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413-2021 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规程.pdf

DB21T 3413-2021 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21T 3413-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91780
下载资源

DB21T 3413-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1T 3413-2021 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规程.pdf

6.6.3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养护期间混凝王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坏环境 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 温差满足设计要求。 6.6.4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养护条件应与实体结构部位养护条件相同,并应妥善保管, 6.6.5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6.6.6后浇带、膨胀加强带部位及其外贴式止水带应予以保护,严防杂物落入和损伤外贴 式止水带。 6.6.7冻融环境下混凝土构件在施工养护结束至初次受冻的时间不得少于一个月并避免与 水接触,否则应采取技术措施。 6.6.8在氯化物环境、化学腐蚀环境下施工时,严禁施工用水与建筑场地原土接触,并应 避免雨水、废水从场地流入施工基坑。 6.6.9在氯化物环境、化学腐蚀环境下尽可能推迟现浇混凝土与腐蚀物质直接接触的时间 而且混凝土浇筑14d内不应受到地下水、含盐水或化学腐蚀物液体直接冲刷。 6.6.10氯化物环境、化学腐蚀环境作用下的混凝土构件拆模后,表面不得留有螺栓、拉杆、 铁钉等金属件;因设计要求设置的金属预理件,裸露部分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5.7.1雨期施工期间,应采取防雨防护措施。小雨、中雨天气不宜进行混凝土露天浇筑 且不应进行大面积的作业的混凝土露天浇筑;大雨、暴雨天气不应进行混凝土露天浇筑。 6.7.2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当日最低气温低于0℃时,地下自防 混凝土工程施工应采取冬期施工技术措施,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IGJ104和现行辽宁省地方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规程》DB21/T1692的有关规定

7.1.1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验收除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非膨胀混凝土外加剂应正确选择类型并且技术指标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2自防护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3检验批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必须通过合格验收。 7.1.2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资料必须经过核查,达到完整、可靠

对应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类型、同一批次且连续进场的非膨胀混凝土外加剂, 200吨为一批次,每批次抽样不少于一次。不足200吨时也按一个检验批计。每一检验批夕 加剂取样量不应少于20公斤。 检验方式: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 7.2.2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使用的其他原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进场检验合格报告, 并符合本规程第4章中相应材料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材料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7.2.3自防护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检验方法:检查配合比设计资料。 7.2.4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本规程6.3.4的规定,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甘12N4:管道支架、吊架.pdf, 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检香新·每工作班抽香不应少王一次

对应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类型、同一批次且连续进场的非膨胀混凝土外加剂, 200吨为一批次,每批次抽样不少于一次。不足200吨时也按一个检验批计。每一检验批外 加剂取样量不应少于20公斤。 检验方式: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检报告。 7.2.2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使用的其他原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进场检验合格报告 并符合本规程第4章中相应材料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材料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7.2.3自防护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检验方法:检查配合比设计资料。 7.2.4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本规程6.3.4的规定,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 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上

对应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 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香施工记录

7.2.6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检查数量: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预拌混 凝土》GB/T14902中的规定进行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混凝土试块强度见证检测报告和主体结构检测 报告。

7.2.7自防护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抗渗试件、抗冻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渗、抗冻试件检测报告。 检验数量: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 需要确定。

检验数量: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 需要确定。 7.2.8氯化物环境下,根据设计要求测定混凝土的电通量或氯离子迁移系数;化学腐蚀环

7.2.9混凝土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

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7.2.11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充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 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验方法: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目测,读数显微镜测量。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7.3.1自次使用的自防护混凝主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 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检验方法:检查开盘鉴定资料和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检验方法:检查开盘鉴定资料和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7.3.2自防护混凝土拌合物抽样检验项目应包括落度、落度经时损失、凝结时间、离 析和泌水。 检查数量:落度、离析、泌水每工作班组应至少检验2次,落度经时损失、凝结 时间应24小时检验1次。 检验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的规 定进行。

7.3.4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7.3.5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确定。混凝土的浇筑应按施工 方案进行。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方法:观察,检查施工

7.3.6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 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7.3.7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养护措施,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目测、检查施工记录。

7.4.1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竣工图和设计变更文件: 2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进场见证复验报告: 3混凝土首次报告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4钢筋接头的试验报告; 5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6混凝土试件强度见证检测报告; 7混凝土性能检测报告(包括自防护混凝土和后浇带、膨胀加强带所用的填充用膨胀 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 8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报告; 9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0工程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11其它必要的文件和记录。 7.4.2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全部资料验收合格后,应将所有验收文件存档备 案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 行”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 《钢筋阻锈剂应用技术规程》JGJ/T192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 《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206 《混凝主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JGJ/T322 《混凝土防冻剂》JC/T475 (水运工程结构防腐蚀施工规范》JTS/T209 (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21/T907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规程》DB21/T1692

自防护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规

的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辽宁省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和常见腐蚀类型有一般环境、冻融环境、氯化物环境 化学腐蚀环境,为了确保辽宁省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工程在不同环境条件和环境等级作用 下,达到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根据我国和辽宁省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结合辽宁 省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以达到科学合理地使用非膨胀混凝土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抗裂 防水、抗冻融、防腐、阻锈等自防护性能,使辽宁省地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 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和水平,并符合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特编制本规程。 1.0.2本条给出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通过大量的科学试验和工程实践表明使用本规程提 出的非膨胀混凝土外加剂制备的自防护混凝土,特别适用于新建的建(构)筑物的自防护混 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 本标准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蒸压混凝土等特种混凝土,这些混凝土材 料在环境作用下的劣化速率与机理不同于普通混凝土,低周反复荷载和持久荷载的作用也能 引起材料性能劣化,但与材料的力学破坏更加相关,有别于环境作用下的耐久性问题,故不 属于本标准考虑的范畴。对于预应力混凝土,也不在本规范范围之内。 本标准不涉及工业生产的高温高湿环境、微生物腐蚀环境、电磁环境、高压环境、杂散 电流等特殊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特殊腐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GB/T50046等专用标准或在专门的耐久 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并需注意不同设计使用年限的结构应采取不同的防腐蚀要求。 1.0.3本条明确了本规程各类环境类别下的自防护混凝土应采用非膨胀类混凝土外加剂制 备,并应满足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要求的抗裂、防水、抗冻融、防腐、阻锈等性能。膨胀类混 凝土外加剂不在本规程范围之内。 1.0.4本条明确了本标准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关系,这种关系遵守协调一致,相互补充的原 则。与本规程有关的和难以详尽的技术要求以及对于本标准未提及的与耐久性设计、施工、 验收有关的其他内容,按照现行看关国家、行业标准和辽宁省地方标准的规定热行

方法或改进的传统方法。传统的经验方法是将环境作用按其严重程度定性地划分几个作用等 级,在工程经验类比的基础上,对于不同环境作用等级下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由规范规定的 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质量要求(通常用混凝土的强度、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等指标表示)和 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构造要求进行设计与施工。近年来传统的经验方法有很大的改进,首先是 按照材料的劣化机理确定不同环境类别,在每一类别下再按温度、湿度及其变化等不同环境 条件区分其环境作用等级,从而更详细地描述环境作用,其次是对不同设计使用年限的结构 构件,提出不同的耐久性要求。经验方法确定总体布置、构造、耐久性控制过程以及材料类 型,定量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确定的耐久性极限状态、进行材料性质和构造参数的定量设计 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的设计与施工受到各种环境条件、作用等级、施工条件 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应综合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做到合理选择材料、优化设计,精心施 工。 3.1.3作为耐久性设计目标,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使用年限应有规定的安全度,所以在耐久 性极限状态的关系式中应引入相应的安全系数,当用概率可靠度方法设计时,应满足所需的 保证率,设计中可根据工程特点、当地环境条件和实践经验以及具体施工条件等适当提高 3.1.4本条指在各类环境类别和环境作用等级下,选择相应的非膨胀混凝土外加剂,即 般环境下掺加A型非膨胀混凝土外加剂,满足保水、减缩、防水、抗渗、抗裂要求;冻融环 境下掺加B型非膨胀混凝土外加剂,进一步满足抗冻融要求;氯化物环境下,掺加C型非膨 张混凝土外加剂,进一步满足阻锈要求,化学腐蚀环境下,掺加D型非膨胀混凝土外加剂又 同时满足防腐、阻锈要求;强调自防护混凝土应同时满足承载力和耐久性的要求。 3.1.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防水、抗冻融、阻锈、防腐性能是结构耐久性的关键指标 旦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不仅混凝土抗渗性能失效,而且还会引起钢筋锈蚀,经试验 和工程实践表明,在不同环境条件和环境等级作用下,使用符合本规程要求的掺加非膨胀混 疑土外加剂的自防护混凝土,并严格按本规程和相关的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进行设计与施工 能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达到抗裂、防水、抗冻融、阻锈、防腐等耐久性能,混凝表面可不

做防水层、防腐层、砂浆或砌砖防护层等附加措施;况且目前的柔性防水材料,其耐久性能 与建筑皆不同寿命,有的还极易串水,甚至有些工程前期通过验收,后期又出现渗漏,存在 定安全隐惠。因此,结构自防护混凝土技术是当前的发展方向,也是钢筋混凝主结构防水 及防护关键环节。 但当地下室、筱形基础等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的最大长度对超出本规程和现行标准的 规定时,应编制防裂设计专篇和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门论证。

3.2.1根据环境对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劣化机理,结合辽宁省具体情况,对辽宁省环境类别 划分为一般环境、冻融环境、海洋氯化物环境、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环境、化学腐蚀环境五 类,分别用用天写罗马学母1、I1、1、IV、V表示。本规程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 准》GB/T50476中环境类别的划分一致。 一般环境(I类),指仅有正常大气(二氧化碳、氧气)和温、湿度(水分)作用,不存 在冻融、氯化物和其他化学腐蚀物质的影响。一般环境对混凝土结构的侵蚀主要是表层混凝 土碳化、氧气和水分共同作用引起的钢筋锈蚀。混凝土呈高度碱性,钢筋在高度碱性环境中 会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钝化膜,使钢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混 凝土内部,会通过化学反应降低混凝土的碱度(碳化),使钢筋表面的钝化膜发生破坏,失去 急定性并在氧气与水分的作用下发生锈蚀。混凝土碳化是一个缓慢过程,其碳化速度取决于 不境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混凝土的密实度、渗透性和碱度。钢筋锈蚀将破坏钢筋与 昆凝土间的粘结力和协同工作能力,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和极限承载能力。所有 昆凝土结构都会受到大气和温湿度作用,所以在耐久性设计中都应予以考虑。 冻融环境(II类),会引起混凝土的冻蚀。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当混凝土内部含水量较 高时,混凝土内部毛细孔内的水会结冰,混凝土产生体积膨胀,产生冻胀应力,反复冻融循 不会使混凝土内部结构和表面受到损伤,如果水中有盐分会加重损伤程度,因此冰冻地区与 雨、水接触的露天混凝土构件应按冻融环境考虑。另外,反复冻融造成混凝土保护层损伤还 会缩短内部钢筋开始锈蚀的时间。 海洋氯化物环境(IⅢ类)和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环境(IV类)属于氯化物环境,氯离子 可从混凝土表面迁移到混凝土内部,在钢筋表面积累到一定浓度(临界浓度)后会引发钢筋的

4.1.1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所用材米 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 定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所以需要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1.2本条规定符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大政方针。

4.2非膨胀混凝土外加剂

4.2.1为经济合理地使用非膨胀混凝土外加剂,将该产品与环境类别相对应分为4类,并 给出了各型号非膨胀混凝土外加剂起到的主要作用,以满足不同环境类别中的地下自防护混 凝土的耐久性指标要求。

4.2.3本条给出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技术指标,在特殊环境条件下,除满足一般环境下的 技术指标要求外,还应满足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特异性指标要求,各项技术指标均为非膨胀混 疑土外加剂的关键技术指标。各项技术指标的试验方法应按相应规程规定严格执行。为试验 方法的相对统一性和易操作性,国标中有对应的试验方法者,优先采用国标;如国标中虽然 有同类的试验方法,但与本规程中的材料性质有差异时,选择相对应的行业标准;表4.2.3 中盐水浸烘环境中钢筋腐蚀面积百分比的试验方法采用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阻锈剂应用技术 规程》JGJ/T192,原因是此方法多数单位可以进行试验,也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防腐阻 锈剂》GB/T31296,但多数单位无此方法试验设备进行试验,所以钢筋锈蚀试验项目中两种 试验方法任选一种,如有争议时以国标GB/T31296的腐蚀电量比为准。

5.1.1本条规定了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确定原则。结构耐久性设计使用 年限是在确定的环境作用和维修、使用条件下,具有规定的保证率和安全度的耐久性年限 耐久性设计使用年限应由设计人员和业主共同确定,首先要满足工程设计对象的功能要求和 使用者的利益,并不低于有关法规的规定。 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的规定:普通建筑和构筑 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标志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100年。 5.1.2根据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以及设计使用年限,分别在 第5.2节到第5.5节中规定了不同环境中配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其普通钢筋的保护层最小厚 度与相应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以及所用材料类型和耐久性要求。 一般环境(1类)的作用是所有结构构件都会遇到和需要考虑的。当同时受到两类或两类 以上的环境作用时,通常由作用程度较高的环境类别决定或控制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要求 但对冻融环境(II类)或化学腐蚀环境(V类)例外,例如在严重作用等级的冻融环境下可能必 须采用引气混凝土,同时在混凝土原材料选择、结构构造、混凝土施工养护等方面也有特殊 要求。因此,当结构和构件同时受到多种类别的环境作用时,原则上均应考虑,需满足各自 单独作用下的耐久性要求。 5.1.3本条提出采用有利于减轻环境影响的结构形式、布置和构造,强调耐久性的设计不 限于确定材料的耐久性指标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适当的防排水构造措施能够非常有 效地减轻环境作用,也是耐久性设计的重要内容。 例如地下室顶板与上覆露天面层之间的构造采取防止地表水聚积顶板的防排水构造措 施,能够非常有效地减轻环境作用;地下室顶板位于冻结深度以上时,采取保温防冻措施 环境作用等级为D、E的混凝土构件,采取减少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的暴露面积避免表面的 凹凸变化、将构件的棱角做成圆角等措施。

5.1.1本条规定了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确定原则。结构耐久性设计使月 年限是在确定的环境作用和维修、使用条件下,具有规定的保证率和安全度的耐久性年限 耐久性设计使用年限应由设计人员和业主共同确定,首先要满足工程设计对象的功能要求利 使用者的利益,并不低于有关法规的规定。 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的规定:普通建筑和构筑 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标志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不低于100年。

5.1.3本条提出采用有利于减轻环境影响的结构形式、布置和构造,强调耐久

限于确定材料的耐久性指标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适当的防排水构造措施能够非常有 效地减轻环境作用,也是耐久性设计的重要内容。 例如地下室顶板与上覆露天面层之间的构造采取防止地表水聚积顶板的防排水构造措 施,能够非常有效地减轻环境作用;地下室顶板位于冻结深度以上时,采取保温防冻措施 不境作用等级为D、E的混凝土构件,采取减少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的暴露面积避免表面的 凸变化、将构件的棱角做成圆角等措施

5.1.4本条提出了环境作用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确定原则。混凝土构件中最

5.2.1正常大气作用下,表层混凝土碳化和氧气、水分共同作用引发的内部钢筋锈蚀,是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劣化现象,也是耐久性设计中的普遍问题。混凝土碳化即中性化 后,就失去了对钢筋的碱性保护,使钢筋表明的钝化膜发生破坏,在氧气和水分的作用下, 钢筋就开始锈蚀,当混凝土中的pH值低于10时,钢筋就开始锈蚀。所产生的锈蚀膨胀,导 改混凝土开裂,耐久性降低。 在一般环境作用下,混凝土碳化是个漫长的过程,通常依靠混凝土本身耐久性质量,适 当的混凝土强度和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掺入非膨胀混凝土外加剂和采取有效的防、排水措施 就能够达到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故一般不需要考虑做表面防护或防腐蚀的附加措施 5.2.2本条是按本规程适用范围和辽宁省具体情况,结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

5.3.1饱水的混凝土在反复冻融作用下,由于混凝土毛细孔内水会凝结成冰,使混凝土产 生膨胀,随温度的升高冰融化,温度降低再次冰冻,产生二次膨胀,最终在反复冻融循环作 用下造成混凝土内部损伤,出现开裂甚至剥落,导致骨料裸露甚至露筋。与冻融破坏有关的 环境因素主要有水、最低温度、温度变化、降温速率和反复冻融循环次数。 冻融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要求在长期反复冻融循环作用下不受损伤,不影 响结构与构件的承载力和对钢筋的保护。同时还应根据结构所处的不同冻融环境进行不同的

抗冻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采取的不同的抗冻方法,但必须满足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的 基本要求。 冻融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原则上要求混凝土不受损伤,不影响构件的承载 力与对钢筋的保护。确保耐久性的主要措施包括混凝土引气、防止混凝土饱水和采用高强度 的混凝士。

冻融环境作用等级的划分,主要考虑混凝土中饱水程度、气温变化和盐分含量三个因素。饱 水程度与混凝土表面接触水的频度及表面积水的难易程度(如水平或竖向表面)有关;气候变 化主要与环境最低温度及年冻融次数有关;盐分含量指混凝土表面受冻时冰水中的盐含量 我国现行标准中对混凝土抗冻等级的要求多按当地最冷月份的平均气温进行分区,但应 注意当地气温与构件所处地段的局部温度往往差异较大,比如严寒和寒冷地区朝南构件冻融 次数多于朝北构件。 对于饱水程度,分为高度饱水和中度饱水两种情况,前者指受冻前长期或频繁接触水体 或湿润土体,混凝土内高度饱水;后者指受冻前偶受雨淋或潮湿,混凝土体内饱水程度不高, 混凝土受冻破坏的临界饱水度约为85%~90%,含水量低于饱水度时不会冻坏。在表面有水 的情况下,连续反复冻融可使混凝土内部饱水程度不断增加,一旦达到或超过临界饱水度 就可能很快发生破坏。 无盐或有盐指冻结的水中有否含有盐类,包括水中或土中的氯盐工其他盐。有盐的冻融 环境主要指冬季喷洒除冰盐的环境,含盐的水溶液不仅会造成混凝土内部损伤,而且能使混 凝土表面起皮剥蚀,盐中的氯离子还会引起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 5.3.3有冻融循环要求的混凝土,其抗冻性能需要通过添加合适的引气剂,冻融环境等级 越高,对混凝土含气量的要求越大;参考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并控制混凝土的含气量 来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抗冻所需的含气量与骨料的最大粒径有关;过大的含气量会明显降 低混凝土强度,故含气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且有相应的误差限制。 5.3.4本条规定了一般冻融(无盐)环境条件下配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其普通钢筋的保护层最 小厚度与相应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的要求。 盐冻情况下的保护层厚度由氯化物环境控制,具体见本规程第5.4节的有关规定;相应 的保护层混凝土质量则要同时满足冻融环境和氯化物环境的要求。有盐冻融条件下的耐久性

小厚度与相应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的要求。

护混凝土,其耐久性质量除需满足本规范第5.3.4条的规定外,应同时满足本条提出的抗冻 耐久性指数要求。混凝土抗冻性评价可用多种指标表示,如试件经历冻融循环后的动弹性模 量损失、质量损失、伸长量或体积膨胀等。多数标准都采用动弹性模量损失或同时考虑质量 损失来确定抗冻级别,具体试验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 方法标准》GB/T50082标准进行检验。但上述指标通常只用来比较混凝土的相对抗冻性能 不能直接用来进行结构使用年限的预测。

5.4.1氯化物环境中的氯化物以水溶氯离子的形式通过扩散、渗透和吸附等途径从混凝土 沟件表面向内部迁移,可引起混凝土内钢筋的严重锈蚀。氯离子引起的钢筋锈蚀难以控制、 后果严重,因此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问题。氯盐对于混凝土材料也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但相对较轻

性设计标准》GB/T50476中海洋氯化物环境和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环境作用等级的相关规 定制定的。因辽宁省不属于年平均温度高于20℃的炎热地区,故不包括F级。 海洋和近海氯化物包括海水、大气、地下水与土体中含有的来自海水的氯化物。此外 其他情况下接触海水的混凝土构件也应考虑海洋氯化物的腐蚀,如海洋馆中接触海水的混凝 土池壁、管道等。除冰盐对混凝土的作用机理很复杂。对钢筋混凝土,一方面会导致混凝土 表面的开裂剥落;另一方面,氯离子不断向混凝土内部迁移,会引起钢筋腐蚀。前者属于盐 冻现象,有关的耐久性要求在本规程第5.3冻融环境中已有规定;后者属于钢筋锈蚀问题 相应的要求由本章规定。 降雪地区喷洒的除冰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混凝土构件,含盐的融雪水直接作用或

氯盐含量会不断积累,其长期含盐量可以明显高于周围水体中的含盐浓度。在确定氯化物环 境的作用等级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海洋和近海地区的大气中都含有氯离子。较大的雾滴积聚于海面附近,而较小的雾滴可 随风飘移到近海的陆上地区,对部分暴露于大气,部分在地下水土中的构件,特别是水位变 动区,干湿交替的环境中,处于很不利的状态。水或土体中氯离子浓度的高低对与之接触并 部分暴露于大气中构件锈蚀的影响,目前尚无确切试验数据,表5.4.2注5、6中划分的浓 度范围可供参考。 设计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偏安全地选用,

5.4.4本条给出了在氯化物环境中配筋混凝

海水环境中钢筋混凝土对大截面柱、桩承台及桩等应采用较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 土强度等级不宜降低。 当环境作用等级非常严重时,按照常规手段通过提高混凝土强度、降低混凝土水胶比和 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办法,仍然有可能保证不了50年或10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 这时宜考虑采用一种或多种防腐蚀附加措施,并建立合理的多重防护策略,提高结构使用全 限的保证率,

6.1.1强调了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施工尚应执行的现行国家有关标准

6.2.1、6.1.2自防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进行,应同时满足自防护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性的要求。 6.2.3提出了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措施要求。当骨料有活性时,限制混凝土含碱量、 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粉煤灰、矿渣或沸石岩等掺和料,能够抑制碱骨料反应;采用密实的 低水胶比混凝土能有效地阻止水分进入混凝土内部,有利于阻止反应的发生。具体的技术措 施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GB/T50733。 6.2.6对首次使用、使用间隔时间超过三个月的混凝土配合比,审查和核准是必要的。强 调生产使用与配合比设计的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应相同

6.3.3混凝土生产企业应重视计量设备的定期检定一、自检和使用前零点核准,保证计量 控制精度和计量设备运行质量

混凝土生产企业应重视计量设备的定期检定一、自检和使用前零点核准,保证计量 精度和计量设备运行质量。 4本条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执行,由于拌合用水 加剂用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较大,该标准修订后提高了拌合用水和外加剂计量控制水平

6.3.5骨料计量包含了骨料含水 于骨料含水的水扣除。 搅拌时间以保证湿凝士搅拌均匀而定

6.3.5骨料计量包含了骨料含水,拌合用水计量则应把相当于骨料含水的水扣除。

6.4.1广泛采用的搅拌罐车是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稳定的重要运输工具。 6.4.4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泵送非常重要,尤其对大体积混凝土。在运输和施工过程再次加 水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对混凝土工程质量危害极大,必须禁止。 6.4.8采用快档旋转搅拌罐的目的是将拌合物搅拌均匀,利于泵送施工。因运距、交通或 现场等问题导致落度损失较大时,可采取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入适量高效减水剂并快档旋 转搅拌罐的措施,但应经试验确定。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再次加水必须禁止。

3.5.2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并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理件等尺寸、规格、数量和 立置,其偏差验收合格。应充分考虑泵送混凝土的自重荷载、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模板及 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防止模板及其支架体系发生动态失稳 固定在模板上的混凝土垫块或钢筋定位器、预理件及预留孔(洞),应位置准确、安装 牢固、不得遗漏。 支模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和外观质量。表面干燥的表面干燥的地基、垫层、木 模板具有吸水性,会造成混凝土失水过多,影响混凝土性能。 6.5.4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目标为浇筑的连续性、均匀性、密实性和整体性。混凝土分层 尧筑厚度过大不利于混凝土振揭,影响混凝土的成型质量。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过高对混 疑土硬化过程有影响,加大了控制难度,过低对水泥水化和混凝土强度发展不利。 3.5.5自防护混凝土采用的振动方式用对混凝土密实性影响较大,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变换 入点时,应快插慢拨,并控制振揭时间。过振会导致右子下沉表面开裂,欠振、漏振会导 致混凝土结构不密实,应避免。初凝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目的是防止混凝土出现塑性收 缩和塑性塌落裂缝。

6.5.8施工缝、后浇带、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 确定。后浇带在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整个混凝土表面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填充混凝 土强度等级必须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6.6.1混凝土养护是水泥水化及混凝土硬化正常发展的重要条件,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应 及时采取养护措施,防止出现收缩和温度或应力集中裂缝,混凝土及时进行保湿养护至关重 要、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产生混凝土干缩裂缝。对于地下筱板或板类构件,有条件 时尽可能采用蓄水养护,对梁柱、墙等竖向构件应精心采取有效的覆盖保湿(温)养护。制 订施工养护方案应作为必不可少的规定,并应有实施过程的养护记录。 6.6.2通常以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自防护混凝土确保在7叠夜内构件保证全部 处于潮湿状态,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大掺量掺合料混凝土、抗渗混凝土、强度等 级C60以上的混凝土以及后浇带、膨胀加强带,达到性能要求的水化时间长,因此,相应需 要的养护时间也长,

及时采取养护措施,防止出现收缩和温度或应力集中裂缝,混凝土及时进行保湿养护至关量 要、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产生混凝土干缩裂缝。对于地下筱板或板类构件,有条件 时尽可能采用蓄水养护,对梁柱、墙等竖向构件应精心采取有效的覆盖保湿(温)养护。制 订施工养护方案应作为必不可少的规定,并应有实施过程的养护记录。 6.6.2通常以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自防护混凝土确保在7叠夜内构件保证全部 处于潮湿状态,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大掺量掺合料混凝土、抗渗混凝土、强度等 级C60以上的混凝土以及后浇带、膨胀加强带,达到性能要求的水化时间长,因此,相应需 要的养护时间也长。 6.6.3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 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大体积混凝土,还须按国家现行规范要求采取科学有效 的温度控制方法。 6.6.8、6.6.9在氯化物环境、化学腐蚀环境条件下,必须严格地按要求进行施工,否则将 降低混凝土抗腐蚀能力和耐久性能。 6.6.10在有腐蚀环境作用下,混凝土拆模后,表面不得留有金属件,设计外露的金属件必 须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

6.6.8、6.6.9在氯化物环境、化学腐蚀坏境条件下,必须严格地按要求进行施工YS/T 5230-2019 边坡工程勘察规范,否则将 降低混凝土抗腐蚀能力和耐久性能。 6.6.10在有腐蚀环境作用下,混凝土拆模后,表面不得留有金属件,设计外露的金属件必 须进行有效的防腐处理。

6.7.1、6.7.2规定了雨期施工应采取的措施和冬期施工的条件及执行的标准。

7.1.1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执行,由于本规程的重点为非膨胀混凝土外加剂和自防护技 术,所以在质量验收时,强化了非膨胀混凝土外加剂和自防护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 要求。

7.2.1给出了混凝土非膨胀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测的具体要求,对检测数量、检测方法有 详细规定,强调其质量应满足本规程的各环境条件下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7.2.2原材料质量的优劣是保证自防护混凝土质量和自防护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 因此必须严把材料(包括混凝土用原材料和工程施工材料)质量关。对合格证的有效性和进 行各项参数的符合性进行检查。 7.2.3混凝土应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进行配合 比设计并进行试验、试配,以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势落度等)的要求,不得 采用经验配合比。同时,应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

7.3.1实际生产时,对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并至少留置一组28d标 准养护试件,以验证混凝土的实际质量与设计要求的一致性。施工单位应注意积累相关资料, 以利于提高配合比设计水平。

7.4.1给出了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应提供的文件和记录DB37/T 3588-2019标准下载,包括地下

7.4.1给出了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应提供的文件和记录,包括地下

7.4.1给出了地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应提供的文件和记录,包括地下 自防护混凝土结构工程子分部验收时应具有的全部资料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