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093-2015 湖北省地方标准《装配式叠合楼盖钢结构建筑技术规程》.pdf

DB42/T 1093-2015 湖北省地方标准《装配式叠合楼盖钢结构建筑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6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6198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2/T 1093-2015 湖北省地方标准《装配式叠合楼盖钢结构建筑技术规程》.pdf

DB42/T10932015

a)混凝土叠合梁与预制混凝土板式楼梯连接构造示意

TB/T 3160.2-2017标准下载DB42/T10932015

DB42/ 10932015

全预制混凝土梁与预制混凝土板式楼梯连接构造示意(

全预制混凝土梁与预制混凝土板式楼梯连接构造示意(

月:1—现浇层;2—楼板;3—混凝土叠合梁:4—预制混凝土板式楼梯:5—全预制混凝土梁: 6—锚栓;7一连接角钢;8—预埋件:9—锚头:10滑动支座;11一柔性填充材料,厚度20mm 12一锚筋;13一钢梁;14一栓钉。

图7预制混凝土板式楼梯与梁连接节点示意

)装配式叠合楼盖钢结构建筑结构申,阳台可采用预制钢结构阳台或预制混凝土阳台,其设计应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和《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GB50011等的有关规定。 当采用预制混凝土阳台时,阳台装配节点设计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程》JGJ1有关规定,也可采用本规程的构件连接方式

DB42/T10932015

g)阳台安装预埋件的数量、规格、位置及护栏与预埋件的连接节点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有关标 准的规定 h)预制阳台的护栏立柱柱脚应固结。

7.4.5梁柱节点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梁或钢筋混凝土梁的钢连接件与柱的连接节点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和《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GB50936 的相关要求,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 相关要求。 钢筋混凝土梁宜通过钢连接件与钢柱连接,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混凝土梁与柱的连接,如图8所示。梁与柱宜采用栓焊连接,翼缘板与柱应采用全熔 透对接焊缝连接,腹板宜采用螺栓与柱连接板连接,螺栓应采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

DB42/T 10932015

6—内隔板:7全熔透焊缝:8H型钢柱:9劲板。

图8钢筋混凝士梁与柱连接示意

图8钢筋混凝士梁与柱连接示意

2)钢筋混凝土梁与柱连接的节点受弯承载力设计值应不小于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设计 值的1.3倍。翼缘板截面面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且其厚度不宜小于纵向受力较大钢筋直

图9钢连接件与梁钢筋连接

2)钢连接件理入预制混凝土中的腹板高度不应小于混凝土梁总高度的50%,钢连接件腹板 埋入预制混凝土中的长度L不宜小于1.5h,腹板每侧栓钉数量不宜少于6个,且其中在 预制部分的栓钉数目不宜少于4个,如图10所示。 栓钉的直径不宜小于16mm,且不应大于与其焊接的母材钢板厚度的2.5倍,其长度不应 小于4倍栓钉直径。栓钉的间距不应小于6倍栓钉的直径,且不宜大于300mm。栓钉中 心至钢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2d,栓钉顶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4)钢连接件上翼缘板边与预制混凝土截面距离不应小于70mm

DB42/T10932015

图10钢连接件和预制混凝土

8.1.1混凝土墙板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轻骨料混凝土结构 技术规程》JGJ12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有关规定;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15762的有关规定;骨架式复合墙板的骨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等的有关规定;采用其他 外墙板时应有可靠依据,

8.1.2外墙板设计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

保温、隔热、隔声、防水抗渗、气害性、抗冻融、防火、防雷、防潮、防霉变、无腐蚀性、安 全防范、装饰美观和耐久性等的要求; b) 自承重、抗震、抗风、抗冲击和抗变形等自身结构承载力和刚度的要求; C 墙体及连接件应满足耐久性年限的要求; d)应满足1.0h的耐火极限要求,

8.1.4外墙板的厚度应根据节能及结构受力计算确定。混凝土空心外墙板或槽型外墙板的厚度不应小 于120mm,槽型外墙板板面厚度不宜小于60mm;采用钢筋桁架的夹芯保温墙板,外叶墙板厚度不宜 小于50mm,内叶墙板厚度不宜小于35mm,夹层厚度不宜大于120mm。 8.1.5墙板构件采用弹性方法计算承载力与刚度,在风荷载标准值或多遇地震作用下,混凝土墙板的 相对挠度不应大于板跨的1/200,并应验算构件在运输、吊装等各阶段的承载力。 8.1.6当夹芯保温墙板采用钢筋架连接时,可按内外两层板共同承受墙面水平荷载计算其承载能力 和变形,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型钢丝网架聚苯板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269和《混凝 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 8.1.7骨架式复合墙板的荷载仅考虑由骨架承担。进行骨架稳定计算时,可以考虑面板的支撑作用。 8.1.8外墙板与主体结构连接计算包括预埋件、转接件、螺栓及焊缝等的承载力计算。连接节点设计 应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不利荷载组合。 8.1.9金属件设计应考虑环境类别的影响,外露金属件要在设计时提出防腐措施,不同金属材料之间 应有防止电化学反应的绝缘措施。

DB42/T10932015

8.1.10墙板表面周边与建筑内外装饰物之间的缝隙不宜小于5mm,可采用柔性材料嵌缝。墙板不宜 跨越主体建筑的变形缝,其与主体建筑变形缝相对应的构造缝的设计,应能够适应主体建筑变形的要求。 8.1.11外墙板节能设计,公共建筑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相关 规定,居住建筑应满足现行湖北省地方标准《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T559的相关规定。 墙板在设计环境条件下应无结露现象。 8.1.12外墙板可采用内保温墙身构造,梁柱及楼板周围与墙板内侧需留有30~50mm的调整间隙。内 测保温应与防水做法结合实现连续铺设,防止出现冷桥。 8.1.13外墙板应进行接缝防水抗渗设计,并包括以下内容: 接缝活动量,根据结构变形允许值确定,结构变形允许值应考虑各种作用组合; b 接口腔型设计,根据防水、减压、企口配合要求和制作安装工艺确定; 衬垫材料的选择及定位; d 密封材料的选择,根据基层材料和接缝活动量确定; e 接缝底涂材料的选用,根据基层材料和密封材料确定; 接缝形状设计,同时根据施工时温度修正。 8.1.14墙板板缝宽度应根据极限温度变形、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密封材料最大拉伸、压 缩变形量及施工安装误差等因素计算确定。拼缝胶宽度应能满足墙板和胶的变形要求,并不应小于 15mm,密封胶厚度应按缝宽的1/2且不小于8mm设计。 8.1.15预制外墙板的防雷设计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要求 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a)设有钢筋网或钢框架的外墙板,钢筋网或钢框架与连接件应采用焊接连接,并与钢结构相连接; b)外墙板内含有不小于0.5mm厚的钢板时,金属窗框、钢板、连接件、紧固件、钢结构之间应 形成通路; 外墙板内含有密肋金属龙骨时,龙骨与钢结构之间应形成通路。 8.1.16外墙板与主体结构宜采用柔性连接,连接节点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 力,并应采取可靠的防腐、防锈和防火措施。外墙板与主体结构连接节点可参照本规程附录A进行设 计。 8.1.17抗震设计的墙板系统,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应能正常使用;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经修理后仍可 使用;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得脱落。

3.2.1板式内隔墙板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轻质条板隔墙技术规程》JGJ/T157和《建筑隔墙 用轻质条板》JG/T169的规定;骨架式内隔墙板的各项要求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 量验收规范》GB50210执行。

8.2.2内隔墙板设计应符合下列功能要求:

分户墙应满足防火、隔声、防潮、无腐蚀性、防护和耐久性要求;采暖地区,无采暖设施的楼 梯间其分户墙还应满足保温要求; 门 内隔墙应满足分隔户内空间的要求; C 厨房、卫生间的分隔墙应满足防水和吊挂的要求; 各部位内隔墙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的相关规定,并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抗震设防地区,镶嵌在框架平面内的内隔墙与钢梁、钢管混凝土柱间应设置变形空间,分户墙 处该空间应用轻质防火材料填充:

DB42/T10932015

f)预制装配式内隔墙板应满足制作、运输、垛堆、吊装连接、电气管线设置、缝隙处理等工艺要 求。 8.2.3骨架式内隔墙板应以现场组合后的各项指标为墙体指标。 8.2.4骨架隔墙的底部和顶部龙骨应可靠固定,并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底部龙骨下方设置现浇素混凝土 条基的范围。 8.2.5骨架隔墙在0.3kN/m²墙面均布荷载作用下,水平最大变形不得大于Ho/240(H为单片墙高度)。 8.2.6卫生间、厨房采用骨架式内隔墙板时,应为管线、固定物件、固定装饰材料等设置预埋件,其 位置和承载力应符合备装产品的要求;当被固定物体为较重的如电热水器、烘干机、洗盆台面等时,应 在墙体空腔内设置型钢支架并与钢构件或钢筋混凝土楼板可靠连接;卫生间、厨房骨架隔墙的龙骨间距 不宜大于300mm。

可采用空心或实心截面,高度方向的板构造应是连续的; b 应采用不燃性材料,其面层装饰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的有关规定; C 厚度不应小于60mm,其优先尺寸为60mm、90mm、100mm、120mm。单层板材隔墙用作分 户墙时,其厚度不应小于120mm;用作户内分室隔墙时,其厚度不宜小于90mm; d 当无设计资料时,对板间具有紧密承插接口的墙板,一般按在0.3kN/m²墙面均布荷载作用下, 最大水平变形不得大于Ho/150;对具有其他接口的墙板,不得大于Ho/240,在洞口处,当墙 板与门窗框组合受力后仍应满足变形要求; e 内隔墙板应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单板的平面外翘曲,对具有紧密承插接口的不得大于 3mm,对具有其他接口的不得大于2mm; 板内可安置竖向电气管线和接线盒,电气设计应避免横向剔槽; g)卫生间、厨房的内隔墙采用板材隔墙板时,应能满足防潮和管线暗埋、吊挂的要求。 8.2.9当板式隔墙需吊挂重物和设备时,不得单点固定,固定点间距应大于300mm。用作固定和 加固的预理件和锚固件,均应做防腐或防锈处理

9.1.1构件制作前应进行如下准备工作:

DB42/T 10932015

f)构造复杂的预制构件应进行工艺试验 g)在混凝土浇筑前,钢构件的隐蔽工程检查项目应符合本规程10.1.6条的规定。

9. 1.2 构件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图11钢管内隔板透气孔位置示意

9.1.3构件制作完成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质量检测

DB42/T10932015

生储存、运输应符合下列

DB42/ 10932015

DB34/T 3357-2019标准下载9.3钢结构防腐与防火

9.3.1钢构件的防腐与防火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钢结构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50936、《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 范》CECS200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等的相关要求。

.2钢构件的防腐与防火应遵循下列规定 a 钢构件在构造上宜避免出现难于检查、清刷和涂刷油漆之处以及易积留湿气和大量灰尘的死角 和凹槽。闭口截面构件应焊接封闭。 b 钢结构防腐采用的涂料、钢材表面的除锈等级以及防腐对钢结构的构造要求等,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和《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 8923的规定。在设计文件中应注明所要求的钢材除锈等级和所要用的涂料及涂层厚度或镀层 材料及镀层厚度。 C 设计使用年限大于或等于25年的建筑物,在使用期间不能重新刷油漆部位的钢构件应采取与 需防护年限相匹配的防锈措施。

9.3.2钢构件的防腐与防火应遵循下列规定:

实腹式门式钢架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B42/T10932015

d)柱脚在地面以下的部分应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混凝土包裹,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并应 使包裹的混凝土高出地面不小于150mm。当柱脚底面在地面以上时,柱脚底面应高出地面不 小于100mm。 e 钢构件的防火保护层应根据建筑物的防火等级对应的耐火极限进行设计。防火涂料的性能、涂 层厚度及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和《钢结构防火涂料应 用技术规范》CECS24的规定。 f 受高温作用的结构,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1)当结构可能受到炽热熔化金属侵害时,应采用砖或耐热材料做成的隔热层加以保护; 2)当结构的表面长期受幅射热达150℃C以上或在短时间内可能受到火焰作用时,应采取加 隔热层等有效的防护措施。 当钢结构防腐涂层及防火涂层的耐久性低于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时,设计时应注明钢结构涂层 的维护要求, h) 钢结构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时,连接处的涂装应待连接处验收合格后进行。 9.3.3 钢结构可采用下列防火保护措施: a 外包混凝土; b) 涂敷防火涂料: 防火板包覆后进行灌浆; d 复合防火保护,即在钢结构表面涂敷防火除料或采用柔性毡状隔热材料包覆,再用轻质防火板 作饰面板; e) 柔性毡状隔热材料包裹; f 挂网喷防火保温砂浆 9.3.4钢管构件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选择除锈、防腐涂装工艺。内表面处理应无可见油污、无附着不 牢的氧化皮、铁锈或污染物;外表面应根据涂料的除锈匹配要求进行处理,涂装材料附着力应达到相关 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