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1604-2020 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安全自动监测设计规程.pdf

DB42/T 1604-2020 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安全自动监测设计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4528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42/T 1604-2020 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安全自动监测设计规程.pdf

7.3.2接口与协议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集模块的输入电压应兼容直流12V与24V,具备宽压工作功能。

8.1.1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应具备数据统一上传、存储、管理、浏览的功能,确保监测数据完整性。 8.1.2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应建立用户等级制度,对不同等级用户赋予管理权限。 3.1.3数据存储和管理模块宜设置开放式数据接口,可与其他数据库实现无缝衔接

8.2.1监测数据应当在系统运营期内完整保存,系统宜采用冷热数据分离技术,热数据的有效时间宜 大于6个月。 8.2.2数据库系统应当支持穴余或集群部署,并设置自动备份,宜采用容错服务器,并支持异地容灾 8.2.3数据应进行分层设计,原始传感数据与分析处理后数据独立存储,保证原始传感数据不得被任 何人修改。 8.2.4数据资源需进行鉴权设计,敏感信息应强加密存储

8.3.1原始监测数据应定期存储、备份存档,后处理数据宜保持不少于三个月在线存储,重要数据宜 采用光盘或大数据硬盘永久存储。 8.3.2在应用程序调试完成后沪社审改[2018]4号:关于明确本市施工图设计文件“多图联审”审查要求的通知(上海市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6月),应对数据库进行试运行操作,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试运行操作 期间,应做好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工作。 8.3.3应有一个或多个能胜任的授权用户来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它所包含信息的安全。管理员应经 过培训,以便能正确有效地建立和维护安全策略。被授权的管理员应严格遵从系统管理员文档的要求进 行操作,不应蓄意破坏数据库管理系统,不应蓄意违反操程。授权用户应具备必要的授权来访问由数据 库管理系统管理的少量信息。

9数据分析与安全预警模块

9.1.1数据分析与安全预警模块应能根据监测数据对管廊结构安全状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 管廊结构的安全状况进行预警。 9.1.2应建立明确的管廊结构预警指标,并建立预警机制。 9.1.3预警指标的确定应根据工程特点、结构设计要求等制定,对于工况条件复杂的综合管廊结构宜 通过计算分析或专项评估等方式有针对性制定监测项目预警指标。 9.1.4数据分析及安全预警模块应具备在线分析与实时报警能力。

2.1数据分析模块应根据监测数对管廊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进行全面分析,当设计文件无明确 ,分析内容可按表4执行。

表4数据分析内容表格

c)监测数据图表:监测项目的累计值及变化速率等 d)警情原因分析;

c)监测数据图表:监测项目的累计值及变化速率等; d)警情原因分析; e)警情处理措施建议

10.1.1系统集成指管廊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作为子系统如何集成至管廊运管综合管理系统。 10.1.2系统集成包括硬件系统集成与软件系统集成。 10.1.3硬件系统集成主要包括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集成、网络设备的连接、显示设备的集成等 10.1.4软件系统集成主要包括数据接口与数据界面的集成。 10.1.5系统集成应根据监测系统整体要求,确保各个子系统和模块的兼容性、数据传输可靠性、系 整体稳定性、环境适应性、可扩展性与技术先进性

10.2.1硬件系统集成应采用模块化、单元化、标准化设计,确保硬件模块无缝连接。 10.2.2硬件系统集成应考虑网络通信、环境适应性、防雷的要求,并考虑通信接口、供电接口等兼容 生和匹配性,考虑以最优分配和可靠度最大为约束条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0.2.3网络通信设备选型应考虑网络带宽和吞吐率、品牌和性价比、可扩展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 10.2.4网络服务器可采用X86构架服务器,宜采用工作组服务器或部门级服务器。 10.2.5数据中心的建设应考虑包括通风系统、温控系统、供电穴余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共享与兼容性, 满足各子系统服务器等设备的支持需求。

10.3.1结构物监测系统应提供标准数据服务接口,综合管理系统可按需调用数据,实现多系统的无缝 接入。 10.3.2数据服务接口的开发宜采用WebAPI、WebService、MQTT等国际通用物联网接口标准,保证 标准性与易读性,并兼顾系统升级与更新的扩展需求。 10.3.3数据服务架构应采用穴余设计,保证服务的高可用性。 10.3.4支持基本的统一认证接入,如LDAP、oAuth等技术,实现多系统间账户体系的集成。 10.3.5若采用界面级别的集成,应采用统一的UI设计规范,保证配色、字体、交互体验等元素的 致性。 10.3.6监测系统必须符合综合管廊运维管理平台的架构设计,应遵循平台化、组件化的设计思想,采 用统一的数据交换、统一的接口标准、统一的安全保障。 10.3.7监测系统可通过管理平台系统软件平台对历史和实时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发现病害和判 断其结构安全状况。

DB42/T16042020

0.4.4报表中的监测数据内容,应包含测点日变化、累计变化信息,并根据预设的报警条件,对发生 日变化或累计变化报警的测点进行高亮显示,汇总报警统计信息。 0.4.5报表中的设备分析内容,应包含项目设备的类型、数量、编号等基本统计信息,另外应当根据 报表的周期,动态计算设备的状态信息,如设备在线率、设备电量统计等。 10.4.6监测数据报表及设备状态统计表详见附录E和附录F。

机房主要用于结构监测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的建筑空间,应与机房 房的建设要求可参照GB50174执行

11.1.1监测系统应根据GB/T22239中第二级及以上的要求进行系统运行安全管理。 11.1.2监测系统的维护应执行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系统软件进行测试、升级,对配套设备进行 运行检查、维修和更换 11.1.3管理单位应依据各专业标准规范对入廊管线配套的监控系统进行维护,并配合综合管廊运营单 位进行智慧管理系统的接口测试。 11.1.4监测系统的运行维护对象包含硬件、软件、传输线路等,

1.2.1电气设备、接地施工安装应符合GB50303、GB50168和GB50169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 : 配电柜、控制柜(台、箱)和配电箱(盘)的安装位置与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便于操作和维 护; 配电柜、控制柜(台、箱)和配电箱(盘)不应安装在影响管廊内专业管线敷设、人员通行及有漏 水隐惠的孔口下方等部位,不应安装在低洼、可能受积水浸入的地方; C 所有配电柜、控制柜(台、箱)和配电箱(盘)等应采取防水防潮措施,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 1.2.2爆炸环境下低压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GB50058、GB3837.14、GB837.15的规定。 1.2.3管廊监测自动化设备(包括PLC/RTU、各类监测传感器等)的防护等级不宜低于IP65,仪器内 CB电路板应进行三防处理(防霉、防潮、绝缘),所使用的三防漆应满足GB/T20633标准。 1.2.4管廊监测自动化设备(包括PLC/RTU、各类监测传感器等)应当进行电磁兼容设计,具备抗静 电、浪涌(冲击)功能。检验标准参照GB/T17626.2、GB/T17626.5。

11.3.1监测系统管理后台必须确保信息完整、数据不可伪造、操作必须真实。 1.3.2监测系统需要对合法用户进行统一管理、监控,避免非法用户登录。 11.3.3监测系统需要确保不同的用户按照各自的权限访问不同的数据。 11.3.4确保系统数据完整,包括: a)不因物理原因影响数据完整性,物理原因指停电、火灾等:

11.3.1监测系统管理后台必须确保信息完整、数据不可伪造、操作必须真实。 11.3.2监测系统需要对合法用户进行统一管理、监控,避免非法用户登录。 11.3.3监测系统需要确保不同的用户按照各自的权限访问不同的数据。 11.3.4确保系统数据完整,包括: a)不因物理原因影响数据完整性,物理原因指停电、火灾等;

a)不因物理原因影响数据完整性,物理原因指停电、火灾等; b)不因逻辑原因影响数据完整性,逻辑原因指修改某个字段等,

11.3.9数据与软硬系统建设应符合以下规定:

a)数据信息安全包括后台基础库信息安全和应用数据安全; b 后台基础库信息安全,在访问控制、系统和信息完整性、系统与通信保护、数据平台维折 据管理等角度进行安全设计; 应用数据安全,在访问控制、系统与通信保护、数据安全隔离、数据和信息的完整性数据 维护上进行安全设计。

A.1传感器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DB42/T16042020

DB42/T16042020?压差式传感器倾角传感器红外激光测距传感器裂缝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4自用自用0000电缆000通信电缆00通信电缆0000电缆给水管44图A.1管廊测点横断面参考布设图●压差式沉降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口红外激光测距传感器裂缝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口RTU数据采集箱回RS485总线L监监监监监测测测测测断断断断断面面2面面面134n图A.2管廊测点纵断面参考布设图16

DB42/T16042020A.2传感器选择A.2.1沉降传感器A.2.1.1沉降传感器宜根据监测目的和要求进行选择,当设计要求未明确时可按表A.1进行选择。表A.1沉降传感器特性名称基本原理优点不足基于连通管原理,将多个储液容器通测量量程小,对于高差过连通管连接在一起,通过测量各个静力水准仪测量精度高,振动影响小较大的管廊需要设置容器的液面高度,测量监测点间相对多个转点差异沉降。基于连通管原理,将多个储液容器通过连通管连接在一起,通过测量各测压差式沉降仪点的液体压力差,测量监测点间相对差异沉降。基于影像识别的测量精度高,可测量二维向变对管廊内通视及照明变形测量仪形,不需要连接管线条件要求较高设备不宜保护,对管廊自动全站仪测量精度较高内通视及照明条件要求较高A.2.1.2沉降传感器可选压差式传感器,压差式沉降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的大样图及安装图如图A.3至A.5所示。70.0042.00042.0004.4833.6055,72单位:mm169.97图A.3压差式沉降传感器大样图(参考)17

DB42/T16042020R39.0042.00057.00067.00R2.50120°单位:mm图A.6倾角传感器大样图(参考)150.00136.0015:0040.5090.005.000单位:mm安装方式:50.001、塑料膨胀螺栓8×40塑料管+M5×40不锈钢钉;2组,把倾角仪支架固定在梁体上;95.002、塑料膨胀螺栓8×40塑料管+M5×40不锈钢钉;4组,把倾角仪保护罩固定在梁体上。120.00图A.7倾角传感器安装图(参考)A.2.3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宜根据监测目的和要求进行选择,当设计要求未明确时可按表A.3进行选择。19

表A.3振动传感器特性

表A.4裂缝传感器特性

A.2.4.2裂缝传感器的大样图及安装图如图A.8及A.9所示。

裂缝传感器的大样图及安装图如图A.8及A.9所才

表A.5各类传感器特性(续表)

常用传感器性能要求见表B.1所示

DB42/T16042020

附录B (资料性) 常用传感器性能要求

表B.1常用传感器性能要求

表B.1常用传感器性能要求(续)

DB42/T16042020

附录C (资料性) 采集设备的选择

管廊结构健康监测用采集设备宜采用工业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远程终端单元(RTU), 备应符合表C.1~表C.6的参数或功能要求

表C.1硬件核心参数

表C.3传感器信号采集

表C.5工作环境和防

表C.6其他功能特点

表C.6其他功能特点

DB42/T16042020

附录D (资料性) 综合管廊结构安全监测管理平台协议示例

附录D (资料性) 全监测管

示例1: 简介 本协议是智能硬件RTU与监控中心之间的数据通讯协议。 本协议适用于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安全自动监测数据传输系统的建设及数据管理, 监测类型定义 管廊安全监测中可能会用到的监测类型、类型编码及监测指标如表D.1所示

表D.1监测类型、类型编码及监测指标

表 D.2RTU 属性表

RTU设备状态格式如下:0001

表D.3传感器状态码表

表D.4设备上传监测数据表

DB42/T16042020

表D.4设备上传监测数据表(续表)

文件类型数据上传如表D.5所示。

表D.5文件类型数据表

设置终端时间成功:$cmd=settime&result=suc 设置终端时间失败:$cmd=settime&result=fai

查看采集和上传参数 设置传感器的采集间隔,上传间隔,加报间隔GB50714-2011 钢管涂层车间工艺设计规范,设置这三个传感器参数时需要指定传感器ID加 序号,如表D.6所示。

表D.6传感器参数表

DB42/T16042020

Payload:payload数据块内容见3.3数据包格式 指令回复 设备使用publish报文回复平台下发的指令,报文格式如表D.9所示 Variablelleader:

Payload:payload数据块内容见3.3数据包格式 指令回复 设备使用publish报文回复平台下发的指令,报文格式如表D.9所示 Variablelleader:

Payload:payload数据块内容见4指令内容及响应格式。

[1] GBZ/T205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 [2] GB 50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3] 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4]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5] GB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6]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7]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标准 [8]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9] GB50153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10] GB/T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11] GB/T 51274 城镇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12] GB 51354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标准 [13] JGJ 8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GB/T 30843.3-2017标准下载DB42/T1604202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