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_T481-2019 屋盖结构风荷载标准 (1)(20200915095941).pdf

JGJ_T481-2019 屋盖结构风荷载标准 (1)(20200915095941).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1849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_T481-2019 屋盖结构风荷载标准 (1)(20200915095941).pdf

其他可变荷载,標条将屋面板传来的永久荷载、风荷载及其他可 变荷载传递给屋盖主要承重结构,屋面板与条、连接件一起组 成围护结构。在无屋盖结构中,屋面板直接承受风荷载以及其 他可变荷载,并且直接传至屋盖主要承重结构。 2.1.3本标准中,屋盖平均高度是围护结构风压系数最值的参 考高度,围护结构的风压系数最值乘以屋盖平均高度处的来流速 压,得到围护结构的风压标准值。 2.1.4封闭式建筑物的墙面和屋面存在均匀分布的空隙以及烟 洞口、通风管道洞口等。封闭式建筑物的洞口、孔隙面积通常 占墙面、屋面总面积的0.1%~1.0%,此比例也称为背景孔隙 率。超过单一墙面全部洞口面积50%的洞口,称为主导洞口。 封闭式建筑物的背景孔隙率小于1%,并且墙面无主导洞口。 2.1.5对于直接承受风荷载的屋面板,风荷载直接传递给屋面 板的外表面,屋面板外表面面积即是风荷载从属面积;对于间接 承受风荷载的標条、连接件等构件,应根据风荷载的传力路径确 定每个构件的风荷载从属面积。

2.1.3本标准中,屋盖平均高度是围护结构风压系数最值的参 考高度,围护结构的风压系数最值乘以屋盖平均高度处的来流速 压,得到围护结构的风压标准值。

窗洞口、通风管道洞口等。封闭式建筑物的洞口、孔隙面积通常 占墙面、屋面总面积的0.1%~1.0%DB37/T 3361-2018 锚拉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此比例也称为背景孔隙 率。超过单一墙面全部洞口面积50%的洞口,称为主导洞口 封闭式建筑物的背景孔隙率小于1%,并且墙面无主导洞口。

占墙面、屋面总面积的0.1%~1.0%,此比例也称为背景孔隙 率。超过单一墙面全部洞口面积50%的洞口,称为主导洞口。 封闭式建筑物的背景孔隙率小于1%,并且墙面无主导洞口。 2.1.5对于直接承受风荷载的屋面板,风荷载直接传递给屋面 板的外表面,屋面板外表面面积即是风荷载从属面积;对于间接 承受风荷载的標条、连接件等构件,应根据风荷载的传力路径确 定每个构件的风荷载从属面积。

板的外表面,屋面板外表面面积即是风荷载从属面积;对于间接 承受风荷载的標条、连接件等构件,应根据风荷载的传力路径确 定每个构件的风荷载从属面积

2.1.6平均风荷载和脉动风荷载共同作用下的主要承重结构结

构变形、构件内力、支座反力最值等,均为工程结构设计所关 注。采用随机振动分析方法,可以得到结构在脉动风荷载作用 下,考虑结构动力放大作用后的风效应最值。为了工程设计使用 方便,常常将脉动风作用下的风效应最值等效为静力荷载,保证 在该静力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与实际脉动风效应最值相等,所 得到的等效静力荷载对来流速压无量纲化,即是脉动风效应等效

2.1.7本标准规定的风压系数最值是指所有风向中的风压系数 最值的最不利值。建筑物表面任意一点在单一风向风荷载作用 下,其风压系数的最大值、最小值统称为该点在该风向工况下的 风压系数最值。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风洞试验方法标 准》JGJ/T338的规定,建筑物测压应至少进行24个风向试验, 并且每个风向的间隔不大于15°:因此,建筑物表面任意一点均 可得到至少24个单风向风压系数最值,其最不利值称为全风向 风压系数最值,简称风压系数最值。

“风敏感屋盖结构”。在屋盖结构抗风设计中,可根据屋盖主要承 重结构的风振响应各组成部分的比例,由结构风工程科研人员确 定是否将屋盖结构看作“风敏感结构”,并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 风荷载取值建议。对于跨度很大和结构自振频率低的屋盖结构 当无法明确确定是否为“风敏感屋盖结构”,偏于安全地将其视 作风敏感屋盖结构

3.0.3屋盖结构在建造过程中,由于建筑体型和结构状态在不

新变化,建筑物表面风荷载和结构性能与完全成型后存在较大差 别,风荷载可能引发建造阶段的安全事故。因此,建议在屋盖主 要承重结构完成、安装屋面板完成50%等关键施工阶段,验算 屋盖结构的抗风安全性。考虑到屋盖建造的工期较短,将屋盖结 构看作临时状态下的结构,其风压取10年重现期风压。

钝体型的建筑物阻挡了气流的流动,在迎风墙面产生压力;同 时,在侧墙面、屋面部位易产生气流分离,形成较大风吸力。选 择流线型的屋盖结构可有效减小屋盖结构承受的整体风荷载;相 反,屋盖结构的钝体特征越明显,其承受的风荷载可能越大。大 跨度屋盖、轻柔屋盖通常属于风荷载敏感性结构,其整体外形常 常需要经过优化,以减小屋盖主要承重结构的风荷载。 在尖锐的墙角、屋檐、屋脊等部位产生气流分离,建筑物表 面形成锥形涡、柱状涡等流动现象;在这些涡的作用下,建筑物 表面形成极大的局部吸力。因此,对于封闭式房屋的屋盖结构: 在屋盖边区、屋脊等部位适当地改变建筑物局部外形,避免气流 分流,可大大减小屋盖围护结构的风荷载。重要的大跨度建筑亦 应在风洞中对气动优化前后的建筑物进行试验,评价减小整体风 荷载和局部风荷载气动措施的有效性。 风荷载作用下,悬挑结构上下表面叠加后的净体型系数很 大,而且当悬挑长度过大时,结构轻柔将导致结构的动力放大作 用更为显著,风荷载将在悬挑根部产生很大的弯矩,故应尽量减 少使用大悬挑的结构体型。

3.0.5屋盖结构设计时,风荷载的分项系数、组合值系数、频 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 范》GB50009的规定确定。按照结构构件的可靠度理论可得到 这些系数具体值,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 准》GB50153、《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中 有明确规定。 对于线性结构,可分别进行单一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分析,其 组合作用效应可以采用叠加法。因此,线性结构的荷载组合作用 下的效应与效应组合是等价的,效应组合系数与荷载组合系数相 同。对于材料非线性或几何非线性结构,荷载作用效应不具有可 加性,此时,应先进行荷载组合,再计算其结构效应。 3.0.6根据国外现行规范的规定,主要承重结构抗风设计至少 考虑4个风向角进行计算分析;本标准弓用了这一规定。对于对 称建筑物,本标准附录A、附录B提供了2个风向角情况下的体 型系数和脉动风效应等效风压系数;根据对称性,相当于提供了 4个或者8个风向角的风荷载。对于重要且体型复杂建筑物的抗 风设计,宜考虑增加不利风向角的数量。 3.0.7在不同风向角风荷载作用下,围护结构的风压最值是不 相同的;如果不考虑风气候的风向效应,建筑物外表面所有风尚 中的风压最不利值是确定围护结构外表面风荷载的依据。美国、 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荷载规范采用风压最值的全风向包络值规 定了围护结构的风压标准值。另一方面,英国、欧洲和澳大利亚 规范将对称建筑物的风荷载分为4个风向区间,每个风向区间包 含90°风向范围,以每个风向区间内风压最不利值规定了围护结 构的风压标准值。 在我国建筑结构设计时,基于风洞试验确定围护结构风荷 载,通常给出全风向情况下的围护结构最不利风荷载,作为围护 结构承载力和变形验算的依据。本标准总结了国外规范和我国工 程设计实践经验,给出了全风向最不利情况的风荷载标准值,为 设计人员提供了概念科学合理、简单易用的围护结构风荷载标准

考虑4个风向角进行计算分析;本标准引用了这一规定。对于 称建筑物,本标准附录A、附录B提供了2个风向角情况下的 型系数和脉动风效应等效风压系数;根据对称性,相当于提供 4个或者8个风向角的风荷载。对于重要且体型复杂建筑物的 风设计,宜考虑增加不利风向角的数量。

值,发展和完善了我国有关标准的内容。 3.0.8对于轻质屋盖结构,上吸风荷载效应可能大于重力荷载 效应;上吸风荷载是控制荷载,重力荷载与上吸风荷载方向相 反,重力荷载对围护结构有利。在荷载基本组合中,本条明确了 重力荷载对围护构件有利情况下的荷载分项系数不应大于0.9, 通常取0.9。 3.0.9轻型屋盖结构(例如金属屋盖)的围护结构由標条与面 板组成,面板与模条的连接往往是保证抗风安全性的主要环节。 自前,屋盖结构的风致破坏主要发生在屋面板与条之间的连接 件破坏,容易成为结构的薄弱位置。因此,对连接件强度、变形 的设计验算及构造措施是屋盖结构抗风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3.0.10屋面围护系统包括屋面板、防水层、保温隔热层、隔气 层、標条及连接件等。当新型屋面围护系统首次应用时,需要进 行抗风揭试验确定抗风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而对于已有形式的屋 面围护系统,则可以根据以往风揭试验的试验报告确定围护系统 的抗风承载力和变形能力。 本条中的“莲接强度”是指压型金属板与支架、支座之间的 锁缝强度。围护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根据力学性能试验确定。

4屋盖主要承重结构风荷载

4.1.1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计算多种 荷载共同作用下的结构响应时,采用荷载组合方法,在结构上施 加风荷载并与其他荷载进行组合,进行结构计算和验算;该标准 给出了规则体型高层、高箕结构风荷载的具体计算公式,工程设 计时,采用荷载组合方法十分方便。 对于复杂体型和重要的屋盖结构,需要进行风洞试验和随机 振动分析,得到结构的风振响应,此时若采用荷载组合方法,则 需要根据随机振动分析得到的结构风振响应计算等效静风荷载 实际上,若采用荷载效应组合,不需要进行等效静风荷载计算 将风振响应直接与其他荷载效应组合,更为方便。此外,复杂结 构的等效静风荷载计算是一个难点问题,难以保证结构所有位置 响应的高精度等效。基于上述考虑,本条既规定了荷载组合方 法,亦规定了荷载效应组合方法;从结构可靠度理论可知,荷载 效应组合系数与荷载组合系数是相同的。 4.1.2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条文说 明指出,屋盖结构不宜采用与高层建筑和高笃结构相同的风振系 数计算方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屋盖表面经常出现平均风压 幅值较小,甚至为0的区域,此时若按风振系数概念,平均风压 幅值较小处风振系数很大,或出现奇异值,从概念上将导致动力 放大作用更为显者的错觉,屋面区域内风振系数变化剧烈。 本标准采用平均风荷载与脉动风效应的等效静风荷载之和的 形式,表达屋盖主要承重结构的风荷载标准值,提出了脉动风效 应等效风压系数。从数值上来着,体型系数与脉动风效应等效风 压系数之和相当干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4.1.2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

汉派尔究开,次实 贡献,直接采用脉动风效应的等效静风荷载作为该区域的风荷载 标准值。这租当于本标准规定的屋盖主要承重结构风荷载标准值 的表达形式,本标准的表达形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不仅适用于 平均风压幅值较小区域,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区域。 4.1.3结构风效应包括结构平均风效应和脉动风效应。根据本 标准公式(4.1.2)中第一项表示的平均风荷载计算平均风 效应。 结构脉动风效应可以根据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随机振动分析 方法,主要包括频域的振型叠加法和时域的时程分析方法。此 外,为了在考虑尽量少振型的前提下提高结构风振响应计算精 度,可将脉动风效应分为背景响应和共振响应。其中,背景响应 是脉动风荷载中的长周期成分引起的拟静力效应,采用静力方法 计算;共振响应是脉动风荷载引起的结构共振产生的风效应,采 用振型叠加法计算。 结构风效应通常服从高斯分布,高斯分布的峰值因子一般在 3.0~5.0。考虑到结构可靠度水平受多个参数的共同影响以及我 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结构设计规范的继承性,本标准依据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主要承 重结构风效应峰值因子的取值不应小于2.5。 4.2风荷载体型系数与脉动风效应等效风压系数 4.2.1多年来,编制组及多家研究机构积累了大量建筑屋盖风 洞试验数据,总结了常见体型屋盖结构的体型系数。考虑到屋面 尺度较大,屋面风压变化梯度较大,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屋面 体型系数分区比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更细致。因此,当本标准规定的体型系数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4.1.3结构风效应包括结构平均风效应和脉动风效应。根

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不一致时,宜米用本标准数值;本标 准未做规定的,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确定。相对于实际工程的建筑体型种类,本标准所给数据 乃然是有限的,风洞试验仍应作为抗风设计重要的辅助工具,尤 其是对于体型复杂而且重要的屋盖结构。 4.2.2高层、高耸结构的等效静风荷载针对的等效目标十分明 确,如顶点侧移或者基底弯矩,由于风致振动响应主要由第一振 型起控制作用,经理论分析可以比较方便地得到高层、高笃结构 的等效静风荷载,能同时适用于计算不同位置和不同类型结构响 应。与此不同,大跨屋盖结构等效静风荷载计算是一个十分复杂 的问题。大跨屋盖结构常常自振频率分布密集,风振响应具有多 振型参与的特点,振动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响应不再保持同步,即 不在同一时刻达到其极值。屋盖结构的等效静风荷载需要考虑的 等效目标多种多样,以不同位置的风效应最值作为等效目标就会 得到不同的等效荷载分布,针对多自标的最不利等效静风荷载难 以准确确定。 以往的大跨屋盖结构抗风设计中,如何合理确定主承重结 构风荷载标准值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 十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提出了同时针对结构多个最值响应的多 目标等效静风荷载分析方法,并在风洞试验和风振咨询分析中 逐渐被采用。本标准编制组针对该问题,开展了近20年的研究 工作,对于一些常见的体型规则的屋盖结构形式,编制组通过 大量参数分析工作,分析风荷载参数和结构参数(矢跨比、跨 度和屋面质量)对各类结构形式的等效静风荷载影响规律,总 结归纳出其脉动风效应等效风压系数的取值,具体结果见本标 准附录B。对于更多的复杂体型屋盖结构,则应开展风洞试验, 进行风振动力分析,通过等效静风荷载分析方法确定其脉动风 效应等效风压系数,本标准附录C给出了广代表性的等效静风荷 载计算方法。

4.3.3屋盖主要承重结构自由度众多、频率密集,已

明,一些结构的振型耦合效应对结构风振响应的影响可达10% 左右,当采用基于振型叠加的时程分析法或频域分析法时,需要 考虑振型间的耦合效应,建议采用可考虑参振振型间相关性的 CQC法、虚拟激励法或其他能够考虑模态耦合效应的分析方法。

直的概率分析和估计,确定开式建筑物围护结构风压最值。本 标准采用外表面净风压表达开敲式建筑物围护结构的风荷载,此 时不考虑内压。 2)平均速压与阵风速压 在国外荷载标准的风荷载条文规定中,参考速压采用平均速 玉或者阵风速压;其中平均速压时距为10min或者1h,阵风速 玉的时距为3s。对于围护结构风荷载,外表面风压最值表达为 风压系数最值与平均速压或阵风速压之积的形式,内压表达为内 玉系数与平均速压或阵风速压之积的形式。加拿大、日本规范分 别采用1h、10min平均速压和相应的风压系数最值表达围护结 构外表面风荷载标准值;美国、澳大利亚规范采用3s阵风速压 和相应的风压系数最值表达围护结构外表面风荷载标准值。 在英国规范中,定义了时距1h基本风速及阵风风速,二者 之间的变换关系包含风速阵风系数、风速高度变化系数等参数; 由阵风风速得到阵风速压,利用阵风速压和相应的风压系数最值 表达围护结构的风荷载标准值。在欧洲规范中,定义了时距 10min基本风速、基本速压及阵风速压,阵风速压与基本速压之 间的比值称为速压阵风系数;利用阵风速压和相应的风压系数最 直表达围护结构的风荷载最值。 本标准沿用了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中基本风压的规定,规定以屋盖平均高度处的10min平均 速压作为参考速压确定风压系数最值和内压系数。 3)风压系数最值与局部体型系数的关系 采用风压系数最值表达围护结构风荷载标准值,明确了围护 结构风荷载的物理含义,并且与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现行规范 的规定一致或者类似。另一方面,本标准给出了风压系数最值的 全风向最不利值作为确定围护结构风荷载标准值的依据,简化了 表达方式,方便工程设计人员应用。因此,本标准围护结构风荷 载的规定是对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 发展和完善,并且借鉴了多个国外规范的相关规定,

5.0.2根据建筑物表面洞口、孔隙的尺寸、位置、数量等因系, 房屋建筑分为封闭式房屋、半开式房屋和开敬式房屋。墙面开 洞率小于1%并且墙面无主导洞口的建筑物称为封闭式建筑物; 单面外墙开洞率大于80%的建筑物称为开式建筑物;其他建 筑物称为半开敬式建筑物。开散式建筑物的内压系数为零;半开 式建筑物的内压系数与洞口位置、面积、数量等因素有关,其 取值范围较大;封闭式房屋的内压系数在各国规范中的取值相对 比较统一。鉴于此,本条只规定了封闭式房屋的内压系数。 对于通常意义上的封闭式房屋,由于存在烟窗、通风管道、 换气扇以及门窗缝隙等孔隙,室内外气流仍然可以发生交换,从 而在建筑物室内产生内压。通常情况下,室内外温差、烟窗效 应、机械通风等现象导致气流经过空隙流出室内或流进室内,室 内呈现负压或正压,对室内墙面、屋面产生吸力或压力。本条考 虑封闭式房屋室内出现负压、正压的不利情况,规定室内出现负 压的内压系数为一0.3、室内出现正压的内压系数为十0.2;按照 外吸内顶、外压内吸两种风荷载工况,对屋盖围护结构施加风 荷载。

直接承受风荷载的围护结构可按风荷载从属面积进行折减。本条 沿用了这一规定,并且明确规定直接承受风荷载的围护结构风 系数最值不考虑从属面积折减

定场地条件下,不同方向、相同发生概率的风速最值是不相同 的,此现象称为风气候的方向性效应。对于特定的建筑物,不同 方向的风与建筑物表面的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风压系数,此现象 称为风压系数的方向性效应。当不考虑风荷载方向效应时,将指 定重现期的速压与最不利风压系数的乘积作为建筑物的最不利风 荷载。实际上,最大速压与最不利风压系数的方向可能是不同 的,不考虑方向性效应高估了风荷载。因此,当气象资料充分 时,可考虑风荷载的方向性效应,对风荷载或风速进行风向

荷载风向折减系数,但其最小值不应小于0.9。 在台风地区,对台风路径、风速、气压的长时间观测数据相 对较少,观测数据非常有限,通常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生成台 风的大量数据,建立台风风速、风向以及风压系数最值的联合概 率分布,确定围护结构的风向折减系数。本条规定不包含台风地 区的风向折减问题。

6.1.1本条规定了屋盖结构风洞试验过程中,各个技术参数 如阻塞率、风向角间隔、测点布置、测压管道修正等)应符合 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风洞试验方法标准》JGJ/T338的 规定。

面大气边界层影响,风洞试验过程中,应重点要求近地面屋盖高 度区域内风场参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本条借鉴美国 风洞试验标准中部分边界层模拟的规定,给出了近地面部分边界 层的平均风速部面、瑞流强度部面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 规定。

验风速要求及雷诺数要求。计算雷诺数所用到的特征尺度取屋盖 平均高度。

分尺度之比,应尽量接近于建筑物几何缩尺比。但在实际风洞实 验过程中,采用被动模拟方法(尖劈、粗糙元和挡板等)模拟大 气边界层时,瑞流积分尺度相似比常常在1/300~1/800范围内。 与此同时,若采用过小的建筑物儿何缩尺比,将难以刻画低矮建 筑物的儿何细节,同时,模拟边界层底部区域与实际边界层参数 吻合精度相对较差,由于大跨度建筑物高度较低,若采用过小缩 尺比,屋盖表面影响范围内的风场模拟误差相对较大,故当屋盖 结构尺度较小时,适当降低对流积分尺度的相似性要求,但不 应与建筑物几何缩尺比相差过于悬殊,具体要求借鉴美国风洞试 验标准的规定。由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未规定大气边界层积分尺度取值,可借鉴现行行业标准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3360-01的规定,积分尺度 可按表1取值。

表1大气边界层200m高度范围的流积分尺度

6.2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要求

6.2.1本条规定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建筑工程风洞试验方法标准》JGJ/T338的规定。 6.2.2本条规定了大涡模拟得到的体型系数可以用于初步确定 主要承重结构的平均风荷载。工程设计人员可根据经验确定风振 系数,利用本标准或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计算屋盖结构风荷载,进行计算分析,用于初步阶段的结 构设计。

6.2.3本条规定了对计算模型的要求

6.2.4本条规定了对风场的要求

附录 A典型屋盖结构的体型系数

编制组的科研人员对平屋盖、球面屋盖、柱面屋盖、悬挑屋 盖进行了大量的风洞测压试验,根据这些试验数据,经综合分析 制订了本附录条文。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风向的影响。考虑到建筑 物体型的对称性,本附录仅给2~3个风向的体型系数,结构设 计人员可以根据建筑物对称性获得更多风向的体型系数,计算相 应风向的风荷载,分别施加在结构上。当建筑物体型与本附录规 定相同或相近时,可直接采用本附录列出的体型系数。对于体型 复杂或重要的房屋结构,风洞试验仍应作为抗风设计重要的辅助 工具。 本附录给出的体型系数是在B类地貌风场的风洞试验中得 到的,建筑模型的屋檐高度与跨度的比值在1/5~1/3。需要指 出的是,影响屋盖表面风荷载的因素众多,风洞试验难以充分考 虑所有因素的影响,大量风洞试验结果和研究表明,地貌类型对 体型系数的影响较小,但屋盖的屋檐高度对屋面体型系数有较大 影响,故屋檐高度与跨度的比值超出上述试验范围时,需要采用 风洞试验或相关资料评估屋檐高度对屋面体型系数的影响。另 外,本附录规定的体型系数适用于没有受到建筑物干扰效应影响 的单体建筑;当建筑物周围近距离存在其他建筑物时,不可直接 套用本附录中给出的体型系数值,需要评估周围建筑物的十扰效 应影响。 柱状屋面的体型系数是依据长宽比为1:1、2:1和3:1的 试验模型测压数据制订的。对于矩形平面的柱状屋面,多篇文献 的研究结果表明,当长宽比小于2时,长宽比对屋面的平均风压 分布有较大影响;当长宽比在2~3时,平均风压分布较为接近。

因此,本附录分别给出了当长宽比小于或等于1,或长宽比在 2~3的体型系数值;当长宽比介于1~2时,按照线性插值方法 确定屋面体型系数。 悬挑屋盖体型系数适用于悬挑长度为10m~25m、长跨比在 2~4、通风率不超过30%、倾角在0°~10°的平面矩形或弧形悬 挑屋盖结构。

附录 B典型屋盖结构脉动风效应等效风压系数

基于屋盖主要承重结构脉动风效应及其等效静风荷载的大量 参数化分析,制订了本附录条文。当屋盖主要承重结构受力体系 与本附录规定相同时,可直接应用脉动风效应等效风压系数确定 屋盖主要承重结构脉动风效应等效静风荷载标准值。 针对每一类典型类型屋盖主要承重结构,在等效静风荷载的 参数化研究过程中,首先确定参数化分析方案,确定各个重要影 响因素的变化范围,并进行屋盖结构设计,涵盖实际工程的主要 应用范围;然后,根据风洞试验得到的脉动风压系数及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施加脉动风荷 载,采用随机振动分析方法计算结构在脉动风荷载作用下的风振 响应;最后,按本标准附录C计算脉动风效应等效风压系数, 针对具体结构的风振响应特点和结构动力特性,对参数化分析结 果进行归纳总结,并考虑工程应用的方便性,给出脉动风效应等 效风压系数的简化表达形式。 针对各类结构体型,进行脉动风效应等效风压系数参数化研 究的过程中,矢跨比、结构跨度、屋盖自重等结构参数在工程常 用范围内变化,结构分析模型满足构件强度、稳定和变形等规范 限值要求,屋面质量变化范围在40kg/m²~120kg/m²;结构跨 度的参数分析范围和结构体系有关。风荷载影响参数中,基本风 压变化范围在0.25kN/m²~1.0kN/m²,考虑了A、B、C、D等 地貌类型的影响。 需要指出,脉动风效应等效风压系数与风荷载特性密切相 关,与本标准附录A相同,风洞试验过程中建筑物模型屋檐高 度与跨度之比在1/5~1/3。主要选取各节点的竖向位移和各构 性的杆件应力作为等效目标,采用本标准附录C规定的多目标

等效静风荷载分析方法,计算各类结构形式的脉动风效应等效风 压系数。为了应用方便,脉动风效应等效风压系数仅用结构一阶 或二阶振型表示。按照本附录计算的屋盖主承重结构风荷载主要 用于结构的位移和杆件内力计算;对于风振响应由单一振型起控 制作用时(如平屋盖),脉动风效应等效风压系数用结构近似振 型表示时,用来计算下部支承结构支座反力的偏差较小;对于多 振型参与结构振动十分显著的结构(主要是指球面网壳结构), 脉动风效应等效风压系数分布用虚拟的荷载分布形式表示,用来 计算下部支承结构的支座反力将可能存在较大偏差。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本附录给出的各类典型结构脉动风 效应等效风压系数仅用少量振型或分布形式表示,但在计算等效 静风荷载所用到的风效应最值,已经考虑了足够多振型的贡献, 满足计算精度要求。这一处理方式,主要是方便结构工程师 用

B.0.1本条规定了地貌类型和结构阻尼比对脉动风效应等效风

地貌类型主要影响风场中的瑞流度和风速剖面分布,从而对 屋面脉动风荷载产生较大影响,进一步对风振响应和等效静风荷 载产生较大影响。从地貌类型A至地貌类型D,瑞流度逐渐增 大,屋面的脉动风荷载幅值也相应逐渐增大,其他参数相同的条 件下,脉动风效应等效风压系数也有增大的趋势。 阻尼比是影响结构动力放大作用的重要参数,阻尼比越大, 结构风振响应和脉动风效应等效风压系数越小。本附录第B.0.2 条~第B.0.5条的脉动风效应等效风压系数主要针对B类地貌, 阻尼比为0.02情况的计算结果。通过大量分析,给出了地貌类 型为A、C、D以及结构阻尼比为0.03的脉动风效应等效风压系 数调整系数。

B.0.2本条规定了平面桁架、平面张弦桁架和平板网架的脉动

当风向与桁架跨度方向平行时,位于端部和中间位置架白

B.0.5本条规定了悬挑平板网架及桁架的脉动风效应等效风压

系数,其适用范围为结构跨度在10m~25m。 矩形及弧形悬挑屋盖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三维空间作用效 应较为明显,端部及中间跨所作用的脉动风荷载特性差异较大 且风荷载空间相关性较为复杂。对于纵向联系较弱的屋面架体 系,可分榻简化为二维桁架进行计算,等效静风荷载应根据架 位置确定。对于整体受力为主的网架体系结构,在参数化分析时 发现一般以前三阶振型及其耦合作用为主,等效静风荷载的形式 不易用某阶振型函数进行表达,因此采用分区形式表达,并给出 了分区脉动风效应等效风压系数与结构折算频率的拟合公式。通 过对比分析,采用拟合得到的等效静风荷载表达式计算的风振响 应最值能够包络动力分析结果

C.0.1本条规定了等效静风荷载计算可选用单目标等效或多目 标等效方法。 等效静风荷载能够保证在该荷载作用下的结构静力响应与实 际动力响应最值相同或相近。等效静风荷载的分布与所等效的目 标效应密切相关,一般选择结构的关键响应。屋盖结构的关键响 应包括结构不同位置的最大位移响应、不同构件的最大内力响应 和最大支座反力等,有时还需要考虑不同的响应方向。单目标 (以单个最值响应作为等效目标)等效静风荷载法的计算相对简 单,但是仅能保证单目标响应等效,在该等效静风荷载作用下, 其他响应可能与其实际最值响应不能保证完全吻合。对于形体较 为规则、以单一振型振动为主的屋盖结构,脉动风作用下结构各 应置振动保持同相位,各响应同时达到响应极值,针对某一个目 标效应的等效静风荷载也适用于其他位置响应,适合采用单自标 等效静风荷载分析方法。 当风振响应中多振型参与效应明显时,针对某一目标响应的 等效静风荷载计算其他响应易出现较大误差;此时若考虑多个单 目标响应等效,需要多个单自标等效静风荷载分布形式,分别施 加在结构上,与其他荷载效应进行组合。显然,结构工程师需要 施加多个单目标等效静风荷载,工作量较大。多自标(以多个最 值响应为等效目标)等效静风荷载可同时考虑多个目标响应与真 实响应等效,相对更加精确,但计算过程也更加复杂。对于复杂 室盖结构,宜采用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方法计算。

的等效。其原理如下所述。 若等效静风荷载可实现N个最值响应等效,则应该满足 下式:

ipe=imc= (β)2(pe)= (β)2[pm](c)= r2 (β)(pe)= (β)[pm](c)=r)

式中:(力e} 等效静风荷载; (B)T 第i个等效目标的影响线函数; 脉动风荷载作用下第i个等效目标的最值响应; [PM]一 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的M个基向量,称之为荷 载基本分布形式; (c)一 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的M个基向量的组合系数, 是一个待求系数矩阵。 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力的计算主要包括三个步骤: 1)根据风振响应动力分析,得到所需要等效的N个最值响应 (r1,r2,,r~);2)构造表示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的M个基向 量,构成荷载基本分布形式矩阵1pM1;3)根据公式(1),计 算M个基向量的组合系数c。,相应地,脉动风效应所对应的 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可表示为:

(pe)=[pm/(co]

对于公式(1),等效目标响应数量N越多,所得到的多目 标等效静风荷载越难以保证在该荷载的静力作用下,所有等效目 标处的响应均与实际风效应最值均完全吻合。一般需要根据工程 结构体系和受力特征,选择关键位置节点位移、关键构件内力和 关键支座反力作为等效自标,或者分别计算针对位移响应、杆件 内力或支座反力的多自标等效静风荷载。 计算多目标等效静风荷载过程中,构造荷载分布形式矩阵 「力M有很多方法,没有唯一标准,从数学计算的角度,任何向

量都可以用来构造荷载分布形式矩阵,可以是单位矩阵的列向 量、平均风荷载、脉动风荷载均方根、脉动风荷载的本征模态、 结构振型惯性力以及其他任意向量,不同的构造方式,其计算效 率和精度不同。在荷载分布形式矩阵的列向量数量相同的情沉 下,采用能反映风振响应特征的向量构造荷载分布形式矩阵,其 计算精度更高,即是更多位置响应能与实际动力响应最值取得更 好的吻合精度,如选择对结构风振响应贡献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多 阶振型惯性力。一般情况下,荷载分布形式矩阵包含越多的荷载 分布形式列向量,所得到的等效静风荷载能够取得更好的吻合精 度。需要指出的是,在计算过程中,若是将某类响应作为等效自 标,当增加荷载分布形式矩阵的列向量数量时,该类响应的计算 精度能够提高,但是可能增大其他类型响应的计算误差,此时需 要明确该等效静风荷载仅仅适用于所针对的响应类型。 当荷载分布形式矩阵【力M构造完成之后,计算公式(1) 中组合系数(c)变成一个线性代数计算问题。若记公式(1)中 未知尚量{c的系数矩阵秩数为n1,组合系数(c)的解为: 1)当ni=N时,方程组有唯一解;2)当ni>N时,方程组有 无穷多个可行解;3)当ni

C.0.3本条规定厂单目标等效静风荷载计算方法。

单目标等效静风荷载分析可采用的方法较多,包括阵风荷载 因子法、惯性力法、适合背景分量的荷载响应相关系数法(LRC 法)、三分量分析方法,以及扩展的荷载响应相关系数法等,其 中扩展的荷载响应相关系数法表达形式和计算过程简单,本标准 推荐采用该方法。 荷载响应相关系数法(LRC法)由Kasperski和Niemann

推荐采用该方法。 荷载响应相关系数法(LRC法)由Kasperski 和 Niemann

提出,利用荷载和响应之简的相关系数来确定低矮建筑实际可能 发生的最不利最值风压分布,该方法主要用于确定忽略结构的动 力放大作用时的等效静风荷载,也即是等效静风荷载的背景分 量。根据LRC法,结构等效静风荷载背景分量可表示为:

Fe,k = grPr.FkOFk

式中:g一 峰值因子; Pr.Fk 所关心的目标响应(风效应的背景响应)与k点风 荷载之间的相关系数; Fk一k点脉动风荷载的根方差。 随看理论研究的发展,一些学者提出将最开始广泛应用于计 算等效静风荷载背景分量的荷载响应相关系数法,扩展应用于可 司时用于计算等效静风荷载背景分量和共振分量(称之为扩展的 荷载响应相关系数法),脉动风效应对应的等效静风荷载直接按 照公式(3)计算,此时,公式(3)中用到的是脉动风响应不再 是背景响应,而是同时包括了背景响应和共振响应的脉动风响 应,即公式(3)中的βrFk表示所关心的目标响应(包括背景响 应和共振响应的脉动风效应)时程与尺点风荷载之间时程的相关 系数。

附录 D典型屋盖围护结构的

本附录按照屋盖形状分为单坡屋盖、双坡屋盖、四坡屋盖、 曲面屋盖,分别给出了四类体型多种屋盖形式的风压系数最值: 其中,单坡屋盖包括封闭式单跨单坡屋盖、封闭式锯齿形屋盖、 开敬式单坡屋盖和悬挑式罩篷,双坡屋盖包括低矮房屋单跨双坡 室盖、多跨双坡屋盖、不等高多跨双坡屋盖、屋盖挑檐、中高层 平/坡屋盖、开敬式双坡/槽形屋盖等,四坡屋盖包括单跨四坡屋 盖,曲面屋盖包括球面屋盖、柱面屋盖、鞍形屋盖。 本附录围护结构风压系数最值的制订有四个依据。 其一,充分研究比较了美国规范、加拿大规范、日本规范、 澳大利亚规范、英国规范和其他欧洲规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风压系数最值的风速时距、风向折 减系数、面积折减系数等问题,借鉴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我国 规范关于双坡屋盖、单坡屋盖的有关条文及其风洞试验数据文 献,制订了单坡屋盖类(除悬挑罩篷)、双坡屋盖类体型的屋盖 风压系数最值或净风压系数最值。 其二,以编制组在曲面屋盖(包括球面屋盖、柱面屋盖、鞍 形屋盖)和悬挑罩篷方面进行的系列风洞试验结果为基础,同时 借鉴、融合了上述六部国内外规范的有关规定,制订了三类曲面 室盖和悬挑罩篷屋盖的风压系数最值。 其三,以编制组的风洞试验室对平屋盖、双坡屋盖、球面屋 盖、柱面屋盖的风洞试验结果为依据,调整了球面屋盖、柱面屋 盖的风压系数最值。 其四,在风压系数最值的确定方法方面,以编制组的科研人 员反复验证、校核,提出了短时距风压系数时程的风压系数最值

的简化计算方法,丰富了风压系数最值的估计方法。在本附录制 订过程中,参考、借鉴的数据列于表2,

Z 围护结构风压系数最值的数据来证

据及气象资料,还没有考虑风向折减系数。 本附录列出了鞍形屋盖、悬挑屋盖围护结构风压系数最值: 分别借鉴了编制组开展的系列风洞试验研究结果。由于目前尚没 有充足的风洞试验数据及气象资料,没有考虑风向折减系数,

据及气象资料,还没有考虑风向折减系数。 本附录列出了鞍形屋盖、悬挑屋盖围护结构风压系数最值 分别借鉴了编制组开展的系列风洞试验研究结果。由于目前尚没 有充足的风洞试验数据及气象资料,没有考虑风向折减系数

附录E全风向风压系数最值的确定方法

E.0.1本条规定了全风向风压系数最值与单风向风压系数最值 之间的关系。 E.0.2根据风压系数样本的数量和持续时间,本条规定了风压 系数最值的不同估计方法。 通常,假定风压系数最值服从极值工型分布,即:

P() = exp T D exp a

其平均值为6十0.5772a,平均值的概率为57%;最值出现次数 最多的众数为6,众数的概率为37%。当采用单一样本时程的 最值作为其估计值时,最值的概率是37%的可能性最大,此时 低估最值的可能性大。因此,应采用多个样本估计风压系数最 值。由于最值的离散性大,在风洞试验中实测风压系数样本数目 越多,得到的最值估计值可能越准确、精确(图1)

E.0.3本条规定超过25个足尺结构10min风压系数时程样本 时,可直接计算风压系数最大值、最小值的平均值作为单风向风

E.0.4本条采用最好线性无偏估计计算单风向风压系数最值。

E.0.4本条采用最好线性无偏估计计算单风向风压系数最值。 E.0.6本条根据Hermite矩模型变换公式,进行了适当的简 化、修正,用于预测风压系数最值,

在建筑物迎风墙面,利用时程的前四阶矩,Hermite矩模型 变换建立了非正态分布时程与正态分布时程之间的一一对应关 系,由此可得到正态分布峰值因子(本标准取3.5)与非正态分 布峰值因子之间的变换关系。 1)峰态系数大于3.0 利用Hermite矩模型理论,风压系数最值的变换公式如下:

、h3、h4 矩模型的变换系数; Cpe 非正态风压时程的风压系数最值: Cp,mOp 非正态风压时程的平均风压系数和标准差 风压系数; g一一正态风压时程的峰值因子,本标准取3.5。 正态风压时程的峰值因子g二士3.5代人公式(5),得到 数最大值、最小值为:

系数k、h3、h4 的取值采用简化么

T/CECS 930-2021 复配岩改性沥青路面技术规程(完整清晰正版).pdf3) 一1 m3 h3 18 6(1+6h4) 1 k= 1 + 2h? + 6ha

式中:m3、m4 风压时程的第三、四阶中心矩。 但是,简化公式高估了h3、h4,从而高估了最值。采用风洞 试验数据对公式(6)、公式(7)中h3、h4的系数进行拟合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 ①当风压系数时程C,(t)的三阶中心矩 m3<0 并且四阶中

心矩m4≥3.0时,按下式计算风压系数最值:

效时程C(t)的三阶中心矩m3≥ 按下式计算风压系数最值:

②当风压系数时程C(t)的三阶中心矩m3≥0并且四阶中 心矩 m ≥ 3. 0 时,按下式计算风压系数最值:

2)当峰态系数小于3.0时,不再考虑非高斯特性,按下式 计算

pe,max Cp.m —3.5g pe.min

本附录规定的围护构件风荷载风向折减系数适用于季风地区 的案例分析。根据长期、可靠的气象资料和风洞试验结果GB/T 8075-2017 混凝土外加剂术语,相关 科研人员可采用本附录的方法确定建筑物围护构件的风荷载风向 折减系数。

统一书号:15112:35459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