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 485-2019 装配式住宅建筑检测技术标准.pdf

JGJT 485-2019 装配式住宅建筑检测技术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5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1971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 485-2019 装配式住宅建筑检测技术标准.pdf

6.4.7卯连接拔椎量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表6.4.7椎卯脱椎率临界值

AQ/T 3034-2022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pdf6.4.8样卯连接紧密度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楔形塞尺测量样头与卯口之间各边的空隙尺寸, 斗拱构件的样卯间隙偏差不应大于1mm,其他样卯节点间隙的 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4.8的规定

6.4.8样卯结构节点的间隙充许偏差

2对于椎卯无空隙处:应检香并记录局部凹陷、木纤维发 生褶皱、局部纤维剪断等情形。 3应检测样卯倾斜转角与主构件倾斜转角, 当不一致时: 应补充检查样头。 4应测量样头或卯口处的压缩变形,横纹压缩变形量不应 6.4.9木结构植筋连接应进行现场抗拔承载力检测,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于重要结构构件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宜在受力较小的次要 连接部位,采用破坏性检验; 2植筋抗拔承载力现场非破坏性检验可采用随机抽样办法 取样; 3同规格、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锚栓组成一个检验批 抽取数量按每批植筋总数的1%计算,且不少于3根。 6.4.10金属连接件连接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对各种金属连接件的类别、规格尺寸、数量等进行全 数检测,可采用目测法; 2应对金属连接件的安装位置和方法、安装偏差、变形

1应对各种金属连接件的类别、规格尺寸、数量等进行全 数检测,可采用目测法; 2应对金属连接件的安装位置和方法、安装偏差、变形

松动以及金属齿板的板齿拨出等进行全数检测,检测可采用观察 法或用卡尺测量等方法,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的规定; 3应对连接处木构件之间的缝隙,以及连接处木构件受压 抵承面之间的局部间隙进行全数检测,检测可采用卡尺测量或塞 尺测量等方法,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206的规定; 4对金属齿板连接,应对连接处木材的表面缺陷面积和板 齿倒伏面积,以及齿板连接处材的劈裂情况等按检验批全数的 20%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可采用观察法或用卡尺测量等方法,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的规定; V 5应对金属连接件的锈蚀情况进行全数检测;检测时,可 按现行国家标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 评定》GB/T8923.1~GB/T8923.4确定锈蚀等级。对于锈蚀等 级为D级的连接件,尚应采用涂层测厚仪或游标卡尺检测连接 件厚度的削弱程度。 6.4.11金属连接件防腐层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X当金属连接件采用镀锌钢板制作时,对连接件的锌层质 量可按现行国家标准《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1839 的规定进行抽样检测; 2当金属连接件采用油漆类防锈涂层时,可采用涂层测厚 仪,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621的规定进行检测。 6.4.12当金属连接件直接暴露在外并用防火涂层进行防护时, 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对连接件的涂层厚度进行抽样检测。对薄 型防火涂层可采用涂层测厚仪进行检测;对厚型防火涂层可采用 卡尺、探针等进行检测

7.1.1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外围护部品每1000m²应 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m²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每个 验验批每100m应至少抽查一处,每处不得小于10m²。 7.1.2装配式住宅建筑外围护系统的节能检测应符合现行行业 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的规定。 7.1.3外围护系统的保温和隔热性能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的规定。 7.1.4屋面的平整度、防水性能和排水性能检测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的规定

标准《居在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外观缺陷、内部缺陷、位置与尺寸偏差、变形、填充材料、与主 本结构连接、接缝密封胶等内容 7.2.2预制外墙的外观缺陷、内部缺陷、位置与尺寸偏差、变 形等检测应符合本标准第4.3节的有关规定。

1空鼓率可采用敲击法或红外热像法检测,采用红外热像 法检测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粘 结质量技术规程》JGJ/T277的规定; 2饰面砖(板)的粘结强度检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 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T110的规定。 7.2.4预制外墙的涂装材料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

7.2.5预制外墙的填充材料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可通过目 测、实物与设计文件对照和检查等方法进行检测。 7.2.6预制外墙与主体结构采用点支承连接时,连接点数量 位置及滑动孔尺寸应采用目测和尺量的方法全数检测。 7.2.7预制外墙与主体结构采用线支承连接时,连接节点检测 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外墙顶部与梁的连接位置及长度可用自测和尺量; 2预制外墙与梁结合面的粗糙度和平整度、键槽尺寸和位 置、连接钢筋直径及尺寸偏差等检测应符合本标准第4.3.8条的 规定; 3面外限位连接件的数量及位置可用目测和尺量。 7.2.8预制外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采用锚栓时,应对锚栓抗拉 拔强度进行检测,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 术规程》JGJ 145 的规定。T 7.2.9建筑外墙接缝密封胶的外观质量检测应包括气泡、结块、 析出物、开裂、脱落、表面平整度、注胶宽度、注胶厚度等内 容,可用观察或尺量的方法进行全数检测。 7.2.10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板的检测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的规定。 7.2.11预制木骨架组合外墙的检测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 结构设计标准》GB50005和《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标准》GB/T 50361的规定。 7.2.12预制轻型结构外墙的制作质量与安装偏差检测尚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的 规定。 7.2.13砌筑类外墙的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有关规定。 7.2.14建筑幕墙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 收标准》GB50210和《建筑幕墙工程检测方法标准》JGJ/T324 的规定进行检测。玻璃幕墙的检测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

7.2.5预制外墙的填充材料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可通过且

7.2.8预制外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采用锚栓时,应对锚栓

7.2.12预制轻型木结构外墙的制作质量与安装偏差检测尚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的 规定。

7.2.14建筑幕墙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

收标准》GB50210和《建筑幕墙工程检测方法标准》JGJ/T32 的规定进行检测。玻璃幕墙的检测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

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的相关规定;金属与石材幕墙的检 测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 133的相关规定;人造板材幕墙的检测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人造板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336的相关规定。 7.2.15建筑外墙的抗风压性能、层间变形性能,耐撞击性能 耐火极限等检测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测,每个检验批的抽查位置应为相邻两层4块墙板形成的水平和 竖向十字接缝区域,面积不得少于10m,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JGJ/T299的 规定。

7.3.1外门窗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性能、传热系数的检测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10的规定,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 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的规定。 7.3.2,外门窗的防水性能应采用现场淋水试验进行检测,检测 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 205的规定。

8.3供暖、通风、空调及燃气

8.3.1装配式住宅建筑空调系统的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新风 量、定风量系统平衡度等检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风与空调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和《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132的规定。 8.3.2通风系统检测可根据需要选择通风效率、换气次数、风 管漏风量等内容。

室内环境参数检测使用的主要仪器及其性能参数应符合

1室内环境参数检测仪器及性能参

8.3.4空调系统的室内温湿度、风速以及换气次数等参数要求 设计无特殊要求的,宜符合表8.3.4的规定。

表8.3.4空调系统室内参数要求

8.3.5风管允许漏风量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

8.3.5风管允许漏风量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

8.3.5风管充允许漏风量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规定,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规定。 空调机组噪声的合格判据应符合表8.3.6的规定。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规定

8.3.6空调机组噪声的合格判据应符合表8.3.6的规定。

8.3.6空调机组噪声的合格判据应符合表8.3.6的规

表8.3.6空调机组噪声限值

8.3.7 燃气管道焊缝外观质量可采用自测方式进行检测,对接 焊缝内部质量可采用射线探伤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无损检测金属管道熔化焊环向对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方 法》GB/T12605的规定且焊缝质量不应小于Ⅲ级焊缝质量 标准。

8.4.1电气系统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的 规定。

8.4.2防雷与接地应全数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应为合格,合格 率应为 100%。

8.4.2防雷与接地应全数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应为合格,合格

9.1.1装配式住宅建筑的装饰装修系统检测应包括装配式内 隔墙系统、吊顶系统、地面系统、集成厨卫系统与内门窗等 内容。 9.1.2装饰装修系统检测时,每一户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9.2装饰装修系统

9.2.1装配式内隔墙系统检测应

1固定较重设备和饰物的轻质隔墙,应对加强龙骨、内衬 板与主龙骨的连接可靠性进行检测;预埋件位置、数量应符合设 计要求; 2用手摸和目测检测隔墙整体感观,隔墙表面应平整光滑 色泽一致、洁净、无裂缝,接缝应均匀、顺直; 3X用手扳和目测检测墙面板关键连接部位的安装牢固度 且墙面板应无脱层、翘曲、折裂及缺陷。 9.2.2吊顶系统的检测方法和要求应符合表9.2.2的规定

表9.2.2吊顶系统检测方法和要求

续表9.2.2序号检测项目检测要求及允许偏差检测方法人目测;手扳,尺吊杆、龙骨和面板、3安装应牢固量;检查隐蔽工程验格栅收记录和施工记录目测;检查产品合吊杆和龙骨的材质格证书、性能检验报规格、安装间距及连接符合设计要求告、进场验收记录和方式复验报告应按其施工工艺标准进行板缝防裂处理;安装双层板石膏板、水泥纤维板5时,面层板与基层板的接缝的接缝应错开,并不得在同一根龙骨上接缝洁净、色泽一致,不得有6面板、格栅材料表面翘曲、裂缝及缺损;压条应目测;尺量平直、宽窄一致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位置应合理、美观,与设备设施安装目测面板、格栅的交接应吻合、严密填充吸声材料的品种符合设计要求,并有防散检查隐蔽工程验收8和铺设厚度落措施记录和施工记录用2m靠尺和塞尺9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3mm检查整体面层吊顶缝格、凹槽5m拉线或钢直尺10允许偏差3mm直线度检测39

地面系统的检测方法和要求应符合表9.2.3的规定

表9.2.3地面系统检测方法和要求

9.2.5集成厨卫系统其他性能检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住宅 整体卫浴间》JG/T183和《住宅整体厨房》JG/T184的规定。 9.2.6/内门窗系统检测方法和要求应符合表9.2.6的规定,

表 9.2.6内门窗系统检测方法和要

9.2.7装饰装修系统的涂饰工程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9.3.1室内环境检测应在装饰装修工程完成后进行,开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规定。 9.3.2装配式住宅建筑室内环境检测可根据需要选择空气质量 检测、声环境质量检测、光环境质量检测和热环境质量检测等内 容。空气质量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 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声环境质量检测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B096的规定,光环境质量检测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光环境评价方法》GB/T12454的规定, 热环境质量检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热坏境测试方法标 准IGI/T 34 7的

附录A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

1测深尺可用数显深度尺或数显游标卡尺,测深尺量程不 宜小于15mm,最小分辨率单位应为0.01mm; 2透明多孔基准板宜为硬质塑料板,厚度应为5.0mm土 0.1mm,孔径应为3.0mm±0.1mm,孔距应为10.0mm±0.5mm。 A.0.2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的粗糙度检测前应检查检测仪器 状态,并应记录工程名称楼号、楼层、构件编号、检测人员信 息等。 A.0.3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的粗糙度测区应为长方形,并避 开有明显突出棱角的区域,每个粗糙面的测区数量及划分应符合 1对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预制混凝 土叠合墙板,测区数量不应少于8个,每个测区面积宜为 0.020m²~0.050m²,相邻两测区中心间距对楼板和梁不宜小于 粗糙面长边的1/12、对墙板不宜小于粗糙面长边的1/6; 2对预制混凝土梁端、预制混凝土柱端,测区数量不应少 于2个,每个测区面积宜为0.005m²~0.030m²,相邻两测区中 心间距不宜小于粗糙面长边的1/2: 3对预制混凝土墙端,测区数量不应少于4个,每个测区 面积宜为0.005m~0.030m,相邻两测区中心间距不宜小于粗 糙面长边的1/6; 4当透明多孔基准板位于测区中心时,测区边缘到透明多 孔基准板相应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倍透明多孔基准板孔距, A.0.4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粗糙度检测(图A.0.4)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透明多孔基准板应紧贴测区内预制混凝土构件粗糙面, 测深尺的测量面应紧贴透明多孔基准板表面,测深尺与透明多孔 基准板应保持垂直; 2测深尺的探针应穿过透明多孔基准板的孔洞测量凹面最 低点深度,凹凸深度应为测深尺的读数与透明多孔基准板厚度的 差值; 3在对每个测区进行测量时,透明多孔基准板应设置于凹 面较为集中区域: 4每个测区内测得的不同位置的凹凸深度数据不应少于16 个,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后的数据可视为有效凹凸深度 数据。

1测深尺(局部);2一透明多孔基准板,3一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粗糙面

A.0.5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粗糙度评价指标应按下列公式 计算:

N (; 一μ)? CV u

武中: 凹凸深度平均值(mm),计算时应精确至0.1mm; CV一凹凸深度变异系数,计算时应精确至0.1; 各个测区所测有效凹凸深度数据(mm);

租糙面各测区所测有效回凸深度息数。 A.0.6当凹凸深度平均值μ和凹凸深度变异系数CV同时满足 下列条件时,可评定预制混凝土构件结合面粗糙度合格: 1对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预制混凝土叠合梁、预制混凝 土叠合墙板:

μ≥4.0 CV < 0. 4

附录B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方法

B.1.1检测仪器、辅助工具及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灌浆饱满度检测仪幅值线性度应满足每10.0dB优于 1.0dB的要求,频带宽度应为10kHz~100kHz;

2传感器宜采用阻尼振动 传感器(图B.1.1),其端头核心 元件直径不应大于10.0mm 端头核心元件相连的钢丝直径应 为2.0mm~3.0mm; 3传感器和橡胶塞应集成 设计,橡胶塞上钢丝穿过孔的孔 径应与钢丝直径相同,排气孔的 孔径不应小于3.0mm。 B.1.2X灌浆饱满度检测前应检 查检测仪器状态,并应记录工程 名称、楼号、楼层、套筒所在构 件编号、套筒具体位置、检测人 员信息等。

图B.1.1传感器示意 1端头核心元件;2一钢丝(一端 与端头核心元件相连,另一端与灌 象饱满度检测仪相连);3一橡胶塞: 4一排气孔

B.1.3采用预埋传感器法检测套筒灌浆饱满度时应符合下列

1传感器应设置于套筒的出浆口,钢丝应与钢筋连接方向 保持垂直;对于全灌浆套筒连接,端头核心元件应伸至套筒内靠 出浆口一侧的钢筋表面位置;对于半灌浆套筒连接,端头核心 元件应伸至套筒内靠近远端套筒内壁位置; 2传感器就位时,自带橡胶塞的排气孔应位于正上方;橡

胶塞应在出浆口紧固到位,出浆时不应被冲出;橡胶塞上的排气 孔应保持畅通; 3灌浆过程中,可将灌浆饱满度检测仪与传感器相连:实 时监测传感器的波形和振动能量值;灌浆结束5min后,再次通 过灌浆饱满度检测仪检测传感器的波形和振动能量值,并做好 记录。 B.1.4预埋传感器法可用于套筒单独灌浆和连通腔灌浆等方式 的灌浆饱满度检测;当采用连通腔灌浆方式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宜选择中间套筒的灌浆口作为连通腔灌浆口,距离灌浆 口最远的套简宜预理传感器;其他套筒的灌浆口和没有预理传感 器的套筒的出浆口出浆时应及时进行封堵; 2对于预埋传感器的套筒,当传感器自带橡胶塞的排气孔 有灌浆料流出时应采用细木棒封堵排气孔; 3连通腔灌浆口应在灌浆完成后迅速封堵 B.1.5套筒灌浆饱满度应根据灌浆饱满度检测仪输出的波形和 振动能量值(图B.1.5)判断,灌浆饱满判断的阈值宜根据平行 试件模拟漏浆后测得的能量值确定, 日不宜大王150

图B.1.5灌浆饱满度检测仪输出的波形和振动能量值

B.1.6对判断灌浆不饱满的套筒应立即进行补灌处理,并应符 合下列规定: 1对连通腔灌浆方式,宜优先从原连通腔灌浆口进行补灌; 从原连通腔灌浆口补灌效果不佳时,可从不饱满套筒的灌浆口进 行补灌;

2对于单独灌浆方式,可从不饱满套筒的灌浆口进行补灌: 3补灌后应对原灌浆不饱满套筒的灌浆饱满度进行复测 直至灌浆饱满。 人X

B.2预理钢丝拉拨法

B.2.1检测仪器、辅助工具及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拉拔仪量程不宜小于10kN,最小分辨率单位不应大 于 0. 01kN; 2钢丝(图B.2.1)应采用光圆高强不锈钢钢丝,抗拉强 度不应低于600MPa,直径应为5.0mm土0.1mm,端头锚固长 度应为30.0mm±0.5mm;

用 图B.2.1钢丝示意 钢丝锚固段;2一钢丝隔离段;3橡胶塞,4一钅 钢丝拉拔段 3钢丝和橡胶塞应集成设计,橡胶塞上钢丝穿过孔的孔径 立与钢丝直径相同; 钢丝在锚固段与橡胶塞之间的部分应与灌浆料浆体有效 隔离。 B.2.2灌浆饱满度检测前应检查检测仪器状态,并应记录工程 名称、楼号、楼层、套筒所在构件编号、套筒具体位置、检测人 员信息等。 B.2.3采用预埋钢丝拉拔法检测套筒灌浆饱满度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钢丝应设置于套筒的出浆孔,并与钢筋连接方向保持垂 直,其端部应到达套筒内靠近出浆孔一侧的钢筋表面位置;钢丝 有效隔离长度和橡胶塞在钢丝上的位置,应根据套筒出浆口与套 筒内靠近出浆孔一侧的钢筋表面的垂直净距确定;

1钢丝应设置于套筒的出浆孔,并与钢筋连接方向保持重 直,其端部应到达套筒内靠近出浆孔一侧的钢筋表面位置;钢丝 有效隔离长度和橡胶塞在钢丝上的位置,应根据套筒出浆口与套 简内靠近出浆孔一侧的钢筋表面的垂直净距确定;

2橡胶塞与出浆口之间应留有一定空隙,当出浆口出浆时, 应及时用橡胶塞封堵出浆口: 3套筒灌浆后应做好现场防护工作,预埋钢丝不应被损环 4预埋钢丝实施拉拔时的灌浆料自然养护时间不应少 于3d; 5拉拔时,拉拔仪应与预埋钢丝对中连接,拉拔荷载应连 续均匀施加,速度应控制在0.15kN/s~0.50kN/s;钢丝被完全 拔出后,应记录极限拉拔荷载值,数值应精确至0.1kN。 B.2.4预埋钢丝拉拔法可用于套筒单独灌浆和连通腔灌浆等方 式的灌浆饱满度检测;当采用连通腔灌浆方式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宜选择中间套筒的灌浆口作为连通腔灌浆口。距离灌浆 口最远的套筒宜预埋钢丝,其他套筒的灌浆口和没有预埋钢丝的 套筒的出浆口出浆时应及时进行封堵; 2对于预埋钢丝的套筒,当出浆口出浆时用钢丝自带橡胶 塞封堵出浆口 3连通腔灌浆口应在灌浆完成后迅速封堵。 B.2.5测点实测极限拉拔荷载值P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时,可判 断测点对应套筒灌浆饱满

p≥60% 1+P2+P3 3 p≥ 1. 5

测点实测极限拉拔荷载值p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判断 测点对应套筒灌浆不饱满。

b<. 40% ( PI + P2 + P3 3 p< 1. 0

式中:P1、p2、P3 分别为同一批测点极限拉拨荷载中3个最 大值(kN); 对应测点实测极限拉拨荷载值(kN)

B.3.1采用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时,检测及防护要求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的最大管电压不宜低于300kV 2 控制器最长延迟开启时间不应低于90s。 B.3.3X射线胶片成像法现场检测宜在灌浆完成7d后进行。 B.3.4检测前应检查检测仪器状态,并应记录工程名称、楼 号、楼层、套筒所在构件编号、套筒具体位置、检测人员信 息等。 B.3.5采用X射线成像法检测套筒灌浆饱满度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图像接收装置和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应分别设置于预制 构件的相对两侧(图B.3.5),图像接收装置应与预制构件紧贴; 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的射线源应正对被测套筒,射线源与图像 接收装置的距离应满足测试要求;

1图像接收装置和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应分别设置于预制 沟件的相对两侧(图B.3.5),图像接收装置应与预制构件紧贴; 更携式X射线探伤仪的射线源应正对被测套筒,射线源与图像 妾收装置的距离应满足测试要求;

GTCC-110-2019 机车车辆合成闸片-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图B.3.5采用X射线成像法检测套筒灌浆饱满度的示意 1一X射线源;2一套简:3一图像接收装置

2控制器与便携式X射线探伤仪之间的连接线长度应满足

安全要求,管电压、管电流和曝光时间等参数应预先通过试验 确定; 3控制器的延迟开启时间,应满足检测人员安全撤离要求; 4 曝光完成后,控制器应能自动停止测量。 B.3.6检测完成后,应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必要时可采用局 部破损法对检测结果进行校核,

C.0.1检测仪器、辅助工具及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冲击回波仪应配置钢球型冲击器或电磁激振的圆柱型冲 击器; 2冲击回波仪应配置测量表面振动的宽频带接受传感器: 可为速度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带宽宜为800Hz~100kHz; 3数据采集仪宜具备信号放大功能,且增益可调; 4数据采集仪宜配有不少于2通道的模/数转换器,转换精 度不应低于物理24位,采样频率不应低于1000kHz,且采样点 数可调; 5冲击回波仪系统噪声应小于50μV; 6仪器应能实时显示冲击时传感器的输出时域信号,并应 具有频率幅值谱分析功能。 C.0.2冲击回波仪工作环境温度宜为0℃~40℃,不宜在机械 振动和高振幅电噪声干扰环境下使用。 C.0.3检测前应检查检测仪器状况,并应记录工程名称、楼 号、楼层、检测项目所在构件编号、检测人员信息、设备参数 (激振方式、传感器型号)等。 C.0.4受检构件测区外缘距构件的变截面或侧表面的最小距 离,应大于沿冲击方向的构件厚度;测区范围应大于预估缺陷的 区域,并应有进行对比的同条件正常混凝土部位。 C.0.5检测部位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平整。 C.0.6当采用单点式冲击回波仪检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测区的测点,应按等间距网格状布置,测点数量不 应少于20个; 2冲击点位置与传感器的间距应小于所测构件实际厚度

的40%; 3采集信息和激振信息应根据结构尺寸和类型确定。 C.0.7采用冲击回波法检测浆锚搭接灌浆饱满度时宜符合下列 规定: 1测线宜垂直于套筒或浆锚孔道走向布置;当有双层套筒 或浆锚孔道时,宜从两个侧面进行检测; 2测线上各测点的间距应小于套管或浆锚孔道直径的1/2, 宜为2cm~5cm;冲击点和接收器间的距离宜小于测点的间距; 4当灌浆处测点的测试信号频率峰值与正常混凝土部位频 率峰值基本相同,且仅出现一个与构件尺寸对应的频率峰值, 或向低频轻微漂移并出现另个高频峰值fs,可判断套筒内灌 浆密实; 5当灌浆处测点的测试信号频率峰值明显小于正常混凝土 部位的频率峰值,或向低频明显漂移并出现另个高频峰值,可 判断套筒内灌浆不密实。 C.0.8用冲击回波法检测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缺陷,应符合下 列规定: X结合面上部混凝土层厚度不应超过检测仪器的检测厚度 范围; 2测试面宜平行于结合面; 3瞬时应力波的反射时间明显长于无缺陷区域,或综合分 析得出的测试构件厚度为表层结构厚度时,可判断结合面分层、 空鼓。 C.0.9冲击回波法的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JGJ/1411 的规定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V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木结构设计标准》GB50005 2《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6《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 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 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 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1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 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标准》GB50300 1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1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 16《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 17 《木骨架组合墙体技术标准》GB/T50361 18《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 19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 2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 21《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 22 《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GB/T50708 2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 2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 25《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

GB/T 51317-2019 石油天然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26《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充许偏差》GB/T222 2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223.3~GB/T223.86 28《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8.1 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229 30《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 31《碳素结构钢》GB/T700 32《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 33《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 术条件》GB/T1231 34《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 35《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I1720 3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1766 37《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1839 38《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 氙弧辐射》GB/T1865 39《木材含水率测定方法》GB/T1931 40《木材密度测定方法》GB/T1933 4K《木材抗弯强度试验方法》GB/T1936.1 42《木材抗弯弹性模量测定方法》GB/T1936.2 43《钢丝验收、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2103 44《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GB/T2650 45 《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652 46《厚钢板超声检测方法》GB/T2970 47《合金结构钢》GB/T 3077 48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 49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5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 5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GB/T3098.2

7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20066 77《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 7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79 80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81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M70 82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 8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N102 84《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 85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I/T110 86《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 87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 88《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 89《混凝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JGJ/T152 90 《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05 91《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 92 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60 3《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粘结质量技术规程》 JGJ/T277 94《建筑防水工程现场检测技术规范》JGJ/T299 95《建筑幕墙工程检测方法标准》JGJ/T324 96《人造板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336 97《建筑热环境测试方法标准》JGJ/T347 98《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 99《住宅整体卫浴间》JG/183 100《住宅整体厨房》JG/T184 101《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1408 102《冲击回波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JGJ/T41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