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惠家园住宅楼脚手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通惠家园住宅楼脚手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55.48K
标准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下载资源

施工组织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通惠家园住宅楼脚手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2.1脚手架搭设工艺:

放置纵向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柱,随即与扫地杆扣紧→放置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或扫地杆扣紧→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连墙件(或加抛撑)→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加设临时斜撑杆→第三、四步纵向水平杆和横向水平杆→连墙杆→接立杆→架设剪刀撑→铺脚手板→安装卸载装置。

京沪高铁常州郑陆砼搅拌站、预制梁场地块复垦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5.2.2搭设立杆的注意事项

a本工程使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

b相邻立柱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必须符合构造要求。

c开始搭设立柱时,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d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层时,搭设完该处的立柱、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立即设置连墙件。

5.2.3搭设纵、横向水平杆的注意事项

a封闭性脚手架的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必须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柱固定。

b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为100mm。

5.2.4搭设连墙杆、剪刀撑、横向支撑、抛撑等注意事项

a连墙件的构造必须符合要求。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二步时,必须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后方可拆除。

b剪刀撑、横向支撑必须随立柱、纵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剪刀撑、横向支撑的构造必须符合要求。

5.2.5扣件安装的注意事项

a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得小于40N*m,并不大于65N*m;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或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支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150mm;

b对接扣件的开口必须边侧或朝内;

c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为100mm。

5.2.6铺设脚手板的注意事项

a必须铺满、铺稳,靠墙一侧离墙面距离不得大于150mm;

b采用对接或搭接必须符合构造要求,脚手板的探头采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撑杆上;

5.2.7搭设栏杆、挡脚板的注意事项

a栏杆和挡脚板必须搭设在外排立柱的内侧;

b上栏杆上皮高度0.9m,中栏杆居中设置;

c挡脚板高度不得小于180mm。

在无墙部位用钢管将脚手架内外立杆相连后与已埋设的锚件作可靠拉接;在有剪力墙及其他构造部位,在墙体内预埋60mm套管,在构造达到设计强度后,穿入连墙杆内外用扣件固定;

5.2.9提升架搭设注意事项

a.提升架导轴垂直度及间距尺寸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

b.提升架杆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总高度的1/400。

c.龙门架的搭设专业施工队搭设,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d.进料口和出料口的高度为2米。

5.2.10卸料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a各构配件必须及时分段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扔;

b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必须按要求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置于干燥通风处,防治锈蚀。

5.3提升架、脚手架的拆除

5.3.1拆除前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a全面检查脚手架、提升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b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方案中的拆除顺序,或制定拆除方案,经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实施;

c拆除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由单位工程负责人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d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5.3.2拆除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a拆除顺序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除拔立杆时外);

b所有连墙件及卸载装置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层拆除高差不得大于2步,每层设连墙件加固;

c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约6.5m)时,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拆连墙件;

d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必须先按有关要求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支撑加固。

5.3.3架子拆除时必须在地面划出警戒线,并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安全监护。

6、脚手架的检查和验收

6.1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必须按规定要求精心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6.1.1钢管的验收:钢管应有材质证书,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端面偏差要符合规定;钢管必需涂刷防锈漆,锈蚀严重的架管不得使用;钢管弯曲、变形偏差超标的不得使用。

6.1.2扣件的验收:扣件质量必需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相关规定;旧扣件在入场和使用前要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入场、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需全部更换;新旧扣件均应涂刷防锈漆。

6.1.3脚手板的验收:木脚手板宽度不得小于200mm,厚度不小于50mm并符合规范要求,腐朽、破损的脚手板不得使用。

6.2脚手架搭设必须按下列阶段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整改。

6.2.1放线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6.2.2操作层上施加荷载前;

6.2.3每搭设完10m高度后;

6.2.4达到设计高度后;

6.2.5脚手架搭设质量必须达到脚手架技术规范的要求,并由项目安全、技术、生产部门验收合格后报总指相关部门和监理验收并签定合格证书,在验收合格后的架子上挂设合格标牌后,方可投入使用。未经验收合格的架子不得投入使用。

6.3使用阶段要进行的检查

6.3.1本脚手架未按照堆载材料设计,因此操作层不得堆放建筑材料;不得将模板支撑、砼泵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

6.3.2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必须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操作必须有防滑措施,必须将积雪扫清。

6.3.3必须设专人负责对脚手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防止杆件发生变形和连接松动情况。

6.3.3.1在以下情况下,必须对脚手架进行检查:

在六级大风与雨后;停用超过一个月,复工前。

6.3.3.2检查维修项目:

a各主节点处主杆件的安装,连墙件、支撑、门洞等的构造是否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b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柱是否悬空;

c脚手架立柱的沉降与垂直度允许偏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d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6.3.3.3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任意拆卸下列杆件:

a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b连墙件、支撑、栏杆、挡脚板、卸载用支撑杆件。

c要拆除上述任一杆件均须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7、脚手架安全注意事项

7.1脚手架搭拆人员必须是经过国家现行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必须定期体检,体检合格者方上岗。

7.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带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7.3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7.4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必须按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有关规定执行。

7.5未经同意不得对搭好的架子作任何更改。

7.6拆除脚手架时,要严格拆装顺序,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地面必须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划出工作区,并派专人看守,禁止行人出入,严禁一切非操作人员入内。材料、工具不得乱扔。

7.7进行拆除作业时架管、扣件必需相互传递,不得直接拋掷。

8、龙门架安全注意事项

8.1在雷雨天气时,暂停使用。

8.2龙门架的进出料口、卷扬机操作棚等处,必须悬挂限吊重标志及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8.3吊篮不得长时间悬于空中,应及时落到地面

8.4吊篮不要装长杆材料和凌乱堆放材料,以免材料坠落或长杆材料卡住井架酿成事故。

8.5吊篮内的材料必须居中放置,避免载重偏在一边。

8.6卷扬设备、轨道、钢丝绳和安全装置等应经常检查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不得在有问题的情况下继续使用。

8.7经常检查井架的杆件是否发生变形和连接松动情况。

8.8卷扬机的操作人员必须执证上岗,操作人员不得脱岗。

8.9卷扬机单独设一电箱控制,控制室必须加锁,司机离开后电箱拉闸断电上锁,并由司机专人管理。严禁任何人乘座龙门架吊篮上下楼。作业时吊篮下严禁进人。

立杆横距b=1.05m,纵距l=1.5m,内立杆距外墙皮b1=0.4m,脚手架步距h=1.8m、0.9m,铺设脚手板2层,同时进行装修施工2层。脚手架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点的布置:竖向间距2.7米,水平距离取最大距离7米。脚手架总高26.7m,按结构脚手架计算,根据规定均布施工荷载Qk=3.0KN/m2。脚手架为全封闭形式,主体结构为敞开形式(框架—剪力墙,位于市中心地带周围有高耸建筑物)。钢管为Φ48×3.5,特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以后简称《规范》):面积A=1.89cm2,截面抵抗矩W=5.08cm3,惯性矩I=1.58cm,回转半径I=1.58cm,fc=180N/mm2。

2.1纵、横向水平杆计算

2.1.1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计算:

横向水平杆间隔为0.6米,脚手板铺在横向水平杆上,脚手板自重由横向水平杆传到纵向水平杆,再由纵向水平杆传到立杆上。

计算简图(R1、R2为支座反力)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产生的弯距MGK

q=0.3×0.6=0.18kN

R1+R2=ql=0.18×1.4=252N

R1×1.5=ql2/2=0.18×(1.4)2/2

所以:R1=147NR2=105N

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距MQK

q=3×0.6=1.8kN

R1+R2=1.8×1.4=2520N

R1×1.5=1.8×(1.4)2/2

所以:R1=1470NR2=1050N

横向水平杆弯距设计值M

M=1.2MGK+1.4MGK=738.72KN.(《规范》15页)

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计算:

σ=M/W=738.72kN/5.08cm3=145.417N/mm2<205N/mm2

2.1.2纵向水平杆抗弯强度计算

纵向水平杆承受由横向水平杆传过来的力。

横向水平杆传来的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产生的弯距MGK

P=147KNL=1.05m

MGK=PL/4=38.6KN.m

横向水平杆传来的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距MQK

P=1470KNL=1.05m

MGK=PL/4=385.8KN.m

纵向水平杆弯距设计值M

M=1.2MGK+1.4MGK=670.32KN.m

纵向水平杆抗弯强度计算:

σ=M/W=670.32KN/5.08cm3=131.95N/mm2<205N/mm2

2.2.1.1恒荷载及活荷载见2.1

2.2.1.2风荷载标准值:

脚手架采用密目玻璃纤维安全网,估测挡风面积与迎风面积比例为0.5,

μz——0.7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5页,地面粗糙选择C类由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μs——0.59(《脚手架规范》12页表4.2.4

ωo——0.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73页)

Wk=0.7μzμsωo=0.0932KN/m

2.2.2脚手架自重对底层立杆产生的轴心压力标准值

NG1K=H×gk=28.9×0.1491KN/m=4.318KN

2.2.3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包括脚手板自重、档脚板自重及安全网自重产生的轴向力:

NG2K=147×4×0.001+0.11×0.18×1.8×4+0.01×1.5×28.9=1.164KN

2.2.4结构施工荷载对底层立柱产生的轴心压力标准值

NQk=1.47×4=5.88KN

2.2.6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ψ(《规范》17页可查的k、μ值)

λ=h0/i=kμh/i=1.155×1.55×1.35m/1.58cm=153

查《规范》51页附录—3得ψ=0.298

2.2.7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距Mw(《规范》17页公式)

Mw=0.85×1.4Mwk

=0.85×1.4×Wk×la×h2=0.85×1.4×0.0932×1.2×1.22=0.1917KN.m

2.2.8立杆稳定计算

2.2.8.1不考虑风荷载时:(《规范》16页公式)

N/ΨA={1.2(NG1K+NG2K)+0.85×1.4ΣNQk}KN/0.298×4.89cm2

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内保温施工方案={1.2×(4.318+1.117)+0.85×1.4×5.88}KN/0.298×4.89cm2

=92.78N/mm2

2.2.8.2考虑风荷载时,由于脚手架下部承受较大荷载,故取距地5m处计算(《规范》16页公式)

T/CIAPS 0007-2020标准下载(N/ΨA)+Mw/w

=[1.8(NG1K+NG2K)+0.85×1.4ΣNQk]KN/0.298×4.89cm2

+0.1917KN.m/5.08cm3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