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1251-2017 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完整纯净高清正版)

GB 51251-2017 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完整纯净高清正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 51251-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5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4798
下载资源

GB 51251-2017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1251-2017 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完整纯净高清正版)

图10轴对称型烟羽流

图11阳台溢出型烟羽流

图12 窗口溢出型烟羽流

本条第2款,阳台溢出型烟羽流公式适用于Z<15m的情 形,当Z≥15m时,可参照美国消防工程师协会标准NFPA92 《StandardforSmokeControlSystem》(烟气控制系统标准)中相 关规定计算。 本条第3款,窗口型烟羽流公式适用于通风控制型火灾(即热 释放速率由流进室内的空气量控制的火灾)和可燃物产生的火焰 在窗口外燃烧的场景,并且仅适用于只有一个窗口的空间。 计算举例如下: (1)举例:轴对称型烟羽流。 某商业建筑含有一个三层共享空间,空间未设置喷淋系统,其 空间尺寸长、宽、高分别为30m、20m、15m,每层层高为5m,排烟 口设于空间顶部(其最近的边离墙大于0.5m),最大火灾热释放速 率为4MW,火源燃料面距地面高度1m。剖面示意图见图13,平 面示意图见图14。 热释放速率的对流部分:Q。=0.7Q=0.7X 4=2.8(MW)

GBT14173-93 平面钢闸门 技术条件= 2800(kW)

火焰极限高度: Z = 0.166Q/5 = 0.166 X 28002/5 = 3.97(m) 燃料面到烟层底部的高度:

因为Z>Z1,则烟羽流质量流量: M。=0.071Q/3Z5/3+0.0018Q。=60.31(kg/s) (2)举例:阳台溢出型烟羽流。 某一带有阳台的两层公共建筑,室内设有喷淋装置,每层层高 m,阳台开口=3m,燃料面距地面1m,至阳台下缘H,=7m,从 干口至阳台边沿的距离为6=2m。火灾热释放速率取Q二 .5MW,排烟口设于侧墙并且其最近的边离吊顶小于0.5m,则: 烟羽流扩散宽度:W=w十b=3±2=5(m)

从阳台下缘至烟层底部的最小清晰高度:ZB=1.6十0.1×8= 2. 4(m)

烟羽流质量流量:M。=0.36(QW²)1/3(Z十0.25H)=0.36>

(2500 X 5²)173(2. 4+ 0.25 X 7) = 59.29(kg/s) 4.6.12本条规定了烟气平均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的确定方法, 式(4.6.12)来源于美国消防工程师协会标准NFPA92《Standard forSmokeControlSystem》(烟气控制系统标准)。计算举例:以 第4.6.11条中的例1为例。 M。=0.071Q/3Z5/3+0.0018Q。=60.31(kg/s) 烟气平均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T=KQ./MCp= 2800/(60.31X1.01)=45.97(K) 4.6.13本条规定了排烟量的确定方法,公式来源于美国消防工 程师协会标准NFPA92《StandardforSmokeControlSystem》(烟 气控制系统标准)。排烟风机的风量选型除根据设计计算确定外, 还应考虑系统的泄漏量。 计算举例:以第4.6.11条中的例1为例。 M。=0.071Q/3Z5/3+0.0018Q。=60.31(kg/s) 烟气平均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

M。 = 0. 071Q:/3 Z5/3 + 0. 0018Q。 = 60. 31(kg/s)

V = M,T/p.T。= [60.31 ×(293.1 (1. 2 X 293. 15) = 58. 1(m3 /s)

4.6.14如果从一个排烟口排出太多的烟气,则会在烟层底部撕 开一个“洞”,使新鲜的冷空气卷吸进去,随烟气被排出,从而降低 了实际排烟量,见图15,因此本条规定了每个排烟口的最高临界 排烟量,公式选自NFPA92。其中排烟口的当量直径为4倍排烟 口有效截面积与截面周长之比。排烟口设置位置参考图见图16。 例如,矩形排烟口的当量直径宽高为α,6可用式(2)计算:

图15·排烟口的最高临界排烟量示意

图16排烟口设置位置参考图

4.6.15自然排烟系统是利用火灾热烟气的浮力作为排烟动力, 其排烟口的排放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烟气的厚度和温度,自然 排烟系统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推荐采用比较成熟的英国防火设计 规范的计算公式。 计算举例:以第4.6.11条中的例1为例,现采用自然排烟系 统进行设计,自然补风。环境温度为20℃,空气密度为1.2kg/m²。 热释放速率的对流部分:

A.C, = M T+(AC/A.C)TT。 = 35.6(m²) 2gdp△TTo Po

5.1.1本条规定了防烟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一般情况下,选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启动防烟系统。防烟系统的工作启动,需 要先期的火灾判定,火灾的判定一般是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 逻辑设定,探测器工作后,确认火灾应该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 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相关要求。 5.1.2本条对加压送风机和常闭加压送风口的控制方式做出更 明确的规定。加压送风机是送风系统工作的“心脏”,必须具备多 种方式可以启动,除接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信号联动启动外,还应 能独立控制,不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故障因素的影响。本条是强 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5.1.3由于防烟系统的可靠运行将直接影响到人员安全疏散,火

明确的规定。加压送风机是送风系统工作的“心脏”,必须具备 种方式可以启动,除接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信号联动启动外,还 能独立控制,不受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故障因素的影响。本条是 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北小出 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5.1.3由于防烟系统的可靠运行将直接影响到人员安全疏散,火 灾时按设计要求准确开启着火层及其上下层送风口,既符合防烟需 要也能避免系统出现超压现象。本条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5.1.3由于防烟系统的可靠运行将直接影响到人员安全疏散,

灾时按设计要求准确开启着火层及其上下层送风口,既符合防烟 要也能避免系统出现超压现象。本条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5.1.4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置测压装置,既可作为系统运作的

息掌控,又可作为超压后启动余压阀、风压调节措施的动作信号 由于疏散门的方向是朝疏散方向开启,而加压送风作用方向与 散方向恰好相反。若风压过高则会引起开门困难,甚至不能打 门,影响疏散。

5.1.5防烟系统设施动作反馈信号至消防控制室是为了方便消

2.1本条规定了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在一般情况下优先 112

采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启动排烟系统。排烟系统的工 动,需要前期的火灾判定,火灾的判定一般是根据火灾自动报 统的逻辑设定,探测器工作后,确认火灾应该符合现行国家,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相关要求。

采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启动排烟系统。排烟系统的工作启 动,需要前期的火灾判定,火灾的判定一般是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 统的逻辑设定,探测器工作后,确认火灾应该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的相关要求。 5.2.2本条对排烟风机及其补风机的控制方式做出了更明确的 规定,要求系统风机除就地启动和火灾报警系统联动启动外,还应 其有消防控制室内直接控制启动和系统中任一排烟阀(口)开启后 联动启动,自的是确保排烟系统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系统的 可靠性。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5.2.3本条对常闭排烟阀(口)的启动等进行规定是为了系统及 时反应动作,保证人员蔬散的需要。具体要求如下:机械排烟系统 中的常团排烟阀(口)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开启功能和就 地开启的手动装置,并与排烟风机联动。当火灾确认后,火灾报警 系统应在15s内联动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排烟阀(口)、排烟风机 和补风设施。同时为了防止烟气受到通风空调系统的干扰,确保 在火灾发生时,烟气能迅速得到控制和排放,不向非火灾区域蔓 延、扩散,要求在30s内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 5.2.4本标准明确规定发生火灾时只对着火的防烟分区进行排 烟。本条规定了火灾确认后,排烟区与非排烟区排烟阀(口)所处 的状态。为保证排烟效果,对担负两个及两个以上防烟分区的排 烟系统宜采用漏风量小的高气密性的排烟阀,非排烟区的排烟阀 (口)处于关闭状态,既有利于减少对排烟区的干扰和分流,防止烟 气被引入非着火区,文可保证非排烟区的空间气体压力略高于排 烟区的压力,更好地防止烟气的蔓延。 5.2.5本标准对活动挡烟垂壁、自动排烟窗的启动进行规定,也 是为了确保系统的有效、及时和可靠,与常闭排烟阀(口)一样,要 求活动挡烟垂壁、自动排烟窗应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和就 地手动启动功能,当火灾确认后,为了及时形成储烟仓,要求火灾 自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联动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活动挡烟垂 ·113·

2.2本条对排烟风机及其补风机的控制方式做出了更明确的 定,要求系统风机除就地启动和火灾报警系统联动启动外,还应 有消防控制室内直接控制启动和系统中任一排烟阀(口)开启后 动启动,目的是确保排烟系统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系统的 [靠性。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具有消防控制室内直接控制启动和系统中任一排烟阀(口)开启后 联动启动,目的是确保排烟系统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系统的 可靠性。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5.2.3本条对常闭排烟阀(口)的启动等进行规定是为了系统及 时反应动作,保证人员蔬散的需要。具体要求如下:机械排烟系统 中的常团排烟阀(口)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开后启功能和就 地开启的手动装置,并与排烟风机联动。当火灾确认后,火灾报警 系统应在15s内联动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排烟阀(口)、排烟风机 和补风设施。同时为了防止烟气受到通风空调系统的干扰,确保 在火灾发生时,烟气能迅速得到控制和排放,不向非火灾区域蔓 延、扩散,要求在30s内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 5.2.4本标准明确规定发生火灾时只对着火的防烟分区进行排 烟。本条规定了火灾确认后,排烟区与非排烟区排烟阀(口)所处 的状态。为保证排烟效果,对担负两个及两个以上防烟分区的拥

5.2.3本条对常闭排烟阀(口)的启动等进行规定是为了系统及

反应动作,保证人员疏散的需要。具体要求如下:机械排烟系统 的常闭排烟阀(口)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开启功能和就 开启的手动装置,并与排烟风机联动。当火灾确认后,火灾报警 统应在15s内联动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排烟阀(口)、排烟风机 补风设施。同时为了防止烟气受到通风空调系统的干扰,确保 火灾发生时,烟气能迅速得到控制和排放,不向非火灾区域蔓 、扩散,要求在30s内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

5.2.4本标准明确规定发生火灾时只对着火的防烟分区进

5.2.5本标准对活动挡烟垂壁、自动排烟窗的启动进行规定

为了确保系统的有效、及时和可靠,与常闭排烟阀(口)一样,要 活动挡烟垂壁、自动排烟窗应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和就 手动启动功能,当火灾确认后,为了及时形成储烟仓,要求火灾 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联动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活动挡烟垂

壁,同时为保证排烟面积的到位,要求在60s内或小于烟气充满 烟仓的时间内开启完毕自动排烟窗

广,为了将烟气层控制在设计清晰高度以上,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故要求排烟窗应在烟气层未充满储烟仓前及时开启,且根据火: 烟气的特性对温控释放温度做出要求。烟气充满储烟仓的时间 参照NFPA92等标准规范中的相应公式进行计算,

5.2.7排烟系统设施动作反馈信号至消防控制室是为了方便

6.1.1本条根据防排烟系统的特点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了 划分。

6.1.2本条规定了系统施工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6.1.3本条对施工企业的资质、质量管理要求做出规定,强调施 工企业的资质与工程等级相对应,确保施工质量。 6.1.4本条具体规定了系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方面

6.1.2本条规定了系统施工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6.2.1风管板材的厚度以满足系统的功能需要为前提的,本条从 保证风管质量的角度出发,对常用的钢板风管的最低厚度进行了 规定;在一些场所需要采用特殊要求的风管,则应根据设计的要求 选择达到相应耐火极限。风管的材质、厚度、耐火性能等应与国家 市场准入要求的文件内容一致。 6.2.2~6.2.6强调风管部件、风机、活动挡烟垂壁、自动排烟窗 进场应检验的内容。部件动作性能、驱动装置和活动挡烟垂壁、自 动排烟窗的驱动装置应着重检验其可靠性。各进场部件、设备的 质量、技术资料应齐全,其生产厂家、产品名称、系列型号应与国家 市场准入要求的文件一致,以消除质量隐患。

6.3.1、6.3.2这两条规定了金属风管、非金属风管制作和连接的 基本要求。风管、风道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管、风道由于结 构的原因,少量漏风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过量的漏风

则会影响整个系统功能的实现,因此提高风管、风道的加工和制作 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当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进行隔热,条文规定了材料的种类及厚度的要求,以达到隔热的 效果。

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保证防排烟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强度的 检测主要检查耐压能力,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性能。条文中对 不同系统类别及功能风管的充许漏风量进行了明确规定,充许漏 风量是指在系统工作压力条件下,系统风管的单位表面积在单位 时间内允许空气泄漏的最大数量。这个检验方法与国际通用标准 相一致。

6.3.4本条对风管系统安装中的基本质量验收要求做出了规定, 6.3.5本条规定了风管系统安装后,应进行严密性检测。

6.3.4本条对风管系统安装中的基本质量验收要求做出了规定。

6.4.1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的安装方向、位置会影响动作功能的 正常发挥,因此要正确。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离墙越远,则 对穿越墙的管道耐火性能要求越高,阀门功能作用越差,因此条文 予以要求。设置独立支、吊架保证阀门的稳定性,确保动作性能。 设明显标识是为了方便维护管理。

6.4.2本条对送风阀(口)、排烟阀(口)的安装要求做出规定。

了防止火灾时烟气被吸引至排烟阀(口)周围而将附近可燃物高温 辐射起火,条文规定了其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m的距离。 6.4.3本条规定了常闭送风口、排烟阀(口)手动操作装置的安装 质量及位置要求。在有些情况下,常闭送风口,特别是排烟阀(口) 安装在建筑空间的上部,不便于日常维护、检修,火灾时的特殊情 况下到阀体上应急手动操作更是不可能,因此应将常闭送风口、排 烟阀(口)的手动操作装置安装在明显可见、距楼地面1.3m~

了防止火灾时烟气被吸引至排烟阀(口)周围而将附近可燃物高 辐射起火,条文规定了其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m的距离。

1.5m间便于操作的位置,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方便日常维护 检修。

6.4.4本条规定了挡烟垂壁的安装质量要求。活动挡烟垂

火灾时根据控制信号自动下垂,将烟气围在一定的区域内,以确保 防烟分区划分的有效性,因此要保证其严密性。

6.5.1本条强调排烟风机的出风口与加压送风机进口之间的安 装间距,保证送风机进口不被污染

定,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风机的维护保养。

6.5.3防排烟风机是特定情况下的应急设备,发生火灾紧

况,并不需要考虑设备运行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而减振装置大 部分采用橡胶、弹簧或两者的组合,当设备在高温下运行时,橡胶 会变形溶化、弹簧会失去弹性或性能变差,影响排烟风机可靠的运 行,因此安装排烟风机时不宜设减振装置。若与通风空调系统合 用风机时,也不应选用橡胶或含有橡胶减振装置。 6.5.4本条规定了吊装风机的支、吊架应按其荷载和使用场合进 行选用,并应符合设计和设备文件的要求,以保证安装稳定、可靠 6.5.5本条对风机转动件的外露部位、直通大气的进、出风口的

7.1.1本条规定系统调试的必要顺序,有利于调试工作顺利、全 面、有效地开展。 7.1.2本条对应用于防排烟系统调试的仪器、仪表性能及精度要 求做出规定。 7.1.3本条规定调试各参与单位的职责、分工,有助于工程管理 和系统质量验收。 7.1.4本条规定了系统调试必须编制调试方案。系统调试是 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系统功能的实现和性能 参数。编制调试方案可指导调试人员按规定的程序、正确的方法 进行调试,也有利于监理人员对调试过程的监督。 7.1.5本条规定系统调试的两个内容。单机调试是单个部件、设 备动作功能和性能参数的检测和调整,联动调试是对系统的整体 功能进行检测和调整。

7.1.5本条规定系统调试的两个内容。单机调试是单个部件、 备动作功能和性能参数的检测和调整,联动调试是对系统的整 功能进行检测和调整。

7.2.1~7.2.4本标准对系统中运用的主要部件单机调试的内容 及应达到的功能做出规定。对防火阀、排烟防火阀、常闭送风口、 排烟阀(口)、自动排烟窗和活动档烟垂壁的执行机构进行手动开 启及复位的试验,是考虑到当前我国防排烟系统阀门安装质量和 阀门本身可靠性方面尚存在各种问题。因此通过调试时手动开启 及复位试验,能及时发现系统安装及产品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并及 时排除,以保证系统能可靠、正常地工作。动作信号的反馈是为了 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能掌握系统各部件的工作状态,为正确操作

系统作判断。 7.2.5本条规定送风机、排烟风机能够正常运转2.0h,无异常声 响。本条规定了送风机、排烟风机风量的要求应与铭牌相符。由 于风机的选型是根据系统本身要求的性能参数所决定,而安装位 置、安装方式又对风机的性能参数影响很大,如果实测风机风量风 压与铭牌标定值或设计要求相差很大,就很难使该正压送风系统 或排烟系统达到规范要求,需对系统风机的安装或选型做出调整。 风机风量和风压的测定可使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定时测定 截面位置和测定截面内测点位置要选得合适,因其将会直接影响 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测定风管内的风量和风压时,应 选择气流比较均匀稳定的部位,一般选在直管段,尽可能选择远离 调节阀门、弯头、三通以及送、排风口处。测定风机时,应尽可能使 测定断面位于风机的人口和出口处,或者在离风机人口处1.5D 处和离风机出口处2.5D处(D为风机入口或出口处风管直径或 当量直径),如果在距离风机入口或出口处较远时,风机的全压应 为吸入段测得的全压和压出段测得的全压之和再增加测定断面距 风机入口和出口之间的阻力损失值(包括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 为了求得风管断面内的平均流速和全压值,需求出断面上各 点的流速和全压值,然后取其平均值。对于风管断面测点的选取: 应根据不同风管分别决定。对于矩形风管,应将矩形断面划分成 若十相等的小截面,且使这些小截面尽可能近正方形,每个断面的 小截面数自不得少于9个,然后将每个小截面的中心作为测点 如图17所示。对于圆形风管,应将圆形截面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 的同心圆环,在每个圆环上布置4个测点且使4个测点位于互相垂 直的两条直径上,如图18所示。所划分圆环的数目可按表4选用。

表4圆形管道环数划分推荐表

测点距风管的距离(图18)按式(3)计算:

式中:R——风管的半径(m)

式中:R风管的半径(m); Rn一从风管中心到第

图17矩形风管测点布置图

图18圆形风管测点布置图

n一一自风管中心算起测点的顺序号(即圆环顺序号); m一一风管划分的圆环数。 风机的全压、静压和动压一般可采用毕托管和微压计进行测 定。测定时,将毕托管的全压接头与压力计的一端连接,压力计的 读数即为该测点的全压值,把静压头与压力计的一端连接,压力计 的读数即为该测点的静压值,全压与静压之差即为该测点的动 压值。 用U形管压力计进行测定时,其连接方法如图19所示。用 毕托管与倾斜式微压计测定风压,如图20和图21所示

图19用U形管压力计测定风压 1一静压;2一全压:3一动压

20吸入段毕托管与倾斜式微压计的

1一全负压:2一静负压:3一动压

如果使用微压计进行测定时,将毕托管的全压接头和微压计 的“十”(或正压接头)相连,所测数据即为该点的全压值。将毕托 管的静压接头与微压计的“十”(正压接头)相连,所测数据即为该

图21压出段毕托管与倾斜式微压计的连接方法 1一全正压:2一静正压:3一动压

点的静压值。如果将毕托管的全压接头和静压接头分别与微压计 的“十”(正压)接头和一”(负压)接头相连,则所测出的数值即为 该测点的动压值。 测定断面的平均全压、静压可按式(4)计算:

式中:H1,H2,,H,—一测定断面各测点的全压或静压值(Pa)。 测定断面的平均动压计算: 当各测点的动压值相差不太大时,其平均动压可按这些测定 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见式(5):

Hd, +Hd, +...+Ha Hd= n

在对风管某一断面进行动压测定时,有时会出现某些测点值 为负值或零的情况。如果测定仪器无异常现象时,则通过该断面 的流量还是存在的,因此在计算平均动压值时,可将负值做零数来 计算,但测点数应包括测点数为零和负值的全部测点。 对于风机出、入口处空气流速的测定,可使用风速仪(常用风

速仪有叶轮风速仪、热球风速仪、转杯式风速仪);也可以使用毕托 管配微压计测定其动压值来计算。 如果已知测定断面的平均动压,平均风速可按式(6)计算:

式中:g——重力加速度,g=9.81m/s²; 一空气的重度(N/m3); Ha一所测断面的平均动压值(Pa)。 在常温条件下(20℃),通常取=1N/m²,于是可将上式写成 如式(7)形式:

= 4. 04 /Ha

有时为了简化计算,节省时间,快速方便,知道平均动压力。 后,可由动压风速换算表直接查出平均风速值。动压换算表在有 关的空调设计手册中均有。 在风速测定(或求出后)便可利用式(8)求出风机的风量:

式中:Q一风量(m3 /h); F一风管断面积(m²); U一所测断面的平均风速(m/s)。 风机的平均风量可由式(9)确定: Q= (Qx+Q,) /2 式中:Qx一风机吸人端所测得的风量(m/h); Q,一一风机压出端所测得风量(m/h)。 7.2.6本条规定了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调试中测试各相应 性能参数应达到设计要求,若各相应部位的余压值出现低于 于设计标准要求,均应采取措施做出调整。测试应分上、中、 点进行。

式中:Q风量(m²/h); F—风管断面积(m²); u一一所测断面的平均风速(m/s)。 风机的平均风量可由式(9)确定:

Q一一风机压出端所测得风量(m3/h)。 7.2.6本条规定了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调试中测试各相应部位 性能参数应达到设计要求,若各相应部位的余压值出现低于或高 于设计标准要求,均应采取措施做出调整。测试应分上、中、下多 点进行。 送风口处的风速测试可采用风速仪(常用风速仪有叶轮风速

仪、热球风速仪、转杯式风速仪等),测试时应按要求将风口截面划 分若干相等接近正方形的小截面,进行多点测量,求其平均风 速值。 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 余压值的测试宜使用补偿式微压计进行测量,以确保测量值的准 确。测量时,将微压计放置在被测试区域内,微压计的“一”端接橡 皮管,把橡皮管的另一端经门缝(或其他方式)拉出室外与大气相 通,从微压计上读取被测区域内的静压值,即是所保持的余压值。 也可将微压计放置在被测区域外与大气相通,微压计的“十”端接 橡皮管,将橡皮管另一端拉入被测区域进行测量。 7.2.7本条规定了在机械排烟系统调试中,测试排烟口风速、风 机排烟量及补风系统各性能参数,以检测设备选型及施工安装质 量应达到的设计要求。

7.3.1~7.3.4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机械排烟系统、 自动排烟窗和活动挡烟垂壁的联动要求。一旦发生火灾,火灾自 动报警系统应能联动送风机、送风口、排烟风机、排烟口、自动排烟 窗和活动挡烟垂壁等设备动作,以保证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和排烟 系统的正常运行。

8.1.1系统峻工验收是对系统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全面检查,主要

3.1.1系统竣工验收是对系统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全面检查,主要 是针对系统设计内容进行检查和必要的性能测试。本条为强制性 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8.1.4本条规定了防排烟系统竣工验收前,申请单位应提交的技 术文件。完整的技术资料是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实施有 效监督的基础,也是竣工验收时对系统的质量做出合理评价的依 据,同时也便于用户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8.2.1本条规定了防排烟系统外观检查项目和质量标准。 8.2.2本条规定了防排烟系统主要设备、部件的手动功能检查要 求。手动功能是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能保证在火灾自动报警系 统故障、联动功能失效的情况下启动系统运行,确保系统功能发挥 作用。 8.2.3本条规定了防排烟系统设备联动功能检查要求。联动控 制有利于迅速防止火灾烟气蔓延和人员的安全疏散。 8.2.4~8.2.6这几条规定了自然通风、自然排烟、机械防烟、机 械排烟及系统补风的性能参数检查的部位及应达到的要求,这些 部位的性能参数要求在系统设计中已做表述,不再赞述。测试方 法可参照本标准第7.2.5条、第7.2.6条。 8.2.7本条规定了验收的判定条件。工程质量是所有防烟和排 烟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文能及时投入使用, 所以规定了主控项目不允许出现A类不合格。

8.2.1本条规定了防排烟系统外观检查项目和质量标准。 8.2.2本条规定了防排烟系统主要设备、部件的手动功能检查要 求。手动功能是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能保证在火灾自动报警系 统故障、联动功能失效的情况下启动系统运行,确保系统功能发挥 作用。 联动坛

8.2.7本条规定了验收的判定条件。工程质量是所有防烟和

本条明确了日常维护管理要做的工作JTG/T 5190-2019 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应按本标准附录G的要求 进行。

9.0.2维护管理人员承担了系统可靠运行的职责,只有熟悉和拿 握防排烟系统原理、性能操作流程的专业人员才能正确管理、操作 检测等。因此承担这项工作的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9.0.3防排烟风机、活动挡烟垂壁、自动排烟窗是防排烟的关键 设备,每季度应定期进行动作、功能检测,保证发生火灾时的正常 启动、运行,发挥作用。

设备,每季度应定期进行动作、功能检测,保证发生火灾时的正 启动、运行,发挥作用。

9.0.4防火阀、防排烟阀门是系统中的功能部件,应使每个阀

任何时候都处于正常状态。由于阀门安装后不经常动作JTS 235-2016 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因此 定每半年对系统内的所有阀门进行一次自动和手动启动试验,! 检测其动作的可靠性。

响,其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为保证系统达到当初设计要求,需要 进行联动试验及性能检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以保证整个防 烟、排烟系统的使用功能可靠,在火灾发生时能真正起到作用。但 防烟、排烟系统的联动实验属于大型检测,耗费人力物力巨大,综 合系统整体失效概率等因素考虑,规定为一年至少一次联动测试。 9.0.6温控释放装置和易熔片属于易耗品,应有一定数量的备用 件,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9.0.7无机玻璃钢材质易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性能可能会发 生变化。为保证系统达到当初设计要求,规定每年对风管质量进 行检查,以便发现问题

统书号:155182·0246 定 价:52.00元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