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3949-2021 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工程技术规程.pdf

DB34/T 3949-2021 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工程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6 M
标准类别:城镇建设标准
资源ID:31383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T *949-202* 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工程技术规程.pdf

检测,检测结果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必要时可邀请第三方机构

8.2.7试运行后应对管路上的过滤器进行清洗

8.*.*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的验收,应作为分项

8.*.*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的验收,应作为分项工程纳入 建筑整体验收程序。

GB500*6-20*4_标准下载8.*.2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验收时

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竣工图: 2 主要设备、材料、仪表的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验报告; * 水系统试压和冲洗记录; 4 设备单机试运行记录; 5系统试运行与调试记录; 6 工程质量检验表。

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和竣工图: 2 主要设备、材料、仪表的出厂合格证明及进场检验报告 水系统试压和冲洗记录; 4 设备单机试运行记录; 5系统试运行与调试记录; 工程质量检验表。 *

9.0.*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的施工或维保单位应制定空气 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运行维护的规章制度及记录文件。 9.0.2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应定期保养,发现问题及时维 护。 9.0.*应保持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机组周围环境清洁。 9.0.4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冬季不使用或检修时,应采取防 冻措施,过渡季及夏李不使用时应进行满水保养,并定期检查是否 满水。

附录 A 检验记录表A.0.*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的设备进场检查验收应完成以下表格中的信息。表A.0.*设备进场检查记录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验收单位施工总包单位项目经理施工分包单位分包项目经理专业工长(施工员)施工质量检查员进场设备检查项目及施工单位检查记录名称型号数量编号设备技术文件外包**箱单室外主机设备外观合格证口整体机备品备件产品说明书口分体机空气其他其他源热泵机组外包**箱单设备外观室内主机合格证口分体机备品备件产品说明书其他其他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工程师: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9

A.0.2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的系统试运转测试(调试)验收应完成以下表格中的信息表A.0.2系统试运转测试(调试)检验记录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验收单位施工总包单位项目经理施工分包单位分包项目经理专业工长(施工员)施工质量检查员调试单位调试负责人空气源热泵系统测试数据记录测试区域位置主机编号测试工况制冷口制热口室内设定温度(℃)测试据测试项目开机前*0min60min90min备注室外环境温度(℃)室内温度(℃)排气温度(℃)油温(℃)高/低压(MPa)热泵冷凝器气管温度(℃)冷凝器液管温度(℃)主机运转电流(A)电压(V)风扇档位冷热水供回水温度(℃)系统供回水压力(MPa)空调末端进/出风温度(℃)设备风扇档位其他试运转项目记录项目运转情况水泵试转末端及开关控制自控阀动作施工(调试)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工程师: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20

A.0.*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的系统安*验收应完成以下表格中的信息。表A.0.*空气源热泵系统安*工程质量检验记录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验收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分包单位分包项目经理专业工长(施工员)施工班组长序施工单位评定检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内容号记录记录* 设备及基础的验收2热热泵机组的安*泵*设备的严密性试验及试运行系4统制冷剂管道及管配件的安*5制冷剂管路的强度、气密性试验6配套设备、管材及配件验收7水泵、膨胀罐等配套设备安*8输管道(包括柔性接管)连接9配管道(包括柔性接管)安**0及管道支吊架**检修阀、自控阀、安全阀、放气末阀、排水阀、减压阀等的安**2端过滤器等其他部件的安***系系统的冲洗排污统隐蔽管道的验收*4系统的试压*5管道的保温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验收结论(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2*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于要求严格程 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2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规程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 规定”或“应按执行”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74 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6 5《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T*7758 6《风机盘管机组》GB/T*92*2 7《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4 8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42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74 *0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77 **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JGJ/T*9* *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466 ** 《住宅设计标准》DB*4/T*467 *4 《空气源热泵供暖工程技术规程》T/CECS564

* 基本规定 27 室内外设计参数及负荷计算· : 28 4.*室内外设计参数 .·.28 4.2负荷计算 .·.28 5 机组选型及输配系统设计 : *0 5.*机组选型与设计 :*0 5.2输配系统设计: *2 5.*控制系统设计 .·.** 6末端设计 6.* 一般规定: .·.*5 6.2直膨式末端设计 :*5 6.*风机盘管末端设计 *6 6.4低温水散热器末端设计 *6 6.5低温辐射供暖末端设计. ·.*7 7 施工安* :*8 7.* 般规定 *8 7.2空气源热泵室外主机安*… *8 7.*输配系统安* *9 7.4直膨式及风机盘管末端设备安*.…. .*9 7.6低温辐射供暖末端安* 40 7.7电气及控制系统安*: 40 7.8绝热: 40 8 调试、检验与验收· : 4* 8.*一般规定 4* 8.2系统调试与检验 :4* 8.*验收? 4* 9 运行维护

*.0.*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由空气源热泵主机、输配系统、 末端设备等产品组成,涉及室外机位置、通风白叶、配电、冷媒 管井、冷凝水排放、管线布置、室内送回风口等多方面内容,需 要各专业相互协调设计、施工及验收,是一个多专业、多工种的 集成联合技术,且该系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故需要各专业相互 协调,合理设置。

管井、冷凝水排放、管线布置、室内送回风口等多方面内容,需 要各专业相互协调设计、施工及验收,是一个多专业、多工种的 集成联合技术,且该系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故需要各专业相互 协调,合理设置。 *.0.2现有设计标准中对单元式空调机等冬夏季能效比做了最 低值要求,多联式空调机组则主要规定了制冷综合性能系数的最 低值要求。在夏热冬冷地区,空气源热泵冬夏李兼用时,应根据 全年性能系数APF评定其节能特性。

*.0.2现有设计标准中对单元式空调机等冬夏季能效

氏值要求,多联式空调机组则主要规定了制冷综合性能系数的最 氏值要求。在夏热冬冷地区,空气源热泵冬夏季兼用时,应根据 全年性能系数APF评定其节能特性。

全年性能系数APF评定其节能特性。 *.0.*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调试、检验、 验收可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24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8和《民用建筑供暖通风 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6与现行行业标准《多联机空调 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74、《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42 等相关规定。 *.0.4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其系统性能应符合《居住建筑

*.0.*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调试、检

*.0.4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其系统性能应符合《居住建筑

*.0.4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其系统性能应符合《居住建筑

节能设计标准》DB*4/*466等有关规定。量化管理是节约能源的 重要手段,可以检验供暖空调系统冷热源的运行效率。按照冷量 和热量的用量计收取供暖或空调的使用费用,公平合理,更有利 于提高用户的节能意识。条件充许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宜充分利 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如将水源多联机空调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结 合,利用室外水源(含地下水、地表淡水、海水和污水等)或地 热等可再生热源。

4.*.*考虑本地区居民生活和衣着习惯,冬李服*热阻较高, 对室内温度的变化适应性较强。采用散热器供暖时,本地区大部 分居住建筑供暖室内设计温度为*8℃。当采用辐射供暖时,人体 舒适度受辐射影响较大,在相同热舒适条件下的室内温度可比散 热器供暖的室内温度低2℃。当采用风机盘管、分体空调、多联 机供暖时,室内垂直温差较大,舒适性相对较差,因此室内设计 温度比散热器供暖时提高2℃。对于设置洗浴器的卫生间,当采 用辐射供暖时,设计室温过高,加热管难以敷设,室内供暖设计 温度仍采用*6℃,也可设置浴霸等电暖设施在沫浴时临时使用 对有较高舒适度要求的居住建筑,供暖室内设计温度可依 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6选取。 4.*.2当采用分体空调、多联机、风机盘管等对流末端供暖时 其自的仅解决冬李供暖,对房间空气湿度、新风等不做要求,从 适度舒适和绿色节能的角度出发,建议采用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 度。但对有较高舒适度要求的居住建筑,宜采用冬季空调室外计 算温度。 4.*.*本条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设计规范》GB507*6第*.0.2条,从适度舒适及绿色节能的角度

其目的仅解决冬季供暖,对房间空气湿度、新风等不做要求 适度舒适和绿色节能的角度出发,建议采用冬季供暖室外计 度。但对有较高舒适度要求的居住建筑,宜采用冬季空调室 算温度。

4.*.*本条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

计规范》GB507*6第*.0.2条,从适度舒适及绿色节能的角度 出发,空调室内设计参数选用I级热舒适度等级参数。

歇供暖附加率需考虑末端形式的影响。当采用散热器和地板辐射 供暖时,考虑系统有一定的蓄热能力,间歇供暖附加率取*5%~ 20%;当采用分体空调、多联机、风机盘管供暖时,间歇供暖附 加率取20%~*0%。 对于无户的独立住宅,户间传热为0;仅个别房间存在与 邻户相联的联体别墅可仅计算该房间的内墙传热量,其他房间户 间传热量为0;多层和高层住宅的户间传热量可按房间套内建筑 面积5~7W/m?计算,但附加量不应超过基本耗热量的50%,且 不计人供暖系统的总热负荷内

4.2.*本条针对采用强制对流末端,当采用上送上回的气

织形式时,会产生明显的垂直温差现象,使得工作区的温度降低, 因此需考虑气流组织对热负荷的影响

5.*.2本条文规定了空气源热泵机组选型时,机组规格的确定

*空气源热泵在设计工况下的机组制热量、制冷量,应根据实 际设计工况确定,即产品提供的设计室外温度和不同供水计算温度 时的机组供热、供冷量数据确定,而非名义工况的数据。空气源热 泵机组在室外干球温度7℃,湿球温度6℃的名义工况制热量修正, 除进行温度修正外,还需进行融霜修正,修正方法如下:

Q=q ×K* ×K2

式中:Q 机组有效制热量,kW; 机组的名义工况制热量,kW; K*一一使用地区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的修正系数; K2一一机组融霜修正系数,每小时融霜一次取0.9,两次取0.8。 机组的融霜次数,可按所选机组的融霜控制方式、供暖室外 计算温度、湿度选取,也可要求设备厂家提供。 2采用多联式热泵机组时,连接管长度和高差的增加将弓 起压力变化使得机组运行时的能效比降低、制冷剂沉积与闪发, 由此会引起系统性能衰减,故需考虑管长和高差等修正。 5.*.*本条文强调了空气源热泵制热量和制冷量修正时的依 据,空气源热泵生产企业需提供必要的机组性能数据,为空气源 热泵选型提供依据。针对安徽地区,宜按适用安徽省气候分区下 机组的全性能曲线。该性能曲线应表示不同干、湿球温度条件下 机组的供暖、制冷工况性能系数。 5.*.4本条规定了空气源热泵机组应满足设计工况下的冷热负 荷要求。机组选型可采用比负荷系数法确定热泵机组按冬李参数 选型还是夏季参数选型。比负荷系数CORL计算公式如下:

室外计算温度下 室外计算温度下 空调室内冷负荷×热泵机组的制热量 CORL = 室外计算温度下 室外计算温度下 空调室内热负荷 热泵机组的制热量

CORL>*.*按冬季热负荷选择机组,机组不能满足室内冷负荷。 *

加,当机组的规格不能符合要求时,所选机组的总*机容量不得 超过*0%。

法确定空气源热泵的制热量随温度变化曲线。故参考安徽区域空 气源热泵应用实际,可采用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在设备选型确定 后再做适当修正。夏热冬冷地区空气源热泵机组具有较好的冬夏 李兼用性,当实际应用中,冬季热负荷与夏李冷负荷相差较大时, 为避免因按冬季热负荷选型造成空气源热泵选型过大,可采用平 衡点温度选择机组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空气源热泵机组和 辅助热源承担热负荷的合理比例

机组容量较小,多台并联运行更有利于部分负荷使用,因此强调 选型时应综合考虑部分负荷时的高效运行。为提高系统全年能效 并保证系统可靠性,除容量过小时,不宜选用单台机组。 5.*.7本条*~4款是从节能、保护室外环境方面对空气源热泵 机组室外机的一般要求,与其他相关标准一致。室外机位置不能 单纯追求建筑美观将室外机过度遮挡隐藏,必须兼顾建筑整体设 计和设备必要的散热条件,为空气源热泵室外机创造合理的安* 冬件

机组容量较小,多台并联运行更有利于部分负荷使用,因此强调 选型时应综合考虑部分负荷时的高效运行。为提高系统全年能效 并保证系统可靠性,除容量过小时,不宜选用单台机组

选型时应综合考虑部分负荷时的高效运行。为提高系统全年能效 并保证系统可靠性,除容量过小时,不宜选用单台机组。 5.*.7本条*~4款是从节能、保护室外环境方面对空气源热泵 机组室外机的一般要求,与其他相关标准一致。室外机位置不能 单纯追求建筑美观将室外机过度遮挡隐藏,必须兼顾建筑整体设 计和设备必要的散热条件,为空气源热泵室外机创造合理的安* 条件。 5款是针对以冬季供热为主的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特殊要求。 化霜水有组织排放是对室外环境的保护。另外,室外机室外平台 安*时,由于建筑立面的要求,有可能各户的室外机位于同一垂 直立面;一旦化霜水下落在下一层设备上并结冰,会影响室外机 出风和传热;化霜水有组织排放可以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

5.2.1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循环水泵具有冬夏季兼用的特征,应 考虑两种工况下的兼用性。无法兼用时,应冬夏季分设循环水泵。 5.2.2部分空气源热泵机组集成了循环水泵,选用时,应校核

5.2.1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循环水泵具有冬夏季兼用的 考虑两种工况下的兼用性。无法兼用时,应冬夏季分设行

其扬程是否能满足系统需求。

5.2.3空气源热泵机组存在冬夏季兼用,对系统水质

5.2.3空气源热泵机组存在冬夏李兼用,对系统水质要求比普 通制冷机组更高。系统水质对全年能效影响较大,因此此条规定 广机组循环水水质要求,一般空气源热泵循环水污垢系数应低于 0.086m2℃/kW

5.2.4本条是对冷热水系统阀门设置的统一要求:

5.3.1本条规定了自控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5.3.1本条规定了自控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1设计自控系统时,应根据监控功能需求设置监控点,编 制监测和控制点表; 2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自控系统设计应选用先进、成熟 和实用的技术和设备,符合技术发展的方向,并容易扩展、维护 和升级。应根据系统的规模、功能要求及选用产品的特点确定自 控系统网络结构。产品选型、位置以及安装要求应符合现行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的有关规定; 3末端的水路电控调节阀宜选用模拟量两通调节阀,调节

3风机盘管是空调未端设备,宜由联网式温度控制器根据 室内温度自动控制电动水阀通断,有节能控制模式对风机高、中 低三种风速转换。系统宜能够实现风机盘管群控管理,按照日程 表控制风机盘管启停,调节室内设定温度

6.1.1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应优先选择适应于低温供暖的末端 设备,适用于低温水的供暖未端包括:低温水散热器、辐射供暖、 低温水辐射供暖(冷)空调器等。空气源热泵随供水温度的提高 机组性能衰减较大,因此,未端设备采用一些适应低温供暖的新 型设备,能最大限度发挥空气源热泵的节能特性。 6.1.2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名义工况供水温度为45℃,当供水温 度降低时,机组能效比显著增加,并能减少冬夏季的压缩比比值, 提升机组全年能效。故结合夏热冬冷地区实际供暖需求,适当降 低供暖末端设计供水温度,虽然加大了末端设备选型,但有助于 系统能效提升。 为方便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及其末端系统的设计选型,提供以 下供/回水温度范围。从经济性角度考虑,采用空气源热泵系统, 未端配置地板辐射采暖,设计供水温度范围宜为33℃~43℃:末 端配置低温水散热器或地板辐射采暖,设计供水温度范围宜为 35℃~45℃;末端配置风机盘管,设计供水温度范围宜为40℃~45℃。 6.1.3风机盘管或直膨式送风末端冬季供暖时,由于热空气上 浮、会导致明显的温度分层,因此在室内气流组织和末端风口选 择上应采取必要措施,减小温度梯度。冬夏李共用的末端,宜采 用可变送风方式的末端形式

6.1.2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名义工况供水温度为45℃,

6.2.1直膨式末端是指由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直接进

5.2.1直膨式未端是指由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直接进入安装在 室内的冷凝、蒸发装置,与以水为媒介的系统相比,热泵机组避

免了二次换热,从而可以降低冷凝温度、提高热泵机组全年性能 系数。直膨式末端系统简单,应用广泛,但设计中应同时满足冬 夏季负荷要求。

6.2.2空气源热泵机组除霜时,运转模式转为逆卡诺

时室内侧由吹热风转为吹冷风,室内舒适度下降明显,因此直接 冷凝式热风供暖未端要求具有防吹冷风功能。自前多数空气源多 联式热泵机组厂家在机组除霜时,采用了室内侧风机停转,除霜 结束后通过感应室内机冷媒盘管温度联动室内机风机开启,有效 的防止了因机组除霜或除霜结束初期,室内侧吹冷风造成的舒适 度下降问题。另有个别厂家在室内机出风口额外增加一个温度传 感器,通过感应室内机出风口周围温度,以及室内机冷媒盘管温 度两个温度参数联动室内机风机开启,最大程度的防止了热风供 暖末端吹冷风的现象

6.3风机盘管未端设计

6.3.2风机盘管用于冬季供暖时,供水温度要求较高,且造成 的吹风感也会一定程度地影响室内舒适性,因此采用空气源热泵 共暖时,优先推荐采用低温供暖末端。然而,风机盘管具有启动 央、加热速度快,便于独立调节等优点,因此对于需要间歇供暖 冬夏季兼用或快速升温的场所,可以采用该种形式末端供暖

6.4低温水散热器末端设计

6.4.3低温水散热器一般应用于居住建筑,其系统制式宜采用 分户独立循环双管系统或设置分集水器的独立循环双管系统,也 可采用垂直双管系统,不应采用单管系统或单管跨越式系统。低 温水散热器不宜单独应用于高大空间的供暖。

5.4.4为保证低温水散热器供暖效果,避免管道散热影响散热 器循环水温度,应对其供回水管路保温。其保温厚度应经计算确 定,亦可参照空调水系统的保温要求选用。

散热风扇,需预留相应电源条件。

6.5低温辐射供暖末端设

6.5.1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供水温度不宜超过45℃,且供回水温 差不宜小于5℃。 1空气源热泵机组在室外较低温度的供暖设计工况下运行 时,对冷凝温度和供水温度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设计水温不能过 高; 2采用5℃温差,对于10℃温差,在相同的平均水温下 供水温度可以较低,对热源效率有利,因此,空气源热泵供暖系 统供回水温差可按热源设备的名义工况确定,符合《民用建筑供 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在采用热泵等产品供暖 时的有关规定; 3自前,热泵产品的名义工况水量和水泵配置为5℃温差 是为了避免选择过大设备,否则定型水泵流量过大会产生小温差 大流量的高能耗现象; 4采用毛细管网辐射供暖时,供水温度宜采用30℃~35℃ 供回水温差宜采用3℃~5℃。 6.5.4辐射供暖地面面层采用石材、瓷砖时,在与内外墙、柱 等垂直构件交接处,应留10mm宽伸缩缝;采用木地板铺设时, 应留不小于14mm的伸缩缝

7.1.1供暖空调系统施工时,经常需要开孔开洞,尤其对于居 住建筑,其层高一般较低,通常采用末端管道穿梁的做法以提高 空间净高。当项目未进行孔洞预留预理设计时,施工时不得随意 在梁、墙、楼板上开孔开洞,须征得原结构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 行,以保证主体结构的安全性。 7.1.2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中主要设备及材料只有满足设 计文件要求才能达到使用效果,施工前应做好相应检查。 7.1.3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的设备、管道在国家相关标准 中已有较详细的施工安装规定,均应遵照执行,本节不做过多赞 述。空气源热泵机组及其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各产品均有其自 已的特点,因此还应满足设备安装说明书等产品技术资料的各项 要求。

7.2空气源热泵室外主机安装

7.2.1空气源热泵室外主机的安装位置由设计确定,主要是考 虑安全、环保和节能等因素,所有室外设备的安装还要满足本条 的各项要求。 1设备安装基础应经过设计计算,具备足够的强度。此外 基础与设备之间应能够牢固连接,具有抗风、抗地震能力,以保 证安全; 2设备在屋顶上安装时,应设置与结构楼板相连的具有 定高度的设备基础,不能直接将设备置于屋面之上,主要是为了 呆护屋面保温层和防水层,保证设备的稳定性以减少振动和附加 噪声,并使设备不被积雪覆盖;

3有振动设备(如室外主机、循环水泵等)的减振设施可 以由产品配带,也可以在设备和基础之间加装减振装置。配电箱 控制面板应朝向便于人员操作的位置设置; 4室外安装的主机、配电箱(柜)必须符合相应的防护等 级要求,否则不具备室外安装条件。水泵安装在室外时,电机应 设防雨罩。 7.2.2为了保证设备(如室外主机、循环水泵、水箱、配电箱 等)在运输及吊装时的安全性,做出此条要求。

7.2.3室外机安装过程及安装完成后要注意防尘及交叉作

7.3.1加装套管是为了防止划破管道外的保温层,导致保温性 能下降。套管尺寸应考虑保温层的厚度,钢制套管长度应与墙体 饰面或楼板底部齐平,上部应高出楼层地面20mm~50mm,外墙 的贯穿套管,要使用带防水翘片的套管,套管与保温管道四周间 隙应使用不燃绝热材料填充严密。 7.3.2为了防止泄漏时难以检修,管道接头不应理设在墙体和 地面之内。即使无接头的管道,除地暖埋管外,冷(热)水管、 冷凝水管都有外保温,理设在墙体或地面内比较困难,因此也不 提倡。但是管道可以敷设在容易拆卸的吊顶等装修材料围成的空 间之内。 7.3.3管道和管线(制冷剂管、水管和电气管线),要防止室 业和饰通生悠道和篮法宝中和沉发

7.3.1加装套管是为了防止划破管道外的保温层,导致保温性 能下降。套管尺寸应考虑保温层的厚度,钢制套管长度应与墙体 饰面或楼板底部齐平,上部应高出楼层地面20mm~50mm,外墙 的贯穿套管,要使用带防水翅片的套管,套管与保温管道四周间 隙应使用不燃绝热材料填充严密。

7.3.2为了防止泄漏时难以检修,管道接头不应埋设

也面之内。即使无接头的管道,除地暖理管外,冷(热)水管、 令凝水管都有外保温,理设在墙体或地面内比较困难,因此也不 提倡。但是管道可以敷设在容易拆卸的吊顶等装修材料围成的空 间之内。

7.3.3管道和管线(制冷剂管、水管和电气管线),要防止室

,并关闭机组入口的截止阀,使机组与管道隔断,避免清洗时 管道内焊渣、污垢进人机组,影响机组寿命及性能。清洗完成后 应对过滤网进行清洗并检查,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7.4直膨式及风机盘管未端设备安装

检修口的设置宜同时满足检修末端设备控制板、电机、阀门的要 求。检修口一般设置在靠近接管的一侧,尺寸不小于 400mm× 400mm。 7.4.2末端设备支、吊架与其它设备、管线共用时会因设备震 动等因素造成相互影响。 7.4.3末端设备吊杆应垂直,吊杆规格不宜小于M10 7.4.5末端设备安装后要注意防尘及交叉作业对机组可能造成

7.4.5末端设备安装后要注意防尘及交叉作业对机组可能造成 的损坏,可用随机的包装塑料袋进行保护。

的损坏,可用随机的包装塑料袋进行保护

7.6低温辐射供暖未端安装

7.6.2本条主要对加热管、部件的运输、装卸和储存的条件作 了原则性的规定,目的是防止在这些过程中损坏材料。 7.6.3设置本条的目的在于在施工过程中保护地埋管等加热部 件,以免遭破坏。

7.7电气及控制系统安装

7.7.3为避免用户对实际使用中的能耗产生歧义,故提出电源

7.7.3为避免用户对实际使用中的能耗产生歧义,故提出电源 则试仪表需满足国家相关计量要求,

7.8.1绝热层可以减少空气源热泵循环水系统管网、制冷剂管 等输配系统的热量损失,因此应按设计要求采取绝热措施

8.1.2试运行和调试的目的,是使系统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 达到设计要求,具备正常的供冷供暖和供电条件是进行调试的必 要条件。

8.1.3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未经试运行和调试之前,严禁

随意启动运行,避免对系统造成损坏

8.2.2水系统各设备和管道的水压试验方法和步骤可参照现行 行业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6( 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进行。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检查各部位是否存在 渗漏现象,且应分别在试验压力和工作压力下进行全面检查并及 时记录。 对于辐射供暖系统的加热盘管水压试验方法,可参照现行行 业标准《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的有关规定,由于加 热盘管在隐蔽施工过程中可能受到损坏,因此要求应在隐蔽前和 隐蔽后分别进行水压试验。 制冷剂管道的试验方法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多联机空调系 统工程技术规程》JGJ174的相关要求进行。 电气系统应进行电源质量测试、电气绝缘电阻测试、剩余电 流动作的保护装置测试

8.2.3水压试验后应进行冲洗试验,具体的管路冲洗

聚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 IGJ/T260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进行。

本文第3款要求机组单机试运行前应根据相关标准、本规程 的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以及产品安装说明书逐项进行检查,检 查内容应包括:室内外设备安装是否正确、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系统压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管道坡度是否正确,冷凝水管是否 畅通;电气和自控系统安装是否满足要求等内容。

8.2.4水系统试运行和调试要

1除空气源热泵机组外,水泵、风机盘管等设备也应进行 单机试运行; 2必要测试包括流量、压力等内容。水系统连续运行应正 常平稳,水泵的流量、压差不应出现10%以上的波动;供水干管 流量测试结果与设计流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水系统的试运行 和调试步骤可参照行业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 规程》JGJ/T260第5.5.6条的规定进行。地面辐射供暖水系统试 运行和调试的方法和步骤应按照行业标准《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 程》JGJ142的有关规定进行。 8.2.5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的联合试运行与调试,应在水 压和冲洗试验、系统各设备、水系统试运行和调试合格后进行。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初始加热时,供水温度宜控制在比环境温 度高10℃左右,且不宜高于32℃;并应连续运行48h;以后每隔 24h水温升高3℃,直至达到设计供水温度。在此温度下应对每 组分、集水器连接的加热管逐路进行调节,直至温度均匀达到设 计要求。升温过程一定要保持平稳和缓慢,确保填充层等对温度 上升有一个逐步变化的适应过程

1除空气源热泵机组外降水施工方案及工艺,水泵、风机盘管等设备也应进行 单机试运行; 2必要测试包括流量、压力等内容。水系统连续运行应正 常平稳,水泵的流量、压差不应出现10%以上的波动;供水干管 流量测试结果与设计流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水系统的试运行 和调试步骤可参照行业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 规程》JGJ/T260第5.5.6条的规定进行。地面辐射供暖水系统试 运行和调试的方法和步骤应按照行业标准《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 程》IGIL142.的有关规定进行

8.2.5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的联合试运行与调试

压和冲洗试验、系统各设备、水系统试运行和调试合格后进行。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初始加热时,供水温度宜控制在比环境温 度高10℃左右,且不宜高于32℃;并应连续运行48h;以后每隔 24h水温升高3℃,直至达到设计供水温度。在此温度下应对每 组分、集水器连接的加热管逐路进行调节,直至温度均匀达到设 计要求。升温过程一定要保持平稳和缓慢,确保填充层等对温度 上升有一个逐步变化的适应过程

8.2.6检测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室内温度、室外温湿度; 2 机组进出水流量、温度; 3 水泵水流量和进出口压差; 4 系统供冷、供热量; 5 送、回风口空气温度、湿度和风量;辐射表面温度; 室内噪声:

红旗镇金湾区XX桥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人组织施工单位(含分项工程各系统分包专业公司)和设计、监 理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

9.0.2为保证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应由专业人员对系统定期 运行维护,发现问题后及时维修,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检查系统水压是否正常; 2检查安全阀使用状况; 3检查清理翅片上因灰尘、树叶或其他脏物聚集而引起的 风系统堵塞,视情况对翅片进行清洗; 4确认水泵无异常和漏水; 5检查蒸发器水流量、水流开关运行状态及制冷剂液面, 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6检查确认水系统管路、管件无泄漏、检查制冷剂和冷冻 水的热交换装置; 7检查空气源热泵的制冷制热效果,确认制冷剂系统无泄 漏; 8确认电气接线盒清洁十燥,接线端子无松动,接触器接 触可靠; 9确认电气绝缘及设备接地良好等; 10检测维护PLC程序及控制线路,检查校正压力传感器及 高低压开关及其他电气元件; 11 检查电机噪音及轴承磨损: 12 检查所有的润滑油系统部件,包括油加热器: 13 检查冷媒过滤器;添加或更换润滑油; 14 清洗过滤器、检查滤网有无破损; 15 清洁接触器或建议更换,检查连接机构及所有接线端并 拧紧、检查过载保护装置并取油样检查; 16机组在冬季停机或断电情况下必须将机组内及管道系

统的水彻底放净,以免冻坏机组。 9.0.5本条为减少制冷剂泄漏的要求。泄露制冷剂将直接进人 天气成为温室气体,影响全球变暖,因此应减少制冷设备在使用 和维修时制冷剂的排放量或泄漏量,并采取有效的回收利用措 施,加强制冷剂的回收利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