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pdf

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18436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pdf

规划范围分为市域、申心城区两个层次。 (1)市域:德州市行政区范围,包含市区(德城区、经济技术开 发区、运河经济开发区)、2个县级市(乐陵市、禹城市)、8个县(齐河 平原、夏津、武城、陵县、临邑、宁津、庆云),总面积为10356km² (2)中心城区:西起冀鲁省界,东至德州中心城区东环路,南起 南外环,北至二屯工业园,总面积170.09km²

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德州市德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运河经济开 发区,以及陵县边临镇(73km²)、丁庄镇(70km²)和武城的四女寺

镇(107km²),总面积789km²,为在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中必须实行 规划控制的区域。 地位和作用 本规划是指导城市发展建设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规划, 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编制下层次城乡规划和相关专项 规划,以及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涉及空间布局 和城市建设的相关规划,不得违背本规划的要求,

城市发展目标 以大城市发展框架为要求,加快城市产业升级,促进人口和产业 的聚集,扩大中心城区规模;内联外引,继续推进南融北接,争取在 环渤海经济圈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新能源设备制造业重要基地;提升 城市基础设施层级,在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基础上,利用高速铁路 “一横一纵”交通枢纽及济南“半小时交通圈”的优势,努力建设以 公路、铁路运输为主导的冀鲁边界交通枢纽城市:同时作为济南都市 圈西北门户城市,积极完善公共设施配套,为区域生产、生活提供综 合服务,成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发展战略 (1)品牌塑造战略。充分发挥太阳能产业的优势,全力实施“中 国太阳城”战略,打造“中国太阳城”。

(2)空间拓展战略。利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实施积极的空 间拓展战略SL 221-2019 中小河流水能开发规划编制规程,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辐射能力。 (3)生态网络战略。在绿网、路网和水网三网合一”的基础上, 融合进以太阳能基础设施为载体的“光能网”,实施“四网合一”的 城市生态网络构架战略,形成以太阳能利用为特色的、环境优美的生 态城市。 (4)区域提升战略。站在区域中心城市的高度研究发展战略,大 力培育中心城市功能,增强其在市域内及冀东南、鲁西北地区的核心 带动能力。

冀鲁交界地区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基地。 城市职能 中国太阳城、生态城和新能源研发基地,环渤海湾制造业基地, 鲁西北、冀东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工贸城市,济南都市圈区域氵 中心城市和重要的生产基地,

人口规模 规划至2020年,德州城市人口规模144万人

规划至2020年,德州城市人口规模144万人。

规划至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155.29km²,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107. 84 m。 城市开发边界 划定中心城区城市开发边界范围308.8km。西、北到鲁冀两省交 界,东至德州市区与陵县边界,南抵南外环。其它县城、外围独立组 团、各乡镇开发边界按照上位规划要求,在各自总体规划中划定。开 发边界为允许城市建设用地拓展的最大边界。边界内,可进行城市开 发建设,边界外,禁止进行城市开发建设。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与济南都市圈协调 德州应依据《济南都市圈规划》,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错位 发展,当好配角,融入济南都市圈发展框架,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进 程。德州应积极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力,发展县域重点城镇,实现成为 济南都市圈发展轴线中的重要节点、鲁西北和济南都市圈北部门户的 目标。加强与相邻城市滨州、聊城的合作,明确职能分工和区域协作 共同加快鲁西北区域发展步伐。加强市域内水系等生态敏感区域的环 境保护与治理,共同维护都市圈的生态安全和持续发展。 (2)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协调发展 重点建设德州至龙口至烟台、黄骅至大家洼铁路,加强现有铁路

扩能改造,形成横贯三角洲全区,对接周边区域的T字型铁路运输通 道,完善区内路网结构。乐陵市、庆云县属于黄河三角洲生态建设重 点区中的鲁北平原生态区,需发展节水农业,积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共同维护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建设与保育。 (3)与周边省外城市协调 在环渤海经济圈内,德州要深入实施“南融北接”战略,加快对 外开发步伐,加入环渤海湾区域合作发展框架,实现市内企业与天津 济南等大城市、大企业的协作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跨台阶发展。德州 要协调与黄河流域上下游城市发展,健全流域生态安全、供水保障协 作机制,形成整体协调发展格局。作为省界枢纽城市,德州要继续发 挥其对周边其他城币的辐射和影响力,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与接壤的 省外城币衡水、沧州实施全面协作。

市域生态系统和空间管制

市域划分为11个综合生态分区。 1区:包括甲马营乡北部、鲁权屯镇、藤庄镇、郝土庄镇西部、 武城县城北端、武城镇北部。通过工程措施提高该区域滞洪功能和安 全保障能力,对该区域进行污水治理工程,保护南水北调水源的清洁 呆护水库及地下水源。 2区:包括整个市区街道、二屯镇、抬头寺镇、黄河崖镇、赵虎 镇西部、袁桥乡中西部、陵城镇西端、丁庄乡西端、武城县城中南部 武城镇西南部、甲马营乡中南部、郝王庄镇中东部。加强该区域的水

环境治理,保护南水北调水源的清洁,保护水库水源及地下水源。 3区:包括夏津新盛店镇中西部、夏津县城西北端、夏津渡口驿 田庄乡、郑保屯、双届、白马湖、宋楼镇中西部。该区域禁止开发建 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同时进行污水治理工程,保护南水北 调水源的清洁。 4区:包括平原三唐乡北和王桌铺镇北、武城老城镇、李家户乡 杨庄乡。区域内进行污水治理工程,保证南水北调水源的清洁。 5区:包括德城区其它、陵县陵城镇中东部、丁庄乡中东部、武 城县武城镇南部和东部、齐河县城、齐河祝阿镇东部、焦庙镇东部。 区域内注重水库水及地下水的保护。 6区:包乐陵市区、宁津县宁津镇和时集镇、夏津县城、临邑 市区。区域禁止开发建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注重地下水的 保护及利用。 7区:包括庆云县庆云镇和东辛店乡、平原县城,该区域注重地 下水的保护及利用。 8区:包括禹城市区和十里望乡,该区域注重地下水的保护及利 用。 9区:包括宁津县其它镇(乡)、夏津其它部分,该区域禁止开 发建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 10区:包陵县其它、武城县其它、庆云县其它、乐陵币其它、 平原县其它、齐河其它,该区域应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布局 优化,最终实现资源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11区:包括临邑其它、禹城其它,该区域应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

基本生态控制线 将基本农由、水源保护区、大型干流两侧等区域纳入基本生态控 制线。德州市域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约5735km²,具体按照相关专 项规划和市域空间管制的要求实施控制。

(1)禁建区 禁建区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区域引水干渠流域沿岸两侧100m 范围和水库水源沿岸200m范围内的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主要干流两岸 100m、次要十流两岸50m范围内的生态防护走廊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的核心保护范围。 禁建区原则上禁止任何建设活动。 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严禁进行村镇建设、采矿等一切非农活动;水 源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一切农业生产活动,退耕还林、加强生态绿化, 禁止开展与水源保护无关的任何建设活动:严禁围垦湖泊和擅自占用 河湖水域,严禁在森林公园、生态湿地开垦、采石、采砂、采土及其 他毁林行为。 禁建区总面积6408km²,占市域总面积的61.9%。 (2)限建区 限建区包括:《德州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一2020年)中 的一般农田区、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滞洪区、重要地下资源蕴藏区及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带。 限建区范围内应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前提,制定相应的 建设标准,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二般农田内鼓励各种农业

设施的建设;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要保护植被、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污染水源的建设项目;为确保滞洪区安全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研究总报告(含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及公路、水运等专项研究报告编制招标文件,除 必要的水利设施以外,滞洪区内严格限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森林公 园控制区内严格限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在环境容量许可的条件下, 可适度进行风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但不得破坏自然 环境的整体面貌;重要地下资源蕴藏区,为保障重要资源的开采利用 及开采过程中生产安全,严格限制区域内各类开发建设活动。 限建区总面积约2136km²,占市域土地面积的20.6%。

(3)适建区 适建区为城市规划区内禁建区和限建区以外的区域。 适建区必须明确划定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加强城乡规划的执行力 度,各级城镇的规划建设必须严格控制在城镇适建区范围之内,严格 控制用地规模,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根据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 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模式和开发强度。对大型区域性设施用地,在科 学、合理的预测设施规模和用地的基础上,优先保证其用地需求。 适建区面积约1812km²,占市域土地面积的17.5%。

规划至2020年,全市人口达62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372万人, 城镇化水平达到60%。

分工、统筹布局,共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布置在中心城区,辐射全市范围。包括行 政中心、商业金融中心、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和医疗中心等。 二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布置在齐河、禹城、陵县、平原、夏津、 临邑、乐陵、武城、宁津、庆云十个县级城市,辐射县(县级市)域 范围。包括县(县级币)域的商业、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设施。 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布置在中心镇驻地,辐射镇域及周边镇范 围,包括商业、教育、医院、体育、文化等设施。 四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布置在一般镇驻地,辐射镇域范围。包括 小型商业网点、文化站、体育活动场地、卫生室、小学等。

小型商业网点、文化站、体育活动场地、卫生室、小学等。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通过加强对文物的 呆护,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以保护大运河南运河德州段世界文化遗产 为重点,保护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等文物古迹为主要内容,尊重 力史,传承文脉。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对名胜古迹及传统文 化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推动德州市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整体“水脉”格局保护 结合德州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和地域特色,以运河文化为特征、水

绿平原为特点,以境内卫运河、南运河、漳卫新河、马颊河、德惠新 河、徒骇河等水系为自然环境背景DB34/T 2925-2017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无人机勘测技术规范,以市域内各级历史文化遗存为支 撑,构建市域“德水安澜”文化生态格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