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393-2021 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指南.pdf

DB14/T 2393-2021 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8270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4/T 2393-2021 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指南.pdf

ICS 53.020.20 CCS J 80

Guideofriskclassificationformetallurgycranes

矿业住宅楼工程施工方案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 14/T 2393—202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 ..2 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的程序及内容, 文件管理.. 附录A(资料性) 冶金起重机风险源安全检查表, ..8 附录B(资料性) 风险矩阵分析法风险分级表.. . 11 附录C(资料性) 作业危险性分析法风险分级表, .13 附录D(资料性) 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5 附录E(资料性) 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人员职责, 16

录A(资料性) 治金起重机风险源安全检查表... 录B(资料性)风险矩阵分析法风险分级表. 录C(资料性) 作业危险性分析法风险分级表. 录D(资料性) 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录E(资料性)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人员职责

DB 14/T23932021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山西省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研究院)特种设备检验技术研究所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福盛、段治斌、李海波、王久元、郭延珍、张莉、赵广立。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山西省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山西省标准计量技术研究院)特种设备检验技术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福盛、段治斌、李海波、王久元、郭延珍、张莉、赵广立。

DB 14/T 2393—202

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指南

本文件规定了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指南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风险分级、文件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使用单位对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相关工作,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3694一2013风险管理术语 TSG08一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DB14/T2136一2020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CPASEGT011一2020特种设备风险管控导则

DB 14/T23932021

冶金起重机使用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是指具有冶金起重机使用管理权的单位或者具有完全 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一般是冶金起重机的产权单位(产权所有人),也可以是产权单位通过符合法律 规定的合同关系确立的冶金起重机实际使用管理者。 冶金起重机用于出租的,出租期间,出租单位是使用单位;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合同约定的, 从其规定或者约定。 单位包括公司、子公司、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和具有营业执照的分公司、 个体工商户等。 [TSG08一2017,使用单位的含义2.1.1]

冶金起重机使用单位是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工作的责任主体,应按照法律、法规、规章、 以及相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开展风险分级工作

治金起重机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为冶金起重机风险 作的建立、实施、有效运行和改进承担最终责任

4.3风险分级体系建立

按照CPASEGT011一2020《特种设备风险管控导则》的规定,冶金起重机使用单位应根据本文件的 规定建立、实施、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并满足以下要求: a)使用单位应建立由主要负责人负责的治金起重机风险分级工作机构并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 体系全过程有效运行的管理制度; b)使用单位应按照全员参与的原则开展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工作; c)使用单位应根据风险级别,确定落实管控措施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d)使用单位应强化风险过程管理,确保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持续有效; e)使用单位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配套制度,并形成文件,确保体系有效 性和可操作性

使用单位应逐步实现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工作信息化。

5.1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流程

5.1.1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流程图见图1

DB 14/T 2393—202

1冶金起重机风险分级

使用单位应搜集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与风险评估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和政府文件等; O) 本单位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和物料、机构、岗位、人员职责设置以及 区位、布局与平面布置等资料; C) 1 应急预案; d) 2 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 e) 本单位冶金起重机械相关的其他资料

使用单位进行的现场调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周边环境影响情况; b) 应急资源情况; C) 事故预防措施情况

DB 14/T23932021

5.3.1风险辨识的内容

5.3.2风险辨识的方法

使用单位应根据其冶金起重机的种类和状况选择合适的辨识方法对冶金起重机风险源进 识。 推荐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5.4.1风险评估考虑的因素

使用单位应对冶金起重机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风险评估时应考虑的因素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公 1 设备状态:金属结构、主要零部件、机构、安全保护装置等; 1 生产工艺:生产工艺、生产工序变化及定期更新; 6 2 1 使用环境:设备投入使用、工艺变化后,环境条件,高温、有毒、有害等; d) 1 管理制度:根据冶金起重机具体情况建立的规章制度、日常检查、定期维护保养、定期检验 应急演练等; e) )人的因素:人员持证、人员培训,冶金起重机司机操作盲区、冶金起重机作业区域地面人员 数量。

5.4.2风险评估方法

使用单位根据其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风险源选择适用的评估方法。 冶金起重机风险评估可选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法进行: a) 风险矩阵分析法(LS); b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5.4.3风险等级确定

5.4.4.1工程技术措施包括:

DB 14/T 2393—202

a)选用高安全系数冶金起重机、设备改造、环境升级改造、生产工艺智能化、无人化改造。 b)开展定期检验、定期维保和隐患排查工作; c)及时更换存在缺陷的设备零部件; d)设置警示标识、警示用语,提高安全意识,降低风险; e)自身技术力量不足时,可以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通过相应技术手段来降低风险。 5.4.4.2管理措施包括: a)冶金起重机作业区域及周边地面人员数量管控,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b)制定实施安全操作规程等; c)建立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督促进行落实,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等; d)相关人员持证作业。 5.4.4.3培训教育措施包括: a)员工入职培训; b)每年再培训; c)安全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继续教育; d)相关规范、标准更新发布后,组织学习培训; e)其他。 5.4.4.4个体防护措施包括:应配备劳保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体防护措施。 5.4.4.5应急措施包括: 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b)通过定期(每月)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c)其他。 5.4.4.6使用单位根据风险评价与风险分级结果,应从现有措施等方面评估其有效性,若现有控 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采取一种或多种消除或者降低风险的相应管控措施,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4.4.2管理措施包括

5.4.4.5应急措施包括:

业 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b) 1 通过定期(每月)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JB/T 13581.1-2019 高速立式加工中心 第1部分:精度检验.pdf,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c)其他。 4.4.6使用单位根据风险评价与风险分级结果,应从现有措施等方面评估其有效性,若现有 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采取一种或多种消除或者降低风险的相应管控措施,直至风险可以接

5.5.1风险分级管控实施

5.5.1.1使用单位根据确定的评价方法与风险判定准则对单台治金起重机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按照 表1风险分级管控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 蓝”四种颜色表示,确定管控层级,并对该台冶金起重机实施分级管控。

DB 14/T23932021

5.5.2.1使用单位应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人员和维保单位宁波市建设工程资料统一用表(2022版) 轨道交通分册(第二类施工质量验收用表-D E)通信 信号检验批与施工记录(机电部分).pdf,使其掌握本岗位所涉及危险源, 包含冶金起重机危险源及风险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 5.5.2.2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冶金起重机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设置冶金起重机风险公告栏,制作 安全防范告知卡、故障紧急处理方式等公示牌。

使用单位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 专递风险信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 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