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1721-2017 电力电缆线路沿线土壤热阻系数测量方法

DL/T 1721-2017 电力电缆线路沿线土壤热阻系数测量方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0513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1721-2017 电力电缆线路沿线土壤热阻系数测量方法

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1721 = 2017

JC/T 2453-2018 中空玻璃间隔条 第3部分:暖边间隔条Testmethodofthermalresistivityofsoil alongthe undergroundpowercableroute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名词和术语.. 测量设备.. 现场测量.… 6结果计算 测量报告· 附录A(资料性附录)热线法热阻系数测量原理·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土壤热阻系数测量探针校准方法 附录C(资料性附录)测量报告范例

DL /T 1721 2017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参考ASTMD5334一2008《热针探头法测定土壤和软石导热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19)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国网杭州供电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友兵、刘松华、刘毅刚、钟力生、严有祥、李文杰、黄宏新、陈朝晖。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电缆线路沿线土壤热阻系数测量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热线法(参见附录A)测量直埋电缆线路周围土壤热阻系数的现场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埋地敷设电缆线路,包括直理、穿管以及电缆沟回填敷设等方式下,电缆线路 周围均匀回填材料的热阻系数测量。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294一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GB/T10297一1998非金属固体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热线法 GB/T28418一2012土壤水分(情)监测仪器基本技术条件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含水率moisturecontent 土壤所含的水分重量与干态条件下土壤的重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比(%)来表达。 3.2 热回填thermalbackfill 对电缆线路周围利用特定材料进行回填,以改善电缆线路周围环境的热阻和热稳定性 3.3 土壤水分迁移moisturemigrationinthesoil 由于热源(带负荷电缆)的作用,土壤水分发生转移的现象。 3.4 热瓶颈thermalbottleneck 由于电缆线路局部散热条件较差,导致该段线路的局部温升高于线路其他段的现象。 3.5 热探针thermalprobe 用于测量各种材料热阻系数的金属针状物,内有线性热源、温度传感器。

热探针的现场土壤热阻系数测量装置如图1所示

DL/T1721—2017

长度(L)和外径(d)之比应不小于20

基于热探针的现场土壤热阻系数测量装置示意

4.2.2热探针内安装有测温热电偶,热电偶可采用康铜热电偶,探针内可填充高导热树脂。 4.2.3测温热电偶应位于靠近热探针尖端部, 距离实际测量段两端距离应不小于10d。 温度的变化范围应不小于0.5%。

4.3.1如果现场有电力供应,测量时应优先采用经过校准的可调直流电源,输出电流应在1A~10A范 围内可调。 4.3.2如果现场没有电力供应,可采用蓄电池或类似的电池作为电源,输出电流应在1A~10A范围内 可调。 4.3.3探针内热线的功率范围为10W/m~80W/m。

隹荐采用100W的模拟功率表测量热线的功率。条件不充许时,可采用电压表/电流表联合的万 测量精度优于±0.5%。

热电偶的分辨率应达到0.1℃,推荐采用可连续记录的数字式温度记录仪,记录时间分辨率应优 单次测量连续记录容量不小于30min。温度监测应带有冷端温度补偿。

则量系统组成后,应采用热阻系数在探针测量范围内的标准试样和标准测定方法进行标定和 佳荐采用附录B的方法。

则量前GH/T 1333-2021 真空低温油浴脱水设备.pdf,应对电缆线路路径进行分析,确定合适的测量点。 热探针上测温点的位置宜和所测电缆线路保持在同一深度上,且与电缆线路的水平距离宜保持 内。 相测量占间距不官超过1000m

5.1.2相邻测量点间距不宜超过1000m。

对于线路路径上可能存在的热瓶颈,应加以识别并增加测量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a)埋地电缆线路的地势较高、低水位段; b)已敷设线路未采用确定热阻系数的回填材料区域 c)大树下等富含有机回填物区域; d)线路上方有遮挡,雨水难于直接或间接到达区域; e)密集敷设电缆群周围; f)电缆线路附近有其他热源影响时; g)电缆线路周围热回填材料性状因为水分迁移或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h)当在运线路有其他监测设施(如分布式光纤测温)结果可供参考,表明该段为热瓶颈点时

于已投运线路,应在以下情况时增加测量频率。 当电缆线路周围运行环境发生变化时。 当电缆线路载流量接近设计值,且未掌握当前电缆线路周围土壤热性能时

路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当热探针难于直接到达指定深度时JGJ/T 455-2018 住宅排气管道系统工程技术标准,可采用辅助工具打孔,打孔至所需深度 后,再将热探针插入。 5.3.2将热探针插入打孔后的土壤内,保持5min~10min,使热探针与周围土壤达到热平衡。 5.3.3将热探针内的热线连接至电源,并同时记录探针温度。 5.3.4施加电流加热探针,同步记录时间、温度、加热功率。整个加热测量时间宜控制在30min以 内,加热期间探针最高温度不应超过50℃。 5.3.5热阻系数测量完成后宜对测量点附近的土壤含水率进行现场测量或取样进行实验室测量。含水 率的测量可参考GB/T28418一2012标准执行。

6.1探针加热功率的计算见式(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