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62-2022 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pdf

GB/T 4162-2022 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4162-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2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53887
下载资源

GB/T 4162-2022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4162-2022 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pdf

ICS 77.040.20 CCS H 26

GB/T4162—2022 代替GB/T4162—2008

村环线道路硬化工程建设施工组织设计方案Methodforultrasonictestingofforgedandrolledsteelbal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草。 本文件代替GB/T4162—2008《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与GB/T4162一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 偏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将适用范围“直径(厚度)12mm~250mm”更改为“直径不小于6mm”(见第1章,2008年版 的第1章); b) 将“液浸法使用水作为耦合剂”更改为“液浸技术通常使用水作为耦合剂,也可使用机油。” (见4.2.1,2008年版的4.3.1); c) 增加了其他形式探头(见5.2); d) 更改了“探头晶片直径(边长)”范围(见5.2.1,2008年版的4.5.2.1); 增加了对比试块的机加工要求和与被检钢棒的一次底波高度差要求(见6.1); f) 增加了“检测规程”的要求(见第7章); g)更改了“检测方法”的要求(见8.1,2008年版的5.1); h)增加了使用DAC曲线或TCG曲线时,对比试块反射体的波高调节方法和DGS方法设置灵敏 度(见8.2.5); i) 增加了自动检测时闸门宽度设置的要求(见8.2.7); j) 更改扫查速度的要求(见8.2.10,2008年版的5.2.9) k)更改了系统灵敏度复核情况(见8.2.11,2008年版的5.2.10); 1)更改了底波损失的评定方式(见9.2,2008年版的6.2); m)更改了长条形缺陷的评定方式(见9.4.1.3,2008年版的6.4.1.3); n)增加了横孔与平底孔之间的关系在纵波检测时可参照使用(见表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宝武特种冶金有限公司、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科西王特钢有限公 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奥瑞视(北京)科技有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经晶、姜毅敏、林光辉、胡小强、王丽娟、车明珍、董莉、林歆博、赵春、韩志雄、 少波、卢玮、薛建忠、支卫忠、桂琳琳、王勇灵。 本文件于1984年首次发布,1991年第一次修订,2008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本文件规定了锻轧钢棒(以下简称“钢棒”)超声检测的一般要求、仪器和设备、对比试块、检测规程、 检测程序、检测结果评定、质量等级、检测记录和检测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直径不小于6mm的钢棒超声脉冲反射法检测,其他规格或材质的锻轧棒材或非棒 材可参照使用。 本文件不适用于奥氏体粗晶钢棒的检测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944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12604.1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 GB/T18694无损检测超声检验探头及其声场的表征 GB/T 18852 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测量接触探头声束特性的参考试块和方法 JB/T1006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 JB/T 11731 无损检测超声相控阵探头通用技术条件 JIG746超声探伤仪检定规程

GB/T12604.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从事钢棒超声检测人员应按GB/T9445或相应的文件要求参加培训,并取得超声检测资格证书;

4.2.1液浸技术通常使用水作为耦合剂,也可使用机油。耦合剂中应无气泡和影响超声检测的外来特 质,可在耦合剂中添加合适的防锈剂防止钢棒锈蚀;可在耦合剂中添加合适的润滑剂减少钢棒和探头, 形成的气泡。 4.2.2接触技术宜使用油、脂、水、水溶性凝胶等耦合剂,耦合剂的黏度和表面润湿性应足以保证超 能量很好地传入钢棒。

5.1.1性能测试方法与要求

超声检测仪性能按JB/T10061或JG746的方法测试,其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 垂直线性不大于5%; 水平线性不大于2%; 动态范围不小于30dB; 灵敏度余量不小于42dB; 衰减误差不超过士1.0dB/12dB

宜使用光和/或音响的报警器。报警的触发应通过调整时间基线上收到的超声信号 报警阅值水平是可调的

光和/或音响的报警器。报警的触发应通过调整时间基线上收到的超声信号幅度来控制,且 平是可调的。

长)宜不大于28mm;液浸探头宜采用聚焦方式。若能满足检测要求,可使用其他形式探头检测, JB/T11731要求的相控阵探头。 采用液浸法检测时,探头的角度控制器和机械控制装置应便于调整。 3探头的参数宜按GB/T18694.GB/T18852方法进行测试

.3液浸槽(箱)及探头调

5.3.1用于液浸法检测的液浸槽(箱)的尺寸应保证能浸没所检测部位。 5.3.2探头调节器应提供在2个相互垂直平面内的可调角度和水层,且应保证检测时探头角度和水层 稳定可靠。

土4dB范围内。预先用超声检测方法在较高灵敏度的情况下检查对比试块用材,不应有影响使用的 回波。 6.2纵波检测用对比试块宜在整个圆周截面加工平底孔。检测直径6mm26mm钢棒时,可在满足 分辨力情况下只加工图1所示的1个埋深或2个不同埋深的平底孔;检测直径26mm~200mm钢棒 时,可使用图1、表1所示的相近规格的对比试块;检测直径大于200mm钢棒时,可使用平面试块,各 平底孔的埋深宜参考表1的分布。穿过式自动超声检测时,宜只加工图1、表1所示的埋深为B的平 底孔

GB/T 41622022

表2质量等级与横孔对比试块尺寸

图2横波检测用对比试块

GB/T4162—2022

根据一类被检钢棒情况编制通用检测规程,或根据特殊要求编制专用检测规程。检测规程至少应 包括下列内容: a)适用范围; b) 人员资格要求; c) 被检钢棒信息; d) 对比试块信息; e 检测方法、检测范围; f) 检测仪器和设备; g) 探头; h) 耦合剂; i) 探头相对于被检钢棒表面的位置、扫查方式、扫查速度及扫查间距; i) 灵敏度设置和校准; k) 缺陷评定方法; 1) 检测结果和质量等级。

除供需双方的合回或相关文件规定外 检测,应在合同或相关文件中注明

8.2.1核对被检钢棒的炉号、锻(轧)号、数量等,了解相关技术要求。 8.2.2被检钢棒的表面应无影响耦合的氧化皮、污物、油漆和凹坑等缺陷;如有,应采用酸洗、研磨的方 法清除或进行机加工。 3.2.3扫查应在钢棒表面进行100%扫查。当信噪比不能满足要求时,宜采用距离幅度校正曲线 (DAC)或时间增益修正曲线(TCG),可分区检测。 8.2.4液浸法纵波检测时,水程调整应使来自被检钢棒的第二次界面波不出现在钢棒的第一次底波之 前,检测时应调整探头与工件的垂直度,使界面的反射信号最大。在灵敏度设定、扫查及评定时,其水程 的差距不应超过士3mm。 3.2.5当不使用DAC曲线或TCG曲线时,调整超声检测仪和设备,使对比试块上的最大声程孔及最 小声程孔的回波高度均不低于荧光屏满幅度的80%,以此为检测灵敏度。接触法检测直径大于探头三 培近场区的钢棒时,可采用底波计算法进行灵敏度调整。当使用DAC曲线或TCG曲线时,应在整个 被检金属声程范围内至少取3个不同埋深的参考反射体回波。对于适用于DGS法(AVG法)的探头和 超声检测仪,可使用DGS法进行灵敏度调整。 8.2.6横波检测时,应使探头在工件中产生35°~70°的横波,并使来自对比试块上的各参考反射体的回 波均不低于荧光屏满幅度的80%。 8.2.7自动扫查时,闸门宽度的设置应满足检测范围的要求。 8.2.8报警水平应按相应质量等级的多个反射体平底孔尺寸的回波幅度进行设置,C级、D级则按单个 反射体平底孔尺寸的回波幅度设置。

程范围内参考反射体上测得的最小值确定。 8.2.10手动扫查时,扫查速度不宜超过150mm/s;自动扫查时,应满足以最大速度扫查,对比试块中 检测深度范围内的参考反射体回波均能被发现。 8.2.11发现下列情况时应复核检测系统的灵敏度: a) 探头、耦合剂、检测仪器调节和设备状态发生变化时; b) 扫查灵敏度异常时; c) 手动扫查连续4h以上和结束时; d) 自动扫查每班次或每批次开始和结策时。 8.2.12当发现检测范围内扫查灵敏度异常,则应对从上次复核后检测的所有钢棒复检,或对所有记录 信号重新评定。如果能证明检测系统具有可重复性,可延长8.2.11c)和8.2.11d)的灵敏度复核时间 间隔。

根据质量等级所指定的最高灵敏度在扫 记录方式为坐标图或C扫描图,以表明反射信号的位置及大小

用直射波在较低的增: 有课声信 号(至少是正常背景噪声的两 为不合格

超过报警触发水平的噪声水平为不合格,

Sl274-2001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pdf9.4.1.1单个缺陷

9.4.1.2多个缺陷

移动探头找出每个缺陷的最大回波,测出多个缺陷的间距,任何两个缺陷间的距离小于表3的规 下合格。

9.4.1.3长条形缺陷

a 将探头置于待评定长条形缺陷上方,找到反射信号幅度最大的位置,调节灵敏度使长条形缺陷 反射信号幅度达到满幅度的80%,保持此灵敏度作为评定长条形缺陷长度的灵敏度。 b) 将探头置于长条形缺陷一端使信号幅度达到满刻度的40%,沿长条形缺陷长度方向移动探头 使信号幅度重新达到满刻度的40%,记录两个位置探头中心的距离即为长条形缺陷的长度。

大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GB/T4162202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