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7106-2019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GB/T 7106-2019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T 7106-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7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2430
下载资源

GB/T 7106-2019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7106-2019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工程检测按以下步操作: a)淋水:对整个门窗试件均匀地淋水。年降水量不大于400mm的地区,淋水量为1L/(m·min); 年降水量为400mm~1600mm的地区,淋水量为2L/(m:min);年降水量大于1600mm 的地区,淋水量为3L/(m²·min)。年降水量地区的划分按照GB50178的规定执行。 b)加压:在淋水的同时施加稳定压力。直接加压至水密性能设计值,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15min 或产生渗漏为止。 C 观察记录:在升压及持续作用过程中,观察记录渗漏部位

注:图中符号一表示将试件的可开启部分启闭不少于

图4稳定加压顺序示意图

注:当检测压力大于700Pa时,每阶段增加幅度不宜大于200PaGB 50348-201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持续时间为5min,检测结果要标注实测压 力值。

按照图5和表2顺序加压,并按以下步骤操作: a)淋水:对整个门窗试件均匀地淋水,淋水量为3L/(m·min)。 b)加压:在稳定淋水的同时施加波动压力,波动压力的大小用平均值表示,波幅为平均值的 0.5倍。定级检测时,逐级加压至出现渗漏。工程检测时,直接加压至水密性能设计值,加载 速度约为100Pa/s,波动压力作用时间为15min或产生渗漏为止。 )观察记录.在升压及持续作用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渗漏部位

求每个试件的渗漏压差 玉力寿 密性能检油

8.5.2工程检测数据处理

三橙试件在加压至水密性能设计值时均未出现渗漏,判定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否者判 设计要求。

抗风压性能检测包含变形检测、反复加压检测、安全检测。定级检测的安全检测包含产品设 载标准值P,检测、产品设计风荷载设计值Pm(Pmx取1.4P,)检测。工程检测的安全检测包含

GB/T7106—2019

标准值Ps检测和风荷载设计值Pmx(Pmx取1.4W)检测,风荷载标准值W应按GB50009规定的方 法确定。

9.2.1检测加压顺序

注:图中符号表示将试件的可开启部分启闭不少于5

9.2.2确定测点和安装位移讯

图6检测加压顺序示意图

将位移计安装在规定位置上。测点位置规定如下: a)对于测试杆件,测点布置见图7。中间测点在测试杆件中点位置,两端测点在距该杆件端点向 中点方向10mm处。对于玻璃面板测点见图8。当试件最不利的构件难以判定时,应选取多 个测试杆件和玻璃面板(见图9),分别布点测量。 b)对于单扇固定扇:测点布置见图8。 C 对于单扇平开窗(门):当采用单锁点时,测点布置见图10,取距锁点最远的窗(门)扇自由边 (非链边)端点的角位移值为最大挠度值,当窗(门)扇上有受力杆件时应同时测量该杆件 的最大相对挠度,取两者中的不利者作为抗风压性能检测结果;无受力杆件外开单扇平开窗 (门)只进行负压检测,无受力杆件内开单扇平开窗(门)只进行正压检测;当采用多点锁时,按 照单扇固定扇的方法进行检测

图7测试杆件测点分布图

图8玻璃面板(单扇固定扇)测点分布图

GB/T7106—2019

图10单扇单锁点平开窗(门)测点分布图

在预备加压前,将试件上所有可开启部分启闭5次,最后关紧。检测加压前施加三个压力脉冲, 测时压力差绝对值为500Pa,加载速度约为100Pa/s,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3s,泄压时间不少 工程检测时压力差绝对值取风荷载标准值的10%和500Pa二者的较大值,加载速度约为100Pa/ J稳定作用时间为3s,泄压时间不少于1s

9.2.4.1定级检测时的变形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 先进行正压检测,后进行负压检测。 b) 检测压力逐级升、降。每级升降压力差值不超过250Pa,每级检测压力差稳定作用时间约为 10S。检测压力绝对值最大不宜超过2000Pa。 C) 记录每级压力差作用下的面法线挠度值(角位移值),利用压力差和变形之间的相对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方法见附录C中的C.4)求出变形检测时最大面法线挠度(角位移)对应的压力差 值,作为变形检测压力差值,标以士PI。不同类型试件变形检测时对应的最大面法线挠度(角 位移值)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注:产品标准无要求时,玻璃面板的允许挠度取短边1/60;面板为中空玻璃时,杆件允许挑度为1/150,面板为单层 玻璃或夹层玻璃时,杆件允许挑度为1/100。 d)记录检测中试件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的状况和部位。 9.2.4.2工程检测时的变形检测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 先进行正压检测,后进行负压检测。 b) 检测压力逐级升、降。每级升、降压力差不超过风荷载标准值的10%,每级压力作用时间不少 于10s。压力差的升、降直到任一受力构件的相对面法线挠度值达到变形检测规定的最大面 法线挠度(角位移),或压力达到风荷载标准值的40%[对于单扇单锁点平开窗(门),风荷载标 准值的50%为止。 c)记录每级压力差作用下的面法线挠度值(角位移值),利用压力差和变形之间的相对线性关系, 求出变形检测时最大面法线挠度(角位移)对应的压力差值,作为变形检测压力差值,标以 土P1。当P1小于风荷载标准值的40%[对于单扇单锁点平开窗(门),风荷载标准值的 50%时,应判为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检测终止;当P大于或等于风荷载标准值的40%[对 于单扇单锁点平开窗(门),风荷载标准值的50%时,P,取风荷载标准值的40%对于单扇单 锁点平开窗(门),风荷载标准值的50%。 d)记录检测中试件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的状况和部位。 9.2.4.3求取杆件或面板的面法线挑度按式(8)进行

ao.bovco 各测点在预备加压后的稳定初始读数值,单位为毫米(mm) a.bc 某级检测压力差作用过程中的稳定读数值,单位为毫米(mm); B 面法线挠度,单位为毫米(mm)。

9.2.4.4单扇单锁点平开窗(门)的角位移值为E测点和F测点位移值之差.按式(9)

9.2.5反复加压检测

GB/T 71062019

压力差作用时间不应少手3S,泄压时 b)正压、负压反复加压后,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启闭5次,最后关紧。记录检测中试件出现损坏或 功能魔碍的压力差值及部位。

9.2.6定级检测时的安全检测

9.2.6.1产品设计风荷载标准值P,检测

位测压力 不应少于3s,泄压时间不应少于1S。正、负加压后各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启闭5次,最后关紧。记录发 生损坏或功能障碍的压力差值及部位。如有要求,可记录试件残余变形量,残余变形量记录时间应在风 荷载设计值检测结束后5min~60min内进行

9.3.1变形检测的评定

9.3.1.1定级检测时以试件杆件或面板达到变形检测最大面法线挠度时对应的压力差值为P1 单扇单锁点平开窗(门),以角位移值为10mm时对应的压力差值为士P1。当检测中试件出现损 动能障碍时,以相应压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作为Pmax,按Pmx/1.4中绝对值较小者进行定级。 9.3.1.2工程检测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时,应判为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9.3.2反复加压检测的评定

GB/T71062019

9.3.2.1定级检测时,试件未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注明士P2值。当检测中试件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 时,以相应压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作为Pmx,按士Pmx/1.4中绝对值较小者进行定级。 9.3.2.2工程检测试件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时,应判为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9.3.3安全检测的评定

9.3.3.1定级检测的评定

9.3.3.1.1产品设计风荷载标准值P3检测时,试件未出现功能障碍和损坏,且主要构件相对面法线挠 度(角位移值)未超过允许挠度,注明土P:值;当检测中试件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时,以相应压力差值的 前一级压力差作为Pmax,按士Pmx/1.4中绝对值较小者进行定级。 9.3.3.1.2产品设计风荷载设计值Pmx检测时,试件未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时,注明正、负压力差值,按 土P:中绝对值较小者定级;如试件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时,按士Ps/1.4中绝对值较小者进行定级。 9.3.3.1.3以三槿试件定级值的 1433进行定级

9.3.3.2工程检测的评

9.3.3.2.1试件在风荷载标准值P检测时未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主要构件相对面法线挠度(角位移 值)未超过允许挠度,且在风荷载设计值Pmx检测时未出现损坏或功能障碍,则该试件判为满足工程设 计要求,否则判为不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9.3.3.2.2三试件应全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重复气密性能检测按照7.2和7.3进行

重复气密性能检测按照7.2和7.3进行。

检测报告格式参见附录D,检测报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试件的名称、系列、型号、主要尺寸及图样(包括试件立面、面和主要节点,型材和密封条的截 面、排水构造及排水孔的位置、主要受力构件的尺寸以及可开启部分的开启方式和五金件的种 类、数量及位置)。 b)工程检测时应注明工程名称、工程所在地、工程设计要求。 c) 玻璃品种、厚度及镶嵌方法。 d)明确注明有无密封条。如有密封条则应注明密封条的材质。 明确注明有无采用密封胶类材料填缝。如采用则应注明密封材料的材质。 1) 五金配件的配置。 g) 气密性能单位缝长及面积的计算结果,正负压所属级别,压力差与空气渗透量的关系曲线图。 工程检测时说明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GB/T 7106—2019

h)水密性能最高未渗漏压力差值及所属级别。注明检测的加压方法,淋水量,出现渗漏时的状态 及部位。以一次加压(按符合设计要求)或逐级加压(按定级)检测结果进行定级。工程检测时 说明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1 抗风压性能定级检测给出Pl、P2、P3、Pmx值及所属级别。工程检测给出P、P2、Ps、Pm 值,并说明是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主要受力构件的挠度和状况,以压力差和挠度的关系曲线 图表示检测记录值。

h)水密性能最高未渗漏压力差值及所属级别。注明检测的加压方法,淋水量,出现渗漏时的状态 及部位。以一次加压(按符合设计要求)或逐级加压(按定级)检测结果进行定级。工程检测时 说明是否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1) 抗风压性能定级检测给出P、P2、P3、Pmx值及所属级别。工程检测给出P、P、Ps、Pm 值,并说明是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主要受力构件的挠度和状况,以压力差和挠度的关系曲线 图表示检测记录值。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空气流量测量装置校验方法

去适用于建筑外门窗气密性能检测装置的空气流

采用固定规格的标准试件安装在压力箱开口部位,利用空气流量测量装置测量不同开孔数量的空 气流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标准试件采用厚度为3.0mm士0.3mm,规格为500mm×500mm的不锈钢板加工,见图A.1。透 气孔与标准试件边部、透气孔之间的间距为100mm士1mm。表面加工应平整,不能有划痕及毛刺等。 透气孔直径为20mm士0.02mm,均布排列,透气孔内应清洁

图A.1标准试件及安装

A.4.1安装框应采用不透气的材料,本身具有足够刚度。 A.4.2安装框四周与压力箱相交部分应平整,以保证接缝的高度气密性。 44.3安装框上标准试件的镶嵌口应平整,标准试件采用机械连接后用密封胶密封。

A.4.1安装框应采用不透气的材料,本身具有足够刚度。

$.1校验应在试验室内进行,试验室环境温度应为20℃士5℃,检测前仪 5.2差压测量装置、空气流量测量装置计应在正常检定/校准周期内。

A.6.1将全部开孔用胶带密封,按7.1.1检测加压) 附加空气渗透量。 A.6.2依次打开密封胶带,按照打开孔数为1、2、4、8、16的顺序,分别按7.1.1检测加压顺序加压,记录 相应压力差下的空气流量,以此作为总空气渗透量。 A.6.3重复上述A.6.1、A.6.2步骤2次,得到3次校验结果。

4.7.1按式(1)计算各开孔下的空气渗透量,按式(2)换算为各开孔下 算术平均值。正、负压分别计算。 A.7.2以检测装置第一次的校验记录为初始值。分别计算不同开孔数量时的空气渗透量差值。当误 差超过士5%时应进行修正。

A8不同开孔数量标准状态下空气渗透量参考

不同开孔数量标准状态下空气渗透量参考值

方法适用于建筑外门窗水密性能检测装置的淋水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淋水装置校验方法

采用固定规格的集水箱安装在压力箱开口不同部位,收集淋水装置的喷水量,校验不同区域的淋水 量及均匀性。

如图B.1所示。集水箱应只接收喷到样品表面的水而将试件上部流下的水排除。集水箱应为边长 为610mm的正方形,内部分成四个边长为305mm的正方形。每个区域设置导向排水管,将收集到的 水排人可以测量体积的容器。

B.4.1集水箱的开口面放置于试件外样品表面应处位置士50mm范围内,平行于喷淋系统。用一个边 长大约为760mm的方形盖子在集水箱开口部位,开启喷淋系统,按照压力箱全部开口范围设定总流量达 到2L/(min·m),流人每个区域(四个分区)的水分开收集。四个喷淋区域总淋水量最少为0.74L/min, 对任一个分区,淋水量应在0.15L/min至0.37L/min范围内。 B.4.2喷淋系统应在压力箱开口部位的高度及宽度的每四等分的交点上都进行校验。

说明: 样品表面平面: 控制集水箱集水时间的盖子; 集水并称重的容器; 4淋水装置。

图B.1校验喷淋系统的集水箱

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计算,见式(C.1)式(

气密性能检测压力差与空气渗透量回归计算方汽

GB/T7106—2019

全气移透里工Q qap=k(△P)e ·(C.5) C.2.2对式(C.5)两边分别取对数1g,则可以得到式(C.6) Ig(qap)=lg(k)+cXIg(P)..... ......(C.6) C.2.3将lg(qap)设定为y,lg(△P)设定为a,lg(k)设定为a,c设定为b。 C.2.4依据式(C.1)~式(C.4),可以分别计算出a、b、r的数值,根据a,b可以分别计算出k和c的 数值。 C.2.5最后依据式(C.5)计算出10Pa压力差下的空气渗透量q。 C.2.6正、负压分别计算。负压取绝对值进行计算。

C.3气密性能检测压力差与试件空气渗透量回归计算方法示例

表C.1列举了5组压力差与在相应压力差下的试件空气渗透量的平均值的数

cad2008完美全套教程表C1试件空气渗透量的平均值

GB/T 71062019

表C.2压力差与面法线挠度值的数据

D.2建筑外窗(门)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示例

DBJ/T15-168-2019 广东省建筑节能管理信息数据元建筑外窗(门)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打印日期:2019年12月18日M006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