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611-2010 电子工程防静电设计规范(完整清晰正版).pdf

GB 50611-2010 电子工程防静电设计规范(完整清晰正版).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 50611-201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2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02029
下载资源

GB 50611-2010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0611-2010 电子工程防静电设计规范(完整清晰正版).pdf

9离子化静电消除器的设计选择

9.0.1一、二级防静电工作区配置的设备机台局部,以及防静电 安全工作台等对静电敏感元器件有明确防护要求的场所,应选用 离子化静电消除器。 9.0.2离子化静电消除器的设计选择应根据现场条件和消除静 电的控制目标,并结合静电消除器的消电效能和综合性能确定。 9.0.3离子化静电消除器的离子平衡度、消电时间、臭氧发生量、 噪声等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9.0.4离子化静电消除器的设计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气流组织形式为单向流的洁净空调系统,宜选择脉冲式高 压静电消除器。 2易燃、易爆环境应选用自感应式静电消除器、高频高压型 静电消除器,以及具有防爆通风型结构的离子化静电消除器。 3,空气洁净度等级5级以上的洁净环境,不宜使用有风扇的 离子化静电消除器,其他洁净环境的风扇式离子化静电消除器应 4选用同位素静电消除器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电离辐射 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的有关规定进行防护设 计,并应符合对射线屏蔽、人体防护的要求。 5选用高频高压型静电消除器时,电气间隙和基本绝缘试验 电压等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 的安全要求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4793.1的有关规定,场感 应电流和磁场强度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科学和医疗 (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4824的 有关规定。

6选用离子化静电消除器时,臭氧发生量的容许浓度值应符 合国家现行有关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 9.0.5离子化静电消除器外壳应采用金属材质GBT 3623-2007标准下载,其外壳及金属支 承体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

附录A防静电工作区设计分级标准 适用场所

附录A防静电工作区设计分级标准

静电工作区设计分级标准适用场所举例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一部分:通用要 求》GB4793.1 《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 方法GB4824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2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10796 《防静电地坪涂料通用规范》SJ/T112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子工程防静电设计规范

《电子工程防静电设计规范》GB50611一2010,经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2010年7月15日以第672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节能 减排的方针政策,总结我国电子工程防静电行业近年来的科研成 果和实践经验,吸收、采用经过实践验证并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工 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本规范制定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征求意见阶段、送审阶段和报 批阶段,编制组在各阶段开展的主要编制工作如下: 准备阶段:起草规范编制大纲,重点分析规范的主要内容和框 架结构、研究的重点问题和方法,制定总体编制工作进度和分工合 作安排等。 征求意见阶段:编制组成员根据审定的编制天纲要求,在前期 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法规、标准、规 范和电子工程静电防护措施,起草规范讨论稿,并汇总、调整形成 此后,编制组组织了多次会议,分别就重点问题进行研讨,并 分别于2006年5月、12月对征求意见稿初稿进行了两次规模较 大的征求意见活动:2006年9月、2008年10月还进行了二次征求 专家意见,在此基础上多次修改完善,完成了规范送审稿的编制。 送审阶段:2008年12月2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上海组 织召开了《电子工程防静电设计规范》(送审稿)专家审查会,通过 了审查。审查专家组认为,本规范总结、梳理、归纳、提升了电子工 程领域静电防护方面的工程经验,能够很好地满足需求;具有先进 性,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规范的贯彻实施,将促进电子工程

防静电设计的规范化,推动防静电工程领域的技术进步,同时在规 范市场、促进产业进步方面也将起到重要作用,产生较好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报批阶段:根据审查会专家意见,编制组认真进行了修改、完 善,形成报批稿。 本规范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人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 电子行业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广泛征求了 国内有关设计、生产、研究等单位的意见,最后制定出本规范。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教学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 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电子工程防静电设计规范》 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 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并着重对强 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 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 参考。

防静电材料及制品的基本要求和设计选择 (3.4) 3.1防静电材料及制品的基本要求· (34) 3.2防静电材料及制品的设计选择 (3.6) 4防静电工作区室内装饰设计 (37) 4.1地面设计 (37) 4.2项棚和墙面设计 (38) 4.3门窗和其他装修设计 (39) 5防静电工作区电气设计 (40) 5 防静电工作区接地系统设计 (42) 防静电工作区空气调节系统和工业管道设计 (45) 防静电安全工作台的设计选择 (47) 离子化静电消除器的设计选择 (49)

1.0.1本规范属于工程建设类标准。随着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 对各类特定功能防静电工作区的需求日益增加,本规范旨在提供 一般电子工业建设工程设计中可能设置防静电工作区的设计控制 目标、实施方法,同时规定防静电工作区室内设计的质量标准及适 用范围

1.0.2电子工业领域建设工程中要求其室内环境控制静电的场

1静电放电敏感的基础材料、元器件,组件、仪器和设备的制 造和操作场所。这里指的“操作”包括静电敏感元器件的包装、运 输、打开包装、测试、安装、保养和维修以及与这些操作相关联的活 动。 2配置静电放电敏感的电子仪器、设备和设施的应用场所 诸如各类电子信息机房,各类静电放电敏感的电子仪器实验室、监 控室等。 电子工业领域的某些场所有较高的洁净环境要求,静电的存 在会影响洁净设施的效能,同时洁净环境的高速气流会产生较产 重的静电,因此洁净环境的设计亦应设定静电控制的预期目标,并 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 1.0.3本条提出了防静电工作区设计应遵循的几条原则:根据使 用要求,确定控制目标、选择防静电等级;根据不同的环境影响因 素,使用要求,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经济有效的设计方案;根据 质量控制要素的要求,进行系统综合设计,达到使用要求、控制目 标、影响因素、设计方案、对应措施、实现需求的总体设计目标。 防静电工作区的确定边界,可以是建筑的实体介质(如墙、柱

棚等),也可以是空间的界定范围(

(a)防静电工作区位于房间一角

图1防静电工作区边界的空间界定 生,图中外层六面体是建筑的实质性边界,即墙、柱、门窗,

1.0.4本条提出了防静电工作区设计应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从 抑制或减少静电的产生和有效,安全地泄放静电两个方面制定了 3条措施。关于消除防静电工作区局部超过规定静电电位限值的 工程措施,因不具有普遍性,在第9章专述。 1.0.5现行行业标准《防静电工作区技术要求》GJB3007将防静 电工作区的允许对地静电电位绝对值按100V为界分为A、B二 级。本规范以这一“分级”标准为参考,分析电子工业静电防护的 需求分布,调查防静电工程的工程实例,考虑对应的技术措施,从 需求、资源、措施、目标链式要素等的综合表述,将防静电工作区设 计标准细化,分为静电电位绝对值不大于100V、不大于200V、不 大于1000V三级。力求标准目标明确,资源利用充分,措施对应 得力,执行简便易行。 本规范规定的防静电工作区一级标准,即室内静电电位绝对

值不大于100V,仅是本级标准的最低要求。注意到当前某些工程 有静电电位绝对值不大于50V的要求,但面于工程实现条件需要 一个成熟的过程,本规范暂不设规定,待条件成熟时及时修订。 为实施的可操作性,本规范附录A表A提供了各级标准防静 电工作区的适用场所,但并不能涵盖电子工业所有工程类别,相近 工程设计可根据此表参照使用。 1.0.6防静电工程设计涉及多种专业,相关的专业有:建筑装饰 空调洁净、电气技术,消防、防雷以及电子计算机、通信技术、环保 职业安全等。所涉及相关专业的要求均应符合相应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同时尚应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环保、建筑节能 方面的政策法规的规定

3防静电材料及制品的基本要求和设计选择

3.1防静电材料及制品的基本要求

3.1.1材料学理论及实验室条件对材料电性能采用的经典指标 是电阻率。随着防静电工程理论的发展和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 自前防静电工程业界比较趋同的认识是:在防静电工程领域,采用 材料的表面电阻值或体积电阻值作为材料分类参数比表面电阻率 或体积电阻率更符合应用实际。国内(如电子行业),国外如美国 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美国国家标准学会/防静电协会 (ANSI/ESD)近年来发布的标准都使用了上述量纲单位,本规范 采纳电阻值作为量纲单位。 本条规定的材料名称、性能指标主要依据现行行业标准《电子 产品制造与应用系统防静电检测通用规范》SJ/T10694、《地板覆 盖层和装配地板静电性能的试验方法》SJ/T11159、《防静电地面 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1469,并且参考国际、国内相关规范、标 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确定。 考虑到制品配制和工程前检测的需要,为使用方便,这里补充 相应的防静电材料电阻率指标: 1静电屏蔽材料:表面电阻率小于1.0×10°2/口、体积电阻 率小于1.0×10°2·cm的材料。 2导静电材料:表面电阻率小于1.0×10°2/口、体积电阻率 小于1.0×10°2·cm的材料。 3静电耗散材料:表面电阻率1.0×10°Q/口~10×102 、体积电阻率为1.0×10°2·cm~1.0×102.cm的材料。 应当指出,自前无论国内或国外并无统一的材料静电性能测 试标准,不同标准、条件、仪器测量的结果有差异,应以质监部门认

可的(按《电子产品制造与应用系统防静电检测通用规范》SI/T 10694一2006)测量报告为准。 3.1.2许多防静电材料及制品都由几部分材料复合组成,本条规 定强调各部分组合应具有导静电泄放功能,最终鉴别的是系统的 综合防静电性能。 3.1.3,防静电材料及制品由于制作方法不同,其防静电性能稳定 性差异较大,本条规定要求对防静电材料及制品进行长效型和短 效型的鉴别。明示在明确的使用期限内防静电性能应保持稳定 以便设计选择和采取相应措施。 防静电材料及制品使用期限,可参照《电气绝缘设备评价和鉴 定》IEC60505的原则,通过加速老化试验,进行功能性评定和寿 命预测。 防静电性能保持稳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检测鉴定。 1环境湿度从75%变化到30%,环境温度从15℃变化到 35℃,当材料及制品的电阻变化在一个数量级范围内,可视为稳 定。 2测试电压绝对值从100V变化到500V,材料及制品的电 变化在半个数量级范围内,可视为稳定。 3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40%~65%的条件下对试样 施加放电,静电电位绝对值衰减从1000V到100V,当静电衰减时 间不大于1S,可视为稳定。 3.1.4本规范仅对材料及制品的防静电性能进行规定,涉及其他 物理化学性能的应按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 规范》SJ/T10796、《防静电贴面板通用规范》SJ/T11236《防静电 鞋,导电鞋技术要求》GB4385、《防静电工作服》GB12014、《防静 电地坪涂料通用规范》SJ/T11294等的有关规定执行,尤其要符 合国家有关环保、安全、卫生方面的规定

3.1.4本规范仅对材料及制品的防静电性能进行规定。

物理化学性能的应按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 规范》SJ/T10796、《防静电贴面板通用规范》SJ/T11236、《防静电 鞋、导电鞋技术要求》GB4385、《防静电工作服》GB12014、《防静 电地坪涂料通用规范》SI/T11294等的有关规定执行,尤其要符 合国家有关环保、安全、卫生方面的规定。

3.2防静电材料及制品的设计选

3.2.1本条规定主要依据现行行业标准《防静电地面施工及验收 规范》SJ/T31469、地方标准《防静电工程技术规程》DG/TJ08 83等,并参考国内、国外相关标准以及近年来大量的工程实践经 验而制定。 由于软帘的放电机理比较特殊,其静电泄放过程不是一次就 释放全部能量,参照国外标准,软帘的摩擦起电电压可适当放宽。 三级防静电工作区提出了低起电材料的应用,根据有关标准 和文献的一般提法,低起电材料界定为摩擦起电电压绝对值不大 于2000V,为满足三级防静电工作区的静电电位要求,用于防静电 环境材料的摩擦起电电压绝对值仍不得大于1000V。 3.2.2本条规定适用于工程意义上的固定设施,不包括局部的临 海州施

3.2.2本条规定适用于工程意义上的固定设施,不包括月 时或过渡性设施。

4.1.1防静电地面是室内环境静电控制的重点部位。防静电 地面类型的选择,首先应满足不同的生产工艺及使用要求,其 次应适合建筑环境条件,同时还应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和比 较。 本规范将防静电地面分为五天类,本条款不排除其他新型材 料及地面类型的使用,当采用其他新型材料或地面类型时,可参照 相近地面类型进行设计选择。具有长效和稳定的导静电性能地面 材料参见本规范第3.1.3条的规定,具有可靠的静电泄放接地系 统参见本规范第6章的相关规定。 本规范采取设置绝缘隔离层来保证静电泄放接地系统的可靠 性,是缘于我国某些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气候潮湿引起基础地坪电 阻过低,造成静电无组织泄放的问题。为使接地检测真实可靠,设 置绝缘隔离层是必要的措施。但设计判定当地气象和地质条件能 保证基础地坪有较高电阻时,三级防静电工作区可不设置绝缘隔 离层。 4.1.2~4.1.6条文规定主要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行业标准《防静电地面施工及验 收规范》SJ/T31469和地方标准《防静电工程技术规程》DG T08一83,以及总结各地专业施工、设计单位近年来工程经验 编写而成。为方便设计选择,提供下列推荐使用表(表1)供参 考。 贴面地面如需防护上蜡,应在保持其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导静 电型地面上涂导静电蜡,静电耗散型地面上涂防静电蜡。

注:表中☆为推荐使用,/为可以使用。

4.2.1金属骨架有利于整体电气连接和接地。设置接地连接点 的规定来源于工程实践,并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静电 泄放和等电位连接是防静电工作区环境抗于扰的必要手段。

量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

4.2.4由于高度洁净或严格限制静电吸附场所的静电场对尘埃

的影响,不能笼统按照本规范第3.1.1条的规定进行控制,因此应 根据工艺要求计算确定或依据模拟试验确定顶棚和墙、柱罩面层 的静电耗散指标。

当表层使用金属面板时,金属导体会与靠近的带电人体产生 电离与放电,所以面层金属不宜裸露。 4.2.5本条规定针对二、三级防静电工作区。环境湿度对静电的 积聚影响极大,湿度提高会有利静电的耗散,所以在有利湿度的条 件下,静电防护的措施可简化,

4.2.5本条规定针对二、三级防静电工作区。环境湿度对静电的

4.3门窗和其他装修设计

4.3.1本条规定第1、2款是防静电工作区的基本条件,第35 款满足环境密封防尘的基本要求,这对净化防静电环境和节能等 具有积极影响。 第5款考虑到长效型静电耗散薄膜的价格问题,提出了可采 用透明防静电塑料板。 4.3.2一般装修设计中经常使用未经表面改性处理的高分子绝 缘材料,这是环境中产生静电的主要静电源,因此本规范明确强调 禁用。另外,强吸湿性材料在高湿环境条件下容易造成尘埃的悬 浮吸附,不宜使用。 由于装修饰面的平整光滑对于抑制静电的产生和积聚有积极 作用,所以防静电工作区作为工作场所不宜将饰面设计得过于复

4.3.1本条规定第1、2款是防静电工作区的基本条件,第35

4.3.1本条规定第1、2款是防静电工作区的基本条件,第35 款满足环境密封防尘的基本要求,这对净化防静电环境和节能等 具有积极影响。 第5款考虑到长效型静电耗散薄膜的价格问题,提出了可采 用透明防静电塑料板。

5防静电工作区电气设计

5.0.1防静电工作区电源质量与静电的产生并无直接关系,但当 环境中的静电噪声与电源噪声产生感应耦合时,将会诱发对电子 设备的于扰。因此基于抑制静电噪声的考虑,在防静电工程设计 中应规定供电电源的质量要求。供电电源质量分级可参照现行国 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的规定执行。

5.0.2防静电工作区中的电子设备和设施对供电的可靠

高的要求,因此为了防止其他电力负荷的干扰,同时亦为有利于运 行维护管理,当电子设备和设施用电容量较大时,宜由变电所专用 回路供电:当电子设备和设施用电容量较小时,宜由低压总配电间 专用回路供电。本条又规定各种电源设施应尽量靠近电子设备和 设施,是为了减少线路电压下降和线路干扰。

5.0.3本条及其以下各条规定指明了在防静电工作区的供配电

和照明设计必须解决防电源线于扰的途径。电气设计应为防静电 工作区的电子设备和设施的安全运行与可靠性工作提供保证。根 据IBM公司、AT&T公司及美国海军所发布的数据,影响电子设 备工作的问题主要起因于长时间的电压跌落和短时间的瞬变,

5.0.6本条对电源布线方式的规定,是为了防止相邻导线之间电 磁骚扰能量的感应耦合,抑制电源噪声的传播。本条文规定应分 别设置电子设备和设施的工作电源插座和普通电源插座,这是为 了避免其他电气设备误插人电子设备和设施的专用工作电源描 座,从而影响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正常工作。

5.0.7本条是对防静电工作区中的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规定

6防静电工作区接地系统设计

建筑物共有的防雷接地、工作(交流工作)接地、保护(故障保护)接 地外,还有直流工作(信号参考接地、逻辑接地)接地、屏蔽接地、功 率接地和防静电接地系统等。由于各自的功能不同,为了抑制相 互干扰,不同功能的接地系统不应混接,而且必须遵循总等电位, 局部等电位连接的原则。

6.0.5图2提供了防静电接地系统满足本条要求的一种布置方

6.0.6为了解决好各个接地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接地系统设

6.0.6为了解决好各个接地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接地系统设 计时,应以防雷接地系统设计为基础。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各种 功能接地系统最终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因此应首先考感防雷接地 系统设计,使其他功能接地系统都包含在防雷接地系统的保护范 围之内。 特定行业、特定地面及设施的防雷接地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和现行行业标准《通信机 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5068、《航天系统地面设施接地要求》QJ1211等的有关规定。

注:图中FEB为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图2防静电接地系统典型布置

6.0.76.0.8防静电接地系统接地端口之间应做等电位连接。 防静电接地系统应设计低阻抗的静电泄放电气通路,接地导线的 横截面除了满足低电阻的要求以外,还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及 其他电磁兼容性要求。电子、航天行业标准规定接地主干线截面 积不应小于95mm²,本规范引用了这一规定标准。 防静电接地主干线通常应从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引接。当防 静电工作区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与防静电工 作区楼层垂直距离较远时,为保证防静电接地端子板与楼层其他

6.0.11本条规定是为了避免金属物体没有可靠接地时,受到防

7防静电工作区空气调节系统和工业管道设计

7.0.1防静电材料的静电耗散性能与环境的温度、湿度条件密切 相关,可以利用空气调节系统通过对环境温度、湿度的控制,抑制 静电的产生,而且大量电子设施的应用对环境条件都有温度,湿度 的控制要求,因此一般防静电工作区都需要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反之,防静电材料及制品的性能参数,又必须根据环境温度、湿度 控制的实际情况确定。对于一级标准的防静电工作区,宜采用温 度、湿度自动控制的空气调节系统,以利于环境的静电控制。 7.0.2本条规定了空气调节系统应区别不同要求合理配置的基 本原则。 7.0.3本条规定的环境温度控制范围,是根据实验数据所表明的 达到静电最有效控制的环境条件。 7.0.4本条规定的环境相对湿度控制范围,是根据实验数据所表 明的达到静电最有效控制的环境条件。 7.0.5本条规定了防静电工作区选择气流组织形式的基本原则, 以及对于不同气流组织形式应分别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的基本 要求。 7.0.6由于空调系统的送、回风口和风管管壁及工业管道输出、 输人口装置是易产生静电的部位,因此本条规定了送、回风口和风 管及工业管道输出、输入口装置制作用材和接地的要求。 7.0.7本条是对风管和工业管道安装接地的规定。 7.0.8本条是对配管系统中非金属管道采取间接接地的规定。 7.0.10本条规定是为了抑制空调和制冷设备的电噪声对电子设 备正常工作的干扰。

7.0.6由于空调系统的送、回风口和风管管壁及工业管道输出、

7.0.7本条是对风管和工业管道安装接地的规定。

类管道的内壁会在液体、气体和粉体的流动过程中产生摩擦起电, 因此不适当的安装将会造成静电放电的严重危害。易燃、易爆环 境中的防静电接地,相关行业都已经制定了相应标准。

8防静电安全工作台的设计选择

8.0.1防静电安全工作台是防静电工作区配设的一种专用工价 台,具有特殊的防静电功能,在这种工作台上可以安全操作各类 电敏感元器件和电子仪器设备,可以防止因静电放电、静电感应或 静电吸附造成的危害。本条及以下各条结合国内实际应用的情况 并参考国外静电放电(ESD)控制工作站相关标准制定了一些基本 规定。本条规定了不同等级防静电工作区,防静电安全工作台的 选用原则。 8.0.2腕带连接装置、限流电阻和接地引线是防静电安全工作台 特有的组成部分。腕带连接装置是专为提供接插防静电腕带使用 的。限流电阻是为了保障人体安全而设置的,使通过人体的安全 电流不大于5mA。接地引线是为了防静电安全工作台接地而配 置的。防静电安全工作台形式各异,附设构件多种多样,但有五个 必备部分:工作台、防静电台面或台垫、腕带连接装置、限流电阻利 接地引线。 8.0.3普通型防静电安全工作台台面基材由木质或其他无机材 料制作,台面可贴有饰面板,专用型防静电安全工作台台面基材由 无表面涂覆的难氧化金属或导电无机材料复合面板制作,使用时 再在台面上铺设防静电台垫。防静电安全工作台甲醛和苯的释放 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本条提出洁净室内防静电安全工作台 基材要求主要是为了满足对发尘量及防静电性能稳定的控制目 标。

8.0.1防静电安全工作台是防静电工作区配设的一种专用工作 台,具有特殊的防静电功能,在这种工作台上可以安全操作各类静 电敏感元器件和电子仪器设备,可以防止因静电放电、静电感应或 静电吸附造成的危害。本条及以下各条结合国内实际应用的情况 并参考国外静电放电(ESD)控制工作站相关标准制定了一些基本 规定。本条规定了不同等级防静电工作区,防静电安全工作台的 选用原则。

8.0.2腕带连接装置、限流电阻和接地引线是防静电安

特有的组成部分。腕带连接装置是专为提供接插防静电腕带使用 的。限流电阻是为了保障人体安全而设置的,使通过人体的安全 电流不大于5mA。接地引线是为了防静电安全工作台接地而配 置的。防静电安全工作台形式各异,附设构件多种多样,但有五个 必备部分:工作台、防静电台面或台垫、腕带连接装置、限流电阻和 接地引线。

料制作,台面可贴有饰面板,专用型防静电安全工作台台面基材由 无表面涂覆的难氧化金属或导电无机材料复合面板制作,使用时 再在台面上铺设防静电台垫。防静电安全工作台甲醛和苯的释放 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本条提出洁净室内防静电安全工作台 基材要求主要是为了满足对发尘量及防静电性能稳定的控制目 标。

8.0.4硬质台垫主要应用于

体积电阻应为2.5×10Q~1.0×10Q。硬质台垫的部氏D矿 应大于90,软质台垫的邵氏A硬度范围为4585。

设施。本条从人体工程的角度提出安装位置的要求。 目前有带纽扣式限流电阻的防静电腕带产品,因此本规范对 限流电阻的安装位置不作要求。但限流电阻不论何种情况,都应 视为防静电安全工作台的必要构成。

8.0.6多台防静电安全工作台的接地连线不得串联连

8.0.6多台防静电安全工作台的接地连线不得串联连接的规定

9离子化静电消除器的设计选择

9.0.1电子工业生产过程,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和积聚静电,即便 本规范其他各章的设计做得很好,防静电工作区某些部位仍然会 形成超过规定限值的静电电位。因此,应用离子化静电消除器来 中和局部表面和空气中的静电电荷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9.0.2离子化静电消除器种类繁多,其作用原理、产品形式、

黔高速工程〔2018〕88号附件:建设项目工完场清内容及管理规定(20181218).pdf表2离子化静电消除器消电时间(s)

臭氧发生量:不大于0.3mg/m。 噪声:不大于55dB(A)。 9.0.4本条规定了离子化静电消除器设计选择应符合的规定。 其中第2款和第4款因涉及人身安全及环保等要求,规定为强制 性条款。 参考国外有关标准,推荐下列不同布置形式的离子化静电消 除器适宜使用的场所(表3)

臭氧发生量:不大于0.3mg/m。

参考国外有关标准转换层施工方案,推荐下列不同布置形式的离子化静电 除器适宜使用的场所(表3)。

表3离子化静电消除器适宜使用场所

9.0.5为降低使用离子化静电消除器的负面影响,净化防静电环 境,其外壳及金属支承体可靠接地是必要的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