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817-2021 屈曲约束支撑应用技术规程.pdf

TCECS 817-2021 屈曲约束支撑应用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14095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ECS 817-2021 屈曲约束支撑应用技术规程.pdf

动时,约束单元会承受沿轴线方向的摩擦力。在约束单元的限位 错施缺乏或不适当的情况下,约束单元受到的摩擦力作用与自重 相叠加,使约束单元产生沿轴线方向的滑动,导致核心单元的外 伸长度一端增大,另一端减小,在较大的轴力作用下,核心单元 外伸长度大的一端容易发生弯折破坏,不利于屈曲约束支撑性能 的充分发挥。因此,在设计屈曲约束支撑时,需要采取合理的措 施防止约束单元沿轴向方向滑动。限位措施一般有中间限位和下 端限位两种方式,采取中间限位方式有利于减少核心单元与约束 构件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核心单元与约束单元之间的压缩空间,提

高连接段的稳定性,还有利于使耗能段的变形沿轴向均匀分布, 提高核心单元的局部稳定性,因此,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宜采 取中间限位的方式。对于采用销轴连接的支撑,因为压缩空间的 大小对核心单元过渡段和连接段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此时应避 免采用下端限位方式。 采取的限位措施宜只限制约束单元沿轴向的刚体位移,不应 限制约束单元其他方向上的刚体位移,因为若限制了约束单元除 轴线方向外的其他方向上的刚体运动,核心单元受压时产生的横 可膨胀就有可能受到约束单元的阻碍,从而导致核心单元受到的 摩擦力急剧增长。 中间限位的方式宜采用限位卡或螺栓固定的方式进行限位: 如图4所示

图4中间限位方式示意

GBT 39591-2020标准下载为释放核心单元在受压时因泊松效应引起的横向膨胀变形 要在核心单元和约束单元之间留合适的间隙(图5)。间隙

一核心单元:2一约束单元内侧壁;3一间隙或软质无粘结材料

应填充软质无粘结材料以减小核心单元与约束单元间的摩擦力。 屈曲约束支撑核心单元在长度方向上采用变截面的构造形式 时,应在核心单元与约束单元之间预留合适的压缩空间,保证核 心单元在设计位移范围内可以自由伸缩变形,避免阻碍核心单元 沿轴线方向的压缩变形。对于不同的构造形式,压缩空间的留置 方式有所区别,当采用图6所示的构造形式时,只需要在约束单 元内部预留压缩空间,而当采用图7所示的构造形式时,则需要 在约束单元的内部和外部均预留压缩空间

图6约束单元仅内部均预留压缩空间的典型构造示意 核心单元;2一约束单元内侧壁;3一压缩空间;4一间隙或软质无粘结材料

图7约束单元内外均预留压缩空间的典型构造示意 一 核心单元;2一约束单元内侧壁;3一压缩空间;4一间隙或软质无粘结材料

压缩空间内可以是空气层,也可以填充松软材料。当采用 松软材料时,其压缩时不应给屈曲约束支撑造成较大的反作 用力。 当屈曲约束支撑采用下端限位的形式时,变形端预留的压缩 空间不宜小于3倍的设计位移;当采用中间限位的形式时,可认 为支撑总变形平均分配到支撑两端,每一端所需预留的压缩空间 不应小于1.5倍的设计位移。同时,预留的压缩空间也不应太

大,以保证过渡段外伸部分的稳定性,避免在约束单元内形 多的空腔而导致耗能段局部屈曲。

4.2.3屈曲约束支撑应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耗能性能及稳定

性,可通过采取构造措施对屈曲约束支撑进行改良,例如对 单元进行开孔(图8)、使用多核心屈曲约束支撑(图9)等

图8屈曲约束支撑核心单元开孔示

图9多核心屈曲约束支撑示意 1一多核心单元;2一约束单元

与约束单元发生三点接触。随着支撑轴力的增加,核心单元屈曲 模态会由低阶发展为高阶,并与约束单元发生多点接触,因此可 按受弯构件对其稳定性进行验算。该验算方法实质是令约束单元 在受弯状态下保持弹性而得到的简化公式,假定核心单元连接段 与约束单元发生两点接触,核心单元边界条件为铰接,并忽略耗 能段抗弯刚度以及耗能段与束单元的相互作用,是偏于安全的 做法。考虑到连接段通常为变截面设计,故选用连接段最小截面 计算相应的强度及度

产生相对于约束单元的转角,导致连接段处于偏心受力状态,因 此应按压弯构件对其稳定性进行验算。该式实质是令连接段在压 弯受力状态下保持弹性而得到的简化公式,计算假定与本规程第 4.2.5节相同。

4.3屈曲约束支撑制作

4.3.1屈曲约束支撑核心单元的加工方法对其低周疲劳性能影 响较大,因此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或承载型屈曲约束支撑都应为 精加工制作,以保证屈曲约束支撑的效能。屈曲约束支撑核心单 元的耗能段、过渡段及连接段应保持连续一体,以保证轴力的有 效传导。屈曲约束支撑的过渡段为刚度变化区域,除在过渡段、 连接段有焊接必要的加劲肋外,核心单元不应有额外的焊接或拼 接,否则会严重影响屈曲约束支撑的耗能能力。核心单元加工后 应做退火处理,以保证核心单元能有良好的耗能效果。 4.3.2加劲肋与核心单元的焊接宜在合理范围内采用小电流和 小电压焊接,角焊缝宜设计成细长型,并从支撑两端往过渡段方 可施焊,且在距离加劲肋末端约15mm处止焊,如图10所示。 采用细长型角焊缝可降低残余应力,采用小电流和小电压焊接可 减少热影响区和焊接缺陷。在距离加劲肋末端15mm处提前止 焊,禁止在加劲肋与过渡段交界位置出现绕焊和点焊以及焊后局 部圆滑可避免在该位置产生过大应力集中。

过渡段加劲肋从耗能段直接过渡示意

5屈曲约束支撑与结构的连接

1.1节点板与屈曲约束支撑和主体结构的典型连接如图11

1.1节点板与屈曲约束支撑和主体结构的典型连接如图11 12、图13所示。 对于屈曲约束支撑节点所连接杆件部分的应力分析,不能

5.1.1节点板与屈曲约束支撑和主体结构的典型连

对于屈曲约束支撑节点所连接杆件部分的应力分析,不能简

(a)与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

1一屈曲约束支撑;2一高强螺栓;3一连接板;4一节点板;5一边肋; 6一梁;7一梁预埋件;8一柱;9一柱预埋件;10一边肋;11一加劲肋; 12一拼接板;13一角钢连接板

(a)与钢筋混凝土框架连接

图12销轴连接示意 一屈曲约束支撑;2一销轴;3一连接板;4一节点板;5一边肋;

预埋件:7一柱;8一柱预埋件;9—加劲

单地采用构件模型进行评估,必须建立节点区域局部的详细模型 以分析塑性变形的集中程度。在设计屈曲约束支撑时,必须考虑 到在结构总体达到极限承载力前不产生上述的局部损伤。因此, 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支撑的连接部位在屈曲约束 支撑最大承载力的受力性能及整体稳定性。

的侧向刚度和扭转刚度对节点的平面外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应 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与支撑相连的梁出现侧向平移或扭转变形 如将梁与楼板通过栓钉浇筑成为一体,在梁的两侧布置对称的次

屈曲约束支撑;2一屈曲约束支撑连接段或加劲肋;3一屈曲约束 支撑连接段;4一节点板;5一边肋;6一梁;7一梁预埋件;8一柱; 9一柱预埋件:10一焊缝:11一加劲肋:12一衬板

梁或侧向支撑,在与支撑相连的梁的腹板位置布置相应的杠 劲肋等。

劲肋等。 5.1.4屈曲约束支撑连接节点的受拉、受压承载力设计值应满 足下列公式的要求:

式中:T 连接节点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N); C 连接节点的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

T ≥ 1. 2N. C, ≥ 1. 2NJ

N.一屈曲约束支撑受拉方向的设计承载力(N); N。一屈曲约束支撑受压方向的设计承载力(N)。 若结构不进行罕遇地震分析时,屈曲约束支撑连接节点的受 拉、受压承载力设计值可根据下列公式验算:

T≥Ntmax C ≥ Nemax

式中: Nmax 屈曲约束支撑受拉方向的极限承载力(N); Nmax一一屈曲约束支撑受压方向的极限承载力(N)。 5.1.5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中的节点板稳定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 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中桁架节点板在斜腹杆压力作 用下的稳定性验算标准。节点板宜在自由边设置边肋以增加节点 板的平面外刚度。

5.2.1销轴与屈曲约束支撑耳板、节点板间的间隙不宜 间隙过大易造成结构发生预期地震反应后屈曲约束支撑仍天 工作状态

构件,因此,要求预埋件在屈曲约束支撑极限位移时附加 作用下不会出现失效,其构造措施应比一般预埋件要求更

点板相当于梁柱节点间的加劲肋,因此在框架发生侧移过程中, 其会受到框架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开合效应作用从而在节点板中 产生附加内力,若忽略该内力,可能会导致节点板的焊缝设计偏 于不安全。 对于采用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的钢框架结构,当屈曲约束支 撑承担子结构的承载力过高,当子结构发生水平位移时节点处会 产生开合效应,会对节点板的受力特性产生影响,如图14所示, 因此需要考虑梁柱开合效应时的角部节点板焊缝受力。

(a)斜撑受压而节点板受面内拉力(b)斜撑受拉而节点板受面内拉力

图14梁柱开合效应示意

节点板采用等效拉压杆来估算节点板在梁柱开合效应下所受 到的力。等效拉压杆的两端分别位于自柱面及梁面算起的节点板 长度(Lh)与高度(L)的号处(图15)。

由梁柱开合效应引起的节点板附加内力根据下式计算:

梁产生塑性弯矩所对应白

Lbeam 梁跨扣除两侧柱宽与节点板长度后的净长度 (mm); db 梁的高度(mm); Ib 梁截面强轴的惯性矩(mm); tg 节点板的厚度(mm); Lh 节点板水平方向的长度(mm); 节点板竖直方向的长度(mm)。 与此同时,实际工程中宜增加边肋构造以降低开合效应对此 关节点的不利影响,且边肋与梁柱之间应具有可靠饱满的连接焊 逢,此时开合效应将不起控制作用,在验算该类节点焊缝承载力 寸可忽略开合效应的影响,仅按照支撑力进行单独设计。

与此同时,实际工程中宜增加边肋构造以降低开合效应 类节点的不利影响,且边肋与梁柱之间应具有可靠饱满的连 缝,此时开合效应将不起控制作用,在验算该类节点焊缝承 时可忽略开合效应的影响,仅按照支撑力进行单独设计。

5.3节点板的设计与构造

5.3.1在节点板自由边设置边肋后,节点板屈曲失稳问题会小 很多。即使有初始缺陷影响,只要边肋尺寸足够大,在支撑轴力 作用下,节点板承载力达到屈服力之前不会发生屈曲失稳。关于 边肋尺寸设计的建议如下:边肋长度采用自由端全长布置,边肋 厚度至少等于1倍节点板厚度,边肋宽度不宜小于中心加劲肋总 高度且不大于10倍节点板厚度。

高度且不大于10倍节点板厚度。 5.3.2大量的研究表明,若节点加劲肋深人长度不足,会导致 加劲肋后侧节点板受压发生屈曲失稳,因此对节点板中心加劲肋 长度提出要求。

5.3.2大量的研究表明,若节点加劲肋深人长度不足,会导致 加劲肋后侧节点板受压发生屈曲失稳,因此对节点板中心加劲肋 长度提出要求。 5.3.3节点板屈服后,节点板的刚度会急剧下降,此时易发生 节点板屈曲等问题。节点板屈曲后,会造成屈曲约束支撑受力偏 心,导致屈曲约束支撑发生失稳。因此为保证屈曲约束支撑能够

加劲肋后侧节点板受压发生屈曲失稳,因此对节点板中心加 长度提出要求。

节点板屈曲等问题。节点板屈曲后,会造成屈曲约束支撑受力偏 心,导致屈曲约束支撑发生失稳。因此为保证屈曲约束支撑能够 在标定范围内正常工作,在屈曲约束支撑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 节点板不应进入屈服且不能屈曲。

6屈曲约束支撑的性能检测

6.1.1厂家所提供的屈曲约束支撑,须经过专家论证,判定其 构造、性能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屈曲约束支撑的型式检验报 告包括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及疲劳性能检验报告。力学性能检验报 告是为了确定该类型屈曲约束支撑的主要力学性能,疲劳性能 检验报告是为了确定该类型的屈曲约束支撑的疲劳性能是否满 足耗能要求。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作为结构的主要耗能构件, 型式检验报告应同时提供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及疲劳性能检验报 告;承载型屈曲约束支撑作为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对耗能能 力要求不高,因此型式检验报告只要求提供力学性能检验 报告。 屈曲约束支撑型式检验中力学性能检验及疲劳性能检验的主 要力学参数分别根据本规程附录A、附录B进行取值。 由于地震的多向性及随机性,输入结构的水平地震动往往是 双向的,双向地震作用会显著改变屈曲约束支撑子结构的力学本 构关系(即刚度、屈服力、屈服位移等发生变化),双向地震作 用下结构中的屈曲约束支撑也易发生平面外失稳。因此对屈曲约 束支撑形式检验建议进行双向加载试验检测以确保屈曲约束支撑 的稳定性

6.1.2抽样检验应采用见证检测,应在工程监理单位或

位的见证下,按照有关规定从工程所用的屈曲约束支撑中随机抽 取规定数量的试样,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 测机构进行的检验试验也应由工程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进行 见证。

对一般结构,抽样检验需进行屈曲约束支撑的构件抽检或子 框架抽检,在条件充许时应优先进行子框架抽检;当建筑类型为 甲类、乙类建筑或结构为超限结构时,为保证结构安全性,应同 时进行构件及子框架的抽检。构件抽检是为了验证屈曲约束支撑 的力学性能(如刚度、屈服承载力、屈服位移等)和耗能能力是 否满足设计要求,以及确定支撑的极限承载力。子框架试验可以 验证支撑体系刚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确认屈曲约束支撑、节点 板在结构中的性能,检验节点板、屈曲约束支撑核心单元外伸段 以及外约束单元在地震作用下是否发生失稳破坏,确保节点板和 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能满足设计要求。构件抽检及子框架抽检所 用的屈曲约束支撑、节点板在材性、构造、加工、设计方法、设 计安全系数等方面应与实际工程使用的屈曲约束支撑、节点板保 持一致。 抽检试验的构件试验及子框架试验均不应进行缩尺试验,缩 尺试验会有较大的尺寸效应,且不能准确得到屈曲约束支撑的力 学性能、疲劳性能。因此,就算是超大阻尼力的屈曲约束支撑, 也应进行足尺试件的抽样检测。

6.1.3第三方检验机构应具

检测要求的试验设备。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及结构安全性,屈曲约 束支撑的检测报告必须具有可靠性,因此第三方检验机构应为独 立的第三方,自身不能生产或销售屈曲约束支撑产品,且不能与 产家有利益关系或是从属关系。

若屈曲约束支撑在设防地震作用下开始屈服耗能,并保证在罕遇 地震下发挥正常的耗能能力,其最小延性比需求约为8,因此耗 能型屈曲约束支撑和承载型屈曲约束支撑的最小延性比都应大 于8。 屈曲约束支撑的延性比按下式计算:

式中:公 屈曲约束支撑某个时刻受拉或受压时的变形长度 (mm); △ 屈曲约束支撑的屈服位移(mm)

型式检验与抽样检验试验方法

5.2.1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试验规程》JGJ/T101 定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和承载型屈曲约束支撑型式检验力学性 验验的加载制度。型式检验力学性能检验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得 该型号屈曲约束支撑的骨架曲线及力学性能

该型亏出曲约束支撑的骨架曲线及力字性能。 6.2.2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试验规程》JGJ/T101制 定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型式检验疲劳性能检验的加载制度。疲劳 性能检验的目的是为了确认该型号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的抗疲劳 性能。产品设计疲劳位移由厂家自行确定,设计人员进行结构设 计时选用的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的产品设计疲劳位移不应小于结 构分析得到的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位移。 承载型屈曲约束支撑不作为阻尼器使用,不需进行疲劳性能 检验。 6.2.3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试验规程》JGJ/T101制

6.2.2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试验规程》JGJ/T

定耗能型出曲药束支撑型式检验疲劳性能检验的加载制度。疲劳 性能检验的目的是为了确认该型号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的抗疲劳 性能。产品设计疲劳位移由厂家自行确定,设计人员进行结构设 计时选用的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的产品设计疲劳位移不应小于结 构分析得到的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位移。 承载型屈曲束支撑不作为阻尼器使用,不需进行疲劳性能 检验。 6.2.3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试验规程》JGJ/T101制 定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构件抽样检验的加载制度。为满足罕遇地 震下的耗能需求,根据工程经验,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应能够在 设计位移下进行连续往复加载30圈,并检测其是否能够达到 1.2倍的设计位移。基于屈曲约束支撑小震不屈服,大震耗能的 设计准则,为保障结构具有足够的耗能能力,耗能型屈曲约束支 撑的累积塑性延性系数不应小于1200。当设计屈曲约束支撑小 震下屈服时,屈曲约束支撑应具有更高的累积塑性延性系数。 6.2.4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试验规程》JGJ/T101制

定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构件抽样检验的加载制度。为满足罕遇地 震下的耗能需求,根据工程经验,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应能够在 设计位移下进行连续往复加载30圈,并检测其是否能够达到 1.2倍的设计位移。基于屈曲约束支撑小震不屈服,大震耗能的 设计准则,为保障结构具有足够的耗能能力,耗能型屈曲约束支 撑的累积塑性延性系数不应小于1200。当设计屈曲约束支撑小 震下屈服时,屈曲约束支撑应具有更高的累积塑性延性系数。

6.2.4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抗震试验规程》J

曲约束支撑,抽检主要考察力学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 察其是否具有一定的耗能能力及足够的变形能力。

曲约束支撑,抽检主要考察力学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考 察其是否具有一定的耗能能力及足够的变形能力。 6.2.5对于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子框架试验抽检是为了准确 了解支撑在结构中是否能够正常发挥耗能作用,达到目标耗能需 求。对于承载型屈曲约束支撑,子框架试验抽检是为了准确了解 支撑在结构中是否能够达到相应的力学性能,满足设计需求。因 此,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及承载型屈曲约束支撑的加载方案都应 与试件抽检的加载方案一致,加载幅值应使屈曲约束支撑轴线方 可上的变形与构件抽检的加载幅值保持一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 下,宜进行带完整框架的子框架试验,也可以进行如图16所示 仅带部分梁柱的子框架试验

图16部分梁柱型子框架试验示意

1一屈曲约束支撑;2一节点板;3一梁;4一柱;5一加载端;6一作动器

7屈曲约束支撑的施工、验收和维护

之目前屈曲约束支撑有多种构造形式,其制作与施工安装方法各 有特点,因此,屈曲约束支撑及子结构的施工安装组织设计、施 工安装方案编制是保证屈曲约束支撑结构性能的重要前期工作, 应结合屈曲约束支撑构件和主体结构的特点以及结构施工安装组 织设计的基本要求编制。 7.1.2本条结合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特点,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有关规定,将屈 曲约束支撑作为上部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一个子分部工程进行施 工管理和竣工验收。 虽然屈曲约束支撑工程主要是钢构件的制作、安装与施工, 但采用屈曲约束支撑的结构材料类型除钢结构外,还有混凝土结 构等,而且屈曲约束支撑是一种专门技术部件,具有多种类型和 不同的构造特点,其设计呈多样化,安装工序较多,施工工艺和 施工技术复杂,同时,屈曲约束支撑又是涉及结构安全的重要 部件,因此,在屈曲约束支撑的施工质量管理和竣工验收中, 若将其视为几个分项工程并分别归结到主体结构的相应分项工 程验收批中,是难以实现其较高的质量验收要求的。故本规程 提出在主体结构分部工程中,不论上部主体结构为钢结构、混 凝土结构还是其他材料类型的结构,均将屈曲约束支撑作为主 体结构分部工程的一个子分部工程,以利于施工质量管理和 验收。 屈曲约束支撑子分部工程,根据结构材料和施工方法可分

7.1.2本条结合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特点,根据现行国

为:现浇混凝土结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凝土组合结构等建筑的屈曲约束支撑子分部工程,以及抗震 建筑的屈曲约束支撑子分部工程。

凝土组合结构等建筑的屈曲约束支撑子分部工程,以及抗震加固 建筑的屈曲约束支撑子分部工程。 7.1.3屈曲约束支撑子分部工程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划分相应的 分项工程。其中,屈曲约束支撑的进场验收,是指进入屈曲约束 支撑各分项工程实施现场的制作单元、标准件、成品件或其他特 殊定制成品(如连接节点等)的进场及验收。 屈曲约束支撑中附加钢构件的制作,可划分为钢零件及钢组 件的加工、钢构件组装、组装的焊接连接、紧固件连接、钢构件 预拼装、钢构件防腐涂料涂装等分项工程。 屈曲约束支撑的安装和维护,可划分为屈曲约束支撑安 装、安装和焊接连接、紧固件连接、屈曲约束支撑防腐防火涂 装等分项工程。其中,安装分项工程的内容包括制定安装次 序、吊装就位、测量校正定位及临时固定等工序,涂装分项工 程的内容包括安装连接后普通防腐涂料局部补充涂装、防火涂 料涂装等工序。 各阶段的施工作业,应根据具体工程设计情况确定其所含的 分项工程或工序。 检验批次是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验收的基本单元,可根 据与施工方式一致且便于质量控制的原则划分。屈曲约束支撑分 项工程的检验批,可按主体结构检验批的划分方法确定。 7.1.4屈曲约束支撑为钢材或钢材与混凝土预制部件,在主体

结构中的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安装精度随主体结构的类型和安装 顺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对于钢筋混凝十结构,因施工误差 比钢结构工程稍大,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长度应根据现场施工浇 住后的实际尺寸来确定。因此,对屈曲约束支撑的制作尺寸及其 他加工质量应严格要求。在屈曲约束支撑制作工程中或进场前, 应进行检查,对发现的尺寸偏差或其他质量问题应在加工过程中 进行修理,不宜在屈曲约束支撑到现场安装时才进行质量检查,

避免因质量问题而影响施工工

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制定。土建施工 单位、屈曲约束支撑及其他预制构件的制作、安装单位等各家使 用的钢尺量具,应由同一计量部分按同一标准标定,或由总承包 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向安装单位提供经标定合格的卷尺。各施 工部门应根据标定所得的钢卷尺各段尺寸的误差表,在施工过程 中随时调整。对施工周期较长的工程,各部门要随气温变化来统 一进行温度影响的修正。 7.1.6若根据工程需要在屈曲约束支撑周围增加外围围护构件,

例如填充墙、钢隔板或砂浆等,外围围护构件不应阻碍支撑的变 形、不应给支撑增加附加外力以避免改变屈曲约束支撑的力学 性能。

7.2.1、7.2.2进厂验收的目的是检验产品质量及在运输过程中 是否受到损坏。屈曲约束支撑的进场验收是保证屈曲约束支撑质 量的重要程序,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相关人员应对运抵工地现场 的屈曲约束支撑进行全面检查,不合格产品不予签收

.2.3屈曲约束支撑的质量是屈曲约束支撑结构性能的重要 正,采取规范、统一的措施来管控屈曲约束支撑的生产及出厂 以要的

7.2.3屈曲约束支撑的质量是屈曲约束支撑结构性能的重要保

采用可靠包装是为了保证屈曲约束支撑尽量少承担外界附加 力,并且便于运输或搬运安全。屈曲约束支撑在工厂加工完成 后,要通过汽车、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运达工程现场,对屈曲 约束支撑构件的良好包装对于保证其出厂准确度、运输质量及进 场验收是必要的。

能发挥的重要措施,在结构及屈曲约束支撑进入弹塑性状态

接件还应处于弹性状态下,要严格保证质量。

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局部变形,外观受损等不仅会影响到其进 场验收,更会影响到其使用性能,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保证屈曲约束支撑在运送过程不发生损坏。同时,屈曲约束支撑 下垫枕应具有较大支撑面,间距应较小,屈曲约束支撑上方严禁 堆放物品,以防止支撑构件在自重及外力作用下出现受力方向的 挠曲初始变形。屈曲约束支撑贮存不当可能会发生钢制品锈蚀 支撑初始变形等影响外观与使用性能的损坏,因此有必要保证贮 存环境与堆放措施

7.3.1屈曲约束支撑在结构施工安装前,应确定结构的各类普 通构件和屈曲约束支撑的总体及局部施工安装顺序,这对保证施 工安装质量有重要影响,应遵循相关规定的要求,以保证屈曲约 束支撑的施工安装质量。屈曲约束支撑的施工单位需要在施工安 装前编制施工安装顺序说明书,并经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审核 通过后方可施工安装

装前编制施工安装顺序说明书,并经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审核 通过后方可施工安装。 7.3.2划分结构施工流水段是保证屈曲约束支撑结构施工进度 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相应的屈曲约束支撑安装顺序表对于协 调屈曲约束支撑构件进场,安装现场工种配合、机械配合等有较 大的指导意义

和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相应的屈曲约束支撑安装顺序表对于协 调屈曲约束支撑构件进场,安装现场工种配合、机械配合等有较 大的指导意义。

约束支撑平行安装法是指在各层梁、柱、板、墙以及节点连接件 等主要构件施工的同时安装屈曲约束支撑。平行安装法的优点是 便于支撑的吊装进位和测量校正,各层屈曲约束支撑和结构构件 一次施工安装齐备,避免后期补装,缺点是每层施工工种多,存 在交叉影响。屈曲约束支撑后装法是指在各层梁、柱、板、墙以 及节点连接件等全部施工完毕后,再安装屈曲约束支撑。后装法

的优点是主体结构施工快,不受屈曲约束支撑安装影响。但主体 结构完成后,重量较重或尺寸较长的屈曲约束支撑吊装会受到楼 板、水暖管网、外脚手架、施工安全网等的影响,并且后装法对 部件的制作、安装精度要求高,可能加大安装难度及延长施工 工期。 当屈曲约束支撑用于加固结构时,安装工作涉及预理件的设 置、连接件的安装、屈曲约束支撑的安装等,要制定相应的施工 计划,在保证屈曲约束支撑安装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对既有结 构使用功能的影响。 7.3.4、7.3.5同一部位屈曲约束支撑的安装因受工作空间限 制,不能多个工作同时进行,故同一部位屈曲约束支撑的安装要 合理规划各施工工序,以减少施工工期。 司一部位屈曲约束支撑的制作单元超过1个时,宜先将各制 作单元及连接件在现场地面或楼面拼装为扩大安装单元后,再与 主体结构进行连接。屈曲约束支撑的现场安装单元(或扩大安装 单元)与主体结构的连接,采用现场原位连接。 同一部位的屈曲约束支撑部件,当屈曲约束支撑制作单元非 整体,或支撑与结构为销轴铰接时,各制作单元及铰接件宜在现 场地面拼装成扩大安装单元后,再与结构进行连接,此方法较为 方便,也更容易保证屈曲约束支撑的安装精度。 屈曲约束支撑安装单元与结构的安装连接,精度要求高,连 接施工较困难。如何进行安装连接是屈曲约束支撑安装中的一个 重要问题,经分析,总结以下方法。对于屈曲约束支撑钢结构, 在支撑设置部位,柱的安装单元宜采用带悬臂梁段的柱,且在柱 与屈曲约束支撑连接处设置上连接件。屈曲纳束支撑两端与节点 连接件为销轴铰接或螺栓连接,其同一部位的屈曲束支撑局部 安装顺序为:将地面拼装后的屈曲约束支撑及附加连接件一起起 吊,并将附加连接件在柱或基础的连接板上初步定位、校正和临 时固定,再连接牢固

对于屈曲约束支撑现浇混凝土结构:(1)采用屈曲约束支撑 平行安装法时,同一部位各屈曲约束支撑的安装,应在下层混凝 土构件浇注完毕以及其同层周围柱的钢筋、预埋件和模板安装后 进行。屈曲约束支撑安装时,支撑整体或扩大安装单元一起起 吊,将屈曲约束支撑下方位端的附加连接件在已浇注梁或基础预 埋板上定位和临时固定(连接件在柱钢筋骨架中留出锚筋),将 上方位端在柱的钢筋骨架上定位和临时固定,两端连接牢固之 后,安装上部梁板的钢筋骨架、模板和浇注混凝土。(2)采用屈 曲约束支撑后装法时,在地面或楼面将屈曲约束支撑制作单元或 与连接件进行拼装,检查测量拼装后的总尺寸和锚栓孔位置,并 与安装部位的相应空挡尺寸、锚栓位置进行对照核查,凡拼装尺 寸大于空挡尺寸,或锚栓与栓孔错位大于本规程或国家现行有关 标准的充许偏差,安装前应在地面进行修理,属于支撑本身质量 问题的,应进行更换。屈曲约束支撑安装时采用在已浇筑的混凝 土结构上初步定位、校正、临时固定,最后用焊接或栓接连接 牢固。

7.4施工测量、校正与安装

7.4.1屈曲约束支撑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安装人员 准备、运输(吊装、安装)机具准备、临时吊点准备等方面。 屈曲约束支撑安装前应对支撑连接的上、下梁柱节点进行位 置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包括节点与施工图的偏位以及节点板在施 工过程中出现的出平面偏移。平面偏移不得超过节点板处最厚板 板厚的1/3;当超过上述偏差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纠偏: 校正后方可开始屈曲约束支撑的安装 屈曲约束支撑的垂直运输可采用塔吊或汽车吊装,起吊时所 有吊耳捆扎牢固,严禁单点起吊,提升过程中应安排人员进行指 挥。水平运输设备可采用钢管、钢滚轮小车及其他可运输设备; 对1t以下的构件可直接在楼层面运输,lt以上、5t 以下(含

5t)的构件水平运输,应在楼层面铺设钢板,5t以上的构件水平 运输,则应在楼面上铺设型钢导轨或走管。 屈曲约束支撑的误差消除,对于焊接型,可通过切割节点 板消除误差;对于高强螺栓连接型,可通过调节节点板连接板 消除误差;对于销轴连接型,可通过调节下端节点板消除 误差。 屈曲约束支撑在安装过程中,就位后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 临时固定;临时固定后,应对支撑位置进行调整与校正;校正 无误后,进行屈曲约束支撑的最终固定。对于焊接型连接,应 进行电焊固定,先焊接上端节点,后焊接下端节点;对高强螺 栓型连接,应先用临时螺栓进行固定,经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 方可安装高强螺栓,其穿入方向应方便施工,且穿入方向宜 致;对销轴型连接,应先安装上端销轴,后安装下端销轴;对 焊接、高强螺栓和销轴型并用的连接,当设计无特殊要求时, 可按先栓后焊的顺序施工。屈曲约束支撑的最终固定时间应根 据设计要求确定

板消除误差;对于高强螺栓连接型,可通过调节节点板连接板 消除误差;对于销轴连接型,可通过调节下端节点板消除 误差。 屈曲约束支撑在安装过程中,就位后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 临时固定;临时固定后,应对支撑位置进行调整与校正;校正 无误后,进行屈曲约束支撑的最终固定。对于焊接型连接,应 进行电焊固定,先焊接上端节点,后焊接下端节点;对高强螺 栓型连接,应先用临时螺栓进行固定,经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后 方可安装高强螺栓,其穿入方向应方便施工,且穿入方向宜一 致;对销轴型连接,应先安装上端销轴,后安装下端销轴;对 焊接、高强螺栓和销轴型并用的连接,当设计无特殊要求时, 可按先栓后焊的顺序施工。屈曲约束支撑的最终固定时间应根 据设计要求确定。 7.4.2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施工是土建、安装等多工种、多单 位的交叉混合施工,需要严格遵守国家、行业、企业有关施工安 全的技术标准和规定。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措施包括安全施工、 消防和环保等。 7.4.3、7.4.4多高层建筑结构四廓主轴线及标高点施工测量放 样的允许偏差,根据目前国内建筑施工测量水平,建筑物施工放 线的允许偏差按表2执行,表中的允许偏差是根据国家现行标准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 构技术规程》JGJ3的有关规定,对外廓主轴线及标高点相对于 地面或首层的偏差控制,除控制顶部偏差外,增加了每层相对地 面的偏差控制,以避免偏差的积累。

7.4.2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施工是土建、安装等多工种

立的交叉混合施工,需要严格遵守国家、行业、企业有关施工 全的技术标准和规定。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措施包括安全施 消防和环保等,

7.4.3、7.4.4多高层建筑结构四廓主轴线及标高点施工测量放

样的允许偏差,根据目前国内建筑施工测量水平,建筑物施工放 线的允许偏差按表2执行,表中的允许偏差是根据国家现行标准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 构技术规程》JGJ3的有关规定,对外廓主轴线及标高点相对于 地面或首层的偏差控制,除控制顶部偏差外,增加了每层相对地 面的偏差控制,以避免偏差的积累。 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施工安装及连接完成后,施工安装的允 许偏差按表3执行。

表2建筑物施工放线的允许偏差

表3屈曲约束支撑结构施工安装的允许偏差允许偏差a(mm)项目多高层混图例多高层钢结构凝土结构屈曲约束支撑底板中心线10.05. 0对定位轴线的安装偏移a屈曲约束支撑的平面10h/1000外垂直度屈曲约锚栓预留孔中心10. 0束支撑对定位轴线偏移锚栓锚栓中心2. 0位置对定位轴线偏移L+a屈曲约束支撑底板螺栓孔1. 51. 5对底板中心线的偏移底层柱的墙柱中心线5. 03.0柱底对定位轴线偏移上部层柱的5. 02.0a柱底梁轴线对定位轴线的偏移5. 02. 0≤5.0m8每层或每h/1000,且不节柱高应大于10.0墙柱>5.0m10垂直度H/1000,(H/2500)+10.0,主体结构全高且不应大且不应大于于30.050.078

续表3允许偏差a(mm)项目多高层混图例多高层钢结构凝土结构基础上柱底安装±5.0±2.0标高偏移每层或每节柱的±10.0±3. 0结构标高偏移标高对标高线用相对标偏移结构顶部(ah+az高控制±30.0标高偏移安装+aw)7.4.7屈曲约束支撑采用销轴连接时,连接间隙会影响屈曲约束支撑的消能性能的发挥,为了减小其对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本条对采用销轴连接时,屈曲约束支撑与销轴间的间隙作出了相应的规定。7.5施工质量验收7.5.1在屈曲约束支撑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中,为便于该子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使用功能的见证取样检测和检验的可操作性九龙坡地地整治工程施工方案,本条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的规定,结合屈曲约束支撑子分部工程的施工安装特点,规定了具体检测项目。7.6检查与维护7.6.1屈曲束支撑作为结构组成的一部分,耐久性应满足结.79:

仪定的, 可Ⅲ 性能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可能会使屈曲约束支撑的性能发生变 化,达不到原设计要求,导致结构偏于不安全。承载型屈曲约束 支撑承担结构竖向力,其耐火性能需要得到保证,需进行防火 处理。

7.6.3为保证屈曲约束支撑在地震作用下能正常发挥其

能,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并为以后工程应用和标准修订积累 险,业主或房产管理部门等应在建筑结构使用过程中进行维 管理。

验,业主或房产官理部门等应在 升生件开出 管理。 本条根据美国《新建房屋抗震设计推荐性规范》FEMA368 2000、日本JSSI《被动减震结构设计与施工手册》等文献关于消 能减震结构的规定,经综合整理而制定。 应急检查是指在发生强震、火灾等灾害后立即实施的检查, 目的是检查确认上述灾害对屈曲约束支撑性能有无影响。屈曲约 束支撑的应急检查,包括应急目测检查和应急抽样检测,与主体 结构的应急检查要求是一致的,即在地震及其他外部扰动发生后 (如地震、强风、火灾等灾害后),同样应对屈曲约束支撑实施应 急检查。通过应急检查,确认屈曲约束支撑是否超过极限能力或 是否受到超过预估的损伤,以判断是否需要修理或更换。另外, 即使屈曲约束支撑经检查未遭受到损伤,也要检查其附加支撑、 连接件可能受到的影响。虽然屈曲约束支撑一般是根据其设计使 用年限内的累积地震损伤要求来设计制造的,但由于国内外消能 减震工程应用实践的时间短,几乎没有大震下的实测性能数据及 震害破坏经验,因而进行应急检查是必要的。 抽样检查是指在定期检查或应急检查中,在结构中抽取在役 的典型消能器,对其基本性能进行原位测试或试验室测试,目的 是反映消能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性能参数变化,并推定消 能器能否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等

6.4屈曲约束支撑正常维护中,由于金属材料的耐久性良好 日中王结构使用的特殊性、完期日测检杰可能合影响尿曲然市

屈曲约束文撑正帝维护中,由于金属材科的耐大性良好自动灭火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况且由于结构使用的特殊性,定期目测检查可能会影响屈曲约束 支撑的正常使用,为此屈曲约束支撑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可不进行 定期检查,若设计文件或其他要求由相关规定时,应按相关规定 执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