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10658-2021 风力发电机组 变桨和偏航轴承设计要求.pdf

NB/T 10658-2021 风力发电机组 变桨和偏航轴承设计要求.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NB/T 10658-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7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78451
下载资源

NB/T 10658-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10658-2021 风力发电机组 变桨和偏航轴承设计要求.pdf

ICS27.180 CCS F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

NB/T106582021

风力发电机组 变桨和偏航轴承设

龙门架(三柱)施工方案NB/T106582021

NB/T106582021

本文件规定了风力发电机组 承的基本结构、设计要求、计算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组 承的设计和计算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NB/T106582021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a:可靠度寿命修正系数,α=1.0 az:材料寿命修正系数,α,= (HRC) ,其中HRC代表硬屋 58 Bga:油沟宽度,mm Bgr:油沟深度,mm Bs:隔离块宽度,mm Ca:保持架与套圈引导面间隙(轴向),mm Cg:保持架梁宽(兜孔和兜孔之间),mm C:保持架梁宽(兜孔和保持架端面之间),mm C:保持架与套圈引导面间隙(径向),mm D:轴承的外径,mm Dpw:轴承回转直径,mm D:隔离块外径,mm Dw:钢球直径,mm Di:外圈安装孔分布圆直径,mm d:轴承的内径,mm de:保持架兜孔直径,mm dp:堵球孔直径,mm d:隔离块内孔直径,mm d:内圈安装孔分布圆直径,mm CHD.opt:齿根有效硬化层深度,mm CHDa.opr:齿面有效硬化层深度,mm f:硬度衰减系数 H:滚道中心和内圈非基面距离,mm H。:滚道中心和外圈非基面距离,mm H:内圈非基面和外圈非基面距离,mm Hw:滚道中心距,mm HV:滚道表面最低洛氏硬度值对应的维氏硬度值,mm i:钢球和滚道的吻合度 jn:齿轮啮合侧隙,mm Lamr:修正参考额定寿命,10°r L;:内圈安装孔内壁和钢球距离,mm L。:外圈安装孔内壁和钢球距离,mm Lw:滚道偏心距离,mm mn:齿的模数,mm Qei:对应于内圈基本额定动载荷的滚动体载荷,N Qco:对应于外圈基本额定动载荷的滚动体载荷,N Qei:内圈滚动体当量动载荷,N Qeo:外圈滚动体当量动载荷,N Rm:基体材料抗拉强度,MPa

Rpo/2:基体材料屈服强度,MPa Rs:隔离块沟曲率,mm Rw:滚道曲率半径,mm Rbsext:极限载荷下基体材料最小设计深度,mm Rbsfat:疲劳载荷下基体材料最小设计深度,mm Rht:设计应达到的滚道最小有效硬化层深度,mm S:齿根弯曲强度安全系数 SH:齿面接触强度安全系数 Srace:滚道Hertz接触应力安全系数 te:保持架厚度,mm α:滚道接触角,(°) β:隔离块沟接触角,(°) △Ds:轴承单一外径偏差,mm Ad:轴承单一内径偏差,mm OHerz:许用滚道Hertz接触应力,MPa,球轴承取4200MPa Omax:所有钢球中最大承载钢球与滚道的Hertz接触应力,MP Ovextreme:极限载荷下滚道许用次表层等效应力,MPa Cvfatigue:疲劳载荷下滚道许用次表层等效应力,MPa 7m:材料性能分项系数,m=1.1 2n:失效安全系数,2.=1

5.1变奖轴承基本结构

5.2偏航轴承基本结构

NB/T106582021

图1单排四点接触球轴承(对称滚道)

图2双排四点接触球轴承

偏航轴承采用单排四点接触球轴承(见图3)和双排四点接触球轴承(见图2)两种结构形式。

NB/T106582021

NB/T106582021

套圈外形尺寸按照GB/T29717—2013的规定执行

6.1.2内部结构尺寸

图3单排四点接触球轴承(非对称滚道)

内部结构尺寸(见图4、图5)推荐按照表1执行,具体要求如下: a)L;或L。、H或H。、Hw、H,应保证轴承套圈具有足够结构强度,避免结构疲劳断裂; b)L应保证偏航轴承滚道的承载能力,避免滚道啃边。

表1内部结构尺寸(推荐)

图4单排四点接触球轴承内部结构尺寸

图5双排四点接触球轴承内部结构尺寸

轴承套圈调质热处理后的机械性能要求如下: a)拉伸性能。拉伸性能检测试样的取样方法应符合GB/T29717一2013的规定,检测方法应 GB/T228.1的规定,拉伸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

其他要求应符合GB/T29717—2013的规定。

7.1滚道原始接触角、曲率半径

滚道(示意见图6)的接触角α为40°~48°,钢球与滚道的吻合度i为94%~96%,滚道曲率半径 2i a)滚道承载能力应符合19.1、19.4的要求; b)套圈强度应符合第20章的要求; c)提高滚道抵抗微动磨损的能力。

滚道(示意见图6)的接触角α为40°~48° Dw ,具体应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2i a) 滚道承载能力应符合19.1、19.4的要求; b)套圈强度应符合第20章的要求; c)提高滚道抵抗微动磨损的能力,

NB/T10658—2021

NB/T10658=2021

7.2.1硬度、金相组织

滚道淬火硬度为56HRC~62HRC,有效硬化层的金相组织应符合JB/T9204中3级~7级的 要求。

7.2.2有效硬化层深度

有效硬化层深度Rht(滚道表面至硬度值为48HRC硬度处的垂直距离)应符合表3规定

表3滚道有效硬化层深度

变浆轴承滚道有效硬化层的最深处至安装孔内壁距离不应小于4mm

7.2.3.1滚道软带应放置在低应力区域。

7.2.3.1滚道软带应放置在低应力区域。 7.2.3.2软带宽度应确保滚道淬火的热影响区不接触或重叠。 7.2.3.3套圈滚道表面软带应进行打磨,打磨区域与未打磨区域应圆滑过渡

油沟设计(示意见图7)应考虑以下因素,推荐设计尺寸:B。 r=1.5mm~ 2.0 mm, Bga= (0.25~0.3) Dw a)安装孔内壁应力; b)两侧滚道淬火隔离; c)储存润滑脂。

齿面和齿根应进行表面淬火,表面硬度为50HRC60HRC,有效硬化层深度(齿面或齿根表面至 硬度值40HRC处的垂直距离,见图8)应符合GB/T3480.5一2021的规定,见表4,推荐取值范围如下: a)齿面的有效硬化层深度:CHDHLopt=0.083m,+0.67; b)齿根的有效硬化层深度:CHDeanm=(0.1~0.2)m。(取下限 0.1 m,)。

齿面和齿根应进行表面淬火,表面硬度为50HRC~60HRC,有效硬化层深度(齿面或齿根表面至 硬度值40HRC处的垂直距离,见图8)应符合GB/T3480.5一2021的规定,见表4某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推荐取值范围如下: a)齿面的有效硬化层深度:CHDH.opt=0.083m,+0.67; b)齿根的有效硬化层深度:CHDeanm=(0.1~0.2)m。(取下限 0.1 m,)。

NB/T10658—2021

[来源:GB/T3480.5—2021,图17]

图8仅考虑表面承载能力的最佳硬化层推荐值CHDH.opt和综合考虑弯曲强度和 表面承载能力的最大硬化层深度CHDmax

表4齿面和齿根有效硬化层深度

铝锰镁合金板金属屋面施工工艺密封布置一般采用多唇-多唇(见图12)、多唇-单唇(见图13)的布置。

NB/T106582021

NB/T10658202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