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水系统、液压系统制作、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空压机、水系统、液压系统制作、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564.22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空压机、水系统、液压系统制作、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③油箱的温度监控装置调试、检查油箱温度表的完好性,油箱油温监控装置调试应使油箱油温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当油温超过规定范围时,应发出规定的报警信号和联锁动作。

a)用手盘动,无卡阻感觉。

b)点动看运转方向是否正确。

c)将进油阀稍打开,出口调压阀全打开,打循环运转10分钟,应无异常声音。

d)将进油阀打开,调压阀的调节压力升至工作压力运转2小时尾矿库施工组织设计,检查轴承温度应不超过70℃;泵体应无漏油及异常噪声和振动;调节装置应灵活可靠。

①系统压力调整,从定压最高的阀台开始定压,逐一调整到定压最低的阀,各压力调定后,须将所调整的螺杆锁紧固定。

②压力调定值及以压力联锁的动作和信号应与设计相符。

①速度调整必须是在泵站调整完,油温在正常工作油温、系统压力已调定好,执行元件排气排尽,调试前先点动,由低速到高速调整。

③带有缓冲调节装置的液压缸,在调速过程应同时调整缓冲装置,直到满足液压缸所带机构的平稳性要求。

④伺服和比例阀控制系统,宜先用模拟信号操作伺服阀或比例阀试动执行机构,并应先点动后联动。

⑤系统调试中应无漏油现象,没有振动;联锁装置应准确、灵活、可靠。

4)系统泵站、压力、速度各环节的调整、调试工作均应一一做好调试记录。

(10)稀油润滑系统的调整、试运转

1)润滑泵站的调整、试运转

①首先调整油箱的油位开关和油温控制装置,达到设计规定的油位高度及油温温度的要求,各有变化,分别发出警报信号和规定的联锁动作。

②油冷却器冷却水量调整,使冷却器出口油温符合设计规定。

先手动盘车,无卡阻现象;点动试运转10分钟,在油箱回路打循环,不带压,无异常噪声和振动;油温在正常工作温度情况下,泵连续运转2小时,油压调整到工作压力向系统供油,泵、电机轴承温度不超过70℃,电机不超载,无异常噪声和振动,各联锁装置、油温、油压、油位符合设计要求,管路无漏油和无振动现象。

调节各润滑点前管路的调节阀门,使各用油点均能供到合适的油量,联锁装置符合设计要求。

(11)干油润滑系统调整、试运转

泵体注润滑油(脂),先点动方向正确、无振动和噪声,在压力表和继电器导管充满干油的情况下,即可向主干管注油。

主管路注油时,将各分配器进油管打开,到排出油洁净时,管子与分配接上,直至各用油点均有油脂后达到设计油压时,能自动换向,系统向另一主管注油,到各分配器前出油,便将另一进分配的管子与分配器接上,管子应无振动和噪声,并不漏油。

3)系统应能自动联锁、换向。

4、***电气系统安装安装方案

4.1.1、***水泵房电气主要包括水泵动力控制系统、水过程检测计器和房所照明接地。主要实物量:变压器、电气柜、电缆支托架安装,照明、接地、安装,电缆敷设及校接线,调试等实物量。

低压柜(GGD)33台

4.2.1、施工组织:

施工时分成2个作业小组,第1作业小组负责水泵房低压电气及施工照明、接地等部分;第2作业小组负责计器仪表专业的施工。

4.2.2、劳动力计划见下表:

4.2.3、设备、工机具安排:

b、项目经理根据施工需要编制劳动力计划,并下达各施工专业队进退场通知单、包括工种、人数、技术等级进退场时间等。

c、项目组长可根据需要随时增派人员,各专业队应安排部分施工班组随时待命,做到“需则进、完则退、不留闲人、杜绝窝工”的原则。

d、施工现场用工实行劳动定额,并以劳动定额考核工效,以劳动定额作为工资奖金分配依据,确保工期质量和安全。

4.3、电气设备安装工艺流程如下:

4.4、变压器安装调试

变压器试运行中的检查:变压器投入运行前应作交接试验,试验合格后才能投入运行。在第一次带电后,运行时间不少于10min,以便监听变压器内部有无不正常杂音,可用干木棒或绝缘杆靠在变压器外壳仔细听变压声音是否均匀有节奏,如果有断续的爆炸或者突然发出剧烈的声音,应立即停电。第一次冲击试验合格后,进行第二次冲击。冲击试验完毕,即可带负荷运行。

4.5、盘、箱、柜等电气设备安装

盘、箱、柜底座制作安装,为搞好基础型钢埋设工作,应与土建施工部门密切配合,按照安装图纸核对土建施工图上各种预留孔,预留沟和预埋铁件的位置、数量和尺寸等,应与安装施工图一致,并按现行规范配合检查,避免发生不允许的误差。埋设的基础型钢应用扁钢可靠地接地,通常在基础型钢的两端各焊一扁钢与接地网相连。底盘型钢埋设以后,其外露部分应涂一层防锈漆和面漆。

盘、柜的就位安装,先按图纸规定的顺序将配电盘编号作好标记,硬化、垫平搬运道路,然后用液压平板拖车和人工将其搬运到安装位置,以原盘为标准逐个地调整其他的盘。盘的水平和垂直度应符合规范。不合要求时,可用垫铁垫入盘底和基础型钢之间,全部合要求后,再将垫铁与基础型钢焊接在一起。调整后的配电盘,应盘面一致,排列一致,盘与盘间无明显缝隙。控制屏、继电器屏等配电盘与基础型钢之间应用镀锌螺栓固定。固定前先将屏在基础型钢上初步找正,根据盘底座上的螺丝孔在型钢上找出位置;然后取下配电盘;在基础型钢上钻孔和套丝扣;再次将盘就位,精确调整并连接盘螺栓后,即可连接盘与基础型钢间的螺栓。

电气室、主控室是电气设备集中的地方,用20汽车吊,开箱后按安装顺序逐台把设备吊到专用设备运输小车上,再用人力推到安装位置上安装就位,为了保护好施工完的地面,在室内运输通道和放盘的位置旁设10mm厚的胶皮板。

⑴确认母线规格、材质符合设计要求

⑵成套供应的封闭母线,应附件齐全,外壳无变形,各段标记清晰,各段每相对地及相间绝缘良好,安全净距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⑶母线安装前应平直,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应有裂纹、折皱变形,断面毛刺应磨光,搭接面应平整。⑷母线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搭接面处理应符合规范要求。紧固螺栓应采用力矩扳手,其紧固力矩值应符合规范要求。

⑸母线的相序排列及漆色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符合规范要求。

⑹插接式母线槽段外壳应有跨接接地线,并应可靠接地。

接地施工是个配合性较强的分项,从配合开始就要求按步就班的进行,如柱基管柱的连接,引线的引出,底板钢筋的接地,铜板的埋设,干线引进地下室,接地极打下,镀锌扁钢的连接机组设备接地线的敷设等,都需在土建施工阶段认真搞好。如因设计未出正式图纸,施工技术人员应及早做出设计联络,早备料早安排施工,否则以后艰难补救,施工中要克服以下通病。

接地属于隐蔽工程,每一步必须监理确认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

凡接地极的引出线至接地干线间必须安装断接点。电气室的地线引入处都设有接地测定箱。

接地扁钢的搭接处焊缝长度满足规范要求。

计算机的接地,仪表的接地,电气设备的接地,信号接地要分别设置接地干线及接地装置。

设备接地不准串联连接,每件设备应单独和干线直接连通,每个接地螺栓上只允许压二个接地线。

基础配管是时间性很强的工作,在接到图纸后,应迅速准备管子,在接到汇签单后马上进行管子安装工作。经监理检验合格后再返回汇签单。在设备端应套丝戴好护线帽,帽内加圆垫封堵管口,暂时不到位的管子,应用木楔堵好。镀锌管应套丝,使用管接头连接,要加焊跨越接地线;大管可使用套管,焊接时管口对齐先点四点把套管移至中心位置两端满焊,电流不易过大以免烧透管子。管口用锉打掉毛刺。管子进隧道或地面沟的管口要出混凝土10mm以上,出混凝土地面时要超过100mm以上50mm以下的管子进拉线箱或进设备箱都应套丝用锁紧螺母紧固加带护线帽,65mm以上钢管可以不套丝直接进箱,但管口要打喇叭状。长距离带弯的管子要加穿引线。线的两端应卷进管内(或回折进管),以防别人抽出造成以后穿线困难。

明配管除遵守暗配管的操作规程以外需尚遵守以下原则,如管外除锈、刷油的工作尤其重要,管弯制作除了按管径满足弯曲半经要求外还要考虑两根以上的成排管弯的配合,因此明管的一项重要观感指标是横平竖直,排列整齐,支架均匀,夹具坚固,弯多和长距离的管子中间应加拉线盒,三通和拉线盒应选用铸铁盒子,确保接地可靠。

在直线段可用水平仪打出参考点,多层桥架应保持水平,间距均匀;立柱焊在埋设件上,如因埋设件参差不齐时,可以在埋设件上加垫铁板,误差太大时可加焊角钢,然后立柱靠在角钢上;桥架的连接处及上下层处应增加接地线。

4.10、电缆敷设及电缆头的制作

电力电缆敷设时要准备足够的托辊,沿线路每3~5米一个,在转弯处应安装转角型托辊,在进电缆人井口或进管道入口处应加防磨擦的弧型滑板。短距离的电缆可使用人力。前面和后面人员通讯联络应畅通,电缆盘处维护人员应派责任心强的有经验的师傅看守。

敷设电缆的原则是认真核对电缆表,查清欲放电缆型号、绝缘等级。不准私自更改型号串用电缆,按规定排列如无设计时应按上层为通讯、计算机电缆,二层为控制电缆、三层为低压动力电缆,在电缆集中的电气室的电缆室,隧道内,一般的在桥架安装完毕后都涂有桥架的编号,务必按要求布放,在设备旁不管是电缆的始端或者是尾端引出(上)的动力电缆不可以和控制电缆合穿一个保护管或同用一个固定夹,一定要分开配置。

遵循的原则是长距离的先放,大截面的先放,靠里侧的先放,在交叉处尽量减少和避免重复交叉。合理按排尽量减少中间接头。如不可避免的出现中间接头时应安排在隧道内,并挂号标记并挂牌做好标记。敷设完的电缆始端和尾端应贴好电缆标签,同时应用透明胶带加固保护。

控制电缆进设备应加装一固定点,电缆在此应排列整齐,电缆标签应挂在易看的一面,高度统一;电缆护套切除时要防损伤芯线,切口处要用自贴性胶带包扎成萝卜头状。电缆芯线不管在槽内还是明设线把,都应平直,端子在上面的靠里,下面的靠外,尽量避免或减少交叉,靠端子一段应加工成弧形。

端子要使用规定的型号,使用合适的压接工具,线号一律使用打号机打在合适的塑料号码管上,线号符合图纸。如控制电缆芯线无编号时配线者应校线,编出芯线的顺序号。规定先配线的一方负责校号(或敷设电缆的一方)。

如遇控制电缆太多无法安排,应通过设计联络解决,为生产维护、安全运行打好基础。

4.12、电气设备的调试

(1)受馈电回路系统调试

1)检查系统及二次回路的接线,应正确无误,接线牢靠,相序正确。

a.分合闸各三次,操作应可靠动作,并且要模拟保护回路动作,跳闸要可靠,同时检查信号系统(包括中央信号装置)动作情况是否正常。

b.在80%的操作电压下,模拟保护动作,应使系统可靠跳闸。

a.模拟一次回路大电流试验,检查互感器二次的情况,

b.在大电流发生装置(2500A)许可的情况下,使保护回路动作跳闸,并检查计量回路情况是否正常。

1)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使用变压器快速电阻测试仪)。

2)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及检查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组别,应与铭牌标法一致。

3)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不低于出厂试验的70%。

4)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10KV等级耐压值35KV,1分钟。

5)额定电压下进行冲击合闸试验,进行5次,每次间隔5min无异常现象。

6)检查相位应与电网一致。

电动机接线前应先了解设计图纸的接线电路图,接线时可按电动机接线盒内的接线图接线。电动机应该有可靠的接地(或保护接零),接地线一般借助于配线用的钢管用软电线或裸电线来实现,也可以由接地母线单独引入接在电动机的金属底座上。

电动机的试运转。交流电动机的试运转一般在空载情况下进行,空载运行时间规范要求为2小时。电动机安装和接线完毕之后,电动机试运转前,应主要进行下列检查。

b电动机单体安装、检查结束。

c电动机控制回路等二次电路的调试完毕,工作正常。

d搬动电动机转子时,转动灵活,无碰卡现象。

e电动机主回路系统的全部接线固定牢固,无任何松动。

f其它附属系统齐全合格。

电动机在试运转时,要监视电动机的电流是否超过规定值,并作记录。另外,还应检查下列项目:

a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要求。

b电动机运行的声音符合要求,即无摩擦声、尖叫声、卡碰声及其它不正常的声音,否则应停机检查。

c电动机无过热现象,并且没有焦臭气味,否则也应停机检查,温度的测量可用温度计直接测量,轴承温升<60℃。

保证业主合同工期目标的实现。

5.2、工期提前的保证措施

5.2.1、选聘专业技术水平高,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的各级管理人员参战,做到决策科学、管理有效。

5.2.2、加强材料管理,对各种材料按规格、型号进行分类、编号、分别入库。

5.2.3、在具备安装条件之前时代中天广场临电临水施工方案,先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如材料、工机具的准备及有关加工制作工作等。

5.3、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5.3.1、工程办组织图纸的自审、会审及技术交底,将图纸的问题解决在工程之前,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5.3.2、设立专门的资料员,资料员工作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并参与施工管理,具体负责收集整理并保管整个工程的资料,保证在交工的同时能够确保资料完整及时准确地交付。

5.3.3、提前进行各种必要的材料检验工作。

办公楼、装配试验厂房及附厂房厂区道路雨季施工方案.doc5.4、保证工期的施工措施

5.4.1严格按施工网络计划施工,并按施工网络计划对有关专业进行考核,加强施工进度计划的动态管理,利用计算机管理实施资源适时平衡,运用前锋线技术,经常分析网络运行情况,并根据工程实际进展的情况,及时调整计划。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