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470-2017 竹缠绕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

TCECS470-2017 竹缠绕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TCECS470-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8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52776
下载资源

TCECS470-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470-2017 竹缠绕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

式中:Q 由于截面外推力产生的水压合力(N)

式中:PT 推力P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N); Pr2 推力P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力(N)。

=1.57XDN²XFwd.kXsin(α/2) PTI=PXsin(α/2) Pr2 = P. X cos(α/2)

4.5.3当柔性连接的管道敷设坡度大于1:6时,应浇筑混凝土 防滑墩。防滑墩间距可按表4.5.3的规定执行

山西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指导图册(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1年11月).pdf表4.5.3防滑墩间距

5.1.1当竹复合管周边条件不受限制且具备开挖条件时,应采用 地下埋设方式。

5.1.1当竹复合管周边条件不受限制且具备开挖条件时,应采用

5.1.2管道施工前应进行地质勘察复查,查明影响施工的不利因

素。 5.1.3管道施工前应进行施工技术准备,橡胶圈、法兰、阀门等重 要配件及各种工具应做好分类、储存和保管。 5.1.4对运至现场的管材、管件及其配件,应进行现场检查,产品 尺寸应符合设计和合同约定的要求。 5.1.5沟槽的开挖、支护方式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周 围环境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符合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 5.1.6受地表径流威胁的管线段,在管道施工时,应做好临时防 洪和渡汛准备。

5.1.3管道施工前应进行施工技术准备,橡胶圈、法兰,阀门等

5.1.5沟槽的开挖、支护方式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周 围环境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符合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 5.1.6受地表径流威胁的管线段,在管道施工时,应做好临时防 洪和渡汛准备

5.2管材运输、装卸及存放

5.2.1竹复合管宜采用平板拖车、公路或铁路货车运输。运输车 辆应符合运输长度要求,管材悬空一端应小于或等于2m。车上不 应有铁钉、石块等坚硬物。

5.2.2竹复合管装车前应用发泡塑料膜等柔性包装物对承描

5.2.3竹复合管装车时应采用卧式堆放。在管与车厢板之间应

加支撑木方垫,木方垫间距应小于或等于2m。在竹复合增

5.2.4竹复合管的装车、卸车、现场倒运以及入沟安装,可

或吊车搬运。吊装时,宜用柔性索带。当用铁链或钢索吊装时,厂 在吊索与管接触处衬填橡胶或其他柔性物。装卸时应轻吊轻放 避免冲击或撞击管。

或吊车搬运。吊装时,宜用柔性索带。当用铁链或钢索吊装时,应 在吊索与管接触处衬填橡胶或其他柔性物。装卸时应轻吊轻放, 避免冲击或撞击管。 5.2.5吊装管道应在距管两端各1/4管长处设置吊点,吊装移动 时应使管两端离地,不得单点起吊。 5.2.6直立吊装管道,在吊装时应在着地端垫柔性材料,管道不 得在地面上滑动。 5.2.7施工现场的管材,应存放在管沟一侧平整的软土地上,地 面不应有可能造成管材表面损伤的碎石或其他硬碎性顶垫物。 5.2.8管材的最大堆放层数应符合表5.2.8的规定,层与层之间 应用垫木隔开。

时应使管两端离地,不得单点起吊。

5.2.7施工现场的管材,应存放在管沟一侧平整的软土地

.2.7施工现场的管材,应存放在管沟一侧平整的软土地上,地 面不应有可能造成管材表面损伤的碎石或其他硬碎性顶垫物。 .2.8管材的最大堆放层数应符合表5.2.8的规定,层与层之间 立用垫木隔开。

表5.2.8管材的最大堆放层数

5.2.9竹复合管及管件存放地距离火源应大于10m。 5.2.10竹复合管及管件不宜长期露天放置,若露天放置,应采取 遮阳措施。

5.3.1沟槽的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沟应位于稳定土层中,管沟两侧的稳定土层宽度不应小 于管道公称内径的2.5倍,不足部分应采取加固措施。 2槽底原状地基土不得扰动,机械开挖时槽底应预留 200mm~300mm土层,人工开挖至设计高程后整平。 3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冻。排水不良造成槽底局部扰动 或受水浸泡时,宜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或石灰土回填。 4沟底表面不应有大于25mm的圆石或大于13mm的尖角 形碎石等坚硬物体,地基为岩石、半岩石、砾石时,应铲除至设计标 高以下0.15m~0.2m,然后铺上中粗砂整平夯实。

5当沟槽沿线地下水位高于槽底设计高程时,应采取有效的 降水措施,使其地下水位至少控制在槽底以下0.2m。

降小拍施,使 5.3.2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应满足下管、回填、夯实、安装操作 及地下水排水的要求,管壁到沟槽壁的距离可按表5.3.2确定,沟 槽的最小宽度6应按下式计算:

及地下水排水的要求,管壁到沟槽壁的距离可按表5.3.2确定,沟 槽的最小宽度6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b一沟槽的最小宽度(mm);

表 5.3. 2 管壁到沟槽壁的距离 (mm

3.3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地下水位低于沟槽底面高程,且 干挖深度在5m以内、沟槽不设支撑时,沟槽边坡最陡坡度可按表 .3.3 确定。

5.3.3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地下水位低于沟槽底面高程,且

表5.33深度在5m以内的沟槽最陡坡度

5.3.4沟槽挖深较大时,应按沟槽土质情况确定分层开挖的深 度,必要时应设置支撑或护板,

5.4.1竹复合管安装过程中,当安装的长度不足整根管材长度

5.4.1竹复合管安装过程中,当安装的长度不足整根管材长度 时,应按所需长度切割整管,并与带接头的管段对接。 5.4.2竹复合管之间可采用承插连接、活套法兰连接、束节连 接。竹复合管与钢管铸铁管及其管件的连接,可采用承插连接 或活套法兰连接。竹复合管与泵或其他设备连接可采用活套法 兰连接,

1管道的承口、插口与密封圈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划 痕、无气孔。装好O形密封胶圈后,管端口应按1.5倍工作压力 进行试压。 2插口端与承口变径处在轴向应有5mm15mm间隙,管 道接口允许偏斜夹角应符合本规程表4.2.4的规定。

4.4竹复合管的束节连接应符合

清洁接头内表面、凹槽和橡胶圈,应无油污、灰尘。 2 密封圈与凹槽、管壁应均匀贴合。 3 管道连接时应润滑密封圈,不得使用油性润滑剂。 Y 安装接头使用机械管卡和紧线器时,管道与管卡之间应加 衬垫

1 清洁接头内表面、凹槽和橡胶圈,应无油污、灰尘。 2 密封圈与凹槽、管壁应均匀贴合。 3 管道连接时应润滑密封圈,不得使用油性润滑剂。 4 安装接头使用机械管卡和紧线器时,管道与管卡之间应加 衬垫。 5.4.5 竹复合管的法兰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法兰应与管道保持同心,两法兰间应平行; 2 螺栓应使用相同规格,且安装方向应一致; 3 螺栓应对称紧固,紧固好的螺栓应露出螺母之外; ? 连接法兰的垫圈、螺栓及螺帽应清洁。 5.4.6 管道穿越公路时,铺设管道的刚度等级应满足工程要

5.5.1管道沟槽回填应符合下

1在进行水压试验前,除接口外,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上覆土 高度应大于或等于0.5m,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沟槽的其 他部分。 2管顶覆土最小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符合当地防冻要 求。

.5.2管沟回填与夯实应符合下死

1应正确选择管区回填材料,并进行管区回填和实:管道 底部应回填厚度大于或等于100mm的砂层,管两端的腋角部位 应按设计支撑角的要求回填和夯实。 2承插口腋角砂层厚度应等于承口外径与插口外径之差。 3回填前应清除沟槽内砖、石、木块等杂物,沟槽内不得有积 水。 4降排水系统应正常运行,不得带水回填。 5管区应对称分层回填和夯实,管区回填和夯实均应从沟槽 壁两侧同时开始,逐渐向管道回填,管顶的夯实应达到要求的压实 度(图5.5.2)。

图5.5.2回填土压实度分区图

6回填作业每层的压实遍数,应按压实度、压实工具、虚铺厚 度和含水量,经现场试验后确定

1采用土料回填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槽底至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土中不得含有机物、冻 土以及大于50mm的砖、石等硬块。 2)冬期回填时管顶以上500mm范围以外可均匀掺入冻 土,其数量不应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且冻块尺寸应 小于100mm。 3)回填土的含水量,宜按土类和采用的压实工具控制在最 佳含水率土2%范围内,土壤最佳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 验确定,击实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土工 试验规程》JTGE40的有关规定。 2采用石灰土、砂、砂砾土等材料回填时,其质量应符合设计 求或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5.4管区回填土料最大粒度限值应符合表5.5.4的规定

表5.5.4管区回填土料最大粒度限值(mm)

5.6管道支(吊)架的制作与安装

5.6.1现场制作的管道支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涂漆保护

5.6.1现场制作的管道支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涂漆保护;对拉 杆吊架和弹簧吊架的吊耳支撑,应按钢结构制作标准进行焊接,并 进行100%的渗透或磁粉探伤。

5.6.2固定支架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并应在补偿器预拉伸之前固 定。 5.6.3导向支架或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歪斜和

5.6.2固定支架应按设计要求安装,并应在补偿器预拉伸之前固

5.6.3导向支架或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柔

5.6.4管道与管道支架(包括支座)之间不得直接进行粘接固定

竹复合管固定支架的管道配合件(管卡、管托或管夹)与管道外壁 之间,应垫有厚度不小于3mm的橡胶块或其他软垫。 5.6.5管箍安装螺丝收紧时应预留1mm左右间隙,避免因热胀 冷缩损坏管箍。

5.7.1在管道的弯管、变径、三通处应设置支墩。支墩应设置在 原状土上,并将管件包围住。 5.7.2支墩的受力一边应支承在原状土层上,原状土的密实度应

5.7.3阀门应加固,在阀门井内应设置卡环、支墩等固定阀门自

装置。阀门井与管道的连接要求(图 5.7.3)。

时,应采取降低管道产生突变应力的措施,可把接头部分浇筑在混 凝土中图5.7.4(a)1,也可用橡胶包住管接头并浇筑在混凝土中

L图5.7.4(b)。短管最长应为2m与2倍公称内径中的较小值; 短管最短应为1m与1倍公称内径的较小值

图5.7.4管道与刚性墙连接示意图

5.7.5当管道铺设纵向角度大于15°时,应自下而上安装,并进 行锚固。

5.8雨期、冬季施工

1合理缩短开槽长度,暂时中断管道安装。与河道相连通的 管口应临时封堵。已安装的管道验收后应及时回填。

2做好槽边雨水径流疏导路线的设计、槽内排水及防正漂管 事故的应急措施, 3雨天不宜进行接口施工。

5.8.2冬季施工不得使用冻硬的橡胶圈

5.8.3当冬季施工管口表面温度低于一3℃时,接口材料填充

5.9.1竹复合管安装后应及时进行水压试验。 5.9.2除设计另有要求外,竹复合管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 于1km。对于无法分段试验的管道,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试 验管道长度

5.9.2除设计另有要求外,竹复合管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

5.9.3竹复合管水压试验可分为预试验和主试验阶段。管道的 压力降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5.9.3竹复合管水压试验可分为预试验和主试验阶段。管道的

5.9.4竹复合管水压试验应符合

1竹复合管水压试验前应注满水,放置24h后进行排气,再 补满水进行试验。 2竹复合管应按工作压力的1.25倍~1.5倍压力进行水压 试验。 3预试验阶段:应将管道内水压缓慢升至试验压力并稳压 30min,期间如有压力下降可注水补压,但不应高于试验压力。当 发现管道接口处有漏水、损坏现象时,应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后重新试压。 4主试验阶段:停止注水补压,稳定15min后,当试验压力 达到1.25倍工作压力时,稳定30min,允许压力降值不应超过 0.02MPa;再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并保持恒压,30min后进行 外观检查,若无漏水现象,则水压试验合格

5.9.5当水压试验不合格时,应检查原因,重新安装或堵漏后再 试验,直至合格为止。

5.9.5当水压试验不合格时,应检查原因,重新安装或堵漏后再

5.10.1管道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检,自检 合格后报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根据本规程和设计文件要 求进行检查和验收

1竣工图、设计变更文件、工作联系单等文件资料。 2管材、管件、树脂等主要材料出厂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等质量证明文件及现场验收记录。 3 粘结材料配比记录。 4 管道的位置及高程测量记录。 5 接口施工记录。 6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中间试验记录。 7 回填土压实度检验记录。 管道系统的水压试验或闭水试验记录。 9 质量事故处理记录。 10 饮用水管道冲洗、消毒记录及水质检验报告。 11 工程质量检查评定资料。 5.10.3 竣工验收时应检查核实各类竣工验收资料,并进行必要 的抽查复检和外观检查。 5.10.4给水竹复合管管道工程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验方法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和《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5的有 关规定。

5.10.5竣工检查验收合格后,应填写竣工验收记录

5.10.6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将全部设计、施工及验收文件资 料立卷归档。

6.1.3当管道竖向直径的初始变形率大于管道直径竖向允许变 形率的2/3,且管道本身未损坏时,可按照安装要求纠正。运行过 程中应定期检查,维修养护

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对水泵吸水管和供水管 的不同流速要求。非压力输水竹复合管管道工程应符合现行行业 标准《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的有关规定,管道 维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的有关规定。

6.2.1竹复合管运行前,应进行竣工文件检查、现场检查、建档、 标识及数据采集, 6.2.2运行中的检查和监测应包括运行初期检查、巡线检查及在 线监测、末期检查三部分

5.2.3运行初期检查应符合下列

1压力管道应着重从管道的位移情况、振动情况、支承情况、 阀门及法兰的密封性等方面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变形、腐蚀情况、错口、脱节、破损与孔洞、渗漏及异管穿入等。功能 状态的检查周期宜为1年~2年一次,结构性能状态的检查周期宜 为5年~10年一次,施工质量差和重要的管道检查周期应缩短。 3应急事故检查应包括渗漏、裂缝、错位、积水等。 6.2.4巡线检查及在线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巡线检查及在线监测,及时发现事故 苗头,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2巡线检查及在线监测可着重检查管道的位移、振动、支撑 情况、阀门及法兰的严密性; 3对于重要管道或管道的重点部位可利用预埋芯片进行在 线检测。 6.2.5末期检查应对长期运行的压力管道,加强在线监测,并制 定好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 6.2.6管道运行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管网档案资料管理制度,配 备专职档案资料管理人员。管网档案资料应包括工程竣工资料、 维修资料、管道检查资料及管网图等。管道工程工后,管道运行 管理部门应对建设单位移交的竣工资料及时归档。管道管理运行 部门可建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对管网图实施智 化能猫海

1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巡线检查及在线监测,及时发现事故 苗头,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2巡线检查及在线监测可着重检查管道的位移、振动、支撑 情况、阀门及法兰的严密性; 3对于重要管道或管道的重点部位可利用预埋芯片进行在 线检测。

6.2.6管道运行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管网档案资料管理制度配

备专职档案资料管理人员。管网档案资料应包括工程竣工资料、 维修资料、管道检查资料及管网图等。管道工程竣工后,管道运行 管理部门应对建设单位移交的工资料及时归档。管道管理运行 部门可建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对管网图实施智 能化管理,减轻运行管理工作量,提高运行管理水平。

6.3.1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管道有内衬损坏、局部碰伤、渗漏 等现象,应立即现场修复。 6.3.2所有损坏、撞坏或剪切损坏的管道部位,应采用新管道或 管件予以替换。 6.3.3管道损坏不严重.经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评估后可做现场

6.3.3管道损坏不严重,经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评估后,可做现场

修理,现场修理宜按下列步骤进行: 1现场检查,收集如图纸、报告以及安全要求等必要的信息 资料。 2应按缺陷或损坏的影响因素,拟订改正计划,避免缺损再 次发生。 3维修方案应经有关各方确认。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 1)维修方法(本规程附录B); 2)工作说明; 3)所需材料; 4)需要的工具和设备; 5)维修相关工艺和程序; 6)维修工作报告和记录。

6.3.4竹复合管的接头连接、破损口现场修复、两定长管段之间 的接口连接等,宜在施工现场用手糊补强来完成。内衬破裂可按 内衬成型方法,切割漏失内衬,使两端内衬露出,并以竹表面毡和 增强材料进行修补,外面应以竹纤维增强材料进行修补。

6.3.4竹复合管的接头连接、破损口现场修复、两定长管段之旧

6.3.6维修完毕后,应对维修后的管段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

6.3.6维修完毕后,应对维修后的管段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 应与主试验压力一致。

6.4.1管道系统运行时的临时修理,应按本规程附录B要求进行。 6.4.2在高寒地区冬期不运行的灌溉输水管道,应在冰冻前放空 管道内存水。

6.4.1管道系统运行时的临时修理,应按本规程附录B要求进行。

6.4.3开启和关闭闸阀时,应对机压管道和自压管道输水灌溉

6.4.5各类闸阀的启闭应均勾缓慢

A.0.1O形密封圈的检验工具应包括卡尺、高低温试验箱、柴泊 和汽油。

A.0.2检验O形密封圈可按现行国家标准《计数抽样检验程户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1进行抽样。一般检验水准Ⅱ为标准。 A.0.3O形密封圈应符合表A.0.3的要求,主要缺陷参考maj=0.4 次要缺陷参考min=1.5

表A.0.30形密封圈的判定标准

A.0.4O形密封圈应符合下列规定:

A.0.40形密封圈应符合下列

2应核对密封圈外包装上应标示型号、材质、颜色、数量。

6目测检查每一个密封圈有无毛刺、飞边、破损(检查数量: 。 7 以上检测合格后,按型号、材质、颜色编号后分类入库

6目测检查每一个密封圈有无毛刺、飞边、破损(检查数量: 检)。 7以上检测合格后,按型号、材质、颜色编号后分类入库

B.1.1当管体或粘接点有问题或管和管件(包括法兰)受损时, 应进行局部更换。 B.1.2进行局部更换时,应检查确定所有缺陷/泄漏部位都已识 别。 B.1.3切割损坏部分时,应考虑破损延伸范围。切割后的管应 有足够长度进行车削工作,以便安装新管及管件。 B.1.4新管材或新管件与原管线应按设定的连接工艺进行连 接。 B.1.5修补用原材料及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放空管道内介质,干燥后,用角向磨光机将缺陷处打磨,打 磨范围应大于损伤范围50mm,且露出内衬层,并用丙酮清洗干 净。 2采用与内衬同型号的树脂按配方配制基体材料,配料时严 禁将引发剂与促进剂直接混合。 3用毛刷在打磨面上均匀涂刷一层已配制好的树脂。 4在打磨面上糊制2层~3层450g/m²的短切毡,每糊 层,刷一层树脂,同时施压赶尽气泡,让树脂浸透纤维,待固化后 磨去毛刺飞边。最后,外表面再糊两层450g/m²的短切毡

B.1.1当管体或粘接点有问题或管和管件(包括法兰)受损时, 应进行局部更换。 B.1.2进行局部更换时,应检查确定所有缺陷/泄漏部位都已识 别。 B.1.3切割损坏部分时,应考虑破损延伸范围。切割后的管应 有足够长度进行车削工作,以便安装新管及管件。 B.1.4新管材或新管件与原管线应按设定的连接工艺进行连 接

1放空管道内介质,干燥后,用角向磨光机将缺陷处打磨,打 磨范围应大于损伤范围50mm,且露出内衬层,并用丙酮清洗干 争。 2采用与内衬同型号的树脂按配方配制基体材料,配料时严 禁将引发剂与促进剂直接混合。 3用毛刷在打磨面上均勾涂刷一层已配制好的树脂。 4在打磨面上糊制2层~3层450g/m²的短切毡,每糊 层,刷一层树脂,同时施压赶尽气泡,让树脂浸透纤维,待固化后 麻去毛刺飞边。最后,外表面再糊两层450g/m²的短切毡

B.2.2修补块的厚度应与待修管道的厚度一致。

1找出损坏部位,选择合适的切割机器,将损坏的部位切除, 同时将切口处打磨平滑。 2选择对应管道型号的修补块,放入切好的孔洞中,使两者 吻合。 3外面以锁链锁住修补块。 4在切口四周涂上一薄层黏合剂,或喷漆,粘合剂和油漆应 与产品材质兼容。 5黏合剂或油漆应在环境温度下自然固化

对接包缠连接方法(图B.3.1)适用于管和管件损坏部位 比较小,以及黏合剂连接处泄漏比较少的情况。

比较小,以及黏合剂连接处泄漏比较少的情况

图B.3.1对接包缩连接方法示意图

B.3.2进行对接包缠连接前,两端各应除去结构层10mm,留下 内衬层,涂刷黏合剂进行对接,对接后用竹表面毡和增强材料进行 包缠,待固化后,外表面用竹纤维增强材料进行包缠。

B.3.2进行对接包缠连接前,两端各应除去结构层10mm,留

内衬层,涂刷黏合剂进行对接,对接后用竹表面毡和增强材科进行

1原材料应按工艺单上的种类和数量准备。竹成东和应勿 钻应根据产品的尺寸规格裁剪。以上原材料需经检测合格后使 用。 2如需更换材料或变动铺层,应经有关工艺人员书面认可: 方可变动。 3切割打磨:根据图纸,找出需对接的管道,并检查规格、长 度、公称压力与设计要求是否相符。在需切割处用记号笔划好切 割线,用装有金刚石锯片的角向磨光机将需胶接的部位切开,切口 应平整,切割尺寸误差不应大于2mm。根据对接宽度将需胶接的 地方用装有软片砂轮的角向磨光机进行打磨,切口应磨到内衬层, 内衬厚度宜为1.2mm~2.0mm。 4对接定位:将找正环(或膨胀环)塞入一头对接口,胀紧后 把另一接头套在找正环上,然后将两对接头推紧合缝,对正找平并 用水平仪检查管线是否水平,轴心线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方向是否 正确,如有法兰还需确认法兰孔是否对中。如果管道公称内径小

于DN400或无找正环,亦可直接对正。 5配胶:树脂在配制前,应根据当时的气温条件进行凝胶试 验,确定树脂与引发剂、促进剂的配比。凝胶时间以25min~ 45min为宜,以整个工序操作完成后30min~60min内固化为好。 配制时,应先用秤或量杯准确量取树脂后加人促进剂(钻盐),搅拌 均匀后再加人引发剂。为防止未操作完,树脂提前固化,可分多次 配制。配胶时严禁将引发剂与促进剂直接混合。 6封口:在接缝处,刷上内衬树脂,铺上表面毡,将浸好胶的 长丝绕在对接的缝隙内。然后,铺放两层短切毡。该两层短切毡 应铺满整个搭接面,用毛刷和辊轮使短切毡浸润充分、滚压平整、 无气泡和皱纹。 7糊制:待封口固化后,检查封口及有无气泡、裂纹等缺陷。 如有,则需打磨修复。用打磨机将对接面打毛,将整个对接面刷上 层黏合剂。根据工艺单上规定的搭接宽度和铺层顺序铺放短切 钻,缠绕竹层,每缠一层,用毛刷刷涂树脂,使之浸透,用辊轮滚 玉,赶尽气泡并抹平,不得留有皱纹、未浸润等不良情况。糊制时, 对接口两边应平整整齐。不能一次铺放二层以上的铺层,每层都 应用压辑滚压。对于公称内径大于或等于DN500的管道对接,可 以分成两次成型,但第一次成型时,两端须厚度递减,第二次成型 与第一次成型须搭接,搭接宽度应大或于等于50mm。凝胶前,应 留有专人看管,以防流胶。如有流胶现象发生,应及时补胶。胶淤 积处,需用毛刷将胶抹匀,直至凝胶。 8记录:贴上标明规格、压力、制作时期、糊制人员、对接编号 等内容的标签,记录所用的各种材料及用量。

B.4.1当管道/管件结构外表出现微小缺陷或磨损,但管道/管 件本体没有损坏,也没有泄漏迹象时,宜采用表面修补方法。 B.4.2表面修补应按下列方法进行:

B.4.1当管道/管件结构外表出现微小缺陷或磨损,但管道/管

1 将有小划痕、表面裂纹等缺陷的地方轻轻地用砂纸打磨 掉; 2涂上一薄层黏合剂或喷漆JGJ231-2010(承插型盘扣式安全规程.pdf,黏合剂和油漆应与产品材质兼 容;

厂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T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 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 《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GB/T91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 《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

1总 则 (53) 3 管材和管件 (54) 3.2管材 (54) 3.3管件 (54) 3.4设计计算参数· (55) 4工程设计 (56) 4.4 管道结构设计 (56) 5 施工安装 (59) 5.1一般规定 (59) 5.3沟槽、基础处理 (60) 5.5 管道回填 (60) 5.9 管道水压试验 (61) 6运行与维护 (62) 6.1一般规定 (62) 6.2管道运行 (62) 6.4其他维护 (62) 附录 B常用的维修方法

1.0.1竹缠绕复合管产量和应用范围随着技术的成熟而不断扩 大,为使工程建设有标可依,根据竹复管的特点、使用条件和技术 要求,总结竹复管的工程经验,制定了本规程

3.2.2本条规定给出了竹复合管的内径、承插口、壁厚、端面垂

是为了满足卫生标准要求楼外脚手架施工方案,结构层作为承力体系,其厚度设计应 合竹复合管产品标准的要求。外防护层厚度的规定是为了满足 止外界腐蚀介质对管道产生不良影响的要求,起到防止管道老 和耐土壤中腐蚀介质侵蚀的作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