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T 279-2018 城镇桥梁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技术标准.pdf

CJJT 279-2018 城镇桥梁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技术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2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0420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CJJT 279-2018 城镇桥梁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施工技术标准.pdf

城镇桥梁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总则 91 2 术语和代号 92 2.1术语 92 桥面铺装结构组合: 93 3.2桥面典型铺装结构 93 3.3特殊部位典型铺装结构 97 材料 98 4.2 沥青胶结料· 98 4.3 集料 98 4.4 填料和纤维 99 4.5 功能调联层原材料 99 4.6 界面功能层材料 100 桥面板预处理 101 5.1 一般规定 101 5.2 混凝土桥面板预处理· 101 5.3 钢桥面板预处理 101 6 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 103 6.3防水粘结层施工 103 6.5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 103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铺装 104 7.2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级配及性能要求 ·· 104 7.3防水粘结层施工 105 7.6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施工 .. 105 功能调联层与高黏高弹改性沥青SMA组合铺装 106

8.3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07 8.4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施工 107 8.5高黏高弹改性沥青SMA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要求 108 8.6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的施工 108 8.7高黏高弹改性沥青SMA施工 109 其他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 110 9.1一般规定 110 9.2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10 9.3防水粘结层、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和粘层施工 111 质量检验与验收. 112 10.1 一般规定· 112 10.3质量验收 112 付录A桥面铺装粘结强度试验方法 113 附录B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刘埃尔流动性试验方法 114 115

1.0.1~1.0.3本章规定了制定本标准的目的、适用范围、主要 内容。桥面铺装工程施工除应遵守本标准规定外,本标准未做明 确规定的,应参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执行。 桥面铺装技术仍然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铺装层性能呕 需提高,本标准鼓励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但 应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

DBJ/T15-162-2019标准下载3.2桥面典型铺装结构

3.2.2近20年来,国内外均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出许多性 能优异的铺装材料,本条规定了应用较为广泛、成功案例较多、 施工应用经验较为成熟的儿种铺装结构。 典型铺装结构包括普通改性沥青混合料(SMA、AC)、高 黏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SMA、OGFC)、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 (SMA)、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环氧沥青混合料(EA)、 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等材料。 普通改性沥青混合料(SMA、AC)一般作为混凝土桥面双 层铺装的上、下层材料,普通改性沥青混合料SMA也可作为钢 桥面的上、下层材料;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SMA)一般作为 钢桥面和混凝土桥面双层铺装的上层材料;高黏高弹改性沥青混 合料(SMA)一般作为混凝土桥面的单层铺装和钢桥面双层铺 装的上层材料;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一般作为钢桥面铺装 的下层材料,也可作为混凝土桥面铺装的下层材料;环氧沥青混 合料(EA)一般作为钢桥面铺装层的上、下层材料,也可作为 大跨径桥梁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材料: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和纤维 混凝土一般作为钢桥面铺装的功能调联层材料,也可用于混凝土 桥面调平层材料。 选取铺装层的总厚度和压实度应满足桥梁设计要求,单层厚 度应根据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确定,沥青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应 与单层厚度相匹配,最小厚度不宜小于其公称最大粒径的2.5倍 一3倍。 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用于钢桥面功能调联层的 铺装,其厚度小于50mm时,不利于剪力钉和钢筋网的设置以

及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当厚度大于100mm时,则显著增加桥梁 的静荷载。在大量工程应用中,采用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铺装 时,其厚度宜为50mm~60mm,采用纤维混凝土铺装时,其厚 度宜为60mm~100mm

3.2.4丙烯酸防腐漆、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丙烯酸树脂黏结 剂三种材料通常配合使用,分别起到防腐层、防水层和粘结层的 作用。

3.2.4丙烯酸防腐漆、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丙烯酸树脂

内烯酸防腐漆通常指以丙烯酸树脂为主基料,配以改性树 脂、颜料、填料、助剂、溶剂等组成的防腐漆。 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通常由甲基内烯酸甲酯、改性树脂、颜 真料、助剂等组成,经引发剂引发而固化形成具有防水性能涂膜 的涂料。 内烯酸树脂黏结剂通常指含有内烯酸树脂成分的溶液,其在 自然环境下固化成膜,并在较高温度环境下进一步固化产生较高 粘结强度,通常起到甲基内烯酸甲酯树脂与沥青混合料层间粘结 的作用。 高黏高弹改性沥青是通过向基质沥青中掺加增黏、增弹、增 容、增塑等组分,制备出60℃黏度不低于60000Pa·S,25℃弹 性恢复率不低于90%,软化点不低于90℃,5℃延度不低于 40cm的特种改性沥青。作为界面功能层材料同时具有防水、粘 结和应力吸收阻止裂缝反射的功能

3.2.5所列铺装方案是在总结我国近年来桥面铺装研究成果及

所列铺装方案是在总结我国近年来桥面铺装研究成果及

工程应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常用铺装结构层材料类型而提 出的,已在国内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一定代表性,供 设计、施工人员参考,而不是限定。在实际桥面铺装工程中,设 计人员可根据实际工程需求进行优化组合。 近年来,随着改性沥青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性能优 异的改性沥青品种,如高弹改性沥青和高黏高弹改性沥青,用作 桥面铺装工程表现出优异的路用性能和耐久性能。为了与普通改 性沥青混凝士SMA或AC相区别,高弹改性沥青SMA和高黏

3.2.6在我国城镇桥梁建设中,对于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较 多的结构形式仍然是普通改性沥青混凝土AC/SMA的双层铺装 结构。

3.2.6在我国城镇桥梁建设中,对于混凝土桥面铺装,

出于路面功能性要求的考虑,当混凝土桥面铺装下面层采用 普通改性沥青混凝土AC/SMA时,上面层可采用具有排水、抗 滑、降噪功能的OGFC路面,但上下层间不得采用改性乳化沥 青作为粘层,应采用热洒改性沥青作为防水粘结层,且在铺装结 构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桥面排水的要求,避免雨水渗入OGFC 路面中不能有效排出。 因高黏高弹改性沥青SMA混凝土较普通改性沥青SMA混 凝土,具有更优异的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抗水损害等性能: 可用于混凝土桥面单层铺装,此时层间应采用高黏高弹改性沥青 作为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以提高层间抗剪和防水性能,且当混 凝土桥面板出现裂缝时,可以有效阻止裂缝反射至面层。 大跨径、重载交通桥梁等对沥青混凝土性能要求较高的混凝 土桥面铺装工程,可采用高黏高弹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十普通 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铺装或单 开自化

的结构形式,也可采用高弹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十浇注式沥青 混凝土或环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铺装的结构形式,以提高桥面铺 装层的高温抗车辙和低温抗疲劳开裂等性能

3.3特殊部位典型铺装结构

3.3.1特殊部位是指中央分隔带、拉(吊)索区、检修道和人 行道等摊铺机不能进行摊铺作业的区域。 3.3.2、3.3.3中央分隔带、拉(吊)索区、检修道和人行道, 很难采用摊铺机和压路机等设备进行施工,通常采用人工摊铺的 方法施工。采用无需碾压或易碾压密实的材料,能够取得较好的 密实效果并有效隔绝水分的渗透,如采用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和砂 粒式沥青混合料等。铺装材料与结构可结合实际工程情况,选择 本标准推荐的方案,施工单位也可选择经实践检验具有良好耐久 性的其他铺装材料与结构进行铺装。对于I型铺装结构,浇注式 沥青混凝土表面采用单粒径的彩色碎石,主要是出于美观的需 要,也可以采用普通的单粒径碎石代替。 对于摊铺机不能展开施工,但压路机能够作业的中央分隔 带、拉(吊)索区,经过验证采用人工摊铺、压路机碾压的方式 也能达到较高的压实度,除推荐的典型结构外,铺装材料与结构 可与主桥一致,采用人工摊铺、机械碾压的方式作业,且在铺装 层表面涂刷改性乳化沥青加强防水。 对于摊铺机不能展开施工,但压路机能够作业的人行道,经 过验证采用人工摊铺、压路机碾压的方式也能达到较高的压实 度,除推荐的典型结构外,铺装材料可采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且采用人工摊铺、机械碾压的方式作业。沥青混凝土与桥面板间 应做好防水和粘结处理,应采用便于施工、防水性能好且与沥青 混凝土具有良好粘结性能的防水粘结材料,以提高桥面防水和抗 剪性能

4.2.1普通改性沥青是指在基质沥青中加入SBS等改性剂制备 的改性沥青,其软化点、5℃延度和弹性恢复性能较高弹改性沥 青和高黏高弹改性沥青低,且60℃黏度较高黏高弹改性沥青低, 一般用作水泥混凝土梁桥面双层铺装结构的SMA和AC沥青混 凝土制备,为了区别于高弹改性沥青、高黏高弹改性沥青,引入 普通改性沥青的术语

4.2.1普通改性沥青是指在基质沥青中加入SBS等改收

4.2.3高黏高弹改性沥青是在基质沥青中加入增黏、增弹、

容、增塑等改性组分制备的特种改性沥青,具有高软化点、高黏 度、高延度、高弹性恢复的特点,配置的沥青混合料同时具有优 良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和低温抗疲劳开裂等性能,在满足表4.2.3 中技术要求时,既适用于夏炎热地区又适用于夏凉地区的桥面铺 装,因此本条未作气候分区。 4.2.4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常用改性沥青分为三类:I为聚合物 改性沥青,Ⅱ为聚合物改性沥青与天然沥青复合改性沥青,Ⅲ为 道路石油沥青与天然沥青复合改性沥青。 为了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常在沥青中掺入湖沥 青等天然沥青。天然沥青虽然有耐老化、热稳定性好等优点,但

容、增塑等改性组分制备的特种改性沥青,具有高软化点、高黏 度、高延度、高弹性恢复的特点,配置的沥青混合料同时具有优 良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和低温抗疲劳开裂等性能,在满足表4.2.3 中技术要求时,既适用于夏炎热地区又适用于夏凉地区的桥面铺 装,因此本条未作气候分区。

改性沥青,Ⅱ为聚合物改性沥青与天然沥青复合改性沥青,Ⅲ为 道路石油沥青与天然沥青复合改性沥青。 为了提高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常在沥青中掺入湖沥 青等天然沥青。天然沥青虽然有耐老化、热稳定性好等优点,但 其常温、低温下的脆性限制了其在钢桥面铺装中的应用。德国在 1993年修订钢桥面铺装技术规范时,规定在钢桥面铺装中不得 使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天然湖沥青,但我国气候条件和交通条 件与德国差异较大,因此我国仍规定可使用天然沥青

4.6.1我国早期也采用无机富锌漆和热喷金属锌作为钢桥面防 腐层材料,但经工程实践证明,此两类材料界面粘结强度低于环 氧富锌漆,且受到水侵蚀时容易失效导致界面脱层,因此本标准 未纳入此两类防腐材料

4.6.1我国早期也采用无机富锌漆和热喷金属锌作为钢桥面防 腐层材料,但经工程实践证明,此两类材料界面粘结强度低于环 氧富锌漆,且受到水侵蚀时容易失效导致界面脱层,因此本标准 未纳人此两类防腐材料。 4.6.6溶剂型沥青黏结剂主要用于钢板与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之 间的粘结,也可用于改性沥青胶砂与I型环氧树脂防水层之间的 粘结。参照日本规程要求(大于或等于1.4MPa)并考虑我国交 通气候条件较恶劣,确定了其与钢板间粘结强度要求大于或等于 1.5MPa。另外,溶剂型沥青黏结剂中溶剂一般闪点较低,因此 在施工现场严禁烟火。

4.6.6溶剂型沥青黏结剂主要用于钢板与浇注式沥青混合米

间的粘结,也可用于改性沥青胶砂与I型环氧树脂防水层之间的 粘结。参照日本规程要求(大于或等于1.4MPa)并考虑我国交 通气候条件较恶劣,确定了其与钢板间粘结强度要求大于或等于 1.5MPa。另外,溶剂型沥青黏结剂中溶剂一般闪点较低,因此 在施工现场严禁烟火

4.6.10改性沥青胶砂掺加矿粉后低温柔性试验离散性较大,因

4.6.10改性沥青胶砂掺加矿粉后低温柔性试验离散性车

此规定采用胶结料(改性沥青)进行低温柔性试验

5.1.3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5.1.3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仅 提出了涂层施工环境条件要求(相对湿度不高于80%,环境温 度对于环氧类不低于10℃,对其他类不低于5℃),但未提出喷 砂除锈施工过程中环境温湿度要求,本标准参考现行行业标准 《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105提出了钢表面预处理施工 要求。

5.2混凝士桥面板预处理

5.2.4调平层设置原则如下:当水泥混凝土桥面板的调平

5.2.4调平层设置原则如下:当水泥混凝土桥面板的调平层厚

度大于50mm,需在混凝土桥面板上植人剪力键,铺设钢筋直径 为Φ10~Φ12、网格尺寸为100mm×100mm钢筋网,浇筑钢纤维 或合成纤维混凝土调平。当调平层厚度为10mm~50mm时,视 具体情况可与沥青下面层合并为一层,或采用具有良好高温抗车 辙、低温抗疲劳开裂性能的沥青混凝土铺筑

5.3.5 喷砂除锈施工通常使用全自动无尘喷砂设备,使用丸粒

5.3.5喷砂除锈施工通常使用全自动无尘喷砂设备,

5.3.5喷砂除锈施工通常使用全自动无尘喷砂设备,使用丸粒 金属磨料打砂后钢板表面形状是不同的,如图1所示。即使相同 的清洁度和粗糙度情况下,防腐层和粘结层与钢板结合力也不

同。因此,工艺上要求两种金属磨料配合使用。

图1喷砂后的表面状态示意

5.3.7喷砂除锈后如不及时进行第一层涂层施工,空

5.3.7喷砂除锈后如不及时进行第一层涂层施上,空气中的水 分将会接触到钢桥面板,造成桥面板轻微锈蚀,导致涂层与钢板 粘结效果不佳,因此规定除锈后4h内完成钢板上第一层涂层 施工。

6.3.1防水粘结层施工通常采用人工刮涂、滚涂或机械喷涂等 施工方法

6.3.2环氧树脂防水粘结材料施工通常采用人工刮涂、滚

环氧树脂防水粘结层采用两层施工,能够减少漏涂、少涂所 带来的影响,保证整个防水粘结层无缺陷。 环氧树脂防水粘结材料种类繁多,本标准只提出共性要求, 具体施工细节需参考产品使用说明

6.5环氧沥青混合料施工

6.5.4与钢轮压路机相比,轮胎压路机的优点在于可通

6.5.5摊铺、碾压完成后,环氧沥青混合料强度还不足以开放 交通,因此需要封闭交通进行养生,随着养生时间的增加,其强 度不断增长,直至达到强度要求。

6.5.5摊铺、碾压完成后,环氧沥青混合料强度还不足以开

试验表明,环氧沥青混合料强度的增长速度与材料特性及养 生气温有关,气温越高环氧沥青混合料固化反应越快,所需养生 时间越短。通常确定养生时间的方法是:对摊铺当天的环氧沥青 混合料取样,成型多个马歇尔试件,放置在桥面铺装层上,隔 定时间测试马歇尔稳定度,若马歇尔稳定度达到设计要求即可开 放交通。

7.2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级配及性能要求

7.2.2日本《本州四国联络桥桥面铺装基准》中采用车辙试验 动稳定度评价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热稳定性,规定浇注式沥青混合 料在6℃、0.64MPa轮载作用下车辙撤试验动稳定度不应低于300 次/mm;德国相关规范规定不采用车辙试验动稳定度评价浇注 式沥青混合料热稳定性,而用贯入度来评价,主要由于车辙动稳 定度试验结果与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铺装的车辙病害相关性较差 本标准结合我国气候条件及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应用情况,认为车 撤试验动稳定度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热稳定性缺之控制性,因此 本标准仍采用国际惯用的贯入度和入度增量作为热稳定性控制 指标,根据不同气候分区分别提出技术要求。 贯入度试验方法起源于德国,德国主要进行“贯入度及贯入 度增量试验”,对贯人度与贯入度增量均提出技术要求,40℃贯 入度为1.0mm3.5mm,增量要求小于等于0.4mm;而日本只 对贯入度提出技术要求,40℃贯入度为1.0mm~4.0mm,未对 贯入度增量提出技术要求。本标准参考日本、德国的技术要求 结合我国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多年实践经验,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贯入度及贯入度增量均提出技术要求。日本与德国试验温度均为 40℃,由于我国特殊的气候和交通条件,本标准对入度试验温 度有所提高。 7.2.3流动性指标反映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德国对

7.2.2日本《本州四国联络桥桥面铺装基准》中采用

7.2.3流动性指标反映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施工和易性,德

此未作规定,仅保证能正常完成施工即可。本标准规定了室内目 标配合比刘埃尔流动性指标5s20s的指标(参考日本《本州四 国联络桥桥面铺装基准》),为防止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离析,规定 下限值为5s,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运至现场施工时,流动性只要

满足良好施工和易性即可,一般240℃不大于60s。

7.3.1不同生产厂家对甲基内烯酸甲酯树脂有不同的施工工艺 要求,在此只列出共性条款,具体施工细节需参照材料产品使用 说明,

结作用,一般涂布一遍即可。 溶剂型黏结剂中含有挥发性溶剂,需在溶剂型黏结剂完全干 燥后施工保护层,避免沥青混合料出现鼓包

7.6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施工

7.6.1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石料加热温度以达到拌合后的出料 温度控制要求为准进行调整。 7.6.2出料温度以混合料经专用运输车搅拌后最终达到刘埃尔 流动性要求为准进行调整,为防止沥青老化,在满足各项指标要 求前提下建议采用较低的施工温度

7.6.1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石料加热温度以达到拌合后的出料 温度控制要求为准进行调整。

流动性要求为准进行调整,为防止沥青老化,在满足各项指标要 求前提下建议采用较低的施工温度

8功能调联层与高黏高弹改性

8.2剪力钉与钢筋网安装

8.2.1剪力钉高度宜控制为混凝土厚度的80%~85%,

8.2.1剪力钉高度宜控制为混凝土厚度的80%~85%,剪力钉 高度低于该范围时不利于钢筋网的绑扎或焊接,超过该范围时影 响混凝土振捣密实。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以及工程应用结果表 明:功能调联层与钢板之间的抗剪强度随着剪力钉直径的增大和 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当剪力钉直径为16mm、间距为400mm时, 功能调联层与钢板之间的抗剪强度大于公路一I级汽车荷载(冲 击系数1.3)作用下的最大层间剪应力,可满足受剪承载力要 求,考虑到大纵坡(坡度大于3%)、重载交通等对层间剪应力 的影响,剪力钉的直径和间距可分别在16mm22mm和200mm ~400mm范围内适当调整。

8.2.剪力钉高度宜控制为混凝土厚度的80%~85%,剪力钉 高度低于该范围时不利于钢筋网的绑扎或焊接,超过该范围时影 响混凝土振捣密实。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以及工程应用结果表 明:功能调联层与钢板之间的抗剪强度随着剪力钉直径的增大和 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当剪力钉直径为16mm、间距为400mm时, 功能调联层与钢板之间的抗剪强度大于公路一I级汽车荷载(冲 击系数1.3)作用下的最大层间剪应力,可满足受剪承载力要 求,考虑到大纵坡(坡度大于3%)、重载交通等对层间剪应力 的影响,剪力钉的直径和间距可分别在16mm~22mm和200mm ~400mm范围内适当调整。 8.2.3钢筋网与剪力钉的焊接或绑扎能够提高功能调联层与钢 板的协调变形能力。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当钢筋直径为10mm、 网格间距为100mm,剪力钉直径为16mm、间距为400mm,高 韧性轻集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为52.OMPa、抗折强度为7.2MPa、 弯曲韧性指数120为15.2,功能调联层和钢板的厚度分别为 50mm和10mm,组合构件宽度为700mm,支座跨度为1500mm 时,进行组合构件的正弯矩试验,组合构件在静力加载过程中表 现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塑性阶段。当跨中挠度不大于 10mm时组合构件处于弹性阶段,当跨中挠度为10mm~20mm 时组合构件处于弹塑性阶段。取疲劳荷载上、下限分别为 90.1kN、65.OkN(应力幅35.6MPa),加载频率10Hz进行抗 弯拉疲劳试验,加载至2×10°次时功能调联层未出现裂缝,且 与钢板之间未出现滑移;取疲劳荷载上、下限分别为16.9kN、

12.7kN(应力幅1.49MPa),加载频率10Hz进行组合构件的负 弯矩抗弯拉疲劳试验,加载至2×10°次时功能调联层未出现裂 缝,且与钢板之间也未出现滑移。组合构件的正、负弯矩抗弯拉 疲劳试验表明:功能调联层具有良好的抗弯拉疲劳开裂性能和与 钢板的协调变形能力。采用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的功能调联层与 高黏高弹改性沥青SMA混凝土组合铺装方案,已铺装了1000 余座不同跨径的钢箱梁桥面,均未出现疲劳开裂、推移、拥包等 病害,其中部分桥面已服役超过15年,实际工程应用表明采用 该方案的钢桥面铺装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

8.3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8.3.2采用功能调联层与高黏高弹改性沥青SMA混凝土组合 铺装钢桥面时,虽然在层间设置了具有优异防水和阻止裂缝反射 性能的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功能调联层中钢 筋网和剪力钉的防锈能力,本标准对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和纤维 混凝土的抗渗、抗冻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模型试验和工程应 用结果表明: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的收缩、抗渗和 抗冻等级符合本标准表8.3.2的技术要求时,可有效防止功能调 联层的收缩开裂和冻融循环破坏以及剪力钉、钢筋网和钢桥面板 的锈蚀,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 当桥梁跨度小于60m且刚度较大时,因桥梁跨中挠度和桥 面局部变形均较小,功能调联层中混凝土变形和所受拉应力也较 小,在满足桥梁静载设计要求时,也可采用符合表8.3.2技术要 求的纤维混凝土作为功能调联层材料。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铺 装结构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

8.4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施工

8.4.1在制备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时,应对轻集料进行充分的 预湿饱水处理,以防止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轻集料吸水造成堵管 和浇筑施工困难

8.4.2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应采用混凝

8.4.2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应采用混凝土搅拌运 输车运输,可保持混凝土的匀质性,且在混凝土落度损失较大 影响泵送施工时,可加人适量减水剂搅拌均匀,使混凝土满足施 工和易性要求。

8.4.4在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浇筑时,若自由倾 落高度超过2m,混凝土易发生离析,浇筑过程中可采用串筒、 斜槽或溜管等辅助工具,使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 功能调联层采用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时,采用振动梁或平板 振动器振捣密实,可避免轻集料上浮造成的混凝土不匀质,进而 影响功能调联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8.4.4在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浇筑时,若自由倾

8.5高黏高弹改性沥青SMA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要求

8.5.1高黏高弹改性沥青SMA混合料和普通改性沥青SMA混 合料矿料级配设计方法相同,区别仅在于沥青胶结料不同,因此 高黏高弹改性沥青SMA配合比设计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 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O的规定进行。 8.5.2高黏高弹改性沥青SMA主要用于钢桥面的功能调联层 与SMA组合铺装和水泥混凝土桥面SMA单层铺装,因此高黏 高弹改性沥青SMA的动稳定度(60℃)、一10℃弯曲应变、冻 融劈裂强度比、浸水残留稳定度等技术指标要求均比普通改性沥 青SMA高。大量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当高黏高弹改性沥青 SMA技术指标满足表8.5.2要求时,钢桥面的功能调联层与 SMA组合铺装和水泥混凝土桥面SMA单层铺装均具有优异的 路用性能和耐久性能

8.6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的施工

8.6.2钢桥面功能调联层与高黏高弹SMA组合铺装或混凝土 桥面采用高黏高弹改性沥青SMA单层铺装时,因SMA铺装厚 度较薄,其与混凝土层间剪应力较大,需要提高两种材料之间的 界面粘结性能以及桥面的防水性能,以防止单层铺装SMA发生

推移和水分渗透导致剪力钉、钢筋网等锈蚀。模型试验和大量工 程应用表明:采用热洒1.6kg/m~2.0kg/m高黏高弹改性沥青 作为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时,铺装层间抗剪强度大于1.2MPa, 粘结强度达到0.7MPa,且在0.7MPa水压力下1h不透水,并 能够有效阻止裂缝反射,其性能优于采用普通改性沥青作为防水 粘结层,因此,本标准规定在这两种铺装结构中的界面功能层材 料应采用高黏高弹改性沥青,并撒布面积约占铺装面积65%~ 75%、粒径为4.75mm~9.5mm或者9.5mm~13.2mm的预拌 碎石,以防止在摊铺上层高黏高弹改性沥青SMA混凝土时 粘轮。

8.7高黏高弹改性沥青SMA施

8.7.1~8.7.3高黏高弹改性沥青黏度较高,利用其制备的 SMA,其拌合、摊铺、初压的温度应比普通改性沥青适当提高 拌合时间应适当延长,以保证高黏高弹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 拌合均质性和压实度。

本章将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环氧沥青混凝土以及功能调联层 与SMA组合的桥面铺装之外的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定义为其他 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如普通改性沥青混凝土(AC、SMA)、 高弹改性沥青SMA、高黏高弹改性沥青OGFC的桥面铺装。

9.1.1严禁在桥面板未完全干燥条件下铺设防水粘结层及摊铺 历青混合料,以防止桥面板中的水分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遇热形 成水汽,使防水粘结层和沥青混凝土层产生鼓包。

9.2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9.2.1高弹改性沥青SMA与普通改性沥青SMA、高黏高弹改 性沥青OGFC与高黏改性沥青OGFC的区别主要是沥青胶结料 种类不同,矿料级配设计方法相同,因此可采用现行行业标准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O的规定进行。 9.2.2根据我国桥面铺装使用气候条件现状(在实测中,夏炎 热区的城镇桥梁桥面铺装极端最高温度高达70℃),本标准参考 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O气候分 区方法,分别针对不同气候区域提出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技术指标 要求,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O中的相应指 标要求高。 当钢桥面采用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或环氧沥青混凝土与高 弹改性沥青SMA组合铺装时,考虑到钢桥面铺装变形较大, 对高弹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低温弯曲应变也提出了较高 要求。

9.3防水粘结层、防水粘结应力吸收层和粘层施工

9.3.2改性乳化沥青作为界面功能层材料时,防水性能较差, 不宜作为防水粘结层使用,可作为沥青混凝土双层铺装的粘层 材料

9.3.4高黏高弹改性沥青(GFC具有较高的渗水系数,出于桥 面防水的考虑,高黏高弹改性沥青OGFC与下层沥青混凝土层 可不宜采用改性乳化沥青作为粘层,宜采用热洒改性沥青作为防 水粘结层

10.1.2桥面沥青铺装层在不同环境、不同碾压机械和不同使用 要求的情况下进行施工,设计文件针对其具体情况会提出具体要 求,因此,桥面铺装层施工前铺筑试验段,检测其各项试验指标 以满足设计要求。 10.1.3施工原始记录是对施工过程最基本而原始的真实写照: 如施工的具体部位、尺寸、进度、时间、气象;施工的机具、工 艺;设备的安装、调试;原材料规格、质量、数量等。大部分属 于隐蔽而不可再现的内容,是质量保证资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现场质量检验报告的依据,也是工程验收的必备文字资料。

10.3.4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或纤维混凝土与剪力钉、钢筋网组 成的功能调联层,剪力钉焊接质量,钢筋网、高韧性轻集料混凝 土和纤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功能调联层的整体性和耐久 性,其质量验收除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外,还对混凝土拌 合物、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和弯曲韧性指数的检验作了规定,以 确保施工质量。 10.3.8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厚度、压实度、平整度、渗水系 数、构造深度、摩擦系数等指标T/CSPSTC 44-2019标准下载,关系到桥面沥青铺装层的使用 功能和耐久性,交工检查验收时应严格控制

附录A桥面铺装粘结强度试验方法

1测试防水粘结层与钢板或混凝土板之间的粘结强度时, 破坏面可能出现在防水粘结层与钢板或混凝土板间、防水粘结层 内部、拉拔头与防水粘结层之间;测试沥青混合料与下部结构之 间的粘结强度时,破坏面可能出现在防水粘结层与钢板或混凝土 板间、防水粘结层内部、防水粘结层与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层之 间、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层内部等部位; 2当出现拉拔头与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层之间脱层,或破 坏情况全部为沥青混合料内部断裂时视为粘结强度大于测试值; 3若破坏面出现在沥青混合料铺装结构层与防水粘结层间 或防水粘结层与钢板或混凝土板间,应描述粘结层被拉脱的面积 占整个粘结层试验面积的白分比

附录 B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刘埃尔 流动性试验方法

附录B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刘埃尔 流动性试验方法

CECS38-2004标准下载附录D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D.0.1~D.0.13德国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较简 单,主要用贯入度及贯入度增量评价混合料性能,考虑到德国气 温较低,油石比普遍较高,因此本标准未完全引用德国的方法。 日本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主要是通过测试混合料刘埃尔 流动性、热稳定性等各个方面的使用性能,最后进行综合评价, 选出最佳性能下的配合比。本标准借鉴德国、日本等提出的浇注 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同时结合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特 性,制定本设计方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