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390-2016 既有住宅建筑功能改造技术规范

JGJT390-2016 既有住宅建筑功能改造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JGJT390-2016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1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08677
下载资源

JGJT390-2016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T390-2016 既有住宅建筑功能改造技术规范

8.2.1改造施工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

8.2.1改造施工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相 关单位对设计文件进行交底和会审 8.2.2改造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按

8.2.3燃气、电气工程拆除前,应编制拆除方案DB34/T 3052-2017 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建设 实施指南,并经相关 门及监理工程师审批

2.4改造施工中,如遇楼板开洞、墙体开洞或拆墙托换施工, 符合下列规定:

8.2.4改造施工中,如遇楼板开洞、墙体开洞或拆墙托

承载能力;出现结构性损伤的部位,在修复加固前不得进行 堆载。

.2.7既有住宅建筑功能改造引起荷载增加以及加层、平面扩 建或加装电梯等改造时,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对建筑物的沉降变 化进行监测

8.2.7既有住宅建筑功能改造引起荷载增加以及加层、平

8.2.8改造施工宜采用下列绿色施工措施:

1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车辆整洁,防止对道路的污染,减少 道路扬尘。对施工地段定期酒水,避免扬尘。 2设置施工面围护,悬挂标识牌,临边洞口做好防护隔离。 3控制噪声和遵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 排放标准》GB12523规定。 4施工现场加强对废水、污水的管理。废水、废奔涂料和 胶料排入下水管道前进行统一处理。 5夜间施工避免噪声、光污染对周边居民产生影响。 6施工现场对小区已有绿化采取保护措施。 7施工后地表恢复原样。 8.2.9改造施工需进行管线移位时,应编制施工专项方案,并 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执行。 8.2.10改造施工时应对主结构、设备设施和装饰采取有效的防 护措施,不得采取振动大或可能造成较天破坏的施工工艺。 8.2.11改造工程宜优先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方案。预制构件制 作、运输与安装应编制施工专项方案。预制件吊装时应采取措施 避免与既有结构发生碰撞;应复核预制件就位时的临时固定对主 结构承载的影响

8.3.1既有住宅功能改造工程验收时,各分部、子分部、分项 和检验批的划分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执行。如涉及结构加固,结构 加固应划分为(子)分部工程。

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8.3.3设备、材料进场验收和复验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知

8.3.4消防管道及附属设备的更新或改造施工,应符合国

8.3.5改造工程的工程资料制作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执行。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充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5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 7 《住宅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GB50631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 10《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 GB50846 11《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 规范》GB50847 12《电梯主参数及轿厢、并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第1部 分:I、Ⅱ、Ⅲ、V类电梯》GB/T7025.1 1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 14《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 15《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17219 16 《住宅信报箱》GB/T24295 17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116 18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T129 20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I/T235

日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1.0.1我国的既有住宅建筑尤其是20世纪80~90年代及之前 建成的住宅,因建设标准较低,已严重落后于城市发展水平,滞 后于民生发展需要,其宜居功能驱待改善。考虑到既有住宅建筑 的复杂性,以及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和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对既有住宅建筑改造缺乏适应性的情 况,特制定本规范。

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或楼板大开洞等;改造后增加的总荷载标准值超过原来的5% 时可认为荷载显著增加。

承载力产生明显不利影响时,可视为结构局部改造

3.0.1既有住宅建筑改造前期应收集的技术资料,主要有设计 文件、地质勘察报告、所在区域的城市地形图等,另需要进行详 实的现场勘察以确认技术资料和现场是否存在差异。 3.0.2安全性评估鉴定可参照的规范有《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 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等。 3.0.3本条所指的平面扩建不包括加装电梯改造。 3.0.4既有社区一般用地紧漆,建筑密度较高,涉及因素较多, 因此在改造方案的阶段,应多方案比较分析,选择对环境影响小 的改造方案。比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时,扩建的平面位置和立面 高度应尽量减少对相邻住宅的日照遮挡。 3.0.5既有住宅建筑功能改造应因地制宜选择户内空间改造、 适老化改造、加装电梯、设施改造、加层或平面扩建等改造方 式,多项改造同步实施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扰民影响。 3.0.7消防安全涉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应严格执行消防规范 既有住宅消防整改确有困难时,应充分沟通协调、技术论证,取 得消防行政许可。既有住宅建筑进行加层和平面扩建的,应根据 改造后的住宅层数、高度和建筑面积等因素确定其耐火等级、疏 散条件和消防设施的设置等设计;改造中新建部分的燃烧性能和 耐火极限也应符合相应规定

3.0.4既有社区一般用地紧漆,建筑密度较高,涉及因素较多 因此在改造方案的阶段,应多方案比较分析,选择对环境影响才 的改造方案。比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时,扩建的平面位置和立面 高度应尽量减少对相邻住宝的日照遮挡

既有任宅消防整改确有困难时,应充分沟通协调、技术论证,取 得消防行政许可。既有住宅建筑进行加层和平面扩建的,应根据 改造后的住宅层数、高度和建筑面积等因素确定其耐火等级、疏 散条件和消防设施的设置等设计;改造中新建部分的燃烧性能和 耐火极限也应符合相应规定,

4.2.2厨房炊事流程为:洗一切一烧。考虑既有住宅建筑改造 与新建情况不同,本条不对改造后的厨房面积作规定。 4.2.4阳台洗衣污水应排至室外生活污水管道,因此改造需要 同时考虑住区排水条件。 4.2.5本条中关于户门、内门和户内走道的净宽要求是为方便 老年人及轮椅通行需要。坐便器和淋浴器设置安全抓杆的做法可 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卫生简间平开 门须外开是考虑对老年人进行应急救护的需要。卫生间有条件时 宜考虑乘轮椅者的使用,如考虑乘轮椅者由护理人员协助如厕 座便器与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0.9m。除本规范外,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于2013年编制完成的《家庭无障碍建设指南) 可作为住宅适老化改造的参考。

4.3.1楼梯无障碍改造的技术措施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无障 碍设计规范》GB50763中关于无障碍楼梯的规定。 4.3.2部分住宅的出人口踏步设置在楼梯间内部,而在楼梯间 入口处无高差,当这类住宅加装电梯时,建议适当提高底层候梯 宁(区)标高,以防止雨水侵入。 在加装电梯改造时,出人口部位的人流容易对住户的私密性 产生干扰,此时可对相应外窗进行防视线干扰改造,如将平开窗 改为上悬磨砂玻璃窗等方式;上部候梯厅外窗对相邻住户造成视 线干扰时,候梯厅外窗在满足采光面积前提下可设置为高窗,或 设置可阻挡视线的窗套等构造措施。

:4:士电梯大抓的大户方式可因地制直根据在毛的平面形式选 择平层入户和错半层入户,如图1、图2所示;也可在现有住宅 条件不能满足平层人户要求时,通过加建外部走道等特殊方式实 现平层入户,如图3所示。对于错半层人户的,自前有一种补偿 性做法,即紧贴楼梯梯段侧的墙面安装斜向升降平台辅助行动障 碍者实现无障碍入户,这种方式会占用楼梯宽度约0.10m,需要 在楼梯间设置电源并验算结构承载力和构造连接的安全性

图1人流平层入户电梯布置示意图(标注单位:mm)

在电梯布置位置方面,住宅北向是常见布置位置;在厂州等 夏热冬暖地区,可利用南向阳台或廊加装电梯,这种布置方式 仅对本栋住户的日照存在局部遮挡,对相邻住宅没有日照影响: 设置公共走道(通廊)的住宅,可在山墙面的走道尽端布置电 梯;特殊条件下也可选取非常规的布置位置,如置换部分住户后 嵌入式布置电梯。

图2人流错半层入户电梯布置示意图(标注单位:mm) 1一电梯井:2一候梯厅:3一楼梯间

图3通过加建外部走道方式实现平层入户示意图(标注单位:mm) 1一电梯井:2一加建的外部走道兼候梯厅:3一厨房

便担架进出而在轿厢构造上进行特殊设计的担架电梯,这类电梯 轿厢净尺寸一般1.50m×1.50m左右,轿厢内壁局部向并道壁 占凸出,以便于放置担架把手,其井道净尺寸略小于前者。 4.4.3一般情况下,候梯厅深度不小于1.50m是不难满足的。 但部分住宅底层楼梯为直跑并延伸至墙外,底层候梯厅深度如满 足1.50m,加装电梯的凸出深度将较天。此时可将电梯井道偏向 楼梯间一侧布置,电梯采用旁开双折门,利用梯段相邻侧的空间 作为底层候梯厅,如图4所示。

图4底层候梯厅与楼梯错位布置示意图(标注单位:mm) 1一电梯井:2一底层候梯厅兼楼梯间

也可采取电梯双向开门,将底层候梯厅布置在电梯外侧的做 法,如图5所示,此时候梯厅也可取消而由室外平台代替,成为 室外候梯区。 采用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时,候梯厅(区)深度不宜小于 1.80m,以便于担架搬运时调整方向

4.4.4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虽然是近年来住宅改造

5底层候梯厅布置在电梯外侧示意图 1一底层候梯厅:2一电梯井:3一楼梯问

此在条件受约束时,应采取紧凑经济的布置方案以减少对周边环 境的影响。本条给出了加装电梯在满足正常使用前提下的外包控 制尺寸,意在指导加装电梯的实施。 1图1为电梯平层入户时的常见平面布置方式,图中:井 道内净尺寸为1.80m×1.80m,可满足加装改造最常用的630kg 电梯的布置;630kg电梯轿厢内净尺寸一般为1.40m×1.10m, 可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中对轮椅进 出轿厢的最小尺寸要求;候梯厅进深1.50m,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中对 住宅候梯厅深度的最小要求:假设加建部分和主体结构之间设置 150mm宽抗震缝,电梯并壁和候梯厅墙厚均为200mm,则加建 部分的凸出深度为2.35m,宽度为3.90m。图2为电梯错半层入 户时的常见平面布置方式,图中加建部分的凸出深度为3.85m, 宽度为2.20m。由此可知4.00m×2.40m”的外轮尺寸已可

满足最常用630kg电梯的加装和使用。在改造中电梯井道基坑 与原住宅基础相碰而不能紧邻布置时,可因地制宜地通过调整建 筑平面布置、采取特殊的基础处理方式、选用基坑较浅的电梯等 方式处理。 采用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时,一般并道内净尺寸为2.20m× 2.20m,候梯厅进深为1.80m,因此加装电梯的外轮廓控制尺寸 扩大至4.70m×2.80m” 2加建部分高度不宜超过原有建筑高度2.00m:无机房电 梯的顶层冲程高度一般为4m~4.5m,住宅层高通常为2.8m, 天此规定“加建部分高度不宜超过原有建筑高度2.00m”已可满 足无机房电梯加装要求

自然采光、通风、室内空气质量

5.1.1当贴邻楼梯间加装电梯时,常引起楼梯间外窗重新布置, 重新布置后的楼梯间与候梯厅窗地面积比应符合本条规定。 5.1.2本条中的自然通风、采光标准参照国家现行标准确定。 5.1.4室内空气质量涉及住户的安全和健康,应符合国家现行 标准的规定

5.2.1因既有住宅建筑老化程度一般较高,渗漏水情况普遍, 改造时更应注意防水问题。如采用集成式卫生间,因其设置有一 本化防水底盘和壁板,可有效提高防水性能。原来有防水层的卫 生间,在改造时其防水层也应重设

5.2.2因既有住宅建筑老化程度一般较高,厨房改造应注意防 水问题

5.3.2电梯隔声、减振的常用构造措施有以下几种: 1电梯井道与主体结构之间设变形缝; 2电梯井道与主体结构采用阻尼连接、滑动支座连接等结 构弱连接; 3电梯导轨与电梯井壁之间设置隔振垫片: 4电梯井道与卧室之间设双层墙相隔

6.3.4房屋中的易倒塌部位包括:填充墙,窗间墙,支承大梁

6.3.4房屋中的易倒塌部位包括:填充墙,窗间墙,支承大梁

3.4房屋中的易倒塌部位包括:填充墙,窗间墙,支承大梁 悬挑构件的墙段,阳台、雨篷、窗台等悬挑构件,栏杆,出屋 市的楼梯间、电梯间、水箱间、烟肉、女儿墙等。

部件连接,以满足结构局部改造的要求

7.1.1当给水排水、供电、供暖、供气等进行市政增容时,如 相应市政管网有整体改造计划,宜纳人整体改造计划中一并 改造。

带来噪声振动以及生活饮用水被回流污染的问题。在屋顶水箱供 水管上设置局部变频增压泵机组是解决水压不足的办法:这种方 法也已在新建住宅中应用。调节水容积“12L”可满足夜间2个 便器冲洗的少量用水需要,带有气压罐的变频增压泵机组有利于 节能。增设屋顶增压设施时,选用单相供电设备便于实际操作 住宅原有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增压设施应配置数据通信接口与 之相连。 5针对20世纪80年代之前建造的卫生间、厨房合用的住 宅制定。在分户改造中应设置分户水表

7.2.2本条对卫生间给水排水管道材质作出规定。

7.2.4本条针对既有住宅建筑套内面积小的特点制定。阳台可

.2.4本条针对既有任宅建筑套内面积小的特点制定。阳台可 作为设置洗衣机、浇花、洗涤的场所,在改造时应有组织地设置 合水排水管道,避免生活废水排入雨水管道,造成水体污染

7.2.5本条对给水排水管道改造时的管材及保温作出规

1针对既有住宅建筑的生活饮用水管采用镀锌钢管,因其 易生锈导致水质变坏、水压降低、供水量减少的问题制定。建设

部等四部委已于1999年发文明确:自2000年6月起生活饮用水 不得使用镀锌钢管。

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中关于 局部应用系统的相关内容,并应符合当地消防主管部门的要求。

7.4供暖、通风及空调、燃气

7.4.1为避免破坏原有系统的压力平衡,改造中新增!

4.1为避免破坏原有系统的压力平衡,改造中新增的供暖室 用系统宜独立设置。原有供暖系统不满足节能等要求时,新增供

暖系统可与原供暖系统统一改造设计。

7.4.3北方一些城市大面积推行的既有建筑供暖系统热计量改 造,多数改为分户独立循环系统,室内管道需重新布置,实施困 难,对居民影响较大。根据既有建筑改造应尽可能减少扰民和投 入为原则,建议采用垂直双管或加跨越管的形式,实现分户计量 要求。 由手增设分户计量设施,会改变原有的系统水力平衡和增加 户间传热,因此应对改造后系统进行全面水力平衡校核和供暖设 备容量供热负荷的校核,户间传热附加量不宜超过50%,主要 调节措施包括适当增加散热器面积、增加劳通管阻力或选用阻力 较低的温控阀、重新选配通管与散热器支路的组合、调整管 径等。

7.4.3北方一些城市大面积推行的既有建筑供暖系统热

7.4.4分散设置的空调装置或系统无论是安装还是使用均较灵

活,更加适合居民的生活习惯及用能特征,在既有住宅进行空 改造时优先推荐采用

7.4.5空调室外机的设置应考虑通风、冷凝水排放以及环境噪

声等技术要求,为了保证空调室外机的安装方便及达到良好的通 风、降温效果,空调安装时宜保证两侧各有不小于100mm的安 装空间,背面离墙宜有不小于150mm的进风距离,前方离百叶 窗宜有不小于100mm的出风距离。空调室内机应结合房间尺度 和家具的布置情况,考虑气流组织效果进行合理布置。

7.4.7原燃气室外立管一般未安装立管专用球阀,火灾发生时,

无法立即关闭燃气立管总管,因此改造后的室外燃气立管应者 性补偿器下游至进户前的管道安装立管专用球阀,为了保障管 安全可配置防尘锁阀。

7.4.9随着住宅燃气的普及,因用气不当、私自或不

除了采取针对性措施和加强安全用气的宣传教育外,还可在厨房 内安装燃气泄漏保护装置,以此提高用气的安全性。

宅底层踏步设置在楼梯间内部,这两种住宅在加装电梯时,可抬 高底层候梯厅的地面标高以防止雨水侵入,或在候梯厅出入口前 设置排水沟等挡水措施。

1.6.1既有任宅建筑中增太阳能热水系统或太阳能光伏系统, 由于集热器、储水箱、支架等带有一定的荷载,应由结构进行安 全性复核。太阳能系统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安装、清洁、维护、日 常保养和局部更换等需求,为其提供必要的安全便利措施。主体 结构在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等变形缝两侧会发生相对位移, 导致太阳能集热器破坏,所以太阳能集热器不宜跨越建筑变形 缝。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热水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设 计宜将所设置的太阳能集热器和光伏板作为建筑的组成元素,与 建筑整体有机结合,并做好相应的保温、隔热、隔声、防水及防 护等设计。太阳能集热器或光伏板布置不当会产生反光,干扰住 区环境,因此其设置应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光污染。 7.6.2选择空调冷热源应事先进行经济技术分析,以常规冷热 源系统作为参照进行全年能耗和运行费用比较,其中建筑空调冷 热负荷特点及分布规律是重要分析依据。地源热泵作为可再生能 源,可在经济技术合理时采用。 地源热泵系统与其他冷热源组成复合系统,可作为系统全年 冷热平衡、避免地下壤热堆积的方法,如与冷却塔、水冷冷水 机组、空气源热泵机组或其他冷热源设备组成复合式冷热源 然

7.6.2选择空调冷热源应事先进行经济技术分析,以常

源系统作为参照进行全年能耗和运行费用比较,其中建筑空调冷 热负荷特点及分布规律是重要分析依据。地源热泵作为可再生能 源,可在经济技术合理时采用。 地源热泵系统与其他冷热源组成复合系统,可作为系统全年 冷热平衡、避免地下王壤热堆积的方法,如与冷却塔、水冷冷水 机组、空气源热泵机组或其他冷热源设备组成复合式冷热源 系统。

8.1.2施工过程安全是施工组织需要考虑的最重要事项,影响

既有住宅改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因素比较多。在改造施工中,需 要注意出现以下情况时的居民搬迁问题: 1经安全性鉴定,主体结构的安全等级为C级或D级的; 2涉及抽墙、楼板大开洞等高风险的结构改动的: 3燃气设施老化严重或改造过程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 4施工过程中存在消防安全隐惠的; 5其他设计认为需要搬迁的。 同时,对已有结构病害也要注意是否出现恶化,如变形增 加、裂缝扩展、连接松动等,并且在施工期间要定期查看是否出 现新的异常现象。被改造建筑消防设施不完善或施工中需要进行 动火作业时,应制定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8.1.3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结合前期的检测或评估鉴定报告, 对住宅结构的严重缺陷进行核查,包括构件开裂、构件较天的变 形、连接松动等,也包括住户私自拆改原结构的情况,并将情况 及时上报。核查中也要注意给施工安全带来隐患的因素,如电 气、燃气设施受到影响等。 8.1.5绿色施工是建筑工程应倡导的发展方向,尤其在居民区 进行改造,更有现实意义。 有条件时,改造施工宜建立BIM建筑信息模型。基于建筑 信息模型(BIM)的施工管理更加高效,有助于提升工程质量以 及后续的改造和运行维护

备的进场和作业产生限制,因此需要事先查勘现场,有针对性地 制定施工组织方案

预制楼板大开洞情况。施工专项方案应对各过程工况的安全性进 行分析:临时支撑系统应进行严格的分析计算和设计,并应复核 承载支撑系统的原结构构件的安全:对可能引起连续倒塌风险的 墙体开洞或拆墙托换,应进行施工过程的监测和制定应急预案 开洞和拆墙托换的施工顺序一般遵照自上而下的顺序

应根据需要开展施工测量,确保新老部位的衔接准确无误DB34/T 3103-2018 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规程,如在 加装电梯时,对住宅既有平台的标高进行复核以确保电梯停层高 度的准确设置。施工单位应根据实测验收的记录编绘工图和资 料,作为鉴定工程质量和工程交付使用的依据。 82.7监测应中建设单位委托有咨质的单位进行

8.2.7监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8.3.1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规定的原则,对改造工程进行单位工程及其分部工程、分 项工程的划分。建筑工程的分部工程通常划分为地基与基础、主 本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屋面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建 筑电气、智能建筑、通风与空调、电梯等。结构加固工程应划分 为分部工程之一,并遵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进行子分部、分项和检验批的划分。 专项修结工程作为分部工程时,其子分部、分项和检验批的划分 宜遵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规定的原则执行,有地方标准的遵照地方标准执行。 22部和公项工积於收相关的国完得坛准主要右研体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5020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建 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建筑装饰装修 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暖通空 调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234、《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31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等。检验批可按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确立的原则 根据施工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和变形缝等 进行划分。专项修工程的验收参照上述规范执行,有地方标准 的遵照地方标准执行。 8.3.3设备、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对实行生 产许可证制度及国家强制认证的产品应具有相应的生产许可证 出厂合格证及相关技术文件。设备、材料、成品、半成品、配 件、器具等的规格、型号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产品技术 标准的规定。

8.3.3设备、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又

GB/T 51356-2019 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产许可证制度及国家强制认证的产品应具有相应的生产许可 出厂合格证及相关技术文件。设备、材料、成品、半成品、 件、器具等的规格、型号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产品手 标准的规定

8.3.5对于工程资料制作,相

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不少地方也有相关地方规定。 资料的归档更多按项目所在地有关规定执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