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灭火系统技术规程》CECS169:2004.pdf

《烟雾灭火系统技术规程》CECS169:2004.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05339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雾灭火系统技术规程》CECS169:2004.pdf

1.0.2目前,缺水少电的油田以及油库规模较小场所的甲、乙、丙 类液体储罐设置*雾灭火系统的较多。2001年,《原油和天然气 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编制组曾先后对长庆、塔里木、大庆、胜利、辽 河等油田的*雾灭火系统使用情况进行过专项调研,长庆油田是 调研的重点。长庆油田是特低渗透油田,地跨陕、甘、宁、蒙四省 区,地处沟纵横、梁峁交错的黄土高原和干旱的荒漠化农牧区; 单井产量低、数量多、分布广:所属区域多为山地、坡地,地形破碎 站址选择比较困难;站场规模较小,布置分散,距离远,交通闭塞 油区道路大部分为黄土路,雨天无法通行;供电质量差,可靠性低: 干旱时地表水干枯,暴雨时泥洪滚滚,破环力极大,地表水利用很 困难,地下水理藏很深,且水量较小,一般井深在500m左右、产水 量100~350m/d,开发成本很高。为了使油田开发建设有效益 必须大力压缩地面建设投资。油田大部分站场生产、生活用水要 用水罐车从很远的地方拉运。根据长庆油田设计院估算,长庆油 田联合站的油罐区若建一套固定式消防冷却给水系统和固定式泡 沫灭火系统,站内投资需360方元左右,站外深井水源和供水管 线的投资约130万元左右,合计投资在490方元左石。建一座二 级消防站投资在450方元左右。然而多数厂站远离居民区,站内 油罐数量少,容积小于1000m,且只有事故时才储油。所以,长庆 油田在输油管道和原油储运工程建设中,单罐容量100~1000m 的各类站场,一般不设置泡沫灭火系统和消防冷却水系统,并尽量 避免建消防站,而是设置*雾灭火系统。又如,一些铁路机务段供 应内燃机车燃料油的油罐,其容量多在500~2000m3。以往设置 泡沫火火系统时,必须考感充足的消防水源、电力供应和消防队 员,造成平时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加大了工程投资和运营费用。 20世纪70年代,大津消防研究所与铁道部共同研制升发了 “700m3柴油罐*雾自动灭火装置”,经鉴定后,在铁路机务段油库 中普遍安装使用。1976~1994年,每年都有3~5个机务段的油库

3.1.1固定顶储罐内的液体表面是自由液面,罐内式系统就是针 对固定顶储罐的这种结构特点研制的。罐外式系统的所有组件与 液面的升降没有关系。因此,既可用于固定顶储罐,文可用于内浮 顶储罐。: 储存温度过高会加速罐内式系统*雾灭火剂的老化失效;储 罐进出料流量大时,罐内液面升降速度也大,液面升降波动过大有 可能导致某些储罐的液位计量部件与罐内式系统的漂浮装置缠 绕,使漂浮装置卡住。不过,自前对*雾灭火剂的老化失效与环境 温度的关系,以及液面升降波动多大为过大,还没有量化指标,本 条只是引导性条文。 内浮顶储罐的浮顶又称浮盘,其结构形式较多。现行国家标 准《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将其分类为钢制单盘、双盘、浅盘 铝或其它易熔材料制成的浮盘。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化工立式圆 简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SH3046分类名称为单盘、隔舱式单 盘、双盘、在浮简上的金属顶等。前者的浅盘即后者所称的单盘 前者的单盘、双盘对应后者的隔舱式单盘、双盘。无论哪种浮盘都 不允许施加外来荷载,并且也不利于罐内式系统的安装与维护。 按前者的分类名称,自前工程中内浮顶储罐采用钢制浅盘和易熔 浮盘的较多,储罐发生火灾时,沉盘、熔盘的可能性大。所以内浮 顶储罐设置*雾灭火系统时,应采用罐外式系统。 3.1.2本条对各种油品、储罐的*雾灭火剂设计用量的计算方法 进行了规定。 条文中式(3.1.2)是根据多年大量*雾灭火系统的试验研究

SY/T 6177-2020 气田开发方案及调整方案经济评价技术要求.pdf表1*雾灭火系统灭火试验一览

2*雾灭火系统研究试验: (1)柴油储罐灭火试验: 1000m3和2000m3固定顶试验罐,0#柴油,罐内式系统研究 验数据见表2。

2*雾灭火系统研究试验: (1)柴油储罐灭火试验: 1000m3和2000m3固定顶试验罐,0#柴油,罐内式系统研究 试验数据见表2。

10m和2000m²柴油罐灭火试验数

(2)原油罐灭火试验: 1000m3固定顶试验罐,大港原油,罐内式系统研究试验数据 见表3。

爱31000m原油罐灭火试验数据

表4100m²乙醇试验罐灭火试验数据

(4)汽油罐火火试验: 在700m3试验罐顶开设4个排气口和一个中心孔,模拟内浮 顶罐的排气口(开口面积为0.88m²,符合我国内浮顶罐通气口的 面积不应小于0.06D的规定)。在假设的内浮顶汽油储罐爆炸起 火后,内浮顶未受到破坏、内浮顶遭到部分破坏、内浮顶绝大部分 遭到破坏、内浮顶全部破坏而下沉的4种条件下进行灭火试验 其中,内浮顶全部破坏条件下灭火剂试验是采用ZWW10型(充 装灭火剂量为55kg)和2WW一5型(充装火火剂量为20kg)两套 独立的灭火系统进行试验。表5是内浮顶遭到部分破坏和全部被 破坏的试验数据。

表5700m汽油罐灭火试验数据

动作温度过高,*雾灭火系统启动时间长;动作温度太低,其易熔 合金元件容易脱落。故参照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 范》GB50084一2001做了此项规定。 对引燃时间的规定是根据系统灭火试验结果做出的。引燃时 间越短,系统动作越快,越利于灭火。

3.2.1对于甲、乙、丙类液体固定顶、内浮项储罐,采用独立系统, 其设计、安装、检查、维护简便。受*雾灭火剂充装量和喷*射程 的限制,独立系统可能不满足直径稍大储罐的需要,在这种情况 下,充许采用组合系统。不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 范》、《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以及行业标准《铁路内燃 机车机务设备设计规范》规定的*雾灭火系统设置条件,采用独立 系统的喷*射程满足设计要求是不成问题的,只是*雾灭火剂充 装量可能达不到设计用量。采用组合系统时,当*雾产生器多于 3台时,不易保证系统的引燃时间和喷*时间。 1本规定是为了保证一个引燃装置启动后,能使所有*雾产 生器工作,以提高系统启动速度和可靠性。 2本规定是为了保证组合系统各装置大射程喷*时间的有 效重叠和系统的喷*时间不超过35s。根据表2的试验数据,当 *雾产生器的启动间隔大于10s时,可能出现天射程喷*时间间 断利和**时间大王35s的情说

3.2.2*雾产生器需要设置在平台上,这样可使*雾灭火系统与 所保护的储罐成为一体,可消除热胀冷缩以及罐基沉降的影响。 *雾产生器避开扶梯、人孔、罐壁焊缝是为了避免*雾灭火系 统影响储罐的使用,同时,也便于系统的维修。 *雾产生器平台高出储罐基础顶面0.4m,便于*雾产生器安 装,目便于*雾产生器的通风和防潮。

3.2.2*雾产生器需要设置在平台上,这样可使*雾灭火

3.2.2*雾产生器需要设置在平台上,这样可使*雾灭火系统与

3.2.3本条对导*管的设置做出了规

1导*管的公称直径是经试验确定的。改变或局部改变公 称直径,会影响系统参数。现有各型号的罐外式*雾灭火系统,其 导*管的公称直径见表6。

表6导*管公称直径(mm

2导*管与*雾产生器间,横向导*管与竖向导*管间采用 法兰连接,便于系统安装,并便于设置密封膜。设置密封薄膜可阻 正可燃蒸气和其他异物进入导*管和*雾产生器,防止*雾灭火 剂受潮等。 3本规定的看眼点,一是尽可能隆低对储罐的容量和储罐结 构的影响;二是降低储罐爆炸着火时可能出现的储罐局部变形对 *雾灭火系统的影响。 导*管设置示意见图3。

4本规定是为了保证导*管的稳固性。由于固定项储罐和 内浮顶储罐的内部结构不同,横向导*管的固定方式也不同。对 于固定顶储罐,横向导*管适宜用支撑杆固定;对于内浮顶储罐, 为了不影响浮盘的正常运行,横向导*管只能设置拉籽固定。竖 向导*管与储罐罐壁的固定支架之间距保持在3.0m是较适宜 的,国家标准《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一92对立 管的固定有类似的规定。 3.2.4本条对喷头的设置做出了规定。 1喷头铅垂向上设置,不影响储罐储存能力,同时可避免喷 头倾斜而影响灭火效果。 2喷头设置在储罐中央是为了保证储罐内灭火*雾喷射均 匀。 3组合系统的喷头设置在储罐中部,从储罐的俯视图上看, 各喷头处于储罐中部某一圆周的等分点上,要求设计人员在布置 喷头的位置时,必须充分考虑储罐内灭火*雾均匀覆盖燃烧表面。 喷头上下保持0.05m的间距,是为了避免喷头喷射的灭火*雾相 互冲击而影响*雾的均匀分布

1来用活接买连接便于安装与维护。 2为便于“Y”型导火索保护管和感温元件的安装和检修,储 灌内的导火索保护管是由工产生产的“Y型”标准件,其后端是一 块与DN100法兰连接的盲板。安装时,在罐壁上焊一些DN100 法兰的短套管,然后将“Y型”导火索保护管插入储罐内,并用螺栓 将盲板与法兰紧固。这样,导火索保护管套管中心的高度就是感 温元件的安装高度。感温元件的位置越高,越利于系统启动,但储 罐爆炸起火时也容易遭到破坏,并且感温元件的位置过高会影响 罐壁上沿的环形角钢加强圈。综合考虑儿方面因素,规定了导火 索保护管套管的中心距储罐上沿的距离应不小于0.2m(见图4)。 另外,为了便于安装操作,根据以往的各罐外式系统的安装经

验,建议短套管的法兰面距储罐壁的距离不小于0.1m。

图4法兰短套管设计尺寸

1一法兰短套管:2一导*管:3一平台

3导火索保护立管固定支架间距的规定与第3.2.3条中对 导*管固定支架间距的规定是一致的,两者可共用固定支架。

3.3:罐内式系统设计

3.3.1罐内式系统的整套装置都安装在储罐内随液面升降的漂 浮装置上。漂浮装置由浮漂、三翼定位支腿和脚轮组成。本规定 旨在保证*雾产生器处于储罐的中部、漂浮装置与储罐内壁不发 生刚性碰撞和卡住。对于罐壁采用搭接焊接的储罐,其直径随高 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小,0.3m的距离可保证储罐高液位时漂浮装 置仍能自由浮动。,

本条规定最高液面距离罐顶应大于1.5m,是为使引燃装置上方有 定的空间,保证系统启动灵敏且不与罐项发生碰撞。 设置平台和托环是为防止漂浮装置与加热管碰撞(见图5)

图5平台、托环示意 平台;2一托环3一储罐

3.3.3安装罐内式系统时,各组件通常经储罐人孔进入罐内,再 行组装。系统最大的组件是*雾产生器,*雾产生器的法兰直径 随型号不同而异(见表7)。本规定是为了能使*雾产生器通过人 孔安装到储罐内。

表7*雾产生器法兰直径(m)

4.1.1产品应经过国家质量检测机构检验合格。这是最 要求,在多数规范中都有类似的规定。

4.1.1产品应经过国家质量检测机构检验合格。这是最基本的 要求,在多数规范中都有类似的规定。 4.1.3*雾灭火系统的类型、型号、规格不同,其组件的尺寸也不 同。在实际应用中,有误选的实例。所以,本条对此予以强调,

4.2.1*雾产生器属于瞬时压力容器装置,平常为常压密封状 态。*雾产生器壳体由筒体和头盖组成,并采用法兰连接。壳体 所选用的钢板材料和厚度均经过强度核算。自前,壳体选用中碳 钢,它便于加工,且较为安全可靠。 由于*雾产生器属于瞬时压力容器,因此,应对整个壳体进行 水压试验,同时,应采用煤油渗漏检测壳体的焊缝。 经大量冷喷试验测得,罐内式系统壳体的最高工作压力为 0.51~0.62MPa,罐外式系统壳体的最高工作压力为1.4MPa。 目前,罐内式系统壳体的设计压力取1,0MPa,罐外系统壳体的设 计压力取1.6MPa。规定壳体水压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 倍,试验时不得有渗漏和宏观变形等缺陷。 在*雾产生器筒体内壁涂刷防锈油漆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简体 内壁发生锈蚀

是保证有效灭火的关键所在。*雾灭火剂是由氧化剂、可燃物和 发*物组成的灰色粉末状混合物,点燃后放出大量的灭火气体、水 蒸气,并携带出大量的固体小颗粒,形成一种气溶胶物质用于灭

火。根据试验,罐外式*雾灭火系统灭火剂的燃速控制在 1.2~1.4mm/s为宜。*雾灭火剂的研制综合考虑了以下因素:燃 烧反应速度、发*量、失重百分数、药剂储存时的稳定性,以及系统 能够满足的安全条件等。 *雾灭火剂的燃烧速度测定方法如下: 1所需仪器和设备: (1)台秤:一台,精度0.2g; (2)测速器: 黄铜管:内径28mm,长度100mm; 黄铜柱锤:锤头直径27.5mm,重237g; 铁质凹形底座:内径30.5mm,深12mm。 (3)秒表:2块,精度0.25。 2试验步骤: 将铜管插入凹形底座上,分三次装入36g(精度0.2g)*雾灭 火剂试样,即先用台秤秤10g装人铜管内,然后缓慢地将柱锤插人 铜管,以柱锤的重量压实试样;用同样的操作再装10g试样压实: 最后称16g试样装人铜管,用柱锤和锤头旋转磨平药面,使药面距 离铜管上端面1mm左右。将铜管向上倾斜30°角放置在通风橱 桌上,点燃*雾灭火剂,并同时启动秒表计时,测定至燃穿*雾灭 火剂底药面的时间。按下式计算燃速:

4.3.1为了保证储罐发生火灾时引燃装置能准确启动,感温元件 动作温度需要有一定的精度。本条的规定旨在规范感温元件的性 能,保证引燃装置可靠、有效地启动

4.3.1为了保证储罐发生火灾时引燃装置能准确启动

4.3.2本条规定了导火索的燃烧速度范围。导火索的燃烧速度 过慢或过快都会影响系统的灭火性能,尤其对罐外式系统的影响 更为明显。导火索的燃烧速度大于1.0m/s是经过试验验证的。 组合系统的导火索燃烧速度以大于1.5m/s为好,这样可以 保证各装置的最大后动时间间隔不大于规定的10s。 4.3.3为了引燃*雾灭火剂,并使产生的灭火*雾导出,需在* 雾产生器内设置筛孔导流筒。在筛孔导流筒外表面贴上新闻纸 后,再缠绕剥去外皮的导火索药芯,然后在筛孔导流筒外分次填充 *雾灭火剂。 筛孔导流筒上药芯缠绕间距对系统的喷*强度、喷*时间以 及药剂初始燃烧面的大小都有一定影响,本条规定的参数是根据 试验确定的,

4.3.2本条规定了导火索的燃烧速度范围。导火索的燃烧速度

4.3.2本条规定了导火索的燃烧速度范围。导火索的燃烧速度 过慢或过快都会影响系统的灭火性能,尤其对罐外式系统的影响 更为明显。导火索的燃烧速度大于1.0m/s是经过试验验证的。 组合系统的导火索燃烧速度以大于1.5m/s为好,这样可以 保证各装置的最大后动时间间隔不大于规定的10s。

4.3.4热镀锌钢管防腐性能较好。罐外式系统的导火索

与罐内式系统的导火索保护管区别较大,罐内式系统的导火索保 护管由Y型管直接连接*雾产生器,而罐外式系统导火索保护管 包括Y型管、弯管、长管,管段之间用活接头连接,

4.4.1喷射装置由伞型导流板、喷孔体、喉管、法兰、封底组成。 罐外式系统与罐内式系统的喷射装置有所不同,罐外式系统的喷 射装置为独立喷头,罐内式系统的喷射装置与*雾产生器连为一 体。 采用冷轧钢板,便于选材和加工,且安全性能较好。 试验表明,罐内式系统*雾产生器的最高工作压力为0.51~ 0.62MPa,罐外式系统喷头处的最高工作压力小于1.0MPa。所 以,本条规定喷头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1.0MPa。 442本条息针对碰外式系统而言的无缝钢管的和械性能较

4.4.1喷射装置由伞型导流板、喷孔体、喉管、法兰、封底组成。 罐外式系统与罐内式系统的喷射装置有所不同,罐外式系统的喷 射装置为独立喷头,罐内式系统的喷射装置与烟雾产生器连为一 体。

4.4.1喷射装置由伞型导流板、喷孔体、喉管、法兰、封底

4.5.1漂浮装置的作用是承载烟雾产生器,使之漂浮在储罐液面 中部,并能随液面上下平稳漂动。根据多年的试验经验,这种组成 是较为合理的。 为了保证漂浮装置的可靠性,在浮漂、浮筒制作完成后应进行 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不低于0.1MPa。 1浮漂由三个扇形浮箱和三个长方形浮箱组成。浮箱用冷 轧钢板制作比较方便,且较为可靠。浮箱上设有呼吸阀,浮箱间采 用螺栓固定,形成了一个环状整体。 规定浮漂顶面距储罐液面不小于0.2m,主要是保证喷孔与液 面的距离。根据试验,喷孔与液面的距离太近,灭火烟雾会对液面 产生较大冲击,影响灭火;如距离太远,会影响装置的稳定性。 2三翼定位支腿的作用是为了保证系统组件在随液面升降 的过程中,能始终保持在液面中部。三翼定位支腿每个支腿均由 多个浮简组成。 浮筒间采用链,便于制作、安装,且有利于系统的稳定。铰 链间设置铜套可避免因摩擦产生静电或火花。 3脚轮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三翼定位支腿碰到罐壁焊缝时能 顺利地随液面升降。本条规定脚轮的材质选用铜或铝,是为了避 免脚轮与罐壁摩擦产生火花。

4.6.1罐外式系统附件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固定烟雾产生器,导 烟管和导火索保护管、喷头。保护箱主要用于保护烟雾产生器,一 方面防止自然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当系统启动时,避免过热的烟 雾产生器对油罐产生影响;平台、托板、高度调节装置主要用于固 定、调节烟雾产生器的位置;支架用于固定竖向导烟管,一般设置

支撑杆固定横向导烟管。 本条主要强调了附件强度和防腐的问题。虽然它们是辅助部 件,但是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和具有较强的耐腐蚀能力是非常重 要的,这是保证系统有效、正常地工作不可缺少的条件。 4.6.2为了保证整个烟雾灭火系统处于密封状态,喷孔处、导烟 管、导火索保护管连接处应用耐油、水的聚酯薄膜和环氧树脂粘 结剂密封。聚酯薄膜的技术要求见表8。当系统启动喷射灭火烟 雾时,聚酯薄膜在灭火烟雾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很快打开,使灭火 烟雾迅速充满整个储罐内

表8密封薄膜的技术要求

5.1.1本条对安装队伍的考核和资质等做了规定。 近年来,全国各省专营或兼营消防工程的安装队伍很多,某些 安装队伍本身的素质和管理等较差,施工过程中存在不少质量问 题。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和使用单位对此已予以重视,有的地区已 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因此,有必要对安装队伍的资质做统 的规定。 从事烟雾灭火系统工程安装的技术人员、上岗技术工人必须 经过培训,掌握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关键组件的性能和结构特 点、施工程序以及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专业知识,确保系统的安 装、调试质量,保证系统正常、可靠地运行。 5.1.2本条是在综合分析国内近年来一些消防工程公司在安装 过程中的一些实际做法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参考国家标准《自动 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第3.0.2条的相关规定 而制定的。 1设计图纸及其他技术文件应齐全是施工的必备条件。 2本规定旨在保证选用材料的质量,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5.1.3本条规定了组件在安装前应进行现场检查的具体事项和 要求。 5.1.4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属易燃易爆场所。系统安装,尤其 是动火作业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管理办法。例如,中国石化集团 专门制定的《中国石化销售公司油库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安全管 理办法”,其中对明火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从管理范围、用火级 别明水作业的一般要求,用水审批权限用水安全程动水条

件、用火人权限、用火监护人的资格和职责、动火主要注意事项等 九个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安装烟雾灭火系统时,若需动火作业 应借鉴油库明火作业的有关管理办法。其他作业也必须满足易燃 易爆场所施工安全的要求。 5.1.5烟雾灭火剂、导火索容易受潮,因此,安装应避开雨、雪天 气。安装前,尽可能用干织物擦拭烟雾产生器、导烟管等。 5.1.6受运输条件影响,目前,烟雾产生器的组装一般在施工现 场完成。因生产广商对其产品的性能比较熟悉,故在安装过程中 参照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进行有利于保障安装质量。 烟雾产生器的组装通常按下列要求和步骤进行: 1导火索从包好新闻纸的导流筒杆下300mm(以ZWW1c 型为例)的任一小孔中穿出,并按照本规程第4.3.3条的规定缠绕 导火索(图6)。

牛、用火人权限、用火监护入的资格和职责、动火主要注意事 个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安装烟雾灭火系统时,若需动火作 借鉴油库明火作业的有关管理办法。其他作业也必须满足 爆场所施工安全的要求。

2将缠绕好导火索的筛孔导流筒放人产生器内,并将上端开 口遮严,以防止装药时烟雾灭火剂进人导流筒内。 3烟雾灭火剂分多次填装到壳体内,依次捣实、压平,烟雾灭 火剂距法兰顶面20~40mm,装药时防止弄断导火索。 4填装完药剂后,在密封垫双面涂抹黄油后放在法兰密封面 上,将导流筒上的导火索从头盖的接头孔内穿出,装上头盖,紧固 螺栓。

5.1.9喷头密封膜对系统密封非常重要,故本条强调了密封膜不 得损坏。同时提示,安装后应拆除喷头密封保护层,以保证系统正 常运行。

5.1.9喷头密封膜对系统密封非常重要,故本条强调了密封膜不

5.2.1平台、导烟管与导火索保护管的固定支架、导烟管的拉杆 或支撑杆应牢固可靠地焊接在储罐上。 平台、导烟管与导火索保护管的固定支架焊在储罐外壁上;导 烟管的支撑杆焊在储罐内壁上;导烟管的拉杆焊在罐顶的钢架上 在储罐上进行焊接作用时,应满足储罐的有关施工工艺要求,

5.2.1平台、导烟管与导火索保护管的固定支架、导烟管

5.2.1平台、导烟管与导火索保护管的固定支架、导烟管的拉杆

5.2.2本条的规定是要求平台平面保持水平,施工时用水

5.2.3本条对连接法兰的连接做出了规定。法兰的

装质量,保证导烟管组装完毕后能够承受灭火烟雾的冲击荷载 差过大会影响工程质量,不得用强紧螺栓的方法来消除偏季 螺栓孔同轴度的要求是为了便于螺栓自由穿入,保证安装质量

5.2.4导烟管水平度或垂直度偏差过大对系统受力会产

5.2.5本条对烟雾产生器的安装位置、安装方法做出了规定。第

5.2.6规定两个感温元件水平安装,是为了保证每套引燃装置有 两个引燃点,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

5.2.6规定两个感温元件水平安装,是为了

·5.3罐内式系统安装

3.1焊接作业时,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避免影响到储 部的加热盘管。

5.3.2本条旨在防止反向安装,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呼吸阀内设

5.3.3在实际操作中,三翼定位支腿用手能上下转动各浮筒即 可。

6.0.1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负责,完工后应首先自行组织检查评 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施工质量。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 单位应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验收。系统中的隐蔽工程主 要包括烟雾产生器的组装;导火索及其保护管的装配。 6.0.2本条规定了烟雾灭火系统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应提交的 技术资料。完整的技术资料是公安消防监督机构依法对工程建设 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进行有效监督的基础,也是峻工验收时对系统 的质量做出合理评价的依据,同时,也便于用户的操作、维护和管 理。 6.0.3因为烟雾火火系统对储罐有基本的要求,所以验收时应复 核安装的系统是否与设计图纸选用的系统一致。 6.0.4罐外式系统的验收有些部分可检查峻工资料、隐蔽工程验 收记录,如第3项的验收主要是查看有关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即可。 有些部分应按规程规定对喷头、导烟管、导火索保护管、固定支架, 法兰、烟雾产生器的保护箱、平台等进行认真检查,判断其是否符 合本规程的规定。

记录,如第3项的验收主要是查看有关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即可 毕部分应按规程规定对喷头、导烟管、导火索保护管、固定支势 兰、烟雾产生器的保护箱、平台等进行认真检查,判断其是否 本规程的规定

6.0.5罐内式系统的验收主要包括烟雾产生器、三翼定位支腿

浮漂、感温元件等的数量、型号、规格、位置与固定安装情况;涂漆 和标志;灭火剂的充装量和安装质量的检查非常重要,漂浮试验也 不容忽视。验收时,应将现场实际查验与查看峻工资料和隐蔽工 程验收记录结合进行。

6.0.6·本条主要依据国内有关标准和实践经验总结

火系统的施工记录,是真实反映施工单位安装灭火系统全过 文字记录材料。施工记录中反映了安装前对灭火系统设备和

料的检查情况,如设备和材料的型号、规格、外观,管道的试验情 况、安装情况,安装采用的新工艺、新方法,便于验收人员了解灭火 系统的实际状况和检香验收,也利于施工单位总结经验、吸取教 训。因此,施工单位除在安装时应指定专人负责,认真填写施工记 录外,还要在竣工时,向建设单位提交有关的设计变更方案记录、 安装试验记录以及单项工程竣工报告(如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报 告),为施工单位申请验收和日后的检查维护,以及责任认定提供 完备的相关文件。 6.0.7本条是根据储罐和烟雾灭火系统的特点而规定的。只能 根据产品质量、安装质量等进行验收,可不进行冷喷试验

7.0.1根据公安部消防局全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的精 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应当由使用消防系统设施的单位 负责制定消防设施的检查管理和使用维护制度,并在日常工 认真执行,确保消防系统设施时刻处干准备投入使用的良好光

7.0.2维护管理是烟雾灭火系统能否正常发挥作用的

系统检查管理和使用维护的效果,取决于具体操作人员专业 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水平。本规定借鉴国内、外有关规范的规 成熟的使用管理经验,要求必对须参加检查管理和使用维护 有人员进行烟雾火火系统的全面培训和严格的资格考核,使 备执行操作的专业素质和基本条件

7.0.3本条规定了烟雾灭火系统投入使用时应具备的技术资料, 这是保证系统正常使用和检查维护所必需的。检查管理和使用维 护人员必须对系统的工作原理、施工安装调试以及验收的情况有 全面的了解,掌握系统的性能、构造及检查维护的基本方法和技 能,因此,首先应具备必要的技术资料。为了确保系统装置时刻处 于投人使用的良好准备状态,必须建立检查管理和使用维护记录。 7.0.4本条严格规定了系统运行中储罐内液面的上限高度。液 体淹没横向导烟管和感温元件,就有可能使喷头喷孔受到堵塞,感 温元件无法正常脱落,从而造成系统失灵。 7.0.5本条的规定是根据罐外式烟雾灭火系统的组件构造、作用 原理和使用条件等确定的。罐外式系统的大部分组件设置在储罐

7.0.3本条规定了烟雾灭火系统投入使用时应具备的折

这是保证系统正常使用和检查维护所必需的。检查管理和使用维 护人员必须对系统的工作原理、施工安装调试以及验收的情况有 全面的了解,掌握系统的性能、构造及检查维护的基本方法和技 能,因此,首先应具备必要的技术资料。为了确保系统装置时刻处 于投入使用的良好准备状态,必须建立检查管理和使用维护记录。

7.0.4本条严格规定了系统运行中储罐内液面的上限

7.0.5本条的规定是根据罐外式烟雾灭火系统的组件构造

原理和使用条件等确定的。罐外式系统的大部分组件设置在 外,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导烟管及烟雾产生器、保护 组件外观容易出现变色、脱漆、变形等情况。同时,为了避免 液体淹没横向导烟管或者感温元件而导致系统无法运行,本

将其纳入检查的内容。

7.0.6本条的规定是根据罐内式烟雾灭火系统的组件

原理和使用条件等确定的。本条的规定是确保罐内式烟雾 统正常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其中任一条件不具备,都会给系 常发挥作用带来影响,造成系统灭火能力的降低或失效,

7.0.7采用罐内式烟雾灭火系统的储罐苏G02-2004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对需要加热

体进行输人、输出作业时,由于液体的粘度会使液体与烟雾灭火系 统的运动构件发生粘连,造成运动构件因扭曲和失衡而脱离正常 运行状态或卡死,不能随液面正常浮动。因此,必须在加热状态下 完成液体的输出、输入作业

是用来判断系统设施是否时刻处于正常状态的文学依据。 也为系统设施的维护管理积累必要的档案资料。对于检查增 使用维护中发现系统设施的任何异常情况,都必须高度重视 处理,做到真正确保系统设施时刻处于准工作状态,

TB/T 3160.2-2017标准下载7.0.9本条的规定是根据烟雾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组

及易耗件的性质和作用确定的。系统正常运作后,系统组化 生一定的形态改变,消耗品会有正常损耗,或出现消耗品由手 间贮存而产生性能降低或失效。为了确保系统正常发挥灭 用,必须按照本条的规定及时予以重新安装或更换

统书号:1580058·585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