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821-2017 金属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

DL/T 821-2017 金属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L/T 821-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1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01716
下载资源

DL/T 821-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821-2017 金属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

DL/T8212017

5.1.3.1中心全周透照法

使用射线源时, 射线机时,应使X射线管的 中心与环缝中心重合,胶片或成像器放

DB41/T 1886-2019 绕管式热交换器检验规范5.1.3.2偏心透照法

图7中心全周透照法示意图

射线源应置于环缝纵尚切面中心以外的位置,胶片或成像器应放置工件外表面对接接头上,并与 其贴紧,见图8。

图8偏心透照法示意图

5.2.1.1板及外径大于89mm的管道,其对接接头透照应采用JB/T7902中规定的线型像质计。 5.2.1.2外径大于76mm且小于或等于89mm的管子,其对接接头透照应采用附录D规定的I型专用 像质计。 5.2.1.3外径小于或等于76mm的管子,其对接接头透照应采用附录D规定的I型或I型专用像质计。 5.2.1.4透照厚度T,应根据透照方法,按附录E的规定计算。 5.2.1.5像质指数的选择应符合表7的规定。

5.2.1.8I型专用像质计在透照单根管子时应放在距射线源最近的焊缝表面,金属丝应横跨焊缝并与焊 缝乘直。透照排管时,按5.2.1.6执行。 5.2.1.9I型专用像质计的金属丝应置于焊缝中心,围绕全周。 5.2.1.10透照管排使数个管子焊缝透照在同 一胶片或成像器上时,像质计应放在最外侧的管子上

5.2.2双线型像质讯

5.2.2.1双线型像质计应放置在成像器侧被检.工件检测区中心位置,金属丝与成像器的行或列成2°~5° 的夹角。 5.2.2.2数字影像中应显示双线型像质计。在透照参数和检测对象不变连续检测的情况下,可仅在第 福影像中显示双线型像质计。 5.2.2.3若双线型像质计无法放置在规定的位置,应采用表8、表9中厚度下限值的对比试件代替被检 工件,但其数字影像分辨率不得低于表8、表9中的规定值。

表8A级、AB级检测技术等级的像质应达到的影像分辨率

注:对于双壁单影透照方式,应取公称厚度T。

表9B级检测技术等级像质应达到的影像分辨

小直径管对接接头的未焊透和内凹深度的测定,应采用附录D的I型深度对比块。当管子外行 89mm时,采用附录D的I型深度对比块。对比块应平行于焊缝放置,且距焊缝边缘大于或等

DL/T821—2017

5.4.1采用双壁单影法透照时,射线源至工件外表面的距离,当小于或等于15mm时,至少分3段透 照,即每段对应的中心角应小于或等于120°;当大于15mm时,至少分4段透照,即每段对应的中心 角小于或等于90°

5.4.2对外径大于76mm且小于或等于89mm的管子,其焊缝采用双壁双影法透照时,相隔90°透照 2次。 5.4.3外径小于或等于76mm的管子,采用双壁双影法一次性透照。 5.4.4对较大直径管道对接接头单壁透照时,宜采用中心一次透照法。 5.4.5单壁透照时透照厚度比K值应满足: a)环形对接焊缝的K值不大于1.1。 b)纵向对接焊缝的K值不大于1.03。 5.4.6当透照带有内壁螺旋槽的管子和易产生裂纹的管材对接接头时,宜采用垂直透照,见图6b)。如 采用倾斜透照成像,椭圆开口角度应为3mm~5mm,见图6a)。

6.1胶片处理的一般要

6.1.1胶片暗室处理应按照胶片制造商和/或冲洗药品制造商的说明书进行。 6.1.2胶片自动冲洗应严格监控胶片浸入时间、溶液温度、传送速度和药液量,保证胶片特性与处理 条件相适应。 6.1.3胶片手工冲洗宜采用槽浸方式,处理过程可分为准备、水浸、开始显影、显影、搅动、停显、 定影、定影中和、水洗、润湿和干燥等步骤。

6.2.1冲洗胶片宜在曝光后8h之内完成,最长不得超过24h。 6.2.2大批量参数相近的胶片宜采用自动化冲洗,反之宜选用槽浸方式冲洗。 6.2.3定影和水洗的有效性应按GB/T19348.2的规定进行评价和控制。

7.1.1根据焊接缺陷性质、尺寸和数量,将对接接头质量分为I、II、Ⅲ、IV四个等级。 7.1.2对接接头两侧的母材公称厚度不同时,应按照较薄一侧分级。 7.1.3圆形缺陷、条形缺陷应设定不同的评定区进行评定。 7.1.4数字影像的灵敏度、灰度、信噪比、分辨率应符合要求。对缺陷的识别和评定,可采用人.I或 计算机辅助方法。人工识别可通过系统软件对影像进行亮度、对比度调节、正负片转换、缩放等功能 来观察影像细节。

7.1.1根据焊接缺陷性质、尺寸和数量,将对接接头质量分为I、II、ⅡⅢ、IV四个等级。 .1.2对接接头两侧的母材公称厚度不同时,应按照较薄一侧分级。 .1.3圆形缺陷、条形缺陷应设定不同的评定区进行评定。 .1.4数字影像的灵敏度、灰度、信噪比、分辨率应符合要求。对缺陷的识别和评定,可采用, 十算机辅助方法。人工识别可通过系统软件对影像进行亮度、对比度调节、正负片转换、缩放名 来观察影像细节。

式中: 一缺陷几何尺寸,mm

L缺陷几何尺寸,mm

DL/T 8212017

在评定区内同时存在儿种类型缺陷时 先按各类缺陷分别对对接接头进行分级,然后将各 级别之和减1作为最终级别,大于IV级以IV级作为最终级别

7.3铝及铝合金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检测结果记

7.3.1.1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适用于厚度2mm~80mm的铝及铝合金熔化焊对接接头。 7.3.1.2对接接头中的缺陷按性质和形状可分为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形缺陷、圆形缺陷、根部内 凹、咬边等七类。

7.3.2.质量等级的划分

3.2.1I级对接接头内应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和条形缺陷。 3.2.2II级、Ⅲ级对接接头内应无裂纹、未熔合。 3.2.3含有圆形缺陷的对接接头质量分级应按下列要求评定: a) 以评定区内缺陷的严重程度对对接接头进行质量分级。评定区应选在缺陷最严重的区域,评定 区尺寸见表18。 b) 应先按表19将评定区内的圆形缺陷换算成点数并累计计算点数,再按表20的规定评定对接接 头的质量级别。

表18圆形缺陷评定区尺

表19圆形缺陷点数换算表

表20各级对接接头充许存在的缺陷点数

)当缺陷的尺寸小于表21的规定时,分级评定不计该缺陷点数。但对于1级对接接头和母材 称厚度T≤5mm的2级对接接头,不计点数的缺陷在圆形评定区内不得多于10个,超过时 接接头质量应降一级。

表21不计点数的圆形缺陷尺寸

7.3.2.4含有条形缺陷的对接接头质量分级应按7.2.2.4规定评定。 7.3.2.5含有未焊透、根部内叫和咬边缺陷的对接接头质量分级应按表22的规定评定对接接头的质量 级别。

7.3.2.4含有条形缺陷的对接接头质量分级应按7.2.2.4规定评定。 7.3.2.5含有未焊透、根部内叫和咬边缺陷的对接接头质量分级应按表22的规定评定对接接头的质量 级别。

含有未焊透、根部内凹和胶边缺陷的对接接头

在评定区内,同时存在儿种类型缺陷时,应先按各类缺陷对对接接头质量分级,取质量 的级别作为综合分级的级别;当含有各类缺陷的对接接头质量级别相同时,则降低一级作为 的级别。

7.4钛及钛合金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

7.4.1.1检测结果评定及质量分级适用于厚度为2mm50mm钛及钛合金熔化焊对接接头。 7.4.1.2对接接头中的缺陷按性质和形状可分为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条形缺陷和圆形缺陷等五类,

7.4.2质量等级的划分

7.4.2.1I级对接接头内不充许存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和条形缺陷。 7.4.2.2IⅡI级、Ⅲ级对接接头内不允许存在裂纹、未熔合、未焊透。 7.4.2.3圆形缺陷评定区内同时存在圆形缺陷和条形缺陷时,应进行综合分级。 7.4.2.4对接接头中缺陷评定的质量分别超过Ⅲ级时定为IV级。 7.4.2.5含有圆形缺陷的对接接头质量分级应满足下列要求:

DL/T821—2017

a)以评定区内缺陷的严重程度对对接接头进行质量评级。评定区为一个与焊缝平行的矩形,其尺 寸见表23。评定区应选在缺陷最严重的区域。

表23圆形缺陷评定区

b)在评定区内或与评定区边界线相割的备 评定区内。评定圆形缺陷时应按表24换算 成点数在评定区域内累计计算,按表25的规定评定对接按头的质量级别。

表24缺陷点数换算表

表25各级对接接头允许存在的缺陷点数

注:当母材公称厚度不同时,取较薄板的厚度。

c)当缺陷的尺寸小于表26的规定时,分级评定不计该缺陷点数。但对于1级对接接头和母材公 称厚度T≤5mm的IⅡI级对接接头,不计点数的缺陷在圆形评定区内不得多于10个,母材公称 厚度T>5min的Ⅱ级对接接头,不计点数的缺陷在圆形评定区内不得多于20个,母材公称厚 度T>5mm的Ⅲ级对接接头,不计点数的缺陷在圆形评定区内不得多于30个,超过上述规定 时对接接头质量应降一级。

表26不计点数的缺陷尺寸

7.4.2.6含有条形缺陷的对接接头质量分级应按7.2.2.4规定执行。 7.4.2.7含有未焊透缺陷的不加垫板单面焊对接接头质量分级应按7.2.2.4的规定执行。

7.4.2.6含有条形缺陷的对接接头质量分级应按7.2.2.4规定执行。

DL7T8212017 的级别作为综合分级的级别;当含有各类缺陷的对接接头质量级别相同时,则降低一级作为综合分级 的级别。

检测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检测标准、检测部位、使用设备、成像条件、缺陷情况 标准和质量等级、返修情况、检验人员及其资格等级和照相日期等,射线检测报告格式参见 底片、影像、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应存档或移交。

8.1检测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检测标准、检测部位、使用设备、成像条件、缺陷情况、 验收标准和质量等级、返修情况、检验人员及其资格等级和照相日期等,射线检测报告格式参见附 录F。 8.2底片、影像、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应存档或移交。

DL/T821—2017

系统分辨率的核查及双线型像质计可识别率的测量

A.6双线型像质计可识别率的

A.6.1双线型像质计的布置。

双线型像质计的放置应与影像(或成像器)的行或列成较小的夹角(20°~50°)。 6.2双线型像质计的识别的测量应在影像上灰度均匀的区域内进行,应使用不少于21行像素 均。 6.3按照图A.1所示,在能够清晰地分辨最细线对的影像处,按式(A.1)计算丝的可识别率R

图A.1双线型像质计可识别率图示

式中: AGV——可分辨的最细线对的灰度差; BGV背景灰度。 A.6.4R>20%,则线对可识别。

A.6.5双线型像质计影像中第一组不大于20%的线对,即为表8和表9要求的

B.1通过测量影像灰度直方图确定影像灰度分布范围

灰度直方图是灰度级的函数,描述的是影像中该灰度级的像素个数或该灰度级像素出现的频率, 反映了影像灰度分布的情况。横坐标表示灰度级,纵坐标表示影像中该灰度级出现的个数或该灰度级 像素出现的频率,通过灰度直方图中灰度分布情况 像灰度是否满足4.5.2的相关要求。

通过A/D转换数值确定量

灰度等级是对数字成像系 换器)的位数决定。可通过观 是否激足4.5.2的相关要求。

DL/T8212017

C.1测量信噪比SNRm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数字影像归一化信噪比的计算

应在热影响区或接近热影响区的母材区,取面积不小于50像素×50像素的矩形感兴趣区域,计算 此区域的均值和标准差,按照信噪比定义得到测量信噪比SNR

C.2归一化信噪比计算

归一化信噪比SNR.由式(C.1)计算得到:

式中: P——成像器像素大小,μm; SNR. 一测量信噪比。

SNR,=SNR. × 88.6 P

D.1.1I型专用像质计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专用像质计、深度对比块的形式和规格

1型专用像质计由五根直径相同的金属丝和铅字符号组成,金属丝材料同工件。其制作要求 /T7902的规定。其形式、线编号见图D.1。图D.1中编号由3位字母表示,第1、第2位表 第3位表示线编号。

D.1.2II型专用像质讯

图D.1I型专用像质计

I型专用像质计由一根或两根金属丝(其长度大于所透照管子的外周长)和铅字符号组成, 材料同工件。制作要求应符含JB/T7902的规定。其形式、线编号见图D.2。

D.2.1I型深度对比块

图D.2I型专用像质

DL/T8212017

表D.2I型深度对比块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透照厚度的计算方法 E.1纵缝透照法、外透法(双壁双影法除外)、内透法的透照厚度按表E.1计算

E.1纵缝透照法、外透法(双壁双影法除外)、内透法的透照厚度按表E.1计算。

GB/T 51238-2018 岩溶地区建筑地基基础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注:T为工件的公称壁厚;h为焊缝的余高。

E.2双壁双影倾斜透照时透照厚度按式(E.1)计算。双壁双影垂直透照时透照厚度 后还应再加一个余高。

D。—管子或管道的公称外径,mm; T———管子或管道的公称壁厚,mm。

DL/T8212017

F.2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报告格式见表F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报告格式见表F.2

DB11/T 1590-2018 道路超薄罩面施工技术规范表F.2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报告格式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报告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