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825-20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DB11/T 825-20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0.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17791
下载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11/T 825-20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京津冀区域协同工程建设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8.2.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8.2.1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第1款,建设项目应对场地的地形和场地内可利用的资源进行 勘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以及建筑、生态景观的 布局,尽量减少土石方量,减少开发建设过程对场地及周边环境生 态系统的改变,包括原有植被、水体、山体、地表行泄洪通道、滞 蓄洪坑塘洼地等。在建设过程中确需改造场地内的地形、地貌、水 体、植被等时,应在工程结束后及时采取生态复原措施,减少对原 场地环境的改变和破坏。场地内外生态系统保持衔接,形成连贯的 生态系统更有利于生态建设和保护。减少开发建设过程对场地及周 边环境生态系统的改变,包括原有植被、水体、山体等,特别是胸 径在15~40cm的中龄期以上的乔木。场地内外生态连接,能够打破

生态孤岛,有利于物种的存续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2款,表层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适合 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对于场地内未受污 染的净地表层土进行保护和回收利用是土壤资源保护、维持生物多 样性的重要方法。场地表层土的保护和回收利用是土壤资源保护、 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提高绿化成活率、降低后期 复种成本的有效手段。建设项目的场地施工应合理安排,分类收集、 保存并利用原场地的表层土。 第3款,基于场地资源与生态诊断的科学规划设计,在开发建 设的同时采取符合场地实际的技术措施,并提供足够证据表明该技 术措施可有效实现生态恢复或生态补偿,可参与评审。比如,在场 地内规划设计多样化的生态体系DB1310/T 248-2021标准下载,如湿地系统、乔灌草复合绿化体 系、结合多层空间的立体绿化系统等,为本土动物提供生物通道和 栖息场所。采用生态驳岸、生态浮岛等措施增加本地生物生存活动 空间,充分利用水生动植物的水质自然净化功能保障水体水质。对 于本条未列出的其他生态恢复或补偿措施,只要申请方能够提供足 够相关证明文件即可认为满足得分要求。当原场地无自然水体或中 龄期以上的乔木、不存在可利用或可改良利用的表层土时,可根据 场地实际状况,采取其他生态恢复或补偿措施。本款可以结合本标 准第8.1.4、8.2.2、8.2.5条一并进行设计和实施。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场地原地形图、相关设计文件 (带地形的规划设计图、总平面图、竖向设计图、景观设计总平面 图);评价查阅相关工图、生态补偿方案(植被保护方案及记录、 水面保留方案、表层土利用相关图纸或说明文件等)、施工记录、影 像材料。

8.2.2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定义为: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 周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

量的比例。 外排总量控制包括径流减排、污染控制、雨水调节和收集回用 等,应依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最 优方案。 从区域角度看,雨水的过量收集会导致原有水体的萎缩或影响 水系统的良性循环。要使硬化地面恢复到自然地貌的环境水平,最 佳的雨水控制量应以雨水排放量接近自然地貌为标准,因此从经济 性和维持区域性水环境的良性循环角度出发,径流的控制率也不宜 过大而应有合适的量(除非具体项目有特殊的防洪排涝设计要求)。 出于维持场地生态基流的需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宜超过85%。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5%、70%或85%时对应的降雨量(日值) 为设计控制雨量,参见表8.2.2。设计控制雨量的确定要通过统计学 方法获得。统计年限不同时,不同控制率下对应的设计雨量会有差 异。考虑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周期性,推荐采用最近30年的统计数据, 特殊情况除外。如申报项目所在地已发布更有针对性或更新的统计 结果,需按地方统计结果计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表8.2.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控制雨量

2河北省其他市县的设计控制雨量可依据地方规定或当地降雨资料进行统计计 确定

设计时应根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控制雨量来确定雨 水设施规模和最终方案,有条件时,可通过相关雨水控制利用模型 进行设计计算;也可采用简单计算方法,通过设计控制雨量、场地

分别计算滞续、调蓄和收集回用等措施实现的控制容积,达到设计 控制雨量对应的控制规模要求,即判定得分。 当雨水回用系统与雨水调蓄排放系统合用蓄水设施时,应来取 措施保证雨水回用系统储水不影响雨水调蓄功能的发挥,具体详见 本标准第7.2.12条。当同一雨水蓄水设施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段交替 用于雨水回用或调蓄功能时,实现的回用容积应情扣减,不能重 复计算。 雨水控制设施规模的计算与设计,应与相应的汇水区域一一对 应。当项目申报范围内只有部分汇水区域对应设置了雨水控制措施, 或者不同汇水区域各自设置了不同雨水控制措施时,应对各汇水区 域分别计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再根据各汇水区域面积占项目总用 地面积的比例加权平均计算项目总体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对于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特殊的地区,如湿陷性黄土地区等, 应根据当地相关规定实施雨水控制利用。 预评价查阅室外给水排水设计说明、室外雨水平面图、雨水利 用设施工艺图或调蓄设施详图等室外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总平 面竖向图、场地铺装平面图、种植图、雨水生态调蓄、处理设施详 图等景观专业设计文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书、设计控制雨量 计算书、场地雨水综合利用方案等。重点审查场地雨水综合利用方 案在设计文件中的落实情况。 评价查阅预评价方式涉及的峻工文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 书、设计控制雨量计算书、场地雨水综合利用设施的完工情况。重 点审查场地雨水综合利用设计内容在项目现场的落实情况

8.2.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绿地率指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该项目总 用地面积的比率(%)。绿地包括建设项目用地中各类用作绿化的用 地。合理设置绿地可起到改善和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缓解城市 热岛效应等作用。绿地率以及公共绿地的数量是衡量住区环境质量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时,查阅规划许可的规划条件、建 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所在城市园林绿化有关管理规定、建设项目规 划设计总平面图、日照分析报告(涉及居住街坊集中绿地时)、绿地 规划设计图及其计算书、公共建筑项目绿地向社会开放实施方案。 重点审核居住街坊集中绿地是否符合日照要求,实土绿地与覆土绿 地的位置、面积、覆士深度,

8.2.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场地开发应遵循低影响开发原则,合理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色 雨水基础设施。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有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屋顶

绿化、植被浅沟、截污设施、渗透设施、雨水塘、雨水湿地、景观 水体等。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有别于传统的灰色雨水设施(雨水口、 雨水管道、调蓄池等),能够以自然的方式削减雨水径流、控制径流 污染、保护水环境。 第1款,利用场地内的水塘、湿地、低洼地等作为雨水调蓄设 施,或利用场地内设计景观(如景观绿地、旱溪和景观水体)来调 蓄雨水,可实现有限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能调蓄雨水的景观 绿地包括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树池、干塘等。本款进行比例计 算时,作为分母的“绿地面积”指计入绿地率的绿地(含水面)的 总面积。场地竖向应合理设计室外广场、道路、绿地等的标高,设 计应保证周边道路和场地的雨水能重力自流进入能调蓄雨水的景观 绿地。 第2、3款,屋面雨水和道路雨水是建筑场地产生径流的重要源 头,易被污染并形成污染源,故宜合理引导其进入地面生态设施进 行调蓄、下渗和利用,并采取相应截污措施。地面生态设施是指下 凹式绿地、植草沟、树池等,即在地势较低的区域种植植物,通过 植物截流、土壤过滤滞留处理小流量径流雨水,达到控制径流污染 的目的。要求80%的屋面和道路排放的雨水采用断接方式。通过雨 水断接、场地竖向组织等措施,引导屋面雨水和道路雨水进入地面 生态设施进行调蓄、下渗和利用,保证雨水在滞蓄和排放过程中有 良好的衔接关系,保障排入自然水体、景观水体或市政雨水管的雨 水的水质、水量安全。屋面雨水采用断接形式时,需保证雨水能够 畅通地进入地面生态设施。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断接时应采用设置消 能井、卵石沟等消能措施避免对绿地等设施的冲击和破坏。住宅阳 台雨水管来用断接时,设计及运行阶段应注意避免如洗衣废水等可 能危害植物生长的排水接入雨水管,可将阳台雨水管接入污水管。 洗衣废水若排入绿地,将危害植物的生长,物业应定期检查并杜绝 阳台洗衣废水接入雨水管的情况发生。

第4款,雨水下渗也是削减径流和径流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硬质铺装地面”指场地中停车场、道路和室外活动场地等,不包 括建筑占地(屋面)、绿地、水面等。“透水铺装”指既能满足路用 及铺地强度和耐久性要求,文能使雨水通过本身与铺装下基层相通 的渗水路径直接渗入下部土壤的地面铺装系统,包括采用透水铺装 方式或使用植草砖、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地砖等透水铺装 材料。当透水铺装下为地下室顶板时,若地下室顶板设有疏水板及 导水管等可将渗透雨水导入与地下室顶板接壤的实土,或地下室顶 板上覆土深度能满足当地园林绿化部门要求时,仍可认定其为透水 铺装地面,但覆土深度不得小于600mm。评价时以场地硬质铺装地 面中透水铺装所占的面积比例为依据。申报材料中应提供场地铺装 图,要求明确透水铺装地面位置、面积、铺装材料和透水铺装方式。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含总平面图、 景观设计图、室外给水排水总平面图等)、计算书;评价查阅相关竣 工图、计算书

8.2.6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表8.2.6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dB(A)

时提供)、相关设计文件(场地交通组织、规划总平面图、景观园 总平面图等设计文件,道路声屏障、低噪声路面等降噪施工图纸 件等)、声环境优化报告: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声环境检测报 寸于环境噪声监测或模拟结果不能得分而采取降噪措施的项目: 阅室外噪声模拟分析报告及室外声环境优化报告。

8.2.7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非玻璃幕墙建筑

安装在邻近住宅的窗户附近;④绿化景观的投光照明尽量采用间接 式投光减少光线直射形成的光;③在满足照明要求的前提下减小灯 具功率。 室外夜景照明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 规范》GB/T35626和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J/T163中关于光污染控制的相关要求,并在室外照明设计图纸中 体现。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光污染分析报 告;评价查阅相关峻工图、光污染分析报告、检测报告。 8.2.8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若只有一排建筑, 本条第1款的第二项可直接得分。对于半下沉室外空间,此条也需 要进行评价。 本条人行区是指区域范围内功能或主要功能可供行人通行和停 留的场所。冬季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高处风速小于5m/s是不 影响人们正常室外活动的基本要求。建筑的迎风面与背风面风压差 不超过5Pa,可以减少冷风向室内渗透。 夏季、过渡季通风不畅在某些区域形成无风区或涡旋区,将影 响室外散热和污染物消散。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达到0.5Pa有利 于建筑的自然通风。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手段对不同季节典型风向、风速的 建筑外风环境进行模拟,其中来流风速、风向为对应季节内出现频 率最高的风向和平均风速,室外风环境模拟使用的气象参数建议依 次按照地方相关标准、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 JGJ/T346、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的顺序取得风向 风速资料,数据选用尽可能使用本地区内气象站过去十年内的代表 性数据,也可以采用相关气象部门出具的逐时气象数据,计算“可 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可将建筑外窗室内表面风压默认为

“热岛”现象在夏季出现,不仅会使人们高温中暑的概率变大, 司时还容易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并增加建筑的空调能耗,给人们 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室外硬质地面采用遮荫措施可有效降 低室外活动场地地表温度,减少热岛效应,提高场地热舒适度。本 条是对参评项目为降低热岛强度而采取的措施的评分项,不能用热 岛模拟报告来替代, 第1款中的室外活动场地包括:步道、庭院、广场、游憩场和 非机动车停车场。不包括机动车道和机动车停车场,本款仅对建筑 阴影区的户外活动场地提出要求,建筑阴影区为夏至日8:00~16:00

9.1.1绿色建筑全寿命期内各环节和阶段,都有可能在技术、产品 选用和管理方式上进行性能提高和创新。为鼓励性能提高和创新, 在各环节和阶段采用先进、适用、经济的技术、产品和管理方式, 本次修订增设了相应的评价项目。比照“控制项”和“评分项”, 本标准中将此类评价项目称为“加分项”。 本次修订增设的加分项内容,有的在属性分类上属于性能提高 如进一步降低建筑综合能耗;有的在属性分类上属于创新,如传承 地域建筑文化、建筑信息模型(BIM)、碳排放分析计算等,鼓励在 技术、管理、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9.1.2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某得分值或不得分。考虑到与绿色建筑 总得分要求的平衡,以及加分项对建筑绿色性能的贡献,本标准对 加分项附加得分作了不大于100分的限制。某些加分项是对前面章 节中评分项的提高,符合条件时,加分项和相应评分项均可得分。

40%,得10分:在此基础上,每再降低10%,再多得5分,本条最 高得分不超过30分。 本条文涉及的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包括现行国家标准《公 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和现行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等。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围护结构施工 详图、相关设计说明)、节能计算书、建筑综合能耗节能率分析报告: 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围护结构施工详图、相关设计说明)、节能计 算书、建筑综合能耗节能率分析报告

本条的评价强调对不同地域建筑的文化保护、传承与设计。 建筑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同地域环境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是当 地历史文脉及风俗传统的重要载体。采用具有地区特色的建筑设计 原则和手法,为传承传统建筑风貌,让建筑能更好地体现地域传统 建筑特色。 对场地内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利用,也属于本条规定的传承 地域建筑文化的范畴。历史建筑主要指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地方特 色、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 呆护点的建筑物、构筑物。应采用适度的保护利用措施,避免对历 史建筑价值和特征要素的损伤和改变。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评价查阅相关 竣工图,

9.2.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历史建筑本条不 得分。

9.2.3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历史建筑本条不

我国城市可建设用地日趋紧缺,对废弃场地进行改造并加以利 用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途径之一。利用废弃场地进行绿色建 筑建设,在技术难度、建设成本方面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代价。 因此,对于优先选用废弃场地的建设理念和行为进行鼓励。绿色建

筑可优先考虑合理利用废弃场地,对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质进行 检测与再利用评估,采取土壤污染修复、污染水体净化和循环等生 态补偿措施进行改造或改良,确保场地利用不存在安全隐惠,符合 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本条所指的“尚可使用的旧建筑”系指建筑质量能保证使用安 全的旧建筑,或通过少量改造加固后能保证使用安全的旧建筑。虽 然目前多数项目为新建,且多为净地交付,项目方很难有权选择利 用旧建筑。但仍需对利用“可使用的”旧建筑的行为予以鼓励,防 正大拆大建。对于一些从技术经济分析角度不可行,但出于保护文 物或体现风貌而留存的历史建筑,不在本条中得分。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环评报告、旧 建筑使用专项报告;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环评报告、旧建筑使用 专项报告、检测报告

9.2.4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

绿容率是指场地内各类植被叶面积总量与场地面积的比值。叶 面积是生态学中研究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关键性指标,它与植 物生物量、固碳释氧、调节环境等功能关系密切,较高的绿容率往 往代表较好的生态效益。目前常见的绿地率是十分重要的场地生态 评价指标,但由于乔灌草生态效益的不同,绿地率这样的面积型指 标无法全面表征场地绿地的空间生态水平,同样的绿地率在不同的 景观配置方案下代表的生态效益差异可能较大,因此,绿容率可以 作为绿地率的有效补充。 为了合理提高绿容率,可优先保留场地原生树种和植被,合理 配置叶面积指数较高的树种,提倡立体绿化,加强绿化养护,提高 植被健康水平。绿化配置时避免影响低层用户的日照和采光。 中国各气候区植被生长情况差异较大,为便于评价,本条的绿 容率可采用如下简化计算公式:绿容率=[乔木叶面积指数×乔木投 影面积×乔木株数)+灌木占地面积×3+草地占地面积×11/场地面积。冠

层稀疏类乔木叶面积指数按2取值,冠层密集类乔木叶面积指数按4 取值,乔木投影面积按苗木表数据进行计算,场地内的立体绿化均 可纳入计算。 除以上简化计算方法外,鼓励有条件地区采用当地建设主管部 门认可的常用植物叶面积调研数据进行绿容率计算;也可提供以实 际测量数据为依据的绿容率测量报告,测量时间可为全年叶面积较 多的季节。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绿化种植平面 图、苗木表等)、绿容率计算书;评价查阅相关竣工图、绿容率计算 书或植被叶面积测量报告、相关证明材料。

9.2.5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钢结构、木结构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符合减少人工、减少消耗、 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的工业化建造要求。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 预制构件混凝土体积计算,无竖向立杆支撑叠合楼盖的现浇混凝土 部分可按预制构件考虑,预制剪力墙的边缘构件现浇部分可按预制 构件考虑,叠合剪力墙的现浇混凝土部分可按0.8倍折算为预制构件 模壳墙的现浇混凝土部分可按0.5倍折算为预制构件。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书;评价 查阅相关竣工图、计算书。

9.2.6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评价。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支撑技术,是在 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它是集成了建 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能使设计人员和工程人 员能够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的应对,实现数据共享并协同工作。 BIM技术支持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的信息管理和应用。在建筑工 程建设的各阶段支持基于BIM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可以极大地提升 建筑工程信息化整体水平,工程建设各阶段、各专业之间的协作配 合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充分利用各自资源,有效地避免由于数据不通

9.2.7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

建筑碳排放计算及其碳足迹分析,不仅有助于帮助绿色建筑项 目进一步达到和优化节能、节水、节材等资源节约目标,而且有助 于进一步明确建筑对于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量。经过多年的研 究探索,我国也有了较为成熟的计算方法和一定量的案例实践。在 计算分析基础上,再进一步采取相关节能减排措施降低碳排放,做 到有的放。绿色建筑作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载体,理应将此 作为一项技术措施同步开展。 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包括建筑固有的碳排放量(建材生产及运

的碳排放)和标准运行工况下的碳排放量(标准运行工况的预测 碳排放量和实际运行碳排放量),把握住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总量中 占比最大的这两大部分。在碳排放量计算时,固有碳排放量和标准 运行工况下的碳排放量均应进行计算。国家标准《建筑碳排放计算 标准》GB/T51366及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 JGJ/T449对于建材生产及运输、建造及拆除、建筑运行等各环节的 碳排放计算进行了详细规定,可供本条碳排放计算参考。 降低碳排放的措施施工组织设计(主车间),可归纳为减源、增汇、替代3类。减源:即 减少化石能源消耗,通过先进技术提高能效和碳效来减少碳排放量; 增汇:主要是加强生态系统管理,例如保护和增加项目区域内的树 木,来抵消项目的碳排放;替代:积极利用水电、风能和太阳能、 生物质能及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预评价主要分析建筑的固有碳排放量,即建材生产及运输的碳 排放量,计算对象应包括建筑主体结构材料、建筑围护结构材料、 建筑构件和部品等,且所选主要建筑材料的总重量不应低于建筑中 所耗建材总重量的95%。同时,·还应根据标准运行工况条件预测运 行阶段的碳排放量。 评价主要分析建筑固有的碳排放量和标准运行工况下建筑运行 产生的碳排放量。鉴于绿色建筑评价是不涉及拆除阶段,所以本条 不考虑拆除阶段碳排放计算,建造阶段的碳排放影响相对较小,因 此也不做考虑。对于投入运行一年的建筑,主要分析建筑固有的碳 排放量和基于实际运行数据,得出实际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运行 阶段的碳排放量应根据各系统不同类型能源消耗量和不同类型能源 的碳排放因子确定。计算中采用的建筑设计寿命应与设计文件一致 当设计文件不能提供时,应按50年计算。计算范围应包括暖通空调、 生活热水、照明及电梯、可再生能源、建筑碳汇系统在建筑运行期 间的碳排放量。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评价与投入使用的项目均查阅建

排放量计算分析报告(含减排措

2.8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

表面的平整度,避免二次找平粉刷,从而节约材料,降低材料消耗。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评价查阅绿色施工实施方案、绿色施工等 级或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认定文件,混凝土用量结算清单、预拌混 凝土进货单,施工单位统计计算的预拌混凝土损耗率,现场钢筋加 工的钢筋工程量清单、钢筋用量结算清单、钢筋进货单,施工单位 统计计算的现场加工钢筋损耗率、铝模材料设计方案及施工日志。

建设工程保险在国际上已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制度,比如法国 的潜在缺陷保险(IDI)制度、日本的住宅性能保证制度等。保险一 般承保工程工验收之日起一定年限(如10年)之内因主体结构或 装修设备构件存在缺陷发生工程质量事故而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 通过保险产品公司约束开发商必须对建筑质量提供一定年限的长期 保证,当建筑工程出现了保证书中列明的质量问题时,通过保险机 制保证消费者的权益。通过推行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提高建设 工程质量。 本条的评价方法为:预评价查阅建设工程质量保险产品投保计 划;评价查阅建设工程质量保险产品保单,核查其约定条件和实施 情况。

本条主要是对前文未提及的其他技术和管理创新予以鼓励。目 的是鼓励和引导项目采用不在本标准所列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范围 内,但可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健康和宜居性、智能化系统建设、传承历史文化等方面实现良 好性能提升的创新技术和措施,以此提高绿色建筑技术水平。申请 方应对申请的创新内容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并通过专家组的评审即 可认为满足要求。 第1款,单体或区域项目在构思、设计、建造、运维、拆除的 每一个阶段都已经直接或间接地融入了绿色建筑的理念某车间高炉、热风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甚至有些

住体验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开展绿色建筑 的智慧物业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具体措施: 1具有PC端和移动端的智慧物业管理系统。智慧物业管理系 统包括PC端、移动端和后台服务器。移动端是提供给物业工作人员 和业主的移动端操作平台。PC端和移动端与后台服务器进行实时交 互、智能联动,物业工作人员和业主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 移动使用。 2具有门禁管理、停车管理、安防管理、楼宇管理、运营管理、 财务管理、维修管理、物业公司内部管理等至少3种类型的服务功 能。智慧物业管理系统是一套基于PC端和移动端的物业管理系统, 包括智慧物业运行指挥体系、智慧物业综合服务体系、智慧物业综 合管理体系等体系,具体包括门禁管理、停车管理、安防管理、楼 宇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维修管理、物业公司内部管理等子 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在线服务、在线监管、在线协同办公、在线 评估等多种功能,有效提高物业服务质量、效率和监管水平,满足 业主多元化需求,使服务更精准、管理更智能,以信息资源同享加 速物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 3能够使用所具有的智慧物业管理系统收集相关数据,并根据 数据分析的结果优化公共设施运营效果。智慧物业管理不仅要求应 具有各种物业管理系统,还应能够使用系统的历史数据发现在物业 管理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对建筑设备系统及公用设施进行运行调试, 从而提升物业管理的水平。例如通过楼宇管理系统对电梯系统的运 行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适时优化运行模式;通过 维修管理系统对历史维修的点位与频次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并根 据分析结果消除安全隐患等。 本款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评价,在项目投入使用前评价,本 款不得分。评价方法为:评价查阅相关设计文件(智慧物业平台设 计方案、相关智能化设计图纸、装修图纸):查阅管理制度、系统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