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J)/T 8384-2020 百年公共建筑结构设计标准.pdf

DB13(J)/T 8384-2020 百年公共建筑结构设计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13(J)/T 8384-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09180
下载资源

DB13(J)/T 8384-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3(J)/T 8384-2020 百年公共建筑结构设计标准.pdf

表1建筑物设计寿命分类表

1》表2建筑构件设计寿命分类表

除通过提高材料、荷载等的设计标准外TB10088-2015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设计规范,可替换、易维护同 样是延长结构或构件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3.1.7《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中的设防类别

3.1.7《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中的设防类别划 分侧重于地震时建筑破坏所产生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 响,而提高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侧重的是建筑的长寿命和高品质 两者并不冲突,只是反映问题的角度不同。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的公共建筑可以是重要的申类建筑,也可以是具有长远效益的乙 类、丙类建筑。因此,各类公共建筑应首先根据其地震破坏生 的后果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和设防标准,再结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 调整。 3.1.8本条对建筑所遭受的地震影响的表达进行了规定。部分文 献认为,应根据建筑物重要程度不同给出不同危险性水准的地震 作用取值。《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CECS160:2004中, 根据中国地震设防标准和全国6000多个地点地震危险性特征的 研究成果,分别针对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建筑 给出设计使用期200年、100年、50年时不同设防水准的设计地 震加速度。 本标准为方便设计,继续沿用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GB50011等的条文规定,采用在现行国家标准设计基准期 50年的量值上进行调整的方法,并使调整后的量值与设计基准期 50年时具有相同的可靠性水平。为方便理解,引入重新期的概念 重现期是随机变量出现频率的一种表达方式,通常表述为“多少 年一遇”。通常认为,地震的发生符合泊松分布,设计使用年限 t、超越概率p和重现期R之间有如下关系:

分侧重于地震时建筑破坏所产生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 响,而提高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侧重的是建筑的长寿命和高品质。 两者并不冲突,只是反映问题的角度不同。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的公共建筑可以是重要的甲类建筑,也可以是具有长远效益的乙 类、丙类建筑。因此,各类公共建筑应首先根据其地震破坏受生 的后果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和设防标准,再结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 调整。

按照公式,不同设计使用年限下地震超越概率和重现期的关 系见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100年超越概率63.2%、10%、3% 的地震重现期与50年超越概率39.2%、5.1%、1.51%的地震重现 期相同,即地震发生的危险性水平相当。

表3不同设计使用年限下地震发生超越概率和重现期的关系

综上,本标准不直接给出建筑在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时的设 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相应的烈度,而是采用在现行国家标准的 基础进行调整的方式,所以仍需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GB50011设计基准期50年的相应于抗震设防烈度的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特征周期来进行代表。 3.1.9、3.1.10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规 定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并与中国地

震动参数区划(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的震动反应 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相匹配。本标准与国家现行抗震设计标准体 系保持一致、方便设计并借用其中的条款,仍按此规定。

3.1.11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是确定其所受地震作用的重

则地震烈度的超越概率为

式中: W 地震烈度上限值,取12度; I 地震烈度; I。 众值烈度,即烈度概率密度函数曲线上的峰值所 对应的烈度,基本烈度与众值烈度之差取1.55度; k 分布形状函数,取值见表4。

表 4 分布形状函数k 的取值

年一遇的地震烈度。假定地震发生符合泊松分布时,设计使用年 限t内地震发生超越概率p与重现期R的关系为:

按照地震等发生概率的原则,结合式(3)、 (4)可得设计

使用年限t内,超越概率为p的地震烈度I为:

根据式(4)、(5)得到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时不同超越概 率63.2%、10%、2~3%的地震烈度。 3)与地震烈度相对应的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 g)可以表示为: X

4)建筑场地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关

式中:μ一一 地震系数; 重力加速度; βmax 场地设计谱的最大值,约2.25。 3计算结果 根据 (5))( (7),可得设计使用年限50年、100年的水平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计算值,如表5、6所示。两者相比可得设 计使用年限100年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增大系数,如表7所示。

年限100年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白

表7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增大系数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表5中数值与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 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数值在多遇地震、设防地震下基本一致。 而在罕遇地震下,相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采用的水 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6度低40%、7度(0.10g)低22%、7 而9度(0.40g)则高15%,这是为避免低烈度地区发生超烈度地 震时造成较大的破坏。 震作用调整系数。需要说明的是,本表适用于大量普通的公共建 筑的地震作用取值,对于甲类建筑尚应满足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 价结果,且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要求。 当建筑位于条状突出的山嘴、高箕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 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局部地形产生的不利地段时 尚应估计不利地段对地震动可能产生的放大作用,按《建筑抗震

3.2.1本条规定了百年公共建筑建设选址的基本要求。

拟建场地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按照行业标准《城 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的相关规定执行。当建在适宜 生差的场地时,应采取可靠的治理措施。 市政基础设施时,在工程建设、使用、拆除过程中,可能产生相 互的不利影响甚至危害,选址时应充分调查、分析。 拟建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按照国家标准《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及其配套标准执行

3.2.2本条规定了百年公共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

体工程中尚应符合其他现行技术标准和勘察任务书的要求。 抗浮设防水位影响因素众多,不仅与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 因素有关,有时还涉及地下水开采、上下游水量调配、跨流域调 水等复杂因素,故规定地下水变化应按照100年考虑,应进行专 别提出抗浮设防水位。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L进行水和 对地基地勘察方法和测试内容提出了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应根据载荷试验结果确定,取不大于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并适当进行折减,

具体工程设计中尚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 白年公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应坚持新发展理念,符合国家经 济、环保政策,综合周边环境、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工程 技术要求等因素,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 量和绿色环保。 优化的地基基础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尽量减少与周边 已建或拟建建(构)筑物、道路、管线、隧道等环境设施以及自 然环境的相互不利影响。应针对建设场地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 件采用科学合理的地基基础形式,防止不良地质作用、特殊性岩 土、地下水等对建筑物的危害,并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稳定 性、防水、耐久性、施工等工程技术要求。 度很大,所采用的地基基础形式应便于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以保 证检验检测的可靠性。预制装配技术节材环保、质量易控制、便 地基处理技术种类较多、不断创新,确定地基处理方式时应 充分考虑工程适宜性和可靠性,缺乏可靠的工程经验时应进行现 场试验,以检验可行性和处理效果,确定施工工艺参数。采用载 的差异,对测试结果科学分析和调整。 桩基础与天然地基或人工处理地基相比,变形更易控制、技 更可靠,当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时应优先采用。 百年公共建筑一般都设有地下室,如果防水设防水位较高, 采用役板基础、桩筏基础与采用另设防水板的其他基础形式相比 般来讲,综合经济性更好,防水效果更可靠。

3.8.1长期的工程建设实践表明,科学的工程建设周期,是保证 工程质量的前提。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合理规划工程工期,从勘 祭、设计、施工等各个方面加强对工程建设合理工期的管理工作 才能确保建筑物具有长寿性能、品质优良性能、绿色持续性能, 全面保障公共建筑的百年品质。

和性能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在设计选材中更要做好优化 比选工作。本条提出了选材时应综合考虑的诸要素。其中应力状 态指弹性或塑性工作状态和附加应力(约束应力、残余应力)情 况;工作环境指高温、低温或露天等环境条件;钢材品种指轧制 钢材、冷弯钢材或铸钢件;钢材厚度主要指厚板、厚壁钢材:钢 材交货状态指以热轧、正火、热机械轧制(TMCP)或调质含 在线火+高温回火)中的某一种状态交货;为了保证结构构件的 术要素,正确合理地选用钢材牌号、质量等级和性能要求。此外 乍为工程重要依据:在设计文件中应完整地注明对钢材和连接材 料的技术要求,包括牌号、型号、质量等级、化学成分、力学性 能、交货状态和附加保证性能、复验要求等,以及应遵循的技术 标准等

4.2.3有关研究资料表明,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是一种较

计算K,时,钢材适用化学成分范围应符合表8的规定,并以 钢材熔炼成分计算。

表8化学元素含量范围

3Q235NH、Q355NH或Q415NH的钢种以热轧、 控轧或正 K状态交货,Q460NH可以淬火加回火状态交货。

5.1.3~5.1.5国家现行标准对持久、短暂、偶然、地震设计工 意的是,结构重要性系数仅对持久和短暂设计工况下的承载力极 限状态起作用,并不提高偶然和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度。 5.1.8我国现行标准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当工程结构采用 其他设计基准期时,应按照可靠指标一致的原则,对可变作用量 值进行调整。

5.1.35.1.5国家现行标准对持久、短暂、偶然、地震设计二 荷载作用效应组合有明确规定,设计时可参见相关标准。需要注 意的是,结构重要性系数仅对持久和短暂设计工况下的承载力极 限状态起作用,并不提高偶然和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度 其他设计基准期时,应按照可靠指标一致的原则,对可变作用量 值进行调整。 5.2永久荷载 5.2.3近年来,大量的建筑因为社会快速发展引起功能需求改变, 以及水、暖、电、消防等专业设备技术升级换代,增换电梯等, 须对结构进行加固改造。针对百年建筑,应结合具体的情况,在 造价不会增加太多的情况下,适当留设余量,这样在全寿命周期 内有利于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5.3楼面和屋面活荷载

5.3.1考虑到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使用年限100年 时活荷载取值离散性将增大,而且使用期内建筑功能变化的概率 较大,设计时宜结合可预期的情况适当增大活荷载取值。

5.3.2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后期检修和维护、结构构件替换、大 型设备更换的荷载,并考虑相应构件的设计。

5.3.2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后期检修和维护、结构构件替换、大

5.5.2对风荷载是否比较敏感,主要与建筑的自振特性有关,如 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等。对于前几阶振型频率比较密集、振型 比较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高振型影响不可忽视,仅采用考虑第 一振型影响的风振系数来估计风荷载的动力作用,有时不能全面 反映建筑物对风荷载的动力响应,可能偏于不安全,因此适当地 提高风压取值。 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不低于基 本风压的1.1倍采用。除此之外周边干扰效应明显或风敏感的 建筑结构应通过风洞试验确定风荷载取值。 5.5.7随着结构自振周期的增长,风振也随之增强。设计计算风 振的效应时需要考虑的振型可多达10个及以上,应按随机振动理 论对结构的响应进行计算。 5.5.8判断高层建筑是否需要考虑横风向风振的影响这一问题比 X 较复杂 一般要考虑建筑的高度、高宽比、结构自振频率及阻尼 比等多种因素,并要借鉴工程经验及有关资料来判断。一般而言, 建筑高度超过150m或高宽比大于5的高层建筑可出现较为明显 的横风向风振效应,并且效应随着建筑高度或建筑高宽比增加而 增加。 扭转风荷载是由于建筑各个立面风压的非对称作用产生的 受截面形状和瑞流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判断高层建筑是否需要

考虑扭转风振的影响,主要考虑建筑的高度、高宽比、深宽比、 结构自振频率、结构刚度与质量的偏心等因素。 高层建筑结构在脉动风荷载作用下,其顺风向风荷载、横风 可风振等效风荷载和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一般是同时存在的,但 三种风荷载的最大值并不一定同时出现,因此在设计中考虑三种 风荷载的组合工况。

5.5.9需考虑风振的屋盖结构指的是跨度大于36m的柔性屋

5.6.1引起温度作用的因素很多,目前《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E 50009仅涉及气温变化及太阳辐射等由气候因素产生的温度作 用。 有使用热源的百年公共建筑结构,如有储存热物的仓库、冷库等

有使用热源的百年公共建筑结构,如有储存热物的仓库、冷库等,

其温度作用应满足专门规范的规定,根据建设方和设备供应商提 供的指标确定温度作用。 白年公共建筑结构设计时,应首先采取有效构造措施来减少 或消除温度作用效应,如设置结构的活动支座或节点、设置温度 缝、采用隔热保温措施等。当结构或构件在温度作用和其他可能 组合的荷载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效应(应力或变形)可能超过承载 能力极限状态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比如结构某一方向平面尺 寸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或温度区段长度、结构约束较大、房屋高 混凝土材料的徐变和收缩效应,可根据经验将其等效为温度 5.6.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将基本气温定义为50年 遇的月平均最高和月平均最低气温,分别根据全国各基本气象 台站最近30年历年最高温度月的月平均最高和最低温度月的月 平均最低气温为样本,经统计分析确定。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时, 由于时间参数的变化结构的基本气温应进行调整,月平均最高 气温和月平均最低气温可假定其服从极值I型分布,基本气温取 极值分布中均重新期为100年地值,具体统计计算要求和方法 参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附录E。 限100年时基本气温的调整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人员对我国东 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和华南具有代表性的六大城市气象 台站最近50年的气象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月平均最 高和最低气温均服从极值1型分布;当设计设计使用年限为100 年时,最高气温相对50年时温差的平均增幅为1.77%,最低气温

其温度作用应满足专门规范的规定,根据建设方和设备供应商提 供的指标确定温度作用。 白年公共建筑结构设计时,应首先采取有效构造措施来减少 或消除温度作用效应,如设置结构的活动支座或节点、设置温度 缝、采用隔热保温措施等。当结构或构件在温度作用和其他可能 组合的荷载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效应(应力或变形)可能超过承载 能力极限状态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比如结构某一方向平面尺 混凝土材料的徐变和收缩效应,可根据经验将其等效为温度 作用。具体方法可参考有关资料和文献。7

5.6.4对于热传导速率较快的金属结构或体积较小的混

沟,它们对气温的变化比较敏感,这些结构要考虑昼夜气温变化 的影响,必要时应对基本气温进行修正。气温修正的幅度大小与 地理位置相关,可根据工程经验及当地极值气温与月平均最高和 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值以及保温隔热性能酌情确定。

度、强化结构构造等措施,避免因偶然荷载作用引起结构发生连 续倒塌。在结构分析和构件设计中是否需要考虑偶然荷载作用,

6.1.4对工程设计,首先采用实用的弹性分析方法或考虑弹塑性 变形的简化弹性分析方法;对重要结构、受力复杂的部位或其他 弹性分析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采用弹塑性分析方法进一步计算; 对结构动力响应不能忽略的结构,采用动力时程分析的方法;也 可用实验分析方法。塑性极限分析法不应用于承受动力或重复性 荷载作用的结构、对开裂和变形要求较高的结构、脆性破坏或稳 定性破坏控制的结构。 6.1.6震害经验表明,如果建筑结构中存在薄弱层或薄弱部位,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由于结构薄弱部位产生了弹塑性变形,结构 构件严重破坏基至引起结构倒塌:百年公共建筑在强烈地震作用 下一旦遭受破坏将带来严重后果,恢复重建将造成很大的资源浪 费。 由于罕遇地震的不确定性,并且按公式推算的设计使用年限 100年罕遇地震动参数的离散性较大,同时考虑到弹塑性分析模 型和软件的发展和改进,本标准增加了百年公共建筑罕遇地震下 薄弱层变形验算范围。

7.1.7根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罗开海教授等人发表在《建筑 构学报》上的论文“建筑地震倒塌风险分析及设计对策研究”的 成果,目前6、7度地区按现行国家规范设计、建造的绝大多数框 架结构,其柱子截面面积的95%以上是用来承受竖向荷载的,给 地震作用留下的可用潜力太少,柱子的断面普遍偏小,抗震能力 相对较差。因此对框架柱的轴压比做出限制,给地震作用预留足 工程震害经验表明,当建筑各楼层填充墙数量差异较大,尤 其是底部框架填充墙的很少,而其上各层填充墙较多时,结构破 坏严重,因此要求按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要求进行抗震验算,并 采取加强措施。 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宜考虑楼梯计入模型及楼梯未 计入模型的包络设计。 7.1.13结构构件的设计和构造,均应满足国家及地方现行标准的 地震作用不确定性大,为保证其安全度,其锚筋截面面积和锚固 长度宜在满足现行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增大。 7.1.14短柱在地震时容易破坏,设计应尽量避免,因此应采取提 高延性的设计措施

7.1.15设计中,经常会出现因框架梁下垂板、窗下墙、

造成的框架短柱,结构设计应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 或加强措施

7.2.6大跨度钢结构的屋盖面积较大,且往往呈现高低错落的复 杂造型,易导致雪荷载不均匀堆积。近年来,因积雪造成的屋盖 结构局部破坏甚至整体倒塌的事故屡有发生。灾害调查分析表明, 在设计阶段对雪荷载作用估计不足是重要原因 因此在设计 时应予以足够重视。 7.2.8防连续倒塌设计应根据概念设计的方法提高结构几余度, 保证多荷载传递路径,提高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即在有些关 键杆件撤除后,结构可能发生大面积塌时,则应采取加强关键 杆件或增设备用传力途径等办法,增加结构抗连续倒塌能力。平 7.2.14关键节点一般指支座节点及对结构安全起重要作用的连 接节点;关键杆件一般指与支座相连接的杆件、屋盖连体部分相 关构件及对结构安全起重要作用的杆件。支座节点的性能目标可 取中震弹性控制。应确保下部支承结构关键构件的抗震安全,不 应先于屋盖破坏:与支座相连接的杆件中中震弹性荷载组合下的 应力比宜不高于0.9。支承数量较少,如4或5个点支承的超限大 跨的支承结构和支座节点,二者的性能自标应大震不屈服,和支 座节点相连杆件在中震弹性荷载组合下的应力比应不高于0.75;3 个点支承的超限大跨的支承结构和支座节点,二者的性能目标应

按大震弹性控制,和支座节点相连杆件在中震弹性荷载组合下的 应力比应不高于0.70。 7.2.15地震地面运动是一个复杂的时间一空间过程,同一次地震 中结构尺度范围内不同点的地震动过程是不同的,这是因为地震 波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行波效应。当结构尺度较小时,这种影响可 能较小,常可按一致激励进行分析;但当结构的跨度达到或超过 地震波长的1/4时就不可以认为结构的所有地面节点是均匀一致 运动的,而必须考虑不同地面节点之间的运动相位差。 7.2.16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建筑形式,空间结构的节点形式日趋 复杂,现行标准中给出的计算公式难以满足计算需求,必须通过 有限元数值分析确定节点承载力。另外,通常的结构计算都进行 建立在合理的简化模型基础之上,而复杂节点要考虑到加工制作 因素,往往难以实现理想的简化模型,那么节点受力必然产生偏 差,当由此产生局部偏心弯矩时,结构计算宜对节点进行细部分 析,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由于大跨空间结构结构节点的受力和边 界条件复杂,单独进行节点本身的有限元计算不能真实反映节点 受力状态,宜采用多尺度共同计算,更好的模拟边界条件和受力 保证计算结果真实可靠。数值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与设计师的能力 息息相关节点过于复杂时,用试验验证数值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是千分必要的。 7.2.17大跨空间结构结构计算受支座刚度影响较大,支座刚度变 化将影响结构计算结果,必要时采用抗震球铰支座,保证实际支 座刚度满足计算假定刚度要求。故抗震球铰支座在大跨结构中应 用越来越厂泛,但生产厂商水平参差不齐,设计院应对厂家的支 座设计进行复核,但应明确支座的责任主体是厂商

7.2.18大跨结构施工复杂,结构刚度是随看施工步骤一步步形成 的,结构构件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初始内力,与结构分析 时一次形成结构刚度、无初始内力的假定有一定的差别。当施工 过程初始内力较大时,一定要复核施工阶段产生的这部分内力对 今后使用阶段构件内力组合的影响,确保结构在使用阶段安全可 靠。 7.2.19钢构件的最大轮廓尺寸不能超过海上运输、铁路运输及公 在途经的公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申请许可,并应在运输过程中采 取措施,确保不产生永久变形。拼接节点宜设置在内力较小位置。 7.2.23百年建筑防腐是关键,防腐材料通常耐久年限为10~15 年,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修补防腐材料比较困难,有必要通过提 高构件自身的防腐蚀能力来延长修补时间,降低运营阶段的费用 3组合结构 7.3.3框架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部分框支剪 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与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 技术规程》JGJ3中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 度二致。于型钢(钢管)混凝土框架(框筒)与钢筋混凝土核 心筒组成的框架一核心简结构、简中简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与该 规程的混合结构最大适用高度一致。 7.3.6对于采用组合结构构件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

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其抗震等级的规定与现行国家标准《建

减少损失。 8.2计算要求 风荷载标准值不应小于1kN/m?,同时应考虑偶遇阵风情况下的荷 载效应。 8.2.6当非结构构件的质量较大时,可能形成相互作用,非结构 应作为一个质点参与整个结构的计算分析。根据振型分解反应谱 方法计算结果的分析,建议取25%支承结构的重力作为“较大” 质量的下限。 8.3构造要求 房城乡建设 8.3.8Y 条所指的建筑饰面包括构件表面的石灰浆、砂浆抹面、 砖石贴面、花岗岩石板等。部分工程实际经验表明,建筑饰面对 混凝土的耐久性及钢材的防锈起积极作用,因此加强建筑饰面的 维护可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8.1.4处理好非结构构件和主体结构的关系,可防止附加灾害 减少损失。

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9.1.1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需根据其服役环境条件及结构4 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的耐久性设计可在造价不明显增加 的前提下明显提升结构的使用寿命,使工程具备良好的使用效益 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目前对于碳化及氯离子引起的钢筋锈蚀有大量的研究,并有 一定的数学模型。据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中国气象数据网’ 统计,我省空气湿度和温度适中,处于易发生碳化区域,故建筑 工程的耐久性定量设计一般宜包括针对碳化的耐久性设计。另外, 我省沿海地区地下土或水中氯离子含量高,应考虑氯离子侵入混 凝土导致的钢筋锈蚀,并进行相应的耐久性设计。 9.1.4环境中水和有害物质可能随时间而变化,应掌握服役条件 的改变并采取措施修 9.1.5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劣化属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结构建 成后,对其服役状态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成果及时维修是保证混 凝土结构维持长期耐久的唯一科学手段。无论试验室混凝土耐久 性测试多么深入,所建立的耐久性预测模型多么复杂,都无法取 代原位监测技术对实际结构耐久性保障的贡献。耐久性监测部位 应包括服役环境不利部位,监测项目宜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 混凝土pH值、有害离子侵入混凝土的深度、有害离子浓度、 混凝土电阻、钢筋极化电阻、钢筋腐蚀电位、钢筋腐蚀电流等,

DB34/T 2027-2013 河港磷矿装卸作业技术规程9.2环境类别和环境作用等级

9.2.2根据河北省各地气象及水文地质条件,规定了环境类

材料与保护层厚度 9.3.5本条规定男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相 关条目相同。但增加了采取可靠的防腐蚀附加措施时可酌情降低 保护层厚度的内容。 9.3.6本条规定了氯化物环境中混凝土需要满足的抗氯离子侵入 性指标。氯化物环境下的混凝土抗侵入性可用氯离子在混凝土中 的扩散系数表示。DRCM是在实验室内采用快速电迁移的标准试验 方法(RCM法)测定的扩散系数,具体试验方法可参见现行国家 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

凝土电杆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用 钢筋混凝夹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50。通过提高强度,发现内陆盐 湖附近电秆抗盐结晶破坏能力明显提高。提高强度、增加密实性 是提高混凝土抗盐结晶破坏能力的有效途径。

9.4.3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主要集中在少数受力较大的

9.4.3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主要集中在少数受力较大的部位,而 影响结构耐久性的主要是施工裂缝(收缩和稳定裂缝)深圳地铁5号线5303A标留仙洞站附单管旋喷桩施工方案,面积比

影响结构耐久性的主要是施工裂缝(收缩和稳定裂缝),面积比

较大。另外,我国裂缝计算公式的数据来源比较早,计算模型有 一定局限性,同时考虑到过严控制裂缝还涉及到结构抗震性能、 高强钢材的使用以及工程建设成本等问题,因此荷载作用下的裂 缝控制与现行国家标准保持一致。 9.4.9降低地下水位,使溶解在水中的有害物质难以到达混凝士 表面,是避免化学侵蚀的一条途径。并考虑到各类土层的毛细水 X 上升高度,做了此条规定。 9.5防腐蚀附加措施 9.5.11混凝土外加剂种类繁多,不同种类外加剂合用时,应通过 试验确定其相容性,并适当延长搅拌时间。 9.5.13不锈钢筋与普通钢筋连接,将加速普通钢筋的锈蚀,因此 两者应保持绝缘。 9,6施工质量的附加要求 模板支设×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管理等各个环节对混凝 土裂缝进行防治和严格控制。 9.6.5X混凝土表层密实性与结构耐久性正相关,应严格抽样检测。 处于严重环境作用或非常严重环境作用下的结构,宜测试表层混 凝土抗氯离子或水/气侵入性能。对表层混凝土抗氯离子侵入性 能,可采用“PERMIT”非稳态氯离子电迁移测试方法;对表层 混凝抗水/气侵入性能,可采用AutoCLAM渗透性测试方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