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353-2020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pdf

DB21/T 3353-2020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7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2954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1/T 3353-2020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规程.pdf

7.3.1采用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加固砌体结构农村房屋,应同时设置竖向和水平条带,单面加 固时条带宜设置在墙体外侧。高延性混凝土施工时,墙体拐角处及水平和竖向条带相交处应 连续压抹,严禁在此部位留施工冷缝。 7.3.2根据抗震设防烈度不同,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农村房屋的条带最小宽度和最小 厚度可按表7.3.2取值。

表7.3.2高延性混凝土条带最小厚度和最小宽度

日部高延性混凝土竖回条带宽度:c表 示楼(屋)盖处或墙) 带宽

示楼(屋)盖处或墙项高

(a)T形纵横墙交接处L形纵横墙交接处图7.4.3纵横墙交接处加固平面示意图7.5石砌体结构农村房屋整体性加固7.5.1本节适用于单层石砌体墙承重房屋的墙体加固。对于本节未涉及到的石结构房屋的加固内容,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7.5.2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石砌体墙前,应先对石砌体墙的灰缝进行扣缝处理TCBDA 27-2019:建筑装饰装修机电末端综合布置技术规程(无水印 带书签),并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勾缝填实。7.5.3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石砌体墙时,其条带设置部位同本规程7.3节相关规定,高延性混凝土条带的最小宽度和最小厚度按表7.5.3取值。表7.5.3高延性混凝土条带最小厚度和最小宽度设防烈度(条带厚度)6度(15mm)7度(20mm)8度(20mm)竖向条带宽度(mm)a80012001800b80010001500水平及墙顶条带宽度(mm)800100015007.5.4石砌体墙的砌筑砂浆饱满度很差或块材松散脱落时,或外纵墙开洞率大于50%时宜对整片墙体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层进行加固,面层厚度可按表7.5.3取值。7.5.5加固石砌体墙的高延性混凝土竖向条带净间距不应大于4.0m,当竖向条带净间距不满足时,应增加竖向条带宽度或数量。7.5.6石砌体墙的墙顶部沿外墙周边设置的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中可埋入3根水平铁丝(图7.5.6)。铁丝规格不小于10号,并在墙体拐角处进行搭接,搭接长度每侧1000mm,铁丝应用铁钉固定在墙面上。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1000铁丝搭接加固墙体铁丝(a)铁丝布置立面示意图(b)墙体拐角处铁丝搭接示意图图7.5.6墙顶水平条带内铁丝布置示意图7.6木结构农村房屋加固7.6.1本节适用于木结构农村房屋的砖砌体及砌块砌体构件加固。对于本节未涉及到的其他部位的加固,应参照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7.6.2木结构农村房屋的砌体构件加固应着重提高围护砌体墙的整体性,并增强木柱和围护砌体墙之间连接的可靠性。7.6.3加固围护墙体的高延性混凝土条带最小宽度及最小厚度应按表7.6.3取值,且墙面应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嵌缝处理,嵌缝方式同本规程7.3.3条相关规定,嵌缝深度不小于10mm。43

修补有困难时,应进行局部拆砌。修补或拆砌完成后,应用清洁的压力水冲刷干净。对毛石 砌体房屋加固前,应用强度等级M10以上的水泥砂浆填补毛石砌体墙面坑洞。 7.7.3高延性混凝土的搅拌应满足本规程第5.7.4条的有关规定。 7.7.4压抹高延性混凝土前,应提前对构件表面反复浇水润湿,并待构件表面湿润无明水后 再进行施工。条带或面层厚度大于15mm时,宜分层压抹,每层压抹厚度不宜超过15mm 后一层压抹宜在前一层初凝前进行,且前后两道压抹时间间隔不宜超过4h,最后一层之前 压抹的高延性混凝主表面不应收光,墙体拐角处、高延性混凝土相交处以及高延性混凝土力 腋部位应连续压抹。 7..5加固农村房

7.8.1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农村房屋的施工质量检验应按检验批进行,除本规程有特殊规定 外,以每栋房屋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7.8.2加固工程中钢筋原材料、加工制作、连接、现场安装的质量应按相关规定进行检查验 收,并办理相应的检查验收记录,其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混凝主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204以及本规程的相关要求。 7.8.3植筋或锚栓的施工质量验收,应在相应工序施工完毕后,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 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对植筋工程和锚栓工程的规定以及隐蔽工程的验收 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检查验收。 7.8.4高延性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的外观质量缺陷应按表5.8.4进行检查和评定。 7.8.5高延性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 现的严重缺陷或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处理方案,经业主(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 认可后予以实施,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7.8.6高延性混凝土材料进场时,应按4.5.4条规定进行进场检验。

检查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生产批次、同一进场时间每100t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t 也按一个检验批计,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7.8.7应在施工现场随机抽取试件对高延性混凝土的弯曲韧性、等效弯曲强度、抗折强度和 立方体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能进行检验,其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及本规程第4.5.6 条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以加固的50栋农房为一个检验批,每一检验批抽取弯曲韧性、等效弯曲强

度、抗折强度和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养护试块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核查施工记录及高延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检验报告。 7.8.8对原墙体裂缝、门窗洞口过梁加固、墙体稳定性加固等部位的处理,其构造做法应符 合设计要求,并应进行隐散工程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查检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7.8.9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与竖向条带相交处应设置高延性混凝土加腋,在水平条带和竖 向条带相交处以及墙体转角处应连续抹压,严禁在该部位留置施工冷缝。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查检查;核查施工记录。 7.8.10高延性混凝土应抹压密实,与基层墙体粘结牢固,不应有空鼓、开裂等现象。其与 基层的有效粘结面积与总粘结面积之比不应小于85%。 检查数量:每一检验批抽取5%,且不少于3处: 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或其他探测方法查空鼓。 7.8.11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加固砌体结构农村房屋竖向和水平条带设置的部位、范围、条带 享度以及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抹压面层的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抽样检查的合格点 率不应小于90%。 检查数量:每一检验批抽取5%,且不少于3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测量。

度、抗折强度和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养护试块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核查施工记录及高延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检验报告。 7.8.8对原墙体裂缝、门窗洞口过梁加固、墙体稳定性加固等部位的处理,其构造做法应符 合设计要求,并应进行隐散工程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查检查;核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7.8.9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与竖向条带相交处应设置高延性混凝土加腋,在水平条带和竖 向条带相交处以及墙体转角处应连续抹压,严禁在该部位留置施工冷缝。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查检查;核查施工记录。 7.8.10高延性混凝土应抹压密实,与基层墙体粘结牢固,不应有空鼓、开裂等现象。其与 基层的有效粘结面积与总粘结面积之比不应小于85%。 检查数量:每一检验批抽取5%,且不少于3处: 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或其他探测方法查空鼓。 7.8.11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加固砌体结构农村房屋竖向和水平条带设置的部位、范围、条带 享度以及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抹压面层的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抽样检查的合格点 率不应小于90%。 检查数量:每一检验批抽取5%,且不少于3处;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测量。

7.8.12加固部位的砌体墙面采用高延性混凝土进行嵌缝处理时,嵌缝的长度、深度、位置 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嵌缝深度不应小于10mm,并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不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钢尺测量;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8.13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农村房屋竖向条带和水平条带的间距、宽度及表面平整 度的允许偏差值应符合表7.8.13的要求,其抽样检验合格率不应小于80%。 检查数量:每一检验批抽取5%,且不少于3处。

8.13竖向条带和水平条带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

附录A高延性混凝士弯曲性能试验方法A.0.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高延性混凝土等效弯曲强度和等效弯曲韧性的测定。A.0.2试验装置(图A.0.2)应符合下列规定:L/3+L/3→L/3图A.0.2抗弯试验加载装置1——加载分配梁:2——分配梁辊轴;3——试件:4—支座;5—支座辊轴;6—位移计1试验机宜采用液压伺服万能试验机或带有弯曲试验台的伺服式压力试验机,量程不超过100kN,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1.0%,试验时的最大荷载宜在量程的80%以内;2加载分配梁中点为加载点,在试件标距三分点处设有两个加压辊轴,辑轴直径10mm~12mm;3与试件接触的两个辊轴铰支座,辊轴弧形直径10mm~12mm,支座长度比试件宽度长10mm;4挠度测量装置应符合图A.0.2的要求,并应包括固定测量挠度仪表的支座;挠度测试系统包括电阻位移计或者LVDT位移计,量程不小于20mm,精度不应低于0.001mm,测试点位于试件底部跨中位置。5荷载测量传感器应准确测量施加于试件上的荷载,测量精度不应低于0.1N;6测试数据采集应连续自动完成,可通过模数转换器与计算机连接,有程序控制,采样频率不宜低于10Hz;7其他:钢直尺、游标卡尺、直角规等。A.0.3试件成型及养护方法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的有关规定。每组试验至少应制备3个试件。A.0.4试件尺寸为40mm×40mm×160mm,试验跨度取L=150mmA.0.5试验测试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从养护地点取出试件,擦净后检查外观,不得有明显缺损,在跨中I/3的纯弯段内不得有直径大于5mm、深度大于2mm的表面缺陷;2将试件成型时的浇筑面作为承荷面,安放在支座上。按图A.0.2规定尺寸和三分点位置加荷的规定,检查支座及分配梁位置,所有间距尺寸偏差不应大于±1mm;3试件放稳对中后启动试验机,当分配辑轴与试件接近时,调整分配梁和支座,使接触均衡。压头及支座不能前后倾斜,各接触不良处应予以垫平;4试件安放好后,施加一定的预压荷载,停机检查试件与压头及支座的接触情况,确47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少有选择,在条件允许时首先这样做的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规程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 按......执行”

1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少有选择,在条件允许时首先这样做的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规程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 家....执行”。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5.《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8.《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 9.《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 10.《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GB50728 11.《水泥取样方法》GB/T12573 12.《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 13.《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14.《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 1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 16.《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 17.《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 18.《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 19.《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JGJ161 20.《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 21.《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 22.《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JGJ/T322 23.《农村住房危险性鉴定标准》JGJ/T3637

目次.542术语和符号..552.1术语...3基本规定.....564高延性混凝土574.1一般规定....574.2拌合物性能,.574.3力学性能....574.4耐久性能..584.5材料检验..58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605.1般规定..5.2砌体抗压加固..605.3砌体抗剪加固.615.4砌体抗震加固....615.5加固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计算...625.6构造要求...625.7施工...625.8施工质量验收..636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混凝土构件..646.1般规定.6.2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剪加固计算,.646.3钢筋混凝土梁抗剪加固计算.646.4钢筋混凝土柱正截面抗压加固计算..656.6构造要求,6.7施工......656.8施工质量验收..657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农村房屋...667.1般规定,..667.2基本要求7.3砌体结构农村房屋整体性加固:..667.4砌体构件加固与修复.677.5石砌体结构农村房屋整体性加固....677.6木结构农村房屋加固7.8施工质量验收....67附录A高延性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方法..6953

1.0.3、1.0.4这两条主要是对本规程在实施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标准配套使用的关系作出规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高延性混凝土(highductileconcrete,简称HDC),是一种具有高韧性、高抗裂性能和高耐损伤能力的新型结构材料。传统的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都具有明显的脆性,开裂后很快达到最大拉应力,一般仅出现一条主裂缝和少量微裂缝,表现出应变软化特征;高延性混凝土开裂后,应力基本保持不变,应变能维持较长时间的发展,在拉伸和剪切荷载下表现出良好的多裂缝开展和应变硬化特征(图1)。普通混凝土纤维混凝土高延性混凝土图1高延性混凝土单轴拉伸曲线比较本规程4.2节对高延性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和韧性指标均有明确规定。为达到其韧性指标要求,目前制备高延性混凝土都需要掺加短纤维作为增韧材料。但通过短纤维增韧只是实现高延性的手段之一,随着混凝土制备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以后不排除采用其他方式也可以配制出高延性混凝土。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55

使用环境温度不宜超过90°C。 本编制组前期对高延性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做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其在高温下的强度变 化与普通混凝土或普通砂浆等水泥基材料的强度变化情况相似。混凝土在高温下有可能产生 爆裂,但由于高延性混凝土申含有纤维,在高温作用下纤维会溶解形成水蒸气的迁移通道 使构件中蒸汽压得到释放,避免了基体的爆裂。 高延性混凝土耐高温试验结果显示,在125°C时,高延性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基本不 受影响,本规程保守起见将其使用环境温度规定为不宜超过90°C。 另外,采用高延性混凝土的工程遇火灾后,应通过检测鉴定评定其安全性是否仍满足要 求,当有问题时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或修复处理措施。 3.0.2被加固的结构、构件,其加固前的服役时间各不相同,其加固后的结构使用功能又可 能有所改变,因此不能直接沿用原设计的安全等级作为加固后的安全等级,而应根据业主对 该结构下一目标使用期的要求,以及该房屋加固后的用途和重要性重新进行定位,故必须由 业主与设计单位共同商定。 结构的加固设计,系以业主提供的结构用途、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为依据进行的,倘若 加固后任意改变其用途、使用条件或使用环境,将显著影响结构加固部分的安全性及耐久性, 因此,改变前必须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否则其后果将很严重。 3.0.3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的结构加固设计使用年限的规定,与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 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和《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相协调。 3.0.5《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中关于冬期施工期限划分原则是:根据当地多 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 气温连续5d高于5℃即解除冬期施工。

4.1.1纤维的耐碱性能用来衡量合成纤维在碱性介质内纤维强度的稳定性,而极限拉力保持 率是评价耐碱性能的主要参数。极限拉力保持率是指合成纤维在氢氧化钠碱溶液中,以规定 的温度、浓度和时间浸泡处理,然后测试其断裂强度,与原试样的断裂强度之比的百分率。

4.2.1为了保证高延性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材料配比,不得随意添 加任何其他材料,由于水量的多少对高延性混凝土材料性能影响尤为严重,因此要严格控制 用水量。

4.2.3控制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可以更好地保证其施工操作的方便,同时合适的稠 度更有利于施工的密实程度和保证施工质量

4.2.3控制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可以更好地保证其施工操作的方便,同时合适

4.3.1本条给出了高延性混凝土四个主要力学性能指标,作为高延性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的 重要依据。其中等效弯曲韧性和等效弯曲强度为韧性评价指标,抗折强度和立方体抗压强度 为强度评价指标。 配制高延性混凝主时,采用了大量的矿物掺合料取代水泥。因此高延性混凝土的早期强 度增长较慢,但是超过28d以后的强度仍有较大幅度增长,因此,以表中以60d的性能指标 作为高延性混凝土最终的力学性能评价标准。 随着混凝土的强度提高,其脆性增大,采用高延性混凝土能有效避免混凝土的脆性破坏 充分发挥其韧性和强度的优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本规程规定高延性混凝土的立方体抗 压强度不应小于50N/mm²;但实际工程中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要求较低时,考虑到经济性, 也可以使用立方体抗压强度低于50N/mm²的高延性混凝土,但其力学性能指标应通过专门 的试验确定以满足相应的设计要求。 4.3.2配制高延性混凝土时,采用了大量的矿物掺合料取代水泥熟料。由于矿物掺合料的活 性较低,使得高延性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长较慢,当超过28d以后的强度仍有较大幅度增长 因此,本条规定高延性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边长为 100mm的标准立方体试块,用标准试验方法在龄期60d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 值。高延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4.3.1本条给出了高延性混凝主四个主要力学性能指标,作为高延性混凝主力学性能检验的

4.3.3本条给出了高延性混凝土的材料性能计

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

(1) Jx =0.88x %g ak

式中:0.88一一考虑到结构中混凝土强度与试件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差异而采取的修正系数; 错误!不能通过 编辑域代码创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比值,可取0.88; 建对象。一 错误!不能通过 高延性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C50的高延性混凝土错误!不能通过级 编辑域代码创 辑域代码创建对象。=50N/mm²。 建对象。一 上式(1)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对混凝土轴心抗压强 度标准值的取值依据。由于高延性混凝土轴心受压破坏时表现出良好的抗压韧性和耐损伤能 力,与传统混凝土的脆性破坏有明显区别,因此不再考虑高延性混凝土的脆性折减系数。且 大量研究表明,由于纤维桥联作用对高延性混凝土单轴受压提供的横向约束作用,使高延性 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明显高于相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根据大量试验数据分析结果, 高延性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比值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 象。为0.88~0.95,可偏于安全取0.88。 根据高延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并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计算方法确定Ca50高延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为27.6N/mm; 高延性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明显高于普通混凝土,且基本都能达到同等级混凝土抗拉 强度的2倍以上,本条根据天量试验数据,并结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中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计算方法确定Ca50高延性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为3.8N/mm²。 2高延性混凝土的受压和受拉弹性模量与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有关,但由于高延性混凝 土基体内不含粗骨料,其弹性模量取值与普通混凝土明显不同,本条根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大量试验结果以及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结 果,高延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相当于同等强度普通混 疑土的2/3左右,本条给出C50高延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 象。=2.20×10*N/mm²。当有可靠试验依据时,弹性模量可根据实测数据确定。 3高延性混凝土纵向受压时,其横向变形受到纤维桥联应力的药束,使其横向变形减 小。因此,高延性混凝土泊松比明显小于普通混凝土,由于泊松比与纤维掺量和材料韧性指 标均有一定关系,本条强调在必要时可根据试验确定。 台 4耐性能

4.4.1高延性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明显高于普通混凝土,本条规定了其主要的耐久性能指标, 当设计中对其耐久性能有要求时,可参照本条规定其具体耐久性指标,设计中相应的耐久性 指标要求不应低于本条的规定。

4.5.1本条主要给出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效弯曲强度和等效弯曲韧性的试验方法及标 准试件尺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经过大量试验研究表明,由于高延性混凝土基体内不含粗骨 料,且材料匀质性较好,当采用不同尺寸的立方体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时,得到的尺寸效 应换算系数很小,与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试件尺寸增大而减小的特点有明显区别。为 更于现场制作试块,本条规定统一采用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块作为标准试件进行高延 性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不考虑尺寸效应影响,

4.5.4本条给出了进场检验的一些具体规定,材料性能的进场复检采用快速检验方法(蒸汽 养护),这样可以快速的确定高延性混凝土材料性能指标,提高进场复检效率,为进场使用 提供必要的依据。 4.5.5本条规定了高延性混凝土材料进场性能检验的检验批划分标准。在进行高延性混凝土 材料性能检验前,应根据检验项目,计算所需材料的用量。每1L的体积,需要高延性混凝 土材料质量约为1.7kg

(II)性能检验与评定

【II)性能检验与评定

5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

5.1.1高延性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将高延性混凝土用于砌体结构加固, 可利用高延性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优势提高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和抗倒塌能力。另外,采用高延 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加固面层厚度小,施工简便,对原有结构影响小,可大幅度提高砌 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延长结构使用寿命,节约加固成本,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系统开展了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方面的理论与试验研究,提出 了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目前,“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 结构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陕西、山东、安徽、辽宁等20余个省市,共500余栋房屋的抗震 加固工程。 对非承重的砌体结构构件,可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提高其整体性后对其进行损伤 修复。 5.1.3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时,为了避免墙面铲除时对原墙体造成比较严重的二次 损伤,当原墙面抹灰砂浆强度很高,且砂浆与砖墙粘结很好时,可以不产出原墙体抹灰砂浆 旦砂浆表面油漆、涂料等装饰面需清理干净,且抹灰砂浆面层应凿毛处理。

5.1.3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时,为了避免墙面铲除时对原墙体造成比较严重的二次 损伤,当原墙面抹灰砂浆强度很高,且砂浆与砖墙粘结很好时,可以不产出原墙体抹灰砂浆 旦砂浆表面油漆、涂料等装饰面需清理干净,且抹灰砂浆面层应凿毛处理。 5.1.4对于空旷房屋、横墙较少房屋、层数或高度超限等一些对抗震或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 砌体结构房屋,加固时应选用韧性指标较高的高延性混凝土材料

5.2.1、5.2.2对受压加固,在满足构造要求情况下,外加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后的构件可 看成砌体与高延性混凝土面层的组合砌体构件。因此,可利用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 规范》GB50003中组合砌体构件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推出加固后构件轴心受压计 算公式。考虑到高延性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约为0.006,砌体极限压应变约为0.002,在极限 荷载作用下,高延性混凝土实际发挥的强度(实际强度)小于其极限抗压强度。根据试验结 果,在无初始荷载作用时,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双面加固砖砌体墙体,高延性混凝土的“实 际强度”与其极限抗压强度的比值在0.274~0.363之间,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单面加固砖砌 体墙体,该比值在0.397~0.491之间。因此,计算加固后构件的承载力引入高延性混凝土强 度利用系数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安全起见,无论单面双面,无初始荷载时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均取为0.3。 受压加固时,考虑到加固结构中的原有砌体构件加固前已承受荷载,其应力水平一般都 比较高,而加固新增的高延性混凝土面层还不能立即工作,需待新加荷载后(第二次受力) 才开始受力。此时,新增高延性混凝主面层的应变滞后于原砌体的应变,原砌体的应变高于 新增高延性混凝土面层的应变。当原砌体达到极限状态时,新增高延性混凝土面层还没达到 上述的“实际强度”。因此,引入二次受压影响系数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则 高延性混凝土强度利用系数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将原墙体在重力荷载作用

由图可知,随看初始应力比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的增天,错误!不能通 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逐渐减小。当初始应力比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小 于等于0.7时,曲线下降缓慢;当初始应力比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大于0.7 时,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下降增快。当初始应力比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 代码创建对象。等于0.7时,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在有初始应力情况下相 对于初始应力比为0时的下降比例,即二次受压折减系数系数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 建对象。在0.43~0.67之间。经综合考虑,取二次受压影响系数为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 创建对象。=0.5。

5.3.1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层或配筋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对砌体墙的抗剪加固,可简化为原砌 体的抗剪承载力加上高延性混凝土加固面层的承载力贡献。 5.3.2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后,墙体提高的受剪承载力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 建对象。根据试验结果并考虑面层的破坏形式,按主拉应力理论计算,与现行国家标准《砌 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中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砌体墙提高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的形式基本保持一致,部分参数取值根据试验结果有所调整,

5.4.1因为高延性混凝面层与砌体墙具有很好的共同工作能力,且经过试验验证,单面加 固也具有明显效果。对于建筑物外立面需要保留或某一面原有装饰面层难以清理时,可以在 墙体另一面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单面加固,从而简化施工和降低成本,并减少了原有装饰面层 清理过程中对原墙体的损伤。

作能力,自经过试验验证,单面 固也具有明显效果。对于建筑物外立面需要保留或某一面原有装饰面层难以清理时,可以在 墙体另一面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单面加固,从而简化施工和降低成本,并减少了原有装饰面层 清理过程中对原墙体的损伤。 5.4.2原砌体的抗震承载力计算与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规定相同 而高延性混凝土的贡献,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在截面抗震验算中所建 立的概念,可以简单的认为其抗震承载力与非抗震下的抗剪承载力相同,仅需将后者除以承 裁力抗震调整系数即可。这是一种偏于安全的处理方法

5.4.2原砌体的抗震承载力计算与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而高延性混凝土的贡献,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在截面抗震验算中所建 立的概念,可以简单的认为其抗震承载力与非抗震下的抗剪承载力相同,仅需将后者除以承 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即可。这是一种偏于安全的处理方法,

5.5加固砌体结构抗震能力计算

5.5.1抗震加固和抗震鉴定一 样,可采用加固后的综合抗震能力指数作为衡量多层体房屋 抗震能力的指标,也可按设计规范的方法对加固后的墙段用截面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与!

5.5.1抗震加固和抗震鉴定一样,可采用加固后的综合抗震能力指数作为衡量多

定不同的是,要按不同的加固方法考虑相应的加固增强系数,并按加固后的情况取体系影响 系数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和局部影响系数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

系数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和局部影响系数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 象。。 5.5.3为便于设计人员使用方便,本节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 的方法给出了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的基准增强系数和面层加固时墙体侧向刚度的基准提 高系数,

的方法给出了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的基准增强系数和面层加固时墙体侧向刚度的基 高系数,

5.7.1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一般不需要配置钢筋,施工工序少,施工方法主要为 人工压抹,施工方法简单。但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主要是利用高延性混凝土的性能优 势提高砌体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加固面的清理要干净,并要养护 到位,保证高延性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可靠。 对高延性混凝土材料,由于涉及到结构安全,因此需要进行进场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 加固施工。且最终的力学性能指标必须满足本规程及设计要求。 5.7.2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主要是利用高延性混凝土的性能优势以及加固面层与原 构件之间良好的协同工作能力来提高砌体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加

件之目良的孙 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加 固面的清理要于净,保证高延性混凝土与原构件之间的共同工作性能

5.7.4为了保证纤维均匀分散在高延性混凝土基体中,宜采用纤维后掺法,将不含纤维的母 料(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加水搅拌均匀以后,再加入纤维搅拌,使纤维完全分散均 匀无结块。且搅拌机必须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应较普通混凝土长,搅拌机转速应适 当调高。

5.8.2钢筋进场原材料的质量检查验收和钢筋制作、连接、安装的质量的检查验收除本规程 有特殊要求的以外,均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相关规定执 行,上述质量验收应在高延性混凝土施工前完成,并应办理钢筋的进场验收记录、隐蔽工程 验收记录和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5.8.6高延性混凝土材料进场时验收时,应对其外观、包装、生产日期等进行现场检查。进 场的高延性混凝土材料应该为成品干混料,干混料不得有结块、受潮等现象,包装应完好 产品应在有效期内。并应核查其出厂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等质量证明文件。 5.8.7用于检查高延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块应在施工地点随机抽取。高延性混凝土每一检 验批留置100mm×100mm×100mm的立方体试块3组用来做抗压强度,40mmx40mm×160mm 的棱柱体试块6组(其中3组用来测试高延性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另外3组用来测试高延性 混凝土的等效弯曲强度和等效弯曲韧性)。 5.8.9在抹压高延性混凝土前,应先对新增受力钢筋、箍筋及各种锚固件、预埋件的锚固、 连接、安装质量进行检查验收。钢筋、箍筋及各种锚固件、预理件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文 件的要求,安装的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要求, 5.8.14本条要求高延性混凝土抹压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是指在检查时验收时其抹压的 厚度仅允许出现正偏差,不应出现负偏差,

6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混凝土构件

6.1.1由于高延性混凝土的峰值压应变远高于普通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且高延性混凝土的 弹性模量要低于普通混凝土,因此其抗压强度利用效率有所降低,但是高延性混凝土对提高 构件延性、提高构件耐久性以及在施工工艺的简便性上有较大优势。同时,高延性混凝土具 有较高的剪变模量和抗拉强度,对提高构件的受剪承载力方面作用明显。因此,对于混凝土 构件,更多的是利用其施工简单的优势以及对构件延性、抗裂及耐久性提高等优势,对混凝 土构件进行加固或修鳝处理。 轴压比不足时主要以增大截面的方式,或者通过提高整体约束的方式处理,实际工程需 要处理剪力墙轴压比不足问题时,可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增大截面法处理,计算方法可参照本 规程7.4节有关规定。 6.1.3对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3(旧标号150)的强度要求,是参照现行国家 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有关规定执行。 6.1.4由于竖向承重构件(如剪力墙等构件)正常使用状态下不承受剪力,在对其进行抗剪 加固时,可以不用卸载。

6.2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剪加固计算

6.2.1、6.2.2对受剪截面限制条件的规定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主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一致,而从增大截面构件的荷载试验过程来看,增大截面还有助于减缓斜裂缝宽度的发展。 因此引用GB50010的规定作为加固后构件的受剪截面限制条件仍然是合适的。加固后的抗 剪承载力计算可简化为原剪力墙的抗剪承载力加上高延性混凝土加固面层的承载力贡献, 6.2.3加固面层的受剪承载力贡献包括面层的抗剪承载力和钢筋的抗剪承载力,其中高延性 混凝土面层的强度利用系数由试验结果得到。高延性混凝土加固面层在压、弯、剪共同作用 下,其主拉应力达到抗拉强度时发生剪切破坏,根据此时的应力状态平衡求得高延性混凝主 面层的受剪承载力系数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实际工程中采用高延性混凝土 面层加固剪力墙时,一般不进行卸载,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层的竖向应力滞后,可不考虑竖向 压应力的影响,因此式中N=0,则αd=0.66,该取值也是相对保守的。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 代码创建对象。是剪力墙加固后的轴向压力设计值;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是墙体两侧高延性混凝土面层的总横截面面积

6.3钢筋混凝土梁抗剪加固计算

6.3.1本条的计算规定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规定相符, 将新、旧混凝土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分开计算,并给出了具体公式。剪力墙如果轴压比不足 时,目前比较常用的解决方式是增大截面法,或者通过提高整体约束的方式处理,实际工程 需要处理剪力墙轴压比不足问题时,可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增大截面法,计算方法可参照本规

程7.4节有关规定。

6.4钢筋混凝土柱正截面抗压加固计算

6.4.1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增大截面法加固后,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 算公式仍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公式采用。其中,系数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是在已有的试验研究基础上确定的,由于高延性混凝 土弹性模量较低,在同样变形下强度发挥程度较普通混凝土低,因此该系数取值比现行国家 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申普通混凝土的取值偏低。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条文说明,该系数的精确算 法必须建立在对原构件应力水平的精确估算上,这在实际操作申很难做到,且限于设计人员 技术水平的不同,对实际荷载的估算结果往往因人而异,若遇到事后复查,很难辨明是非。 本系数的取值是以现有的试验结果为依据,也考虑到试验所考虑的情况还不够充分,因 此在条文中注明“当有充分试验依据时,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值可做适当调

6.6.1~6.6.6这几条主要是根据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工程的实践经验和有关试验研究资料作出 的规定,其目的是保证原构件与新增高延性混凝土之间的协同工作,保证力的可靠传递,从 而达到良好的加固效果。 另外,应指出的是纯环氧树脂配置的砂浆,由于未经改性,很快便并始变脆,而且耐分 性很差,故不应在承重结构植筋中使用。而所谓的无机锚固剂,由于粘接性能极差,几乎全 靠膨胀剂起摩阻作用,不能保证后锚固件的安全工作,故也应予以禁用

6.7.3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考虑到界面处理对能否保证新旧材料的共同工作十分重要,因 此,界面如何处理,应由设计单位提出具体要求。一般情况下,对原混凝土表面凿毛,对墙、 板等表面面积较大的构件宜按构造要求设置剪切销钉进一步提升加固的高延性混凝土与原 构件的共同工作能力。 因为界面处理的好坏对加固层与原构件之间的协同工作有很大影响,因此应特别注意加 固面要凿毛处理,且清理要干净,并要养护到位,保证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的可靠性

6.8.8胶锚式钢筋的锚固应采用锚固型结构胶种植,不得采用未改性的环氧类胶粘剂和不饱 和聚酯类的胶粘剂种植,也不得采用无机锚固剂(包括水泥基灌浆料)种植。结构胶的性能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GB50728中对结构胶粘剂 安全性鉴定的相关规定。

乙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农村房屋

7.1.1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农村房屋主要是针对砌体结构的构造加固,提高房屋的整体性。 7.1.4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应用于农村房屋加固时,可以很好的改善房屋上部结构的整体 性能、提高结构的安全性,但对地基基础、木屋架等本规程未涉及到的加固内容,应符合国 家及辽宁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7.2.2房屋的加固,首先要保证地基基础的稳定和承载能力,在确保地基基础安全、稳定的 前提下,再对上部结构进行加固处理。

7.3砌体结构农村房屋整体性加固

7.3.1高延性混凝土竖向和水平条带同时设置可使墙体受到双向约束,增强墙体整体性,且 将条带设置在墙体外侧,可以在不影响住户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对房屋进行加固,避免了房屋 内部家具搬运和施工阶段的过渡安置费用。在墙体拐角处及水平和竖向条带相交处留施工冷 缝会严重削弱相邻条带之间的共同工作能力,降低整体性加固效果,施工时应严格禁止。 7.3.2随着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厚度和宽度的增加,其加固效果也相应提高。本规程中,随着 设防烈度的提高,高延性混凝主条带厚度和宽度也相应增加。对不同设防烈度规定不同的条 带宽度和厚度,有利于节约成本。 7.3.3加固前对墙面采用嵌缝处理,可以提高加固层与原墙体的协同工作能力,取得更好的 加固效果

延性混凝土在洞口边的锚固,同时可以提高竖向条带对洞口侧面墙体的约束作用。 一字墙端部由于缺少垂直方向墙体的约束作用,地震作用下端部容易产生平面外破坏, 在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一字型墙体时,宜在墙体端部双面设置高延性混凝土竖向条带。 墙段长度较大时,应适当增加竖向条带数量来减小相邻竖向条带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 首 竖向条带对墙体的可靠约束。 7.3.5外墙墙顶及楼(屋)盖处设置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可以起到类似于圈梁的构造作 用,水平条带闭合设置时才能更好的发挥整体性加固效果。安 7.3.7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与竖向条带相交部位需设置加胶腋,可有效减少条带交接部位的 应力集中,防止拐角处高延性混凝土开裂。但在加胶腋部位施工时应严格控制、连续施工,严 禁在此部位留施工冷缝。 7.3.8墙体块材及砌筑砂浆风化严重,或房屋砌筑砂浆饱满度很差、墙体块材及砌筑砂浆已 出现明显松散脱落现象时,应该对整片墙体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层进行加固,提高墙体整体 性,外墙开洞率是指洞口水平截面和与墙面水平手截面和之比,相邻洞口之间净宽小王

延性混凝土在洞口边的锚固,同时可以提高竖向条带对洞口侧面墙体的约束作用。 一字墙端部由于缺少垂直方向墙体的约束作用,地震作用下端部容易产生平面外破坏, 在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一字型墙体时,宜在墙体端部双面设置高延性混凝土竖向条带。 墙段长度较大时,应适当增加竖向条带数量来减小相邻竖向条带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 竖向条带对墙体的可靠约束,

用,水平条带闭合设置时才能更好的发挥整体性加固效果。 7.3.7高延性混凝土水平条带与竖向条带相交部位需设置加腋,可有效减少条带交接部 应力集中,防止拐角处高延性混凝土开裂。但在加胶部位施工时应严格控制、连续施工 禁在此部位留施工冷缝

7.3.8墙体块材及砌筑砂浆风化严重,或房屋砌筑砂浆饱满度很差、墙体块材及

出现明显松散脱落现象时,应该对整片 简体米用高延性混 土面层进行加固,提高墙体整体 生。外墙开洞率是指洞口水平截面积与墙面水平毛截面积之比,相邻洞口之间净宽小于

500mm的墙段视为洞口。当开洞率大于50%时,墙体整体性削弱较明显,此时应对整片墙 体采用面层加固

7.4砌体构件加固与修复

7.4.1墙体上出现的裂缝,应根据其开裂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裂缝不明显时口 仅对裂缝进行灌缝等方法处理;开裂较严重时应配合高延性混凝土面层进行处理。 7.4.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表明,采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后的砖砌体构件具有很强的整体 性和抗弯能力,因此,在门窗洞口过梁损伤不明显的情况下仅采用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加固过 梁即能起到很好的加固效果。对于已经出现明显损伤的砖过梁或钢筋砖过梁,可以在梁底部 位增设钢筋,进一步提高过梁的抗弯能力。 7.4.3墙体稳定性加固应符合下列规定:纵横墙交接处因压缩沉降差等原因产生竖向通缝或 墙体已发生倾斜时,可通过加强纵横墙连接、并配合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对墙体进行加固。当 墙体倾斜比较严重或仍有明显发展趋势时,宜对此类墙体拆除重砌。

7.5石砌体结构农村房屋整体性加固

7.5.2名砌体结构的农村房屋,一般都采用泥浆或强度很低的灰砂浆砌筑,其砌筑饱满度很 差,经长时间雨水冲刷和风化作用,大部分灰缝已经失去作用,在采用高延性混凝主加固之 前应采用较高强度的水泥砂浆对失效的灰缝进行抠除并填实处理GB/T 11944-2012 中空玻璃,提高石砌体墙的块材整体 性。 7.5.3石砌体墙厚度比较大,且块材一般都比较松散,高延性混凝土条带的厚度和宽度应适 当增加,以保证加固效果。在采用高延性混凝土进行加固时,可配合强度较高的砂浆面层对

7.5.3石砌体墙厚度比较大,且块材一般都比较松散,高延性混凝土条带的厚度和宽度应适 当增加,以保证加固效果。在采用高延性混凝土进行加固时,可配合强度较高的砂浆面层对 墙体未加固部位进行处理

7.5.5本条限制了纵墙的竖向条带最大间距,比砖砌体墙或砌块砌体墙的设置要求有所提 高,原因是石砌体墙的整体性比较差,减小竖向条带的间距可以更好的保证加固效果。

7.5.5本条限制了纵墙的竖向条带最大间距,

7.6.2对木结构房屋的围护砖砌体墙进行加固,主要是通过增强木柱子与围护墙体之 之的 接,并配合高延性混凝土竖向及水平条带加固方法,提高墙体平面外稳定性和墙体整体性。 7.6.5与承重墙体相比,围护墙体的重要性有所降低,加固围护墙体的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布 置及宽度要求也有所降低。但对那些倒塌后容易引起重大事故的围护墙体,仍应该提高要求、 加强处理。

7.8.11本条中抹压面层的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是指面层厚度仅充许出现正偏差,不应出 现负偏差。高延性混凝土面层或条带的厚度检测,可采用局部凿开法,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厚 度也可由条带边缘直接测量,面层厚度检验的检测误差不应大于1mm。对于砖砌体、砌块 砌体墙的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应从墙面开始计算厚度:石砌体墙应从底层的水泥砂浆找平层表

A高延性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方

本试验方法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延性混凝土研究课题组,针对高延性混凝土的弯曲韧 性问题的专门提出的试验方法。目前国际上对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方法的研究较多,现 行行业标准《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21和协会标准《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 CECS13均给出了纤维混凝土等效弯曲强度、初裂强度和弯曲韧性的试验方法。按以上方法 十算试件的等效弯曲强度时,需要计算试件跨中挠度为L/150的荷载一挠度曲线下的面积。 对高延性混凝土,跨中挠度为L/150时尚未达到试件的峰值荷载。因此,采用以上方法不能 反映出高延性混凝土良好的弯曲韧性。 本规程提出的高延性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方法,给出了标准试件尺寸为 40mm×40mm×160mm 按本方法对试件进行四点弯曲试验,测得其荷载一挠度曲线,计算出高延性混凝土的等 效弯曲强度,再考虑试件挠曲变形对高延性混凝土弯曲韧性的影响,计算试件的等效弯曲韧 性,其物理意义为试件塑性变形区域耗散的能量,与弯曲韧性的定义吻合,能更好地反映高 延性混凝土的弯曲韧性GB 50135-2019标准下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