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190-2015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定

DZ/T 0190-2015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定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Z/T 0190-2015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2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12208
下载资源

DZ/T 0190-2015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Z/T 0190-2015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定

5.1.1遥感影像资料

进行1:50000区域环境地质遥感解译,应使用比例尺大于1:25000的遥感影像图。1:25000遥 感影像图制作应选用空间分辨率优于2.5m的多光谱卫星遥感数据。如使用航摄影像,比例尺也应大于 :25000;应使被解译的地质环境因子在相应比例尺遥感图像上显示纹理清晰,特征明显。同时,应根 据被解译地质环境因子的图像显示效果选择遥感数据获取的季节

5.1.2多时相遥感图像

进行遥感动态监测的地区JC/T 2290-2014 隔热防水垫层,应收集季节一致的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遥感监测应根据监测目标的演 变速率,选择适宜的时间间隔。被监测的地质环境因子在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上应有较明显的变化,能 通过对比分析,获得地质环境因子的变化数据,达到遥感监测目的

5.1.3遥感影像数据的质量评定

对收集或购置的遥感影像数据 程度等。选用的图像应影像清晰、反差适中、色调(色彩)层次丰富,工作区内无云覆盖或云覆盖少于 5%,且不能覆盖主要地物:分散的云层,其总和不应多于10%

地形资料应收集比例尺等于或大于1:50000最新地形资料,以及相应比例尺的高程数据资料。

5.1.5已有成果资料

区域环境地质遥感工作开展之前,必须充分收集和熟悉前人已有的成果资料。应根据项目工作内容 着重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 a)行政区划、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口分布、工农业布局、土地利用状况资料 b) 区域地貌、基础地质资料; 水文气象、土壤、植被资料; d)水文地质、地震地质、区域稳定性、岩土体特征、动力地质作用、地质灾害资料; e)物化探及地物波谱特征资料

5. 1. 6 已有资料的整理与评价

0.1.6.1对已有资科应进行整 要内容等,并进行参考利用价值评价。参考利用价值分为可直接利用、重要参考、一般参考、无参考价值等。 5.1.6.2对可直接利用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成果资料,宜单独保管,便于解译参考和资料间的相互印证

当遥感影像存在明显噪声时,应进行噪声处理。一般选用高斯滤波、平滑滤波、自适应滤波方法

5.2.1.2波段配准

当遥感影像不同波段之间的地理错位表现为整体位置平移时,应选用坐标平移方法进行影像波段配 准。当遥感影像不同波段之间的地理错位表现为坐标旋转、缩放或扭曲变形时,应通过选取影像控制点 进行波段配准

5. 2. 2影像融合

5.2.2.1影像配准

5.2.2.1.1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与较低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影像进行融合处理时,应首先对二者进行影 象配准。 5.2.2.1.2以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为参考图像,通过选取同名地物点,将多光谱影像投影到高空间分辨 率影像上,使这两种遥感影像在地理位置上精确对准。影像控制点应分布均匀,影像的边缘部分要有控 制点。配准误差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小于或等于1个像元,在山区可小于或等于1.5个像元。 5.2.2.1.3影像重采样应采用立方卷积或双线性内插方法

5.2.2.2影像融合

5.2.2.2.1多光谱影像精确配准到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上后,进行影像融合处理 5.2.2.2.2影像融合处理一般采用高通滤波、小波变换、色度空间变换等方法。 5.2.2.2.3为保证多光谱影像的光谱信息不失真,应使用光谱保真融合方法。

5.2.2.3影像检查

影像融合后应检查影像是否出现重影、错位、失真等现象,检查影像纹理细节与色彩,判断融合! 像处理是否合适,是否存在瑕症

5.2.3影像几何校正处理

5.2.3.1多项式校正

5.2.3.1.1在地形起伏不大、地形高差引起的遥感影像投影差较小的地区,如平原、丘陵地区,可以使用 多项式模型校正方法,消去遥感影像的空间几何畸变,并将影像转换到地图投影系统上。 5.2.3.1.2选择大一个级次比例尺或同比例尺的线划地形图、数字地形图或影像地图,作为影像多项式 校正的基础地形资料;选择经过卫星系统校正处理的遥感影像,作为多项式校正处理的基础遥感影像 数据。 5.2.3.1.3以基础地形资料为基准,在基础遥感影像上,找出与其地物相匹配的、均能正确识别和准确 定位的明显地物作为控制点,控制点应分布均匀,影像边缘部分应有控制点。纠正公式采用几何多项式 模型,控制点个数与多项式阶项(n)有关,控制点个数最少应大于 高时,一般要求每景控制点在20个以上,要求控制点拟合误差小于或等于1.5个影像像元。 5.2.3.1.4影像重采样一般选择立方卷积或双线性内插方法。 5.2.3.2影像正射校正 5.2.3.2.1在地形高差较大的山区,制作遥感影像图时,应对遥感影像进行正射处理,消去遥感影像的 空间几何畸变,改正高差引起的影像投影差。 5.2.3.2.2选择大一个级次比例尺或同比例尺的线划地形图、数字地形图或影像图,作为影像正射处理 的基础地形资料;选择大一个级次比例尺或同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影像正射处理的基础数字 高程资料。如果数字高程模型与基础地形资料的数学基础不同,应先对这些地形数据做投影转换,选择 1A级的遥威影像作为正射外理的其础遥感影像数据

5.2.3.1.4影像重采样一般选择立方卷积或双线性内插方法。 5.2.3.2影像正射校正 5.2.3.2.1在地形高差较大的山区,制作遥感影像图时,应对遥感影像进行正射处理,消去遥感影像的 空间几何畸变,改正高差引起的影像投影差。 5.2.3.2.2选择大一个级次比例尺或同比例尺的线划地形图、数字地形图或影像图,作为影像正射处理 的基础地形资料;选择大一个级次比例尺或同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影像正射处理的基础数字 高程资料。如果数字高程模型与基础地形资料的数学基础不同,应先对这些地形数据做投影转换,选择 1A级的遥感影像,作为正射处理的基础遥感影像数据

5.2.3.2影像正射校正

5.2.3.2.3以基础地形资料为基准,在基础遥感影像上找出与地形资料上地物相匹配的、均能正确识别 和准确定位的明显地物作为地面控制点。地面控制点应分布均匀,影像的边缘部分要有控制点分布,同 时要考虑控制点在不同高程范围的分布。采用几何多项式模型时,控制点个数与多项式阶项(n)及地形 情况相关,控制点个数最少应二倍于(n十1)(n十2)/2;要求控制点残差小于或等于1.5个影像像元。 5.2.3.2.4影像重采样一般选择立方卷积方法

5.2.4影像数字镶嵌处理

5.2.4.1当一幅影像图涉及多景遥感影像时,应在影像几何校正处理后进行影像镶嵌处理。 5.2.4.2镶嵌经过几何校正处理的遥感影像,一般不需要选取影像控制点。如果拼接线附近出现影像 错位大于1个像元时,应在附近位置选择同名点作为镶嵌控制点。其控制点拟合中误差应小于1个像 元,拟合多项式阶次应小于3次。 5.2.4.3镶嵌拼接线应选择弯曲折线,以影像色彩变化较小处为镶嵌拼接线位置。当镶嵌影像之间存 在色差时,应进行彩色匹配处理,以降低镶嵌影像之间的色彩差异。在拼接线两旁选用“加权平均值方 法”进行羽化处理,进一步提高图像镶嵌的质量。 5.2.4.4影像重采样一般选择双线性内插或立方卷积方法。

5.2.5.1一般选用累积直方图上下频率截止方法增强图像反差。根据需要也可选择其他影像反差增强 和空间信息增强方法,如分段线性拉伸、自适应增强、锐化处理、方向滤波处理等。 5.2.5.2图像增强应适度,避免图像过度增强,特殊需要视情况而定。

5. 2. 6影像切割

5.3野外踏勘与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

野外踏勘应在遥感初步解译工作之后进行。任务是感性认识工作区的地貌和地质情况,深入了解工 作区地质环境因子的分类构成及分类因子的分布现状和变化规律,建立分类因子的遥感解译标志。野外 踏勘的路线应贯穿主要地质环境因子类型

3.2地质环境因子分类

5.3.3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

5.3.3.1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应与野外踏勘结合进行。在野外踏勘中,应仔细观察地质环境因子与 遥感影像间的相互对应关系,并对照其他已有成果资料,根据色调(色彩)、几何形状、大小、阴影、地形地 貌、水系、影纹图案及其组合特征,建立解译标志。 5.3.3.2遥感影像解译标志与使用的数据源类型、获取时相、地域条件有关。当这些条件不同时,对同 一类型的因子应建立不同数据源、不同时相、不同地域的解译标志,为下一步开展遥感影像详细解译提供 依据。

5.3.4解译标志点的记录

野外建立解降标志点,应统 述和记录,并应附有遥感影像图片和实地拍摄的 片相互印证

6.1.1遥感解译的次序

遥感解译时应从遥感影像图人手,先建立起地质环境的整体概念后再逐步解译。一般可按水系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现象、人类工程一经济活动、环境地质等次序进行,也可按照调查 备过其中某些专题内容

6.1.2遥感解译的程度

遥感解译标志明显的地质环境因子,应尽量解译到设计的最小填图单元;标志不明显或有疑义的地 区,应详细记录,以便野外现场核查验证。遥感解译的地质环境因子特征描述应填人事先设计的解译图 层属性结构表。

6.2地质环境因子遥感解译步骤

6. 2. 1初步解译

6.2.1.1在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中,结合对照遥感影像,应初步形成地质环境因子的遥感影像解 泽标志,并对影像进行初步解译,编制反映地质环境因子遥感解译的初步成果图。初步解译成果应作为 地质勘查设计书编制的重要依据。 6.2.1.2初步解译阶段还应进行遥感影像信息增强处理(详见“8地质环境因子的遥感影像信息增强处 理”),以便获得更加丰富的地质环境因子遥感影像信息。 6.2.1.3初步解译后应进行野外踏勘,初步解译成果也应为野外踏勘提供必要的地质环境背景资料

6. 2. 2详细解译

环境因子的遥感解译标志 改遥感初步解译图,编制地质环境遥感详细解译 解译成果是开展地质勘查

6.2.3.1详细解译工作完成后,应安排对详细解译成果的野外核查验证(详见“7野外核查验证”)。野 外核查验证一般与地质勘查项目的野外调查同时进行。综合解译应在野外核查验证工作基本完成后 进行。 6.2.3.2综合解译的任务是结合野外核查验证和地质勘查野外调查成果,对详细解译成果进行综合对 比分析,进一步修改完善,编制遥感综合解译成果图,为下一步编制地质勘查成果图件提供遥感解译成果 资料。 6.2.3.3 综合解译时,宜进行遥感资料与其他已知的地形、地质、物化探等多元数据资料综合处理,提取

6.2.3.1详细解译工作完成后,应安排对详细解译成果的野外核查验证(详见“7野外核查验证”)。野 外核查验证一般与地质勘查项目的野外调查同时进行。综合解译应在野外核查验证工作基本完成后 进行。 6.2.3.2综合解译的任务是结合野外核查验证和地质勘查野外调查成果,对详细解译成果进行综合对 比分析,进一步修改完善,编制遥感综合解译成果图,为下一步编制地质勘查成果图件提供遥感解译成果 资料。 6.2.3.3综合解译时,宜进行遥感资料与其他已知的地形、地质、物化探等多元数据资料综合处理,提取

各种图件资料的相关要素,进行对比分析解译

6.3.1不同地貌单元,确定地貌形态的地质成因类型和主要水系地貌形态特征;判定地形地貌、水系分 布发育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环境地质条件的相互关系。 6.3.2第四纪地层的分布范围、岩性特征、成因类型。成因类型划分应依照附录B中表B.1。 6.3.3主要断裂构造,特别是新构造断裂及节理裂隙密集带的性质、发育规模、分布位置。 6.3.4地层岩性,划分岩土体的工程地质岩组类型,对冻土、黄土、红黏土、淤泥土、盐渍土等特殊土体的 分布发育特征进行解译,为评价岩土体稳定性和工程地质特征提供依据。 6.3.5黄土湿陷、水土流失、水蚀荒漠化、沙质荒漠化、盐碱质荒漠化、石漠化、土地沼泽化、崩塌、滑坡、 泥石流、岩溶塌陷、河岸冲刷、水库塌岸、海岸侵蚀与淤积、水土污染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类型、规模、边 界、形态特征,对其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做出初步评价。以上相关要素的发育程度划分应依照附录B中 表B.2至表B.7。 6.3.6确定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圈定浅层富水地段、河床和湖泊的泥沙淤积地段、古河道 分布位置、古溃口和管涌发育地段、洪水没区域,解译大泉、泉群、地下水溢出带、渗失带的分布和发育 规律,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利工程建设提供遥感解译资料。 6.3.7植被和土地覆盖、土地利用状况。 6.3.8由于人类工程一经济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现象,如地表水污染状况。 6.3.9城市或国土开发整治重点地区现有或潜在的某些特殊环境地质问题,如洪流对城市的影响,山区 和山前城市的边坡稳定性问题和泥右流灾害对城市的影响,海滨城市的近岸海流变化对城市的影响,废 弃物处置场地分布对城市的影响等。 6.3.10区内天然建筑材料、矿产资源与旅游资源分布,为综合评价区域资源条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 遥感解译资料。 6.3.11具体解译内容由环境地质调查目的确定

6.4.1遥感动态监测内容

对地质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且发展变化的地质环境因子,应开展遥感动态监测,研究其变化 趋势。监测内容主要有江河改道、海岸线变迁、滩涂演变、地表水体变化、泥沙冲淤、水土流失、水蚀荒漠 化、沙质荒漠化、盐碱质荒漠化、石漠化、冰川雪线变化、植被变化、土地利用、城镇范围等。

6.4.2遥感动态监测方法

开展通感动态监测的地 次的专题因子信息,并把各期解译成果进行计 享机配准叠合,进行对比分析,取得变化信息;也可采用因 子变化信息计算机增强处理技术提取变化信息,实现动态监测

野外核查验证是整个遥感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其目的是核查验证、修改补充遥感解译成 高最终解译成果的质量和正确率。

野外核查验证的主要内容包括: a 检验地质环境因子分类划分的正确性; b) 检验地质环境因子遥感解译标志的可靠性; ) 检验地质环境因子解译图斑的空间位置和形态圈定的准确性 d 检验地质环境因子变化信息提取的正确性; e)解决遥感解译中的疑点、难点

7.3核查验证点、线布

.3.1野外核查验证应根据设计规定,按路线控制和统计抽样核查的方式进行。野外核查验证观测点、 钱的布置应目的明确,有针对性。 .3.2野外核查验证与环境地质勘查项目的野外调查应密切结合,并应充分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实地布 置观测点,以提高野外观测质量和环境地质勘查野外调查效果。 7.3.3观测路线宜采用穿越法为主,追索路线为辅,兼顾重点环境地质现象和关键部位定点核查验证的 原则。除常规环境地质要求外,下列地段应布置路线进行核查验证: a 对所圈定的地质环境因子分类不明确的地段 b 对所解译的地质环境因子分布界线不能确定或需要追索连接的地段; c 发现解译程度不够或与已往资料对比有较大差别的地段; d 有重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意义的地段或地质资源有利地段、地质灾害多发地段; 地质环境演变分析和区域环境综合评价具有典型意义的地段; f 需要专门调查或采集标本的地段。 7.3.4野外核查验证工作中应特别仔细观测、描述与影像特征有关的各项要素,如各类岩组的颜色、风 化剥蚀程度与微地貌特征,植被发育程度、土壤湿度和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特征对解译标志的影响,不同 构造、地貌条件下的差别,同一地质环境因子空间变异或间接因素引起的影像特征变化等。地质环境因 子分布现状核查验证应填写“××项目×X(专题)现状解释野外核查验证记录表”(参见附录C表C.1)。 7.3.5地质环境因子变化信息的野外核查验证应看重核查发生变化的位置、范围和变化程度,确保监测 成果反映实际变化情况。当遥感监测之前已经有地质环境因子变化调查资料时,可依据调查资料,确认 遥感监测结果的正确性;也可通过访问调查的形式,确认遥感监测结果。地质环境因子变化核查验证应 镇写×X项目××(专题)变化解释野外核查验证记录表”(参见附录C表C.2)。

7.4野外核查验证工作量

7.4.1环境地质条件简单、前人研究程度较高、地质环境因子的遥感解译标志明显、地质环境因子界线 清楚的区域,一般可按解译图斑的1%~3%抽样进行核查验证。 7.4.2环境地质条件较复杂、前人研究程度中等、影像虽较清楚但地质环境因子界线不能全部在影像上 连续追索圈定,或解译者认为解译结果把握性不大及有疑问的区域,可加大抽样数量到3%~10%。 7.4.3环境地质条件复杂、解译效果差或解译困难的区域,加大抽样数量到10%以上。 7.4.4遥感解译图斑的分类或界线与野外核查验证结果不一致时,应根据野外核查验证的结果对照遥 感影像图在实地进行修正。野外核查验证后应计算解译判对率。环境地质条件简单地区的解译判对率 应达到80%以上,环境地质条件较复杂地区可降低解译判对率到70%以上,环境地质条件复杂地区解译 判对率也应大于60%。对解译判对率未达到要求的,要由项目负责人及时提出改正意见,补充解译后, 再进行野外核查验证

7.5野外核查验证工作验收

单位组织检查验收。野外检查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核查验证的点、线布置是否合理,路线间有无重大遗漏; b) 各种地质环境因子影像解译标志是否正确; 各种地质环境因子分类及其界线解译是否准确可靠; d) 各种原始记录(路线布置图、记录表、实地照片)是否齐全。 7.5.2里 野外核查验证资料验收时,应对遥感解译的质量、野外路线布置的合理性和基本解译资料的完备 程度等进行评定。如发现野外核查验证资料欠缺、解译程度不足,难以满足资料整理要求时,应补做必要 的工作后,才予验收。

8地质环境因子的遥感影像信息增强处理

8.1遥感影像信息增强处理的目的

遥感影像信息增强处理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和拟编影像信息增强处理方案。准备工作包括以工 内容: a) 明确影像信息增强处理的目的和范围 b) 收集、分析处理区和邻区的有关地物波谱测试资料; c) 掌握主要影像信息增强处理方法的特点和效果; d)编制影像信息增强处理方案

影像信息增强处理方案宜包括以下内容: a) 处理区环境地质概况; b) 常规图像解译结果及存在问题; c) 影像信息增强处理的目的和选区范围; d) 选用的影像信息增强处理方法和功能; e) 处理成果的表达形式和要求; f) 计划处理工作量。

8.5地质环境因子影像信息增强处理常用方法

8.5.1光谱特征增强

地质环境因子的光谱特征增强主要是增强各因子的色彩显示效果。增强的方法可采用多光谱增

对比度增强、比值增强、植被指数增强和图像融合处理等

8.5.2空间变换增强

空间变换是以增强环境地质因子的边缘信息显示效果为目的。空间变换的方法包括空间卷积、频率 域增强等。 在空间卷积运算中,模板的大小应尽量选择较小的奇数,如33或5×5等。在地形地貌结构均一、 色调差异较小的地区,可采用中值滤波的方法;而在地貌起伏明显、结构粗糙、色彩变化较大的地区,可采 用均值滤波的方法。

8.6地质环境因子的变化信息增强处理常用方法

变化信息增强处理常用方法主要有图像差值法、植被指数差值法、阈值法和分类法等。针对不同的 测目标,根据图像处理方法的功能与效果,可选择不同的方法。 a 图像差值法可用于对滩涂、水土流失、石漠化等地质环境因子变化信息的提取 植被指数差值法可用于对森林植被、海岸线、沙质荒漠化等地质环境因子变化信息的提取。 阙值法可用于对冰川雪线、湖泊、湿地等地质环境因子变化信息的自动提取。 d 分类法包括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方法。对水土流失、水蚀荒漠化、沙质荒漠化、盐碱质荒漠化 等地质环境因子的变化信息自动提取可采用分类法。 以上信息增强处理的具体操作方法,宜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参考相关技术文献实施

9最终遥感解译成果资料整理

9.3.1地理底图应突出表示对地质环境有意义的目然和社会经济要素。 9.3.2地理底图上表示的各个地理要素应具有较强的现势性。当个别要素如居民地、公路、铁路、水系 及行政区划界线的范围、位置、数量发生变化时,应根据同比例尺以上的最新地图,或最新的遥感影像图 进行修编后使用。 9.3.3经影像纠正处理并附带地形等高线的遥感影像平面图也可作为地理底图使用

9.4.1应依据设计书提出的任务要求,编制相应的基础性和专题性现状分布遥感解译成果图、演变遥感 解译成果图和区域地质环境遥感调查监测综合评价图。 9.4.1.1地质环境因子现状分布遥感解译成果图,应反映遥感影像数据获取时地质环境因子的分布和 强度状况

9.4.1.2地质环境因子演变遥感解译成果图,应反映地质环境因子在不同时相遥感影像间的变化范围 和变化强度。 9.4.1.3区域地质环境遥感调查监测综合评价图,应反映调查监测区地质环境质量分布情况。 9.4.2基础性遥感解译图主要包括地貌遥感解译图、区域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分区遥感解译图、第四 纪地质遥感解译图、水文及水文地质要素遥感解译图、岩土体工程地质分类遥感解译图。 9.4.3专题性遥感解译图是反映某个专门环境地质问题或为特定开发建设目的服务的图件,应根据设 计书要求编制。 9.4.3.1在岩溶地区,宜编制岩溶地貌遥感解译图、岩溶塌陷分布遥感解译图、石漠化分布及演变遥感 解译图等。 9.4.3.2在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宜编制斜坡结构类型遥感解译图、地质灾害分布及演变遥感解译图等。 9.4.3.3在黄土和丘陵地区,宜编制水土流失遥感解译图、沙质荒漠化强度及演变遥感解译图、盐碱质 荒漠化强度及演变遥感解译图、梁筛侵蚀演变遥感解译图。 9.4.3.4在滨海地区,宜编制海岸线演变遥感解译图、海岸带类型遥感解译图、滩涂演变遥感解译图、滩 涂类型遥感解译图、盐渍化土地分布及演变遥感解译图等, 9.4.3.5在平原或盆地地区,宜编制古河道分布遥感解译图、河湖湿地变迁遥感解译图、河流侵蚀淤积 速率遥感解译图、洪水泛滥遥感解译图、沙质荒漠化和盐碱质荒漠化强度及演变遥感解译图、地面沉降强 度遥感解译图等。 9.4.3.6大、中城市和经济开发重点地区,宜编制城市地质环境系列遥感调查监测解译图件,包括区域 地面稳定性分级遥感解译图、边坡稳定性分级遥感解译图、废弃物堆放场环境评价遥感解译图等

10.1遥感解译成果报告

0.1.1遥感解译成果报告应阐明遥感解译的具体内容、地质环境因子的遥感解译标志和解译技术方法 以及所取得的解译成果。 0.1.2充分综合利用遥感解译成果和野外核查验证取得的资料,突出遥感多信息、多时相特点,阐明勘 查区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特征和规律,做出明确的评价。 10.1.3以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原则,对区域规划需要解决的环境地质问题,应进行深入分析和提出建议, 以体现遥感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1.4成果报告应力求简明通顺、重点突出、条理分明、依据充分、结论明确、文图表密切配合,无错误 和矛盾。 10.1.5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解译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 a) 序言:任务来源、目的任务、技术路线、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主要成果、成果质量评述。 工作区概况:工作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区域环境地质概况、前人研究程度。 C 技术方法:遥感调查监测内容及方法、遥感影像图制作、地质环境遥感解译、野外核查验证。 d 遥感调查监测成果:地质环境因子分布现状、分布规律,地质环境因子演变特征分析。内容包括 地貌解译、地质构造解译、水文及水文地质特征解译、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解译、环境地质特征 解译、矿产资源与景观资源条件解译等。 e) 地质环境综合分析与评价:地质环境分区综合评价、区域地质环境问题的综合评述。 f)结论与建议。

I0.2遥感解译成果图

DZ/T 01902015

泽图和9.4.3提出的专题性遥感解译图,根据项目的具体任务要求选择编制, 10.2.2遥感解译成果图应使用同比例尺的地理底图,成果图应清晰地反映地质环境因子的实时分布情 况以及它们的演变情况,内容应全面,注释应规范,界线应合理,定性应准确。 10.2.3遥感解译成果图除全面反映遥感调查的地质环境内容外,还应附有各类地质环境因子的面积统 计表、编图说明、责任表、行政区略图以及接图表、图例等内容。图件应色彩鲜明、结构合理、注记清晰、图 面美观、易识易读。

10.3遥感解译成果验收

10.3.1根据3.6确定的遥感工作方法,当要求遥感工作作为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项目的一个课题时,遥 感成果报告可在区域环境地质勘查报告评审验收前单独评审验收;当遥感工作作为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项 目的组成部分时,应与区域环境地质勘查成果报告同时评审验收。 10.3.2成果验收应以批准的设计书为依据,着重对使用的遥感图像质量、解译标志、采用的技术方法 解译质量和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检查验收。

10.4成果资料汇交归档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典型地质环境因子遥感影像特征记录表

表A.1典型地质环境因子遥感影像特征记录

DZ/T0190—2015附录B(规范性附录)地质环境因子分类表表B.1为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表。表B.2为水土流失强度分级表。表B.3为水蚀荒漠化程度分级表。表B.4为沙质荒漠化程度分级表。表B.5为盐碱质荒漠化程度分级表。表B.6为石漠化强度分级表。表B.7为滑坡、泥石流、崩、地面塌陷平面规模分级表表 B. 1第四纪沉积物成因类型表时代成因类型代号代纪世距今年龄/Ma残积Qh坡积Qhidl风积Qhol全洪积Qhal冲积Qh沼泽堆积Qh新0.012化学堆积Qhch第湖沼堆积Qha湖积Qh新世海积Qh"冰水堆积QhelQhel火山堆积Qh冲积Qp'生四晚洪积Qp更化学堆积Qps新湖积Qps世冰水堆积Qps冰磺Qps冲积Qp代洪积Qp!中更新世Qp纪2.430冰水堆积Qp:湖积Qp:冲积Qp'洪积Qp早更新世湖积Qp;冰水堆积Qp:冰Qpl注:晚更新世、中更新世、早更新世所存在的与全新世一致的其他成因类型,表示方法同样为时代十成因代号。15

表B.2水土流失强度分级表

表B.3水蚀荒漠化程度分级表

表B.4沙质荒漠化程度分级表

GB/T 37995-2019 风力发电机组主传动链系统橡胶密封圈表B.5盐碱质荒漠化程度分级表

表B.6石漠化强度分级表

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平面规模分级表

DZ/T 0190—2015表 C. 22××项目××(专题)变化解译野外核查验证记录表顺序号:野外核查路线号野外观测点号观测点所在图幅号观测点所在图幅名N:观测点所在地理位置观测点所在经纬度E:观测点XXXX年(早期)与XXXX年(晚期)遥感影像特征XXX×年(早期)解译类别注:X×X×年(晚期)解译类别实地观测记录解译正确性口正确口基本正确口不正确野外实地照片或素描图观测技术人员:观测日期:年月日19

GB/T 3323.2-2019 焊缝无损检测 射线检测 第2部分:使用数字化探测器的X和伽玛射线技术[1]DD2004—02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总则 [2] DD 2008—02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50000) [3] DD 201101 遥感影像地图制作规范(1:50000、1:250000) [4] DD 201102 遥感解译地质图制作规范(1:250000) [5] DD2011—07 环境地质遥感监测技术要求(1:250000)

如本书有印装问题本社负责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