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3144-2018 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DB62/T 3144-2018 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62/T 3144-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959.8K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1663
下载资源

DB62/T 3144-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2/T 3144-2018 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1总则 2 术语 3 工程勘察 供热系统工程设计 6 4.1地岩热换热系统设计 4.2 机房内供热系统设计 8 4.3 供热系统末端形式 9 供热系统工程施工 10 5.1 地岩热换热系统施工 10 5.2 机房内供热系统施工 11 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 7 12 6.1 一般要求 12 6.2 检验 12 6.3 调试 13 6.4 验收 13 附录A 无干扰地岩热泵机组供热系统原理图 14 附录B无干扰地岩热直接供热系统原理图 15 本规范用词说明 16 引用标准名录 17 附:条文说明· 19

1.0.1本规范规定了无十扰地岩热供热系统的术语和定义,以及 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整体运转调试和验收等工作的内容、方法利 要求。

要求。 1.0.2本规范适用于以地下中深层岩土体为热源,以地岩热换热 器为换热设备DL/T 5161.5-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5部分:电缆线路施工质量验收,采用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提取地下岩土体热能 直接或间接给建筑物进行供热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 计、施工及验收。 1.0.3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 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的有关标准及规范的规定

1.0.3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岩石和松散沉积物的集合体,如砂岩、砂砾石、土壤等。

安装于地岩热换热孔中,与地下中深层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 换热设备

加注在地岩热换热器内,通过地岩热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 交换的介质

2.0.6地岩热泵机组

以地下中深层岩土体为热源,采用换热设备将地下中深层热 能导出,并通过无十扰地岩热供热系统给地面建筑供热或提供生 活热水的清洁供热技术。

2.0.9无干扰地岩热供

3.0.1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工程在进行方案设计前,应进行工 程场地情况调查,并对中深层地热资源进行地质勘察。工程勘察应 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勘察队伍承担,且应编写工程勘察报告。 3.0.2勘察前应收集建设场地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地质、水文资 料,或当地已建成的类似地热利用工程勘察和运行情况等资料。 3.0.3无于扰地岩热供热工程地质勘察宜在工程项目的第一口地 岩热换热孔施工过程中进行。 3.0.4现场地岩热换热孔施工场地宽度宜大于等于20m,长度宜 大于等于50m,应满足钻孔设备的布置及钻孔作业的要求。 3.0.5施工场地状况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场地规划面积、形状及地形地貌特征。 2场地内已有建筑物和规划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及其分布、基 础型式及理深。 3场地内已有树木植被、池塘、排水沟及架空输电线、市政管 网、交通设施、历史文化遗迹、电信电缆的分布及规划综合管线分 布。 4场地内已有的、计划修建的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分布 及其理深。 5交通道路状况及施工所需的电源、水源情况。 3.0.6地质勘察包括以下内容: 1岩土体的结构特征。 2各岩层的埋藏深度。 3岩土体*均温度、岩土体热物性参数

4地温变化梯度。 5地下水位,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 6 地下水水质分析。 7 冻土层厚度。 3.0.7 工程勘察报告中应对无十扰地岩热供热工程建设可行性 进行评价。

4.1.1地岩热换热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规定: 1地岩热换热系统的设计应以工程勘察结果为依据。 2应明确施工场地内地下管线的种类、位置及深度,并预留 远期地下管线所需的理管空间及理管区域进出重型设备的车道位 置。

4.1.2地岩热换热系统的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地岩热换热器宜采用钢制材料,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流动阻力小。 2)导热系数大于60W/(m·K)。 3)抗拉强度大于300MPa。 4) 承压能力高于2.5MPa。 5)管件与管材应为相同材料。 2地岩热换热孔至机房的室外管网的管材及管件应符合以 下要求: 1)/ 应具有质量检验报告和生产厂家的合格证。 2) 应采用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流动阻力小的钢质管材 及管件,宜采用聚氨酯保温钢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 理保温管及管件》GB/T29047的要求,管件与管材应为 相同材料。

4.1.3地岩热换热系统的传热介质宜以水为首选,也可

环保、性能稳定、导热率高、摩擦阻力低的介质,或参考现行国家标 准《有机热载体》GB23971。如采用水为换热介质,水质应符合现 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4.1.5地岩热换热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地岩热换热孔位置宜靠*供热用户,机房宜就*设置。 2换热量应满足无干扰地岩热系统最大吸热量,并能够根据 负荷变化情况进行调节。 3地岩热换热器安装深度宜大于1000m,具体深度应根据钻 孔区域地温梯度、供热建筑热负荷确定。 4地岩热换热孔孔径不宜小于200mm,地岩热换热孔间距宜 为10m~25m 5地岩热换热系统供、回水管路宜采取同程系统,并应在地 岩热换热孔孔口处设置检查井。 6室外管道宜采用无补偿的直理敷设,且应采用保温性能良 好、防水性能可靠、保护管耐腐蚀的预制保温管。管道穿越不充许 开挖地段时,应采用地上敷设或管沟敷设。管道理深及与建筑物 (构筑物)或其他管道管线的最小距离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 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中的相关规定 7地岩热换热器内流体宜保持系流流态。 8地岩热换热器至机房部分的水*管路坡度宜为0.003,且 不小于0.002。 9地岩热换热系统设计时应根据设计计算流量和实际选用 的传热介质等相关参数进行水力计算。 10地岩热换热系统应设置循环流量监测、温度监测、压力监 测、自动充液及泄漏报警装置

4.2机房内供热系统设计

4.2.1机房内供热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规定:

1机房内供热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 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及《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 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有关规定。其中,生活热水系统设 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有 关规定。 2机房内供热系统的供热方式分为无干扰地岩热泵机组供 热系统和无干扰地岩热直接供热系统两种。设计中应根据用户供 热负荷、供暖系统形式、地热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并确定供热方 式。 3供热系统应设置能量、电量、流量、补水量等计量装置。 4.2.2无干扰地岩热泵机组供热系统设计要求,地岩热换热系统 中的传热介质与用户端供热循环水通过地岩热泵机组进行换热, 间接向建筑物供热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及供暖系统形式确定机组相关参数, 针对具体项目选用相适应的机组。 2机组应具备容量或热量调节功能,应满足热负荷变化及部 分负荷运行的调节要求,一般不宜少于两台;当小型工程仅设一台 机组时,应选用调节性能优良的机型。 3用户端循环流量应按用户供热负荷、供回水温度确定。 4热源侧传热介质应充足、稳定,满足所选机组供热时对温 度和流量的要求。 4.2.3无十扰地岩热直接供热系统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卢洗用杰法

4.3供热系统末端形式

4.3.1无十扰地岩热供热系统末端形式宜采用热水地面辐射供 暖系统、风机盘管水系统、散热器供暖系统

4.3.1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末端形式宜采用热水地面辐射供

4.3.1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末端形式宜采用热水地面辐射供 暖系统、风机盘管水系统、散热器供暖系统

5.1地岩热换热系统施工

5.1.1地石热换热系统施工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具备施工区域的勘察资料、有效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并完 成施工组织设计。 2*整、清理施工场地地面,铲除杂草、杂物和浮土。 3做到水通、电通、路通及排水通,落实施工材料、机具、施工 队伍。 5.1.2地岩热换热系统施工应遵循以下规定: 1 施工时不应损坏原有地下管线及构筑物。 2钻孔施工应及时清除孔口残渣,设置排水沟和泥浆池等设 施,以过滤、储存钻孔浆液。 3钻进过程中,做好钻孔记录,包括地下岩层情况、地下水情 况等。 4钻进过程中应对穿透的地下水层进行及时封堵,具体操作 办法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T11615及 《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范》GB/T31033。 5钻孔工作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地岩热换热器安装。 6地岩热换热器安装完毕后应立即回填固孔。 7水*管路安装时,应防止石块等重物撞击管身。管道不应 有折断、扭结等问题,转弯处应光滑,且应采取固定措施。 8水*管路在挖沟转弯处须用圆角,避免90°直角转弯,或安 装合适的弯管接头

9水*管路回填料应细小、松散、均匀,且不应含石块。回填 过程应采用人工逐层均匀压实,回填料应与管道接触紧密,且不得 损伤管道。 10安装完成后应在埋管区域做出标志或标明管线的定位 带,并应采用两个现场的永久目标进行定位。 5.1.3地岩热换热孔回填固孔材料宜选用水泥基材料,其导热系 数应不低于钻孔外岩土体的导热系数。当换热孔穿透蓄水层时, 其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环保标准

5.2.1机房内系统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 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50243和《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 验收规范》GB50274的有关规定。

6.1.1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交付使用前,应进行整体运转、检 验、调试与验收。 6.1.2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E 5024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和《制冷设 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的有关规 定。

6.1.1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交付使用前,应进行整体运转、检 验、调试与验收。

6.2.1无十扰地岩热供热系统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现场检验,并 是供检验报告。检验内容应符合以下规定: 1管材、管件、设备等材料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 和产品说明书等。 2钻孔、管路的位置和标高、地岩热换热器的直径、壁厚及长 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地岩热泵机组、附属设备、管道、管件、仪表及阀门的型号 现格、性能及技术参数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4整体和各支路的水压试验均应合格 5各环路流量应*衡,且应满足设计要求(不*衡率≤15%)。 6.2.2水压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的有关规定

6.3.1系统整体运转与调试应符合以下规定:

1调试前制定整体运转与调试方案,并报送专业监理工程师 审核批准。 2无干扰地岩热供热设备试运转前应进行水系统*衡调试 确定系统循环总流量、各分支流量及未端设备流量均达到设计要 求。 3水力*衡调试完成后,应进行无十扰地岩热供热设备的试 运转,并填写试运转记录,运行数据应达到设备技术要求。 4无十扰地岩热供热设备试运转正常后,进行连续24h的系 统试运转,并填写试运转记录。 5调试结果应达到设计要求,完成后应编写调试报告及运行 操作规程,并提交甲方确认后存档

6.4.1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整体验收前,应进行运行测试,并 对系统的实际性能做出评价。评价方法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可再 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的有关规定。

收合格后应出具验收报告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时,写法为: “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有机热载体》GB23971 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3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 4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5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6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E 50274 7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8 《地热资源地质查规范》GB/T11615 《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首理保 温管及管件》GB/T29047 《石油大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范》GB/T31033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

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1 总则 22 2术语 23 3 工程勘察 24 4 供热系统工程设计 . 25 4.1 地岩热换热系统设计 25 4.2机房内供热系统设计 26 4.3 供热系统末端形式 · 27 供热系统工程施工 28 5.1 地岩热换热系统施工 . 28 5.2 机房内系统施工 28 6 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 30 6.3调试 30 6.4验收 30

总则 2术语 3 工程勘察 ... 4 供热系统工程设计 4.1 地岩热换热系统设 4.2机房内供热系统设 4.3 供热系统末端形式 供热系统工程施工 5.1 地岩热换热系统施 5.2 机房内系统施工 整体运转、调试与验 6.3调试

23 · 24 . 25 25 26 27 28 · 28 28 30 30 30

U.2元 规范。根据国家主管部门有关编制和修订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 统一规定,为了精简规范内容,凡其他全国性标准、规范等已有明 确规定的内容,除确有必要者以外,本规范均不再另设条文。本条 文的目的是强调在执行本规范同时,还应注意贯彻执行相关标准 规范等的有关规定

本规范仪定义了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工程密切相关的术 语,在确定和解释术语时尽可能考虑了*惯和通用性,但是原则上 术语只在本规范中有效,列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错误理 解。当本规范列出的术语在本规范以外使用时,应注意其可能含 有与本规范不同的含义。

地岩热供热工程的设计。 3.0.2本条明确了在进行勘察前应收集的工程资料。在工程场 地附*地区调查已有的地热井、深水井等,调查区域半径宜在 20km范围内。收集已有工程的地层结构、岩层特性、地温变化梯 度、出水温度、水质等资料

3.0.3本条明确了无干扰地岩热供热工程地质勘查实施的方 式。地质勘查普遍采用钻探的方式进行,需投人大量的人力、财 力、物力,在工程上一般采取探采结合的方式进行,即第一口地岩 热换热孔作为勘查孔,在钻孔过程中取得地层结构、岩层特性、地 温变化梯度等数据,作为地热资源评价及后续地岩热供热系统工 程的设计依据。 3.0.4本条规定了地岩热换热孔施工的场地要求,应满足施工设 备布置和器具操作对空间的需求。 3.0.5本条明确了施工场地状况的调查内容。以场地内状况调 查为主,保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3.0.6本条明确了地质勘查的内容。若施工区域有类似已建成 工程,口直接采用已有香数据

3.0.3本条明确了无干扰地岩热供热工程地质勘查实施的方

式。地质勘查普遍采用钻探的方式进行,需投入大量的人力、财 力、物力,在工程上一般采取探采结合的方式进行,即第一口地岩 热换热孔作为勘查孔,在钻孔过程中取得地层结构、岩层特性、地 温变化梯度等数据,作为地热资源评价及后续地岩热供热系统工 程的设计依据

4.1地岩热换热系统设计

4.1.1工程勘查结果对地岩热换热系统的设计有很大影响,地质 特性将直接影响换热系统的配置。 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下管线对施工的影响,同时预 留远期管线施工位置。施工中若遇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或文物 古迹时,应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协同处理。

4.1.2化学稳定性指在化学因素作用下保持原有物理化学性质

4.1.3传热介质包括水、乙二醇溶液、丙二醇溶液等。采用水为

传热介质时,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1576 的相关要求,但其针对性不强,目前国家标准《供暖空调系统水质 标准》正在编制中,对供暖水质提出了更为具体、针对性更强的要 求。

能计算或输入建筑物全年动态负荷。 2 能计算当地岩土体平均温度 3 能模拟岩土体与地岩热换热器之间的热传递。 4 能计算岩土体、传热介质及地岩热换热器的热物理性 根据要求,计算软件可采用COMSOLMultiphysics、Fluent等

4.1.5对地岩热换热系统的设计要求说明如下:

本条目的是为了减少供回水管的长度,降低系统在输

程中的热量损失及能耗 2换热量为地岩热换热孔可置换出地热能的量,取热量为地 热换热系统从地岩热孔中可取出的热量。 4建议孔间距是为了保证换热孔有足够的取热半径,以满足 供热需求,避免在换热过程中相互干扰。 6本条规定了室外连接管道的埋深及与其他管道水平、竖向 间距要求。 7本条目的为确保系统及时排气和加强换热 10本条目的是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可 靠性。

4.2机房内供热系统设计

+.2. 系统要求见本规范4.2.2、4.2.3条规定。无干扰地岩热泵机组供热 系统原理图见图A。无干扰地岩热直接供热系统原理图见图B。 4.2.2机组的总装机容量根据供热负荷确定,建筑未端散热形式 决定机组的设计参数。 机组运行负荷率应随热负荷变化进行调节,满足季节及部分 负荷需要。机组一般不宜少于两台是为保证供热系统的可靠性 机组之间可考虑互为备用。当机组仅为一台时,应选用多台压缩 机分路联控机组。 用户端循环水量计算遵循下式计算:

式中:G 设计流量(t/h); 设计热负荷(kW); C 水的比热容[kJ/(kg·℃)]; t 供水温度(℃);

t2一一回水温度(℃)。 4.2.3本条规定了无十扰地岩热直接供热系统冬季李采暖时所采 用的循环泵和地岩热换热器出水温度是否能够符合设计要求。 1采用直供系统时,宜采用调速水泵或变频泵。 2本条目的为确保供热的可靠性,保障供热需求

t2一一回水温度(℃)。 4.2.3本条规定了无十扰地岩热直接供热系统冬季李采暖时所采 用的循环泵和地岩热换热器出水温度是否能够符合设计要求。 1采用直供系统时,宜采用调速水泵或变频泵。 2本条目的为确保供热的可靠性,保障供热需求

t2一一回水温度(℃)。

4.3供热系统末端形式

4.3.1无十扰地岩热供热系统适宜于低温供暖,未端形式为热水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或风机盘管水系统时,效果最好;当末端采用散 热器供暖时YD/T 3408-2018 通信用48V磷酸铁锂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宜选用散热效果较好的散热器

5.1地岩热换热系统施工

4钻孔过程中地下水层封堵一般采用机械封堵和化学封堵 机械封堵采用膨胀套管卡在堵水目的层上下进行物理隔离:化学 封堵是将堵水剂注人地层内,与水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封堵屏 障。 5钻孔完成后为防止发生孔塌事故,地岩热换热器应立即 安装。 6本条目的为防止地岩热换热器沉降

5.2.1机房内系统施工包含设备基础施工、设备安装、管道及管 件安装。 1设备基础的混凝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设备基础的坐 示、标高、几何尺寸和螺栓孔位置的充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2设备、管道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有关规定。

表1设备基础的允许偏差

1系统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各项技术数据应符合有关技术 文件的规定。 2系统连续运行应达到正常平稳;水泵流量及电机电流不应 出现大幅波动。 3系统各种自动计量检测元件和执行机构应正常工作,满足 自控系统对被测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的要求。 4控制和检测设备应能与系统的检测元件和执行机构正常 沟通,系统的状态参数应能正确显示,设备连锁、自动调节、自动保 护应能正确动作。 5调试报告应包括调试前的准备工作记录、水力平衡、地岩 热泵机组及系统试运转的全部测试数据

6.4.1无十扰地岩热供热系统的运行测试包括室内空气参数及 系统运行能耗的测定。系统运行能耗包括地岩热泵机组和附属设 备的能耗。系统性能评价内容包括常规能源替代量、环境效益及 经济效益等三方面,系统性能共分为3级,1级最高SY/T 6853-2019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 矿山法隧道设计规范,级别应按表2 进行划分。

表2无王扰地岩热系统性能级别划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