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G 45-2018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SJG 45-2018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8.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2507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JG 45-2018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8电气照明与生活热水节能设计

8.1电气照明节能设计

1.0.1深圳市2003年在夏热冬暖地区率先发布了居住建筑节能 50%标准《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SJG10一2003,2005 年在此规范的基础上又发布了实施细则《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 计标准实施细则》SJG15一2005,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工作经过 近1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顺应国家建筑节能工作不 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市建筑节能的目标和水平,需要编 制更高要求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因此,在我市建设主管部门的 牵头下,规范编制组编制了居住建筑节能65%标准《深圳市居 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SJG45一2018,原2003年版的居住建筑 节能50%标准《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和《深圳市居 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同时废止。 1.0.2本规范适用于深圳市各类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居住建筑 根据建筑类别的划分原则,建筑划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民 用建筑文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居住建筑主要包括:住 宅建筑、集体宿舍、公寓、招待所、普通旅馆、疗养院和养老院 客房、托幼建筑等。当一栋建筑内既有居住建筑,文有公共建筑 时,其居住建筑部分应按照本规范进行节能设计,其公共建筑部 分应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节能设计。 1.0.3深圳市已经具有居住建筑节能50%工作的良好基础,但 要实现更高的节能目标,必须从小区总体布局、小区热环境设 计、建筑平立面设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空调、电气照明、可 再生能源利用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并提出控制性指标和节能措 施。本规范首先是要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居住水 平:同时要提高空调能源利用效率,贯彻执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 略实现穴调节能65。的日标

要实现更高的节能目标,必须从小区总体布局、小区热环境设 计、建筑平立面设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空调、电气照明、可 再生能源利用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并提出控制性指标和节能措 施。本规范首先是要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居住水 平:同时要提高空调能源利用效率,贯彻执行国家可持续发展占 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0年版) 制品生产工,实现空调节能65%的目标。

1.0.5本规范主要对居住建筑的建筑热工、空调通风、电气照 明设计中有关节能的方面做出了规定。但居住建筑设计涉及的专 业较多,在进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 符合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本章仪对在本规范中首次提出的部分“新术语”进行说明。 2.0.2~2.0.3本规范从建筑节能的角度提出了建筑节能季节划 分的概念,即将一年按气候相似性的规律划分成了几个时期,包 括采暖季节、空调季节、通风季节、除湿季节和加湿季节。这几 个时期从气候一建筑一人的角度显示出一年中建筑运行的不同阶 段,对于开发利用气候资源,选择安排暖通空调策略及其运行时 间有重要意义。 针对深圳地区的气候特点,建筑节能季节划分主要包括通风 李节、空调李节和除湿季节。通风季节是指一年中适合采取通风 方式实现室内热舒适性要求的一段连续时期,深市的通风季节 是1月1日~4月5日和10月8日~12月31日两个连续的时间 段。空调季节是指一年中适合采取空调方式实现室内热舒适性要 求的一段连续时期,深圳市的空调季节是5月26日~10月7日。 除湿李节是指一年中适合采取除湿方式实现室内热舒适性要求的 段连续时期,深圳市的除湿季节是4月6日~5月25日。 另外,在空调李节也有适宜通风的时间段,在除湿季节也有 适宜采用空调除湿的时间段,本规范将通风李节的所有时段和空 调季节中适宜通风的时段统称为通风时段,将空调季节和除湿季 节适合采取空调方式实现室内热舒适性要求的时段统称为空调 时段。

它近似地代表建筑物挡风面的大小。当风向不变,随着建筑的放 转总能够有一个最大的迎风面积,由于最大迎风面积不一定是实 际迎风面积,所以称之为最大可能迎风面积。最大可能迎风面利 是一个只与建筑物设计体量有关的量,与风向无关。迎风面积与

最大可能迎风面积之比称为迎风面积比,迎风面积比是有风向 的,一栋建筑对应一个风向只有一个迎风面积比。 2.0.5由于建筑组团中上风向建筑挡风作用会造成下风向建筑 物迎风面积比的不确定,如后排建筑接受的是局地风,风向、风 速都发生了变化,它的迎风面积比仍按照来流风向确定不够准 确。但后排建筑仍按照组团主导风向计算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为 当组团布局确定后,组团的平均迎风面积比一定是随风向在0 1之间变化,组团建筑群设计布局形式与环境通风效果之间,完 全可以通过组团的平均迎风面积比建立相关性,同时能够使问题 得到简化。对于建筑群来说,其平均迎风面积比取为每栋建筑的 迎风面积比的算术平均值。 2.0.10根据定义,居住空间平均窗墙面积比是指建筑中某一套 型,其所有居住空间外墙面上的外窗(含阳台门的透明部分) 总面积与该套型所有居住空间外墙面面积(包括其上的窗及阳台 门的透明部分的面积)之比。这与《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实施细则》(SJG15一2005)所定义的平均窗墙面积比并不 相同,规范规定的平均窗墙面积比是针对整个建筑而言,而本规 范定义的居住空间平均窗墙面积比是针对建筑中的每个套型,且 不考虑厨房、卫生间等非空调房间的窗和墙面积,只针对每个套 型所有居住空间的外窗和外墙

最大可能迎风面积之比称为迎风面积比,迎风面积比是有风向 的,一栋建筑对应一个风向只有一个迎风面积比

3室内热环境节能设计指标

3.0.1室内热环境质量标准的高低,对居任条件、生活水平 (特别是工作和学习效率)、身体健康有重大影响。研究表明 空气温度在25℃左右,脑力劳动的工作效率最高。以25℃时的 工作效率为100%,35℃时只有50%。同时,室内热环境质量标 准的高低,对能耗与投资亦有显著影响。在同样的技术水平下 夏李室温每提高1℃,空调冷负荷可减少约10%,空调运行时间 相应减少,空调能耗从而可减少20%以上。因此,确定合理的 室内热环境质量指标对实现建筑节能目标意义重大。 综合考虑室内热环境质量的效益和能耗费用,并考虑到社会 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本规范将室内热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两个等 级:1级为空调时段舒适性热环境质量水平,夏李PMV≤0.7 (干球温度26~28℃);2级为通风时段可居住水平热环境质量水 平,干球温度12~30℃。 在空调时段由于室外大气的恶劣,维持室内舒适性热环境往 住需依靠空调方式。此时,本规范将采用两个控制室内热环境质 量的指标,一是综合性指标PMV,另一个是主要指标干球温度 工程设计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用哪一个指标。采用换气次数 指标是为了保证室内的卫生条件。深圳是海滨城市,空气相对湿 度大,相对湿度大也常常是引起不舒适的重要原因,维持室内舒 活的热环境也必须考虑湿度的影响。 选择PMV作为反映室内热环境质量的综合性指标,是因为 研究表明,在空调状态下,PMV值能够很好地反映室内的热环 境。一般来说,影响热感觉有6个指标:十球温度、空气湿度 风速、平均辐射温度、人体活动强度及衣着。前4个是热环境因 素,后2个是人为因素。国际标准IS07730以丹麦范格尔

3.0.2夏季室温控制在26℃,对大多数人都达到了热

平。调查表明,目前使用空调器的家庭,空调运行的设定温度大 多数为26℃左右。 本条文规定的26℃只是一个设计计算温度,主要是用来计 算空调降温能耗,并不一定等于实际的室温,实际的室温是由住 户自己控制的。 卫生换气是指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保持室内空气品质 符合卫生标准的通风换气。空调房间的换气次数是室内卫生条件 的一个重要的设计指标。室外的新鲜空气进人室内,一方面有利 于确保室内的卫生条件,但另一方面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 要确定一个合理的换气次数。由于人均住房面积增加,1h换气1 次,人均占有新风量应能达到卫生标准要求。比如,当前居住建

筑的净高一般大于2.5m,按人均居住面积15m²计算,1h换气1 次,相当于人均占有新风会超过37.5m3/h。 潮湿是深圳地区气候的一大特点。在本节室内热环境主要设 计指标中对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也提出了具体要求。研究表明,在 室温26℃左右时,相对湿度小于70%时,室内环境基本处于热 舒适水平。即使目前居住建筑中通常并无独立的除湿设备,仍是 通过房间空调器冷却降温同时来达到除湿的目的,即在空调设备 运行的状态下,室内同时在除湿。此时,也很少会出现感觉潮湿 的情况,相对湿度亦能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4.0.1~4.0.2“热岛”现象在夏李的出现,不仅会使人们高温 中暑的几率变大,同时还会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并增加建筑的 空调能耗,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小区而 言,由于受规划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 和水景设施、空调排热、交通排热及炊事排热等因素的影响,小 区室外也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 实际上,设计阶段可以通过模拟判断夏季典型日(典型日为 夏至日或大暑日)的日平均热岛强度(8:00~18:00的平均 值)是否达到不高于1.5℃的要求。考虑到模拟手段不一定所有 建设项目都会采用,因此本条文也鼓励通过采取一些具体的技术 措施来控制热岛强度,包括:提高绿地率、户外活动场地采取遮 荫措施、减少无遮荫的地面停车位、屋面绿化以及高反射屋面 立面及道路等技术措施可有效改善小区热岛效应。 遮阳覆盖率是指在居住区的广场、人行道、休憩场、停车场 等特定场地的硬化地面范围内,遮阳体正投影面积总和占该场地 硬化地面面积的比率。 4.0.3深圳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受季风影响大,自然通风条 牛优越。然而实际建筑和室内的自然通风是否良好,还取决于小 区自然通风是否良好、若自然通风效果不佳小区内冬栋建简和

4.0.3深圳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受季风影响大、自

件优越。然而实际建筑和室内的自然通风是否良好,还取决于小 区自然通风是否良好,若自然通风效果不佳,小区内各栋建筑和 各房间很难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所以本条文强调小区热环境设 计应专题论证自然通风利用效果,强化整个小区的自然通风效 果,避免小区内出现滞流区,为小区内单体建筑利用自然通风创 造有利条件。 随着计算机以及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进行气流模拟设 计变为现实。且前,使用计算机模拟手段指导设计已越来越普

遍,技术已经成熟。所以本条文强调应进行小区气流模拟设计, 优化小区气流组织,并确定建筑表面各通风窗口的风压差 注意到,风在城市中行进时,在不同的区域,风速风向差异 很大,以往由于缺乏城市不同区域的风速风向详细数据,只能采 用城市主导风速、风向作为边界条件进行模拟。但事实上,应采 用小区所在位置通风时段的主导风向和风速作为边界条件进行模 拟才真正符合客观事实。在本规范的编制中,通过与深圳市气象 服务中心的合作,以深圳全市所有气象观测站长期观测的气象数 居为基础,研究得出了深圳全市通风时段风速、风向分布图(详 见附录C)。虽然在研究中,鉴于城市级别的风环境研究困难度 天,建筑群、地形地貌以及下垫面特性的不同对风的影响显著 机理复杂,因此研究时进行了相应的简化,对于局部区域风速 风向将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但相比以往整座城市仅采用城市主导 风速、风向,丝毫不考虑风在城市中行进时风速、风向的改变来 兑,已有极大的提高,研究成果可为设计人员提供良好的参考, 鉴于此,本条文对于小区风环境分析的风速、风向边界条件提出 了明确的规定。 在小区中,建筑单体设计和群体布局不当,不仅会阻碍风的 流动,还会产生二次风,从而导致行人举步维艰或强风卷刮物体 潼碎玻璃等。研究结果表明,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高 处,风速<5m/s不影响人们正常室外活动的基本要求。为了便 于评价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也可以采用风速放大系数来做 评价,要求人行区域的风速放大系数不大于2。

4.0.5在容积率确定过后,建筑密度亦成为决定区域热环

重要指标。现有的建筑格局往往以高密度低矮型的布局为主,建 筑间距多在10m左右。这一种密集的布局方式大大降低了城市 的通透性,对城市通风效果起到了阻碍作用。应加以改善,加以 提高间距(如采用30m以上的间距),适当提升建筑高度,降低 建筑覆盖率,提高住区的通风特性。而建筑间距的加大,也为后 续进行住区绿化,种植大量植物提供了可能性,从而可以进一步

4.0.6如今的建筑多以规模化而著称,住区内建筑

关系到小区内微环境的形成,特别是直接影响到建筑通风的状 况。因此,在小区进行建筑布局时,应根据通风时段的主导风 向,通过住宅的合理布局,满足自然通风的要求,同时考虑夏季 建筑之间的东西向相互遮阳,以减小夏季空调负荷。建筑布局形 式与通风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建筑布局形式与通风

同时,考虑到建筑连续长度过长的长形体将会占用大量通风 空间,不利于自然通风的实施。从提高有效通风路径面积的角度 来讲,宜将长度过长的长形体分割成几个小型建筑,之间留有通 风路径。因此,增加对建筑连续长度的控制。 4.0.7考虑到绿地和水域设置是改善小区热环境的有效措施 为本分尘埃甘田一宫是可能地左小区块环没计中平用上述

风路径。因此,增加对建筑连续长度的控制。 4.0.7考虑到绿地和水域设置是改善小区热环境的有效措施 为充分发挥其效用,宜最大可能地在小区热环境设计中采用上述 昔施,本条文针对绿地和水域设置提出了相关的优化建议。

为充分发挥其效用,宜最大可能地在小区热环境设计中采用上述 措施,本条文针对绿地和水域设置提出了相关的优化建议。

4.0.8小区采用封闭的围墙主要是从安全角度出发,然而如此

5.1.1太阳辐射得热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很大,夏季太阳辐射得 热增加空调冷负荷,冬季太阳辐射得热降低采暖热负荷。根据全 年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变化规律,南北朝向的建筑物夏季可以 咸少太阳辐射得热,对于全年只考虑制冷降温的深圳地区来说是 十分有利的。而且,深圳夏季的主导风为东南风,东南向建筑有 利于自然通风,而太阳辐射得热文不是很强,所以在深圳,综合 考虑建筑朝向对阳光调节和自然通风的影响,推荐东南朝向。但 由于建筑物的朝向还要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制约,不可能都做到 南或东南向,所以本条用了“宜”字。 5.1.2设置在正西和西北方向的卧室、起居室以及大面积的玻 璃门窗或玻璃幕墙,在夏李会因过多的太阳辐射得热造成室内热 环境的恶化以及建筑能耗的增加。但由于建筑设计考虑的因素众

璃门窗或玻璃幕墙,在夏季会因过多的太阳辐射得热造成室内热 环境的恶化以及建筑能耗的增加。但由于建筑设计考虑的因素众 多,不一定都能做本条要求,所以本条用了“宜”字。

5.2.1组织好建筑物室内外的自然通风,不仅有利于改善室内

5.2.1组织好建筑物室内外的自然通风,不仅有利于改善室内 外的热环境,而且可有效减少开空调的时间,显著降低建筑物的 实际使用能耗。

穿堂通风可有效避免单侧通风中出现的进排气流掺混、短 路、进气气流不能充分深入房间内部等缺点,从自然通风的效果 来看,能实现套型的穿堂通风是效果最佳的,在自然通风设计 时,宜充分考虑风压与热压的综合作用,为实现各套型的自然穿 堂通风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为避免厨房、卫生间中的污浊气

体进人卧室、起居室等主要功能房间,影响人体健康,还必须组 织好室内气流,使卧室、起居室为进风房间,厨房、卫生间为排 风房间。

5.2.2同一栋居住建筑,不同的套型设计将导致自然通风

不同,为保证所有住户都能拥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真正充分 利用自然通风的效果,必须对各套型进行自然通风设计。同时, 门窗的可开启面积并一定完全等于门窗的可通风面积,特别是对 于目前的各式悬窗甚至平开窗等,当窗扇的开启角度小于45°时, 可开启窗口面积上的实际通风能力会下降1/2左右。因此,本规 范使用了“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代替“可开启面积”。套型地面

5.2.3合理的通风路径决定了房间门窗开启后的通风交

谓通风路径:是指经外门窗通风开口进人居室的气流经房门流出 时,在户内或单元内所能经过的空间和对外通风开口。通风路径 关联的设计要素主要有:通风入口、穿越空间的个数(路径长 度)、通风出口。模拟分析和实测表明,房间的通风路径的形成 受平面(部面)布局、开口设置等建筑因素影响,也受来流风 向、风速等环境因素影响,通风路径的形态将是十分复杂和多变 的,但当建筑单元内的户型平面及对外开口(门窗洞口)形式 确定后,则每个房间都能对应其外窗正面进风,而在户内或建筑 单元内形成一组通风路径。 一般在户内均是通过房门开启与厅堂、过道等公用空间通风 的,在房内使用者私密性允许的情况下这一开门通风面积能够得 到保证,但对于房与房之间需要通过各自的房门都要开启才能形 成通风路径的情况,因受两个房间私密要求限制通风路径反而不 能得到保证,同样,对于同一单元内的两户而言,都要依靠开启 各自的户门才能形成通风路径也不能得到保证,因此,本条文对 此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5.2.4进风口、排风口有效通风换气面积大小以及进、

相对大小决定了室内空气流速。当进、排风口有效通风换气面积

相等时,靠近进风口的室内流速与室外风速比为62%;当排风 口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为进风口有效通风换气面积的两倍时,靠近 进风口的室内流速与室外风速比为110%。据有关试验表明,获 得室内整体最好风速的最佳办法是:排风口有效通风换气面积大 于进风口有效通风换气面积10%左右。进、排风口定性上可根 据主导风向下,通风开口迎向主导风向为进风口,背向主导风向 为排风口,定量上可根据风环境模拟结果,风压大的通风开口为 进风口,风压小的通风开口为排风口。考虑到一年四季风速、反 向变化很大,执行本条文时应以有利于通风时段主导风向下的自 然通风为宜。

50019一2003第5.2.6条的规定。夏李由于室内外形成的热压小, 为保证足够的进风量,消除余热、提高通风效率,应使室外新鲜 空气直接进入人员活动区,自然进风口的位置在保证使用安全的 条件下应尽可能低。

居民会关闭外窗。这种情况下,会造成室内通风不畅,影响室内 热环境。根据实测和调查:当室内通风不畅或关闭外窗,室内干 球温度26℃,相对湿度80%左右时,室内人员仍然感到有些 热,所以需对夏季阵雨、暴雨时关闭外窗情况下的自然通风措施 加以考虑,

5.3.1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来考虑,外窗的遮阳设施不应对建筑 物外立面造型产生不良影响,宜通过合理设计将遮阳设施很好地 融入到建筑当中,充分结合外廊、阳台、挑檐以及建筑本体外型 形成的自身的遮阳来减少空调季节太阳辐射得热。同时,考虑到 不同的遮阳形式对不同朝向外窗的遮阳效果,本条文提出南、北 向宜采用建筑外遮阳,东、西向应采用建筑外遮阳。 东西向居住空间的外窗外遮阳系数可按小于0.8设置,不同

5.3.2本条文给出了常见建筑外遮阳措施的简化方法

根据深圳地区建设工程的实际应用特点,将内置中空百叶和双层 窗做为外遮阳措施,并给出了相应的简化方法用于实际工程 计算。

3.4外窗在重点考虑对阳光遮挡的同时,也应防范附近

外墙反射和发射辐射对建筑外窗的不利影响,特别是东、西、东 北、西北向外窗,由于东、西晒的影响,宜采取相应的遮挡 措施。

5.3.5采用本条文所提出的这几种围护结构的节能措施,是基

于深圳地区的气候特点,考虑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达到节能自的而 提出的。这些措施经测试、模拟和实际应用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其中有些措施的节能效果显著。 采用反射隔热外饰面的屋顶和外墙面,在夏季有太阳直射 时,能反射较多的太阳辐射热,从而能有效地降低空调负荷和自 然通风时的内表面温度。当无太阳直射时,又能把围护结构内部 在白天所积蓄的太阳辐射热较快地向外天空辐射出去,因此,无 论是对降低空调耗电量还是对改善无空调时的室内热环境,都有 重要意义。 目前,仍有些建筑习惯采用带有空气间层的屋顶和外墙。研 究表明封闭空气间层的传热量中辐射换热比例约占70%。本条 文提出采用带铝箔的空气间层目的在于提高其热阻。节能效果显 著。值得注意的是,当采用单面铝箔空气间层时,铝箔应设置在 室外侧的一面。 蓄水、含水屋面是适应深圳地区多雨气候特点的节能措施 这类屋顶是依靠水分的蒸发消耗屋顶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水 的主要来源是蓄存的天然降水,补充以自来水。含水屋面由于含 水材料在含水状态下也具有一定的热阻,故表现为这种屋面的隔 热作用优于蓄水屋面。当采用蓄水屋面时,储水深度应大于等于 200mm,水面宜有浮生植物或浅色漂浮物:含水屋面的含水层宜

5.4空调室外机位置设计

5.4.1空调室外设备换热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空调性能的 发挥,应将合理预留空调室外设备的安装位置与建筑设计有机结 合起来,不破坏建筑美学,同时注重室外换热器设备和部件的清 洗和维修

的美化处理,即采用一定的遮挡或是装饰等措施,这种措施的结 果势必对室外机换热效果产生影响。遮挡隔栅的透气率是指对空 调器室外机安装位置采取遮挡或装饰有效的通风面积比例,它占 装饰遮挡总面积的比例可以反映室外机通风换热效果的好坏。为 防止因采取美化手法形成了对室外机位置的遮挡和装饰导致排风 不畅或进、排风短路等现象,本条文对室外机遮挡隔栅的透气率 进行了规定。 5.4.3分体式房间空调器室外机安放位置与搁板构造对空调器

实际的运行能效影响巨大。以往由于经济落后,使用空调的人 少,当时的建筑在设计时往往没有考虑空调器室外机安放位置与 阁板构造,致使居住者购买空调后只能是无序化安装,既影响建 筑立面美观,也不利于空调器的节能运行。从安装位置的角度 看,在东向或西向的外墙安放空调器室外机,难以避免太阳辐射 的不利影响。 空调器室外机的安装位置、通风换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

空调器运行能效的高低。当将空调室外机的位置从下到上一条线 地布置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外立面上时,下层空调室外机换热后 的高温气体易被上层空调室外机重新吸入,严重影响上层空调室 外机的换热。同时,将建筑外立面的竖向回槽内层设为室外机安 装位置时,凹槽的宽度和深度都不足,将易使回槽的气体长时间 带留,也不利于室外机的换热。 考虑到当室外机排风出现对吹现象时,将使室外机的散热条 牛严重恶化,因此,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相对的两台室外机提出 了至少4m间距的要求。同时,鉴于室外机吹出为热风,其温度 大大高于室外气温,当室外机的排风吹向窗口或阳台将给相邻住 户带来热环境的恶化,吹到行人区时将对来往行人产生不舒适 感,吹向绿化植物上时将不利绿化植物的健康成长,甚至引起植 物的死亡。因此,本条文对此进行了规定。 5.4.4深圳地区整体式(窗式)房间空调器目前的市场占有量

并不高,但仍有一定的市场。整体式(窗式)房间空调器在安 装时因需有较大的洞口才能容纳机身,若在设计时未预留其安放 位置,在安装时需在外窗或墙体上开一较大尺寸的洞口,破坏了 建筑立面效果,而且对结构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惠。

5.4.5空调器运行时室内

将对室内或室外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有条件时可以适当考虑对 疑结水的其他合理利用方式。注意到,空调器在运行时,室外机 的换热将使周围区域气温有较大的上升,同时室外机风机的运转 也将产生一定的噪声,设计时应对此问题进行考虑,以减小对相 邻住户的热污染和噪声污染

6.1.1不同朝向太阳辐射的强度和特点是不同的,而太阳辐射 由于能直接透过玻璃进入室内,因此外窗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显 著,本条根据太阳辐射对建筑的影响推荐了各朝向窗墙面积比。 同时,规定了各朝向窗墙面积比的计算方法

由于能直接透过玻璃进入室内,因此外窗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显 著,本条根据太阳辐射对建筑的影响推荐了各朝向窗墙面积比。 司时,规定了各朝向窗墙面积比的计算方法。 5.1.2随着高层居住建筑的日益增多,屋项透明部分对整栋建 筑的能耗影响呈减少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特别是屋顶透明部 分对顶层住户的建筑能耗所产生影响显著,而且会随着面积的增 大而增大:另一方面,其对有屋顶透明部分房间的热舒适性影响 巨大,这会造成该房间空调使用时间和空调能耗的增加。因此 本条文对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和传热系数提出了具体要求。 6.1.3对屋顶透明部分本身的遮阳系数进行限制主要出自于其 对有屋顶透明部分房间的热舒适性影响显著,从而造成该房间空 调使用时间和空调能耗的增加。因此,本条文对屋顶透明部分本 身的遮阳系数提出了具体要求。 6.1.4深圳地区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在居住建筑节能50%的基础 上实现节能65%的目标,将主要依靠自然通风、外窗遮阳以及 设备能效的提高来实现。因此,本条文所规定的围护结构(主要 包括屋顶、外墙、外窗等)与《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

6.1.2随着高层居住建筑的日益增多,屋顶透明部分

筑的能耗影响呈减少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特别是屋顶 分对顶层住户的建筑能耗所产生影响显著,而且会随着面 天而增大:另一方面,其对有屋项透明部分房间的热舒适 大,这会造成该房间空调使用时间和空调能耗的增加。 本条文对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和传热系数提出了具体要求

6.1.3对屋顶透明部分本身的遮阳系数进行限制主要出自于其 对有屋顶透明部分房间的热舒适性影响显著,从而造成该房间空 调使用时间和空调能耗的增加。因此,本条文对屋顶透明部分本 身的遮阳系数提出了具体要求。

6.1.4深圳地区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在居住建筑节能5

上实现节能65%的目标,将主要依靠自然通风、外窗遮阳以及 设备能效的提高来实现。因此,本条文所规定的围护结构(主要 包括屋顶、外墙、外窗等)与《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 计标准》JGJ75基本保持一致,并未进一步提升其热工性能。同 时,考虑到凸窗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对其顶板(非透明部分) 的传热性能做了明确的规定,凸出外墙外表面不超过600mm的 外凸窗,其侧墙和顶部非透明部分可不考虑传热系数的限制,外 凸超过600mm的外凸窗侧板按建筑外墙考虑

6.1.5外窗是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薄弱环节,本条文

进一步强化了居住建筑外窗的遮阳设计要求,即应针对套型来进 行外窗遮阳设计。 考虑到建筑内部不同空间的功能是不同的,居民的活动时间 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居住空间,是居民的主要生活区域,同时也 是空调能耗的主要产生区域。而非空调区域,通常不产生空调能 耗。因此,本规范对不同居住空间平均窗墙面积比所对应的外窗 平均综合遮阳系数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同时,考虑到外遮阳措施虽是深圳地区适宜的节能措施之 一,但若强制采用外遮阳,会对建筑设计人员进行建筑创作时造 成过多的限制。从实际使用的效果来看,只要综合遮阳系数相 司,而无论采用何种遮阳措施,其带来的节能效果是基本一致 的。因此,本规范仅对外窗的综合遮阳系数进行了限制,但未限 定其采用何种遮阳措施达到此要求。 计算时,窗本身的遮阳系数SC可以近似地取为窗玻璃的遮 阳系数S。乘以窗玻璃面积A玻除以整窗面积A窗,即SC=S。× A玻/A窗。空调季节窗口的建筑外遮阳系数SD。可按附录F中的方 法计算。

6.1.6为防止在加强外窗遮阳时造成了自然采光的不足

影响照明能耗,因此对建筑的卧室、书房、起居室等主要房间的 房间窗地面积比和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提出了要求

6.1.7为了保证居住建筑的节能,要求外窗、阳台门

墙具有良好的气密性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 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一2008规定的4级 对应的空气渗透数据是:在10Pa压差下,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 透量在2.0m3~2.5m3之间,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在7.5m3~ 6.0m3之间;6级对应的空气渗透数据是:在10Pa压差下,单位 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在1.0m3~1.5m3之间,单位面积空气渗透 量在3.0m3~4.5m²之间。 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21086—2007规定的2级

对应的空气渗透数据是:在压力差为100Pa时,可开后部分的单 位缝长空气渗透量不大于2.5m²/(m·h)和整体幕墙试件(含 可开启部分)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不大于2.0m3/(m²·h);3级 对应的空气渗透数据是:在压力差为100Pa时,可开启部分的单 立缝长空气渗透量不大于1.5m3/(m:h)和整体幕墙试件(含 可开启部分)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不大于1.2m²/m²·h)。

6.2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5.2.1本条文给出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的具体步骤。

在建筑节能中,建筑的能耗水平应是该建筑历年来的平均能 耗。由于典型气象年的原始数据与历年平均值所用的原始气象数 据年相同,采用典型气象年数据计算所得的年能耗与采用历年平 均气象数据计算所得的年能耗最接近,最能反映能耗的“平均” 情况。同时,典型气象年的数据是最齐全的,因此,以典型气象 年作为能耗计算的气象数据。以往,由于尚无深圳市的典型气象 年,进行建筑能耗模拟时常选择地理位置相近的广州市的典型气 象年作为计算的气象参数。自前,编制组与深市气象服务中心 合作,形成了以深圳当地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的典型气象年。因 此,此条文明确应采用以深圳当地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形成的典 型气象年。 计算时,取卧室、起居室、书房等空调居室室内温度,夏季 全天为26℃,换气次数为1.0次/h,非空调居室不进行温度 控制。 根据深圳市建筑节能季节划分结果,深圳市空调计算期取5 月26日至10月7日。 采用反射隔热外饰面的屋顶外表面和外墙面,虽有利于降低 夏季空调能耗,但考虑到自前很多反射隔热外饰面的耐久性问题 没有得到解决,同时会随着外界粉尘等污染物的作用,其隔热效

果会下降。目前,甚至出现了在使用“对比评定法”时取用极 低的p值(有的甚至低于0.2)来通过节能计算的做法,有时还 重复计算了当量附加热阻,片面夸大了反射隔热外饰面的作用。 因此,本规范对此做了进一步明确的规定。 6.2.4根据深圳市的气候特性,一大之内温度波动对围护结构 传热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夏季白天,室外气温很高,文有很强 的太阳辐射,热量通过围护结构从室外传入室内:夜里,室外温 变下降比室内快,热量有可能通过围护结构从室内传向室外。如 果用室内外平均温度来计算室内外的传热,上述这种昼夜反方向 的传热就可能抵消掉了,出现没有空调负荷或很小空调负荷的情 兄。而事实是肯定有空调能耗的。 因此,为了比较准确地计算采暖、空调负荷,需要采用动态 计算方法。与静态计算方法相比,动态计算方法的一个最显著的 特点就是计算的时间步长很小,通常都采用一个小时作为计算的 时间步长,因而负荷的计算比较准确。故本条文规定建筑物的节 能综合指标采用动态方法计算,鉴于自前进行建筑全年空调能耗 计算的软件众多,不同软件由于内核的不同,对同一建筑物计算 的结果往往存在差异,因此,本条文规定只有通过住房和城乡建 设部或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鉴定的计算软件才可作为计算工具。

6.2.4根据深圳市的气候特性,一天之内温度波动对

7空调与机械通风节能设计

7.1.1随看深圳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居民对空调的需求逐年上升,空调已成为深圳居民家庭生活的必 需品。对于居住建筑选择何种空调方式,应根据当地能源、环保 等因素,通过仔细的技术经济分析来确定。同时,考虑到空调所 需设备及运行费用全部由居民自行支付,因此,还要考虑用户对 设备及运行费用的承担能力。主要考虑以下情况: 1.深圳市的气候条件和建筑所在地点的气流、水、土地等 有关自然资源; 2.建筑所在地点的能源资源和价格; 3.建筑所在地点的环境状况和相关环境法规; 4.建筑自身特点:住宅小区还是单幢住宅楼,高层住宅还 是多层住宅楼,或别墅等; 5.当地生活水平、生活习惯和住户经济收入; 6.设备同时使用率、设备系统的部分负荷性能和调控性能; 7.设备费、运行费; 8.安装方式,运行调节和维护管理工作量及条件; 9.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0.对城市、小区或周围环境的影响

住建筑,其能耗水平显著高于分散式空调系统的居住建筑。主要 原因是集中式空调系统可调节性差,在低负荷条件下,其运行能 效并不高。且由于往往是全时间、全空间的运行模式,与深圳地 区强调充分利用被动式节能技术,空调宜采用间歇性运行模式并

不相符。但同时,考虑到仍存在一些居住建筑其负荷特性适用于 集中式空调系统形式,因此,本条文采用“宜”字。

关规定。同时,还增加了设计分室(户)温度控制及分户冷量 计量设施的相关规定

7.1.4本条文参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的相 关规定。

7.1.4本条文参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的相

源效率等级》GB12021.3和《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 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5中关于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 限定值的相关规定。

限定值的相关规定。 7.1.6采用空调方式降温时,门窗往往处于关闭状态,室内 外的空气交换主要依靠空气从门窗缝隙的渗透来实现。此种方式 是一种无序的换气方式,换气效果不佳。同时,由于门窗气密性 的加强,通过渗透的方式也往往无法满足人体卫生换气1.0次/h 的需要,如果此时通过开窗的方式加强换气,过大的换气量将会 导致空调能耗的显著增加。因此,本条文对空调时段关闭门窗条 件下,通风设计应有保证居住建筑1.0次/h的卫生换气的具体 措施提出了要求。 7.1.7~7.1.8空调的排热体通常为空气、水体和大地,但究竞 以选择何种排热体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风冷热泵机组可以利用 环境空气作为热泵机组的热源与热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 是,它也有两个主要的缺点,当冬季环境空气温度在4℃左右 时,室外侧热交换器盘管表面温度将低于冰点0℃,会出现结 霜。霜层会减小蒸发器的传热能力,增大蒸发器的空气阻力,严 重时会使热泵无法工作。所以要采取除霜措施,这会影响到室内 热环境品质及增多耗能:另一个缺点便是它的出力正好与需求量 (冷、热负荷)以及性能系数、能效比值呈反比。无其在冬季 为了保持室内需要的室温,往往需要设置辅助加热装置(一般为 直接电热)。

7.1.6采用空调方式降温时,门窗往往处于关闭状态

7.1.6采用空调方式降温时,门窗往往处于关闭状态,室内、 外的空气交换主要依靠空气从门窗缝隙的渗透来实现。此种方式 是一种无序的换气方式,换气效果不佳。同时,由于门窗气密性 的加强,通过渗透的方式也往往无法满足人体卫生换气1.0次/h 的需要,如果此时通过开窗的方式加强换气,过大的换气量将会 导致空调能耗的显著增加。因此,本条文对空调时段关闭门窗条 件下,通风设计应有保证居住建筑1.0次/h的卫生换气的具体 措施提出了要求。

7. 1. 7 ~ 7. 1. 8

以选择何种排热体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风冷热泵机组可以利用 环境空气作为热泵机组的热源与热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 是,它也有两个主要的缺点,当冬季环境空气温度在4℃左右 时,室外侧热交换器盘管表面温度将低于冰点0℃,会出现结 霜。霜层会减小蒸发器的传热能力,增大蒸发器的空气阻力,严 重时会使热泵无法工作。所以要采取除霜措施,这会影响到室内 热环境品质及增多耗能:另一个缺点便是它的出力正好与需求量 冷、热负荷)以及性能系数、能效比值呈反比。无其在冬季, 为了保持室内需要的室温,往往需要设置辅助加热装置(一般为 直接电热)。

水源热泵机组不存在除霜问题,出力稳定,性能系数、能效 比大大高于风冷热泵。它利用水作为热泵机组的热源及热汇,可 以利用河水、湖水、海水及废水等,以及打井取用的地下水。但 利用地下水时,必须确保有(真正的)回灌措施以及确保水源 不被污染,并必须符合当地有关规定:否则,会引起水资源保护 及环境问题。如果没有合适的水源可以利用,也可以采用封闭水 循盾环系统,但需要在水循环系统中设置冷却塔及加热装置,以便 保持水循环系统中的水温在一定的范围内。 采用理管式岩土换热器向大地排热,可显著提升空调系统的 能效,自前,技术上也已日趋成熟。但采取此方式时,需使全年 冷热负荷实现热平衡,否则,该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行。根据深圳 地区的气候特点,夏季空调负荷需求大,而冬季采暖负荷需求 小,往往难以做到全年冷热负荷平衡,但也不排除在某些情况 下,能实现全年冷热负荷平衡。因此,本条文规定只有当居住建 筑可实现冷热负荷全年热平衡时,空调系统方可采用理管式岩土 换热器向大地排热

冷热项荷现热平,智测,该系统将无法正常运行。根据深圳 地区的气候特点,夏季空调负荷需求大,而冬季采暖负荷需求 小,往往难以做到全年冷热负荷平衡,但也不排除在某些情况 下,能实现全年冷热负荷平衡。因此,本条文规定只有当居住建 筑可实现冷热负荷全年热平衡时,空调系统方可采用理管式岩土 换热器向大地排热。 7.1.9为充分利用空调系统的节能潜力,宜选择具有热回收装 置的热泵机组,在实现供冷的同时,能为住户提供生活热水,是 一种适宜的节能方式。 7.1.10空调房间排风中的冷量应进行再利用,可利用其对厨 卫等非空调区域进行冷却,设有排风系统的宜采取措施充分进行

置的热泵机组,在实现供冷的同时,能为住户提供生活热水,是 一种适宜的节能方式。

卫等非空调区域进行冷却,设有排风系统的宜采取措施充分进行 冷热回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没有排风系统的,通常是窗缝排 风。可通过巧妙的窗缝设计,使排风掠过窗玻璃外表面,从而减 少窗户的冷热耗量。 7.1.11可再生能源利用是未来清洁能源利用的发展方向,从深 圳地区居住建筑的实际来看,目前,可再生能源利用所占比例并 不高,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空调能耗将会是居住建筑能耗增 长的巨大推手,加强可再生能源空调技术在居住建筑的利用,是

卫等非空调区域进行冷却,设有排风系统的宜采取措施充分进行 冷热回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没有排风系统的,通常是窗缝排 风。可通过巧妙的窗缝设计,使排风掠过窗玻璃外表面,从而减 少窗户的冷热耗量。

川地区居住建筑的实际来看,目前,可再生能源利用所占比例并 不高,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空调能耗将会是居住建筑能耗增 长的巨大推手,加强可再生能源空调技术在居住建筑的利用,是 缓解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但能否在具体工程中使用太阳能、地 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空调技术,仍需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

情况和技术的发展情况。因此,本条文用了“宜”字。

7.2.1调节室内环境可采用三种方式: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 空调方式。从能源节约的角度来看,自然通风为被动式降温方 式,不消耗能源。机械通风和空调均为主动式降温方式,需要消 耗能源,但两者相比,机械通风所消耗的能源远小于空调对能源 的消耗量。且采用通风方式时,由于换气量大,能够将室内的污 染物带离,更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在通风时段,即室外天气条 件适宜时,应先采取自然通风方式来满足室内的热环境要求,当 自然通风无法满足室内环境调节要求时,应通过机械通风的方式 来弥补,而不应直接采用空调方式。已有的研究表明,在通风时 段对于居住建筑来说,若能提供换气次数不小于8次/h的通风 量,是基本可以保证室内热环境的要求。 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实现室内热环境的要求,应注重处理好室 内气流组织,提高通风效率,避免厨房、卫生间等房间的污浊空 气随气流流入其他房间,影响室内空气品质。本条文在综合已有 研究及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居住建筑机械通风的两 种方式以供参照

设备性能提出了一般要求。

7.2.3电风扇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至

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使用电风 扇时,室内的空气会流动起来,从而促进人体汗液的快速蒸发, 由于汗液的蒸发需要吸收大量的热,故会使人们感觉到凉爽。在 复李并不太炎热时,可通过使用电风扇的方式替代空调的使用 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8电气照明与生活热水节能设计

8.1.1~8.1.3此三条文为基本要求。

8.1.4变电所位置的合理设置极为重要。合理的设置可降低电 能损耗,提高电压质量,节省线材,是供配电设计时的一条重要 原则。级数过多不仅管理不便,操作繁复,因元件故障和操作错 误发生事故可能性增加,而且上、下级继电保护时限配合增加困 难。对于10kV系统,通常不宜多于两级,

误发生事故可能性增加,而且上、下级继电保护时限配合增加困 难。对于10kV系统,通常不宜多于两级。 8.1.5节能是一项重要的国策,采用节能型变压器符合国家的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型发展的方针政策。应充分考量住户入住率 季节性负荷等因素对变压器容量、台数、运行方式的影响,实现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8.1.6三相网络负荷不均度过大,会影响照明灯具的发光效 率和使用寿命。 8.1.7此为选择电缆的基本原则。当电力电缆截面选择不当, 则会影响可靠运行、使用寿命,乃至危及安全。 动之价 体服超证相喜功政国数邮西地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型发展的方针政策。应充分考量住户 李节性负荷等因素对变压器容量、台数、运行方式的影响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6三相网络负荷不均匀度过大,会影响照明灯具的发 和使用寿命。

8.1.6三相网络负荷不均匀度过大,会影响照明灯具的发光效

8.1.7此为选择电缆的基本原则。当电力电缆截面选 则会影响可靠运行、使用寿命,乃至危及安全。

施,现行的《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 定》对此作出规定,

8.1.13发改委2011年发布了“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 对2011~2016年间的白炽灯的进口和销售作了统筹安排,以促 进中国照明电器行业健康发展,取得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对于 般场所,要求室内外照明不应采用普通照明白炽灯。

因在正常照明断电时可在几秒内达到标准流明值;对于疏散标志 灯还可采用发光二极管,而采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达不到上述 要求。

的镇流器提出了要求。 8.1.16采用灯内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有利于降低照明线路 损耗。

8.1.17通常同类光源中单灯功率较大者,光效高,所

灯功率大的,但前提是应满足照度均匀度的要求。对于直管荧光 灯,现在资料表明,长度1200mm左右的灯管光效最高,特别是 比长度600mm左右(即T8型18W、T5型14W)的灯管效率高 很多,再加上其电子镇流器损耗差异,前者的节能效果十分明 显。所以除特殊装饰要求外,应选用前者(即28~45W灯管) 而不应选用后者(14~18W灯管)。 8.1.18~8.1.20人工照明的节能控制包括声、光控制、智能控 制等,但住宅首层电梯间应留值班照明。应急状态下,无火灾自 动报警系统的应急照集中点亮可采用手动控制,控制装置宜安装 在有人值班室里。同时,照明节能控制是实现照明节能的重要组 成部分,对于不同功能场所,应选用适宜的节能控制方式。地下 车库照明系统应细化配电回路的划分,按上(下)班时序、非 工作时序、后半夜时序以及应急场合投入照明灯具:室外庭院及 立面照明,则可采用时序和人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节约电能,对 于后者,还需考量防止光源污染相关措施。

8.2生活热水节能设计

8.2.1余热、废热、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作为集中生活热水的 热源,能起到显著的节能效应DB34/T 3691-2020 煤灰中六价铬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pdf,故本条文提出应优先利用上述 热源。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决非简单地将太阳能装置与 建筑相加,而是要将太阳能的利用纳入建筑的总体设计,将建 筑、技术和美学融为一体,使太阳能利用装置成为建筑整体中的 个有机组成部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应包括以下四 个方面: 外观:实现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完美结合,合理布置太阳 能热水系统装置。无论在屋顶、阳台或在墙面都要使太阳能集热 器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实现两者的协调和统一。 结构:妥善解决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装问题,确保建筑物的 承重、防水等功能不受影响,还应充分考虑太阳能集热器抗风抗 震等的安全要求。 管路布置:合理布置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各种管线,尽量减少 热水管道的长度在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太阳能热水系统装置及 管线的设置位置、检修通道等。 系统运行:要求系统安全、可靠、稳定,易于安装、检修 维护,合理解决太阳能与辅助能源加热设备的匹配,尽可能实现 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控制。 要达到以上四方面,必须要将太阳能热水系统纳入建筑设计 中,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如果太阳能装 置没有和建筑设计有机结合,不但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变得杂乱无 章,甚至还会破坏建筑效果,产生新的建筑视觉污染,并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城市景观,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建筑的安全性。

热水管网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每个子项内容 均有相应的国家及地方标准,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规范》GB50364、《太阳 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B/T18713、《真空 管型太阳能集热器》GB/T17581、《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GB T6424、《太阳能热利用术语》GB12936、《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GB50096等,因此,在进行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时,应符合其 他相关标准的规定。此外,国家和深圳市均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 规推进太阳能的发展,在设计时也应遵守

8.2.4由于集中辅助加热的太阳能热水系

浪费越多。该时间主要取决于不循环支管的长度,及热水管道的 流速,其中热水管道的流速取值可参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 范》GB 50015取值。

8.2.6热水系统用水点处冷、热水供水压力一且出现不平衡

会带来用水点出水温度的波动,既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性,也引起 用水的浪费。因此,为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本条对冷热水压平衡 进行规定,

DB61/T 506.2-2010标准下载统一书号:15112:32416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