、止拌合系统出料口630高程,长度360m,在出料口、路中段、坝段3处设错车平台、回车道。

L2#路:从左坝肩638高程接引至大坝下游围堰、渣场,用于大坝左岸弃渣、下游围堰的施工道路、大坝混凝土浇筑期间用于混凝土、块石的运输道路。下游围堰形成后,从下游围堰堰顶至大坝右岸,进行大坝右坝肩开挖道路。道路起坝肩638高程、止下游围堰592高程,长度520m,在至坝左下游弃渣场分支路口、围堰衔接处设错车平台、回车道;其分别与支线道路616高程、604高程、593高程相接。

L3#及L4#路:在下游围堰填筑完成后,分别从L2#路下游围堰两侧进入基坑进行大坝基坑清理及保护层开挖施工,混凝土浇筑时期用于大坝底部的混凝土施工。道路起下游围堰592高程、止坝左右基坑572高程,长度240m,在基坑内呈螺旋阶梯上升,随开挖进程形成、挖除。

L5#路:从L2#路、下游围堰、导流洞原施工道路接引至右岸上游坝肩同时用一支路与上游围堰相接,并向上游河床引一支路用于右坝肩开挖施工、弃渣、上游围堰施工,在右坝肩下游修建一支路做为放炮时挖机避让道。其分别与支线道路625高程、608高程、596.5高程相接。

L6#路:从L1#路接引至进水口底板,用于进水口平洞开挖及竖井出渣运输。

L7#路:由拌合系统通过左岸现有公路引至石料场,用于料场的开挖、沙石料的运输。

L8#路:由拌合系统通过左岸现有公路大坝左坝肩638高程,并与原永久公路、2#道路相连,用于混凝土浇筑时期混凝土、块石的运输道路。道路混凝土拌合系统出料口630高程、止左坝肩638高程,长度460m。

围堰填筑、左坝肩开挖、大坝混凝土浇筑

围堰填筑、左坝肩开挖、大坝混凝土浇筑

坝基开挖、高程496以下混凝土浇筑

坝基开挖、高程496以下混凝土浇筑

坝肩开挖、大坝混凝土浇筑

道路除5#、8#道路部分区段外均为拟建道路。拟建道路除L2#路、L7#路、L8#路外,其余设计路面宽4.5m,每约150m设错车道,最大纵坡15%,石渣填筑,泥结石路面。其他支线道路根据运输需要随开挖形成。

先形成围堰以满足溢流坝基开挖施工条件,即溢流坝基开挖应在围堰保护下施工。围堰工程详见围堰施工方案,其利用围堰的时段为:

1、10月中旬起对大坝两岸岸坡595m高程以上坝肩岸坡进行开挖,原河床导流,11月下旬两岸岸坡开挖除保护层以外基本施工完毕。

2、从12月初开始,在围堰的保护下,进行坝基基础开挖,月底结束。

1.3施工作业区布置及开挖施工进度计划

1.3.1拦水坝施工工区划分

根据建筑物布置、现场施工条件以及施工作业顺序,拦水坝土石方明挖施工按河床中心线分为三个施工作业区。

1、施工Ⅰ区:左坝肩;其又分为638高程以上和638高程以下两个分区;

2、施工Ⅱ区:右坝肩;

3、施工Ⅲ区:坝基;其又分为左坝基和右坝基两个分区。

1.3.2进水口施工工区划分

进水口土石方明挖随大坝左坝肩开挖一起进行,以便为后期大坝浇筑时,避免爆破石渣滚落到正在浇筑的坝体上。

1.3.3开挖进度计划

开挖的进度计划必须满足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坝区开挖于2011年10月17日开始,2011年12月31日全部完成,历时75天。开挖时,首先进行Ⅰ区638高程以上的开挖(2011/10/17~2011/10/31),随之进行Ⅰ区638高程以下、Ⅱ区的开挖。在Ⅰ、Ⅱ区开挖相继结束后紧接着Ⅲ区的开挖。由于受开挖工期紧、开挖工程量大的特点以及开挖部位的影响,Ⅱ区相对滞后Ⅰ区1到2个台阶,但首先考虑对Ⅰ区的设备投入量,满足Ⅰ区的开挖强度,为后续工作创造条件。

2011年10月17日——2011年11月30日:施工Ⅰ区

2011年10月25日——2011年11月30日:施工Ⅱ区

2011年12月01日——2011年12月31日:施工Ⅲ区

1.4施工程序与施工准备

1.4.1明挖施工程序

首先开始左右坝肩的明挖施工;围堰形成后,在其保护下,进行坝基开挖。

由项目总工带领测量组,会同监理人接受各控制网点;按国家测绘标准和本工程施工精度要求,安排公司精测大队对控制网进行校核测量;并对已破坏控制点进行了恢复,将结果报送监理审批。建立了首级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和施工坐标体系。

测绘纵横断面图并校核工程量。所有测量成果资料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作为测量放线和支付的依据。

于2011年10月2日对大坝工区内的地形进行复测,并报监理人审核,并提交测量人员资格、仪器设备及其计量认证文件、计量测量资料报送监理人审核。

开挖前和清面后由测量组测放开挖开口线、开挖面高程、预裂线和预裂面方向线等。由于大部分边坡十分陡峭,覆盖层较薄,机器设备在开挖前期不能到位,采取人工开挖探坑后测量进行土石分界线的确定,业主、监理、施工方三方签证后作为计量依据,覆盖层较厚的边坡和坝基,采用机械挖取覆盖层后,再对土石分界线进行测量,业主、监理、施工方三方签证后作为计量依据。

1.4.2.2排水设施布置

1.4.2.3场地清理

场地清理包括植被清理和表土清理。植被清理时,由人工砍伐树木,割除杂草和灌木,有用材料运至监理工程师指定地点堆码整齐;无用材料在安全员监护下,备足灭火器材,焚烧掩埋。表土清理时,边坡上部表土由人工清理,中下部采用推土机集料,由液压反铲装20t自卸汽车运至弃渣场堆存。

1.4.2.4材料及机械准备

本工程大坝坝肩、坝基、进水口土方明挖主要为覆盖层开挖、土方明挖。

覆盖层开挖主要包括植被清理和表土清挖。

植被清理以人工清理为主,局部可布置机械的部位,采用1.6m3液压反铲进行清理。

②主体工程的施工场地清理,延伸至离施工图所示的最大开挖边线或建筑物基础边界或建筑基础外侧至少5m的距离。

③主体工程的植被清理,挖除树根的范围延伸至离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填筑线或建筑物基础外侧3m的距离。

④对于清理区域附近的天然植被进行保护,对于清理获得的有价值材料运到指定地点堆放。

⑤对无价值可燃物进行焚毁,并采取防火措施。对无法燃烧尽或严重影响环境的清除物进行掩埋,且不妨碍天然排水或污染天然河川。

表土清挖前首先进行表层杂物清理,然后采用1.6m3液压反铲装20t自卸汽车运至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土料场堆存,以备完工后恢复环境所需。

①对于开挖的有机土壤运到指定地区堆放,防止土壤被冲刷流失。

②堆存的有机土壤可用于工程的环境保护、土地恢复。

③可以直接上坝的采用分层开挖,使表土与深层土充分混合搅拌。

本工程拦水坝土方明挖施工按部位可分为:左坝肩覆盖层开挖、右坝肩覆盖层开挖、右坝基开挖、左坝基开挖。采用50装载机配1.6m3液压反铲装,开挖分层高度3m左右,20t自卸汽车运至指定的土料场堆存,以备完工后恢复环境所需。

①对于开挖的有机土壤运到指定地区堆放,防止土壤被冲刷流失。

②堆存的有机土壤可用于工程的环境保护、土地恢复。

③可以直接上坝的采用分层开挖,使表土与深层土充分混合搅拌。

1.6m3反铲配合50装载机装20t自卸汽车

1.6m3反铲配合50装载机装20t自卸汽车

1.6m3反铲配合50装载机装20t自卸汽车

1.6m3反铲配合50装载机装20t自卸汽车

坝址左岸临江岸坡在高程641m(公路)以上地形坡度角约35°,在公路以下至河床地形坡度角63°。左坝肩覆盖层较薄,最厚处厚度为0.75米,局部岩石裸露,平均厚度不到0.40m。先修建“之”型临时上山道路将挖机开至坝肩开挖范围最高处,对土层顺次向下开挖,统一消坡;对覆盖层太薄的地方人工清理,局部人工清理处钻爆工作面后直接混同石方开挖施工。场内形成出渣道路,EL641高程以上的地段先用1.6m3液压反铲卸至现有道路EL641高程,然后采用1.6m3液压反铲配合50装载机装20t自卸车出渣运输;EL641高程以下的地段直接采用1.6m3液压反铲配合50装载机装20t自卸车出渣运输。无用料运至大坝左坝下游渣场,可利用料直接用于围堰填筑。

▽610.23m以上,出渣道路为临时支线路连通L2#路;▽590m~▽610.23m,出渣道路为L1#路。

右岸地形坡度角43°,坡面较平顺。右坝肩覆盖层开挖采用分层开挖,拟3m为一层,在场内形成出渣道路,对覆盖层太薄的地方人工清理;局部人工清理处钻爆工作面后直接混同石方开挖施工。采用1.6m3液压反铲配合50装载机装20t自卸车出渣,无用料弃至大坝右岸上游渣场,可利用料用于围堰填筑或运至料场堆存。开挖、出渣道路为L5#路;

坝基河床枯水位高程589m,河床宽度约45m,水深0.5~1m,水面宽15~30m。河谷左右岸均发育一级阶地,阶面高程约592m,高出枯水面3~4m。左岸阶面长约100m,宽20m;右岸阶面长约140m,宽5~10m。地势开阔、平坦、开挖高度大、开挖量大,现场施工考虑分二区开挖。二区同时施工、分层开挖(m米一层),采用50装载机配1.6m3液压反铲开挖,装20t自卸汽车,无用料弃至左、右岸下游弃渣场,可利用料用于围堰填筑或运至坝区渣场堆存。出渣道路为L3#路、L4#路、L2#路。

在边坡开挖时,为保护开挖边坡免受雨水冲刷,在边坡开挖前,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开挖并完成边坡上部永久性山坡截水沟的施工。对其上部未设置永久性山坡截水沟的边坡面,加设临时性山坡截水沟,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在边坡开挖前予以实施。

在场地开挖过程中,做好临时性地面排水设施,将开挖地面形成一定的排水坡度,并设置临时排水坑槽,排除地面的积水,保证土方开挖在旱地施工。

土质边坡采用1.6m3反铲进行削坡,并留有30~50cm修坡余量,后再用人工进行修整,以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

1、不乱挖,尽量控制底板超挖。

2、开挖中若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修改施工方案及挖方边坡;

3、严格在指定的弃方场弃方,指定的弃土场不能满足弃方要求时,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弃土新位置和施工方案;

4、开挖时若发现图纸中未示出的地下管道、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结构物华山路市容整治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对其进行保护,并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

5、易风化崩解的土层,开挖后不能及时回填的,应保留保护层。

6、可利用渣料和弃置废渣分别运至指定地点分类堆存。并保持渣料堆体的边坡稳定,并有良好的自由排水措施;对可利用渣料,在开挖、装运、堆存和其它作业时,应采取可靠的保质措施,保护该部分渣料免受污染和侵蚀。

7、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定期测量校正开挖平面的尺寸和标主,以及按施工图纸的要求检查开挖边坡的坡度和平整度。

8、边坡安全的应急措施: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立即暂停施工和采取应急抢救措施。

采取自上而下分层爆破开挖:其开挖层由设计马道控制:左坝分为EL653、EL616、EL604、EL593,右坝分为EL625、EL608、EL596、EL585,期间布置1至2条临时马道。坝肩一级马道以上采用手风钻钻孔,预裂爆破;左岸、右岸一级马道以下边坡采用液压露天钻(RANCER500)钻孔,预裂爆破;坝基使用液压露天钻(RANCER500)钻孔,预裂爆破;建基面采用手风钻钻孔,弱爆破,保护层分层开挖。

出渣道路利用土方明挖相应各高程道路DB22/T 2497-2016 充气式逃生滑梯设置技术规范,采用50装载机配1.6m3反铲装20t自卸车出渣。无用料弃至左岸下游弃渣场,可利用料用于围堰填筑或运至砂石料加工场。

爆破设计见爆破施工专项方案。

1.6.2难点及注意事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