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1/T 652-2021 水环境保护溢流污染控制标准.pdf

DB4201/T 652-2021 水环境保护溢流污染控制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6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4351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201/T 652-2021 水环境保护溢流污染控制标准.pdf

图受纳水体污染物与调蓄池容量变化曲线

表5标准取值依据:受纳水体分级按地表水环境敏感性和环境容量确定。标准取值是以武汉市人民 政府令207号《武汉市湖泊整治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入湖水质不低于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标准为依据, 结合武汉市湖泊水功能区水质标准基本为II~IV类标准的基本情况和武汉市水环境建设项目实例,相应 确定不同受纳水体污染物控制标准。

冀州市污水处理厂滨湖大道雨水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兴华街6.3.2关于溢流污水截流水量设计标准的规定

6.3.3关于溢流污染控制率与设计雨量关联性的规定

将附录B中5年统计644场降雨数据按最大小时降雨量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可确定不同的最大小时 降雨量发生频率。最大小时降雨量越大,则发生超过该值的频率越小,而发生不超过该值的频率越大。 如某场降雨最大小时降雨量为7.0mm,该场降雨发生频率为15%,则发生不超过该值的降雨场次控制频 控制频率作为溢流污染控制率

6.3.4关于溢流污水设计截流水量校核的规定

6.4溢流污水截流水量计算

6.4.1规定溢流污水截流水量计算对象

在分流区,污水收集系统能满足设计城镇污水量排放要求情况下,按雨污水总量不变原则,其污水 管网能排除相当于设计城镇污水量的雨污混合水量, 量,因而分流区的截流水量应按排水口汇水范围的雨水径流水量计算确定。在合流区,排水口截流管道 均应满足城镇污水量的输送要求,只需计算雨水径流时截流管超出城镇污水流量的截流雨水流量和溢流 亏水调蓄池截流雨水量,也不需把城镇污水量纳入计算,从而可简化截流水量和溢流污水污染物的计算

6.4.2关于溢流污水截流水量计算方法的规定

(1)雨型径流量模型法设计逻辑和设计要素 设计截流水量可采用雨型径流量模型法计算。该模型设计无需管网建模,通过控制排水口雨水汇流 时间,依据三角概化法原理可计算不同降雨历时排水口的径流水量,进而确定累计溢流污水水量。模型 设计主导逻辑是在给定溢流污染控制率标准下能确定对应截流水量,当截流水量越大,受纳水体溢流污 水污染物平均当量浓度则越低,当污染物平均当量浓度达到表5控制标准时,该截流水量则为设计截流 水量,按设计截流水量对应的截流管大小和溢流污水调蓄池容量则为工程设计规模。

DB4201/T6522021

DB4201/T6522021

模型设计要确定设计雨型选用。计算溢流污水截流水量时,基于一场降雨从开始到雨峰再到结束多 在短历时3h内完成,适于用短历时设计雨型附录C表C.1计算。计算溢流污水污染物浓度时,则要兼 颐所有降雨产生的污染物,因而需要以全年降雨作为计算依据,或把全年降雨转化为不同降雨强度场次 的长历时24h雨型附录C表C.2作为计算依据。模型设计要明确项目设计数据输入,包括排水口汇流面 积、排水口汇流时间、建设密度分区、设计人口密度与污水定额、排水体制选择、以及设计标准溢流污 染控制率选择等基本数据,还包括雨污混流率、最大冲刷污染物浓度、旱季城镇污水污染物浓度等用于 水质评估的数据。模型设计还包括瞬时综合径流系数计算、雨型径流量计算、截流管经济截流倍数计算、 冲刷污染物浓度计算等主要计算模块。 (2)附录C表C.2分级最大降雨强度依据 依据附录B降雨资料和表7最大降雨强度与溢流污染控制率对应关系可按表IⅡII划分三个强度区间 分别统计平均最大降雨强度。因大于7.0mm/h的各场降雨最大降雨强度值较分散,不宜直接取平均值, 又按统计值分布特征划分了4个二级区间,从而形成6个等级平均最大降雨强度。

表IⅢI武汉市分级最大隆雨强度划分

(3)水质模型设计 排水口全年溢流污水污染物和可截流污染物可依据污染物设计指标,通过水质模型计算确定,进而 根据表5年污染物平均当量浓度确定设计截流水量。 溢流污水污染物包括城镇污水污染物和冲刷污染物。城镇污水污染物浓度依据旱季城镇污水污染物 设计指标和各降雨历时径流雨水量与城镇污水量混合倍数确定。冲刷污染物经国内城市溢流污染监测表 明基本发生在降雨初期,其浓度变化受城市地表污染物、降雨强度和累计降雨量制约。武汉市环境保护 科学研究院对汉阳地区2003年6月23日一场降雨量93mm的水质水量监测表明,水体污染浓度在前 0min降雨达到峰值,均在峰值流量前面发生,在60min~80min后水体污染浓度降到稳定状态,其中 悬浮物浓度距峰值降低了65%~75%,表明初期降雨对溢流污水冲刷污染物的冲刷影响明显,稳定状 态的水体污染浓度由城镇污水污染物混入形成,冲刷污染物已去除。 依据冲刷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其浓度按下式计算:

n>ng时: 式中:

44.69) Vn= · Nmax 1998

n一一设计雨型各降雨历时序列,n=1,2,3...288; ng 冲刷污染物峰值浓度衰减拐点所在降雨历时序列(衰减拐点按峰值浓度后第4个降雨历时确 定); 第n降雨历时的冲刷污染物浓度(mg/L):

DB4201/T 6522021

图ⅡI溢流污水污染物浓度变化曲线

表I分流制调蓄池容积计算对比

DB4201/T6522021

表I分流制调蓄池容积计算对比(续)

表I合流制调蓄池容积计算对比

DB4201/T 6522021

国标法未考虑雨峰随汇流历程增大而衰减因素,其分流制调畜池计算容积较模型法增大 .4%17.8%; 一一国标法设计标准降雨调蓄量4mm~8mm较低,通过水质模型检验,难以达到水质控制目标要 求,但国标法通过增加1.1~1.5的安全系数,也能达到模型法调蓄池计算容积规模,但在工程设计中对 安全系数不宜合理取值。 表1评价: 一一国标法计算调蓄池容积偏小,不同汇流面积和不同城市密度分区计算的调蓄池容积较模型法偏 小38%~69%(除1平方公里一致外)。国标法以雨峰流量为依据、通过截流倍数计算的截流水量,不 能对等模型法以雨水径流总水量和溢流污染物控制目标为依据计算的截流水量。当雨峰汇流时间随汇流 面积加大而延长时,雨峰5分钟降雨量占设计雨型总降雨量的比例由汇流面积1km²的7.4%降低到5km 5.4%、10km²的5.1%和15km²的5.0%,相应国标法调蓄池计算容积较模型法的差距越来越大; 一一国标法通过增加1.1~1.5的安全系数能一定程度消除调蓄池计算容积误差,但在工程设计中不 好把握安全系数取值。 对比结论: 一国标法不能顾及雨峰汇流时间对调蓄池容积计算的影响因素,使分流制调蓄池计算容积偏大 合流制调蓄池计算容积偏小; 一一国标法分流制调蓄池设计标准调蓄量4mm8mm偏低。国标法在采用安全系数规定值1.1~ .5后,其调蓄量能达到4.4mm~12mm,但与模型法表7设计截流雨量5.7mm29mm比较仍有较大差 电; 一一国标法较模型法另增加了安全系数、调蓄池进水时间等2个设计参数,增大了工程设计取值的 吴差; 一一模型法采用武汉设计雨型符合地方降雨属性,设计标准和计算原理符合实际需求。 (5)国内外标准水平对比 对比标准选用:国内外溢流污染控制标准主要包括年溢流频次、年溢流体积控制率、年溢流污染截 流效率和设计截流雨量。上述标准虽然是基于CSO控制效果的标准,但最终目标是受纳水体功能达标: 目标是水质。本文件提出的“年污染物平均当量浓度”为核心标准,相应产生“溢流污染控制率”设 十标准和“年溢流污染截流效率”校核标准,并可根据水质模型计算确定设计标准取值范围所对应的“年 益流体积控制率”。依据溢流控制标准有关文献资料,选择设计截流雨量、年溢流体积控制率和年溢流 亏染截流效率等三项标准进行对比(见表IV)

表IV国内外溢流污染控制标准对比

表IV国内外溢流污染控制标准对比(续)

本文件标准设计条件:本文件标准设计条件界定范围较广,溢流污染负荷较高设计条件包括城市 密度1区、雨污混流率100%、最大冲刷污染物浓度800mg/L、雨水汇流时间较短、受纳水体A标控制 等设计条件,溢流污染负荷较低设计条件包括城市密度4区、雨污混流率5%、最大冲刷污染物浓度 280mg/L、雨水汇流时间较长、受纳水体C标控制等设计条件。 国内外标准对比评价: 一一设计截流雨量。本标设计截流雨量较国内外标准较高,主要影响因素是年污染物平均当量浓度 际准和最大冲刷污染物浓度设计指标取值较高。年污染物平均当量浓度标准的取值由武汉市较严格的湖 白水环境管理法规所决定,而最大冲刷污染物浓度指标的取值由城市生态环境状况相关联,其指标与城 市生态环境水平成反比。 一一年溢流体积控制率。该标准是全年雨天能收集处理的溢流污水量占全年总溢流污水水量的比例 该标准遵循小雨全部截流、大雨截流初期雨水的定位目标,但未体现标准差异化。人口密度较低、雨污 分流体制较完善、城市管理较好的生态型区域可降低溢流污染控制标准,因而本文件标准取值下限低于 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本文件标准上限与美国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应该与地方降雨特征、标准取值技 术方法相关联 一一年溢流污染截流效率。本文件标准上限值较高,但下限值低于国外标准,其缘由是本文件标准 设计条件界定范围较广。生态型区域工程设计按较低的年溢流污染截流效率控制即能达到年污染物平均 当量浓度水质标准,但为满足截流效率,本文件标准将下限值确定为不低于50%,

6.4.3关于截流溢流污水设计管段的雨水汇流时间计算方法的规定

雨水汇流时间是计算雨型径 集汇流长度与坡度两变量与管渠汇济

6.4.4规定径流系数计算方法

4.5规定土壤饱和系数耳

武汉市分级降雨强度瞬时综合径流系数统计值

DB4201/T 6522021

7.1.1关于排水口实施溢流污染控制的规定

湖泊、港渠等地表水体周边沿线排水口溢流污染差别较大,如果控制溢流污水量达到总排放量的 75%以上的少数排水口,能起到工程投入少、实施效率较高的效果,因此需要通过水污染调查资料和评 介确定需要实施溢流污染控制的排水口。 工程建设条件也对控制溢流污染排水口产生影响。对于污染量小、而投入较大的排水口要慎重选择 对于采用截流管截流沿线排水口的截流方式,排污量较小的排水口也应纳入控制范围内,

7.1.2关于调查雨污混流率的规定

城镇污水污染物来源于合流制区域和分流制区域的雨污混流。分流制雨污混流程度影响溢流污染控 制水平,其控制水平随雨污混流程度增高而降低,故分流制区域溢流污染控制工程设计需要根据雨污混 流状况确定截流水量设计标准。 有雨污混流的分流制雨水管排水口旱季李流水为城镇污水。通过对混入排水口的城镇污水不同时段的 平均流量监测,测算混流排放的平均日城镇污水量,结合排水口服务区域现状城镇污水量的评估,可测 定排水口雨污混流率。排水口监测也应兼顾污染物浓度,当水质浓度明显低于武汉市旱季李城镇污水污染 物浓度正常范围时,应调查排水口汇流范围是否有施工地下水等其他混入水量,相应对评估结论进行修 正。对设置有节制闸的排水口,可通过临时开闸导排或临时泵排等措施进行流量监测,

7.1.3关于溢流污水截流设施的规定

截流管和溢流污水调蓄池是截流溢流污水的常用工程设施。截流管截留溢流污水效率高,维护简便, 没资少,但当截流水量过大时不利于承接截流溢流污水的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溢流污水调蓄池是调节 亏水处理厂进水流量、满足其稳定运行的必要设施,但设施占地较大、投资较多。 实施溢流污染控制工程的排水口均设置截流管,可满足调蓄池内的截流溢流污水的收集和处理。此 外增加截流管后,能有效降低调蓄池设计容量,降低建设用地需求。 截流管采用截流管经济截流倍数,可有利承接截流溢流污水的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并使截流管高 效使用。采用截流管先截、调蓄池后调的设计原则,是满足调蓄池在设计雨峰时使用,充分发挥两类设 施高效组合作用。 截流管和调蓄池进水口设置为槽式截流井进水口,控制设计标准下的溢流污水全部进入截流设施, 超标后的水量再溢流外排。在排水口排水干管上游分散设置截流点调蓄池时,通过设置槽式截流井进水 口,能满足上游汇水范围截流溢流污水均能通过槽式截流井汇入截流点调蓄池,不增加下游排水口调蓄 池雨水汇流量,超标后的溢流污水则仍由下游排水管经排水口溢流外排,满足多个调蓄池分区截流溢流 污水要求。

7.1.4关于截流溢流污水的处置规定

DB4201/T6522021

利用污水处理厂处理截流溢流污水具有设施利用效率高、投资省的优势,而结合截流工程设施配套 建设溢流污水处理站,可省略建设长距离截流管工程,施工影响面小,不增加城市污水厂处理压力,因 此截流溢流污水的处理途径应结合工程建设条件确定。 截流溢流污水一般属于初期溢流污水,污染物浓度高,需要集中处理,不能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截流溢流污水若排入未实现雨污分流的污水管道,其部分截流溢流污水将汇流到下游其他雨水管道 排水口,增加溢流污水截流负荷,重复截流,降低截流效率。利用截流管将截流溢流污水直接排入处理 设施,无溢流污水混入雨水管网风险。 溢流污水处理站应结合不同受纳水体环境管控要求确定截流溢流污水处理标准。排入港渠、外江或 作为市政杂用水的尾水,处理标准应达到一级A以上。排入湖泊的尾水,原则以入湖水质不低于湖泊水 功能区水质标准为依据,经评估论证后确定。 溢流污染控制工程布局涉及到截流溢流污水集中或分散处理的选择,方案影响因素较多,方案比选 中应将处理后的截流溢流污水用于地表水回补、中水利用作为比选影响因素,体现环境保护和集约利用 要求。

关于利用生态处理设施进行溢流污染控制的规定

7.2.1关于截流管设计原则的规定

市政污水管网由于雨污混流严重,污水收集能力不足,较难承担截流溢流污水的收集,因而截流管 应是承接各排水口截流溢流污水和溢流污水调蓄池的排出水量的收集和输送的专用排水管,管道过水能 力应按排水口上游汇集截流水量确定。 截流管与下游排水口截流井直接相连时,截流管内上游截流溢流污水则进入下游排水口截流井,如 果出现下游排水口截流井闸门关闭,则可能导致上游截流溢流污水通过下游排水口溢流外排,造成水体 污染,因而要求下游排水口截流井应单独设置截流管连接截流管,使截流管至污水处理厂前无外溢出口。

7.2.2规定截流管设计流量计算方法

7.2.3规定截流管截流倍数计算方法

(1)仅用截流管截流溢流污水时

DB4201/T652—2021

和雨污混流率显著相关,图IⅢI在每个雨水汇流时间中选取了雨污混流率5%、20%、40%、60%、80%、 100%等6个样本点。表10计算式与模型法计算样本对比,各式平均绝对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2.55%, 各式最大绝对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9.10%。

图IIL无调蓄池截流管截流倍数回归分析

表10计算的截流倍数变化与受纳水体标准和雨污混流率成正比,与服务区域人口密度和雨水汇流 时间成反比。若截流管设计管段雨水汇流时间延长,将降低截流管峰值设计流量,相应可降低截流倍数。 若截流管设计管段服务范围的人口密度降低,则会减少设计城镇污水量,相应会加大截流倍数,以满足 初雨溢流污染控制污染物的标准不降低 (2)截流管经济截流倍数按能满足附录C中表C.2最大小时降雨量0.686mm所对应的设计雨型的 峰值雨水径流量确定。依据该设计雨型计算不同城市密度分区和不同汇水面积的截流管截流水量,全天 累计截流雨水量占其排水口汇水范围的城镇污水量的比例在4.1%11.7%,满足截流管承担降雨频次 较高、降雨强度较小的溢流污水截流原则。 式(6)截流管经济截流倍数计算式依据数学模型法计算样本并采用回归分析法形成(见图IV)。截 流管经济截流倍数与城市密度分区和雨水汇流时间显著相关,回归分析选取城市密度1区,选取汇流面 积0.25km~15km所对应的不同形态雨水汇流时间16.57min~99.34min。式(6)与数学模型法对比, 其平均绝对值相对误差为3.0%,最大绝对值相对误差为7.1%。

7.2.4规定城市密度分区调整系数取值

图IV城市密度1区截流管经济截流倍数回归分机

在相同截流管设计管段雨水汇流时间16.57min99.34min范围内,用数学模型法分别计算城市 区、3区和4区的截流管经济截流倍数,其与城市密度1区的比值波动区间较小,其中2区与1 直系数范围为1.1213~1.1217,3区与1区为2.1156~2.1169,4区与1区为2.8881~2.8940, 可采用平均比值确定不同城市密度分区的调整系数,

7.3.1关于溢流污水调蓄池布局的规定

针对分流制和合流制不同工程设计条件下提出调蓄池原则布局要求(图V)。 图V列出调蓄池集中、分散、综合和分流四种调蓄模式。集中调蓄模式适用于排水口较为集中、截 流管建设条件较好、就近可利用污水处理厂或有建设溢流污水处理站的建设用地条件等设计项目。分散 调蓄模式适用于分流值区域、排水口较为分散、远离污水处理厂等设计项目。综合调蓄模式适用于合流 制区域既有工程改造设计项目,对个别溢流污染控制不达标的排水口增设调蓄池。分流调蓄模式适用于 无集中建设调蓄池用地条件的设计项目。对于汇水面积超过15km时,调蓄池规模过大,在建成区一般 维以满足建设用地条件,同时工程投资将随基坑开挖深度加大而大幅提高,适于采用分流调蓄模式满足 调蓄池用地需求。

1排水管 2截流进水管 3截流管 4排水溢流管 5调蓄池进水管 6调蓄池排水管 7污水处理尾水管 8截流井 9溢流污水调蓄池 10溢流污水处理设施

1 排水管 4排水溢流管 7污水处理尾水管 10溢流污水处理设施

7.3.2规定溢流污水调蓄池设计容量计算方法

表12调蓄池设计容量简化计算式依据数学模型法计算样本并采用回归分析法形成(见图VI) 设计容量与设计标准溢流污染控制率和汇水面积显著相关,回归分析在汇水面积0.5km~15km

DB4201/T652—2021

内选取8个变量,又在每个汇水面积中选取溢流污染控制率60%、65%、70%、75%、80%、85%等6 个变量。简化计算式与数学模型法对比,各式平均绝对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3.21%,最大绝对值相 对误差的平均值为14.63%。

图VI城市密度1区调蓄池容量回归分析

设计容量还受排水口汇流时间影响,经测算,较长~较短排水口汇流时间区间的影响比值为 其中最大影响值0.91属于容量调减需求,可忽略不计,

7.3.3规定溢流污水调蓄池进水管设计流量计算方法

为简化计算调蓄池进水管设计流量,通过溢流污水流量折减系数建立数学模型法与传统计算方法的 关联性,从而确定式(7)。式(7)截流管截流倍数的取值应根据图IV调蓄池设置模式确定,满足设计 截流水量在截流管和调蓄池流量分配要求。

7.3.4规定溢流污水流量折减系数取值

依据不同江汇水面积、汇流时间等设计条件,按照附录C表C.1设计雨型用数学模型法计算排水口不 司溢流污染控制率所对应的雨峰径流量,并在同样设计条件下计算重现期3年一遇雨峰径流量,相应确 定两个流量的比值即溢流污水流量折减系数的取值范围,式(7)按溢流污水流量折减系数的上下限值 计算,调蓄池设计进水流量的最大偏差不超过4.5%,故表13溢流污水流量折减系数按其上下限的平 均值确定。

7.3.5规定溢流污水调蓄池设计排水流量计算方法

周蓄池的自动排水系统通常采用水泵抽排方式,水泵根据池内水位自动运行,将截流溢流污水排 处理厂或初雨污水处理设施。式(8)按泵站抽排流量恒定运行模式确定,调蓄池设计排水流量) 流量。

7.3.6规定溢流污水调蓄池排空时间

当调蓄池排水流量过大时,不利于污水处理广稳定运行:当排水流量过小时,将增大调蓄池设计容 量。当调蓄池的截流溢流污水按其设计容量48h放空时,其设计流量为排水口汇水范围设计城镇污水 量的7%~17%,对处理截流溢流污水的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影响较小,适宜采用48h放空时间。

7.4.1规定溢流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计算方法

溢流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以截流管设计平均流量确定。截流管来水包含有流量变化的截流径流雨水 和无流量变化的溢流污水调蓄池外排水。因此式(9)仅对截流管截流雨水径流量通过平均流量系数转 换为平均流量计入,

DB4201/T6522021

旱季分流制混流城镇污水和旱季合流制城镇污水均不应进入只有一级处理的溢流污水处理站,因此 式(9)没有城镇污水量计入。

当徽流官米用经济流 量0.686mm/h对应的24h设计雨型, 通过数学模型法确定截流管截流雨水径流量的峰值流量和平均流量,相应可确定截流管雨水径流平均流 量系数。该系数与设计管段雨水汇流时间相关,可用回归分析法计算确定。式(10)平均绝对值相对误 差为2.03%,最大绝对值相对误差为5.32%。

7.5溢流污染截流效率检验

7.5.1规定溢流污染截流效率简化计算方法

响溢流污染截流效率的多种因子简化为溢流污染截流效率指数变量,通过式(11)表达0~100% 污染截流效率变化值

7.5.2规定溢流污染截流效率指数简化计算方法

表14溢流污染截流效率指数简化计算式结合式(11),依据数学模型法计算样本并采用回归分析法 杉成(见图V)。溢流污染截流效率与汇水面积、截流管截流倍数、调蓄池容量显著相关。回归分析变 量选取范围为:汇水面积0.5km~15km,截流管截流倍数0.5~2.0。调蓄池下限容量0.1104m~ 1.5104m,调蓄池上限容量0.4104m~6104m。简化计算式与数学模型法计算对比,各式平均绝对值相 对误差的平均值为1.79%,最大绝对值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13.26%。 其他设计条件对溢流污染截流效率影响较小,经测算,排水口汇流时间(较长~较短)区间的影响 比值为0.98~1.02,最大冲刷污染物浓度(mg/L)500~800区间的影响比值为1.01~0.99,雨污混流 比例(%)5~100区间的影响比值为0.97~1.00,均可忽略不计

于溢流污水截流设施进水口设置水量调控和监测

图VI城市密度1区溢流污染截流效率回归分析

在截流管和调蓄池进水口设置水位自动控制闸门,是自动控制超标溢流水量由截流进水口转为溢流 外排的措施,也避免污染物浓度较低的溢流污水进入截流设施,保证截流溢流污水处理效果。在各截流 设施进水口设置水质、水量监测装置是排水管理系统建设要求,通过在线监测为雨污分流改造、提高污 水处理效率、改善排水系统运行提供依据。

DB4201/T 6522021

JGT262-2009 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测定仪.pdf8.2关于溢流污染控制分流制排水口设置闸门控制的规定

若排水口截流溢流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当旱季排水口混入的城镇污水量大于截流管设计流量时, 将自动启用调蓄池进行调蓄,不能保证降雨时调蓄池处于空置状态,因而降低了溢流污染控制标准。该 类排水口需要闸门控制混入排水口的城镇污水量不超过截流管设计流量。 若排水口截流溢流污水排入溢流污水处理站,因溢流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不能满足旱李城镇污水处 理标准,因而旱季混流城镇污水不应从排水口溢流,闸门应关闭。

8.3关于溢流污水调蓄池运行管理的规定

调蓄池外排水由截流管收集进入污水处理或溢流污水处理站处理。调蓄池排水泵按设计流量稳定 运行,能减小溢流污水处理设施进水量变化,满足溢流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要求, 该规定是不降低溢流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调蓄池冲洗水应即冲即清,也不得存留其他用水,使调 蓄池处于雨前空置待用状态。

8.4关于溢流污水调蓄池维护管理的规定

8.5关于限制溢流污水调蓄池使用范围的规定

城市排涝要求雨水调蓄池截流超过泵站排水能力的雨峰水量,以发挥城市排涝最大能力,而用于截 流溢流污水的调蓄池,其容量空间多在雨峰前充满,与排涝调蓄使用要求相反,用于截流溢流污水的水 位自动控制闸门也不适应城市排涝雨水调蓄需求。因此,除城市紧急防涝抗灾期间外,溢流污水调蓄池 不应作为城市排涝雨水调蓄池使用

8.6关于溢流污染控制工程与排水防涝相协调的规定

银监大厦小区屋面工程施工方案DB4201/T652202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