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206-2020 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规程.pdf

DB13/T 2206-2020 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13/T 2206-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27116
下载资源

DB13/T 2206-2020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3/T 2206-2020 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规程.pdf

DB13/T22062020

DB13/T22062020

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等级划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要点、基本原则和二 序、采样与分析方法DB23/T 2645-2020 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第3部分:地籍测绘, 本标准适用于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分级和修复技术方案设计。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HJ25.4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332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NY/T395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3499 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导则

GB15618、HJ25.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 5618、HI 25. 4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4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等级划分

4.1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方法

DB13/T 22062020

DB13/T 22062020

4.1.1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见式(1)

4.1.1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见式(1)

P.C/S,.......

式中: P一一土壤中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指数; 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值; Si一污染物评价标准,S:=x+2s,其中:x为某污染物在当地的背景值;s为标准差。

4.1.2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法见式(2)

P综一土壤污染综合污染指数; max(P)—单因子污染指数的最大值; P一一单因子污染指数的平均值。 4.1.3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见式(3)

P编一—土壤污染综合污染指数; max(P)——单因子污染指数的最大值; Pi——单因子污染指数的平均值。

4.1.3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见式(3)

式中: RI一一某一点土壤多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T,一一各重金属的毒性系数,见表1; C实测一一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实测含量; C: 该元素的评价标准值(参照4.1.1中S)

RI=ZT;Cka/C:

表1重金属的毒性系数

4.2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分级标准

选择以上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方法进行计算后,按表2确定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等级。

表2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分级标准

5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要点

DB13/T22062020

5.1.1适用对象:适用于轻度污染农用地土壤。主要包括优化施肥、石灰调节、品种调整、水分调控、 叶面调控和深翻耕等技术,其中石灰调节常适用于土壤pH值在6.5以下的农用地,对于稻田,适用于 隔污染但不存在砷超标风险的稻田;深翻耕技术对于一般农用地均适用,但对于稻田,耕作层加犁底

ZJM-001-3435-2020 浅底坑型电梯.pdf5. 1. 2 技术要点

5.2土壤改良类修复技术

适用对象:适用于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农用地土壤。 主要包括原位钝化技术、定向调控技术、 和换土法,其中原位钝化技术和定向调控技术一般适用于轻、中度污染的土壤;客土法常适用于小面利 亏染土壤:换土法常适用于小面积重度污染土壤。

5. 2. 2 技术要点

DB13/T 22062020

5.2.2.2定向调控技术通过调节污染土壤中的pH值、Eh值或施加铁锰材料等,降低重金属污染物的 有效性和毒性,定向控制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迁移以及农作物的富集。通常采用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 配置成土壤调理剂,在完善的试验基础上,根据重金属种类和污染水平,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向 调控。 5.2.2.3客土法是在污染的土壤上覆盖非污染土壤,根据种植植物的根系情况确定运入非污染土壤的 厚度,建议种植浅根系植物,运入的非污染土壤性质宜与原污染土壤相一致,以免引起污染土壤中重 金属活性的增大。 5.2.2.4换土法是挖除部分或全部污染土壤而换上非污染土壤。通过监测确定土壤剖面由上至下每 10cm~20cm土层重金属污染程度后,再根据重金属污染土壤深度及种植情况,确定换土的厚度,但需 注意污染土壤异地转移后的扩散和二次污染间题。修复的土壤要保持土壤理化性质稳定,尤其是有机

5.2.2.4换土法是挖除部分或全部污染土壤而换上非污染土壤。通过监测确定土壤剖面由上至下每 10cm~20cm土层重金属污染程度后,再根据重金属污染土壤深度及种植情况,确定换土的厚度,但需 注意污染土壤异地转移后的扩散和二次污染问题。修复的土壤要保持土壤理化性质稳定,尤其是有机 质和值。

5.3.1适用对象:一般适用于轻度和中度重金属污染的农用地土壤。主要包括微生物修复技术和植物 提取技术,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适用于较大面积重金属污染农用地,植物提取技术一般适用于较小面积重金属 污染农用地。

5.4.1适用对象:适用于中度和重度重金属污染的农用地土壤。 5.4.2技术要点:根据当地农用地土壤受重金属污染情况,尤其是复合污染,可选择农艺调控类、土 镶改良类和生物类修复技术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技术措施叠加进行修复。遵循大面积施用、衔接农时、 经济高效、科学规范等基本原则DB44/T 2229-2020 雷电灾害调查规程,进行各项技术的组合和排序,并根据土壤污染程度,适当调整综合技术中 集成技术的数量和单项技术的实施强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