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2635-2020 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技术规程

DB23/T 2635-2020 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23/T 2635-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13313
下载资源

DB23/T 2635-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3/T 2635-2020 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技术规程

DB23/T26352020

表D.2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相关设置要求

T/CECS G:M61-01-2019 公路混凝土桥梁拆除技术规程.pdfDB23/T26352020

DB23/T26352020

V we = Pwg × Vsw + W

/ we= Pwg× Vsw+ W

Vwe——水环境容量; 评价单元年均水质目标浓度; Vsw 地表水资源量: 过境水环境容量。 其中,过境水环境容量W具体方法见公式(D.8)

W一过境水环境容量,单位为t/a; Cs一水质目标浓度值,单位为mg/1; 0 一过境水资源量,单位为亿立方米(1×108m); 为过境河长,单位为米(m); u一流速,单位为米/秒(m/s); Co一一上游水质目标浓度值; K一一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单位为1/d。可根据已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确定,在一般情况下,COD 降解系数的取值应不大于0.2(1/d),氨氮降解系数的取值应不大0.1(1/d)。地方在计算时宜根据本 地实际情况确定。 当无法满足公式(D.7)、(D.8)计算数据要求时,宜简化为公式(D.9)进行计算:

Vwe = Pwg × (Vsw + Quse)

Vwe = Pwg × (Vsw + Quse)

Vwe 水环境容量; 评价单元年均水质目标浓度; Vsw 地表水资源量; Quse一可利用的过境水资源量,指过境水量分配方案中确定的允许利用的水资源量。 当无法满足公式(D.7)~(D.9)计算数据要求时,宜进一步简化为公式(D.10)进行计算: 方标准 Vwe= Pwq× Vsw 式中: Vwe水环境容量; Vsw 地表水资源量; 评价单元年均水质且标浓度, 可结合实际,根据现有水功能区划或控制单元水质目标

Vwe一一水环境容量; 评价单元年均水质目标浓度; Vsw一地表水资源量; Quse—可利用的过境水资源量,指过境水量分配方案中确定的允许利用的水资源量。 当无法满足公式(D.7)~(D.9)计算数据要求时,宜进一步简化为公式(D.10)进行计算:

Vwe = Pwa × Vsw

Vwe = Pwg × Vsw

D. 2. 4. 2 评价步骤

a)计算大气和水环境容量 以行政单元或流域分区划定基础评价单元,应将大气、水环境容量各指标按照单位面积强度划分为 高、较高、一般、较低、低5个等级,并按各项指标评价结果的较低等级分别确定大气、水环境容量等 级。空间叠加形成大气、水环境容量分级图。 b)划分城镇建设环境条件等级 取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两项评价指标中相对较低结果,作为评价单元城镇建设环境条件等级 划分结果,相应将城镇建设环境条件划分为好、较好、中等、较差、差等级

D. 2. 5. 1评价方法

DB23/T26352020

D, = Max(Ds, Dah,S)

= Max(Ds, DghS) ..................................

D. 2. 5. 2 评价步骤

a)地震危险性 1)活动断层距离分析 活动断层一般是指距今12万年以来有充分位移证据证明曾活动过,或现今正在活动,并在未来一定 时期内仍有可能活动的断层;全世新活动断层是指距今1.17方年以来有过地震活动或近期正在活动,在 今后100年可能继续活动的断层。根据活动断层分布图,按照活动断层距离划分为低、中、较高、高4 级,具体见表D.3。其中,省级层次评价活动断层,市县级评价全世新活动断层

表D.3活动断层或地裂缝安全距离分级表

表D.4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级表

地震危险性评价。取活动断层距离及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中的最高等级,作为地震危险性等级: 险性划分为低、中、较高和高4个等级。

1)崩塌滑坡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宜采用综合信息量模型方法,将易发性分为不易发、低、中、高4个等级。 综合信息模型是一定区域内所获取的与崩塌滑坡泥石流相关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具体方法见公式 (D.12) 。

.....(D.12

DB23/T26352020

I一一直接指示该单元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是崩塌滑坡泥石流易发性划分的关键性指标。 N一具有标志Ai出现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单元数; N一一区域内已知崩塌滑坡泥石流所分布单元的总数; S;一一标志Ai的单元数; S一单元总数。 2)地面沉降易发性评价。 利用地面沉降累计沉降量或年沉降速率确定易发性等级,应就高不就低,满足一项即划入对应等级, 具体见表D.5。

表D.5地面沉降分级表

表D.6风暴潮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

D.2.6区位优势度评价

D.2.6.1省级层面

DB23/T26352020

式中: LA一区位优势度; D。距中心城市的交通距离。分级参考阅值见表D.7所示,交通距离宜采用时间里程反映,中心 城市原则上选择地级及以上城市,还应考虑区域中邻近并确实对相关区域有影响的国家中心城市、副省 级城市、省会城市等。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需要考虑人口、经济、新城市或其他重要城市。此外,还应 当考虑重要航空港布局、与国外主要城市来往便捷程度、对外开放格局等战略区位条件,对区位优势度 评价结果进行修正。

表D.7区位优势度分级参考阈值

D. 2. 6. 2 市具层面

具体方法见公式(D.15)~(D.19) LA=f(GC,D) .(D.15) 式中: LA 区位优势度: 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合 GC 区位条件; D 交通网络密度。 =f(AtruAcen,Ahub,Asur) ...(D.16) 式中: LA 区位条件; At 交通干线可达性; Acen 中心城区可达性; Ahub 交通枢纽可达性; Asur 周边中心城市可达性。 D = Mhig/Sare .....(D.17) 式中: 交通网络密度; Mhig 公路通车里程; Sare 区域土地面积。 a)区位条件 应综合考虑与交通干线、中心城区、主要交通枢纽、周边中心城市等要素的空间联系便利程度

DB23/T26352020

1)交通干线可达性 交通干线可达性是指在考虑不同交通干线(不含高速公路)的技术等级后,格网单元到各级交通干 线的距离。按照格网单元距离不同技术等级交通干线的距离远近,从1到5打分,分级参考阈值见表D.8 所示,宜结合区域特点适当调整。对各类指标进行加权求和集成,计算交通干线可达性,原则上各指标 汉重相同,但在实际操作中宜根据本地情况予以调整。可在GIS软件中采用相等间隔法将交通干线可达 性由高到低分为5、4、3、2、1五个等级

交通干线可达性评价分级

具体方法见公式(D.18)。

具体方法见公式(D.18)

Acen = f(Tcen)

Acen一中心城区可达性,反映格网单元与中心城区空间联系成本的高低,由中心城区交通时间距 离得出,评价结果等间距分为五级; Tcen中心城区交通时间距离,中心城区交通时间距离是指格网单元到现状中心城区范围的几何 中心的时间距离。按照格网单元到现状中心城区的时间距离远近,从1到5打分。分级参考阈值见表D.9 所示,各级道路时速宜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而定,阈值宜结合区域特点适当调整。具体计算方法:在确定 各级道路的车速后,以中心城区几何中心点为源,宜运用GIS软件中的网络分析工具,沿现状路网形成 等时圈,根据等时圈覆盖情况给评价格网单元赋值

表D.9中心城区可达性评价分级参考國值

DB23/T26352020

交通枢纽可达性,反映网络化发展趋势下城镇沿枢纽团块状发展的潜力,是指格网单元到区域内航 空、铁路、港口、公路、市域轨道交通等交通枢纽的交通距离。按照格网单元距离不同类型交通枢纽的 交通时间距离远近,从0到5打分,分级参考阈值见表D.10所示。计算方法宜运用GIS软件中的网络分析 工具,以各交通枢纽为源形成等时圈。分级参考值宜结合区域特点适当调整。对各类指标进行加权求 和集成,计算交通枢纽可达性,原则上各指标权重相同,但在实际操作中宜根据本地情况予以调整。宜 在GIS软件中采用相等间隔法将交通枢纽可达性由高到低分为5、4、3、2、1五个等级,

10交通枢纽可达性评价分级参考阈值

4)周边中心城市可达性 临接中心城市的市县,应开展到中心城市的可达性评价,中心城市主要是指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 城市、省会城市以及其他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地级市。宜运用GIS软件网络分析工具,以中心城市的主 城区中心为源做等时圈分析,确定各评单元距离中心城市可达性,

DB23/T26352020

区位条件为交通干线可达性、中心城区可达性、交通枢纽可达性、周边中心城市可达性四个指标项 的加权求和集成,原则上各指标权重应相同,但在实际操作中宜根据本地情况予以调整。在GIS软件中 采用相等间隔法将综合优势度由高到低分为5、4、3、2、1五个等级。 b)交通网络密度 将公路网作为交通网络密度评价主体,采用线密度分析方法,具体方法见公式(D.19): D=L/A ..(D.19) 式中: D一一交通网络密度,单位为千米/平方千米(km/km"); L一栅格单元领域范围内的公路通车里程总长度,单位为千米(km)。应主要考虑高速公路、国 道、省道和县道,县道以下交通线路宜酌情计入分析范围,并在具体操作中宜根据评价单元等级和需要 予以考虑: A一栅格单元邻域面积,单位为km,邻域面积宜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按照交通网络密度由高到低分为5、4、3、2、1五个等级,具体见表D.11。由于不同市县所在区域 城镇化程度很大,分级参考阅值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专家打分方式进行分级,

表D.11交通网络密度评价分级参考阈值

表D.12区位优势度参考判别矩阵

D.3.1初判城镇建设条件等级

基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评价结果,确定城镇建设的水土资源基础,具体见表D.13,作为城镇建设 条件等级的初步结果。

DB23/T26352020

表D.13城镇建设的水土资源基础参考判别规则

D.3.2修正城镇建设条件等级

平价结果下降两个级别;为较高等级的,将初步评价结果下降一个级别。对风暴潮灾害风险为高的,将 初步评价结果下降一个级别。 对于大气环境容量和水环境容量均为最低值的,将初步评价结果下降两个级别;将大气环境容量或 水环境容量为最低值的,将初步评价结果下降一个级别。对于舒适度等级为很不舒适的,将初步评价结 果下降一个级别。 对区位优势度评价结果为最低值的,将初划城镇建设条件等级下降两个级别;对区位优势度评价结 果为较差的,将初划城镇建设条件等级下降一个级别。 根据地块集中连片度进行修正,确定城镇建设条件等级。同时,宜结合实际情况对矿产资源开发利 用适宜性、文化保护重要性等内容进行评价,修正城镇建设条件等级

D.3.3城镇建设适宜性划分

不适宜。 对适宜性划分结果进行专家校验,综合判断评价结果与实际状况的相符性。对明显不符合实际的, 应开展必要的现场核查校验与优化

E.1农业生产承载规模评价

E.1.1土地资源约束下农业生产承载规模

DB23/T26352020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承载规模评价方法

从土地资源是否可作为耕地耕作的角度,选取附录C.1单项评价中农业生产土地资源评价结果高至 较低四级(坡度小于25°、土壤粉砂含量较低)、气候评价结果好至较差四级(积温至少能满足一年一 熟),及环境评价土壤环境容量结果高和中两级(土壤未被严重污染)区域,三者重叠区域应为可耕作 土地,按照县级行政单元统计其面积,作为土地资源约束下农业生产的最大规模。

E.1.2水地资源约束下农业生产承载规模

a)灌溉可用水量 在不同区域供用水结构、粮食生产任务、三产结构等情景下,结合水资源配置相关成果,设定农业 用水合理占比,乘以评价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得到不同情景下灌溉可用水量,具体方法见公式(E.1)

式中: W农一一灌溉可用水量; W总一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k农一农业用水合理占比。 b)农田灌溉定额 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以代表性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灌溉定额为基础,在不同种植 结构、复种情况、灌溉方式(漫灌、管灌、滴灌、喷灌等)、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情景下,分别 确定农田综合灌溉定额,具体方法见公式(E.2)。 代表性农作物灌溉定额(N水、N小麦、N玉米)应采用评价区域水利或农业部门发布的最新版行业用水 定额或农作物灌溉定额标准。有关部门或研究单位通过大量灌溉试验所取得的有关成果,宜可作为确定 灌溉定额的依据。

式中: N综合一农田综合灌溉定额; N一一分别表示水稻、小麦、玉米、其他的灌溉定额; 一分别表示水稻、小麦、玉米、其他代表性作物的单季种植面积权重(单种代表性作物种植面 积与所有代表性作物种植总面积的比值); β一分别表示水稻、小麦、玉米、其他代表性作物的复种指数。 c可承载的灌溉面积

DB23/T26352020

不同情景下,灌溉可用水量和农田综合灌溉定额的比值,即为相应条件下可承载的灌溉面积规模, 具体方法见公式(E.3)

M灌落=W衣+N定额

M淘一可承载灌溉面积; W表一灌溉可用水量; N定一农田综合灌溉定额。 d)可承载耕地规模 可承载的耕地规模应包括水资源可承载的灌溉面积和单纯以天然降水为水源的农业面积,具体方法 见公式(E.4)~(E.6)。雨养农业宜适应当地降水规律,雨养农业面积取决于作物生长期内降水量以 及降水过程与作物需水过程的一致程度。宜采用**公式计算作物蒸腾蒸发量,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推 学的作物系数,计算主要作物生长期耗水量;采用SCS模型等方法确定实际补充到作物根系层的有效降

式中: M雨养一单纯以天然降水为水源的农业面积(“雨养农业面积”); M雨养适放墙放 雨养适宜地块面积。 雨养农业应适应当地降水规律,雨养农业面积取决于作物生长期内降水量以及降水过程与作物需水 过程的一致程度

式中: M样超一耕地面积; M雨养适立婚换 雨养适宜地块面积,对于有效降水能够满足主要作物耗水量的地块面积 P有效主要作物生长期耗水量,采用SCS模型等方法确定实际补充到作物根系层的有效降水量(A 效; H水一一有效降水量,宜采用**公式计算作物蒸腾蒸发量,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作物系数 计算主要作物生长期耗水量(H耗水)。个! 雨养农业面积(M养)等于区域内雨养适宜地块面积之和。

式中: M券—单纯以天然降水为水源的农业面积: M周养适宜墙换 一雨养适宜地块面积。 e)现状不合理灌溉耕地面积 具体方法见公式(E.7)

M需美—ZM雨养活官地类

M雨养=ZM雨养适宜地块

M 不合理灌面 = W 农一超用 + N 定额 ....(E.7)

代条件下农田综合灌溉定

E.2.1土地资源约束下城镇建设承载规模

DB23/T26352020

从土地资源是否可作为城镇建设的角度,选取附录D.1单项评价中城镇建设土地资源等级高至 级(坡度小于25°、海拔低于5000m、地形起伏度不大)区域,扣除地质灾害风险性极高区域, 级行政单元统计其面积,作为土地资源约束下城镇建设的最大规模

E.2.2水地资源约束下城镇建设承载规模

城镇人你 生活+工业 人均生活用水 式中: 城镇人均需水量; 生活+工业一 生活和工业用水合理占比; W人均生活用水 人均用水量; W人始工业用水 人均工业用水量。 b)城镇可用水量 在不同区域供用水结构、工艺技术、工业生产任务、三产结构等情景下,结合水资源配置相关成果, 设定生活和工业用水合理占比(k生适+工业),乘以评价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W),得到不同情景下城 镇可用水量(W盘),具体方法见公式(E.9)

W城敏=W总×k生活+工业

W城链=W总×k生活+工业

标准信息 式中: W城一城镇可用水量; W一一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K生活+工业 一生活和工业用水占比。 c)可承载城镇建设用地最大规模 采用评价区域城镇可用水量除以城镇人均需水量TB 10414-2018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得出评价区域内人口规模。以集约高效利用国土 空间为基本原则,基于现状和节约集约发展要求,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情景 ,合理设定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乘以评价区域内人口规模,得出水资源约束条件下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具体方法见公式(E.10)

式中: W人口规份 区域内人口规模; W城 城镇可用水量; Wm6A4 城镇人均需水量。

DB23/T26352020

应以集约高效利用国土空间为基本原则,基于现状和节约集约发展要求,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技 术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情景下,合理设定人均城镇建设用地(W人均戴镇建设用婚),乘以评价区域内人口规模 (W人口规模),得出水资源约束条件下城镇建设用地规模(S城键建设用塔规核)GTCC-117-2019 CTCS-2级列控系统车载设备硬件-铁路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实施细则,具体方法见公式(E.11)。

DB23/T26352020

《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环发(2003)141号)。 2] 《水体达标方案编制技术指南》(环办污防函(2016)563号)。 3] 《“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环办环评(2017)99号)。 4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试行)》(送审稿)(自然资源部国 空间规划局编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