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_15-105-2015_广东省_绿色住区_评价标准.pdf

DBJT_15-105-2015_广东省_绿色住区_评价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005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JT_15-105-2015_广东省_绿色住区_评价标准.pdf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之泉 杨仕超 王 韶 周荃 王幼松 王如荔 李巧环 唐晓莲 苏达根 冯娴慧 雷景掉 冯 勇 余凯伦 王丽娟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周孝清 李青 屈国伦 谢湃然 郑爱军 李艳华 董瑞霞 王红玉 罗佩

1 GeneralPrinciple 2 Terms' 2 3 BasicRegulations: 3 4 PlanningDesign 5 ArchitecturalEngineering 8 6 FunctionofResidentialBuilding 10 7 EnvironmentalConstruction 11 8 Energy 13 9 MaterialConsumption 15 10 BuildingIndustrialization 17 11 PropertyManagement 18 12 CultureandArts. 20 AppendixA:Provisions'ScoreTable 21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31 ListofQuotedStandards 32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1.0.1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循 环经济和倡导节能减排,提高城镇居住区规划、设计、建设及其 管理的水平,给居民创造安全、卫生、适用、舒适的居任环境, 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小区及宿舍区的绿色住区评价。 1.0.3绿色住区建设应因地制宜,以安全、卫生、环保为前提, 适用、舒适、美观为基本原则,符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及改善环境的要求,绿色住区评价应涵盖以下四个方面:绿色建 筑、绿色环境、绿色管理和绿色消费。 1.0.4绿色住区建设应符合国家及省关于城乡建设的方针、政 策,符合当地的总体规划与建设要求,必须实行严格的质量控 制,并达到国家和地方现行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

DB12T 724.57-2019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 57 部分:电子通信制造企业2.0.1住区residentialarea

具有一定规模、人员集中居住的区域,包括住宅小区和宿舍 区等。

通过有效的水文设计,综合采用蓄存、入渗、过滤和蒸发等 方式减少径流排水量,使住区范围内的水文功能尽量接近开发之 前的状况。

3.0.1绿色住区的评价以住区为对象。地级以上市申报绿色住区 的,其住区用地面积最小应在3万m以上,或建筑面积6万m 以上。县(包括县级市)、镇申报绿色住区的,其用地面积应在2 万m²以上,或建筑面积4万m²以上。 3.0.2容积率应不低于1.5,其中广州、深圳中心城区应不低于2。 3.0.3住区交付使用一年以上。属分期建设的,配套设施应基本 建成,环境景观效果应基本形成。 3.0.4住区的土地使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工程施工等申报 手续应齐备,并在工程工验收后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 有关部门备案。无重大投诉。 3.0.5绿色住区评价指标体系由规划设计、建筑工程、住宅功能 环境建设、生活能源、物资消耗、住宅产业化、物业管理和文化 艺术共9类指标组成。“控制项”必须全部满足,可得50分基本 分;“得分项”是可选条件,其每条分值详见附录A。 3.0.6绿色住区在满足本标准9类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有控制项要 求的前提下,按参评项目的总得分项,划分为3个等级,等级划 分按表3.0.6确定

3.0.6广东省绿色住区等级分值要习

4.1.1符合城市规划布局与建设要求,并应与周边环境

1住区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空间布局等符合 片区(或地段)规划要求,并在风貌特色、环境营造等方面应与 周边环境协调。 2场地建设不应破坏当地法定的保护物和保护区,包括文 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由、古树名和其他国家规定的保 护区。

4.1.2住区场址防汛能力应达到《防洪标准》GB5020

应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地段,避免住区受到崩塌、泥石流、滑坡、 地陷等自然灾害及含土壤的威胁;住区选址周围电磁辐射水平 应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远离有可能发生火灾、爆 炸和毒气泄漏等的区域

4.1.3符合“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

4.1.3符合“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 建设”,的原则:住宅建筑空间排列应有利于自然通风、采光,建 筑围合宜疏密有致。

4.1.4住宅群体的体型组合、立面处理和空间设计简洁、美观, 与自然环境协调。

4.2.1充分利用旧场地,合理选用荒地、废弃地进行建设。对已 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环境标准。(得0.5分) 4.2.2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得0.5分) 4.2.3 适当开放首层空间。(得0.5分) 4.2.4 住区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得1分)

4.2.1充分利用旧场地,合理选用荒地、废弃地进行建设。对已

4.2.1充分利用旧场地,合理选用荒地、废弃地进行建设。 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环境标准。(得0.5分 4.2.2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得0.5分) 4.2.3 适当开放首层空间。(得0.5分)

4.2.4住区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得1分)

4 住区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得1分)

4.2.5建筑布局综合考虑用地、朝向、通风、间距、绿地、层数 与密度、群体组合、空间环境等因素,评价总分值为1分,并按 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主要采用南北向布置居住建筑,主要房间朝向做到南北向 或接近南北向。(得0.25分) 2住宅间距,在满足日照要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采光、 通风、消防、防震、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住宅日照标 准、住宅正面和侧面间距均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的相关规定。(得0.25分) 3,Ⅲ区住宅建筑净密度,低层不超过40%,多层不超过 30%,中高层不超过28%,高层不超过20%。(得0.5分) 4V区住宅建筑净密度,低层不大于43%,多层不大于 32%,中高层不大于30%,高层不大于22%。(得0.5分) 4.2.6方便住区居民充分利用城市公交网络,为低碳出行提供便 利,评价总分值为1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住区主要出入口距离最近公交站点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 500m。(得0.25分) 2住区最近的公交站点应有2个及以上公交线路经过,或在 有地铁的城市距离住区主要出人口800m内有地铁站。(得0.25 分) 3住区内宜设置自行车道和自行车供应站点。(得0.25分) 4住区中心离主要出入口超过1km,设置区内公共交通系 统。(得0.25分) 4.2.7合理组织住区内交通人流、车流,实现人车分流。(得0.5 分) 4.2.8住区内停车场地(位)充足,且合理设置停车场(库), 评价总分值为1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非机动车停车位不少于3辆/10户,住户所在住宅楼,距 停车场(库)距离不大于100m。(得0.25分) 2机动车停车泊位配置符合当地的城市规划标准和准则。尚

未制定本地城市规划标准和准则的,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比不少 于1车位/户。住户所在住宅楼,距停车场(库)距离不大于 150m。(得0.25分) 3地下停车场结合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地面停车位数量占住 区住户数的比率不大于10%:在住区各区域场地内,机动车地面 停车比例不应超过总停车辆的20%。(得0.25分) 4停车场(库)的布置应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停车场留有 不少于5%的临时车位。(得0.25分) 4.2.9满足消防和救护要求,住区内道路应适于消防车、救护车 的通行,每个住宅单元有一个可通达机动车道的出入口。在绿地 中的消防通道可设计成隐蔽式车道。(得0.5分) 4.2.10住区中宜建多层和中高层、18层以下高层住宅,并满足 以下二个级别之一: 150%及以上的住宅建筑面积为多层和中高层、18层以下 高层。(得0.5分) 270%及以上的住宅建筑面积为多层和中高层、18层以下 高层。(得1分) 4.2.11加强雨水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采用“低冲击”开发 (LID)模式。充分利用雨洪管理措施(渗透、浇灌、冲洗等), 减少径流量及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冲击、负荷和影响,使住区范 围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生态循环状态,评价总分值为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雨水集蓄处理后,作为住区绿化浇灌、道路及厂场和 车库地面冲洗、车辆洁身以及非喷泉类景观水补充用水等。(得 0.25分) 2采用雨水入渗技术时,渗透面距地下水位大于1.0m (得0.5分) 3实施雨洪管理方案后,在设计降雨强度下,雨水能全 部就地入渗或蓄留,雨水不外排至市政雨水管或城市水体。(得 0.25分

4.2.12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 窗墙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并根据需要 建筑外窗设置遮阳、遮雨设施。(得0.5分) 4.2.13住区内建筑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得0.5分) 4.2.14住区所在社区能够提供本标准2.0.3条款内的满足住区 基本运行和发展需要的住区各项服务设施。 1住区500户以下,至少提供5项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500m以内的公共配套设施可以纳入小区。(得1分) 2住区500户到1500户,至少提供6项住区公共服务设 施。(得1分) 3住区1500户以上住户,提供全部的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得1分)

4.2.12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 窗墙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并根据需要 建筑外窗设置遮阳、遮雨设施。(得0.5分) 4.2.13住区内建筑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得0.5分 4.2.14住区所在社区能够提供本标准2.0.3条款内的满足住区 基本运行和发展需要的住区各项服务设施。 1住区500户以下,至少提供5项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500m以内的公共配套设施可以纳入小区。(得1分) 2住区500户到1500户,至少提供6项住区公共服务设 施。(得1分) 3住区1500户以上住户,提供全部的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得1分)

5.1.1建筑单体应满足《厂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5 83中居住建筑的控制项要求。 5.1.2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符合《<夏热冬暖地区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一50的规定。 5.1.3外墙和屋面采用隔热节能材料、环保防水材料等,除文物 建筑和历史建筑外,不使用实心黏土砖。不使用国家及广东省建 设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限制、禁正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5.1.4采用隔振措施防止设备和外界振动的影响

5.2.11 设置通风换气装置或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得1分) 5.2.2住区内不少于75%的住宅通风良好。若室外噪声超标,采 取隔声措施。(得1分) 5.2.3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户间居住空间的视 线于扰。当1套住宅设有2个及2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1个 卫生间设有外窗。(得1分) 5.2.4住区内的建筑人户大门预留贴对联的空间。(得0.5分) 5.2.5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可再循环材料。在保证安全和不 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的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 量的比例不低于10%。(得1分) 5.2.6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 料,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不低于30%。(得0.5分) 5.2.7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和施工。(得0.5分) 5.2.81 住区内公共卫生间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件等技术猎施

5.2.1设置通风换气装置或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装置。(得1分) 5.2.2住区内不少于75%的住宅通风良好。若室外噪声超标,采 取隔声措施。(得1分) 5.2.3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户间居住空间的视 线于扰。当1套住宅设有2个及2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1个 卫生间设有外窗。(得1分) 5.2.4住区内的建筑人户大门预留贴对联的空间。(得0.5分) 5.2.5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可再循环材料。在保证安全和不 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的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 量的比例不低于10%。(得1分) 5.2.6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 料,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不低于30%。(得0.5分) 5.2.7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和施工。(得0.5分) 5.2.8 住区内公共卫生间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件等技术猎施

降低漏损率,节水率不低于10%。(得1分) 5.2.9距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 重量的60%以上。(得0.5分) 5.2.10住区基础设施建设,从旧建筑拆除及从其他场所回收的可 再利用旧建筑材料的使用重量占本住区内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 比例不低于5%。(得0.5分) 5.2.11屋面、地面、外墙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春季泛潮、发霉。(得 0.5分) 5.2.12设采暖和(或)空调系统(设备)的住宅,运行时用户可 根据需要对室温进行调控。(得0.5分)

6.1.1住区出入口、每栋住宅楼人口大堂、区内主要道路、电梯 内、围墙、停车库等处应有电视监控系统。 6.1.2按政府主管部门节能标准要求,住区建筑颁布张贴建筑节 能信息公示。 6.1.3光纤人户要有多家运营商平行接人的条件

7.1.1住区场地内污、废水及雨水收集、排放不影响周围

隔,严禁渗透液流入地表。

7.2.1区内无扬尘污染源,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人颗粒物符合

7.2.1区内无扬尘污染源,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人颗粒物符合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二级标准的要求。(得0.5分) 7.2.2住区内人行区风速低于5m/s,满足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 筑通风的要求。(得0.5分)

7.2.3住区室外透水地面占室外地面总面积比不小于45%; 0.5分)

有遮荫的地面停车位占住区地面总停车位的比例不小于 90%。(得0.5分) 7.2.4通过以下措施提供充足的绿化带给居民或使用者,评价总 分值为1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绿化物种应选择适宜建筑所属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士 植物,植物成活率95%以上。(得0.5分) 2利用植物的树冠为公共广场和住区内道路遮荫。(得0.5分) 7.2.5住区应采取隔离或降噪措施,以及合理的建筑布局方式, 政善室外声环境,使住区符合对应的环境噪声标准,评价总分值 为1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总平面规划应注意噪声源及噪声敏感建筑的合理布局。 产生噪声的建筑应远离敏感建筑,并采取相应的隔声消声措施。 (得0.5分) 2天然气调压站、厨房、加工间周围20m以及变电站周围 10内不建设噪声敏感建筑。(得0.5分) 7.2.6根据住区所在地的生态情况,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保 护生态环境。(得0.5分) 7.2.7 减少住区废弃物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得0.5分) 7.2.8住区道路、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均有无障碍通路且 贯通,无障碍设施完善,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相关 规定,并有满足老人、儿童活动的设施。(得0.5分) 7.2.9 住区人行道设计成便于散步、锻炼的环状通道。(得0.5分)

8.1.1采用分散式房间空调器进行制冷采暖的居住建筑,配建的

8.1.1采用分散式房间空调器进行制冷采暖的居住建筑,配建的 空调设备应选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节能型空调器。 8.1.2不得配建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 统的热源。 8.1.3住区内公共设施能耗应进行独立的能源计量

8.2.1公共场所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 等附件,设置照明声控、光控、定时等自控装置。公共区域照明 光源的平均发光效率不低于60lm/W。无遮盖停车场照明功率密 度不大于1.6W/m,人行道和广场照明功率密度不大于2W/m (得0.5分) 8.2.2在技术经济合理条件下,供水和污水泵、公共区域的能耗 设备采用高效、可靠的设备。(得0.5分) 8.2.3住区内所有电梯均使用节能型电梯,并采用节能控制方式 (得0.5分) 8.2.4 合理设置太阳能热水或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得1分) 8.2.51 住区内的住宅建筑单位面积空调耗电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得0.5分)

8.2.6住区内的住宅建筑用电负荷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

住区内的住宅建筑用电负荷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得0.

6住宅建筑单位面积用电负荷指机

8.2.7合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住区内的路灯、庭院 灯、地下室照明、绿化浇灌水泵、空调等用能设备,鼓励采用太 阳能、风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得1分) 8.2.8选用余热或废热之热能提供建筑所需蒸汽或生活热水。(得 0.5分)

9.2.5住区内每栋楼房应至少建立一个为其业主提供

5住区内每栋楼房应至少建立一个为其业主提供回收有潜在

危害的废奔物(如油漆、溶剂、报废医药、废旧电池、废灯管灯 泡等)的投放点,定期送往专业厂处理。(得0.5分) 9.2.6装物品、废旧家具、废旧家电、废旧书报等,应按城市主 管部门规定回收利用。住区至少建立一个为所有业主提供堆放、 分类、过磅、打包、运输可回收废弃物(如纸张、布料、塑料、 木料、玻璃、金属等)的室内处理站。(得0.5分) 9.2.7在公共地域,设计、建造相关中水或雨水收集系统,使非 传统水源的回用率至少达到10%。(得0.5分) 9.2.8公共绿化区的绿化灌溉采用微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 式。(得0.5分)

危害的废奔物(如油漆、溶剂、报废医药、废旧电池、废灯管灯 泡等)的投放点,定期送往专业厂处理。(得0.5分) 9.2.6装物品、废旧家具、废旧家电、废旧书报等,应按城市主 管部门规定回收利用。住区至少建立一个为所有业主提供堆放、 分类、过磅、打包、运输可回收废弃物(如纸张、布料、塑料、 木料、玻璃、金属等)的室内处理站。(得0.5分) 9.2.7在公共地域,设计、建造相关中水或雨水收集系统,使非 专统水源的回用率至少达到10%。(得0.5分) 9.2.8公共绿化区的绿化灌溉采用微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 式。(得0.5分) 9.2.9装修中不破坏和拆防 生及设施.(得05分

10.1.1现浇混凝土应选用预拌混凝土。砌筑、抹面砂浆选用预 拌砂浆(无预拌设施地区除外)

10.2.1推行门窗、厨卫系列化、多档次的定型设计,菜单式装 修。(得0.5分) 10.2.2 采用现场干式作业的技术及产品。(得0.5分) 10.2.3 采用工业化的装修方式。(得0.5分) 10.2.4 采用结构构件与设备、装修分离的方式。(得0.5分) 10.2.5采用工业化装配式体系或工业化部品时,可选择下列构 件或部品,并保证其质量,评价总分值为1分,并按下列规则分 别评分并累计。 1预制混凝土构件、钢结构构件等工业化生产程度较高的 构件。(得0.5分) 2整体厨卫、单元式幕墙、装配式隔墙、多功能复合墙 体、成品栏杆、雨篷等建筑部品及构件。(得0.5分) 10.2.6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住宅产业现代化目标:部件设计标准 化、管线布局规范化、生产工艺程序化、现场安装机械化、组织 管理文明化。(得0.5分) 10.2.7执行建设部《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导则》,全装 修房达50%以上,其中广州、深圳达80%以上。县级镇达30% 以上。(得0.5分)

11.1.1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

11.1.2物业管理公司应建立绿色管理制度;物业管理人员必须 经过培训正式上岗,培训内容包括本标准的相关内容。 11.1.3应以人为本,制定住区物业管理制度,并公布及施行, 接受监督。 11.1.4小区安全管理制度明确。

11.2.1住区环境应保持整齐、美观、洁净,确保景观水面清洁 卫生。(得0.5分) 11.2.2按有关要求成立业主委员会,业主参与物业管理并监督 相关机制逐步完善,建立亲善的睦邻友好关系。(得0.5分) 11.2.3在住宅小区内制定并倡导实施《绿色低碳生活公约》, 引导公众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得0.5分) 11.2.4在住区设计、施工、运营中鼓励采用环境友好型制度措 施,评价总分值为1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物业管理部门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得 0.5分) 2制定并实施低碳运营管理机制,有专人分管住区内低碳 营运管理工作,对住区内的所有公共地段和各住户的耗电量设备 容量进行统计,按季(或月)统计能源、水、交通等方面总能源 消耗量,计算其总碳排量,并公布于众。(得0.25分) 3具有并实施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管理业绩与节约资源 提高经济效益挂钩。(得0.25分)

注:2中“交通”是指班车、私家车等能耗产生的碳排量。 11.2.5采用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 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有效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得 0.5分) 11.2.6 建立小车俱乐部,鼓励私家小车拼车出行。(得0.5分) 11.2.7完善设施设备管理制度,明确供方责任,积极应用新技 术,取得经济效益,达到节能效果。(得0.5分)

12.1.1小区应有适宜老人、儿童等不同群体开展活动和人际交 流的文体设施或场地。 12.1.2应开展各种健康文明的住区文化活动,弘扬民族文化, 组织人际和谐、睦邻和谐、社会和谐和伦理观念的宣传教育,内 容丰富,主题鲜明。

12.2.3区内设有固定的环保宣传橱窗(栏)或显示屏等

12.2.3区内设有固定的环保宣传橱窗(栏)或显示屏等,积极 宣传绿色低碳行为。(得0.5分) 12.2.4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住区内设有 专门社会工作者服务工作站。(得0.5分) 12.2.5电梯间、景亭、门洞、架空层公共活动场所等处,适当 设置内容健康向上的艺术、文化、科普等观赏品,并根据需要不 定期更换。(得0.5分)

12.2.6营造岭南文化气氛,住区建设要与园艺为邻、以文化为

体现岭南建筑风格。(得0.5分

附录A条文分值A.0.1条文分值见表A.0.1。表A.0.1条文分值实际项目标准要求分值总分得分4.2.1充分利用旧场地,合理选用荒地、废弃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0.5分处理并达到有关环境标准区位4.2.2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0.5分与用4.2.3适当开放首层空间0.5分2分地4.2.12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使住宅获得0.5分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并跟据需要建筑外窗设置遮阳、遮雨设施4.2.4住区规划布局合理DB35/T 1866-2019 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功能分区明确1分4.2.5建筑布局综合考虑用地、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群体组合、空间环规划设计境等因素。1主要采用南北向布置居住建筑,主要房间10.5分朝向做到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0.25分)2住宅间距,在满足日照要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住宅日照标准、住宅功能3.5分正面和侧面间距均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1分划设计规范》GB50180的相关规定。(0.25分)3IⅢI区住宅建筑净密度,低层不超过40%,多层不超过30%,中高层不超过28%,高层不超过20%。(0.5分)4IV区住宅建筑净密度,低层不大于43%,多层不大于32%,中高层不大于30%,高层不大于22%。(0.5分)21

续表A.0.1实际项目标准要求分值总分得分4.2.10住区中宜建多层和中高层、18层以下高层住宅,满足以下二个级别之一:150%及以上的住宅建筑面积为多层和中高1分层、18层以下高层。(0.5分)功能3.5分270%及以上的住宅建筑面积为多层和中高层、18层以下高层。(1分)4.2.13住区内建筑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0.5分照要求4.2.6方便住区居民充分利用城市公交网络,为低碳出行提供便利。1住区主要出人口距离最近公交站点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0.25分)2住区最近的公交站点有2个及以上公交线路经过,或在有地铁的城市距离住区主要出1分规划交通人口800m内有地铁站。(0.25分)设计1.5分组织3住区内宜设置自行车道和自行车供应站10.5点。(0.25分)分4住区中心离主要出人口超过1km,设置区内公共交通系统。(0.25分)4.2.7合理组织住区内交通人流、车流,实0.5分现人车分流4.2.8住区内停车场地(位)充足,且合理设置停车场(库)。1非机动车停车位不少于3辆/10户,住户所在住宅楼,距停车场(库)距离不大于100m。(0.25分)配套1分2.5分2机动车停车泊位配置符合当地的城市规划标准和准则。尚未制定本地城市规划标准和准则的,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比不少于1车位/户。住户所在住宅楼,距停车场(库)距离不大于150m。(0.25分)22

续表A.0.1实际项目标准要求分值总分得分3地下停车场结合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地面停车位数量占住区住户数的比率不大于10%:在住区各区域场地内,机动车地面停车比例不应超过总停车辆的20%。(0.25分)1分4停车场(库)的布置应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停车场留有不少于5%的临时车位。(0.25分)4.2.9满足消防和救护要求,住区内道路应适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每个住宅单元0.5分有一个可通达机动车道的出入口。在绿地中配套2.5分的消防通道可设计成隐蔽式车道4.2.14住区所在社区能够提供本标准2.0.3条款内的满足住区基本运行和发展需要的住区各项服务设施。1住区500户以下,至少提供5项住区公共服务设施。1分2住区500户到1500户,至少提供6项住区公共服务设施。3住区1500户以上住户,提供全部的住区公共服务设施4.2.11应加强雨水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采用“低冲击”开发(LID)模式。充分利用雨洪管理措施(渗透、浇灌、冲洗等),减少径流量及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冲击、负荷雨水和影响,使住区范围尽量接近于开发前的自利用然水文生态循环状态。1分1分规划1雨水集蓄处理后,作为住区绿化灌溉、道路及广场和车库地面冲洗、车辆洁身以及非喷泉类景观水补充用水等。(0.25分)2采用雨水人渗技术时,渗透面距地下水位大于1.0m。(0.5分)23

续表A.0.1实际项目标准要求分值总分得分10.2.6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住宅产业现代化目标:部件设计标准化、管线布局规范化、生0.5分产工艺程序化、现场安装机械化、组织管理住宅文明化产业化4分10.2.7执行建设部《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4分实施导则》,全装修房达50%以上,其中0.5分广州、深圳达80%以上。县级镇达30%以上11.2.1住区环境应保持整齐、美观、洁净0.5分确保景观水面清洁卫生11.2.3在住宅小区内制定并倡导实施《绿色环境低碳生活公约》,引导公众的绿色低碳生活0.5分1.5分管理方式和消费习惯11.2.5采用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0.5分用,有效地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11.2.2按有关要求成立业主委员会,业主参业主与物业管理并监督相关机制逐步完善,建立0.5分0.5分管理亲善的睦邻友好关系物业11.2.4在住区设计、施工、运营中鼓励采用管理环境友好型制度措施。4分1物业管理部门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0.25分)2制定并实施低碳运营管理机制,有专人分管住区内低碳营运管理工作,对住区内的所1分管理有公共地段和各住户的耗电量设备容量进行2分制度统计,按季(或月)统计能源、水、交通等方面总消耗量,计算其总排碳量,并公布于众。(0.25分)3具有并实施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管理业绩与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挂钩。(0.25分)11.2.6建立小车俱乐部,鼓励私家小车拼车0.5分出行29

续表A.0.1实际项目标准要求分值总分得分物业11.2.7完善设施设备管理制度,明确供方责管理管理任,积极应用新技术,取得经济效益达到0.5分2分制度4分节能效果12.2.1建筑小品、雕塑等硬质景观设计突出观赏性和趣味性,具有民族或时代特色,充0.5分分体现景观的自然性、和谐性12.2.2有清晰的植物标识0.5分12.2.3区内设有固定的环保宣传橱窗(栏)、0.5分显示屏等,积极宣传绿色低碳行为文化艺术12.2.4组织和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志愿者服0.5分3分3分务活动,住区内设有专业社会工作者工作站12.2.5电梯间、景亭、门洞、架空层公共活动场所等处,适当设置内容健康向上的艺0.5分术、文化、科普等观赏品,并根据需要不定期更换12.5.6营造岭南文化气氛,住区建设要与0.5分园艺为邻、以文化为魂,体现岭南建筑风格总分:50分30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 “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 “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GB/T 51295-2018 钢围堰工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1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5一832011 2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组 则》DBJ15—50—2006 3 《防洪标准》GB50201一1994 4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一1988 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一1993 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的标准》GB189182002 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一2002 8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一2012 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1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5一832011 2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 则》DBJ15502006 3 《防洪标准》GB50201一1994 4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一1988 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一1993 6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的标准》GB189182002 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一2002 8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一2012 9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