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0893-2018 计量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pdf

Q/GDW 10893-2018 计量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3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5066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GDW 10893-2018 计量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pdf

Q/GDW 108932018

Q/GDW 108932018

柔性标签应能承受在使用、搬运、装卸和运输等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弯曲应力。将标签正面向内 直径25mm)然后还原,再将其正面向外卷曲(直径25mm)然后还原,标签不应有折痕,封装 常,且应能正常工作。

主标签进行旋转角度为15°的扭曲后,标签不应有折痕,封装不能异常,且应能正常工作。

安II~24#坝段锚索施工组织设计5.2.1电场强度阈值

局电场强度阅值参数要求见表3,

表3电场强度阈值参数要求

5.2.2雷达散射截面积变化率

二类标签的雷达散射截面积变化率参数要求见表4,三类标签不作要求。雷达散射截面积变 关系参见附录B。

表4雷达散射截面积变化率参数要求

一类、二类标签在水平与竖直两个方向分别偏转土30°时,以识别电场强度阅值表示的方向性参数 要求见表5,三类标签不作要求。

Q/GDW 108932018

5.2.5静电放电抗扰度

过试验电压8kV的静电接触式放电或15kV的静电空气放电试验后,一类、二类标签应满足5.2.1 三类标签应可正常识别。

一类、二类标签应具有防碰撞设计,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应满足多标签群体识别要求,三类不作要 求。

5. 2. 7 擦写次数

标签可擦写次数不少于100000次。

5. 2. 8数据保持时间

数据保持时间应不低于标签附着物的寿命。

5. 3. 1 存储容量

标签内存区域划分见图1,内存区应包括保留区(RESERVED)、物品标识区(EPC)、标签标 TID)和用户数据区(USER),内存区存储容量要求见表7。

表7标签内存区存储容量要求

Q/GDW108932018

注:00h表示字0中位0的地址,0Fh表示字0中位15的地

图1标签内存区域划分

标签标识区用于存储标签自身的编号。该编号应全球唯一,不可更改。

5. 3.5用户数据区

用户数据区用于存储计量器具的业务数据及其相关信息,存储结构见附录C,修改该区域数据应进 行安全鉴别

5.4.1锁定、解锁和灭活

.4.1锁定、解锁和灭

标签应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功能,对物品标识区、用户数据区的访问应配合访问口令进行,支持访 问口令锁定、解锁,同时具备标签灭活功能

5. 4.2安全鉴别、信息存储安全和访问控制安

Q/GDW 108932018

标签应支持安全鉴别机制、信息安全存储机制以及访问控制机制。标签在安全鉴别、信息存储安全 和访问控制安全方面应满足如下要求: a) 标签应采用对称密码算法SM7进行安全鉴别,以保证标签身份的合法性,安全鉴别过程应采用 真随机数; 读写器与标签双向安全鉴别通过后,才能修改标签用户数据区内数据; 存储在标签内的敏感信息应采用对称密码算法SM1加密,并通过MAC校验码实现对存储信息 的完整性校验,当面临数据篡改、物理攻击等安全威胁时,不应泄露明文数据; d) 对不同的信息应通过密钥设置访问控制权限,当面临非法访问、数据纂改、恶意破坏等威胁时, 不能进行相关认证、读、写等操作; e 标签内集成的国产商用密码算法应采用硬件方式实现,标签所采用的加密芯片应通过国家密码 管理局验证,并具有商用密码产品型号: 标签的密钥和口令应纳入国家电网公司用电信息密码基础设施管理,并应一签一密; g 标签用户数据区应分为发行域、用户自定义域,每个域中数据都应有MAC校验码,用户自定 义域中关键数据应通过密文方式存储。

应符合ISO/IEC18000一63:2015或GB/T29768一2013的空中接口要求,支持所有强制指令和 可实现标签中全部或部分EPC区、TID区、用户数据区、保留区中的数据读写。读写标签通 示例见附录D。

5.5.2射频一致性要求

5.5.2.1频率范围

工作频段应覆盖920MHz~925MHz

5. 5. 2. 2 解调能力

5. 5. 2. 3占空比

空比应在45%~55%范围内。

应支持二相空间编码(FMO)和米勒编码(Mil

5.5.3协议一致性要求

满足ISO/IEC18000—63:2015中6.3.1.3.3或GB/T297682013中5.3.4的要求。

Q/GDW108932018

满足ISO/IEC18000—63:2015中6.3.1.6或GB/T29768—2013中5.5的要求

5. 5.3. 4 状态跳转

标签应支持就绪状态、仲裁状态 安全状态和灭活状态,可选支 持鉴别状态,状态跳转机制符合ISO/IEC18000—63:2015中6.3.2.6或GB/T29768—2013中6.4的要求。

6.1.1试验环境条件

本标准中除气候环境试验以外,其他试验均在如下环境中进行 a)温度:23℃±3℃; b)相对湿度:40%~60%; c)大气压:86kPa~106kPa

除非另有规定,被检标签应在试验环境中 放24小时后再进行试验。用于电气性能试验、数据格式 试验、安全防护试验、通信协议试验的互感器用标签试验样品,应嵌入在互感器内。

目测检查标签的封装型式,应符合4.2的要求。

目测和手动检查标签的外观, 附着物,例如切割碎片、额外的

如标签表面有条码印制,条码区不应有干扰识读的暗纹,条码印制质量依据GB/T14258一2003试验: 条码符号等级应符合Q/GDW1205的要求。

6. 4. 1温湿度试验

6. 4. 1. 1温度下限试验

5.4.1.1.1样品预处理

为防止试验中受试样品结霜和凝露,允许将受试样品用聚乙烯薄膜密封后进行试验,必要时还可以 在密封套内装吸潮剂。

6.4.1.1.2工作温度下限试验

Q/GDW 108932018

按GB/T2423.1一2008“试验Ad”进行。严酷程度应符合5.1.1对工作温度下限值的规定。对标签连 续运行读写程序,受试样品应工作正常

6. 4. 1. 1. 3储存运输温度下限试验

按GB/T2423.1一2008“试验Ab”进行。严酷程度应符合5.1.1对储存运输温度下限值的规定,受试 样品在不工作条件下存放16h,恢复时间2h,对标签连续运行读写程序,受试样品应工作正常。

.4.1.2温度上限试验

6. 4. 1. 2. 1 工作温度上限试验

按GB/T2423.2一2008“试验Bd”试验进行。严酷程度应符合5.1.1对工作温度上限值的规定。 连续运行读写程序,受试样品应工作正常。

6. 4. 1. 2. 2 储存运输温度上限试验

按GB/T2423.2一2008试验Bb”进行。严酷程度应符合5.1.1对储存运输温度上限值的规定。 品在不工作条件下存放16h,恢复时间2h,对标签连续运行读写程序,受试样品应工作正常。

6.4.1.3恒定湿热试验

6.4.1.3.1工作条件下恒定湿热试验

6.4.1.3.2储存运输条件下恒定湿热试验

6.4.2阳光辐射防护试验

按GB/T17215.211一2006中6.3.4进行,试验结果应满足5.1.2的要求。

6. 4. 3弯曲试验

先将柔性标签向面纸方向卷曲(直径25mm)然后还原,再将标签向底纸方向卷曲(直径25mm) 然后还原,如此往复10次后,试验结果应满足5.1.3的要求。

6. 4. 4 扭曲试验

进行旋转角度为15°的扭曲后,试验结果应满足5.

试验场地如图2所示,试验系统在电波暗室或电波暗箱外,通过射频电缆与试验天线连接。电波暗 室或电波暗箱内部的有效试验空间应不小于1.1m,920MHz~925MHz频段的屏蔽效能应不低于80dB,具 备程控转台和被检样品放置平台,转台角度分辨率不超过1°。采用双天线模式,一个右旋圆极化天线用

Q/GDW108932018

于发射射频信号,一个左旋圆极化天线用于接收射频信号,两个天线之间放置隔离材料,天线夹角不大 于25,收发隔离度不低于50dB

6. 5. 2 试验系统

6. 5. 3 试验布置

示签应置于转台上,与试验天线的试验距离d取值

6.5.4识别电场强度阈值

按ISO/IEC18046一3:2012中8.1的要求进行,试验频点为920.125MHz、924.875MHz,试验综 足5.2.1的要求,

6.5.5读电场强度阈值

按ISO/IEC18046一3:2012中8.2的要求进行,试验频点为920.125MHz、924.875MHz,试验结 足5.2.1的要求。

6.5.6写电场强度阈值

6.5.7雷达散射截面积变化率

6. 5. 8 方向性

Q/GDW 108932018

按ISO/IEC18046一3:2012中8.4的要求进行,试验频点为920.125MHz、924.875MHz,试验结 足5.2.3的要求,

6. 5. 9 抗干扰

按ISO/IEC18046—3:2012中8.8的要求进行,试验频点为920.125MHz、924.875MHz,干执 移值分别为土250kHz、土500kHz,试验结果应满足5.2.4的要求

6.5.10静电放电抗扰度

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下,按GB/T17626.2一2006进行: a)试验等级:4; b) 试验电压:8kV(接触放电)、15kV(空气放电); 每个敏感试验点放电次数:正负极性各10次,每次放电间隔至少为1s。 注:试验后,按6.5.4、6.5.5、6.5.6对标签进行识别电场强度阅值试验、读电场强度阅值试验、写电场强度阅值试 验,应分别满足5.2.1的要求。

应在下列条件下,按GB/T17626.2一2006进行: 试验等级:4; 试验电压:8kV(接触放电)、15kV(空气放电); 每个敏感试验点放电次数:正负极性各10次,每次放电间隔至少为1s。 式验后,按6.5.4、6.5.5、6.5.6对标签进行识别电场强度值试验、读电场强度阅值试验、写电场强度阅值试 验,应分别满足5.2.1的要求。

6. 5. 11 擦写次数试验

对标签EPC区的第一个字(16bits)和最后一个字(16bits)交替写入数据0x55aa和0xaa55,重复50000 次,每次写入操作应成功。

6. 6. 1 存储容量

分别对标签的保留区、物品标识区、标签标识区、用户数据区进行数据读取操作,根据返回的 度,判断存储区容量,应符合5.3.1的要求,

6. 6. 2 保留区

试验步骤、判定方法按以下进行: a)对保留区数据进行读取操作,读取过程中不提供正确的访问口令,标签不应返回正确数据: 对保留区数据进行读取操作,读取过程中提供正确的访问口令,标签应返回正确数据; C 对保留区数据进行写入操作,写入过程中不提供访问口令,标签应不执行写入操作; 对保留区数据进行写入操作,写入过程中提供正确的访问口令,标签应执行写入操作

试验步骤、判定方法按以下进行: a)对物品标识区数据进行读取操作,读取过程中无论是否提供正确的访问口令,标签均应返回正 确数据; 6) 对物品标识区数据进行写入操作,写入过程中不提供访问口令,标签应不执行写入操作; c)对物品标识区数据进行写入操作,写入过程中提供正确的访问口令,标签应执行写入操作

Q/GDW108932018

Q/GDW108932018

Q/GDW 108932018

试验步骤、判定方法按以下进行: a)对标签标识区数据进行读取操作,读取过程中无论是否提供正确的访问口令,标签均应返回正 确数据; b)对标签标识区数据进行写入操作,写入过程中无论是否提供正确的访问口令,标签应不执行写 入操作。

试验步骤、判定方法按以下进行: a)对标签进行访问口令锁定操作,锁定过程中不提供访问口令,标签应不执行锁定操作; b对标签进行访问口令锁定操作,锁定过程中提供正确的访问口令,标签应执行锁定操作

试验步骤、判定方法按以下进行: a)对标签进行访问口令解锁操作,解锁过程中不提供访问口令,标签应不执行解锁操作; b对标签进行访问口令解锁操作,解锁过程中提供正确的访问口令,标签应执行解锁操作。

试验步骤、判定方法按以下进行: a)对标签进行灭活操作,灭活过程中不提供灭活口令,标签应不执行灭活操作; b)对标签进行灭活操作,灭活过程中提供正确的灭活口令,标签应执行灭活操作

试验步骤、判定方法按以下进行: a 使用对称密码算法SM7和错误的密钥,对标签进行安全鉴别,标签应不能通过安全鉴别; 6 使用对称密码算法SM7和国家电网公司用电信息密码基础设施中的密钥,对标签进行安全鉴 别,标签应通过安全鉴别

6.7.5信息存储安全

试验步骤、判定方法按以下进行: 使用对称密码算法SM1和错误的密钥,读取标签内的MAC校验码并进行验证,MAC校验码验 证不通过,读取标签内的敏感信息并解密验证,数据应无法正常解密; 使用对称密码算法SM1和国家电网公司用电信息密码基础设施中的密钥,读取标签内的MAC 校验码并进行验证,MAC校验码应正确无误,读取标签内的敏感信息并解密验证,解密后的 数据应正确无误。

6.7.6访问控制安全

试验步骤、判定方法按以下进行: a)不对标签进行安全鉴别,直接修改标签用户数据区中数据,应不能成功修改用户数据区数据; b)对标签进行安全鉴别,通过后,修改标签用户数据区中数据,应能成功修改用户数据区数据。

6.8.1试验场地和试验系统

式验场地和试验系统参考6.5.1、6.5.2。

应置于转台上,与试验天线的距离d取值范围应

Q/GDW 108932018

按ISO/IEC18047一6:2012中7.2.1的要求进行,试验频点为920.125MHz、924.875MHz,试验 符合5.5.2.1的要求,

按ISO/IEC18047—6:2012中7.2.2的要求进行,试验频点为920.125MHz、924.875MHZz,试验结果 应符合5.5.2.2的要求,

按ISO/IEC18047—6:2012中7.2.3的要求进行,试验频点为920.125MHz、924.875MHz,试验结果 应符合5.5.2.3的要求。

6. 8. 6 前导码

按ISO/IEC18047—6:2012中7.2.4的要求进行,试验频点为920.125MHz、924.875MHz,试验结果 应符合5.5.2.4的要求。

按ISO/IEC180476:2012中7.2.5的要求进行,试验频点为920.125MHz、924.875MHz,试验结果 应符合5.5.3.1的要求。

按ISO/IEC18047一6:2012中7.2.6的要求进行,试验频点为920.125MHz、924.875MHz,试验结果 应符合5.5.3.2的要求。

按ISO/IEC18047一6:2012中7.2.7的要求进行,试验频点为920.125MHz、924.875MHz,试验 符合5.5.3.3的要求。

按ISO/IEC18047一6:2012中7.2.8的要求进行,试验频点为920.125MHz,试验结果应符合5.5 求。

Q/GDW108932018

险验分为全性能检验和抽样验收检验两类。

检验项目参照表8执行。所有项目均为否决项,任意样品出现任意一项不合格,即判定该批次检验 不合格。

对于到货验收的标签,随机抽取标签样品6张,按表8进行抽样验收检验,出现任意一项不合格 定该样品不合格。

Q/GDW 108932018

Q/GDW108932018

标签的推荐适用范围见表A.1。

表A.1标签的适用范围

A. 2 一类、二类标签推荐尺寸

推荐的一类、二类标签尺寸见表A.2

表 A. 2 一类、二类标签推荐尺寸

A.3三类标签推荐尺寸

用于卡扣式计量封印的三类标签宜采用圆形,推荐的尺寸见表A.3。用于其它型式计量封印的三类 标签,可根据封印外形设计适合的尺寸。

表A.3用于卡扣式计量封印的三类标签推荐尺

3.1电场强度阈值换算

Q/GDW 108932018

采用电场强度國值作为标签前向链路性能参数时,从射频功率到电场强度按公式(B.1)换算。当 卖写器发射功率为30dBm,发射天线增益为5dBi时,本标准中电场强度阅值与工作距离之间的对应关 系见表B.1。

E = Px× 5.477

表B.1电场强度阈值与工作距离对应关系表

B.2雷达散射截面积变化率换算关系

式中: 4RCS—雷达散射截面积变化率,单位为m?

ARCS = A.Ptag P,XGnrXGn

Q/GDW108932018

4Piag 反向散射功率,单位为W; P: 射频信号源功率,单位为W; Gor 接收射频信号放大倍数,无量纲单位; Got 发射射频信号放大倍数,无量纲单位; d 试验距离,单位为m; R 载波波长,单位为m。

4Piag 反向散射功率,单位为W; P: 射频信号源功率,单位为W; Gor 接收射频信号放大倍数,无量纲单位; Got 发射射频信号放大倍数,无量纲单位; d 试验距离,单位为m; R 载波波长,单位为m。

表B.2雷达散射截面积变化率与散射距离对应表

Q/GDW 108932018

压缩BCD编码方式,存储的起始地址为2Oh 物品标识区存储结构见表C.1

1物品标识区存储结构

用户数据区存储结构见表C.2

2用户数据区存储结构

Q/GDW108932018

读命令帧格式见表D.1。

成功读命令时标签返回数据顿格式见表D.2。

成功读命令时标签返回数据顿格式见表D.2。

表D.2成功读命令时标签返回数据

写命令帧格式见表D.3。

成功写命令时标签返回数据顿格式见表D.4。

表D.4成功写命令时标签返回数据

D.2GB/T297682013通信顿

Q/GDW 108932018

成功读命令时标签返回数据顿格式见表D.6。

成功读命令时标签返回数据顿格式见表D.6。

表D.6成功读命令时标签返回数据

写命令帧格式见表D.7

表 D. 7 写命令

成功写命令时标签返回数据顿格式见表D.8。

表D.8成功写命令时标签返回数据

Q/GDW108932018

计量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

Q/GDW 108932018

编制背景.. 编制主要原则 24 与其它标准文件的关系. .24 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结构和内容.. 25 条文说明

主要原则 它标准文件的关系. ..24 工作过程 ..24 吉构和内容. .25 兑明. 26

Q/GDW 108932018

本标准依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下达2018年度公司第2批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 电网科(2018)1011号)的要求编写。 近年来,超高频电子标签在电能计量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计量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的发布实 施对标签产品的应用产生了积极的监督指导作用。随着计量技术的发展,按适用对象对电子标签进行分 类的方法越来越难以应对计量资产日益增多的情形,现行标准仅对用于低压电流互感器的电子标签提出 了身份鉴别等安全防护要求,适用范围较小,也不能满足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提高计量资产管理的信 息安全要求,因此有必要在上述范围内对现行标准进行必要的修订。 本标准编制的主要目的是使电子标签更加适应国家电网公司计量领域的应用实际,更好地指导标签 产品的设计、生产、试验和使用

本标准主要根据以下原则编制: 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可靠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以标准 化为引领,服务于公司的科学发展; 以国家电网公司电能计量器具电子标签应用经验为基础,参考相应国内外标准规定; C 认真研究现行有效的ISO/IEC标准、国家标准,部分兼容、部分扩展,体现电子标签在物联网 领域的最新发展; d 了解各省公司检定、仓储、配送等业务过程特点,研究各环节计量器具流转时对标签的使用要 求,充分体现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先进性; 充分借鉴、吸收各省公司已有项目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规范电子标签的型式要求和技术要 求,明确试验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提高试验过程的可操作性

某省一中科技楼施工组织设计3与其它标准文件的关系

本标准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 本标准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本标准主要参考文件: GB/T18347—2001128条码 DL/T448一2016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工信部无(2015)75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频率使用事宜的通知 标签性能参数及试验方法(版本1.1.3,GS1EPCglobal,2008年6月30日)(Tagperformanceparameters &testmethodsvl.1.3,June30,2008)

2018年11月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下达2018年度公司第2批技术标准 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18)1011号),正式下达Q/GDW10893一2017《计量用电子标 签技术规范》修订任务(序号23),明确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网 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

Q/GDW 108932018

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共同 承担。 2018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标准修订启动会暨工作组会议,讨论了修订意见,形成征求意见稿。 2018年11月,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广泛征求意见。 2018年12月,修改形成送审稿。 2018年12月,国家电网电力营销技术标准专业工作组组织召开了《计量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标准 审查会,审议通过了本标准。 2018年12月,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本标准,并形成最终报批稿。

本标准代替Q/GDW10893一2017《计量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与Q/GDW10893一2017相比,本 参订做了如下结构和编辑性重大调整: 修改了标签分类,各类标签适用范围调整到资料性附录A(见4.1条、表1、A.1,2017版的 4.1条、表1); 修改了标签的封装、外观材质、安装、尺寸、功能要求,不再按分类分别规定(见4.2、4.3、 4.4、4.5、4.6条,2017版的4.2、4.3、4.4); 修改了擦写次数要求(见5.2.7条,2017版的5.2.7条); 修改了用户数据区存储容量要求(见表7,2017版的表7); 修改了标签安全防护要求,明确标签应满足安全鉴别、信息存储安全和访问控制安全要求(见 5.4.2条,2017版的5.4.2条); 修改了材质检查要求,替换为封装检查,并针对分类提出统一的要求(见6.2.1条,2017版的 6.2.1); 修改了外观检测要求,并更名为“外观检查”(见6.2.2条,2017版的6.2.2); 修改了电气性能试验系统技术要求,改正了接收灵敏度、相位噪声技术指标遗漏负号的错误(见 6.5.2条,2017版的6.5.2); 删除了用户数据区数据格式试验(2017版的6.6.5条); 修改了安全鉴别、信息存储安全、访问控制安全试验方法,不再限定适用范围(见6.7.4、6.7.5、 6.7.6条,2017版的6.7.4、6.7.5、6.7.6); 删除了检验项目“用户数据区”(见表8,2017版的表8); 修改了资料性附录A,增加了标签适用范围,并根据标签分类调整了推荐尺寸(见A.1); 修改了附录B,将B.1、B.2的正文分别合并为一段,并删除了电场强度阅值分别为1.0V/m、 13.8V/m、32.5V/m与工作距离的对应关系(见B.1、B.2条及表B.1,2017版的B.1.1、B.1.2 B.2.1、B.2.2、表 B.1); 修改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调整了业务数据存储结构描述的编排方式,删除了用于互感器的 电子标签用户数据区业务数据存储结构表格(见C.2条、表C.2,2017版的C.2.2、表C.2、表 C.3、表C.4) 本标准依据《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企管【2018)222号文)的要求编制。 本标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 本标准主题章分为4章,由型式要求、技术要求、试验要求和检验规则组成。本着实用性、操作性 「扩展性等原则,结合国家电网公司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电子标签应用实践,本标准首先给出 子标签的分类,提出了各类标签的型式要求、物理性能、电气性能等技术要求以及对应的试验方法, 明确了全性能检验和抽样验收检验的检验规则,以指导国网公司资产管理电子标签应用

武汉某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Q/GDW108932018

原标准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 天津市电力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苏省电 力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原标准主要起草人包括邹和平、祝恩国、郑安刚、 社蜀薇、杜新纲、葛得辉、彭楚宁、周晖、雷民、徐英辉、赵兵、林繁涛、周峰、周永佳、徐晴、张密、 李保丰、刘兴奇、巫钟兴、陈习文、陈昊、李冀、赵成、李晨、朱青山、刘卿、张卫欣、李建新、鲁观 挪、巨汉基、张荔鹃、李祯祥、王雍、郭红霞、王兆军、欧阳曾凯、薛大龙、刘型志、孙洪亮。

环境等密切相关,属于系统性指标要求, 单位结合实际的应用需求,自行确定识别数量等指标和试验方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