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T 0391-2021 地球物理勘查基本术语.pdf

DZ/T 0391-2021 地球物理勘查基本术语.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2.1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8208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Z/T 0391-2021 地球物理勘查基本术语.pdf

6. 2. 3.1.2

6. 2. 5. 1.3

2017CPXY-J389隔声型住宅厨卫组合式排气道系统.pdf6. 2. 5. 2.3

6. 2. 5. 2. 4

6.3电法勘查数据采集

6.3.5.3 温纳排列Wennerarray 供电电极A、B和测量电极M、N按AMNB的次序布置且等间距分布(AM=MN=NB)的电极 排列。 6.3.5.4 偶极排列dipoleelectrodearray 供电电极A、B和测量电极M、N按ABMN的次序布置且满足BM》AB、BM》MN的电极排列、 6.3.6 装置系数arrayfactor 排列系数 视电阻率计算公式中由供电电极与测量电极之间距离确定的常数。 注:用K表示,单位为米(m)。 6.3.7 发送装置transmittingdevice 产生一次电流场的线圈、回线或接地导线。 6.3.7.1 长导线源longwiresource 通有谐变或脉冲电流的两端接地的长导线所形成的场源。 6.3.7.2 回线源closedloopsource 通有谐变或脉冲电流的矩形闭合线圈所形成的场源。 6.3.7.3 偶极源dipolesource 尺寸远小于它与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可视为偶极子的场源。 6.3.8 接收装置receivingdevice 用于观测电流场的传感器。 6.3.9 剖面法 法traversing 采用固定电极距(或固定频率)沿面逐点进行观测,或采用固定频率沿剖面逐点观测,研究地下介 Eaad

韵面法traversing 采用固定电极距(或固定频率)沿削面逐点进行观测,或采用固定频率沿面逐点观 质电性横向变化的工作方式。

刮面法 采用固定电极距(或固定频率)沿剖面逐点进行观测,或采用固定频率沿剖面逐点观测,研究地下 生横向变化的工作方式。

测量电极M、N在供电电极A、B之间1/2~ 1/3范围内观测且MN《AB的工作方式。

测深法sounding

在一个测点处,采用不同的电极距进行观测,或来用不同频率进行观测,研究地下介质电性垂间 工作方式。

在一个测点处,采用不同的电极距进行观测,或来用不同频率进行观测,研究地下介质电性垂尚变 的工作方式。

钻孔工作方式boreholemode 涉及钻孔工作时场源和(或)接收器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注1场源和(或)接收器置于同一钻孔中进行测量,称为单孔方式。 注2:场源置于地面,接收器置于钻孔中进行测量,称为地一井方式。 注3:场源置于钻孔中,接收器置于地面进行测量,称为井一地方式。 注4.场源置于一个钻乱中,接收器置于另一个钻孔中测量,称为并一并方式或腾孔方式,

6.4电法勘查数据处理及解释

震电磁 电磁波在导电介质中的传播与地震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相似性,用反射地震的解释方法来处 磁资料的反演方法

电测深量板templateofelectricalsounding 在水平地层条件下,给定各层的电阻率、厚度、深度等参数,通过计算、分类、组合编制的 定量解释的视电阻率理论曲线图

多测道剖面图multi一channelprofile 瞬变电磁测深法1分别对多个采样时间绘制的感应二次场电压剖面图。

多测道剖面图multi一channelprofile

地电断面图geoelectricalsection 以深度为纵轴,剖面线为横轴,反映电阻率或极化率参数垂向变化的等值线图

池电断面图geoelectricalsection 以深度为纵轴,剖面线为横轴,反映电阻率或极化率参数垂向变化的等值线图。

7.1地震勘查一般术语

首波headwave 在地震记录上首先到达的波。 注:折射地粪中,在近偏移距处为直达波,在远偏移距处为折射波

叫技收 下凹界面的曲率中心在地表之下、同相轴上从右到左的方向对应于反射界面上相反方向(从 的地震同相轴

鸣震ringing 交混回响 水体中发生的多次反射的总效应。 7.1.9 侧面波sidewave 由测线两旁的水下障碍物或陆地陡分界面反射(或绕射)到达接收点的地震波。 7.1.10 电缆波cablebreak 沿悬挂并下检波器的测并电缆传播的能量所引起的波至。 注:其波速为2500m/g~3500m/s 7.1.11 微震microseism 由风、水波等自然原因或某些人为因素引起的轻微扰动。 注:其频带宽、振动时间和强度呈随机性变化。 7.1.12 瞬时速度instantaneousvelocity 在地震波传播方问上,波前在特定时刻的速度。 7.1.13 视速度apparentvelocity 反射波波前沿检波器排列方向上的相速度。 7.1.14 平均速度averagevelocity 沿某一路径传播的距离与波面通过该路径所需时间之比, 7.1.15 均方根速度rootmeansquarevelocity 在小偏移距情况下,地震波沿特定射线通过水平多层介质传播时考虑了垂向不均匀性效 注:又称RMS速度。

交混回响 水体中发生的多次反射的总效应。

正常时差速度normalmoveoutvelocity 在小偏移距情况下,用于正常时差校正的速度。 注:又称 NMO速度。

三维地震勘查three一dimensionalseismicsurvey 同时布置多条测线,在多点激发和多点接收条件下采集数据,获取地质体三维空间分布特征的地震 勘查方法。

出波法 surtacewavemetnoo 基于瑞雷波和勒夫波数据,通过计算其频散曲线并反演,得到地下分层介质的横波速度及厚度 地震勘查方法

垂直地震剖面法verticalseismicprotiling 地面激发,三分量检波器在钻孔中观测,求取井周围区域的地质结构及地层特性的地震基 注:简称VSP。也可在钻汇中激发,在地面观测

垂直地震面法verticalseismicprotiling 地面激发,三分量检波器在钻孔中观测,求取井周围区域的地质结构及地层特性的地震勘查方 注:简称VSP。也可在钻孔中激发,在地面观测

7/3地震勘查数据采集

弯线测线crookedline 受复杂地表条件限制而布置的偏离直线很大的地需测线。

宽线剖面widelineprofiling 由一条或多条检波器排列固定不动,逐次接收斜交或正交震源线的激发,以确定较窄范 次爱盖信息的技术。

宽线剖面widelineprofiling 由一条或多条检波器排列固定不动,逐次接收斜交或正交震源线的激发,以确定较窄范围的三 短盖信息的技术。

相遇观测 reversecontrol 反向控制 接收排列不变,在排列两端分别激发

相遇观测 reversecontrol 反向控制 接收排列不变,在排列两端分别激发。

7.3.8.7 多次覆盖multiplecoverage 为提高信噪比而对同一段反射界面进行多次观测的各种排列方式。 7.3.9 组合array 将一组检波器连接到一个记录道(检波器组合)或将一组震源同时激发(组合震源)。 7.3.9.1 组合基距 arraylength 组合长度 均匀分布的直线形检波器组合的首、尾检波器之间的长度。 7.3.10 偏移距 offset 炮检距 震源点到接收排列上任一个检波器组中点的距离。 注:一般是指到最近检波器组中点的距离。 7.3.11 地震道channel 每个接收点的检波器(或检波器组)连接到各自的放大器及记录器构成的数据传输回路。 7.3.12 地震记录record 由一个震源点激发,若干地震道接收所得到的各地震道的振动图形。 7.3.12.1 变面积记录variablearearecord 采用填充正相位(或负相位)面积的宽度与信号强度成正比的方式显示的地震记录。 7.3.12.2 变密度记录 variabledensityrecord 采用照片感光的密度(灰度)与信号强度成正比的方式显示的地震记录。 7.3.12.3 波形道记录wiggletracerecord 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地震记录。 7.3.13 假频alias 采样过程中,因采样不足造成输出的离散信号频率的多值性。

假频alias 采样过程中,因采样不足造成输出的离散信号频率的多值性

方向特性图directivitygraph 检波器组合的相对响应图或者组合震源(或定向药包)所产生的地震波出射方向与相对振幅的关 系图

7.4地震勘查数据处理

多路缩排multiplex 用一道来传输多道信息

静校正statics 用于消除高程、风化层厚度、风化层速度等因素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或参考基准面而对地震数 的时间校正。

相对搬幅保持relativeamplitudepreservation 通过振幅补偿技术消除近地表和非地质因素对反射波振幅的影响,使单个同相轴的各道之间的振幅 差异直实反映地下波阻抗界面物性特征

相对搬幅保持relativeamplitudepreservatior 通过振幅补偿技术消除近地表和非地质因素对反射波振幅的影响,使单个同相轴的各道之间的 异真实反映地下波阻抗界面物性特征

偏移migration 重新排列地震信息单元,使反射和绕射都归位到时间域或空间域真实位置的反演方法 7.4.14.1 深度偏移depthmigration 解决速度垂向和横向变化以及不受倾角限制的偏移。 7.4. 14. 1. 1 逆时偏移reversetimemigration 采用波动方程的有限差分近似,使波场在时间上反向传播的深度偏移。 7. 4.14.2 反向偏移reversemigration 在法向入射条件下,确定出可以观测到反射界面上某规定部分的反射同相轴。 注:反向偏移是偏移的逆过程。 7.4.15 偏移速度分析migrationvelocityanalysis 对地震数据进行送代偏移,使其能量最大或达到最佳聚焦来估计地下速度空间分布。 7.4.16 面元bin 在三维地宸勘查时,勘查区域被划分成的一系列网格。 注:同一网格内的点可视为共中心点用于叠加。

道内均衡dynamicequalization 将一道记录的振幅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乘以不同的权系数,使深,中、浅层反射能量相差不大。

道内均衡dynamicequalization 将一道记录的振幅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乘以不同的权系数,使深,中、浅层反射能量相差不大。

且间均衡traceequalization 均方根值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分析amplitudeversusoffsetanalysis 研究地震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与地层速度、密度和弹性常数变化的关系。 注:又称AVO分析

振幅随偏移距变化分析amplitudeversusoffsetanalysis 研究地震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与地层速度、密度和弹性常数变化的关系。 注:又称AVO分析。

变径透测量fissiontracksurvey 沉积在径迹探测器上的土壤中铀原子,经中子照射分裂成两个以上碎片,观测单位面积上的探测器 碰撞处出现的损伤痕迹数。

某静置设备安装施工组织方案8.2放射性勘查数据采集

10. 1 测并一般术语

[10. 1. 19]

阿尔奇公式Archie'sformula 反映地层因数、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和地层电阻率之问关系的纯岩石经验公式。

10.2电测井 10.2.1 电测井electricallogging 以地下介质的电学或电化学性质差异为基础的测井。 10.2.1.1 电阻率测井resistivitylogging 根据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差异,研究钻孔韵面特征的电测开。 10.2.1.1.1 普通电阻率测井conventional resistivity logging 采用梯度或电位电极系的电阻率测井。 10.2.1.1.2 微电极测井microresistivitylogging 采用微电极系的普通电阻率测井。 10.2.1.1.3 侧向测井laterolog 采用聚焦电极系,使供电电流沿近似垂直并轴的方向进人地层的电阻率测并。 注:包括三侧向、七侧向、双侧向、微侧向测井等。 10.2.1.1.4 微球聚焦测井microsphericalfocusedlogging 采用安装在贴井壁测量极板上、等位面在电极附近呈近似球形的聚焦电极系的侧尚测 10.2.1.1.5 地层倾角测井diplogging 通过对比三条或三条以上不同方位的电阻率曲线,求取地层界面的倾角和方位角的电 10.2.1.1.6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micro一resistivityimaging 采用多个不同方位极板型阵列微电极系,以图像形式展示并壁电阻率分布的电阻率测 10.2.1.2 感应测井inductionlogging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通过观测地层中涡流产生的二次电磁场,求取地层电阻率的电测

DB13/T 2134-2014 尿素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10. 2. 1. 3

声测井acoustlclogglng 以钻孔周围介质的弹性波传播性质为基础的测井。 3.1.1 声速测井velocitylogging 观测声波在地层中传播速度的声测井。 注:通过观测声波在单位厚度地层中传播所用的时间(卢波时差)来实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