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3-340-2020 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DBJ/T13-340-2020 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T13-340-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3765
下载资源

DBJ/T13-340-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T13-340-2020 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4.0.2逆作法施工勘察主要应针对建筑工程逆作法的特点进行调

4.0.2逆作法施工勘祭主要应针对建筑工程逆作法的特点进行调 查、分析、评价,勘察方案编制时应注重采用多种勘察及测试手 段查明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作用; 宜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场地和地基稳定性作出结论:应对建筑 场地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岩土的治理、地基基础形式、理深、基 坑开挖、围护结构及中间支承结构工程等方案的选型提出建议; 结合建筑场地岩土工程条件,针对建筑本身设计特点,对地下建 筑工程逆作法的可行性、合理性及适宜性作出评价;提出设计、 施工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参数及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工 程必要时尚应提供建筑地基处理方案建议。

段查明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作用; 宜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场地和地基稳定性作出结论:应对建筑 场地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岩土的治理、地基基础形式、理埋深、基 坑开挖、围护结构及中间支承结构工程等方案的选型提出建议; 结合建筑场地岩土工程条件,针对建筑本身设计特点,对地下建 筑工程逆作法的可行性、合理性及适宜性作出评价;提出设计、 施工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参数及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工 程必要时尚应提供建筑地基处理方案建议。 4.0.5本条所述的专项水文地质勘察有别于地下水资源开发项目 中的水文地质勘察。专项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根据逆作法 基坑安全施工及周边环境变形控制的要求,采用水文地质测试手 段与岩土工程监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现场测试与室内分析掌握 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特性,评估地下水控制的可行性及地下水控 制诱发的周边环境变形程度,为围护设计和地下水控制设计及施 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专项水文地质勘察常用的现场测试内容有:抽水试验、回灌 试验、地表沉降监测、分层孔隙水压监测以及分层沉降监测等。 4.0.6建筑工程逆作法与建筑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应重

中的水文地质勘察。专项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根据逆作法 基坑安全施工及周边环境变形控制的要求,采用水文地质测试手 段与岩土工程监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现场测试与室内分析掌握 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特性,评估地下水控制的可行性及地下水控 制诱发的周边环境变形程度,为围护设计和地下水控制设计及施 工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专项水文地质勘察常用的现场测试内容有:抽水试验、回灌 试验、地表沉降监测、分层孔隙水压监测以及分层沉降监测等。

DB34/T 1984-2013 公路交通应急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总体要求4.0.6建筑工程逆作法与建筑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

点针对场地水文条件进行勘察,应采用调查与现场勘察相结合的 方法,查明建筑场地周围地表水的汇流、排泄状况,地下建筑影

响范围内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条件、水力联系、地下 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水质对地下建筑腐蚀性的影响,提供水文 地质参数;针对逆作法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形式、围护结构模式、 施工方法、施工环境等情况分析评价地下水对地基基础设计、施 工和环境的影响,预估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危害,提出预防和 冶理方案建议;地下水对逆作法工程的作用与影响的评价,宜按 以下要求进行: 1在最不利组合情况下,地下水对地下建筑结构的上浮作用 2地下水对地下建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3当工程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时,地下水水位变化影响范围 内,对地面、周边环境及工程产生的不利影响或危害; 4地下水可能产生流砂、流土、管、潜蚀等渗透性破坏时 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勘察,分析评价其产生的可能性及对工程的影 向。当围护结构开挖过程中有渗流作用宜通过渗流计算确定: 5当围护结构底部存在有高水头的承压含水层时,应分析评 价坑底土层的隆起或产生突涌的可能性: 6地下建筑可能位于地下水水位以下时,应对地下水水质对 混凝土结构或金属材料的腐蚀性进行评价

混凝土柱和钢筋(型钢)混凝土梁组成,内核心筒由矩形钢管混 凝士柱和型钢支撑组成。区别传统的钢筋混凝士剪力墙核心筒 采用支撑芯简可以减轻核心简的自重,对基础的设计产生直接的 经济效益;采用支撑芯简,主体芯简的钢管混凝土柱可以同时从 为作法支撑体系的一部分,避免了传统剪力墙需要设置托梁的 工序,充分利用主体结构,上下同步逆作法施工,减少了工期。 该工程桩基设计采用旋挖扩底灌注桩,实现了“一桩一柱”, 足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两种工况下最大抗压力和最大抗拨力。 5.1.4基坑侧壁的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来 确定,例如: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大小、产生社会影响 的严重性等,以及对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地下市政设施、地铁 等的影响的大小。 逆作法的支承结构在施工阶段与使用阶段的构件有可能不 同时,比如施工阶段采用梁柱支撑体系,水平支撑只有梁,再浇 合梁、板作为使用阶段的结构,逆作施工阶段竖向支承只有钢 管或芯柱,使用阶段是钢管混凝士结构或叠合柱,这时可按叠合 构件进行设计,构件叠合前后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可分阶段取 值。构件在施工阶段与使用阶段相同时,应按施工与使用两个阶 段选用较高的结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来进行设计。 5.1.6逆作法应确定结构各部分的施工顺序、步骤及施工进度 以确定结构设计的各个工况,和对应的结构形式、荷载:施工进 度要特别规定防止机械挖土出现超挖,土压力超过围护支撑结构 抗力等危及结构安全的情况。另外,运土的重量也是结构设计必 须考虑的荷载。 支撑体系竖向荷载应包括逆作法施工阶段的构件自重及施 工荷载,水平荷载则是作法施工阶段外围护结构所传递的水压 力、主动土压力、坑外地面荷载的侧压力以及作为永久结构使用

定他工所段和使用所 5.1.4基坑侧壁的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来 确定,例如: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大小、产生社会影响

确定,例如: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大小、产生社会影响 的严重性等,以及对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地下市政设施、地铁 等的影响的大小。 逆作法的支承结构在施工阶段与使用阶段的构件有可能不 司时,比如施工阶段采用梁柱支撑体系,水平支撑只有梁,再浇 叠合梁、板作为使用阶段的结构,逆作施工阶段竖向支承只有钢 管或芯柱,使用阶段是钢管混凝士结构或叠合柱,这时可按叠合 构件进行设计,构件叠合前后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可分阶段取 值。构件在施工阶段与使用阶段相同时,应按施工与使用两个阶 段选用较高的结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来进行设计。

5.1.6逆作法应确定结构各部分的施工顺序、步骤及施工进度,

以确定结构设计的各个工况,和对应的结构形式、荷载:施工进 要特别规定防止机械挖土出现超挖,土压力超过围护支撑结构 抗力等危及结构安全的情况。另外,运土的重量也是结构设计必 须考虑的荷载。 支撑体系竖向荷载应包括逆作法施工阶段的构件自重及施 工荷载,水平荷载则是逆作法施工阶段外围护结构所传递的水压 力、主动土压力、坑外地面荷载的侧压力以及作为永久结构使用 价段的所有荷载:包括结构自重、静止土压力、水压力、建筑

使用荷载以及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根据逆作法施工方案、采用的机械设备,取土及运输车辆, 应考虑地下室顶板和基坑四周的施工荷载和堆载进行设计荷载 组合。

5.1.8上下同步逆作法工程中,

方挖的卸载同步交义进行,而且随看基坑的尚下开挖,竖向支 承桩柱的约束条件也随之变化。考虑到工况的复杂性,本条提出 上下同步逆作法工程应建立整体模型,对施工阶段进行全工况的 计算分析,以便对所有可能不利工况进行包络设计,确保工程实 施安全。

5.2.1一般情况下,由于桩基础的承载力高,沉降变形小,边柱、 边墙的基础容易施工,同时易于控制整个建筑物的沉降和相邻柱 旬或柱与墙间沉降差率,因而作为采用逆作法施工时建筑物基础 型式的首选方案。 一柱一桩基础传力直接,通过基础传递到筱板上的力较小, 基础与底板的连接构造容易处理。因此,有条件时宜优先选用 柱一桩基础

5.2.2单桩竖向承载力静载荷试验一般在基坑开挖前进行,

需将试验桩的桩顶标高延伸至自然地坪,承载力试验结果应扣除 基坑开挖段的土体侧摩阻力。同时还要考虑软土地基超深开挖产 生的卸载效应、坑底土体回弹隆起,显著减小竖向支承桩桩身法 向应力,导致桩侧摩阻力下降,从而使桩的极限承载力(抗压、 抗拔)降低

5.2.3采用逆作施工的建筑工程,地下室基础底板在逆作阶

未形成,与永久使用阶段相比,由于缺少基础的协调作用,结构 在逆作阶段对竖向支承桩不均匀沉降尤其敏感。竖向支承桩一般

利用主体结构的工程桩进行布置,因此,桩基设计应同时满足 作开挖施工阶段和永久使用阶段的受力和变形要求。

作开挖施工阶段和永久使用阶段的受力和变形要求。 5.2.4当基础一次成型时,作期间的柱下桩与正常使用状态下 的桩实际是一个桩。此时,后作的基础底板实际承担的力较小(水 浮力及基础沉降产生的反力),柱、桩与底板交接面比较容易处 理。当基础采用两次成形时,通过柱、桩与基础交接面传递的力 较大,构造处理对钢筋混凝土柱可采用凿毛、设置预理拉接筋、 地下室加大柱截面等方法;对钢管混凝土及型钢混凝土柱可采用 外包混凝土(钢管或型钢段设置栓钉应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焊接传力环板等方法处理,当传力环或传力环板的面积较大时, 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置肋板、通气孔和浇注孔。箍筋间距应适当加 密。

5.2.4当基础一次成型时,逆作期间的柱下桩与正常使用状

条件限制采用桩箱或桩筏基础。当柱的荷载较大时,柱下桩的桩 顶内力在考虑叠合效应后往往很难满足《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要求,在考虑使用阶段柱下桩基布置及承台设计时偏于 安全可不考虑柱下桩的作用,当有可靠依据时可考虑柱下桩的有 利影响。

5.2.8采用逆作施工的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在逆作阶段作

平支撑之一,需承受坑外传来的水土侧向压力。当基础底标高不 在同一标高时,应加强基础底板的水平刚度以利于水平力的传递

5.2.9主体结构工程桩主要考虑永久使用工况布置,立

综合考虑地下障碍物、逆作施工阶段荷载以及施工需求等多种因 素布置。为经济合理,立柱桩宜结合主体结构工程桩进行布置。

算围护结构的内力及变形时,选用分段平面模型并应根 程逆作法施工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工况来计算,各工况内

5.3.1计算围护结构的内力及变形时,选用分段平面模

5.3.1计算围护结构的内力及变形时,选用分段平面模型并应根

支撑支点力计算值应用于水平结构(通常是地下室楼板及底板) 的内力分析与设计。

5.3.4地下连续墙兼作主体结构的侧墙时可不设或仅设较薄的

内衬墙:而排桩一般有较厚的内衬墙,它们各自在逆作法施工的 各个阶段及使用阶段的设计可按如下要求考虑: 排桩与内衬墙合一时,施工阶段密排桩作为围护结构进行计 算,使用阶段围护结构截面应按桩墙合一进行计算,主体结构地 下室的中板和底板可插入桩体或与桩可靠连接。桩墙之间结合紧 密,有效传递剪力,桩墙作为一个构件计算刚度验算截面。后浇 的内衬墙与密排桩之间没有经过特别处理无法有效传递剪力,析 墙作为联合构件按各自独立刚度分配所承受的力,在使用阶段分 别验算截面。 密排桩仅作为临时围护结构时,浇注内衬墙作为地下室的列 围护墙,在地下室的中板和底板处衬墙与桩之间必须浇筑刚性板 带,板厚不小于衬墙内的楼板厚,在底板处可以取200mm厚。 保证侧向水平力的有效传递。桩与墙作为各自独立的构件,在使 用阶段分别验算截面。 当排桩承受竖向荷载时,竖向支承桩之间及竖向支承桩与排 桩之间可能产生较大的差异沉降,从而引起水平结构梁板或支撑 的次生应力。通过桩端后注浆措施可以增大桩的承载力、减少析 的沉降量,是缩小差异沉降的有效措施 5.3.5地下连续墙作为逆作法施工期间围护结构并在使用阶段 作为地下室的外墙,不带内衬墙时,其施工与使用阶段均将地下 连续墙作为独立构件进行计算。 地下连续墙作为逆作法施工期间的围护结构,并在使用阶段 作为地下室的外墙,在内侧后浇内衬墙时,有三种情况:第一种 情况,内衬墙作为内围护仅起防水作用,地下连续墙在施工与使 用阶段均应作为独立构件进行验算。第二种情况,内衬墙与地下 连续墙之间结合紧密,有效传递剪力,两墙共同作用,形成一个

5.3.5地下连续墙作为逆作法施工期间围护结构并在使用

作为地下室的外墙,不带内衬墙时,其施工与使用阶段均将地下 连续墙作为独立构件进行计算。 地下连续墙作为逆作法施工期间的围护结构,并在使用阶段 作为地下室的外墙,在内侧后浇内衬墙时,有三种情况:第一种 情况,内衬墙作为内围护仅起防水作用,地下连续墙在施工与使 用阶段均应作为独立构件进行验算。第二种情况,内衬墙与地下 连续墙之间结合紧密,有效传递剪力,两墙共同作用,形成一个

整墙,逆作法施工阶段,地下连续墙单独进行计算,使用阶段内 衬墙与地下连续墙作为一个整体构件截面计算刚度、验算截面, 计算时可按叠合构件计算。第三种情况,在地下连续墙内侧浇筑 较厚的内衬墙,没有经过清理、凿毛和预留插筋等措施,无法有 效传递剪力,两墙不能形成共同作用的整墙,逆作法施工阶段, 地下连续墙单独进行计算,使用阶段内衬墙与地下连续墙作为两 个构件同时承担侧向水平力,截面设计按各自的抗弯刚度分配内 力、验算截面,计算时内力分配后按两个独立的构件计算。 两墙合一地下续墙和主体结构变形协调至关重要。地下连 续墙成槽时采用泥浆护壁,槽段为矩形断面目长度较大,槽底清 淤难度较钻孔灌注桩大。主体结构沉降过程中地下连续墙和工程 桩之间可能会产生差异沉降,如果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差异 沉降,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之间可能产生开裂现象,甚至影响 结构的正常使用。地下连续墙墙底注浆可消除墙底沉淤,加固墙 则和墙底附近的土层,可作为控制差异沉降的一种手段。 地下连续墙施工接头位置发生渗漏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因此 在接头位置内外都需要设置隔水防渗的技术措施。工程中常采用 的蔬排方案是在地下连续墙内侧槽段接缝位置设置结构壁柱,在 结构壁柱之间设置通长的内衬砖墙,内衬砖墙与地下连续墙之间 留有隔潮空间:砖衬墙内壁要做防潮处理,目与地下连续墙之间 在每一楼面处设置导流沟,各层导流沟用竖管连通,永久使用阶 段如地下连续墙局部有细微渗漏时,可通过导流沟和竖管引至积 水坑排出,以保证地下室的永久干燥。工程中也有采用蔬排与封 堵者相结合的方案,即首先在地下连续墙内侧槽段接缝位置设置结 构壁柱,然后在结构壁柱之间设置通长钢筋混凝土内衬墙,内衬 混凝土墙紧贴地下连续墙形成复合墙。内衬墙采用防水抗裂混凝 土,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墙界面位置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在地下连续墙接缝位置和结构壁柱接触面设置专用排水板,将接 缝位置的少量渗漏水通过排水板排至排水沟中。

5.3.7采用逆作法技术施工的地下连续墙、灌注桩排桩通常是永 久结构的一部分,成槽、成桩垂直度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钢筋笼 吊装,更关系到永久结构的受力性能,所以成槽、成桩垂直度要 求比临时结构的要求高。

5.4.1~5.4.2采用作法技未施工的竖向结构是指支撑楼盖的柱 墙。由于不同的施工过程中柱的截面特性不同进而影响到结构构 件的受力。因此,在设计竖向结构时必须考虑其影响。内力分析 可用不同施工阶段的荷载增加值和截面特性按线性叠加的方法 进行内力分析。 地下室柱子的混凝土当采用二次成型的方法施工时,由于混 凝土芯柱与外叠合部分按照不同施工速度有着不同的应力比,当 芯柱的应力与外叠合部分的应力比过高时,由于芯柱部分的混凝 土提前进入塑性阶段,对外叠合层部分产生水平环向拉应力,从 而导致整体承载力的降低。另外,当进行多层地下室的逆作法施 工时,由于受施工进度的影响,后叠合部分截面的混凝土尚未形 戎刚度或刚度形成较慢,将导致芯柱的应力进一步集中及柱子的 竖向压缩循变形加大。因此,在逆作法施工设计中,应尽量避免采 用钢筋混凝土截面二次成型的做法,当不能避免时,对于此部分 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可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 的有关规定。 采用角钢格构柱作竖向支承柱时,地下主体水平结构、基础 承台或底板与支承柱之间的节点处理相对简单,梁纵筋穿越竖向 支承柱比较方便,因此当竖向支承结构受力不大(如仅地下室结 构采用逆作施工)时,可选用角钢格构柱作竖向支承柱。但当地 上和地下同步施工或地下室层数较多时,竖向支承柱在基坑逆作 施工阶段承受的竖向荷载较大,此时宜采用承载力更高的钢管柱

或钢管混凝土柱作竖向支承柱

5.4.3由于施工阶段的柱子往往在土里施工,位置偏差和垂直度 偏差较难控制,设计应对此充分考虑。同时,应注意柱的计算长 度要考虑土对柱的约束较弱这一因素。

5.4.4采用灌注桩作竖向支承桩时,支承桩混凝土浇筑过程

导管需穿越钢竖向支承柱内腔,若角钢格构柱尺寸过小,导管上 拨过程中容易被卡住:采用钢管混凝士支承柱时,若钢管内径过 小,则钢管混凝土浇筑质量较难保证。从现场操作和施工质量角 度考虑,本条对角钢格构柱的最小边长和钢管混凝士立柱的钢管 最小外径做了规定。逆作施工完成后,支承柱(包括后期外包混 凝土的支承柱)作为永久使用阶段的主体结构柱的内力和变形计 算,尚应满足主体结构设计的相关要求。 钢支承柱在受荷状态下直接进行焊接作业,对其承载力和稳 定性影响较大,故应避免钢牛腿、钢板传力环等抗剪构件与钢支 承柱管壁在现场直接进行焊接。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在需要焊接 作业部位的钢管外侧事先设置外贴弧形钢板进行加强等措施

轴向压力向支承桩可靠传递的要求,并通过计算确定。对于钢管 支承柱、钢管混凝土支承柱,其轴向压力由插入长度范围内钢管 表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栓钉抗剪承载力之和、支承柱底部 混凝土承压力共同承担:对于角钢格构式钢支承柱,其轴向压力 由支承柱底部混凝土承压力、格构柱表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共同承担。

5.4.7竖向支承桩竖向变形量和竖向支承

将引发对已施工完成结构的不利影响。因此,竖向支承桩除满足 承载力要求外,还必须控制不均匀沉降,使差异沉降控制在充许 范围内。在逆作施工阶段,竖向支承桩的竖向变形主要包含两个 方面:一是基坑开挖卸荷引起竖向支承桩向上的回弹隆起;二是 在已施工完成的水平结构和施工荷载等竖向荷重的加载作用下 6

竖向支承桩的沉降。 深基坑开挖卸荷、坑底土体回弹隆起,显著减小竖向支承桩 桩身法向应力,导致桩侧摩阻力下降,影响单桩承载力,同时可 能使竖向支承桩桩身产生拉力,竖向支承桩桩身配筋需考虑桩身 受拉作用的影响。

5.4.8由于地下一层墙、柱的构造要求与地上一层相同,因此位 于抗震设防高烈度区及高风荷载值地区的结构,应尽量避免竖向 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叠合构件。当由于条件限制必须采用时,要 防止芯柱截面过小,并通过提高配箍特征值提高构件的延性,当 轴压比过大时,应限制钢筋混凝柱叠合构件的使用。 5.4.9一般的逆作法施工过程,当下部柱的混凝土滞后于其上部 浇注时,在新旧混凝土的交界面下部后浇混凝土存在着沉缩及泌 水现象,这将导致钢筋或钢构件的压应力增加,加强此处的配箍 有助于改善构件的延性,提高传递力的可靠度。为可靠处理施工 缝,除混凝土使用外加剂外,必要时还可增加局部竖向钢筋的配 筋量。 5.4.10上下同步逆作法施工时,支承柱受力大,且支承柱的截 面尺寸、刚度和承载力与上部主体结构框架柱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和突变,界面层作为两者之间的过渡层,受力十分关键,界面层 水平结构宜采用梁板结构,支承柱之间宜设置纵横向连系梁

5.4.8由于地下一层墙、柱的构造要求与地上一层相同,因

面尺寸、刚度和承载力与上部主体结构框架柱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和突变,界面层作为两者之间的过渡层,受力十分关键,界面层 水平结构宜采用梁板结构,支承柱之间宜设置纵横向连系梁 当上下同步递作法施工时,尚需在界面层位置设置转换厚板 或转换梁,对逆作阶段上部结构框架柱在逆作阶段承担的荷载进 行托换。转换厚板高度大于主体结构框架梁高度时,当逆作施工 完成后一般需要对转换厚板底部进行凿平处理,使其与框架梁底 齐平,因此,主体结构框架梁配筋应事先贯通转换厚板。 临时钢支承柱、界面层转换厚板(或转换梁),应在地下室 主体结构构件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临时支承柱 应按“自上而下、对称分批”的原则进行拆除,确保钢支承柱对 称卸载,使钢支承柱承担的荷载平稳转换到结构柱上。

当剪力墙(筒体)逆作时,即主体结构的上部剪力墙(筒体) 在逆作阶段需同步施工时,应在界面层设置托梁、转换梁或转换 厚板等水平转换构件,将上部剪力墙承担的荷载转换至下部竖向 支承柱上。托梁宜结合界面层主体框架梁或剪力墙暗梁进行布置 其高度不宜小于支承柱间跨度的1/8,宽度应大于上部墙肢厚度 (每边伸出不小于50mmm)。剪力墙的竖向分布钢筋应穿越托 梁并向下延伸至梁底标高以下一定长度,延伸长度应能满足界面 层以下后期施工剪力墙竖向钢筋的连接要求。当上部结构同步施 工的楼层较多时,剪力墙(简体)承担的水平荷载较大,为确保 其底部水平剪力可靠传递至界面层以下的结构,剪力墙(简体) 宜向下施工一层,或在支承柱之间设置斜向支撑。 临时转换厚板或转换梁、以及剪力墙下部托梁伸出墙肢厚度 方向的部分,应在地下室主体结构构件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 后方可拆除。

5.5.1~5.5.2逆作法工程的水平结构一般是指与围护结构相连的 地下室楼、底板。由于水平构件传递地下室侧边的水土压力,因 此要求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并应满足建筑各阶段的功能要 求。当主体地下水平结构需作为施工期的施工作业面,供挖土机 土方车以及吊车等重载施工机械进行施工作业时,此时水平构件 不仅需承受坑外水土的侧向水平向压力,同时还承受施工机械的 竖向荷载。因此其构件的设计在满足止常使用阶段的结构受力及 变形要求之外,尚需满足施工期水平向和竖向两种荷载共同作用 下的受力和变形要求。

5.5.3水平支撑结构在基坑施工期间,需承受坑外传来

玉力。因此水平结构应具有直接的、完整的传力体系。如同层楼 面标高出现较大的高差时,应通过计算采取有效的转换结构以

利于水平力的传递;当在洞口周边结构楼板不能满足水平力传递 要求时,应通过计算设置必要的水平支撑传力构件。 逆作施工期间的后浇带及结构缝,将承受压力的结构从中 分为二,使得水平力无法传递,因此需设置可靠的水平传力构件 5.5.4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施工阶段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受力 性质表现为受弯构件,施工局部可能存在较高的拉应力,钢筋通 长设置可避免由于钢筋接头太多及受拉钢筋搭接段混凝土的局 部拉应力过高。

5.6.1地下连续墙仅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时,柔性接头已可以满足 档土墙及抗渗要求。但当地下连续墙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时, 除满足挡土要求外,还应满足主体结构墙体设计的要求,此时应 采用刚性接头。地下连续墙的柔性接头主要有圆形锁口管接头、 波形管接头、预制接头和橡胶止水带接头。地下连续墙的刚性接 头主要有穿孔钢板接头和钢筋搭接接头。 灌注桩排桩作为主体地下结构外墙的一部分时,对排桩间距 垂直度偏差、主筋保护层厚度等提出较高的要求是为了减少桩身 质量缺陷,满足主体结构耐久性要求。 竖向支承系统的钢支承柱与结构梁板节点的设计,应确保节 点在基坑逆作施工阶段能够可靠地传递结构梁板的自重和各种 施工荷载,应根据剪力的大小计算确定需要设置的抗剪栓钉的规 格和数量,逆作施工阶段,结构梁板上直接作用施工车辆等较大 荷载的位置,需要时可在梁下钢支承柱上设置钢生腿等抗剪能力 较强的抗剪件:格构柱外包混凝土后伸出柱外的钢牛腿可以割除 钢管或钢管混凝土支承柱与结构梁主钢筋一般通过传力钢板连 接,具体作法是在钢管周边设置带加劲肋的环形钢板,梁板受力 钢筋则焊在环形钢板上;在主体建筑、结构设计充许的前提下,

也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环梁节点等构造型式。 5.6.2~5.6.9逆作法的施工使得地下连续墙与梁板的连接、地下 连续墙与底板的连接、中间支承柱与梁的连接设计和施工复杂化 这些连接节点是结构的关键部位。在具体设计中,应综合考虑构 件形式、施工顺序、施工环境等因素确定连接方式。 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地下结构的水平构件与地下连续墙的连 接一般可采用在地下连续墙内预理钢筋的连接方式,当钢筋直径 较大时,常常采用在连续墙内预理钢筋接驳器的方式, 为加强地下连续墙与地下结构的底板连接处的整体性,保证 与设计假定的刚性节点一致,常采用钢筋机械连接的方式,底板 的钢筋通过钢筋接驳器与预理在连续墙内的钢筋连接,并在底板 与地下连续墙相交处,适当的增加底板的厚度。 当地下连续墙作为主体结构的一部分时,地下结构的内墙与 地下连续墙相交时的连接,如采用HPB300钢筋且直径小于16 mm时,一般可选预理钢筋法。 型钢混凝土柱内型钢的截面形式和配筋,应便于梁纵向钢筋 的贯穿,不宜穿过型钢翼缘,也不宜与柱的型钢直接焊接。当必 须在翼缘预留贯穿孔洞时,应按柱的最不利组合的内力进行截面 验算。 支承柱在穿越主体结构底板处应有可靠的止水措施。对于角 钢格构柱,可在每肢角钢的周边加焊两块钢板,通过延长渗水路 径起到止水的自的:对于钢管或钢管混凝士支承柱,可在位于底 板的适当标高位置加焊封闭的环形钢板形成止水构件。 逆作施工期间的沉降缝部位,采用型钢作为水平传力构件, 既可以传递水平力,同时由于型钢的抗弯刚度较小,不会约束沉 降缝两侧单体的自由沉降,见图5.6.7。 地下连续墙的防水薄弱点在槽段接缝和地下连续墙与基础 底板的连接位置,因此应设置必要的构造措施保证其连接和防水 可靠性。

6.1.1~6.1.2逆作法按不同分类方法有不同类型,一般按照上部 建筑与地下室是否同步施工,分成以下儿类: 1全逆作法或上下同步逆作法 按照地下结构从上至下的工序先施工界面层,再开挖界面层 下的土体,然后施工界面层的下一层楼板,开挖下一层楼板下的 土体,这样一直施工至地下室底板完成。在地下结构施工的同时 进行上部结构施工。上部结构施工层数,则根据桩基的布置和承 载力、地下结构状况、上部建筑荷载等由设计在施工前确定 2半逆作法 地下结构与全逆作法相同,按从上至下的工序逐层施工,待 地下结构完成后再施工上部主体结构。在软土地区因桩的承载力 较小,往往采用这种施工方法。 3部分逆作法 界面层平面上部分区域顺作、部分区域逆作和竖向上部分楼 层顺作、部分楼层逆作,工程实践中周边逆作结合中心岛顺作、 裙楼逆作结合塔楼顺作或者跃层逆作等均为部分逆作法。 对于逆作法的施工,整入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工况直接影响 看工程结构的受力状态。例如,对于地下连续墙的受力、柱下桩 的承载力的确定、结构节点构造的设置、在软土地质条件下上部 结构的施工控制层数等的影响,工程结构设计应考虑施工的各种

情况。所以,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应该密切配合。在工程开工前, 施工单位有必要整合各个技术的相关信息并和设计单位进行洽商 以充分发挥逆作法的优点,规避逆作法的缺点。 逆作法的优势之一是可缩短整体工期,在地下结构施工的同 时,施工上部结构。在施工方案确定前需要对结构设计、工程施 工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讨论,确保设计施工一体化,从而达到缩短 工期、节约成本、确保安全和保护环境等目的。 送

以充分发挥逆作法的优点,规避逆作法的缺点。 逆作法的优势之一是可缩短整体工期,在地下结构施工的同 时,施工上部结构。在施工方案确定前需要对结构设计、工程施 工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讨论,确保设计施工一体化,从而达到缩短 工期、节约成本、确保安全和保护环境等目的。 6.1.3逆作法对施工的精度和质量控制要求比较高,施工单位在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根据逆作法施工工况,对整个工程进行全 面考虑、精心组织;对于逆作施工界面层的平面布置、行车路线、 堆载要求和取土口的留设等与施工组织和效率密切相关的问题, 应与设计相互配合:针对竖向支承桩柱的施工工艺和精度控制、 先期施工结构和后期施工结构的接缝处理等关键施工内容应进行 重点控制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根据作法施工工况,对整个工程进行全 面考虑、精心组织;对于作施工界面层的平面布置、行车路线、 堆载要求和取土口的留设等与施工组织和效率密切相关的问题, 应与设计相互配合;针对竖向支承桩柱的施工工艺和精度控制、 先期施工结构和后期施工结构的接缝处理等关键施工内容应进行 重点控制

6.1.5相比普通的向下逆作施工工程,在上下同步施工的工

竖向支承桩柱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界面层的刚度和嵌固条件以 及界面层上下结构的可靠转换显得无为重要,对于这些关键结构 及相关节点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案的制定应通过多方紧密配合 反复协商才能确定 6.1.8工程逆作法施工多为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作业,特别是在 大量机械进行土方开挖施工情况下,地下空气污染相对严重,在 自然通风难以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人工通风排气来保证 作业环境满足施工要求。 逆作法工程废气的来源有施工机械排出的废气、有机土壤与

竖向支承桩柱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界面层的刚度和嵌固条 及界面层上下结构的可靠转换显得无为重要,对于这些关键 及相关节点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方案的制定应通过多方紧密酉 反复协商才能确定

大量机械进行土方开挖施工情况下,地下空气污染相对严重,在 自然通风难以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人工通风排气来保证 作业环境满足施工要求。 逆作法工程废气的来源有施工机械排出的废气、有机土壤与 淤泥质土壤释出沼气、焊接或热切割作业产生不利人体健康的烟 气,以及其他施工作业产生的粉尘、煤烟和废气等。 逆作法工程通风排气设计流程:计算地下室容积→确定换气 量一→合并通风排气→选择通风设备,确定数量并合理布置。

6.2.2当地质勘察资料显示拟建场地内存在不良地质时,施工前

应查验其位置、深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测量基线与水准点是工程施工定位的依据。施工过程中产生 的土体位移、沉降会影响定位精度,应及时进行复测和保护。施 工进程中需要交接时,应按照交接手续进行,并按规定进行现场 复测。对于地下管线、管沟应做好迁移或保护

6.2.4根据工程情况,对于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工程或地质条

6.2.4根据工程情况,对于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工程

件较复杂情况下应采用非原位试成槽。通过试成槽选择适合场地 土质条件、满足设计要求的机械设备、工艺参数等。试成槽过程 中应定时检测护壁泥浆指标,记录成槽过程中的情况及成槽时间 等;成槽至设计标高后应按设计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槽壁垂直度 、槽底沉渣厚度的检测。非原位试成槽的槽段在试成槽结束后应 及时回填,位于基坑内的试验槽段在基坑开挖面以下应采用混凝 土回填,基坑开挖面以上可采用土或砂回填,必要时可采用注浆 法对回填区域进行加固。当试验槽段位于基坑外时可采用土或砂 回填。

6.2.5地下连续墙如为两墙合一,对成槽垂直度偏差及其钢

垂直度偏差要求较高,必须采用具有自动纠偏功能的成槽设备和

垂直度偏差要求较高,必须采用具有自动纠偏功能的成槽设备和 确保其钢筋笼垂直度的措施。

筋笼上的预埋钢筋、钢筋接驳器和剪力槽等预理埋件标高、位置应 复核,为确保基坑开挖时方便凿出,可采取在保护层中设置夹板 等措施。

成槽过程中由于槽壁塌方等原因可能导致导墙沉降。为确保预理 插筋、接驳器标高的准确,钢筋笼吊放前需测量导墙标高并根据 实测标高确定吊筋长度

6.2.13地下连续墙墙底初始注浆宜在连续墙成墙48h后开始; 灌注桩桩底初始注浆宜在成桩3d后开始,不宜迟于成桩30d后 划分若千注浆区块的,可于最后一根桩成桩5d~7d后开始注浆作 业。 注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注浆压力、注浆量和注浆速度。初始 注浆流量宜为30L/min~50L/min,最大注浆流量不宜超过75L/mil 初始注浆量宜为设计总量的80%。 第二次注浆在初始注浆完成3h后进行,注浆压力根据设计 要求和现场试验确定,注浆流量宜为15L/min~30L/min,最大注 浆流量不宜超过50 L/min。

6.3竖向支承桩柱施工

6.3.1竖向支承桩柱施工场地地坪宜施工150mm~200mm厚C2c 以上的混凝土硬地坪。当施工场地需行走大型吊机时,宜对混凝 土硬地坪配置钢筋,以确保满足下列要求: 1机械设备作业的稳定性: 2垂直度调垂架的设置精度; 3为垂直度调垂架提供足够的地基承载力; 4支承柱及支承桩定位精度。

6.3.1竖向支承桩柱施工场地地坪宜施工150mm~200m

6.3.1竖向支承桩柱施工场地地坪宜施工150mm~200mm厚C20 以上的混凝土硬地坪。当施工场地需行走大型吊机时,宜对混凝 土硬地坪配置钢筋,以确保满足下列要求: 1机械设备作业的稳定性: 2垂直度调垂架的设置精度; 3为垂直度调垂架提供足够的地基承载力; 4支承柱及支承桩定位精度。 6.3.5竖向支承柱加工和拼装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进行质量验收。由于运输 条件的制约,一般支承柱长度超过16m时需分节制作,运到施工 现场再进行组装。组装方法可采用地面水平拼装和孔口竖向拼装 两种。水平拼装由于操作方便,相对竖向拼装质量更能保证,但 水平拼装需要足够的场地,且场地应平整,宜设置制作平台,在 平台上设置固定用的夹具,每节至少配置两个固定点,以确保支 承柱的拼接精度

6.3.5竖向支承柱加工和拼装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工

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进行质量验收。由于运输 条件的制约,一般支承柱长度超过16m时需分节制作,运到施工 现场再进行组装。组装方法可采用地面水平拼装和孔口竖向拼装 两种。水平拼装由于操作方便,相对竖向拼装质量更能保证,但 水平拼装需要足够的场地,且场地应平整,宜设置制作平台,在 平台上设置固定用的夹具,每节至少配置两个固定点,以确保支 承柱的拼接精度,

6.3.9后描法是近年来开始应用的一种逆作法竖向支承柱施工工 法。相对于桩柱一体化施工的先插法,后插法中竖向支承柱是在 竖向支承桩混凝土浇筑完毕及初凝之前采用专用设备插入并调垂 该施工方法具有施工精度更高、竖向支承柱内充填混凝土质量更 能保证等显著优势。 后插法施工流程为:通过地面上后插法装置及孔内的导向红 偏装置,将钢立柱垂直向下插到支承桩中,边插边利用安装在钢 立柱上的测斜仪随时监测钢立柱的垂直度,全程实行动态监控适 时调整,在支承桩混凝土初凝前将永久钢立柱垂直插入到设计标 高。 钢管内混凝土终凝后一般采用砂石对钢管柱外侧进行回填, 回填时需人工沿孔周边对称、均匀进行,回填时观察孔内泥浆液 面的变化,当孔内液面上升溢出地面时,暂停回填,如此分次回 填确保密实。 6.3.10支承柱在制作和安装过程应采用专用测量仪器对支承柱 的垂直度和精度进行测量,确保偏差在设计充许范围内。安装精 度的控制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1竖向支承桩的垂直度和孔径偏差;

6.3.10支承柱在制作和安装过程应采用专用测量仪器

的垂直度和精度进行测量,确保偏差在设计充许范围内。安装精 度的控制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1竖向支承桩的垂直度和孔径偏差: 2分节制作时拼接的精度: 3调垂装置调垂误差; 4混凝土浇筑及支承柱四周回填不均匀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4.1逆作法地下水平结构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界面层,并 根据现场实际做好界面层的施工平面布置图。特别要考虑行车路 线上楼板的承载力。

6.4.2福建沿海地区常遇台风季节,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洪水不 回灌入基坑内。

6.5上下同步逆作法施工

6.5.3上下同步逆作法施工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指 导施工全过程,建议采用逆作法施工的工程均采用建筑信息模型 (BIM)技术,运用于设计、施工、运维等工程全生命周期。

6.9施工安全与作业环境控制

6.9.9逆作法地下室施工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36v)照明光源 对需大面积照明的场所,宜采用LED等节能灯,现在基本采用 LED灯带照明,照明亮度既能达到要求文安全方便。照明器具和 器材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不得使用绝 像老化或破损的器具和器材。照明灯具应置于预先制作的标准灯 架上,灯架应固定在支承柱或结构楼板上。

7.1.1建筑工程逆作法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相关单位 指导现场设计与施工,监测宜根据工程项自特点与要求、工程性 质、施工场地和环境条件等进行。 7.1.5监测结果应快速反馈施工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以使参建 单位判断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的正确性,必要时根据监测结果调 整设计施工方案。监测数据超标,必须立即发出危险报警,通知 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及其他相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基 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工程实践中,由于疏忽大意未能及时报警 或报警后未引起各方足够重视,贻误排险或抢险时机,从而造成 工程事故的例子很多,应吸取这些深刻教训。 监测单位应严格实施监测方案,及时分析、处理监测数据 并将监测结果和评价及时向委托方及相关单位作信息反馈。当监 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必须立即通报委托方及相关单位。施工单位 应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施工方案,采取控制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对 环境的影响程度。

DB41/T 1882-2019 搪玻璃压力容器监督检验规范7.2监测内容、测点布置及报警值

7.2.10基坑工程监测报警不但要控制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量,还 要注意控制其变化速率。累计变化量反映的是监测对象即时状态 与危险状态的关系,而变化速率反应的是监测对象发展变化的快

慢。过大的变化速率,往往是突发事故的先兆。因此在确定监测 报警值时,应同时给出变化速率和累计变化量。 7.2.11监测报警是预防基坑工程事故、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 的重要措施。监测报警值是监测工作的实施前提,是监测期间对 基坑工程正常、异常和危险三种状态进行判断的重要依据,因此 逆作法工程必须确定监测报警值。监测报警值应根据设计计算结 果、地层特征、当地经验等确定。 本条列出的都是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危 险情况,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将可能严重威胁基坑以及周边环境 中被保护对象的安全,必须立即发出危险报警,通知建设、设计、 施工、监理及其他相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基坑及周边环境 的安全。当采用上下同步逆作法施工时,支承柱差异沉降达到 10mm时应报警,并适当控制向上同步施工的速度

7.3.7竖向支承桩(特别是一桩一柱的)的检测最好选用非破环 生的检测方式,因为采用一柱一桩的竖向支承桩普通静载实际堆 载比较大,采用自平衡法检测场地条件要求不高,还可同时测试 脏的抗压与抗拔能力,且无需超灌至地面,节约施工成本并且运 费低廉,操作简便,检测结果准确。具体有以下三个优点: 1省力:没有堆载,也不要笨重的反力架,检测简单、方便、 安全、无污染; 2省时:土体稳定即可测试,并可多根桩同时测试,大大节 省试验时间; 3不受场地条件和加载吨位限制:每桩只需一台高压油泵、 台数据采集仪,检测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任何场地(基坑、 山上、地下、水中)都可。目前最大加载值已达到240000kN。 故建议选用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方法

8.0.1质量控制资料反映了检验批从原材料到最终验收的各施工 工序的操作依据、检查情况以及保证质量所必须的管理制度。根 据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的规定,列出了质量验收应提交的主要文件和记录,反映了从基 本的检验批开始,贯彻于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结果,落实了 过程控制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证据。 8.0.2因竖向构件在施工时按桩的施工工艺施工,其垂直度只能 按桩基验收标准来验收。当土方开挖后,其桩又完全成为框架结 构的竖向受力构件。而桩的垂直度充许偏差值远大于框架结构竖 向构件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值。为了使框架结构竖向构件符合混凝 土验收规范的要求,要求设计者在结构设计时考虑桩的有效设计 断面,即根据其安装就位的垂直度充许偏差值考虑竖向荷载偏心 影响。基于逆作法施工的特殊性,将有效断面设计交底记录作为 竖向构件验收资料。同时要求施工单位提供竖向构件垂直度验收 记录。 8.0.3工程观感质量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204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条件进行判定。对 已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根据缺陷的具体情况提出技术 处理方案,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并重新组织验 收。 8.0.4本规程涉及多种结构形式的组合体,所以在工程验收时既 要满足本规程的规定,还要满足相应的规范、规程、标准的规定

只有严格执行相应的规范、规程、标准的规定TB/T 3275-2018 铁路混凝土,才能保证结构整 体安全,验收才能通过。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