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696-2018 危岩防治工程技术规范

DB45/T 1696-2018 危岩防治工程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45/T 1696-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5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03702
下载资源

DB45/T 1696-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5/T 1696-2018 危岩防治工程技术规范

a) 项目立项批准文件、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文本、经批准的勘查报告、施工图设计、项目 文件、工程决算书; b 工验收申请、施工单位自检报告、竣工报告、参建各方工作总结报告; c)各参建单位中标通知书及其资质复印件:

a 项目立项批准文件、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文本、经批准的勘查报告、施工图设计、项目预算批复 文件、工程决算书; b 工验收申请、施工单位自检报告、竣工报告、参建各方工作总结报告;

GB/T 37989-2019 轻质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DB45/T 16962018

DB45/T 16962018

1.1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所采用的荷载为危岩体自重、裂隙水压力和地震力。 1.2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所采用的工况可分为三种情形,各工况考虑的荷载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工况1,现状工况:考虑自重和裂隙水压力,对坠落式和双结构面控制危岩稳定的滑移式危岩 不考虑裂隙水压力; b) 工况2,暴雨工况:考虑自重和暴雨时裂隙水压力; C) 工况3,地震工况:考虑自重、现状时裂隙水压力和地震力,对坠落式和双结构面控制危岩稳 定的滑移式危岩不考虑裂隙水压。

A.2危岩体稳定性计算

应根据危岩范围、规模、危岩破环模式及已经出现的变形破环迹象,采用工程类比法对危岩 性作出定性判断。当危岩破坏模式难以确定时,应同时进行各种可能破坏模式的危岩稳定性计算 2危岩稳定性计算中,裂隙水压力和滑动面的扬水压力可按公式(A.1、A.2)计算:

V裂隙水压力(KN/m); U一扬水压力(KN/m); hw——裂隙充水高度(m),在暴雨时可取裂隙深度的1/3~2/3,对于危岩体后缘裂隙排水不畅的, 在现状时按实际调查取值; [一一危岩体底部与滑面接触的长度(m)。 A.2.3危岩稳定性计算中,地震力方向可视为水平,地震力大小可按公式(A.3)计算

Ql.w... (A

式中: Q一一作用于危岩体上的地震力(KN/m); A W一危岩体自重(KN/m); 5。—地震水平系数,取0.05。 .2.4滑移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模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Q——作用于危岩体上的地震力(KN/m); W一危岩体自重(KN/m); 5。—地震水平系数,取0.05。 .4滑移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模式应符合

DB45/T16962018

a)后缘无陡倾裂隙时应按公式(A.4)计算,滑移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模型(后缘无陡倾裂隙) 见图A.1:

DB45/T 16962018

图A.2滑移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模型(后缘有陡倾裂隙)

双结构面控制危岩稳定时按公式(A.6~A.9)计算,滑移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模型(双结构面 见图A.3;

2)主侧结构面岩性相同时:

+ CS + N, tan P2 +C2S2 sinβ+Ocosβ

Wsinβ+Qcosβ

COSQ N. sin(αf +α2) COS α1 V sin(α +α,)

式中: W一危岩体的重力(KN); Q地震力(KN); β一一双结构面交线的倾角(°); N、Nz——N在主侧结构面上的分量(KN),根据公式(A.8)、(A.9)计算; C、C2—主侧结构面粘聚力标准值(KPa),当裂隙未贯通时,取贯通段和未贯通段粘聚力标准值 安面积加权的平均值,未贯通段粘聚力标准值取岩石粘聚力标准值的0.4倍; 准值按面积加权的平均值,未贯通段内摩擦角标准值取岩石内摩擦角标准值的0.95倍:

DB45/T 16962018

α、α2一 一危岩体重力和地震力在双结构面交线上的垂直分量与主侧结构面的夹角(°); S、S, 主侧结构面的面积 (m")。

H一一后缘裂缝上端到未贯通段下端的垂直距离(m); a一一危岩体重心到倾覆点之间的距离(m); 一后缘裂隙未贯通段下端到倾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m); h一危岩体重心到倾覆点的垂直距离(m);

DB45/T16962018

fik——危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kPa),根据岩石抗拉强度标准值乘以0.4的折减系数确定; 一危岩体与基座接触面倾角(°); β一后缘裂隙倾角(°)。

倾倒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模型(后缘岩体抗拉

A.2.6坠落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应符合下列规

图A.5倾倒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模型(底部岩体抗拉控制

坠落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后缘有陡倾裂隙的悬挑式危岩按公式(A.13、A.14)计算,稳定性系数取两种计算结果中 小值,坠落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模式(后缘有陡倾裂隙)见图A.6;

DB45/T 16962018

fr一危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KPa),根据岩石抗拉强度标准值乘以0.3的折减系数确定。

DB45/T 16962018

图A.7坠落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模式(后缘无陡倾裂隙且形状不规则

I.—危岩体横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根据公式(A.19)计算; OA拉—重力和地震力对A点产生的应力(KPa),根据公式(A.20)计算; 息服务平 [o拉]—危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KPa); J——为所求应力点的纵坐标,根据公式(A.21)计算; M一重力和地震力对A点的弯矩(KNm)。

Ha 12 M·y 0A拉= I.

DB45/T 16962018

图A.9坠落式危岩体稳定性计算模式(由上缘裂隙控制危岩稳定)

DB45/T 16962018

A.3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A.3危岩体稳定性评价

表A.1危岩体稳定状态

当某一工况危岩体稳定系数大于或等于安全系数时,危岩在该工况下的稳定性可视为满足要求 3危岩稳定性安全系数应根据危岩防治工程等级和危岩类型,按表A.2确定。

表A.2危岩体加固设计安全系数取值建议

DB45/T 16962018

R落石等效半径高度(m)。

1.2当落石沿坡面滚动时,冲击力入射角取坡面与缓冲层顶面相交处切线夹角:当落石沿坡面 ,冲击力入射角β取落石坠入缓冲层时速度方向与缓冲层顶面的夹角。崩塌落石法向恢复系数、 复系数可按表B.1取值。

DB45/T 16962018

表B.1法向恢复系数k,和切向恢复系数k,取值

B.2落石弹跳运动轨迹

B.2.1落石弹最大跳高度按照公式(B.4~

落石弹最大跳高度按照公式(B.4~B.9)确定

DB45/T 16962018

DB45/T 16962018

V;危岩碰撞坡面的入射速度(m/s); e,—岩块切向回弹系数,由表B.2求得; r一危岩的半径(m) l.——危岩在坡面的支撑点距离重心在坡面法线方向上的距离(m);

表B.3岩块滚动摩擦系数

DB45/T 16962018

C.2.1锚杆基本试验的地质条件、镭杆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应与工程锚杆一致。 0.2.2基本试验时最大的试验荷载不应超过杆体标准值的0.85倍,普通钢筋不应超过其屈服值0.90倍。 C.2.3基本试验主要目的是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极限标准值、错杆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 式验镭杆的锚固长度和锚杆根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进行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极限标准值、验证杆体与砂浆间粘结强度极限标准值的 试验时,为使锚固体与地层间首先破坏,当锚固段长度取设计锚固长度时应增加锚杆钢筋用量,

DB45/T16962018

DB45/T 16962018

表E.2预应力螺纹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标准值(N/mm)

DB45/T 16962018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静态破碎法设计参数

DB45/T16962018

附录G (资料性附录) 岩石抗剪强度参数

G.1岩石抗剪强度参数

G.1.1岩块直剪抗剪强度指标参考值见

G.1.1岩块直剪抗剪强度指标参考值见表G.1。

表G.1岩块直剪抗剪强度指标参考值

G.1.2岩块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参考值见表G.2。

.2岩块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参考值见表G.2。

表G.2岩块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参考值

G.1.3岩体结构面抗剪峰值强度参数见表G.3

DB11/T 1607-2018 建筑物通信基站基础设施设计规范表G.3岩体结构面抗剪峰值强度参数

DB45/T 16962018

H.5.1借助通用辅助软件,利用点云数据形成的三维表面模型,可以绘制危岩体工程地质剖面图,其 精度高,误差远小于常规测量,并且能将凹岩腔等负地形表示出来,有助于稳定性分析和破坏模式的确 定。 H.5.2在点云数据中切取剖面,其方法较多,不仅能通过直接画出剖面线进行图切,也可以通过建立 垂直平面和导入剖面控制点进行部面图生成工作。将剖面图以dxf格式导出,可在CAD中进行二维剖面 图的修编。

GB/T 41749-2022 热轧型钢表面质量一般要求.pdfDB45/T 16962018

1三维表面模型中不仅能量测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还能测量点到线、点到面以及指定方向的点 距离。 2运用通用辅助软件(如:Acute3DViewer、ContexCaptureEditor等)可对危岩的尺寸、体 行测量。首先需确定测量范围,对点云数据生成的三维模型进行剪裁,再利用软件提供的体积计 获取模型表面到平面间几何体体积

H.6.1三维表面模型中不仅能量测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还能测量点到线、点到面以及指定方向的点与 点的距离。 H.6.2运用通用辅助软件(如:Acute3DViewer、ContexCaptureEditor等)可对危岩的尺寸、体积 等进行测量。首先需确定测量范围,对点云数据生成的三维模型进行剪裁,再利用软件提供的体积计算 功能获取模型表面到平面间几何体体积。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