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72-2022 220kV~750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pdf

DL/T 272-2022 220kV~750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8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8380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L/T 272-2022 220kV~750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pdf

ICS29.180 CCS K 41

220kV~750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220kV~750kVoilimmersedpower transformer

大型超市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使用条件· 技术要求· 试验 标志、标签和随行文件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L/T272—2012《220kV~750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与DL/T272—2012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修改了直流偏磁的定义(见3.2); b)修改了部分使用条件(见第4章); c)修改了中性点绝缘水平要求(见5.2.2); d)修改了5.3、5.4的标题及下辖条款顺序(见5.3、5.4); e)修改了组部件寿命要求(见5.4.1); f)明确了试验分类、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要求(见第6章); g)对2012年版的章节进行了调整,第7章的名称改为“标志、标签和随行文件”(见第7章, 2012年版的第7章),增加了“包装、运输和贮存”(见第8章); h)删除了2012年版的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电力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0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 分部、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南 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特变电 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无锡统力电工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陆志浩、姜益民、吴欣烨、贺林、傅晨钊、徐征宇、刘宏亮、于群英、伍衡、 安振、李文刚、崔丽丽、周国伟、顾华、戴涛。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9年首次发布为SD326—1989《进口220~500kV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 1 2012年第一次修订为DL/T272一2012《220kV~750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 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L/T272—2012《220kV~750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与DL/T272—2012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修改了直流偏磁的定义(见3.2); b)修改了部分使用条件(见第4章); c)修改了中性点绝缘水平要求(见5.2.2); d)修改了5.3、5.4的标题及下辖条款顺序(见5.3、5.4); e)修改了组部件寿命要求(见5.4.1); f)明确了试验分类、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要求(见第6章); g)对2012年版的章节进行了调整,第7章的名称改为“标志、标签和随行文件”(见第7章, 2012年版的第7章),增加了“包装、运输和贮存”(见第8章); h)删除了2012年版的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电力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0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 分部、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南 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特变电 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无锡统力电工有 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陆志浩、姜益民、吴欣烨、贺林、傅晨钊、徐征宇、刘宏亮、于群英、伍衡、 安振、李文刚、崔丽丽、周国伟、顾华、戴涛。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9年首次发布为SD326—1989《进口220~500kV电力变压器技术规范》; 1 2012年第一次修订为DL/T272一2012《220kV~750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 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 条一号,100761)。

D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使用技术

变压器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使用: 海拔:≤1000m; 最大风速:≤35m/s; 最高气温:≤40℃; 最低气温:≥一25℃; 最大日温差:≤25K; 年平均气温:≤20℃; 最热月平均气温:≤30℃; 覆冰厚度:≤20mm; 现场污移度(SPS)等级:d级; 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接地; 耐震能力:地震引发的地面加速度ag,水平方向小于3m/s,垂直方向小于1.5m/s²。

用于下列特殊使用条件下时应在订货时明确: 海拔超过1000m; 有害的烟或蒸汽,过多灰尘或沙尘、盐雾,或重污秽等; 异常振动环境; 易燃易爆环境; 最高气温超过40℃,最低气温低于一25℃,以及湿热条件; 覆冰厚度超过10mm; 年平均温度超过20℃; 特殊安装位置及方式; 油箱特殊工作压力; 特殊过励磁、负载特性、负载条件和谐波要求;

DL/T 2722022

表1绕组线端绝缘水平

5.2.2中性点绝缘水平应符合表2的规定

DL/T272 2022

R 中压侧和低压侧按GB/T311.1选用相应等级

变压器应能承受按4.1或4.2规定的地震烈度施加于设备结构底部,地震波为正弦波、持续时间为 3个周波、在共振条件下所发生的动态地震应力,且安全系数应大于1.67。

在本文件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运行,且按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维护,变压器的预期寿命不应小于 30年。

5.3.4损耗和短路阻抗

损耗值应符合GB20052和GB/T13462的要求,损耗不允许正偏差。 短路阻抗按GB/T6451和NB/T42020的规定进行选择,根据运行需要可对短路阻抗值提出特殊

表3最高温度为40C时的温升限值

因其他绕组所产生漏磁的影响,应通过设计校核的方法对第三绕组、平衡绕组进行合成发热量下 的热点温升核算。 变压器热点温升计算方法按GB/T1094.7。强迫油循环导向OD冷却方式的热点系数不应小于 1.3,其他强迫油循环OF或油浸自冷ON冷却方式的热点系数应大于1.3,在采用光纤实测验证绕组热 点温升后,可按照实测的热点系数进行计算,但不应小于1.15,靠近铁心侧的绕组不应小于1.3。 最高温度高于或低于40℃时,其温升限值应进行修正。 第三侧仅作无功补偿时的三绕组负载损耗,取三侧同时满负载时的损耗和绕组相应电流确定温升。

立贝载能力 变压器过负载能力应符合GB/T1094.7的有关规定。制造厂应同时提供短时急救过负载 报告,控制条件:环境温度为40℃,起始负载为80%额定负载,150%额定负载连续过 30min,变压器热点温度不超过140C,任何组部件的过负载能力不应小于变压器本体的过

5.3.9局部放电水平

局部放电试验方法应符合GB/T1094.3和GB/T7354的规定。 带有局部放电测量的感应电压试验(IVPD),测量电压为1.58U/√3时,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绕 组的局部放电量不应大于100pC。

声级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GB/T1094.1、GB/T1094.10的规定。

5.3.11直流偏磁耐受能力

5.3.12.1强迫油循环冷却方式的变压器(OFAF、OFAN),当潜油泵、风扇冷却系统故障下切除电源 时,允许的负载和运行时间可由用户和制造厂协商确定。 5.3.12.2强迫油循环导向冷却方式的变压器(ODAF、ODAN),当潜油泵、风扇冷却系统故障下切除 电源时,如制造厂明确该变压器具备在自冷条件下工作的能力,允许的负载和运行时间可由用户和制 造厂协商确定;如制造厂未明确该变压器具备在自冷条件下工作的能力,变压器宜退出运行。 5.3.12.3油自然循环风冷变压器(ONAF)的风扇停止工作时,允许的负载和运行时间可由用户和制 造厂协商确定。 5.3.12.4片式散热器结构的风冷变压器(ONAN)在冷却风扇全停后,顶层油温不超过65C时,允许 带额定负载运行。

5.3.13.1自然循环变压器的绕组匝绝缘宜采用热改性绝缘纸。 5.3.13.2采用自粘性换位导线的绕组应按120C导线机械特性设计或校核短路耐受能力。 5.3.13.3换位导线的股间耐压不应低于2倍的额定匝电压,且最低不应低于500V。 5.3.13.4换位导线或部分换位导线绕组的线圈应在2.94MPa垫块压力下不出现3个以上的股间短路 点,相同两股间不应出现2个以上的短路点。

变压器用矿物绝缘油应是符合GB2536和DL/T1094规定的添加抗氧化剂的新油。新矿物绝缘油 应由制造厂提供新油腐蚀性硫、结构、糠醛及油中颗粒度报告。变压器用天然酯绝缘油应符合DL/T 1811的规定。

5.4.1.1无励磁分接开关

带手动操作机构的应大于5000次,带电动操作机构的应大于20000次。

5.4.1.2有载分接开关

机械寿命应符合GB/T10230.1的规定;如条件允许,电气寿命应与变压器同等寿命,否则由 制造厂协商确定合适的寿命要求。

5.4.1.3套管、冷却器、散热器

5.4.1.4压力释放阀、气体继电器、突变压力

由用户和制造厂协商确定合适的寿命要求。

DL/T 2722022

5.4.2.1冷却器应能承受0.2MPa的液压而无永久变形,保持24h无渗漏。 5.4.2.2散热器应能承受0.15MPa的液压而无永久变形,保持24h无渗漏。 5.4.2.3油箱机械强度不应小于98kPa,若储油柜的最高油位加上50kPa后的油箱底部压力大于 98kPa,应按实际压力对油箱机械强度进行考核。 5.4.2.4组部件包括显示和保护元件也应按变压器本体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5.4.3.1套管的绝缘水平一般应高于变压器的内绝缘水平。

5.4.3.1套管的绝缘水平一般应高于变压器的内绝缘水平。 5.4.3.2套管的介质损耗因数tand应符合GB/T4109的有关规定 5.4.3.3套管的局部放电测量应符合GB/T4109的有关规定。 5.4.3.4套管的外绝缘水平应符合GB/T4109的有关规定。

套管的伞裙宜选用不等径大小伞,其相邻大伞间距不小于70mm,两裙伸出之差不小于15mm, 应具有良好的抗污秽能力和运行性能。多雨地区应选择具有抗雨闪能力的套管。 套管爬电距离应符合当地污秽分区图的规定,并留有一定裕度。对于直径大于300mm的套管,套 管的有效爬距应乘以直径系数进行修正。爬电系数应小于4。 5.4.3.5套管端子的允许组合荷载、安全系数、套管接线端采用的型式和尺寸应由设计提出要求,制造 厂应提供套管组装于变压器上的机械强度计算报告。 5.4.3.6油纸电容套管在最低环境温度下不应出现负压。制造厂应明确套管在不补油条件下的最大取油 量,避免因取油样而造成负压。 5.4.3.7套管顶部均压环应采用单独的紧固螺栓,禁止紧固螺栓与密封螺栓共用,禁止密封螺栓上、下 两道密封共用

制造厂在变压器设计阶段应将套管电流互感器的特性参数提交用户认可,包括二次绕组个数,以 及各二次绕组的励磁曲线、拐点电压(即励磁电压增加10%,励磁电流将增加50%相对应的电压值)DBJ61/T 150-2018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 拐点电压处的磁通密度、75℃时在最大绕组端上的二次阻抗等。 套管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应在其最大抽头位置全部围绕铁心排列。 套管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引线应采用铜软导线,其载流面积不应小于4mm²,并引至电抗器端 子箱。

DL/T272 2022

5.4.4.1分接开关应符合GB/T10230.1、GB/T10230.2的规定。有载分接开关还应具有过负载自动闭锁 动能。无励磁分接开关应具有安全机械闭锁功能。 5.4.4.2有载分接开关不宜设置在变压器器身的相(柱)间,其选择开关应有机械限位装置。

.5.1 1 在条件许可时,应按ONAN、ONAF、OFAF、ODAF次序选取冷却方式,壳式结构变压 自然循环冷却方式。当采用片式散热器时,变压器容量应满足:

5.4.6.1储油柜应在最低环境温度下显示不报警的最低油位,在最高油温(最高环境下的过负载)下显 示不报警的最高油位。 5.4.6.2变压器使用穿缆式套管时,储油柜的最低油位应高于高压套管最高位置。

气体继电器应采用带挡板式结构,其流速整定值应能迅速对内部故障做出反应。气体继电器本身 不应在最大合闸涌流和外部短路电流冲击下发生误动作DB5301/T 65-2021 市长质量奖评审规范.pdf,不应在按规定程序开启油泵后发生误动作。 强迫油循环冷却方式的变压器的气体继电器中尚有1/3以上油位时,油流速动(重瓦斯)保护不应误动 作,应具备不停电情况下取气样的条件。 气体继电器应能在小于13Pa高真空度下持续72h后不发生渗漏,包括气体继电器内部的干簧接 点玻璃管和浮球。 现场三相组合式变压器的每相应独立设置气体继电器。

压力释放阀布置的位置和个数,以及结构(不应有升高座)应具有有效性,应能在变压器内部发 生故障时快速释放压力。压力释放阀不应在穿越短路电流冲击下发生误动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