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774-2015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pdf

HJ774-2015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5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3243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HJ774-2015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pdf

4. 3. 4. 1 风险防控

视频监控完成率VS.的计算公式为

单个水源地:风险防控状况(RPC)用风险管理指标完成率RMR表示,包括风险源名录 完成率RDE;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建立率DCBR:两项指标。风险管理指标完成率为2 项指标的算术平均值。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危险化学品认定及分类,参照GB12268和GB13690,风险源名录应包括风险源 名单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已建立风险源名录的,RDE;为100%;否则房地产高层住宅工程外脚手架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RDE为0。已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 度的,DCBR;为100%;否则,DCBR;为0。上游及周边无污染风险的水源地,其RDE;和DCBR 视为100%。 风险源名录涉及范围:河流型水源为水源准保护区及上游20km、河道沿岸纵深1000m的 区域;湖泊、水库型水源为准保护区或非点源污染汇入区域;地下水型水源为准保护区及其 密切相关的汇水范围。未划定准保护区的水源地,范围为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外的上 述区域。 行政区域内水源地:风险管理指标完成率RMR。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行政区域内参与评估的水源地总数。

4. 3.4. 2 应急能力

亡单项指标完成率 EME;

其中:依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下达要求完成单项指标的,完成率为100%;否则为0。EME 为6个单项指标完成率的算术平均值。

行政区域内水源地:水源地可互为备用、有可替代的水源或实现多水源联网供水的,视 同行政区具备应急供水能力,应急供水能力EMS为100%;否则为0。应急能力完成率EME。 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行政区域内参与评估的水源地总数。

EME, =(= EMS)/2 V

单个水源地:管理措施(MM)用管理制度完成率MSR表示。包括水源编码、水源地档 案制度、保护区定期巡查、环境状况定期评估、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和信息公开等6项内容

之单项指标完成率 MSR, = 6

其中:水源编码依据HJ747。按照各级环保主管部门下达要求完成单项指标的,单项指 标完成率为100%;否则为0。MSR;为6个单项指标完成率的算术平均值。 行政区域内水源地:管理制度完成率MSR。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行政区域内参与评估的水源地总数。

5.1.1取水量保证状况评估

单个水源或行政区域内水源,其取水量保证状况评估得分为:

5.1.2水源达标状况评估

单个水源或行政区域内水源,其水源达标状况评估得分为:

5.1.3环境管理状况评作

单个水源或行政区域内水源地,其环境管理状况MS评估得分为:

WG = WGR ×100

SQ=(WSR×0.7+WQR×0.3)×100

MS=(INDEX×W)×100

式申:INDEX,包括PD、PS、PF1、PCR1、PCR2、PCQR、WM、RMR、EME、MSR。 各指标符号的含义及权重见表1。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及

单个水源或行政区域内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综合评估得分用SWES表示。SWES由取水 量保证状况(WG)、水源达标状况(SQ)和环境管理状况(MS)的单项得分加权计算后得 到。计算公式如下:

SWES=WG×0.1+SQ×0.6+MS×0.3

5.4.1分类评估结果分级

取水量保证状况(WG)、水源达标状况(SQ)和环境管理状况(MS)各自独立评估, 评估结果的分级方式相同,评估分值与结果对照见表2。

表2分类评估分值与结果对照表

5.4.2综合评估结果分级

综合评估分值与结果对照见表3。

表3综合评估分值与结果对照表

表4不同评估时段变化评估分值与结果对照

水源取水量数据主要来源于住建(水厂)、水利(务)等部门的供水量、取水量等相关 数据。水质数据主要来源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开展的水质月监测、季度监测和水质全分析等 手工监测数据以及自动监测站点的连续监测数据。 环境管理状况数据主要来源于现场调查和资料搜集,主要包括水源地基础状况数据、保 沪区划分方案及图件,保护区标志设置的图片资料、保护区内及周边污染源统计资料、评估 时段内开展环保专项执法行动资料、监测监控设施建设及监控设备运行、风险源名录、应急 页案、行政区域内应急供水能力以及相关管理措施等文字和照片材料。 通过专项执法与现场检查,对收集到的数据及信息资料进行识别和核对,剔除无效或错 误数据后再用于评估和计算

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

A.1.2评估目标范围

描述评估工作总体目标、 的城巾(城镇)数里 欧用水水源地数量、类型及各类水源地比例等,并对水源地数量变化等情况进行说明

A.1.3工作流程与技术路

衣据评估工作实际情况设计。

依据评估工作实际情况设计

A.1.4.1取水量保证状况

既括性描述水源取水量保证状况及水源未达到取水要求或超采的原因。

A.1.4.2水源达标状况

既括性描述水源水质达标状况,不达标时概述原因。

A.1.4.3环境管理状况

无括性描述环境保护与管理整体状况、存在问题

A.2.1水源地基本状况

A.2.2水源取水量保证状况

详细描述水源取水工程建设及投运时间,设计取水量和实际取水量的情况,以及水源取 水量取水保证率的状况。水源取水量不足的月份、涉及的水源名称以及区域应急供水的情况。

A.2.3水源达标状况

详细描述水源水质总体状况,包括达标、不达标水源和相应的取水服务人口数量。 以水量达标率、水源达标率为依据,统计水源达标比例,分析各行政区域内水源达标具 体状况。 不达标水源主要超标因子情况,按照不同水源分类统计,分析超标因子、超标倍数和超 标月份

A.2.3.1河流型水源地水质状况

详细描述河流型水源地水质状况,包括达标水源、不达标水源数量和相应的取水服务人 口及比例,达标取水量比例, 河流型水源地主要超标污染物、超标倍数、超标月份、主要超标污染物涉及的水源数量 主要超标污染物来源等,单独列出天然背景值超标、上游来水超标和仅粪大肠菌群超标的水 原清单。特别说明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超标的水源有关情况

A.2.3.2湖泊、水库型水源地水质状况

特征污染情况,分析超标原因,说明主要污染特

详细描述湖泊、水库型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包括达标水源、不达标水源数量和相应的取 水服务人口及比例,达标取水量比例。 单独描述水质评价结果、营养状态评价结果及湖泊、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最终评价结果。 对湖泊、水库型水源地主要超标污染物、超标倍数、超标月份、涉及水源数量、主要超 污染物来源等进行详细描述。 单独列出天然背景值超标、上游来水超标和仅粪大肠菌群、总氮或(和)总磷超标的水 源地清单、湖泊、水库型水源营养状态的评价结果。特别说明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超标的水 源有关情况。 分析区域特征污染情况,分析超标原因并说 说明主要污染物来源

A.2.3.3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状况

A.2.4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

对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进行整体描述,列出水源地管理状况较好和较差的行政区域和水 源地。

A.2.4.1保护区建设

(1)保护区划定 详细描述保护区划分和实施情况并说明数据来源。没有完成保护区划定的水源地,应单 独说明原因及进展。 (2)保护区标志设置 详细描述保护区标志设置数量和比例等情况,列明未完成标志设置的区域及相应水源地 数量,并说明数据来源。未按HJ/T433设置标志的区域和水源地,应单独说明标志设置的 具体时间。 (3)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

详细描述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完成情况,包括隔离防护所采用的隔离类型和完成的工作 量,应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应进行隔离但未完成的,应说明原因,并分别列出整治完成较 好和较差的行政区域和水源地名单

A.2.4.2保护区整治

(1)一级保护区整治 详细描述一级保护区整治完成情况,包括整治对象和完成的工作量,应说明统计数据来 源。未完成整治的和整治率较低的,应说明原因,并分别列出整治完成较好和较差的行政区 域和水源地名单。 (2)水源二级保护区整治 详细描述二级保护区整治完成情况,包括整治对象和完成的工作量。应说明统计数据的 来源和统计方法。未完成整治和整治率较低的,应说明原因,并分别列出整治完成较好和较 差的行政区域和水源地名单。 (3)准保护区整治 详细描述准保护区整治完成情况,包括整治对象和完成的工作量。应说明统计数据的来 原和统计方法。未完成整治和整治率较低的,应说明原因,并分别列出整治完成较好和较差 的行政区域和水源地名单,

A.2.4.3监控能力

从常规监测和预警监控两个方面进行描述。 常规监测应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地的监测情况分别描述,并说明数据来源及监测单 位。 详细描述水源地监测断面设置情况、监测频次和监测指标。全面分析地表水全指标、常 规指标的监测能力,地下水全指标、必测指标和其他指标及地方增加特征指标的监测能力。 预警监控能力重点描述预警监控点位、数量及分布(包括与取水口位置的距离、期间是 否有污染源汇入以及预警监控点位是否跨界设置等情况),监控指标、频次;视频监控断面 的点位、数量及分布;以及预警监控系统及数据平台建设情况等

A.2.4.4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

A.2.4.5管理措施

详细描述各行政区域内水源管 包括水源地名称和水源编码的规

化管理平台建设以及水源地信息公开情况等,并列出完成较好和较差的行政区域和水源地名

A.2.5评估结果认定分析

描述各行政区域及水源地分类评估和综合评估的最终得分,依据分值分别确定分类评估 和综合评估的结果和等级

A.2.6水质与环境管理状况变化评估

描述评价范围内不同评估时段,水源取水量保证状况、水源达标状况和水源地环境管理 状况得分变化情况,确定水源取水量保证、水源达标以及水源地管理状况变化的结果和等级。

A.3.2环境管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从保护区建设、保护区整治、监控能力、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管理措施等方面入手济南市某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对饮用水水源地在监管机制、环境监管能力和环境管理技术支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 行分析。

A.3.3不同评估时段水质和环境管理的变化分析

分析不同评估时段水源地水质变化趋势,包括水源数量、取水量保证率、水量达标率、 水源达标率、达标取水量、超标因子及超标月份。有连续3个及以上数据的水源地,需做趋 势分析并提供趋势分析图。 分析不同评估时段环境管理状况变化趋势,包括保护区划分及标志设置、一级保护区隔 离、一级保护区整治(建设项目拆除、排污口关闭和网箱养殖拆除)、二级保护区整治(排 污口关闭、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废物综合利用和网箱养殖整治)、准保护区整治、监控 能力、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管理措施等相关指标不同评估时段的变化情况,详细分析并说 明造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有连续3个及以上评估数据的,需做趋势分析并提供趋势分析图。

结合评估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行政、经济和技术的 对策与建议。

附表A.4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年际变化对比表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图件制作说明

(1)乡镇及以上级别的行政区界;(2)主要水系(河流、湖泊、水库等) B.2专题图层 (1)湖泊、水库型水源地;(2)地下水型水源地;(3)河流型水源地;(4)达标水氵 (5)不达标水源地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电子地图所有图层尽可能为SHP格式,基础图比例尺可采用1: 万、1:2.5万、1:5万中的一种,建议采用经纬度坐标系,至少包含(但不限)以下图层: (1)基础地理图层:省级行政区界、地级行政区界、县级行政区界、河流、湖泊、水 库。绘图时,底图底纹的色度要浅、淡;可根据需要对底图中的某些要素做必要的删减。 (2)专题图层: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河流型水源地、湖泊、水库型水源地、地下水 型水源地、达标水源地、不达标水源地。 基础地理图层属性数据至少包含NAME(名称)字段,基础图层与专题图层,在不影 响图纸内容识别的前提下,可合并绘制。 图名的字体、字大小及图名置放位置根据图幅幅面大小及图面整体布局确定。学体应易 于辨认,中文应使用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隶书体等GBT24001-2016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pdf,不得使用篆体和美术等字体: 外文应伟田印刷体一书写体竺不组伟用美体字信

文应使用印刷体、书写体等,不得使用美术体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