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681-2011 机械工业厂房建筑设计规范

GB50681-2011 机械工业厂房建筑设计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4.5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598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681-2011 机械工业厂房建筑设计规范

灰层的开裂,不同材料交界处应附加一定宽度的耐碱涂塑玻璃纤 维网格布。采用耐碱涂塑玻璃纤维网格布,是为了避免水泥砂浆 中的碱性化学物质腐蚀玻璃纤维网格布,降低玻璃纤维网格布的 寿命。

9.2.4条文所述用房因常年有人工作,为了满足其使用切能及坏

9.2.5有防爆要求的厂房及站房内墙粉刷,阴阳角做成圆

用,使墙体上的预理件或结构内配筋锈蚀,使锈水流尚污染墙面, 即不美观又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采取保温隔汽措施和外墙内表 面做防水砂浆或其他防水材料饰面,使墙体具有足够的热阻和抗 渗性能,以减少或避免此类现象的产生。

9.2.8由于非水泥砂浆粉刷的阳角容易碰破DB11/T 646.1-2016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则.pdf,影响美

命,所以条文规定人体及货物易于接触的距楼,地面2m高的范围 内应做护角。

9.3.1由于单层机械厂房钢筋混凝土屋面梁、架及屋面板多为预 制,表面较光滑且距地面高度较大,如做抹灰需搭满堂脚手架,施 工不便,又不经济,且抹灰与否从使用需要和远距离对视觉的影响 都不大,故单层厂房钢筋混凝土屋面梁、架及屋面板底可不抹灰, 但应嵌缝喷白。

9.3.2为了避免顶棚下表面凝结水或空气中水蒸气外

上部房间的使用,同时为了避免顶棚表面凝结水滴落到人体或设 备上,作本条规定。

9.3.3大面积吊顶厂房或站房的吊顶上方往往隐藏较多管线和 设施,需要检修,从经济角度考虑,吊顶空间不宜过高,因此,当吊 顶空间有限不能进入检修时,宜采用便于拆卸的装配式吊顶,或在 经常需要检修部位设检修口。

9.3.3大面积吊顶厂房或站房的吊顶上方往往隐藏较多管线和

9.3.5从防火安全和方便检修、管理角度考虑制定

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多、性能各异,胶粘剂有溶剂型、水乳型、单组分、多组分等,各类不 同的卷材、涂料都应有与之配套的胶粘剂及其他辅助材料。不同 种类卷材、涂料的配套材料不宜相互混用,否则有可能发生腐蚀侵 害或达不到粘结质量标准。为确保地下工程防水质量,在外围形 成封闭的防水层,防水材料复合设防时,防水材料的材质及密封材 科应具有相容性,与基层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 10.0.5工程实践证明,地下工程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是防水质 量的重要保证,除地基应夯实和地下工程的各种缝、后浇带、穿墙 管(盒)、预埋件、预留通道接头、桩头、孔口、坑、池等细部构造应加 强防水措施外,有地下工程的建筑,还应做宽度不小于800mm的 混凝土散水和地下工程外侧防水层应采取保护措施。另外,应保 证地下工程外侧宽800mm范围内回填土的质量,因密实的回填 是地下工程防水的一道重要防线,而松散的回填土不仅起不到防 水作用,还使得回填区成为一个积水区,长期腐蚀侵害地下工程外 侧的防水层,造成渗漏隐患。确保回填土密实与土质、夯实方法关 系密切,因此对土质和夯实方法也相应提出了严格要求。

11.1.1厂房体型复杂对排除腐蚀性气体不利,在满足生产、检修 要求和有利于减轻腐蚀的前提下,建筑宜采用开式或半开式 如采用多层厂房以不超过3层为宜。同时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 有效的技术措施可以满足通风要求时,亦允许采用多跨的厂房形式。

11.1.2由于厂房内产生或使用腐蚀性溶液和气体及粉生

装置对邻近建筑物及内部设备,尤其对精密仪表和有洁净要求的 地段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厂房总图布置及厂房内各房间平面布置 时要注意通风排气或控制粉尘排放,以减少有害气体或粉尘对人 及产品的影响。 11.1.4生产或储存腐蚀性介质的设备按介质分类集中布置,便 于设防和管理。厂房内地沟易被腐蚀性液体浸蚀,构造处理较复

11.1.4生产或储存腐蚀性介质的设备按介质分类集中布置,便

于设防和管理。厂房内地沟易被腐蚀性液体浸蚀,构造处理较复 杂,因此在该类厂房内应避免敷设。凡穿越防腐蚀层的管道、套 管、预留孔、预埋件均应预先埋置或留设,主要便于防护处理,加强 整体防腐蚀效能。

11.1.5、11.1.6这两条是从确保使用安全而作出的

11.2承重及围护结构

重构件宜选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

L. 许出现在有腐蚀性的厂房设计中,但对钢结构构件及杆件形式有 相应要求。钢柱柱脚应置于混凝土基础上,不应采用钢柱插入地 下再包裹混凝土的做法。因钢柱于地上、地下形成阴阳极,雨季环 境温度高或积水时,电化学腐蚀严重。 另外,室内外地坪常因排水不畅积水,使钢柱脚锈蚀,所以本 规范规定钢柱基础顶面应高出地面不应小于300mm。 薄壁型钢壁较薄,稍有腐蚀对承载力影响较大:格构式结构杆 件截面较小,缀条、缀板较多,表面积大,不利于防腐,所以重要受 力构件不应采用。

11.2.4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和防

腐蚀要求,在腐蚀条件下,为提高砌体的耐久性,本规范推荐采用 保证一定强度等级的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及混凝土小型空心 砌块和砌筑砂浆。因烧结多孔砖空洞率达25%以上,且孔的尺寸 小,数量多,孔洞增加了与腐蚀性介质接触的表面积,在强、中腐蚀 性条件下不充许使用。 混合砂浆含有石灰,对防腐蚀不利,不应采用

11.2.9推拉门、金属卷帘门、提开门或悬挂式折叠门,其金属零

的雨水漫流而腐蚀建筑物的墙面。调查表明,生产过程中散发腐 蚀性粉尘的建筑物屋面设置女儿墙后,容易在女儿墙处大量积聚 粉尘,且不易排除,反而加重建筑的腐蚀性,故规定不宜设置女儿 墙。

11.3 地面和楼面

11.3.1 防腐蚀地面、楼面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腐蚀作用、物理机械

作用以及技术经济等各种因素。介质的品种、浓度、温度、作用量 等腐蚀作用是设计的重要因素,是指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腐蚀性介 质的滴溅作用。正常生产中腐蚀性介质滴溅有下列几种情况:① 设备、管线、阀门、法兰及泵类的盘根等处,由于有时密闭不严和垫 圈、填函腐蚀后所产生的滴溅②带有腐蚀性介质的物体,在搬运 中产生滴溅,如电镀车间的物体,常用起重机从一个槽子吊到另 个槽子里;③设备检修时,也常有腐蚀性液体对楼面、地面的腐蚀 作用。 地面、楼面面层材料,应根据腐蚀性介质作用的条件、各种不 同介质作用下在耐腐蚀性能和技术经济方面综合考虑后,分别采 用不同的耐腐蚀材料;选用这些材料时,应满足温度、物理机械作 用的要求。 , 滴溅到楼面、地面上的介质,其温度一般为常温。虽然有的介 质温度较高,但滴溅量不大时,落到地面后很快就会降至常温。若 经常有温度较高的腐蚀性介质作用时,则面层材料的选择应满足 使用温度的要求。 物理机械作用是指正常生产过程中,设备安装、检修以及车辆 运输等对楼面、地面所产生的摩擦、冲击、压力等作用。 防腐蚀楼、地面与墙、柱的交接处应做耐腐蚀踢脚板,以避免 府饰灶全质沉本垃处滚人地下

11.3.6有腐蚀性介质作用的地面,其垫层应比一般工

出较高的要求。混凝土垫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防腐蚀面层 的使用效果。本条对各部位混凝土垫层的强度及厚度提出了相应 要求。

以防止楼面、地面的腐蚀性液体对钢构件下部的腐蚀。 11.3.8为了防止腐蚀性液体的扩散或向下层的溢流,所有孔洞 周边应设挡水。一般情况下,孔洞边缘的挡水高度为150mm便 可满足使用要求。

介质作用情况决定的。例如:部分地面、楼面有酸类介质作用选用 厂水玻璃类等耐酸材料,另一部分地面、楼面没有腐蚀性介质作用 选用了普通水泥砂浆等非耐酸材料,就应用挡水分隔,否则酸性介 质流到水泥砂浆面层上产生腐蚀破坏。不同材料及室内外交界处 的挡水也不应太高。因此,挡水的高度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规 范不作硬性规定。

11.3.11地沟或地坑的坡度,应既能迅速排除侵蚀污水,文不致

11.3.11地沟或地坑的坡度,应既能迅速排除侵蚀污水, 因地沟较长、两端高差过天,给工程带来困难和提高造价,! 坡度作了规定。

11。3.12排水沟和集水坑的面层材料一般与地面一致,因腐蚀性

11.3.12排水沟和集水坑的面层

液体从地面排入,其性质与地面大多数是二致的。但是,排水沟和 集水坑有液态介质长期作用且有泥砂等沉积需要清理,易发生机 械磨损,其使用条件比地面更为恶劣,为了提高其抗渗性,应设置 隔离层,且隔离层还应与地面隔离层连成整体。为了保护不设隔 离层的地面不受侵蚀,规定当地面无隔离层时,排水沟的隔离层应 伸人地面面层,其宽度不应小于300mm。 11。3。13排水沟采用明构是为了便于清理。加盖板是安全及生

11.3.13排水沟采用明构是为了便于清理。加盖板是安全及生 产操作的需求。

1.4。1近儿年来,许多科研,生产部门研制出不少防腐蚀涂料的 新品种,经工程应用,都有较好的防腐蚀效果。比如互穿网络型聚 合物、环氧防腐涂料系列、氯化橡胶防腐涂料系列、氯磺化聚乙烯

防腐涂料系列、聚氨酯涂料系列、烯酸树脂涂料、醇酸树脂涂料等, 应根据各部位对耐酸、耐碱、耐盐、耐水、耐候、与基层的附着力以 及室内外特点等要求选择相应的防腐蚀涂料,既避免由于防腐蚀 涂料选择不当造成经济损失,又能发挥材料的特点,确保使用安 全。

候的侵蚀,容易使得室外的防腐蚀涂料发生腐蚀、起皮、脱落等现 象,影响使用寿命。所以规定耐腐蚀涂料用于室外时,应采用耐候 性、耐久性好的涂料

12.0.4电离辐射室建筑设计

12电离辐射照射室的设置在总体布局时,应逻寸!

护原则是尽量有利于辐射屏蔽设计和避开人流,降低对公众的辐 照水平。 3高能X射线及高活度的放射性核素工作室不应设在车间 内。据调查了解,过去不少工厂曾采用大厂房内套小室的布局,既 占用了车间有效生产场地,又由于防护处理不当,散漏射线的辐射 影响相当严重,车间内邻近的生产作业区超剂量当量限值的现象 甚为普遍,将照射室单独设置,布置在室外,可以增加安全系数或 提高剂量限值的控制水平。周围设置防护检测区易形成封闭作业 区,可减少对周围行人的不必要辐射,同时有利于减薄辐射屏蔽层 防护厚度,降低工程造价,对高能X射线辐照室的经济效益尤为 显著,也便于对周围环境辐射水平的监测,以限制随机效应的发 生。 4辐射照射室X射机管电压大于或等于300kV时布置在主 厂房外部,既可避免大车间套小室布局的弊病,又避开了车间高密 集人流。照射室与车间连布置,有利于受照工件的运输,避免露 天作业,在寒冷地区更为有利。照射室在车间内或与车间毗连,其 物体运输大门直接朝向车间,运输轨道的接头、门缝间隙等处散漏 射线的剂量较高,屏蔽防护处理不易严密,极易对车间造成直接影 响,而前室的设置有利于射线的衰减,必要时还可设置双重防护 订 5辐射照射室X射机管电压小于300kV时,布置在多层厂 房底层的端部,易解决安全防护问题。控制室、暗室等辅助用房应 保证有良好的工作条件,同时对X射线胶片的存放、暗室的通风 等均有利。所以,上述房间应布置在照射室的非主照射方向外侧, 6过去的设计中有不少照射室曾采用无顶式,仅设置四周的 防护结构,结果在较远的区域、起重机驾驶室等处出现高辐射剂量 区。究其原因,是防护设计中只注意四周屏蔽效果,而忽视了空间 大气回照散射,即使照射室加了屋面,如仍未考虑足够厚度的防护 层,也会产生远区超剂量的高辐射情况。所以,照射室要求设置

定厚度的钢筋混凝土顶棚。 7实践证明,照射室与其他工作室分开,并采用迷宫式通道,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能降低射线对操作人员的辐射随机效应,即使 门缝有射线泄露,经过迷宫墙体的多次漫反射,其能量和强度大为 减弱。 8电离辐射照射室防护门屏蔽厚度与屏蔽墙体的防护厚度 等效,均应按照一次射线考虑防护门的厚度。

12.0.5本条是电离辐射室屏蔽材料选择要求。

1辐射的防护材料很多,如土壤、岩石、砖、混凝王、重晶石、 铁、铅等均可使用。根据辐射源的能量和应用场合选用,一般说原 子序数越大,密度越高,对射线吸收能力越强。对于高能辐射照射 室,混凝土材料更为适宜,若采用砖砌的屏蔽体,难以确保砖缝灰 浆饱满无缝隙,密实性很难保证。 2铅的密度较大,价格较贵,作为大面积的防护墙屏蔽体很 不经济,故不宜采用,只用作防护门和防护挡板。 3普通钢筋混凝土作为防护墙和顶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 级不应太低,水泥用量太少混凝土的密实性差,射线容易泄露。普 通硅酸盐水泥比其他种类的水泥收缩性小些

2.0.6本条是围护结构构造

1为确保安全及屏蔽体的有效防护,电离辐射室应为完整无 缝的封闭整体结构。 2辐射照射室屏蔽体整体性强,施工中应采用合理的混凝土 级配,严格施工操作,尽量不留施工缝。当屏蔽体体积较大时,要 合理安排施工缝的位置,使混凝土成为一个整体。如施工缝可采 取留口、错口或嵌铅板。 3本款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屏蔽体的有效防护,避免射线 直接辐射,经过U形的弯曲,使散漏射线经过几次折射而衰减,达 到防护效果。 4、5这两款规定是从保证辐射照射室屏蔽体的整体性和有

效的防护效果制定的。 6门墙间缝隙及门体的有效覆盖宽度,能确保散漏射线在经 过门缝时经多次折射而衰减,起到“迷宫”作用。门墙间缝与门 体有效搭接宽度的关系,经验值至少为1:15,但对高能辐射应经 过理论估算后确定为宜。 7防护铅板门设计为辐射屏蔽防护中的一项主要环节,其厚 度应经计算确定;门体铅板的固定不得使用焊接方式,以避免铅板 受热融化减薄,固定铅板的钉子应相互错开,防止泄漏射线。防护 门应采用电动连锁装置,以确保安全。 8放射性核素辐射室内要求清洁,需经常进行湿式清扫,为 比作本款规定。

12.0.7本条是围护结构厚度要求

工田辐射源准直器窗口出射的、经过滤均整的初级束,即光 一次射线。散、漏射线的能量、强度与初级射线相差较大,特别是 在高能X射线辐照时,区别尤为明显,从而屏蔽体的防护要求 显著不同。设计时,对屏蔽体的处理可按屏蔽层和次屏蔽层的要 求分别对待,既节省防护层的材料和投资,又能满足防护要求。 2防护设计时,屋面辐射防护屏蔽部分常被忽视,只注意四 周屏蔽效果,忽视了空间大气回照散射的影响,为此作本款规定。 3原放射防护规定要求,设计防护层厚度时安全系数应大于 2。在实际运行中,由于X光机的多机操作,设备技术参数的突 变,实际射线出束剂量高于额定值及施工引起的屏蔽效果降低因 素,设计时应结合具体情况,适当提高安全系数,加以补偿。 4、5辐射防护方法可以采用控制辐照时间,增大防护距离和 屏蔽体防护几种方式。本条涉及的主要是对屏蔽体防护层厚度的 计算。屏蔽层的防护计算,不仅是对主照射线的防护,而且还要考 虑对泄露辐射和散漏辐射的防护;不仅是对主照射线墙体的防护, 而且还要考对屋面的防护层、次照射墙体,人行迷宫通道、工件 运输出入口的防护门体及门隙、地缝和管道地沟的防护

2.0.8围护墙防护厚度的计算,一般均要借助一些通过实验测 量的在各种屏蔽材料中的减弱曲线,对不同射线、不同屏蔽材料和 不同能量,有一套完整的曲线图表,本规范不可能一一附上,单纯 附上一张图表,应用价值又不大,为此,在进行防护计算工作时,应 依据正确可靠的减弱曲线,这些曲线可以查阅ICRP报告推荐的 或辐射防护手册介绍的曲线。另外,可以借助屏蔽材料的半减弱 层和1/10减弱层厚度进行计算,这类计算方法的结果是比较安全 的。由主导工艺提出计算厚度。 12.0.9电离辐射在运作过程中,能使空气产生电离,生成Q3 NOx等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其比重较空气重,应考虑良好的通风 若设置机械通风,宜采用下吸风,风口的高度距室内地面不应大于 1m·出风口宜设在屋顶,并应防止射线泄漏。

13电磁屏蔽室13.1基本要求13.1.1屏蔽的作用是将电磁能量限制在规定的空间里,影响其传播辐射。交流电路向周围空间放射电磁能,形成交变电磁场,在射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人的机能吸收一定的辐射能量,发生生物效应,生物效应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辐射影响主要表现在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我国已制定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安全卫生标准。13.1。2为保障电磁屏蔽室的安全、可靠使用,电磁屏蔽室应远离干扰源,如远离电梯间,通风机房、压缩机房等。13.1.4为了将屏蔽体内产生的感应电流迅速导入大地,保证屏蔽体电位与地一致,避免屏蔽产生二次辐射,多层建筑时,屏蔽室宜设在底层,因接地线短,可以降低接地电阻;当设在楼层时,应采取防止接地引线的天线效应措施。13.1.5在板式结构的屏蔽室内,钢板的吸声系数约为0.01,房间的平均吸声系数为0.015~0.025,混响时间较长。为了改善工作环境条件,宜在室内采取相应的吸音措施,以减少混响时间。13.1.6门窗缝隙是泄漏电磁波的薄弱环节,设计及施工的难度都较大,因此,在保证使用功能的要求下,尽量减少门窗面积。13.2屏蔽效能13.2.1屏蔽效能公式见现行国家标准《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GB/T12190一2006附录B(资料性附录)数学公式(B.3)。13.2.2取得这些资料的目的是使设计的电磁屏蔽室,在电和磁的条件下,既不干扰其他线路和设备,又不受其他线路和设备的干.127·

13.2.3室外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杂乱无草,影响因系很多,不但

13.2.3室外的无线电十扰场强值杂乱无早,影啊因系依 有人为干扰源,而且还有许多自然干扰源,只有通过正确实测才能 确定建设场地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因这对电磁屏蔽室的设计影 响较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许多设备、仪器都自带有屏蔽罩, 不需另行设计屏蔽室,因此,在设计时要了解使用及防护要求。 13.2.4由于屏蔽体的电磁感应造成一部分能量被屏蔽体反射 致使电阻和电容量增加,电磁感应减少,从而使高频能量损耗过 大,因此,要求屏蔽体与被屏蔽的设备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当屏蔽室内有工业干扰源且其振荡频率与屏蔽间某一固有频

定建设场地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因这对电磁屏蔽室的设计 较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许多设备、仪器都自带有屏蔽 需另行设计屏蔽室,因此,在设计时要了解使用及防护要求

13.2.4由于屏蔽体的电磁感应造成一部分能量被屏胶

致使电阻和电容量增加,电磁感应减少,从而使高频能量损耗过 大,因此,要求屏蔽体与被屏蔽的设备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当屏蔽室内有工业干扰源且其振荡频率与屏蔽间某一固有频 率一致时,则将在整个屏蔽间内发生电磁场的谐振,会使整个屏蔽 室的屏蔽效能大幅度下降,甚至不能使用,尤其是网式屏蔽室更应 注意避开谐振频率。

13.3屏蔽材料与结构形式

13.3.1、13.3.2屏蔽材料的选择是屏蔽室设计中的天键可题,屏 蔽材料可分为板材和网材两类,根据频率范围和屏蔽效能设计可 选其中一类,屏蔽材料一般应通过计算选用。 13.3.3屏蔽壳体是由屏蔽室的墙、顶和地面及屏蔽层结构组成 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壳体,把防护间距不够的设备封闭起来,以减 弱或防止电磁的互相干扰、泄漏。屏蔽壳体的屏蔽材料和屏蔽层 结构可以根据频率范围和屏蔽效能值通过计算或按表13.3.3的 规定确定。 13.34本务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条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

.1、13.4.2不论板材或网材的屏蔽层,咬接拼缝、搭接拼缝 拼缝及其焊接,对屏蔽效能影响很大,为了在各连接处有良车

蔽效果,对拼缝及拼缝构造作了严格的规定。 采用网材做屏蔽材料,其屏蔽效能主要依靠网材表面反射衰 的电气连接,用点焊将网孔焊接以提高金属网材的导电性能

13.4.5~13.4.8

13. 4. 9 ~13. 4. 11

术措施。其中第13.4.10条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 13.4.12为了防止电磁波通过地面轨道泄漏,应将轨道 蔽室处断开。

节,因此,应采取各种方式,对进人屏蔽室内的管道进行屏蔽,使全 室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以保证屏蔽室的屏蔽效能

13.4.14为了不产生干扰频谱采取的措施

13.4.15从实践使用经验及节约投资考虑,屏蔽效能低于40dB 时,通风、给排水、暖气管等管道可不进行屏蔽处理。 13.4.16门、窗是屏蔽室泄漏电磁波的薄弱环节,所以对门、窗应 实施严格的密缝,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加以重视。 13.4.17为抑制通过导线传播的干扰,所有进人屏蔽室的电源线 立在人口处通过一个总的滤波器,并不得再引出

[3.4.18为了不产生于扰频谱,规定屏蔽室内的照明灯目应选日

与外界形成很高的电位差,人员接触后,有生命危险,同时将使屏 蔽效能大为降低。为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及防止循环电流,避免屏 教效能降低,屏蔽室应有接地,且应在一点接地。 屏蔽层的接地装置,通常均设在装滤波器处,也可以在入口处 装置安全信号。室内仪器设备接地装置可接到屏蔽壁上,再由室 外接地线连接。 13.4.20用金属网做屏蔽层一般不考虑通风设施,用板材做屏蔽 层时,往往在壳体上装设波导滤波器来解决通风问题,其形式同屏 蔽窗相仿,但孔径可小,不采光,仅起通风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屏 蔽室不需要设有强制通风设备,如果室内需加设风扇时,为了不影 响屏蔽室内电磁场在屏蔽金属内部产生涡流,引起屏蔽作用和防 止产生干扰频谱降低屏蔽效果,必须采用无滑动触点和电流断续 的交流式风扇。 为切断屏蔽层与管道系统的导电连接,板材做屏蔽层且采用 机械通风时,波导滤波器与屏蔽室室外风管的连接处,应插人一段 一般为管道直径1.5倍~2倍的非金属柔性绝缘管材的插人段 如帆布、人造革等非金属管道。

14.1.1、14.1.2为防止机械工业厂厂区内各类地点的噪声危害, 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保证安全生产与正常工作,保护环境,对机械 工业厂厂区内各类地点的噪声限制值[dB(A)及声源辐射至厂界 毗邻区域的噪声限制值[dB(A)作了严格规定。机械工业厂内声 源辐射至厂界毗邻区域的噪声限制值[dB(A)厂界毗邻区域是参 照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功能区 分类制定。这两条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4.1.3采取本条规定的减噪措施,可以减小高噪声厂房

内噪声传到室外的噪声级,从而减弱室内噪声对室外环境的不良 影响。 14.1.4从减少投资,保障主要用房生产、工作环境和安全,制定 木

14.1.5本条所称的有强烈振动”,是指由于设备振动强烈,

固体传声产重,造成较强噪声辐射的场合。当设计多层厂房时,这 类设备宜置于底层。如工艺要求必须设置在楼板或平台上,对附 着于墙体和楼板或平台上的传声源部件,则应采取防止固体声传 播的措施。

14。2.1只有自先确定隔声的结构型式,才能进而选择 与材料,宜按下列条件确定: 从声源着手,可使用较少的材料,将噪声控制在较小的范围 内,因而技术经济效果较好。根据我国工程的实际经验,各类隔声

罩大概能隔绝噪声10dB~40dB。 从受声者方面着手,使用的材料也较少,但噪声控制的有效范 围要小得多。其优点是未对声源设备的运行、操作、监视、检修增 加任何障碍物。 对受直达声危害较大的区域采用隔声墙或隔声屏障才有显著 的效果。

14.2.2隔声罩的降噪量数值,是由

昆明重型机器厂二氧化碳站的水泵,采用局部开式隔声罩,降噪 量为10dB;北京耐火材料厂的球磨机,采用活动密封型隔声罩,降 噪量达30dB。

14.2.3隔声间(室)的处理方式,典型的是空气压缩机站设置的 隔声室,通常可将机房92dB~98dB的噪声降到隔声间内的70dB 左右。

14.2.3隔声间(室)的处理方式,典型的是空气压缩机站

符合此项原则,其结果是某一部分成为漏声的主要通道,或者某一 部分使用了隔声性能过高的材料,从而导致不够经济。

没有缝隙的,也儿乎没有实际制造出的隔声构件是没有缝隙的。 因此,防止孔洞缝隙漏声主要是加工工艺质量问题。但合理周密 的设计,可以尽量减少其可能性。故本条作了相应的规定。

14.2.6有大量自动化与各种测量仪表

设备试车车间的试验控制室,采用以砖、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为主的 隔声室(间),比较经济。为工人临时休息或观察而设置的活动隔 声间,便于必要时移动的可能性和自前我国定型产品的实际情况, 规定其体积不宜超过14m3,该数据是基于2.4m×2.4m×2.4m 而得的。它比大多数实际的活动隔声间大,留了必要的余地。 该隔声室(间)的围护结构,必要时,墙体与屋盖可采用双层结 构,门、窗等隔声构件宜采用带双道隔声的门斗与多层隔声窗,其 围护结构的内表面应有良好的吸声设计,隔声室的组合隔声量可

按(14.2.6)公式计算。

按(14.2.6)公式计算。

14.3.1吸声处理通常需要较多的材料和投资.降噪

14.3.1吸声处理通常需要较多的材料和投资,降噪量通常只有 4dB~10dB左右;不像隔声、消声等措施能够较容易地获得20dE 以上的降噪量。但对于某些厂房车间,混响严重是噪声超过标准 的主要原因,或者工艺流程与操作条件的限制,不适于采用各类隔 声措施。这时,吸声降噪乃是一种现实有效的噪声控制手段,离声 源较近的地点通常以直达声为主。由于吸声处理只能降低混响 声,不能降低直达声,因此,对离声源较近的地点降噪效果不明显, 离声源较远的地点通常混响声会起较大的作用,故而吸声处理可 望获得较好的降噪效果。“远”与“近”的分界线为“临界距离”,可 按有关公式计算。 14.3.2本条给出的吸声降噪量计算公式是在室内混响声为主的 条件下得到的近似式。 14.3.4吸声降噪效果主要取决于房间的声学条件。未做吸声处 理前的房间平均吸声系数越大(或混响很小),表明原有室内声吸 收越多,室内噪声能量可以进一步被吸收的部分就越小,降噪效果 就越不会显著,其次,降噪效果与室内声源的多少、密度及其频谱 寺性有关。声源多,声源密度高,低频成分多,吸声降噪效果就差。 吸声降噪量为3dB时,相当于噪声能量减少一半,人耳已感 觉到。吸声降噪量为5dB时,主观感觉有明显改善。吸声降噪量 达10dB时,噪声能量就减少了90%,降噪效果就非常满意。表1 飞吉降隔易仕目拍型 立

14.3.1吸声处理通常需要较多的材料和投资,降噪量通常只有 4dB10dB左右;不像隔声、消声等措施能够较容易地获得20dB 以上的降噪量。但对于某些厂房车间,混响严重是噪声超过标准 的主要原因,或者工艺流程与操作条件的限制,不适于采用各类隔 声措施。这时,吸声降噪乃是一种现实有效的噪声控制手段,离声 源较近的地点通常以直达声为主。由于吸声处理只能降低混响 声,不能降低直达声,因此,对离声源较近的地点降噪效果不明显。 离声源较远的地点通常混响声会起较大的作用,故而吸声处理可 望获得较好的降噪效果。“远”与“近”的分界线为“临界距离”,可 安有关公式计算

吸声降噪效果主要取快于房间的声学条件。未做吸声处 理前的房间平均吸声系数越大(或混响很小),表明原有室内声吸 收越多,室内噪声能量可以进一步被吸收的部分就越小,降噪效果 就越不会显著;其次,降噪效果与室内声源的多少、密度及其频谱 特性有关。声源多,声源密度高,低频成分多,吸声降噪效果就差 吸声降噪量为3dB时,相当于噪声能量减少一半,人耳已感 觉到。吸声降噪量为5dB时,主观感觉有明显改善。吸声降噪量 达10dB时,噪声能量就减少了90%,降噪效果就非常满意。表1 吸声降噪量预估是根据我国实践经验总结的

14.3.5本条提出了吸声设计除应按照声学要求外,还应满足为 确保工艺与安全卫生及正常和长期使用的其他有关要求。

14.3.5本条提出了吸声设计除应按照声学要求外,还应满足为

14.4.1装设进、排气口消声器,可以大大降低机房外环境受到噪 声的污染。消声器性能的三个主要评价指标是:消声量、压力损失 和气流再生噪声。三者必须兼顾,统一考虑。消声量的过高要求 住往导致消声器构造复杂,从而提高压力损失和气流再生噪声,影 响消声器的使用。经验表明,一般的通风系统管道消声器,可达 40dB~50dB的消声量。消声器的消声量不宜超过50dB的规定 是总结工程实践的经验,综合兼顾,统一考虑消声器性能的三个主 要评价指标均优规定的

14.4.2~14.4.5消声坑、消声道

施工,非市场出售的产品,一般统称为土建结构消声器。其优点是 可理人地下,不占地面空间,适应性强,几个气流可共用一个消声 坑;可采用砖石土木结构,取材容易,施工方便,如建于地上,则占 用空间较大。消声坑、消声道通常分为:阻性消声坑、消声道,对 中、高频宽带特性时噪声的消声效果较好;抗性消声坑、消声道,对 低、中频噪声有良好的消声性能;阻抗复合消声坑、消声道适用较 广,设计中可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用。

15.1.1集中布置空气调

于室内温、湿度控制,降低空调负荷。简单规整的建筑体型能减少 空气调节区的建筑外表面积,降低空调负荷,有利手节能。规定不 司室温的布置要求是利手节能和降低空气调节系统投资及建筑造 价,便于维护管理,确保空气调节区室温稳定

15.1.2高温、潮湿都将影响空气调节区围护结构的保温、

,不利于空气调节区室内温、湿度控制。高噪声对有较高精度 的生产和工作影响甚大,所以空气调节区布置时,对相邻区的 因素要加以重视

15.1.3变形缝是保温、隔热的薄弱部位,难以保证空气调

15.1.4夹层高度主要是为满足安装和检修管道及技术

15.2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2.1空气调节区围护结构热工设计的自的是控制室内温 使之具有稳定性,对围护结构提出原则性要求是达到这一目 重要手段。

的重要手段。 15.2.2空气调节区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规定,是以能够保 正空气调节区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建造围护结构节能条件下较经济 合理的取值。考虑工业厂房的体形系数普遍较小,参照现行国家 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确定舒适性空气调节区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以此为基础确定工艺性空气调节区围护

15.2.2空气调节区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规定,是以

结构传热系数限值,室温充许波动为土1.0℃时,取舒适性空气调 节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的0.8倍;室温允许波动为士0.5℃ 时,取舒适性空气调节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的0.7倍;室温允 许波动为一0.1℃~0.2℃时,取舒适性空气调节区围护结构传热 系数限值的0.6倍。

5:2:空调节区围护给结构的热情性指你规值,定你

15. 2. 4、15. 2. 5

不受水及水蒸气冷凝受潮侵蚀作用而降低保温层的保温、隔 能,是确保围护结构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技术措施。

15.3屋面、吊顶与技术夹层

DB11T 1187-2015 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树种监测技术规程.3.1为保证设在楼内的空气调节区室内温、湿度的稳定性 于节能做此条规定。

15.4.1当邻室温差较大时,不利于室内温、湿度控制,还会加大 空气调节工程的综合造价及维护费用。 15.4.2加强墙基防潮层以下的保温隔热,是保障空气调节区围 护结构热工设计整体性能达标的重要措施

15.5.1普通楼板传热系数较大,当上下楼层邻室温差较大时,不 能保持空气调节区室内温度稳定,为保障空气调节区围护结构热 工设计的整体性能达标,故楼板需要做保温隔热层。

15.5.1普通楼板传热系数较大,当上下楼层邻室温差较大时,不

15.5.2地面传热系数也较大尤其是靠近列

保持空气调节区室内温度稳定,改善工作环境,保障空气调节区 户结构热工设计的整体性能达标,故地面需要做保温隔热层

果受工艺设备安装限制,地面不能全部做保温隔热层时,应按本条 规定做局部保温隔热层。

15.0.1门的开后对室温波动影响较大,设置门斗是缓冲邻室温 措施。门与门斗的设置原则是减少冷热风渗透,加强门的保温隔 热性能并使围护结构具有保温隔热的连续性。 室温波动范围小的房间是空气调节的正压区,内门开向正压 区容易关闭严密合肥市民用建筑楼面保温隔声工程技术要求(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8年12月),反之则关闭不严密。 15.6.2外窗是空气调节区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由于 窗玻璃传热系数较大,窗缝隙引起的冷热风渗透对空气调节区室 温波动有不利的影响。所以,在满足采光和自然通风要求的前提 下,尽量减小外窗开窗面积并采用双层密闭窗,是保障空气调节区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整体性能达标和有利于节能的有效措施。 空气调节区传递窗也是冷热风渗透和影响空气质量最薄弱的 部位,尤其是有洁净要求的空气调节区,传递窗更需要采取密闭构 造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