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7162.3-2021 液压传动 液体颗粒污染度的监测 第3部分:利用滤膜阻塞技术.pdf

GB/T 37162.3-2021 液压传动 液体颗粒污染度的监测 第3部分:利用滤膜阻塞技术.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9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341560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7162.3-2021 液压传动 液体颗粒污染度的监测 第3部分:利用滤膜阻塞技术.pdf

应按照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以可靠和无泄漏的连接方式将仪器连接到压力管路。所用管接头应符 合取样点的压力要求。 *拆下管接头或堵头前,确保已卸掉内部压力。 注:从压力管路中取样的操作说明见7.2

使用易燃的挥发性液体时应注意: a)遵守相关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b)温度低于液体标称的闪点; c)远离任何潜*火源。

溶剂应*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避免产生雾气。

用于过滤、输送溶剂或任何挥发性可燃液体的设备均应接地TCBDA 14-2018:建筑装饰装修施工测量放*技术规程(无水印 带书签),以避免气流附近静电放电 危害。

使用的所有液体和材料均应按照当地环境保护法规进行处理 泄漏物应按照相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进行清理。

应确保*各种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化学品、液体和设备之间*化学上相

滤膜阻塞技术基于以下原理之一:

滤膜阻塞技术基于以下原理之一

a)通过滤膜的压差恒定:使一定体积的液体通过滤膜,测量滤膜逐渐被颗粒阻塞引起的通过滤膜 的流量变化。流量的变化与滤膜从液体中滤除的颗粒数量有关。 通过滤膜的流量恒定:使一定体积的液体通过滤膜,测量滤膜逐渐被颗粒阻塞引起的滤膜两 侧压差变化。压差的变化与滤膜从液体中滤除的颗粒数量有关。 *进行下一次测试之前,通过反冲洗去除截留*滤膜表面的颗粒。 注1:测试过程中无法检测单个颗粒,因此任何报告中的数据仅为颗粒数的估计值。 注2:如果被分析液体中含有颗粒以外的污染物(如凝胶或不溶性添加剂),这些污染物也会阻塞滤膜,影响测试 结果。

如果采用取样*或容器(见7.5)进行分析,可能需要*取样器(见6.2.1)。通过将*取样器的人口 软管插人取样*来避免增加污染,

6.2用于**及离*校准和验证的设备

用于将校准或验证样品转移到仪器中。如果采用压力腔使液体*恒压下通过仪器,则需要有 净且可调节的合适气源

6.2.2校准/验证用粉尘

验证前用于冲洗仪器的分离液。冲洗液的目标清洁度(RCL)为每毫升液体中大于或等于6μ 为颗粒数小于10个。 注:μm(c)代表按照ISO11171或GB/T21540—2008校准的自动颗粒计数器(APC)测得的颗粒尺寸。

于冲洗仪器的分离液。冲洗液的目标清洁度(RCL)为每毫升液体中大于或等于6μm(c) 10个。 表按照ISO11171或GB/T21540一2008校准的自动颗粒计数器(APC)测得的颗粒尺寸。

6.2.6样品搅拌装置

用于将样品*内液体中的试验粉尘再次分散,如功率密度为3000W/m~10000W/m的超 谷槽或三轴振动器。 搅拌装置不应改变试验粉尘的基本尺寸分布。

按照ISO3722进行清洗和验证,其目标清洁度(RCL)如下: a)用于混合试验粉尘的取样*,每毫升取样*体积中大于或等于6μm(c)的颗粒数少于100个; 6) 用于验证系统清洁度及制备校准验证样品的取样*,每毫升取样*体积中大于或等于6μm (c)的颗粒数少于5个。

目标清洁度(RCL)为每毫升液体 重粒数少于2个

有一个0.8μm滤膜,可加压使溶剂从出口处喷出

符合**校准(见GB/T21540一2008中7.2.7)的要求。该试验液用于清洗和验证被试仪 存*合适的取样*中,

用于消除试验液样品摇晃后产生的气泡,可安装**取样装置中。可用超声波浴槽除气替代(见6.2.6)

6.2.13验证用样品

分辨率为0.1mg或更高。

分辨率为0.1mg或更高

分辨率为0.1mg或更高。

选择下列操作方式: a)从压力管路中取样测试(见7.2); b)从系统油箱中取样测试(见7.3); c)从大体积容器中取样测试(见7.4); d)*取样测试(见7.5)。 注:优先选择从压力管路中**取样,因为该操作方式能避免周围环境带来的污染。 根据ISO4021选择取样位置和取样阀。 如果要对一台机器或一个工作过程进行周期性或连续性监测,则需要*

选择下列操作方式: a)从压力管路中取样测试(见7.2); b)从系统油箱中取样测试(见7.3); c)从大体积容器中取样测试(见7.4); d)*取样测试(见7.5)。 注:优先选择从压力管路中**取样,因为该操作方式能避免周围环境带来的污染。 根据ISO4021选择取样位置和取样阀。 如果要对一台机器或一个工作过程进行周期性或连续性监测,则需要*相同操作条件下*相同

置以同一取样方式重复取样。

7.2从压力管路中取样测试

警告:确保使用的所有装置、设备和程序能安全承受系统最大压力。 根据ISO4021选择取样阀。 将取样阀安装*能传递主要流动液体的流动管路的紊流点处,例如弯头之后。 压力表接头点处不适合安装取样阀,除非符合ISO4021的要求。这类检测点*取样前需要持续 冲洗。

7.2.2.1使系统稳定*正常工作条件下,确保最小系统压力足以使仪器正常工作。 7.2.2.2检查仪器中是否存*之前分析的液体残留物,以及该残留物是否与当前试验液相溶。如果不 相溶或有任何问题,参照附录A中A.3的步骤将残留液体冲洗出仪器。如果相溶,则继续7.2.2.3。 7.2.2.3清洗取样阀外表面,然后将仪器与取样阀连接。 7.2.2.4按照制造商说明书操作仪器。如果仪器没有自动自冲洗程序,运行仪器以确保取样管路和仪 器被冲洗干净(如有必要,请**制造商)。如果仪器之前用于分析不同但相溶的液体,至少用10倍系 统体积(包括仪器和连接管路)的液体冲洗仪器,并直接排掉废液。 7.2.2.5按照制造商说明书分析液样,至少连续分析两次并比较结果。如果连续两次分析结果之差大 于一个污染度等级,说明冲洗不彻底或系统不稳定,根据需要重新进行分析。 7.2.2.6分析完成后,关闭取样阀。仪器断开前,确保取样管路中所有剩余压力都已释放。 7.2.2.7记录数据。

7.3从系统油箱中取样测试

7.3.1使系统稳定*正常工作条件下,检查油箱中液体流动的充分性,以保证采集液样区域颗粒充分 分散。 注:如果液体流动不充分,分析的液样可能无法代表整个系统。 7.3.2检查仪器中是否存*之前分析的液体残留物,以及该残留物是否与当前试验液相溶。如果不相 溶或有任何问题,参照A.3的步骤将残留液体冲洗出仪器。如果相溶,则继续7.3.3。 7.3.3清洗取样管路插入处的油箱进口区域,固定好螺丝、配件等,清洗取样管路外部。 7.3.4将进液软管插入油箱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液样(通常为液体的中间深度)。 7.3.5如果仪器没有自动自冲洗程序,运行仪器以确保取样管路和仪器被冲洗干净(如有必要,请** 制造商)。如果仪器之前用于分析不同但相溶的液体,至少用10倍系统体积(包括仪器和连接管路)的 液体冲洗仪器,并直接排掉废液。 7.3.6*油箱中安装回液软管,或将液样直接导入另一个容器或废液桶中,以免液样再次进入仪器取 样管路。 7.3.7按照制造商说明书分析液样,至少连续分析两次并比较结果。如果连续两次分析结果之差大于 一个污染度等级,说明冲洗不彻底或系统不稳定,根据需要重新进行分析。 7.3.8记录数据。

7.4从大体积容器中取样测试

本程序需要通过泵将液样从大体积容器中抽出(或吸出),该泵可与设备集成,也可单独提供。这中

能会带来测量值的误差和变化,并需要附加步骤。误差来源包括: a 液样不流动:无法摇晃容器使颗粒再分散,抽取的液样可能不代表整个系统。需要一台辅助循 环泵。 b)高黏度:*环境温度下液体黏度可能很高。当泵吸入高黏度液体时会产生真空,导致气泡产 生或管路入口无法抽取足够的液样,这会使流量降低或造成仪器运行不稳定

7.4.2.1摇晃容器使液体中颗粒重新分散,如果不可行,提供一台辅助循环泵来分散颗粒。如果做不 到,请*报告中注明无法搅拌样品。 7.4.2.2检查仪器中是否存*之前分析的液体残留物,以及该残留物是否与当前试验液体相溶。如果 不相溶或有任何问题,参照A.3的步骤将残留液体冲洗出仪器。如果相溶,则继续7.4.2.3。 7.4.2.3清洗取样管路插人处的进口区域以及取样管路外部。 7.4.2.4将进液软管插入大体积容器,从液面下方抽取液样。如果使用辅助循环泵,应使进液管位于循 环区域,并远离泵的吸液软管及回液软管。 7.4.2.5如果仪器没有自动自冲洗程序,运行仪器以确保取样管路和仪器被充分冲洗(如有必要,请* *制造商)。如果仪器之前用于分析不同但相溶的液体,至少用10倍系统体积(包括仪器和连接管路) 的液体冲洗仪器,井直接排掉废液。 7.4.2.6*容器中安装回液软管,或将液样直接导入另一个容器或废液桶中,以免液样再次进人仪器取 样管路。 7.4.2.7按照制造商说明书分析液样,至少连续分析两次并比较结果。如果连续两次分析结果之差大 于一个污染度等级,说明冲洗不彻底或系统不稳定,根据需要进行重复分析。 7.4.2.8记录数据

这是最不理想的方式,如果没有*取样器,会增加外来污染物进入液样的可能性 如果没有*取样器,建议使用取样探头,以便于从*中或容器中取样,由此可避免将进液软管* *。而且,这种探头也容易清洗。 液样通过仪器后,要直接排到废液桶,不应返回取样*或容器。

7.5.2.1仪器和所有连接软管中的残留液体都要被冲洗干净。如果液样与之前的试验液不相溶,参照 A.3的步骤将残留液体冲洗出仪器。 7.5.2.2如有必要,按照制造商提供的说明验证仪器的清洁度。冲洗仪器,使空白试验数据小于后续分 析数据的10%。 7.5.2.3手动摇晃取样*不少于30s或使用合适的样品搅拌装置(见6.2.6),使污染物再次分散*取样 *悬浮液中。使用合适的装置消除气泡,或等待大多数气泡上升至自由液面。开始分析前的消泡处理 时间不应超过2min。 7.5.2.4用已过滤的溶剂冲洗取样管外表面,并将其*人取样*距*底约5mm处。避免管路末端接 触*底。 7.5.2.5按照制造商提供的说明操作仪器(及*取样装置,如果使用)。试验前用液样冲洗仪器,或将第

7.5.2.6如果连续两次分析结果之差大于一个污染度等级,表明容器中的污染物可能未充分分散均匀。 按需要重复步骤7.5.2.2~7.5.2.5。 7.5.2.7记录数据

6.2中列出的部分或全部设备。

8.3.1开始校准和/或验证前,应按照ISO3722和6.2.7清洗并检验所有玻璃容器和实验室器血。 8.3.2检查仪器是否存*任何可能影响校准和/或验证过程的情况。 8.3.3使用溶剂彻底冲洗仪器以去除之前的液体。如果之前的液体与试验液不相溶,参照A.3的步骤 将残留液体冲洗出仪器。应**仪器制造商获得建议

将残留体冲洗出仪器。应**仪器制造商获得建议。 8.3.4采用**监测的仪器冲洗方法如下: a)预清洗试验台,直至目标清洁度(RCL)达到每毫升液体中大于或等于6μm(c)的颗粒数少于 10个,或低于校准/验证浓度预计值的1%; b) 按照制造商提供的说明将仪器连接到试验台以冲洗之前的液体,并将出口接至废液桶,要使 冲洗体积至少为仪器和连接管路内部容积的20倍; c)对试验液至少进行三个周期的分析以验证装置的清洁度,并按第9章记录数据。 8.3.5采用*取样器的仪器冲洗方法如下: a)使用合适的溶剂或冲洗剂(见6.2.3)冲洗取样器中的残留液体,冲洗体积至少是仪器和*取样 器管路体积的20倍; b 根据冲洗液(如果与试验液不同)清洗分析程序,采用已过滤的试验液冲洗取样器,将仪器与 取样器连接,并将足够体积(不少于200mL)的液体冲洗排出仪器; c)验证装置的清洁度,并根据第9章记录数据。 836直控平用*前样的仪要油洗方注加下

8.3.4采用**监测的仪器冲洗方法如下:

8.3.6直接采用*取样的仪器冲洗方法如下

按照制造商说明书要求,将仪器与装有已过滤试验液或溶剂的取样*连接,并使其通过 小液体体积为仪器与连接管路内部容积的20倍:

析后续液样用来验证装置的清洁度,并按照第9

按以下方法制备试验粉尘液样: a)将足量试验粉尘置于密闭烘箱(见6.2.4)中至少干燥1h,温度为100℃~150℃,沿两个以上 方向转动容器以混合试验粉尘; 注:建议留少量粉尘(20g)专门用于校准/验证。其颗粒尺寸分布由按照ISO11171或GB/T21540一2008校准的 自动颗粒计数器(APC)验证。 b)取出一定量粉尘以达到试验台或验证取样*中的预计浓度值,如1mg/L,并置于预先清洁的 取样*中; c *取样*中加人半*已过滤的试验液,手动剧烈摇晃取样*不少于15s或使用合适装置(见 6.2.6)搅拌15min,再将液样超声处理15min后立即使用

8.5**校准/验证程序

8.5.1将试验台中的试验液体多次通过过滤器,直至试验液体达到目标清洁度(RCL)要求。初始清洁 度不能明显影响系统的总体污染度,污染物浓度应小于最终浓度的1%。 8.5.2当温度稳定后,移除系统过滤器,同时采用参照仪器和被试仪器测定清洁度等级。按照第9章 己录数据。 8.5.3如果需要,旁通试验部分,将污染液逐渐加人油箱。用取自油箱或取样阀的已过滤试验液将取 样*中剩余的污染液冲洗进人试验油箱。 8.5.4连续监测污染度,并将试验台循环15min,或循环试验台直至数据一致。 8.5.5如果有旁通,将液流通过旁通转移至试验台试验部分,使旁通部分与试验部分的试验粉尘浓度 一致。分别采用参照仪器和被试仪器连续分析三次液样。 8.5.6分别计算参照仪器和被试仪器测得数据的平均值,并单独检查每组数据,检验该组数据是否* 对应尺寸平均值的10%范围内,如果超出该范围,表明污染物混合不彻底,则剔除第一组测试数据。补 充分析液样并重新计算平均值。 8.5.7如果悬浮液的稳定性没问题,则将参照仪器给出的平均颗粒数除以其浓度,得到单位浓度 (mg/L)下的平均颗粒数。按公式(1)计算允许变量Vl:

V=±0.74(N.)0.8

Va一允许变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N,一尺寸为s的颗粒的合格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注:该变量为GB/T21540一2008的9.15类似试验程序中规定的自动颗粒计数器允许变量的两倍。 5.8如果参照仪器的数据超出给定范围,重复步骤8.5.1~8.5.7。 5.9将被试仪器给出的平均颗粒浓度除以试验粉尘浓度,得到单位质量浓度(mg/mL)下的平均颗粒 度。将该平均值与参照仪器测得值进行对比。如果该值*仪器制造商规定范围内,则完成校准/ 验证。 5.10如果该平均值超出8.5.7中计算的允许变量,按需要操作系统软件来调整被试仪器。 5.11如果仪器软件已修改,需要操作试验台进行至少三次连续分析来验证校准状态,并根据第9章 起录数据。其结果应*8.5.7计算的限值内。

本程序通常用于确定试验台是否正常工作以及之前的校准是否有效。本验证程序采用制备好的

8.6.2.1按照8.3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程序清洗仪器。按照第9章记录设备清洁度。 8.6.2.2手动摇晃取样瓶不少于30s或使用合适的样品搅拌装置(见6.2.6),使取样瓶或容器中的污染 物再次悬浮。采用真空或超声波浴槽消除气泡,或等待气泡上升至自由液面。液样在分析前静置时间 不应超过2min。

物再次悬浮。采用真空或超声波浴槽消除气泡,或等待气泡上升至自由液面。液样在分析前静置时间 不应超过2min。 8.6.2.3按照制造商提供的说明至少连续分析液样两次,并按照第9章的要求记录平均结果。 8.6.2.4计算监测尺寸的平均值,并将每次的分析数据与该平均值进行比较。将该平均值与验证液样 证书中的颗粒浓度进行比较,如果在证书给定范围内,则校准状态可接受。 8.6.2.5如果该平均值超出限定值,咨询制造商以确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

8.6.2.3按照制造商提供的说明至少连续分析液样两次,并按照第9章的要求记录平均结果。

根据表1~表3所提供的表格形式报告以下信息: 校准(是/否) 校准验证(是/否) 分析模式:在线(是/否) 瓶取样(是/否)

表 2 结果 (续)

液样分析结果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 a) 液样名称; b) 分析日期; c) 仪器名称; 分析模式; e) 对应尺寸污染等级的分析结果; f) 与液样或结果有关的任何说明。

当完全遵照本文件时,在试验报告、产品目录和销售文件中可作如下说明: 染度的监测第3部分:利用滤膜阻塞技术》”

A.1滤膜阻塞仪器类型

附录A (资料性) 滤膜阻塞技术的适用性及应用举例

采用滤膜阻塞技术的任何仪器需具备两个基本要求: a)具有测定被阻塞滤孔比例的功能; b)具有测定通过滤膜的液体体积的功能。 滤膜阻塞技术中使用的滤膜是由许多尺寸已知且相对均匀一致的单独滤孔组成的过滤介质。每个 滤膜表面通常包含数千个滤孔,其均匀性取决于滤膜结构。设备制造商决定滤膜孔径和孔数。捕获颗 粒的浓度可转化为污染度等级。有些型号的仪器可通过计算将数据表示为颗粒数浓度数值。

A.1.2测定液体参数的变化

液体通过滤膜时,通过测定参数的变化来确定测试期间被阻塞的滤孔数量。评定这些流动特性变 化的操作过程如下: a)保持通过滤膜的流量恒定并测定压差变化; b)保持滤膜上下游压差恒定并测定流量变化。 当前使用的两种类型可用图A.1和图A.2说明。测量周期应足够长以准确测定特性变化,例如, 图A.1中试验可在滤膜被阻塞15%后终止。注意不宜超过制造商规定的与所安装的特定滤膜相关的 最大压降。 如果从测试开始到结束的一段时间内,一定量的液体在确定的操作条件下通过了仪器,则滤膜的阻 塞程度表示为液样颗粒浓度的估算值。该关系通过校准获得(见8.5)

A.1.3测定分析液体的体积

A.1.4连续或按序使用

在每个试验周期后通过反冲洗去除颗粒实现连续或按序使用。反向流动可开始新的测量循 反冲洗滤膜),也可仅用于反冲洗滤膜,可采用相同液体或单独的预清洗液进行反冲洗。

A.1.5滤膜阻塞的常见类型

A.1.5.1 恒流量

游压差保持恒定,流量随着滤膜阻塞呈线性降低

A.2滤膜阻塞技术的适用性

A.2.2不影响滤膜阻塞数据的因素

滤膜阻塞技术不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a 试验液体光学特性的变化: 试验液体可以是不透明的、黑色的、有色的、多相混合的并且可以具有任何折射率。试验期间 任何此类特性的变化均对结果没有影响。 b) 试验液体的密度变化: 原则上只要试验液体的密度变化呈均匀性,密度变化就对试验结果没有影响。液体密度的增 加会使通过滤膜的压差升高,除非密度增加伴随黏度增大,否则不会造成明显影响。仪器制 造商可对类似操作条件作规定。 c)待测试验液体中有大量气泡

DB13/T 2808-2018标准下载A.2.3影响滤膜阻塞数据的因素

只要整个分析周期内混人系统的空气,包括尺寸范围不大于被研究颗粒的气泡的数量保持合理 就不会影响滤膜阻塞监测仪。系统中大量空气的存在,会产生大量离散气泡充满取样软管,引起 化,该变化与仪器的流体系统结构及其软件有关。某些(通常很小)读数上的变化,是由空气取代 起的液体体积测量误差导致。

滤膜阻塞技术会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试验液体的黏度变化: 黏度变化会影响通过滤膜的压差,从而可能影响分析结果。但在恒流方法中,可测定黏度并用 于修正分析过程中黏度的变化。 恒压方法不受黏度影响,只要在施压点有足够压力使液体通过滤膜。 6) 试验液体中存在凝胶、皂类和淤泥: 如果这些物质被设备的滤膜捕获,就会导致数据误差。但由于它们是可变形的,可在力的作 用下通过网孔而不被记录。滤膜阻塞监测仪设计了滤膜的反冲洗。偶尔会有些系统污染物 (如柔软、黏性或可变形的污染物)比其他污染物更长久地嵌人滤膜,导致一定程度永久性阻 塞。这类物质的存在可能表明在液压系统或润滑系统中存在其他问题。 化学相容性:所使用的试验液体和溶剂应彼此化学相容,并与仪器浸湿部分相容。操作者应了 解在这些条件下仪器操作的使用限制。

a)试验液体的黏度变化

淄博综合电信楼施工组织设计A.3不同和不相溶液体的使用

不相溶液体与仪器滤膜接触产生的任何沉淀物都会使膜孔阻塞。任何这种阻塞都会干扰仪器的操 作。如果不能成功反冲洗滤膜以清除残留物,则需要清洗或更换滤膜。 由于不可能覆盖仪器可能使用的所有液体,因此仅给出宽泛的指导。如果有任何疑问,应联系仪器 制造商寻求指导。 从一种试验液体改变为另一种试验液体时,建议: a)选择与之前液体以及新液体相溶的液体。由于可能需要一系列液体,应联系试验液生产商进 行咨询。 b)从仪器中排出所有剩余试验液。 c)如果可能,第一次更换液体时,操作仪器将旁通过仪器滤膜的液流直接引至废液出口。继续操 作仪器,直到出口液体变得清澈。接下来,只要出口液体清澈,就以正常分析模式操作仪器。 d)采用其他液体时根据需要重复步骤A.3c)。 e)在进行任何分析之前,至少运行三次完整试验,并将液流直接引至废液口。 注:按照当地规定处理这些废液。防止外来液体进人液压系统或其他任何液体容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